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三联电子厂Pro
三联电子厂Pro
Claim Ownership

三联电子厂Pro

Author: 三联电子厂Pro

Subscribed: 13Played: 219
Share

Description


你好,这里是由三联生活传媒出品的《三联电子厂Pro》,一档关注消费和科技的生活厂牌。每一期节目我们会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科技和消费的话题。



“三联电子厂Pro,你的有限解释车间。”




只解读你关心的科技。




82 Episodes
Reverse
近期,餐饮品牌西贝与公众人物罗永浩之间关于“西贝是否属于预制菜”的争论,将“预制菜”这个早已渗透我们日常饮食的概念再次推上风口浪尖。这场争论的核心,远不止于一家餐厅的商业模式,更触及了当代中餐发展的深层矛盾这期播客,我们来聊聊在效率化、标准化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定义和看待一顿饭?“锅气”和“现炒”代表的传统烹饪技艺,是否正在成为奢侈品?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预制菜这事儿~01:24“一万人心中有一万个标准”,所以到底什么叫预制菜?05:47西贝争议的背后,罗永浩太懂互联网?13:48  为什么说“现炒菜其实是奢侈品”?20:45高油高糖的美味炸物们并非预制,但真的健康吗?30:00不同口味激烈碰撞,连锁品牌如何形成预制模式?49:18“预制人生”里,何处寻觅锅气?01:10:36养成厨师不容易,“颠两下”将来都难见。01:13:49预制洪流袭来,顺应还是改变?本期客座嘉宾:咕玉米小伙本期当值主播:腰花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一饭封神》作为近期备受瞩目的美食竞技综艺,将厨师这一职业推至聚光灯下,却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争议。节目试图展现中国餐饮行业的创造力与个性表达,却暴露了当代饮食文化中的诸多矛盾:从“基本功”与“创意”的博弈,到“匠人精神”与“流量经营”的冲突;从传统菜系的固守与融合菜的野蛮生长,到“漂亮饭”的视觉狂欢与食物本质的追问;甚至折射出“餐饮内卷”“网红经济”等更深层的行业生态。本期播客中,几位主播从节目热议选手聊起,探讨了厨师行业的真实面貌、中餐创新的困境,以及背后大众对“美食”既热爱又批判的复杂心态。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做饭这事儿~04:45 节目如何颠覆对厨师的刻板印象20:52 “基本功”VS“创意”:争议选手小花与摩登家常菜引发对厨师门槛的思考38:12 为什么有人反感“云贵川Bistro”? 44:37 电诈感十足的餐厅经营策略50:23 重油辣火锅为何逐渐失宠?从时代背景解读饮食变迁01:02:34 为什么说“一饭封神”是当代启示录?——创新是否只存在于美食领域? 01:05:10 主播的“真香警告”:一边吐槽一边学做菜,食物终究是普通人最容易获得的快乐源泉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苹果2025秋季发布会你看了吗?从 iPhone 15的钛合金外壳到16的摄像头微调, “挤牙膏式更新”的苹果热度似乎降温了。乔布斯时代靠 “重新定义手机” 封神,库克执掌下却陷在 “换壳改参数” 的循环里——这些看似稳妥的迭代,到底是稳健经营还是创新乏力?“小修小补” 到底是满足用户刚需,还是怕出错的保守妥协?那些 “守老本易,破困局难” 的尴尬,或许藏着巨头对“突破”最真实的焦虑。在发布会的前一周,三联电子厂和几位嘉宾聊了聊:关于苹果的创新困局,我们该如何看待?那些藏在续航、信号、功能里的用户痛点,或许值得每个科技产品观察者琢磨琢磨。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 “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 “三联电子厂 Pro”,一起来聊聊 “苹果的创新,还能等多久” 这事儿~04:49 班味儿重的三折叠屏如何“真香”?20:28 苹果简洁、高级的第一印象31:06 那些卷出特殊功能的国产手机,抓住了人们的心吗?35:32 苹果生态的 “粘性”,到底是优势还是创新的 “枷锁”44:28 库克的 “供应链思维”,是否磨平了苹果的创新棱角48:06 被资本做局的“创新”思维,像一阵指哪打哪的风53:51 人工智能让人类丧失创新的动力和源泉01:07:53 五年无突破性创新,苹果会面临 “用户流失” 危机吗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安妮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你看脱口秀多久没笑了?近年来,脱口秀领域在涉及地域、性别议题表达时,常引发公众讨论。从杨笠关于男性群体的表述到孟川提及山东的内容,围绕脱口秀尺度合理性的探讨始终存在。脱口秀作为当下最活跃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形式变化本身呈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心态?本期播客中,三联电子厂与嘉宾们从当前脱口秀行业发展现状切入,探讨“冒犯的艺术”呈现形态变化背后的行业动态与社会层面问题,脱口秀创作中,从针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转向对特定群体贴标签的现象如何形成。“创作者自嘲式冒犯”与“对其他群体进行调侃”的界限应如何界定。若您对该话题有个人思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或加入播客群交流。加群方式如下:一是扫描群二维码,二是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 “播客” 后由小助手邀请进群。若您喜欢本期节目,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 “三联电子厂 Pro”,共同探讨脱口秀相关话题。03:57 从李诞的“高级黑”到现在的“地域性别梗”07:38 跨群体冒犯为何总引对立?13:26 山东考公、河南井盖,地域梗为何成脱口秀 “安全牌”?34:06 对地域的负面评价容易演化成刻板印象45:57 很多被冒犯的人并没有发声的权利50:59 脱口秀就是利用共情心理寻找群体认同56:33 头部演员稳赚,底层兼职者难靠演出糊口01:09:57 好的脱口秀就是从个体经验出发本期客座嘉宾:玉米 安妮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近日,“经济下行该攒钱还是该花钱” 的讨论在社交平台持续升温,有人靠支付宝买基金年赚 10% 就封盘,有人囤金豆求安心,也有人被保险经纪人的故事打动,一场关于中产消费与理财选择的焦虑对话悄然蔓延。本期播客中,三联电子厂与嘉宾们从这些真实的财务选择出发,深入探讨了现象背后的社会心态:为何经济不确定时,年轻人开始开源搞副业、存钱,老人却反而热衷消费?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话术藏着哪些套路?“延迟满足”的储蓄观与“及时行乐”的消费观,究竟谁更适配当下?最终触及一个更深层的追问——在通胀与风险并存的当下,普通人的钱到底该“躺”在银行,还是 “动” 起来享受生活?04:54 年轻人开始攒钱,老人却转身去下馆子。06:47 保险经纪人的“人物模型套路”——爆仓的朋友、求稳的中年人。13:18 投资人转向AI与机器人领域,消费类实体难获热钱。22:33 每年10万补习班vs存够钱送出国,养娃成本该怎么算?27:20 大厂人卖房买保险?钱还在人没了的恐惧如何化解?40:14 年轻一代的开源逻辑,比起储蓄更爱“即时变现”。54:20 囤金豆、存小金库,农耕社会的“乱世黄金”思维,在现代还好用吗?01:08:27 延迟满足 vs 及时行乐:20岁看世界和70岁看风景,哪个更有意义?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安妮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近期,理想汽车车主因一系列停车不规范、驾驶行为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理想车主素质#等相关标签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从占用公共草坪、阻塞通道,到“百车位停两车”的段子式调侃,一场针对特定汽车品牌用户的集体画像悄然形成。本期播客中,三联电子厂pro与嘉宾们从这场“标签化狂欢”出发,深入探讨了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为何我们热衷为群体贴标签?品牌自身营销与用户形象如何互塑?标签化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认知惰性与舆论暴力?最终触及一个更深层的追问——在情绪优先的互联网时代,理性思考是否正在成为奢侈品?04:01  理想车主群体画像的构成,本是从BBA转化为何与 “低素质”关联07:59 沃尔沃、凯迪拉克也逃不过的品牌标签15:22 武汉、杭州、北京等地显著的交通习惯差异38:09 蔚来与理想品牌策略的差异——品牌主动贴标签与用户被动承接的辩证关系41:46 标签化的社会心理根源,被压缩的理性空间52:29 个体面对群体标签:或自证清白,或一笑置之53:57 被碎片化信息锚定的公众认知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安妮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明末:渊虚之羽》作为近期备受关注的3A国产游戏,上线后却因一连串争议成了焦点。最显眼的槽点莫过于:明明打着 “明末” 的历史旗号,游戏里却完全不见清军的身影,这与真实历史背景的割裂引发了大量玩家质疑。同时,它的操作滞涩、跑图折磨人,再加上人物建模粗糙、比例怪异,让不少对其抱有期待的玩家大失所望。围绕这些槽点,我们从历史题材游戏出发,谈了谈该如何平衡真实性与创作自由度,也从玩家对 “明粉” 群体历史观的讨论,探讨了由此牵扯出的 “大汉沙文主义” 等社会思潮。那些关于 “历史较真” 与 “娱乐包容” 的纠结,其实也藏着大家对国产游戏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情。本期播客,三联电子厂和几位嘉宾就来聊聊:关于《明末:渊虚之羽》,我们该如何看待国产3A游戏?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这款游戏~04:41 滞涩的游戏体验和逆天的打怪机制07:58 “明粉”对汉族独大的推崇展现了一种狭隘的思维20:52 类比《黑悟空》,《明末》的游戏叙事和历史没什么关系38:12 明朝皇帝各有各的“癫”44:37 郑和下西洋本质上是明朝的宣传活动50:23 统治者的杀伐决断历来残忍,与哪个族群没有关联01:02:34 《明末:渊虚之羽》如何惹了“众怒”?01:05:10 喷完游戏以后还是要把“守护”打在公屏上本期客座嘉宾:森林 安妮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社交媒体上那些精致到刻意的摆拍,是不是让你看得审美疲劳?不光是朋友圈,上海街头的复古骑行、北京咖啡馆里的 “特调” 话术,处处都藏着 “装” 的痕迹。陈丹青说 “装着装着就成功了”,王朔偏要反着来博眼球——这些 “装王” 的套路,到底是真性情还是刻意为之?我们忍不住会想:“装” 到底是自我表达,还是东施效颦的闹剧?真正的格调,难道就是抄来的行头能撑起来的吗?那些 “学皮毛易,养底气难” 的尴尬,或许藏着我们对 “独特” 最真实的渴望。本期播客,三联电子厂和几位嘉宾就来聊聊:关于 “装”,我们该如何平衡模仿与自我,那些藏在衣品、谈吐里的格调困境,或许你我都该琢磨琢磨了。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如何正确的当一个装货”这事儿~05:37 《基督山伯爵》是那个时代的“爽文”10:17 装的前提就是在于你是否德能配位19:32 北京与上海各有各的“装腔指南”29:23 花总《装腔指南》给我们带来的启蒙41:06 “沉淀”的冠希哥是如何“装”的49:06 “装”不是生搬硬套的移植55:44 人人都喜欢以后,我就不喜欢了01:02:33 “装”就是展示“肌肉”,是动物性的延申,是人类的普遍天性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安妮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7月13日,话题“出轨Zeus女生被学校开除”冲上微博热搜第一。在大连工业大学一则开除通报中,以全名提及该校学生的 “不当行为”,经多家媒体转载后,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校方的通报让这名学生成为众矢之的,舆论热议她的“不正当交往”,也有人关注大连工业大学校规中模糊的“国格”条款,而真正的泄露私密视频的违法者却在这场舆论风暴中隐身。在个人选择中,女性的私德似乎总会成为关注的焦点,而男性的过错则被轻轻带过,网民的“双标”态度是否说明了一些问题?这正是我们今天想探讨的——女性究竟该活在谁的标准里?本期播客,三联电子厂和几位嘉宾就来聊聊:在男女矛盾激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看待异性?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男女关系这事儿~02:34 私德不应该成为校纪校规处分的依据09:17 “小三上位”与“凤凰男”,刻在称呼里的双标15:23 面对“八卦”时你是什么态度?17:15 短剧就是把“黄谣”影视化31:07 男性与女性谁应该有优越感?36:08 “重男轻女”的根源在哪?46:44 那些应该被“打破”的性别刻板印象01:03:02 女性在择偶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条件”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安妮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北京最近的天气,是不是让你怀疑人生。不光是这里,全球都在被极端天气的浪潮裹挟 —— 日本刚冒出来的7月5日 “末日预言”,更给这份反常添了几分电影《后天》里的既视感。我们忍不住会想:这颗星球的 “警报”,是不是真的已经拉响?现在开始好好护着它,还来得及吗?可真要行动起来,却总被生活的惯性拽住脚步:少开一会儿空调就觉得浑身发闷,拒绝过度包装又怕麻烦缠身,甚至悄悄想 “我这点改变,能有什么用呢?” 那些 “由奢入俭难” 的纠结,或许藏着我们对环保最真实的困惑。本期播客,三联电子厂和几位嘉宾就来聊聊:关于环保,我们该如何平衡便利与责任,那些藏在日常里的环保困境,或许你我都该认真想想了。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环保这事儿~08:18 我们处在一个气候最烂的时期14:36 男女在空调温度上的体感差异31:38 环保是一件具有阶级性的事35:54 自然环境如何改变人类42:50 商家的“获客”惯性让商品走向过度包装47:18 索求无度是制造垃圾的原动力56:04 世界这么大,在气候剧变来临前,去看看吧58:07 关于环保,个体如何做出微小的改变本期客座嘉宾:小lo 森林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最近,姜文与蔡徐坤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一个是深耕影坛数十年、塑造无数经典硬汉形象的导演与演员,一个是偶像经济浪潮中崛起、自带流量与争议的新生代明星。当姜文的雄性荷尔蒙碰撞蔡徐坤的偶像气质,当 “有担当、讲义气” 的传统男性符号遇上 “唱跳俱佳、颜值出众” 的现代偶像标签,这背后藏着的,何尝不是中国男性审美标准的变迁与时代的印记?从《芙蓉镇》到《让子弹飞》,姜文用作品刻画出一代人心中的 “中式阳刚”;从《偶像练习生》到新歌《Deadman》,蔡徐坤在争议中探索着偶像的边界。为何姜文的风格难以复制?为何蔡徐坤能成为流量焦点?当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男性形象相遇,我们看到的是审美多元化的狂欢,还是时代审美的断层?本期播客,三联电子厂将与几位嘉宾一起,聊聊姜文与蔡徐坤背后的审美密码,探讨中国男性形象的演变与时代的共振。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姜文~04:32 上个时代,电影导致的“刻板印象”10:00 姜文是东方标准的男性模板13:29 从民国三部曲谈姜文电影的变化24:30“不纠结”的姜文式人物37:57 主流观众的成长推动创作主题的变迁45:40 大男子主义在姜文身上的合理性49:53 姜文和蔡徐坤映照出的当代审美1:17:23 审美逐渐退化,但我们还有姜文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小lo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最近火爆的《捞女游戏》(现改名为《情感反诈模拟器》)你玩儿了吗?在这个充满标签和快速判断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擅长识别他人,却又难以真正触及他人。你是否也曾在情感关系里犹豫、困惑?那些关于“捞女”讨论和骂战藏着怎样的性别偏见与情感投射?当“捞”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到底是反讽的快感,还是现实的投影?本期播客,三联电子厂将与几位嘉宾一起,分享她们对于《捞女游戏》的看法,探讨亲密关系和现代人情感的复杂态度。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捞女游戏》。06:06 到底什么是“捞女”?16:54 主播和大哥的不平衡关系27:19 长大的偶像,散掉的“亲妈粉”32:19 被“捞”也是有门槛的34:12 人类最高级的控制方式是一种精神上的控制43:28 “捞”到最后可能一无所有49:22 《捞女游戏》在污名化女性吗?56:47 男性在痛苦的耐受程度上不如女性本期客座嘉宾:小lo 安妮 森林本期当值主播:腰花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对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但内心的困惑却从未减少。你是否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想起童年时那些被父母念叨的琐事?或许你曾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绝不会成为他们那样的人。然而,当你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徘徊,是否发现,那些熟悉的影子,早已在不经意间,悄然融入了你的言行举止?本期播客,三联电子厂将与几位嘉宾一起,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探讨原生家庭对我们性格、价值观以及未来选择的深远影响。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原生家庭。03:28 从小镇到大城市,环境如何塑造性格?06:05 小镇青年的成长烦恼:被忽视的“独立”与“自生自灭”13:25 代际沟通的困境,如何跨越“精神代沟”?21:04 父母的期望与孩子的选择,重男轻女的现代困境30:05 财务自由与家庭依赖,年轻人的“金钱观”之困39:26 父母的爱与“控制欲”,我们如何找到平衡?44:48 个体差异下的家庭生活,父母要如何“自我实现”51:23 从“穷游”到“沙发客”,不同代际的生活观本期客座嘉宾:小lo 安妮 森林本期当值主播:腰花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股价飙升?抢购热潮?盲盒两秒售罄?Labubu一夜之间就成了潮流界的“新宠”。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毕竟,这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Labubu之前也出过很多塑料公仔,但那些塑料公仔,因为没有毛,看起来有点“冷冰冰”的,不太可爱,在市场上一直无人问津,甚至打“骨折”售卖。直到“沾”上毛之后,情况才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毛茸茸的质感,仿佛给Labubu注入了新的灵魂,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心。但问题来了,为什么仅仅是“沾”上毛,就能让一个原本平平无奇的玩具变得如此火爆?是因为它的外观设计真的足够吸引人,还是因为营销手段的巧妙?亦或是它背后所承载的某种文化或情感价值,触动了大家的内心?本期播客,电子厂将和大家一起讨论Labubu的爆火,究竟是偶然的流行,还是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逻辑?它会像一些短暂的潮流一样迅速退去,还是会成为一种持久的文化现象?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Labubu!08:01 热播剧“味同嚼蜡”,观众却“上头”了11:00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变形金刚20:49 Labubu的强势流行30:30 “手办”背后的流行密码33:40 到底啥是“艺术”?42:15 丑陋就是原罪吗?48:19 Labubu持有者的人群画像54:57 IP背后需要“活水”来支撑01:06:08 Labubu是一种阶级识别器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安妮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高考的硝烟渐渐散去,你是否会在孩子填报志愿的电脑前,陷入深深的迷茫?然而,打开那些关于专业选择、高考志愿的攻略,却发现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如同雾里看花般模糊,让人想靠近却又无从下手。在这个知识多元、信息交织的时代,我们的选择被各种功利的观念、片面的解读所包围,学生和家长们不得不在“纠结模式”下艰难前行。人生的每一场规划,看起来是选择,其实更像一场被安排。专业选错了?工作掉坑了?人生路径仿佛出了厂,过了模。本期播客,电子厂将带你走进人生规划与职业选择,探讨那些让家长“操心”又“搞错”的误区,那些让学生“心动”又“困惑”的专业,以及互联网时代中急需破除的“信息茧房”!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哦!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人生规划那些事儿!03:06张雪峰的观点为什么令人不适?04:53志愿填报就是一场大型“阴差阳错”?14:20“从心走”是不是最快乐?17:47教育功利化其实是社会氛围的滑坡22:45课本到工作经验之间的一次大跳30:24“不出错”的人生真的值得一过吗?40:53科学与玄学是否指出了一条“明路”?45:46迷信志愿大师,其实是一种路径依赖?本期客座嘉宾:陈药师 小lo本期当值主播:腰花 梅卡后期: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当夜幕降临,你是否会在沙发上拿起遥控器,期待着一部好剧来消磨时光?然而,打开电视,却发现那些所谓的热播剧如同嚼蜡般无味,让人欲罢不能却又难以下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屏幕被各种剧情拖沓、人物单薄的剧集充斥,观众们不得不在“快进键”的陪伴下艰难前行。但也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些剧集却能凭借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人物刻画和精妙的剧情设计脱颖而出,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本期播客,电子厂将带你走进热播剧的背后,探讨那些让观众“上头”又“上当”的秘密!亲爱的听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聊聊现在的热播剧!00:18 热播剧“味同嚼蜡”,观众却“上头”了02:25 边玩手机边追剧,“一心二用”是看剧的常态11:57 除了颜值就是炒CP,热播剧还有新招数吗?13:33 从《混沌少年时》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少年犯罪题材为什么受欢迎?22:04 《哪吒》在电影院热播半年了,票房市场什么时候换一部薅?32:23 女性角色该如何去刻画?影视剧“大女主”形象和现实差在哪里?43:15 《繁花》与《漫长的季节》,时代叙事的不同诠释53:55 中国电影的“大众时代”是否已过?01:11:00 从“新锐表达”到“投机取巧”,大众共情的作品还存在吗?本期客座嘉宾 尹济男 9522本期当值主播 腰花 梅卡后期 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当代人的失眠,是一场天人“持久之战”。好不容易做完泡脚、点香薰、放上白噪音等一系列仪式,当满怀“沾床即睡”的心愿爬上床时,却在“想睡睡不着”与“想醒醒不了”之间辗转反侧。如果这个时候有催眠师给出“睡不着就起来嗨”的建议,你是信还是不信呢?事实上,催眠界大师艾瑞克森有一套理论,他认为与其强迫自己入睡,不如接纳当下状态。就像“来都来了”,既然睡不着,那就大大方方起来该干啥干啥吧。失眠是消灭不了的,但我们可以控制。那么如何控制自己的大脑和睡眠呢?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催眠师怎么说。亲爱的听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 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谈谈消费与科技那些事儿!05:33 失眠的时候,你厌恶什么就去做什么07:24 如何控制自己“不去想”?16:02 中医排毒时间表是伪科学29:17 如何放下那个手机,告别“报复性”熬夜42:56 睡不着就起来嗨吧,这是科学59:17 嗨不动怎么办?什么叫做“正确的休息”01:03:28 改善睡眠,需要长期主义本期客座嘉宾 陈药师 光耀 尹济男 小lo本期当值主播 腰花后期 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流量时代下,明星品牌们纷纷下场“养粉”,试图在饭圈经济的浪潮中分一杯羹。当我们在微博上为偶像疯狂打榜、在评论区里为品牌口碑冲锋陷阵时,是否想过这背后暗藏的粉丝养成“玄机”?丁真从藏族青年到综艺嘉宾的转变,雷军从“国民老公”到被粉丝“捧杀”的困境,粉丝们在“爱的名义”下,一边为偶像和品牌带来流量,一边也会在“偏执的狂热”中将他们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粉丝效应如何在艺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层层加码”?企业的“粉丝养成”是流量密码还是饮鸩止渴?这场粉丝效应的狂欢,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本期播客,电子厂带你一起聊聊热点背后的粉丝效应。亲爱的听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谈谈粉丝效应那些事儿!01:01 丁真从原生态网红到综艺演员,粉丝意见真能决定人生轨迹?09:52 “妈妈粉”“cp粉”“唯粉”,谁才是真正的“真爱粉”?13:39 肖战粉丝大战AO3事件,饭圈文化如何影响社会公共领域?29:12 粉丝经济下的消费现象:偶像代言的产品,你真的需要吗?32:04 私生饭行为失控,粉丝的爱何时变成了对偶像的伤害?44:40从雷军到胖东来,企业“粉丝养成”是否是流量密码?58:53 企业“造星”弊大于利?长期经营还需真本事!本期客座嘉宾 陈药师 小lo本期当值主播 腰花 梅卡后期 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消费降级的浪潮下,有人依旧对奢侈品情有独钟,有人却转身投入小众品牌的美学叙事——这场 “省着花” 与 “买得值” 的内心博弈,正悄然改写我们的购物哲学。当 2000 元的说唱联名戒指在抽屉沉睡,当万元奢侈品的 “身份光环” 逐渐褪色,我们忽然意识到:所谓消费降级,从来不是降低生活质量,而是一场关于 “价值” 的重新校准。奢侈品的高溢价到底值不值?小众品牌的高冷背后又藏着多少套路?从大牌溢价到小众套路,从“平替”骗局到国潮焦虑,被“高性价比”骗过的钱包,能否追回生活的体面?本期播客带你撕开消费主义的马甲,聊聊如何在精打细算中拒绝被割韭菜!亲爱的听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谈谈消费与科技那些事儿!01:46奢侈品跌下神坛?平替逆袭成消费新宠23:47 “无用消费”背后的快乐密码30:21一步到位or入门试水,你的爱好值几位数?34:49小众品牌逆袭记~国货突围靠讲故事还是硬实力?59:12香氛营销套路深,拒绝智商税从我做起1:06:11尊重知识付费,国货崛起还得靠硬实力!本期客座嘉宾 陈药师本期当值主播 腰花 梅卡后期 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是必须赢在起跑线的卷王,还是摆烂但不躺平的佛系青年?这届年轻人和中年人,或多或少都在用不同方式跟自己“较劲”——有人考上重点高中却在清华强基被碾压;有人年入30+还在跑马拉松发朋友圈,被领导暗戳戳嫌弃工作量不饱和。教育场更炸:家长把职场不如意全压给孩子,老师靠微信群疯狂甩锅,山东考公大省连初中生都被催上岸要从娃娃抓起。从个人成长到社会内卷,从家庭PUA到职业偏见——技校生逆袭法国蓝带算不算成功?跑马拉松猝死和996加班,哪个更像现代社畜“成人礼”?点击收听本期三联电子厂为您带来的播客节目,一起撕开“较劲文化”的荒诞面纱,或许你会发现:跟自己和解,才是人生最高级的通透~亲爱的听友们,如果你们对于这个话题也有一些个人思考,欢迎分享到评论区和加入播客群!加群方式除了可以通过扫描群二维码还可以通过添加小助手微信:cyberlife2048,回复“播客”,让小助手邀请进群~如果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大家关注同名公号“三联电子厂Pro”,一起来谈谈消费与科技那些事儿!02:42 从热血期待到佛系躺平?年轻人心态转变大揭秘06:25 有人公众号暴富有人当透明!职场 "摆烂式努力" 是真通透14:21 跑马发圈被领导盯上?打工人的内卷新战场太真实了22:52 家庭 "卷王" 是怎样炼成的?教育方式大探讨34:17 中外职业观大不同!为啥我们对 "蓝领" 有偏见?43:10 张雪峰制造焦虑?教育这场长跑谁在 PUA 孩子?56:34 小学老师 KPI 是让学生快乐?这样的老师给我来一打01:07:51 学校教不会的事:兴趣才是反内卷终极解药!本期客座嘉宾 陈药师 小lo本期当值主播 腰花 梅卡后期 foku联系邮箱:zhangchi@lifeweek.com.cn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同名公众号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