Discover201405311213199547
201405311213199547
Claim Ownership

201405311213199547

Author: 201405311213199547

Subscribed: 1Played: 77
Share

Description

人人都是主播
9 Episodes
Reverse
也许你也像大家一样困惑,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一个殿堂级的奖项,会颁布给一个歌手。也许在你了解了鲍勃迪伦和读懂他的名诗《答案在风中飘》之后,你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是“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而最能体现这一评价的,就是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答案在风中飘》。看过《阿甘正传》的朋友应该对这首背景音乐有印象。答案在风中飘(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男人一只白鸽子要飞过多少洋海才能安睡在沙上炮弹要飞跃多少次才能远远不再响起那个答案,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答案在风中飘在被冲到海里之前一座山要屹立多少年在人们获得自由之前他们需要等待多少年一个人要转头多少次才能假装视而不见那个答案,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答案在风中飘在他能看到天空之前一个人需要抬头多少次在他能听到人们的哭声之前一个人需要拥有多少双耳朵到底要牺牲多少生命他才知道人已死得太多那个答案,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答案在风中飘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颁给了歌手鲍勃迪伦?要读懂这首诗,需要一些历史背景知识和搞清楚两个词:“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运动”,“垮掉的一代”(the beat down generation)可能有人听说过,是美国文学史上,以活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个作家命名的文学流派,后来扩展到对那一代人的称呼。就好比“80后”这个名词,最初是指代出生在1980年后的几个作家,现在也被扩展到对出生于1980年后的一代人的称呼。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凯鲁亚克和金斯堡,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长篇小说《在路上》和长诗《嚎叫》。《在路上》估计很少人读过,不过你肯定在QQ签名或者盆友圈看到过这句话,叫“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它最初就来自《在路上》这本书。另外一个词叫“嬉皮士运动”,这个词可能大家就有点陌生了,但是如果我说苹果手机就是“嬉皮士运动”的产物,史蒂夫乔布斯就是最著名的那个嬉皮士,大家也许就能明白这个词跟自己的关系了。“嬉皮士运动”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产物,是美国青年亚文化里最有影响的一种。如果你度过乔布斯的传记,可以知道他在年轻的时候抽大麻,听爵士乐,去印度进行“精神之旅”,这些都是嬉皮士们热衷的运动。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颁给了歌手鲍勃迪伦?这两个词的产生,跟当时美国的社会是息息相关的,六十年代的越战,使得当时的年轻人都失去了对政府和权威的信任,他们开始反抗权威、反抗父辈的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是反战。了解了这两个词,基本上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亚文化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大概了解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心理在想些什么,也许就此可以明白这首歌在讲什么。这首歌中,“炮火”、“和平”、“自由”、“生命”“死亡”等是关键词,伴随着歌者的一次次追问而出现,仿佛是一个愤怒的年轻人在质问他的政府和他的父辈,然而这些质问却仿佛是对着一面墙说话,无人能给予回答,一再出现的“答案在风中飘”准确地传达出了那一代年轻人的迷惘。正是因为这首歌准确地抓住了时代精神,说出了一代年轻人的心里话,所以它一度被誉为是美国六十年代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可以说,鲍勃迪伦的歌准确地反应了时代心声,也影响了时代。他的歌词放置于任何诗歌集中都不会逊色,所以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真的算是实至名归。我微信:apenman
《告别薇安》是安妮宝贝出版的第一本纸质书。看过书的朋友们肯定知道,正在热映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就是改编自这本书的倒数第二篇。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还在读高中,可以说我是读着安妮宝贝的书度过青春期的。那时候她还没有现在这么有名,只是刚刚凭借第一本书《告别薇安》,和第二本书《八月未央》展露头角。不过这两本书却被大家广泛地传看,尤其是在女生群体当中。现在回想往事真是无限感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正青春,而《告别薇安》中写的,也刚好是,只有在青春期才会关注的事情。安妮宝贝小说的流行甚至曾经影响了高中女生的审美。在她的小说中不断地出现这样一种女子,她们爱穿棉布衣服、喜欢光脚穿球鞋、手上要戴很旧的银手镯、她们的头发往往是像海藻一样的。各位可以观察一下周围是不是有这样打扮的女性,说不定她就是安妮宝贝的粉丝。不过这种景象现在估计是不大可能出现了,因为最早读安妮宝贝的那一批读者,差不多已经步入中年。可以说,在80后出生的这一代人中,安妮宝贝的影响是任何作家都比不上的。直到今天我还记得《七月与安生》的结尾:“七月和家明过着平淡的生活。他们没有再要孩子。” 当年读这个小说的时候,感触尤其深的是最后这八个字: “他们没有再要孩子”。 这一句收得非常棒,千言万语,万重思绪似乎都在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当中了,这一句整个地提升了这个小说,化解了前面略显狗血的剧情。最近我又重新看了一遍《七月与安生》这个小说,却发现自己完全进入不了那个语境,当初感动的故事和句子,总是感觉有那么一点“隔”,具体原因我说不上来。不过今天在网上读到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青春啊,就像撒在甜点上的糖粉,年过三十,风一吹就会露出原型。看完这句话我明白了,我已经过了吃糖粉的年纪。读书其实也是要看时间的,有些书就是适合青春期的时候读,有些只能适合中年的时候读。就像那首著名的词里说的,少年听雨肯定是在歌楼上,主题一定是“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得在客舟中,主题肯定是“断雁叫西风”,人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况味,读书亦然。 所以,如果你还看得进去《七月与安生》这样的小说或者是电影,并且能被感动,那么恭喜你,这说明你还很年轻。我微信:apenman
一个即将结婚的人,却在结婚前夜遭遇前女友。他将何去何从,作何选择?
原创诗歌:江南

原创诗歌:江南

2014-05-3100:49

江南 是 三月烟雨的满腹心事 江南 是 枝头莺啭的九曲回肠 江南 是 远方游子的纤细名字 江南 是 风尘仆仆的旅人回到家乡
我该如何爱你 这对我是个问题 三月的春风 夏季的青草 秋天的麦田 这些只是我爱你的一部分 你的爱却像深海 璀璨的群星 和永恒本身 我该如何爱你 这对我是个问题 宁静的时刻 沉默的呐喊 涌起的泪海 这些只是我爱你的一部分 你的爱却像银河 屹立的岩石 和永恒本身
那一天我们会有很多孩子 那一天我们很相爱 那一天从今天的信心生出来 那一天很平静如同深海 那一天很平常 却仿佛如同永恒一般 那一天是自由的 仿佛内心生出的梦想 那一天栽种下去 那一天是所有甜美的希望 那一天是悲伤的泪水浇灌的花朵 那一天是很多很多的等待 那一天空中会有云彩 我们的家里会有植物和花香 以及许多许多的爱盛满 仿佛田野上的麦子一片片 那一天会实现的 那一天会使所有的眼泪有意义 那一天我们会衰老 那一天你会明白我此刻的心意
那一天我们会有很多孩子 那一天我们很相爱 那一天从今天的信心生出来 那一天很平静如同深海 那一天很平常 却仿佛如同永恒一般 那一天是自由的 仿佛内心生出的梦想 那一天栽种下去 那一天是所有甜美的希望 那一天是悲伤的泪水浇灌的花朵 那一天是很多很多的等待 那一天空中会有云彩 我们的家里会有植物和花香 以及许多许多的爱盛满 仿佛田野上的麦子一片片 那一天会实现的 那一天会使所有的眼泪有意义 那一天我们会衰老 那一天你会明白我此刻的心意
Comments 
loading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