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Claim Ownership

不想上班實驗室

Author: OFF WORK LAB

Subscribed: 12Played: 46
Share

Description

不想上班,卻想探索第二人生的可能?
《不想上班實驗室》專為斜槓新手與副業探索者打造!

🎙 真實故事:邀請斜槓實踐者分享轉型經驗與挑戰。
💡 實用洞見:探討時間管理、興趣變現、斜槓心法。
📚 知識整理:不只Podcast,還有重點摘要、延伸資源。

少走冤枉路,找到屬於你的斜槓可能!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訂閱網站專欄: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ffworkla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每周五中午12:00上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88 Episodes
Reverse
🎧 C23-1:先快樂,才成功 | 不做被計劃追的人 | 行銷類Podcast節目「銷波快」Jayden 的零殘留任務術 為什麼有這一集? 因為我們想拆解一個靠腦袋吃飯、同時扛得起責任與誠信的人,如何在多重身份與高壓現實裡,仍把「快樂」當成最高準則。 Jayden 是行銷 Podcast《消波快》的主持人(行銷類榜首)、行銷公司品牌顧問,也從 2018 年起擔任「全球革新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 節目裡,他談時間與注意力:從把行事曆塞爆,到「每天只確認答應過的事」,超過 20 件才進 LINE 筆記、完成就刪,讓自己回到主宰與創造。他的成就感不是來自把待辦劃掉,而是「做沒人做過的事」且對人有幫助。 更關鍵的是價值與品格:他曾在「包裝華麗卻本質成問題」的公司任職,提前離開後仍主動面對爭議、承擔信用成本;創業多年,為團隊、為專案募資,吃過無數悶虧,最後學會在可承受的範圍內付出、並勇於說不。 這一集不只是行銷與時間術,更是一堂自我認同課:快樂不是結果,是前提。 「人要快樂才會賺錢」,當行動與目標一致,你會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找到意義感,也更能走出低谷。聽完,你會學會收斂計劃、放大主宰、設定邊界,並用自我照顧把自己拉回正軌——因為不開心,什麼事都做不成。 主題人物的一句話 他把快樂當績效、把誠信當資產的人。 本集摘要 他把行事曆從「塞滿」改為「每日回顧承諾、超過 20 件才記錄」。 他用 LINE 筆記列任務,完成即刪除,減少心理噪音與壓力。 他追求的是主宰感與創造力,而非被規劃追著跑的焦慮感。 成就感來自高難度與創新,尤其是能實際幫助他人的挑戰。 他經營《消波快》與行銷顧問業,長期協助品牌建構行銷流程。 他自 2018 年起擔任協會理事長,以教練式問話幫助人對齊「想做與能做」。 他強調「快樂優先」:不快樂的人很難長期成功與高效。 他曾在本質有問題的公司任職,事後主動面對、承擔信用後果。 多次創業與募資讓他吸取「信用成本」的教訓,學會設定邊界與拒絕。 他從封閉自我與羞愧感走出來,練習把選擇拉回「以自己為出發點」。 他用「是否傷害他人」作為行動底線,能幫助就前進,不能就道歉後持續走。 他提倡「行動與目標一致性」:想法若不落地,目標不會自己成真。 他認為協助他人能帶來意義感,也是恢復內在穩定的重要來源。 他用當下感受管理精力:狀態不好就不硬上,把人留給真正重要的事。 他把快樂視為底層條件,而非達標後的獎勵。 本集語錄 「我很相信一件事,人要快樂才會賺錢。人不快樂,錢賺不到的。」 「我是一個很free的人。」 「我不想要被計劃綁住。」 「完成了,然後刪掉,好,結束。」 「我自己在做事情的完成感的成就感很低。」 「我喜歡做沒人做過的東西。」 「我要做到讓我爸避罪。」 「那個很痛苦。」 「如果我做這件事情沒有傷害到其他人,那我就做。」 「你不開心,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想認識更多銷波快Jayden】 銷波快 Podcast | Appl Podcast | Spotify | 銷波快 品牌網站 | https://marketblock.cc/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22-3:把字拿掉,想像就長出來|無字繪本如何降低挫折、打開親子對話 | 每一個版本,都是此刻最好的你 | 曾定鈞 x 紅點設計師 x 繪本藝術家/YTR 這一集,我們談「繪本如何同時療癒孩子與大人」——以及創作者如何從完美主義、拖延與自我懷疑中殺出一條完成之路。 紅點設計師/繪本創作者定鈞談創作《青鳥與石獅子》:從角色打樣到故事結構,他承認自己也會卡在「想更好」的迴圈,直到合夥人設下不可退讓的期限,八個月內完稿含印刷,才讓十年的反芻落地。 他強調無字繪本的價值:當字消失,想像被打開,孩子不再被閱讀門檻絆倒;同一本書,百人可有百個版本。對大人而言,繪本議題同樣深刻——從情緒整理、人生選擇到生老病死,畫面與節奏把情感帶回身體。 方法論上,他把創作拆成五步:主題與核心價值→角色與風格→故事結構→腳本連戲→出版與流通;而判斷定稿的關鍵不是再多一張草圖,而是心中出現「解脫感」。 他也提醒每個階段的作品都是當下最好的自己,不必回頭鞭打三年前的版本;真正該做的,是設下一個清晰的 Deadline,然後開始。最後,他把近半年最深的體悟送給所有斜槓準備者:好好活在當下,關照情緒,把注意力從「還不夠」移回「正在做」。這集既是創作備忘,也是心態校準:把文字拿掉、把自責放下,讓圖像與行動說話。 主角第一印象|一句話 他是把「想像力 × 期限」裝進畫筆的人:既敢開天窗,也肯準時關窗。 本集摘要 定鈞提到無字繪本是當代主流之一,讓孩子能以圖像自由編故事。 無字繪本可降低「不識字」造成的挫折感,親子互動更放鬆。 他主張繪本議題不限兒童,也能觸及成人的情緒與人生選擇。 議題深度高、畫面精彩度強、可反覆拆解的作品,更能引起他興趣。 他的 YouTube 節目以「講給大人聽的繪本」為主題。 節目格式=重新說故事→介紹作者與藝術手法→解析心理與價值。 創作流程需先定主題與價值,再做角色風格、故事結構與腳本。 角色定稿的指標是創作者心中的「解脫感」。 《青鳥與石獅子》從輕小說構想轉為繪本,歷經十年多次改版。 外部壓力與明確期限(八個月內完稿含印刷)促成作品誕生。 他提醒:沒有 Deadline,完美主義會讓作品無限期拖延。 面對設計商案,他以需求明確與時程壓力避免拖延。 他鼓勵斜槓者「立刻開始」,不要等更多學歷或證照。 回看舊作應視為進步的證據,而非自我否定。 近半年體悟是「活在當下」,關注情緒以減輕心負擔。 本集語錄 「現在目前當代比較主流的繪本,是比較偏向無字繪本。」 「你打開整本繪本,沒有任何一個字,這樣怎麼讀呢?」 「沒有文字之後啊,框架不見了。」 「小朋友有自己編故事的空間。」 「其實繪本沒有所謂的好壞,它有功能性的不一樣。」 「我希望我的創作的這本繪本,我自己的啦。我希望是給大朋友也可以讀的。」 「十年沒生出來的繪本要你八個月生出來。」 「如果我沒有給自己期限,魔戒生不出來。」 「不對,你現在就開始讓大家知道這是你要做的事,這是你要前進的斜槓。」 「不要再苛責自己了啦,拜託。」 想跟著定鈞從繪本故事體驗人生? 【定鈞ISBN】|www.youtube.com/@DingISBN  【定鈞ISBN instagram】|instagram.com/ding.isbn  定鈞的設計與創作 【邊境實驗室BorderLabs】|https://borderlabs.co/ 【青鳥與石獅子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luebird_stonelion/ 【青鳥與石獅子 繪本】|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9211?utm_source=www&utm_medium=share&utm_content=copy&utm_campaign=product&utm_term=0010929211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22-2:從台中捷運卡看「看不見的設計」 | 設計師如何在無限圖像中替品牌做對決定 |  曾定鈞 x 紅點設計師 x 繪本藝術家/YTR 這一集,我們把鏡頭拉近在「設計×創業×AI×斜槓」的交會口。 紅點設計師/繪本創作者定鈞不是只談美感,他先把骨架立好:品牌策略、邏輯推理、談判溝通與團隊協作。 大學就種下「要創業」的念頭,他故意去當業務、主持、演講,練口才與說服力;又進入科技業做 B2B,學會面對 30–40 人會議、把價值講到位。等他回到設計本業,理性成了利刃,感性才有地方著陸——尤其在 AI 時代,「得到一張美美的圖」已不是門檻,真正的競爭力是:幫品牌在無限選項裡做出正確選擇。 他與團隊自研「快速聚焦系統」,把原本 3–4 小時的摸索縮到 1 小時內,並主張開放給同業共用;Logo 放上海豚,象徵藍海與共好,拒絕鯊魚式零和。 談到斜槓,他給的答案很簡單也很成熟:斜槓是自我圓滿,不是分裂;可以興趣導向,但不能危及基本收入。 創業的暗潮他也沒避開——倒帳、斷鏈、供應商出包、合作卡關——練就的是「對挫折的鈍感力」,讓自己更強壯、更平靜。 設計實作上,他以台中捷運卡為例:把「透明、清亮」化為極簡幾何與漸變,甚至把「遊客會拿卡拍照」這個行為設計進去——好的設計讓你感覺不到設計,卻自然地和城市生活黏在一起。這一集,學的不是一招一式,而是把理性與感性放在同張桌上的方法論。 本集摘要 定鈞大學起就立志創業,為此刻意修煉口才、主持與業務能力。 他進科技業做 B2B,學會在多人會議中精準傳達價值。 他把理性策略與感性美學並重,讓視覺設計具備說服路徑。 在 AI 時代,美感不再是稀缺;關鍵是為品牌做對選擇。 團隊自研聚焦系統,把 3–4 小時的對焦縮短至約 1 小時。 他主張把工具開放給同業,共創「藍海」而非零和競爭。 公司 Logo 的海豚象徵共好策略,對比鯊魚式紅海思維。 他的斜槓觀:本質完整、不必分裂;興趣導向需兼顧收入。 他以台中捷運卡示範「把使用行為設計進作品」。 他認為好的設計應「自然到讓人感覺不到設計」。 得紅點提升了普世辨識度,助攻公私部門合作與接案。 創業歷程遭遇倒帳、供應鏈出包與資金斷鏈等壓力測試。 面對困難,他練就「對挫折的鈍感力」,讓自己更強壯且平靜。 他將設計產業的未來寄託在「策略能力×跨域合作」的疊加。 本集語錄 「海豚的價值在於共好。」 「我以後要創業。」 「要開公司齁,一定要有談案子的能力啦。」 「如果你沒有辦法做一輩子,那不要碰好了。」 「一次可能要跟30、40個人開會。」 「在2025年的現在,AI這麼發達的時候,你要取得一張美美的圖,是不是成本很低啊?」 「重點是,你怎麼知道你的品牌適合這張圖呢?」 「我們有一套系統可以快速的讓業主可以聚焦他到底喜歡什麼、需要什麼。」 「好的設計是沒有…你感覺不到設計的。」 「要學會對挫折的鈍感力。」 想跟著定鈞從繪本故事體驗人生? 【定鈞ISBN】|www.youtube.com/@DingISBN  【定鈞ISBN instagram】|instagram.com/ding.isbn  定鈞的設計與創作 【邊境實驗室BorderLabs】|https://borderlabs.co/ 【青鳥與石獅子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luebird_stonelion/ 【青鳥與石獅子 繪本】|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9211?utm_source=www&utm_medium=share&utm_content=copy&utm_campaign=product&utm_term=0010929211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22-1:「我跟別人不一樣,原來也沒關係」繪本如何同時療癒大人與孩子 | 理性是路線圖,感性是燃料|曾定鈞 x 紅點設計師 x 繪本藝術家/YTR 這一集,我們邀請紅點設計師、繪本藝術家定鈞,談他的創作、設計師職涯與創業歷程。 從繪本《青鳥與石獅子》出發,他把一句簡單、卻足以鬆動我們成見的價值放在故事核心——「我跟別人不一樣,原來也沒有關係」。他說,小朋友在晨會聽完會笑著說出「我可以跟別人不一樣,好自在喔」,而大人也會在故事裡看見那個被主流忽略的自己。這不是「療癒」而已,更是自我認同的練習。 走進他的職涯,則是另一種剛與柔的對位:小學、國中、高中連考三次美術班都落榜,仍不肯放棄,終於考上台藝大視傳;創業時沒有厚作品集,就先選「會替品牌加分的地點」——在大稻埕經營「邊境實驗室」八年,以在地文化與空間故事補足資歷差;設計上,他同時擁抱理性邏輯與感性美學,用心智圖做推導、再以視覺承載情感,讓每件作品說得清楚、也說得動人。 他把獲得紅點設計獎視為「天時地利人和的禮物」,把成都分公司視為「人情味與文化感」的延伸;更把「堅持」當作唯一不變的底層框架。聽完這集,我們會更有底氣對自己說:不一樣沒關係,先選擇做自己;在專業與創作的路上,把理性與感性拉到同一張桌上,讓故事既能打動人,也能說服人。 主角第一印象|一句話: 「他把理性當骨架、把感性當血肉,做出能被看見、也說得通的設計與故事。」 本集摘要 《青鳥與石獅子》以「不一樣也沒關係」為核心,對兒童與成人都具療癒力。 繪本在小學與自閉症機構分享時,引發「我可以不一樣」的自我認同感。 定鈞從小功課吊車尾、愛畫畫,被主流質疑卻持續創作。 他多次美術班落榜仍不放棄,最終考上台藝大視覺傳達設計。 他的設計方法結合理性與感性,以心智圖做邏輯拆解與推導。 他強調設計需「說得清楚」再「做得漂亮」,以提升客戶溝通與說服力。 創業初期作品集不足,他用大稻埕的文化場域與空間故事加分。 他與夥伴在大稻埕「潛伏」兩個月,靠在地人脈取得稀缺老屋空間。 「邊境實驗室」營運八年,在地生活與品牌聚落成為靈感土壤。 離開大稻埕因房東自用與時機成熟,心仍把自己視為「大稻埕人」。 2017 年赴成都設分公司,因其步調、人情味與文化感與品牌調性相符。 紅點設計獎對他而言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禮物而非操作手段。 他相信:只要長期投入一件事,堅持能把人帶到夢想的坐標。 本集語錄 「我跟別人不一樣,原來也沒有關係。」 「啊,我覺得原來我可以跟別人不一樣,好自在喔,原來可以這樣子。」 「我喜歡畫圖,我喜歡畫圖後面傳遞的價值。」 「叛逆的因子一直在我身體裡。」 「吃苦當吃補啊。」 「原來人生當中只要你很堅持做一件事情,其實你是有機會碰到你的夢想的。」 「這真的是老天感動了上天,然後送的禮物。」 「心還在那裡,那我現在還是大稻埕人,我以它為榮啊。」 「臺灣好強喔,真的。」 想跟著定鈞從繪本故事體驗人生? 【定鈞ISBN】|www.youtube.com/@DingISBN  【定鈞ISBN instagram】|instagram.com/ding.isbn  定鈞的設計與創作 【邊境實驗室BorderLabs】|https://borderlabs.co/ 【青鳥與石獅子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luebird_stonelion/ 【青鳥與石獅子 繪本】|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29211?utm_source=www&utm_medium=share&utm_content=copy&utm_campaign=product&utm_term=0010929211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21-3:一張證照如何改變家人的飲食習慣 | 健康體重管理師的核心價值 | 十三月亮曆 | 韻竹 x 自媒體 x 健康體重管理師 在這一集《不想上班實驗室》中,Joey 與 Emeline 與韻竹一起,深入探討 「健康體重管理師」 這個新興卻極具價值的專業角色。對許多人來說,減重往往只等於「菜單」與「運動」,但韻竹指出,健康體重管理師的價值並非替你開出飲食計畫,而是陪伴個案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能夠長期維持的健康習慣。 她清楚劃分出營養師、健身教練、保健品顧問與健康體重管理師之間的法規界線:不能開菜單、不能診斷或治療疾病,必要時必須轉介醫療專業。但在陪伴過程中,管理師能提供心理支持,協助個案釐清壓力、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正是與營養師最大的不同。 本集同時談到證照制度的多元與不一:台灣有不同協會頒發資格,標準差異頗大。韻竹選擇了嚴謹的「台灣健康體重管理促進會」,不僅要求專業知識,也加入了色彩心理學等課程,強調心理層面的影響。她甚至結合「十三月亮曆」工具,協助個案找到個性化的健康策略。 節目最後提醒我們:健康體重管理師的存在,不只是幫助個案「瘦下來」,而是帶來 陪伴、行為改變、心理支持與家庭影響。對許多投入者而言,考取證照不只是職涯選項,更是一種為自己、為家人創造健康生活的行動。 本集摘要 健康體重管理師的核心是陪伴與行為改變,而非知識傳遞或菜單設計。 營養師依法規可開菜單,健康體重管理師不能開菜單。 發現個案有疾病時,管理師必須依程序轉介醫師。 協會培訓除營養知識外,也包含心理學課程,重視情緒與壓力調整。 行為改變至少需要三個月以上,短期服務難以見效。 減重產品與比賽只是工具,核心仍是建立可持續的生活習慣。 個案常因生活壓力與動機不足而停滯,心理支持成為關鍵。 十三月亮曆可作為分析工具,協助判斷個人特質與管理方式。 家庭成員會受證照考取過程影響,逐漸改善飲食與健康習慣。 健康體重管理師能提升在家庭中的說服力與健康推動力。 保健品顧問的角色是提供成分知識,但不得宣稱療效。 健身教練主要負責體能訓練,與營養建議需劃清界線。 專業信任感來自於深度陪伴、案例累積與專業背景。 證照是進修與斜槓的管道,也能作為個人品牌與收入來源。 健康體重管理師的多元價值,適合希望幫助家人或重視健康的人投入。 本集語錄 「健康體重管理師不能開菜單,我們的角色是陪伴,而不是取代營養師。」 「你拿到菜單以後,你真的會照做嗎?這才是最大的落差。」 「陪伴,是讓個案循序漸進,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 「我們的核心價值不是知識,而是心理支持。」 「很多人以為減重是為了外表,真正的目的是健康,甚至是心靈的健康。」 「行為改變至少要三個月以上,短期的奇蹟很少長久。」 「不是產品讓你瘦,而是生活方式讓你維持。」 「家人有時候不聽你的話,但會聽你拿著證照講的話會讓他們聽。」 「真正困難的,不是算卡路里,而是陪著一個人改變。」 【想了解更多很做自己的韻竹?】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bearxchu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bearxchu 2B平衡計畫 | https://2bbalance.my.canva.site 北極熊與迷你竹大世界 | https://bearxchu.com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21-2:壓力是類固醇的惡魔|從媒體到自媒體|韻竹的採訪整理輸出斜槓力 | 韻竹 x 自媒體 x 健康體重管理師 在現代社會,「斜槓」不再只是多一份收入的手段,而是許多人探索自我、平衡生活的重要選擇。本集《不想上班實驗室》邀請到身兼媽媽、媒體人、小編與體重管理師等多重身份的韻竹,分享她如何在多重角色中找到平衡,並在體重管理、飲食習慣與壓力調適的過程中體悟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韻竹坦言,從研究所時期的體重起伏,到疫情期間外送文化帶來的飲食挑戰,她逐漸理解「減重不是自虐,而是找到自在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她形容壓力就像「類固醇的惡魔」,能瞬間放大飢餓感與身體浮腫,唯有學會調整生活節奏,才能避免陷入惡性循環。 在談到斜槓時,她強調每個角色在她眼中都是「正職」,無論是媽媽、小編還是接案工作,都承載著完整的價值。她認為斜槓不應該被視為妥協,而是價值的放大:有人因為收入不足而兼差,但更多人藉由斜槓確認自己真正適合的方向,甚至提升了在本職工作的自信與能力。 本集帶給聽眾的不只是關於「如何減肥」或「如何經營副業」的技巧,而是一種心態的轉換:做自己快樂且有意義的事,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讓斜槓成為幸福的延伸,而不是焦慮的來源。 本集摘要 體重管理的關鍵是「自在且可持續的平衡」,而非短期極端手段。 疫情期間外送文化與低消政策,讓許多人無意間熱量超標。 小調整就能帶來身體變化,不必進行大幅度改革。 控制血糖震盪能避免飯後嗜睡,改善生活品質。 減重不只是外表改變,更是情緒與生活習慣的重建。 陪伴孩子與客戶的過程,讓韻竹找到「做對別人有幫助」的價值感。 她將每個角色視為「正職」,而非正職+斜槓的分裂。 斜槓不是妥協,而是價值的放大,能增加人生完整性。 興趣與收入可以並存,小孩才做選擇。 自媒體經營核心在於「做功課、整理、輸出」的基本功。 採訪與內容整理能力,是跨產業都適用的斜槓技能。 法規與社會觀念,會影響媒體與健康產業的表達方式。 網紅現象帶來正向學習氛圍,但也可能引發焦慮。 回到「自我定位與獨立思考」是現代人最需要的能力。 本集語錄 「壓力是一種類固醇的惡魔,會讓你浮腫、變胖。」 「體重管理不是把你拉到不平衡,而是幫你找到自在的平衡。」 「做對自己快樂之外,更要做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 「我每一個身份都是正職,而不是誰才是副業。」 「小孩才做選擇,興趣跟收入可以並存。」 「在這個時代,沒有一定要怎麼做,你只要在自己的tempo裡就好。」 「斜槓不是妥協,而是讓個人價值被放大。」 「嘗試不同角色,反而能讓你更了解自己真正適合什麼。」 「做小編要有勇氣,因為現在的小編什麼都要會。」 「沒有必要全盤接收別人的模式,你只需要選擇自己認同的部分。」 【想了解更多很做自己的韻竹?】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bearxchu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bearxchu 2B平衡計畫 | https://2bbalance.my.canva.site 北極熊與迷你竹大世界 | https://bearxchu.com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或用一杯咖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21-1:工作狂與愧疚之間|科學×媒體×母職|一位母親如何重寫職涯節奏 | 韻竹 x 自媒體 x 健康體重管理師 為什麼有這一集? 因為她是範式轉移本人的證明:念化工與奈米,卻不進產線; 從部落格起家、一路做到數位行銷、SEO、電商代運營與媒體, 再回到家、成為以家庭為核心的健康體重管理師。 韻竹讓我們看到,女性的職涯不必是單線上升,而是隨家庭節奏「彈性前進」。 第一印象/一句話: 她像個實驗設計師,先把知識拆解、再把生活裝回去—— 不硬教、要陪伴;不賣話術、只講可落地的日常方法。 關鍵內容展開: 她談從無名到痞客邦、接案為主的「數位早期」, 如何把理工底子轉成媒體的「專業轉譯力」; 她也誠實面對母職與工作拉扯—— 工作一忙就忽略孩子、愧疚襲來,於是選擇遠端與彈性接案。 走入體重管理後,她以理性選品與身體力行為準則, 並打破大眾對體管師的誤解: 這不是賣產品的話術,而是以菜單、份量、連續紀錄與長期陪伴, 幫助個案看見真實阻礙。 她提出核心信念:「把知識變成溫度」—— 因為人們不是不知道該做什麼,而是需要在現實生活裡被看見、被支持。 我們學到什麼? 先盤點家庭與經濟,再決定職涯節奏; 把健康變成可持續的小步驟(運動習慣、飲食順序、記錄), 用「陪伴與覺察」替代「說教與焦慮」。 知識是起點,行動才是成果。 本集摘要 韻竹以化工背景進入數位接案,從網站、SEO到電商代運營一路累積實戰力。 她在新創媒體把理工訓練轉成「專業翻譯」,把教授與營養師內容轉譯給大眾。 她多次在全職上班與在家接案之間擺盪,核心原則是以家庭與孩子需求為優先。 她自述是工作狂,若全力投入工作容易忽略孩子,愧疚感成為轉換動機。 疫情後遠端模式成熟,讓她以數位小編、品牌經營、團購與電商維持彈性收入。 她修習食品添加物課與營養相關課程,將媒體經驗轉成嚴謹的選品標準。 她考取健康體重管理師證照,強調丙乙甲級的課程與實作對專業性的重要。 她認為體管師與營養師分工清楚,體管師更重陪伴、紀錄與實踐支持。 她將健康落在生活:重訓+步行、控糖與進食順序帶來體脂下降。 她主張知識要「有溫度」,否則只是冷資料,無法促成改變。 她的原生家庭給予高度自由與支持,成為選擇非主流職涯的底氣。 家庭與職涯是階段性調整題,需先盤點財務、伴侶共識與孩子年齡。 她以「不說教、先陪伴」作為服務個案的核心方法。 她把「理工的嚴謹×媒體的轉譯×母職的溫度」合成個人專業。 本集語錄 「知識轉譯的重點是我去把它轉換成更生活化的去表達」 「媒體真的其實蠻有壓力的,但我這個人就是最終就是我很重視家庭。」 「我是工作狂,不小心小孩會被忽略,我們就媽媽就一種愧疚感。」 「我這個人就是那種身體力行型的。」 「把知識變成溫度,不是要說教,是要陪你看見你自己」 「你明明就知道,但你做不到,他就沒有溫度跟你沒有關係啦。」 【想了解更多很做自己的韻竹?】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bearxchu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bearxchu 2B平衡計畫 | https://2bbalance.my.canva.site 北極熊與迷你竹大世界 | https://bearxchu.com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5-3:習以為常×重新組合|日常裡最強的創意來源 | 喜劇與行銷的同一把尺:Jimmy Stone把情緒雜揉成靈感詭計 為什麼有這一集? 因為大家都說 Jimmy Stone(石峻旻)是「創意鬼才行銷人」,但鬼才不是天賦兩個字,而是一連串可複製的「詭計」與現場驗證。 本集由 Joey、Dennis 與 Jimmy 聚焦:怎麼把日常裡看不見的元素組裝成有情緒起伏的體驗,讓創意不是炫技,而是能解題的生意。 第一印象/一句話: 他自嘲是「超不準的演員」,卻是把情緒設計玩成工程的創意人—— 段子不中就丟、快速產新; 案子不只是好看,更要緊咬「商業課題」。 他談打磨段子前後的心態轉折,如何在老K的中性指導下升級本質; 談「母親節案」不走二選一,而是把「荒謬×感動」混摻成惡作劇式的驚嚇與安全感; 談「喜劇公車」把公車鈴改成懲罰機制,讓尷尬與好笑並存; 談 Uber Eats 早年在桃園拓點,用「一碗白飯」惡作劇,讓老闆看見服務價值。 聽完我們學到什麼? 一、先釐清商業課題,再談創意; 二、以「情緒反應」當最直接的成效指標; 三、創意多從「原生元素」放大而來,不必硬造奇觀; 四、段子與行銷案都要回到現場——觀眾與客戶的即時反饋,是唯一不會說謊的 KPI。 把這些方法落地,你不只會寫一個好點子,更能把點子養成結果。 本集摘要Jimmy 把創意視為解決「商業課題」的手段,而非單純新奇。他以「情緒反應」作為廣告與喜劇的共同評斷標準。段子創作採取「不中就丟、快速產新」的節奏,再因老K啟發學會打磨。老師的中性、不批判回饋是創作者升級的關鍵槓桿。情緒設計不走二擇一,他偏好把「荒謬×感動」雜揉成惡作劇式體驗。「喜劇公車」把公車鈴變成懲罰機制,創造尷尬與好笑的複合情緒。公車計畫同時串起不同表演場域,擴大粉絲參與與社群討論度。Uber Eats 拓點以「一碗白飯」反覆來電引起老闆注意,凸顯「小額也外送」的價值。他強調從「原生、日常」元素放大,是說服客戶的高勝率技巧。評斷創意先問能否抓到目標受眾注意,再問能否回應商業目標。直覺門檻建立在長期的美感與顆粒度累積,「心理過關」常與市場結果一致。他閱讀心靈書籍,反思「外在成就不等於內在滿足」。作品最終要回到現場:沒有觀眾反饋,再漂亮的點子都只是幻燈片。他持續在喜劇與行銷之間互相借力,把方法論從台上帶回案場。他把創意當工程流程:洞察→組合→情緒設計→現場驗證→擴散。 本集語錄 「就是你從不起眼的地方去把它放大去挖掘它。」 「我是一個超不準的演員。」 「這段子沒中,我直接丟掉,我換下一個。」 「老K是喜劇界泰斗,我喜劇人生中遇到的一個 mentor。」 「他可以很精準的跟你說出來這個本缺了什麼。」 「有時候我在追求的就是那個反應。」 「我通常不會去預設說,到底一個案子它要給別人什麼樣的情緒。」 「真正好的創意是,可以雜蹂兩種情緒在裡面。」 「喜劇公車的邏輯是:觀眾按了公車玲,喜劇演員就得下車。」 「只要我心理過得了這一關,通常去到市場都是好的。」 【想認識更多Jimmy Stone石峻旻】 2026 年 4 月,Jimmy Stone 石峻旻 個人首場單口喜劇專場 . Youtube|一些糟糕的|:Jimmy Stone 石峻旻 https://www.youtube.com/@jimmystone1995 . Instagram|表演、專場資訊|:jimmyistone https://instagram.com/jimmyistone?igs... . Podcast|香蘭聲音很好聽|:吉米與香蘭 https://linktr.ee/jimmy.xianglan?utm_... . facebook : / jimmystonecomedy 【更多關於Dennis】 數位簡報室 | https://tbr.digital/ Threads | https://www.threads.com/@tbr.digital 【喬伊/ 說書 / OKR】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20-2:流量不是運氣,關鍵字卡位的熱詞時間差打法 | 聰明人的軌跡 | Jimmy Stone從喜劇寫手到2026個人專場之路 為什麼有這一集? 因為「斜槓」這個被說到爛的詞,到了 Jimmy Stone(石峻旻)身上,長出了一套能落地、能吃苦、也能被驗證的做法。 本集由 Joey、Dennis 對談 Jimmy:一位自稱「聰明人」、也坦承自己是「流量痴漢」的脫口秀演員/行銷創作者。 他的第一印象/一句話: 台上犀利,台下溫文;用創意打開入口,用紀律把事做完。 關鍵內容分兩塊。 其一是斜槓價值觀:Jimmy 說斜槓「既分裂又完整」,本質是放大個人價值,而不是分散注意力;若主業收入不理想,先強化主業,再談斜槓。他也直白承認現實限制——BNI 實體商會讓他看見人脈槓桿,但也讓他因睡眠不足退出,提醒我們:能量管理比拼命更重要。 其二是社群流量密技:他拆給你看怎麼「卡位」熱門關鍵字,用時間差與搜尋量把影片從零推到破關門檻;更重要的是,他也說了成長後的轉型——從個人操作到加入寫手團隊,讓創意變成可複製的產能。 我們學到什麼?行動與價值是: 1) 先釐清動機,再決定要不要斜槓; 2) 主業站穩,斜槓才走得長; 3) 流量不是運氣,是節點+關鍵字+時機的「工程」; 4) 最終仍回到現場——觀眾反饋與作品節奏,決定你能不能走向 2026 年的那場個人專場。 本集摘要 Jimmy 把斜槓定義為「個人價值的放大」,而非逃避現實。 他主張若主業收入不滿意,應先提升主業,再啟動斜槓以免耗損精力。 參與 BNI 實體商會讓他拓展人脈、導入案源,也讓他意識到睡眠與能量管理的極限。 商會人脈曾「打包預算」給他並指定找其他喜劇人合作,形成中介/策展角色。 他提出「既分裂又完整」的動態觀:斜槓會切碎生活,也會讓生命更完整。 他以關鍵字「卡位」策略搶占薩泰爾節目相關搜尋,帶動早期訂閱與觀看數。 「時間差+熱詞」是他從 0→1 的流量工程,最高單支達四萬觀看。 成長後他轉為寫手團隊一員,從個人頻道操作走向集體產製。 對開場地的潮流他直言「再想想」,點出喜劇需要的不只是場地,而是觀眾與體驗設計。 他認為小場觀眾稀少時,笑話品質與演出感受顯著下滑。 他以「由奢入儉難」形容從大場回到小場的心態調整。 他首次公開個人專場目標:2026 年 4 月。 他坦承曾有強烈比較心,現已調整為「讓整體市場變大,流量可互通」。 他的 Podcast〈吉米與香蘭〉以生活議題切入,持續培養長線受眾。 他把創作視為長跑:洞察→選題→卡位→迭代,最後回到現場驗證。 本集語錄 「我自己會覺得先焦慮,但是如果你真的有認真的做一件事情…我相信最後一定會是幸福的。」 「如果你還在焦慮,那就代表還沒到最後一刻。」 「Jimmy Stone是個聰明人。」 「這其實也是在劇本裡面。」 「我先把炎上這個關鍵字先搶下來,那支影片就破四萬的觀看次數。」 【想認識更多Jimmy Stone石峻旻】 2026 年 4 月,Jimmy Stone 石峻旻 個人首場單口喜劇專場 . Youtube|一些糟糕的|:Jimmy Stone 石峻旻 https://www.youtube.com/@jimmystone1995 . Instagram|表演、專場資訊|:jimmyistone https://instagram.com/jimmyistone?igs... . Podcast|香蘭聲音很好聽|:吉米與香蘭 https://linktr.ee/jimmy.xianglan?utm_... . facebook : / jimmystonecomedy 【更多關於Dennis】 數位簡報室 | https://tbr.digital/ Threads | https://www.threads.com/@tbr.digital 【喬伊/ 說書 / OKR】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9-3:給數位遊牧者的現實清單:收入・家人・人際 |到異地如何重建支持網 | Ryan 自由的代價 為什麼有這一集? 因為「數位遊牧」被說得太夢幻了。這一集,Joey 與汪賊對談數位遊牧實踐者 Ryan(萊恩),把漂亮口號拆成可操作的現實:收入波動、家人溝通、人際重建、以及身體給你的警訊。 第一印象/一句話: Ryan 是把自由拉回可控的人——先把地基打穩,再談游牧。 關鍵內容以三個現實為軸: 其一是「金流現實」——自由接案本就不穩,穩定靠長約案源與可搜尋的內容資產(部落格+電子書),並用記時與月報理解時間花在哪裡。 其二是「關係現實」——到異地,不只搬家,還得重建支持網;Meetup、Coworking、walking tour 都是快速接軌的方法;他自曝「一個人最多撐三週」,孤獨會蠶食專業表現。 其三是「身體現實」——23 歲半年爆胖、胃食道逆流,醫師甚至警告三十幾歲可能老花;自由不是熬夜與劣光源下的代名詞。 我們學到什麼? 行動上,先寫一份「三關鍵預案」:收入(你的不綁地點現金流)、家人(如何清楚解釋可自給自足)、人際(到站後 72 小時社群計畫)。 其次,把創作產品化:用 SEO 科普吸引穩定流量,再把解題文章集結成書。 最後,設置健康底線與短期試跑:用 2–4 週的小規模遊牧驗證自己,而不是一口氣押上全部人生。 本集摘要 數位遊牧並非純粹自由,而是先處理收入、家庭、人際三個現實門檻。 自由接案的波動屬天生,穩定性仰賴長約型案源與可複製的內容資產。 Ryan 以「記時+月報」回看產出,據此與客戶理性談期程與費用。 電子書選題結合自身經驗與 SEO;塔羅主題因長尾搜尋而成為常賣品。 轉職類付費內容因可信度門檻與自身歷程不足,銷量相對有限。 Ryan 的創作路徑是「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寫成科普→集結成書」。 家庭溝通聚焦「如何賺錢與自給自足」,可有效降低長輩疑慮。 遊牧會打散原有人際,需主動用 Meetup、Coworking、walking tour 重建支持網。 Ryan 自評獨處極限約三週,孤獨會影響專業表現與情緒穩定。 健康是轉變觸發器;他在媒體業半年爆胖並出現胃食道逆流。 長期在不良光源下用眼,讓他被醫師警告「三十幾歲恐老花」。 他從「要一輩子遊牧?」轉為「可能改變生活型態」,實事求是地迭代選擇。 建議以短期實驗檢視適配度,而非一次性長期承諾。 電子報成為與讀者建立深度連結的核心渠道。 重排資源優先序:注意力與時間先於金錢,自由建立在可持續的節奏上。 本集語錄 「你要在各地重建你的交友圈。」 「收入、工作、旅遊什麼的,好像大家會覺得夢幻,但實際上是不一樣。」 「其實我還是在臺灣有工作,只是臺灣的工作並不是用受僱的方式。」 「如果你能解釋清楚說,你這樣可以賺錢,你這樣可以養活自己,那我相信很大的困難…溝通上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我發現我自處的極限大概是三個禮拜。」 「遠親不如近鄰,我覺得在這時候就非常的重要。」 「我所有的工作都有計時。」 「我寫書呢第一個讀者是我自己。」 「我的眼科醫師已經告訴我,我在三十幾歲一定老花。」 「想的話就來試試,先給自己短期的機會試一下。」 想了解更多萊恩的【萊恩日誌】? 【萊恩日誌 | 數位游牧進行式】電子報、數位游牧教學、電子書與數位商品、關於萊恩 https://www.ryansdaily.com/ Portaly | 任意門 | https://portaly.cc/ryanidusu Ryan's Daily Shop | 日誌商城 | https://ryansdaily.oen.tw/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ryansdaily.tw/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ryansdaily.tw/ Podcast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ryansdaily Podcast 文章連結:https://www.ryansdaily.com/podcast/ 個人自述節目起因: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3zlhkch0cd301tn8oiabt3y 自述該集摘要:https://www.ryansdaily.com/ryan-interview/ 數位遊牧電子書說書摘要:https://www.ryansdaily.com/digital-nomad-on-the-move-review/ 塔羅電子書說書: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5e0j59c03sf01w864s7aoyv 【汪賊睡碎念】 汪賊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aysay_liam/ 汪賊 YouTubr https://www.youtube.com/@%E5%A4%A2%E8%A9%B1%E8%A3%BD%E4%BD%9C 汪賊 Threads https://www.threads.com/@saysay_liam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9-2:數位遊牧的神話與現實|Ryan:自由的條件、代價與做法 | 先在台灣練功|城市小鎮都是你的遊牧試點 為什麼有這一集? 因為「數位遊牧=自由」這句話,被說得太美、也太輕。這集我們請到內容創作者 Ryan(萊恩),他把遊牧過成日常,也把被神化的想像拆回務實做法: 收入模式、移動門檻、斜槓抉擇,以及「玩與工作」如何同天切換。 第一印象/一句話: 他不是追浪的人,他是追「可控」的人——把彈性拿回自己手上。 關鍵內容分三層: 其一,去神化。數位遊牧的本質其實很簡單——收入不受地點限制即可;遠端受僱、自由接案、創業、個人品牌都能組合出你的現金流。 其二,設計現實。Ryan 不崇尚極限挑戰,他要先睡得好、吃得飽,再談移動;旅途中,每週至少保留一整天工作,把生活紀錄反哺為內容產出。 其三,斜槓判準。斜槓能讓心靈更完整,但時間一定更分裂;核心不是多,而是「加乘」與「擇一主軸」——慎選你想成為的人,其餘從簡。 我們聽完,能做什麼?三個行動: ① 先問自己要「邊玩邊工作」還是「玩與工切開」;策略會完全不同。 ② 盤點你的收入結構,至少配置一條「不綁地點」的現金流。 ③ 把斜槓改成產品思維:讓一次投入能多次販售,讓多重身份彼此加乘,而不只是把下班再上一次班。 自由不是逃離辦公室,而是把注意力、時間與金錢的順序擺正。 本集摘要數位遊牧的核心是收入不受地點限制,而非浪漫移動本身。遠端受僱、自由接案、創業與個人品牌,是遊牧收入的四大管道。自由接案天生波動,關鍵在於開發長約型、可預期的案源。Ryan 以接案+創業並行,將內容資產作為長尾現金流。他主動把「玩與工」融合,每週至少留出一整天處理工作。他提醒先判斷自己是「邊玩邊工」還是「純玩後再工」,兩者策略不同。移動不求極限挑戰,先確保基本生活品質再談地點自由。在台灣也能練功式遊牧:以城市或小鎮為期中長的生活試點。大城市(如大阪、京都)有成熟遊牧社群,可不必頻繁移動也能接軌圈子。斜槓讓心靈更完整,但時間必然更破碎,需精挑主軸身份。真斜槓追求身份間的「加乘」而非零工式「相加」。若斜槓只帶來焦慮與不幸福,不如回到單一專業也無妨。工作是資源交換手段;最稀缺的資源順序是注意力、時間,最後才是金錢。體驗與記憶有複利效應,應在適齡階段投資於值得的經驗。去神化數位遊牧的同時,保留對自由的敬畏與自我管理。 本集語錄「慎選你要斜槓的身份,慎選你想要成為的人。」「數位遊牧怎麼賺錢?其實數位遊牧它沒有嚴格的標準。」「你成為freelancer的這一天,你就應該知道(收入)是不穩定的。」「只要你的收入來源不受你的地點限制的話,你就可以選擇數位遊牧的方式生活。」「我現在不會追求這麼極限的生活,我覺得生活起碼要有最基本的保障。」「我往外移動追求的是心,追求的是好,而不是隻要不一樣就好。」「我願意為了這樣的生活付出代價。」「斜槓是會讓你的心靈更完整,但你的時間是更分裂。」「如果只是加一個斜槓,對我來說那就是打零工。」「不幸福就不要斜槓。」 想了解更多萊恩的【萊恩日誌】? 【萊恩日誌 | 數位游牧進行式】電子報、數位游牧教學、電子書與數位商品、關於萊恩 https://www.ryansdaily.com/ Portaly | 任意門 | https://portaly.cc/ryanidusu Ryan's Daily Shop | 日誌商城 | https://ryansdaily.oen.tw/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ryansdaily.tw/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ryansdaily.tw/ Podcast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ryansdaily Podcast 文章連結:https://www.ryansdaily.com/podcast/ 個人自述節目起因: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3zlhkch0cd301tn8oiabt3y 自述該集摘要:https://www.ryansdaily.com/ryan-interview/ 數位遊牧電子書說書摘要:https://www.ryansdaily.com/digital-nomad-on-the-move-review/ 塔羅電子書說書: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5e0j59c03sf01w864s7aoyv 【汪賊睡碎念】 Youtube|聲音直播|https://www.youtube.com/@%E5%A4%A2%E8%A9%B1%E8%A3%BD%E4%BD%9C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saysay_liam/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saysay_liam Framer | 作品集、聯絡資訊 | https://vongzay.framer.website/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9-1:只工作不上班:Ryan 的數位遊牧進行式 | 金錢、時間、注意力:Ryan 的三層升級筆記  為什麼有這一集? 因為 Ryan 把一句口號「只工作不上班」過成了現實,還把走法講得清楚到可複製。 這一集,我們請到內容創作者「萊恩日誌」的Ryan,他從媒體業起步、繞過金融業的朝九晚六,最後在日本京都定下“據點”,用部落格、Podcast、電子書,把「一次投入、多次販售」的內容資產做成現金流。 他不是單純追求遠方,而是先從最貼身的痛點—— 住:台北租屋的尊嚴與成本——出發,倒推自己的工作型態與地點自由。 第一印象/一句話: 一個說話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把時間要回來」這件事,他是認真的。 關鍵內容在三個翻轉: 其一,從「省錢存錢」轉為「提高單位時間價值」,不再用下班時間加班式接案,而是把服務產品化(電子書/網站/Podcast); 其二,從「上班地點固定」轉為「地點自由」,據點在京都、節奏在自己; 其三,從「金錢」到「時間」再到「注意力」的觀念升級,意識到真正被綁住的不是薪資條,而是注意力。 我們聽完,學到什麼?三個行動: ① 盤點你的「住」是否拖垮了你的工作與生活品質; ② 把手上的服務做成能重複販售的內容資產; ③ 練兩種底層能力——把話說清楚、把對的人找來——這是能跨產業、帶著走的職涯保險。 Ryan 用 200+ 天的數位遊牧,示範了一條務實卻動人的路: 先把生活過對,再談工作怎麼做多做遠。 本集摘要 Ryan 自媒體「Ryan 日誌」與同名 Podcast,已累積 200+ 天的數位遊牧實作。 他從媒體業學到兩件帶得走的能力:清楚表達、找到對的人說話。 媒體業低薪帶來財務壓力,他轉進金融業累積收入與規律作息。 金融業雖改善收入,但固定進辦公室讓時間被綁死。 他把「服務」變「產品」——電子書、部落格、Podcast,讓一次投入多次販售。 核心觀念升級:從金錢 → 時間 → 注意力的三層轉變。 他對居住品質與隱私的需求,推動他離開台北、轉向日本京都據點。 租屋挫折(即便願付更高租金仍租不到理想房)成為轉機。 地點自由不是觀光,是讓工作與生活節奏回到自己手上。 「只工作不上班」被他化為操作:彈性、可控、可複製的收入來源。 他強調與其拚時薪,不如提高單位時間的可販售性。 注意力是更高層的稀缺資源;社群創作要警惕消耗。 選城市的路徑與多數人相反:先確立生活條件,再設計工作型態。 遠端錄音首試成功,示範跨城訪談的工作可能。 兩項可立即練功:把話說清楚、把專家找進來。 本集語錄 「我已經願付價格提高了,然後我還是住不到我想住的房子。」 「為什麼我的眼光不能放開一點,離開臺北,離開臺灣。」 「至少我能講得清楚,我想要表達的內容。」 「我只要找到知道的人就好了。」 「我這樣的累積財富方式很慢,而且很笨,笨的理由就在於,因為我是靠出賣我的時間賺錢。」 「起碼我要讓我付出一次努力的時間,它可以被重複,被更多人同時使用。」 「我現在更重視的是,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生活型態,可以讓我回到時間是可以被我自己掌控。」 「經歷了金錢到時間到注意力這三個層次的轉變。」 「至少居住上的問題始終是我會考量為什麼我要好像委屈自己呢?」 「更重要的是彈性還在我自己這邊。我有把時間抓回來,對我來說這是最重要的。」 想了解更多萊恩的【萊恩日誌】? 【萊恩日誌 | 數位游牧進行式】電子報、數位游牧教學、電子書與數位商品、關於萊恩 https://www.ryansdaily.com/ Portaly | 任意門 | https://portaly.cc/ryanidusu Ryan's Daily Shop | 日誌商城 | https://ryansdaily.oen.tw/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ryansdaily.tw/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ryansdaily.tw/ Podcast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ryansdaily Podcast 文章連結:https://www.ryansdaily.com/podcast/ 個人自述節目起因: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3zlhkch0cd301tn8oiabt3y 自述該集摘要:https://www.ryansdaily.com/ryan-interview/ 數位遊牧電子書說書摘要:https://www.ryansdaily.com/digital-nomad-on-the-move-review/ 塔羅電子書說書: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5e0j59c03sf01w864s7aoyv 【汪賊睡碎念】 Youtube|聲音直播|https://www.youtube.com/@%E5%A4%A2%E8%A9%B1%E8%A3%BD%E4%BD%9C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saysay_liam/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saysay_liam Framer | 作品集、聯絡資訊 | https://vongzay.framer.website/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8-5花絮:暢哥真心話 「16 歲前零 3C?」暢哥談華德福與自適應教育|家庭優先攻略:Work Less Make More 為什麼有這一集? 上回「不想上班實驗室」聊完 All-in 與斜槓,聽眾對暢哥(于為暢)的“硬派專注論”仍意猶未盡。於是我們加開這支花絮,從「教育」切入——因為暢哥深信:如果社會的所有問題都可往源頭追,最後一定落在教育。  第一印象 / 一句話 他像掀桌的家長代表,開場第一句就反問:「為什麼讓巧虎教小孩,而不是爸媽自己教?」  關鍵內容 暢哥以自身「台灣小學+加拿大中學」的雙料經驗,對比東西方教育: 台式填鴨追 100 分,養出怕犯錯的學生;西方誇獎文化則勇於試錯。 他因此為女兒選擇華德福體系、16 歲前禁 3C,用「先人格、後成績」抵抗主流。 話鋒一轉,他狠狠質問職場父母:「買房背房貸值得你把孩子交給補習班嗎?」 並拋出工作與家庭的顛覆排序——Work Less Make More,真正要賺的是自由與陪伴。  我們學到了什麼?教育核心=自適應力:成績只是副產品,能在亂世活得好才是目標。先釐清價值排序:家庭優先,工作與房產只是手段。華德福精神可移植:就算孩子不在實驗體系,也能透過做家事、戶外活動、限制螢幕去鍛鍊意志與好奇心。財務與時間都是課綱:練好投資與專業,換取「自由學習日」。聽完這集,也許你不會立刻把孩子轉學,但一定會在「孩子需要的是分數還是父母?」這題上,重新打分。 本集摘要 暢哥直指:東方教育用分數衡量一切,易削弱孩子自信。 西方以誇獎養成「先敢後精」的嘗試精神。 他為女兒挑華德福學校,強調人格與意志力才是根。 華德福規定 16 歲前禁用 3C、不看卡通,也拒絕排名競賽。 台灣父母多將教育外包,真正原因是工作與房貸把人綁死。 暢哥提出「Work Less Make More」:縮短工時、放大陪伴與自由。 租屋+投資往往優於買房,房貸其實是“自由稅”。 大學價值正從「知識門票」轉變為「人脈俱樂部」。 未來關鍵能力是自適應力,而非單一高分技能。 父母要突破結構,先自我成長,再給孩子更大的選項。 華德福精神可在日常實踐:做家事、戶外勞動、藝術創作。 給想斜槓或創業的人——暢哥只回三字:Just Do It。 本集語錄 「為什麼讓巧虎教孩子,而不是爸媽自己教?」 「美國考 98 分全班拍手,台灣考 99 分只會被問『為何不是 100?』」 「我考 99 分還感到愧疚,這才是教育最大的悲劇。」 「學校重點不是成績,是人格、好奇心和『勇於失敗』。」 「16 歲前禁止 3C——難,不代表不對。」 「房貸是現代人自願綁上的腳鐐,也是把孩子推開的距離。」 「你租屋,把頭期款拿去投資,報酬率往往贏過買房。」 「比較薪水?我寧選 300 萬收入加自由,而非 500 萬卻被工時控。」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自適應力,不是灌滿 ABC 或 123。」 「要斜槓、要第二人生?Just Do It.」 教育改革,華德福,家庭優先,WorkLessMakeMore,自適應力,台灣買房迷思,個人品牌,不想上班實驗室,于為暢,父母陪伴 想了解更多暢哥(于為暢)的【個人品牌大帝國】? 1) 【個人品牌大帝國】今年以結束,請敲碗暢哥2026也回台灣開! https://empire.wendellyu.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2) 【暢想 2025】- 月付 $10 美金,週一至週五日更,網頁和電子報同步。 https://www.17smart.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8-4花絮:暢哥真心話「我其實不太認同斜槓這個概念」、「凡人不會成功」重磅觀點爭辯下的斜槓迷思大拆解 為什麼有這集? 在「不想上班實驗室」裡,來賓們常談斜槓與多工;然而本集出現一股逆風——個人品牌教練于為暢(暢哥)直言自己「不太認同斜槓」。理由簡單殘酷:凡事不上頂尖,就只能困在「中段」——沒有錢、沒有影響力,只剩疲憊。 「凡人就是不會成功。」聽來刺耳,但他認為應該先把一件事做到行業前段,賺到「呼吸不用算錢」的現金流,再考慮第二曲線;否則多線並行,只會全面平庸。 節目中,主持人 Joey 與 Emeline 代表多數上班族的處境——本業不討厭卻也不熱愛,副業才是真心的夢。但暢哥反覆追問:「那你為什麼不辭職?」逼出一般人的兩大前提:財務緩衝與專注投入。沒有前者,辭職是冒進;沒有後者,斜槓只是分心。 聽完這集,你會獲得三個行動價值: 檢查現金跑道:若離職後三-六個月就會斷糧,先練財務而非練斜槓。 鎖定唯一賽道:每天最精華的時間,只給那件可望進榜 Top 10% 的事。 預設「公開破釜沉舟」儀式:把 All in 的決定說出來,用外部壓力逼自己衝線。 暢哥的論調也許強硬,但在這個注意力分散的時代,這一記「只能選一條活路」的重拳,正好敲碎我們對分身術的浪漫想像。 本集摘要 暢哥主張:做任何事都應 All in,斜槓容易把人留在中段。 他認為「中段」=凡人,凡人不會成功。 建議新人創業先辭職,全心投入;否則難以衝破瓶頸。 Joey 指出多數人因財務壓力無法辭職,只能晚上副業。 暢哥回應:若無經濟餘裕,就先想辦法增強財務跑道。 若本業尚未做到前段,就不該分心經營副業。 財務安全是 All in 的必要條件,但非充分條件;關鍵仍是專注。 Emiline 觀察:節目裡多位成功斜槓者,本業其實也很優秀。 暢哥提醒:時間分給三五件事,只會讓每條賽道都平庸。 他把「做到頂尖→賺錢→再多線」視為正確順序。 Joey 以喜劇界的情境來舉例,All in也可能有風險,產業賽道也是重要考量 Joey分享自己讀書會副業帶來成就感,卻因公司眼光產生愧疚。 暢哥以「先證明自己能把一件事做到好」作結,呼籲專注心法。 本集金句「All in。」「凡人就是不會成功。」「你不能全部都在中段,中段人就是一般人。」「錢只給頂尖的人,中間的是吃不夠。」「如果主業都做不好,你去經營副業只會分散精力。」「真想衝,就辭掉工作,沒有退路地拼。」「有錢以後再斜槓,順序別搞反。」「一次做好一件事,才有資格做第二件。」「很多人幫自己找藉口,其實就是不敢捨棄。」「先成為 Top 10%,再談多線發展。」 AllIn,中段困境,凡人迷思,專注力,個人品牌,斜槓神話,財務跑道,不想上班實驗室,頂尖法則 想了解更多暢哥(于為暢)的【個人品牌大帝國】? 1) 【個人品牌大帝國】今年以結束,請敲碗暢哥2026也回台灣開! https://empire.wendellyu.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2) 【暢想 2025】- 月付 $10 美金,週一至週五日更,網頁和電子報同步。 https://www.17smart.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8-3:一人公司 × 小而美生存術 | Work in Public:在大眾面前摔跤的個人品牌練習 | 高調才是王道 | 于為暢的自由工作與金錢尺度 為什麼有這一集? 「做個人品牌一定要很高調嗎?」「我四十歲才開始會不會太晚?」——這些橫亙在不同世代心頭的迷思,被個人品牌教練 于為暢(暢哥) 用一句話擊碎:「品牌沒有低調這回事,低調跟品牌互斥。」 初見暢哥,你會先被他的氣場撞擊——那不是張揚,而是一種篤定:「我被夢想叫醒,而不是鬧鐘。」 這份篤定,來自二十年日更、裸辭創業、把大公司縮成一人小而美的實踐。 在對談裡,他點名三種世代的突破點: 年輕人「nothing to lose,就先秀再說」; 中年人「專業滿檔卻愛面子,學會『不要臉』行銷」; 老年人「故事豐富,只缺網感,一旦補齊就能碾壓全場」。 他用自身經歷示範:從代理千萬預算到關掉辦公室、一筆一筆手開電子發票,只為保留「賺錢的具體感」;從部落格到 AI 時代,證明工具再變,核心仍是勇於 work in public——在眾目睽睽下摔跤、修正、再站起。 聽完這集,你會得到三個行動價值: ① 立刻丟掉偶包,每天至少一次公開「正在學」的過程; ② 為自己的世代對號入座,補上缺口——秀膽量、丟面子或練網感; ③ 在還不完美時先上線,讓市場而非腦內戲決定下一步。 這不只是品牌課,更是一堂「敢不敢被看見」的生命實驗。 本集摘要個人品牌經營與「低調」互斥,必須被看見。暢哥自稱「被夢想叫醒」,平均睡 6-7 小時。他堅持一天兩餐、早午豐盛,維持高效創作。日常工作先大量 input(國外電子報、YouTube),再 output 成文章。遇到寫作卡關,就把段落貼給 GPT 續寫或給方向。仍手動複製貼上電子發票,保留「賺錢的具體快樂」。追求小而美——兩三千客戶足矣,拒絕無止盡擴張。曾聘四位員工後意識到失去自由,2016 轉型一人公司。部落客廣告市場在 2017 後凋零,他選擇回歸內容本業。年輕人缺專業但敢秀;中年人有專業卻愛面子;老年人故事多、要補網感。老年人若掌握網感,可「碾壓」其他世代。暢哥的生活哲學是「剛剛好,最好」,金錢與壓力皆適度即可。 本集語錄「Work in public,就是要在大眾面前摔跤。」「我被夢想叫醒,而不是鬧鐘。」「品牌沒有低調,低調跟品牌互斥。」「你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付出都不一定被看見,還怕什麼丟臉?」「中年人最大問題就是太要面子,不敢秀。」「年輕人 nothing to lose,就先秀再說。」「老年人只缺網感,一旦懂網感就能碾壓年輕人。」「我創業是為了自由,不是為了再管理員工。」「一張一張手開電子發票,讓我具體感受每一筆收入。」「所有事情『剛剛好,最好』——錢、時間、壓力都一樣。」 想了解更多暢哥(于為暢)的【個人品牌大帝國】? 1) 【個人品牌大帝國】今年以結束,請敲碗暢哥2026也回台灣開! https://empire.wendellyu.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2) 【暢想 2025】- 月付 $10 美金,週一至週五日更,網頁和電子報同步。 https://www.17smart.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8-2:暢哥的快樂導向賺錢學 | AI 時代的真實力|故事×專業×不要臉的三合一個人品牌術  | 個人品牌先驅者 于為暢(暢哥)  為什麼有這集? 因為「追求斜槓=追求財務自由」早已是大家對斜槓的印象,但真正把多重收入變成天天快樂的人不多。個人品牌教練 于為暢(暢哥) 在節目裡把所有「斜槓迷思」一語道破:斜槓不是妥協現實,而是放大自我;不是興趣或金錢,而是快樂導向;不是等準備好才出發,而是先 all-in、讓市場打臉再修正。 節目一開場,他就丟下震撼彈——「想做個人品牌,我一律建議願意辭職做!」這股「逼自己到絕境」的狠勁,貫穿整集:從裸辭創業、日更內容,到把「不要臉」當行銷最高指導原則。他以網拍、課程、諮詢等多管道說明「快樂分散=壓力分散」:不靠單一發薪日,而是把快樂拆成每天的小額進帳。 如果你還在等完美計畫、怕內容不夠好、怕臉丟大——暢哥給的唯一解方就是「先衝」。 沉澱永遠不會結束,市場永遠比你更誠實;與其在腦內空轉,不如一次次戳破「戳戳樂」,用失敗換進度條。聽完,你會得到三個行動指令:立刻出手、把快樂來源拆散、學會不要臉地出現。對所有渴望第二曲線的人來說,這是一堂把理論變現的實戰加速器。 本集摘要 斜槓讓能力與人生視角變「多面完整」,不是分裂。 上班族為薪水妥協;斜槓者在放大個人價值。 真正衡量斜槓的標準是「快樂分散度」,非單一收入。 多元收入=把壓力拆成小份量,每天都有活著的感覺。 想做個人品牌應立即進場,市場是最有效的驗證。 沒有任何時機是完美;等待只會放大內耗。 年輕人「nothing to lose」應越早 all-in、越快試錯。 失敗是戳戳樂:每戳一洞都增加命中率。 有內容卻不會行銷者,卡在「放不下面子」。 行銷關鍵是「不要臉」——先讓自己被看見再談質量。 「想紅」本身就是一種內容,高頻出現能養出流量。 AI 只能加速流程,無法取代真人的故事與心法積累。 本集語錄 「想做個人品牌,我一定願意辭職做——你為什麼要等?」 「如果今天不把你逼到絕境,你逼不出自己的潛力。」 「上班族才叫妥協,創業者回去打工才是妥協。」 「斜槓其實是『快樂導向』,跟收入或興趣無關。」 「快樂分散=壓力分散,把發薪日拆成三十天。」 「沒有任何時間是完美的,先出手再被市場打臉。」 「創業像戳戳樂——多戳幾洞,中獎率自然高。」 「行銷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臉,清高的人既不快樂也不有錢。」 「想紅本身就是內容,只要每天 show-up 就有人看。」 「AI 可以偽裝格式,偽裝不了你真實踩過的泥巴路。」 想了解更多暢哥(于為暢)的【個人品牌大帝國】? 1) 【個人品牌大帝國】8/3 最後名額,報的早不如報的巧。   https://empire.wendellyu.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2) 【暢想 2025】- 月付 $10 美金,週一至週五日更,網頁和電子報同步。 https://www.17smart.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8-1:想年收三百萬?先學會捨棄百萬年薪 | 自由+滋潤=可能:個人品牌大帝國的底層邏輯 | 個人品牌先驅者 于為暢(暢哥)  為什麼有這集? 前一章我們才被言午老師「白天看病、晚上看命」的斜槓衝擊——原來一個人可以在醫師與命理師之間無縫切換。這回 C18 輪到言午老師的個人品牌導師,「外商總經理→全職部落客→個人品牌導師」的于為暢、暢哥登場。當我還在驚嘆身份翻面的極限,他卻老神在在地說:「想年收三百萬?先放棄百萬年薪。」那種把人生當 AB 測試、把趨勢當順風車的膽識,逼得我必須好好拆解——到底 選對風口+養出自信+練成方法論,能帶來什麼級別的自由與可能? 第一印象|一句話 「他把『一人公司 × 個人品牌大帝國 x 心法邏輯』當作工具箱,證明自由可以既滋潤又可複製。」 本集摘要 暢哥 30 歲即任外商總經理,卻因追求自由與陪伴女兒選擇裸辭。 百萬部落客比賽是他的行銷實驗,也啟動他對自媒體產業的信心。 與多位全職部落客交流後,他發現「自由且滋潤」並非幻想。 《每週工作 4 小時》讓他確信一人公司模式可行。 他提出「想年收 300 萬,先放棄 100 萬年薪」的捨得公式。 成功關鍵是「站在風口」:選對產業與趨勢>單點努力。 留學被老師當眾指認 “Look, this is a Chinese” 讓他跌到自卑谷底,也練成不再怯場的自信。 自信可後天養成:從具體、真誠的讚美開始,像結網一樣擴大。 個人品牌大帝國課以「1-3-5-7」架構:1 一人公司、3 階段、5 心法、7 底層邏輯。 課程從部落客 MBA 演化而來,因應醫師、律師等專業人士的變現需求。 他將個人品牌視為「藝術+原則」——心法對了就不會迷航。 高額學費未必必要;新手應多踩雷、多比較,辨識真貨。 線上課程在規劃中,但他堅持品質勝於速度。 重複學習有價值——重要內容要「反覆輸入」才能長成肌肉記憶。 現代多重身份是常態,系統化心法有助於斜槓者分階段升級。 本集語錄 「Look, this is a Chinese──那是我人生最自卑的時刻。」 「自由且滋潤,誰不想要?」 「如果你想要年收三百萬,第一件事情就是放棄百萬年薪。」 「找工作一定要選對趨勢、選對產業,這才是王道。」 「部落客是一門藝術,但有原則可循。」 「心法跟底層邏輯對了,怎麼走都還在航道上。」 「自信可以培養:從一句具體、真誠的誇獎開始。」 「重要的東西,就該反覆講,讓它刻進腦子。」 「騎驢找馬沒錯──找到馬以後,還要去找更好的馬。」 想了解更多暢哥(于為暢)的【個人品牌大帝國】? 1) 【個人品牌大帝國】8/3 最後名額,報的早不如報的巧。   https://empire.wendellyu.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2) 【暢想 2025】- 月付 $10 美金,週一至週五日更,網頁和電子報同步。 https://www.17smart.com/?ck_subscriber_id=2133174540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7-3:2025是接受變動的一年:天機化祿+太陰化忌的生存劇本 | 主星 × 關鍵宮:言午老師教你找出命盤裡的斜槓x自媒體x創業基因 為什麼有這集?因為「個人品牌 × 斜槓自媒體 × 數位游牧」早已是 2025 最熱門的職涯三角,但多數人只憑直覺All-in做,忘了自己天生的設定能不能負荷。這集《不想上班實驗室》把麥克風交給同時是醫師、紫微斗數命理師的 言午老師,用星曜與宮位為座標,拆解「命盤如何提示你適合的副業模式、創業時機與財務行為」。 第一印象——言午老師不像傳統「算命仙」:他把星盤讀成資料科學,用 命宮 × 遷移宮 × 觀錄宮 × 財帛宮 四大欄位,對照現代職場 KPI。 Joey 直接把自己的盤端上桌:巨門命宮+天同遷移、鈴星官錄、太陽火星財帛。老師一秒看出他「理性感性並存、衝動爆買又想幫人」,並指出:  主業、副業並非二分法,而是「命 × 運 × 流年」的動態拼圖; 財帛宮見煞不用怕,爆發式收入與衝動花費常是一體兩面; 本命不標配創業星,也能靠流年補位,但要選對週期大小。 節目最後,言午老師提醒:紫微不是宿命論,它是「職涯氣象圖」。掌握晴雨變化、帶對傘,才改得了運。聽完這集,你會多一份理性地圖,也多一份面對變動的安全感。 2. 本集重點摘要 紫微斗數的 14 顆主星+12 宮位是判讀職涯傾向的核心資料表。 四大關鍵宮位=命宮(性格)/遷移宮(他人第一印象)/官錄宮(成就驅動)/財帛宮(賺花模式)。 命盤沒有絕對好壞,需結合環境與流年做動態調整。 Joey 的巨門命宮+天同對宮,使他「博學卻親和」,適合內容與教學型自媒體。 鈴星落官錄宮 → 做事冷靜、重流程;對宮天機+太陰 → 理性感性並重。 太陽化忌+火星在財帛宮 → 衝動消費也可能帶來爆發式收入。 傳統「機月同梁」四星並非現代最佳配置,變動時代更需適應力星曜。 煞星在官錄宮未必糟,反而是創業堅持度指標。 文曲星、日月同宮、破軍星等皆有多工或創業基因。 命盤顯示不擅組織合作者,可考慮「技術人+個人公司」路徑。 流年流月決定創業「工期」;只有一年好運,就選能一年回本的項目。 2025 乙年關鍵字=「天機化祿 × 太陰化忌」→ 接受改變,才能找回安全感。 3. 本集重點語錄 「沒有二分法的——重點是環境怎麼動,你怎麼調整。」 「當你知道你的個性之後,就能用別的方式去優化它。」 「財帛宮見煞星?別怕,那往往是爆發型賺錢的觸媒。」 「素人看盤很簡單,但只看本命盤就會漏掉訊號。」 「今年如果你能接受變動,它就是最好的一年。」 「日月同宮的人,白天一份、晚上一份,天生斜槓魂。」 「官錄宮不好?那就乾脆創業,別在公司裡受罪。」 「你知道之後,就是要學會平衡,不是叫你不孝順。」 「紫微盤不是恐嚇,而是職涯氣象圖——該帶傘就帶傘。」 【更多關於言午老師 】 2025乙巳年服務介紹 https://reurl.cc/96xplj 乙巳年起, 言午老師仍持續進行公益論命, 將部份論命收入持續支持公益, 歡迎一起來盤點我們的人生。 朋友或者家人有論命需求 可以轉發官方Line, https://lin.ee/LIYPSri 或Line@ ID搜尋「@286mbuqt」 也能夠確認過往文章與未來訊息不漏接。 一鍵分享給你的朋友 line://nv/recommendOA/@286mbuqt 常見問題集 https://reurl.cc/xpoQn1 【夠好、共好、更好】 【斜槓!?還是追求更完整的自己】 醫譯紫微電子報 https://jinyihsu.substack.com/ 【更多關於喬伊】 Vocus | 部落格、長文| Facebook | 社群、貼文 | instagram | 圖文、視覺 |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Portaly | OKR諮詢、目標聚焦陪跑 |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 專欄摘要、電子報訂閱 |  Facebook | 社群、貼文 |  instagram | 圖文、視覺 |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錄製花絮 | YouTube | Podcast YT版 、短影音| Firstory | Podcast各平台入口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7-2:《醫師×命理》:把命盤當氣象圖,帶傘的人才改得了運 | 命理師醫生的三步改命 SOP  為什麼有這集? 一個白天看病、晚上看命的男人,讓我們對「專業」與「玄學」的邊界徹底好奇。言午老師同時是醫師與紫微斗數命理師,在醫院與命盤之間切換身分,卻毫無分裂感;他的祕訣,是把兩份工作都視為「問題診斷 → 處方建議」的同一條路。 第一印象|一句話 「命理就是氣象預報──告訴你八成會下雨,傘還是得自己帶。」 關鍵內容命盤像基因、運勢像天氣:都是機率,不是判決書。真正能改命的,不是星星,而是你對自己的察覺+長期行動。斜槓不是分身,而是探索「完整自我」的途徑;先做、再感受火花。 我們聽完學到什麼? 1️⃣ 用「預報」心態看人生:先估機率,再備方案。 2️⃣ 培養日常的自我察覺肌,才能抓住改變窗口。 3️⃣ 想試斜槓?別空想,先行動──從小規模輸出開始。 2|本集重點摘要 命理師的角色像氣象主播,提供高機率走向與避險方案。 紫微斗數排盤應用「出生當地時間」,無須換算時區。 命=基因,運=環境,兩者交互才能決定結果。 改命第一步是「察覺」,第二步是「恆心+毅力」。 強烈內在動機與外部鞭策都是改變性格的可能引擎。 文章爆紅帶來自我效能感,成為持續日更的燃料。 靈感來源=諮詢常見題+時事議題+個人體驗。 醫師與命理師本質相同:釐清問題再開立處方。 斜槓對他而言是找回完整,而非被多重身分撕裂。 現代斜槓可能是價值放大,也可能是現實妥協。 AI、終身工作浪潮下,喜歡本業+備案斜槓更安心。 改變個性難,但環境刺激與支持系統能提高成功率。 命理建議重點是「可執行的路徑」,而非絕對預言。 寫作前先列關鍵字大綱,早晨或深夜快寫完成日更。 3|本集語錄 「命理就是氣象,它是機率的問題,不是絕對。」 「明天可能八成會下雨,但傘得你自己帶。」 「如果命不能改,那算命就沒意義了。」 「改變的第一步是察覺,第二步是永遠的恆心。」 「我在白天解病,晚上解盤,本質都是找問題。」 「斜槓是在找更完整的自己,不是把自己切碎。」 「寫第13篇遇上爆文那刻,我知道回不去了。」 「不先做,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 【更多關於言午老師 】 2025乙巳年服務介紹 https://reurl.cc/96xplj 乙巳年起, 言午老師仍持續進行公益論命, 將部份論命收入持續支持公益, 歡迎一起來盤點我們的人生。 朋友或者家人有論命需求 可以轉發官方Line, https://lin.ee/LIYPSri 或Line@ ID搜尋「@286mbuqt」 也能夠確認過往文章與未來訊息不漏接。 一鍵分享給你的朋友 line://nv/recommendOA/@286mbuqt 常見問題集 https://reurl.cc/xpoQn1 【夠好、共好、更好】 【斜槓!?還是追求更完整的自己】 醫譯紫微電子報 https://jinyihsu.substack.com/ 【更多關於喬伊】 Vocus | 部落格、長文| Facebook | 社群、貼文 | instagram | 圖文、視覺 |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Portaly | OKR諮詢、目標聚焦陪跑 |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 專欄摘要、電子報訂閱 |  Facebook | 社群、貼文 |  instagram | 圖文、視覺 |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錄製花絮 | YouTube | Podcast YT版 、短影音| Firstory | Podcast各平台入口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C17-1:白天問診,晚上問卦 | 主治醫師失意日→紫微斗數新人生 | 「把自己縮小,把價值放大」——醫師命理師的品牌養成記 為什麼有這集?——因為言午老師把「醫師 × 紫微斗數」這組看似衝突的身分,活成了一條可複製的個人品牌路徑: 先報名一年四階段線上課,邊學邊實戰、邊當助教, 再用「公益論命+日更」把專業輸出變成流量與社會影響力。 對任何正在探索斜槓的人來說,他示範了理性腦也能玩玄學、醫療專業也能長內容觸角的可能。 第一印象|一句話 「報名一門課,再去教別人——教學是最快的修煉。」 關鍵命題 想快速掌握新技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完立刻教」**。透過助教制度、公益諮詢與大量輸出,言午老師在 5 年內把興趣練成副業,還捐出全部論命收入,建立「可信+可親」的品牌心智。 行動/價值 報名正式課程,取得結構化知識。 立刻實戰或教學,讓問題逼你補盲點。 以公益模式「先給」,降低定價焦慮並放大好感度。 長期日更,把零散靈感累積成可搜尋的資產。 理性與感性並行,能讓專業故事更立體、更有共情力 2|本集重點摘要 言午老師是醫師,也是紫微斗數講師。 他因主治醫師職涯挫折與疫情空檔開始學紫微。 課程為期一年、四階段,每週三線上上課三小時。 老師要求初階結束就開始替人看盤,但他因佛系心遲遲未實戰。 擔任助教後被學生提問追著跑,知識補齊速度倍增。 他認為「報名課→馬上教」是最快的學習捷徑。 2022 年起採「公益論命」,所有收入全數捐出。 2024 年 3 月完成萬金石馬拉松後,決定啟動日更計畫。 連續 178 天發文,累積 36 篇紫微專欄。 6/21 暢哥電子報曝光後,公益預約瞬間從 6 月排到 8 月。 紫微讓他面對順逆更淡定,也提升醫病溝通的同理心。 他把「標籤濃度」聚焦在紫微,方便受眾第一時間記住。 3|本集語錄 「通常想學算命的人,都是先覺得自己很衰。」 「我從 A 面被翻到 B 面,那一刻我想抓劇本到底怎麼寫的。」 「醫生個性的影響:給人算前要先驗證它有沒有邏輯。」 「被學生問到補考,才發現想做紫微斗數的人四化表一定得背起來!」 「教學是最快的學習,一邊被追問,一邊長肌肉。」 「藏私只是對自己沒信心,你敢教,就敢被驗證。」 「公益論命把錢捐掉,我的心反而更踏實。」 「一週兩位、一月八位,品質比數量重要。」 「紫微讓我對好事壞事都淡然——看盤久了,劇本有跡可循。」 【更多關於言午老師 】 2025乙巳年服務介紹 https://reurl.cc/96xplj 乙巳年起, 言午老師仍持續進行公益論命, 將部份論命收入持續支持公益, 歡迎一起來盤點我們的人生。 朋友或者家人有論命需求 可以轉發官方Line, https://lin.ee/LIYPSri 或Line@ ID搜尋「@286mbuqt」 也能夠確認過往文章與未來訊息不漏接。 一鍵分享給你的朋友 line://nv/recommendOA/@286mbuqt 常見問題集 https://reurl.cc/xpoQn1 【夠好、共好、更好】 【斜槓!?還是追求更完整的自己】 醫譯紫微電子報 https://jinyihsu.substack.com/ 【更多關於喬伊】 Vocus | 部落格、長文| Facebook | 社群、貼文 | instagram | 圖文、視覺 |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Portaly | OKR諮詢、目標聚焦陪跑 |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 專欄摘要、電子報訂閱 |  Facebook | 社群、貼文 |  instagram | 圖文、視覺 |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錄製花絮 | YouTube | Podcast YT版 、短影音| Firstory | Podcast各平台入口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