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中欧名师大讲坛

190 Episodes
Reverse
在当前美国国债过度发行冲击全球金融格局的背景下,黄金信用的优势越发凸显。金价逼近每盎司3800美元大关,其未来走势也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在“2025全球资管中心评价指数发布暨CLF50秋季会议”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借助详实数据与深刻洞察,揭示了黄金价格的演变逻辑,为理解黄金市场的未来走向提供了较具价值的参考。
霸榜互联网热搜近一周的“西贝vs罗永浩"事件,成了吃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赛博连续剧”和“造梗流量池”,更演变成一场“史诗级”的危机公关反面教材,为所有企业和企业家敲响了一记警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苏锡嘉从企业应对危机公关的角度,梳理并分析了整个事件发酵过程中西贝的应对如何从“一步错”走向“输了体面也输了舆论”的失控,他希望从这些西贝用极其高昂的代价换来的宝贵教训中,对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在面临危机应对时都有所警示和启发。
近日,“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引发全网关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韩践认为,此事不仅关乎食品安全与消费信任,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当代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如消费者和员工)对于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诉求。从提升和管理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角度,此事对数智化时代企业高管具有重要启示:尊重消费者和员工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从消费领域到员工管理,“透明”不再是道德装饰品,而是当代商业管理必备能力。
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昔日荣光是否日渐式微?21世纪AI时代的大国牌局上,英国还有足够的砝码吗?今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苏锡嘉教授随中欧创投营,前往英国伦敦、剑桥游学,主题是“英国的传统与创新”。虽然苏教授到访过伦敦多次,但在此次为期五天的游学之旅中,他通过企业参访、学者讲座、当地创投环境考察等多种形式的体验和观察,还是新增了不少收获,也更新了不少固有的认知。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在香港设立法定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此前,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如京东、蚂蚁集团等高调宣布入局稳定币,追逐跨境支付的新风口。稳定币究竟是加密世界的“定海神针”还是“风暴之眼”?在该条例落地一个月、舆论热度降温之际,是时候从理性的视角聊聊“稳定币”这个在大众认知中相对新鲜的金融概念。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与金融服务等课程的金融学助理教授朱海坤,透过稳定币的本质,从稳定币发展的前世今生做出了行业预判,并对企业布局稳定币的机遇和风险分享了专业的思考。
近期热播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成为暑期档的黑马。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电影上映近一个月,总票房突破13亿元,进入2025年全国票房榜前四。故事的主角不是孙悟空,也不是唐僧,而是《浪浪山小妖怪》里连名字都没有的小猪妖:它住在潮湿发霉的洞穴,每天被熊教头踹醒,唯一的武器是一把缺口钉耙,接到的任务却是“活捉唐僧”。在它的号召下,四只无名小妖假扮唐僧师徒,踏上前往西天取经的荒诞喜剧之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中坚力量升级课程联席课程主任王安智用12格英雄旅程、6种人格面具,深入解析电影角色的成长旅程,并从管理学角度剖析这部电影带给打工人和管理者的启示。
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力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本的“安全网”,更是社会稳定运行和社会整体福祉的“保障基石”。近期,“社保新规9月1日起实施”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和热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经探究后指出,这实则是一则误读信息,呼吁公众要正确理解社保新规,避免误读引发不必要恐慌。所谓的社保“新规”,实则是打破了社保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潜规则。
你知道如今炙手可热的顶级AI人才的年薪有多高吗?这体现了企业之间什么样的竞争意图?对于企业的薪酬策略和绩效影响将如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首席人力资源官(CHRO)课程-课程主任韩践透过AI顶级人才天价年薪的表象,刨析人才争夺战的历史演进和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并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提出更具现实意义的人才管理建议。
在人生的旅途中,中年往往被视为一个充满挑战与困惑的阶段。许多人在这个时期会面临所谓的“中年危机”,感到迷茫、疲惫,甚至对生活失去热情。然而,中年也可以是一个觉醒的契机,一个重新审视自我、探索人生意义的转折点。我们将跟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副教授郑雪的视角,深入探讨中年危机背后的真相,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人生的新起点。
读诗作诗,似乎是这个看图刷视频的时代日渐离我们远去的“古早”艺文方式。但好的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自有难以取代的表达意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苏锡嘉,得闲时喜欢翻阅诗作,随笔一篇聊聊与诗有关的野史趣闻,为这个夏日添一份诗情意趣的诙谐。
“苏超”激战正酣,由此掀起了一场始于足球但超越足球的全民狂欢。开赛三个多月至今,“苏超”现场观赛总人数已突破100万人,并以单场最高破6万人上座、每轮平均上百万人抢票、短视频平台累计超百亿次传播不断破圈,造就了今夏火爆出圈的文体现象,甚至成为又一现象级地方文旅IP,成功跑出了“足球搭台,文旅消费唱戏”的模式。 身为资深球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认为,苏超的火爆不能简单归结于“散装江苏”的接力玩梗,更得益于江苏几乎城城通高铁、城市间经济实力的旗鼓相当。在与东西文娱的采访对谈中,赵教授就苏超现象分享了自己的观察,指出苏超再次提供了一个中国商业社会的鲜活样本,也印证了当下消费心理的某种转变。
2025年上半年以来,港股IPO呈现了强劲复苏,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度持续攀升,更推动港股领涨全球。围绕A+H上市热潮,《凤凰WEEKLY财经》对话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黄生。黄生教授认为,上半年A+H上市的热潮是政策、流动性、企业国际化需求等多维度影响的综合结果。A+H上市会提升企业的合规成本,也会变相督促企业提高经营效率
一家伟大的企业,一定是有方向、有温度,也有创造力的。历史见证过很多优秀企业的崛起,也目睹了不少伟大企业的陨落。江山易打,守成难。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特属于大企业的“病症”,一旦发现不及时或麻痹以待,就极易迷失在偏航的前行路上,走向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企业做得越大,反而越容易“生病”?是组织结构的失灵,还是增长曲线的诅咒?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与国际商务副教授蔡舒恒聊聊产生“大企业病”的前因后果,提出具有普适借鉴意义的警示,帮助更多大企业成为真正“伟大的”企业,而不只是“昙花一现”的传奇。
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对重点车企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下文简称“条例”)不力等问题的反映。这标志着自6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有了明确的监管,也被业界解读为靴子在汽车行业的正式落地。 “60天账期承诺”是条例中的核心条款,其规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应付账期不得超过60天,逾期按日息万分之五付息,且不得利用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账期。为什么看似天经地义的欠债还钱,在实践中却困难重重?在新规面前,核心企业如何重构自身的竞争力,以及重构与供应商的关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京东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席教授赵先德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王良对以上问题予以解答。
近日,甚嚣尘上的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的遗产纠纷案,堪称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交接的“教科书式”警示,将家族企业在“人、家、企、社”四个维度的系统性风险暴露无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家族办公室首席架构师课程-课程主任芮萌,从娃哈哈集团和杉杉集团的代际接班的困境与教训中,深入剖析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四维困局,并提出更具借鉴意义的破解之道。
日本对于很多国人而言并不陌生,但当我们从企业经营的切口观察日本,会得到别样的视角。2025年上半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苏锡嘉教授跟随中欧创投营组织的游学团去往日本东京和名古屋进行了5天的访问。其间,他们参访了若干日本知名企业,并与日本学者和企业家们进行了分享交流。虽行程匆匆,但苏教授深受触动,将诸多所观所感整理成文,干货满满,充满启发。
“内卷式”竞争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顽疾。部分企业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更有甚者,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的行为,都是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且扰乱公平竞争秩序的“内卷式”竞争现象,正在不同程度地引发产品质量下降、创新投入不足、资源低效配置等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汪泓对我国“内卷式”竞争进行了结构性分析,并提出积极借鉴国际治理经验,加大力度进行综合整治的实际对策。
美国国庆日当天,备受关注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译为“大美丽法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签字下正式生效。这份于7月1日获参议院通过,7月3日再次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微弱优势在众议院表决中得以通过的法案,因美国国内对其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风险的担忧而备受争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胡光宙从“大美丽法案”的核心聊起,浅析这个美国史上最大的减税法案将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影响。
企业为何需要“重生”?是为了弥补过往的遗憾,纠正曾经的错误决策,还是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宝贵机遇?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提出一套帮助企业在目前不确定时代进行团队集体迭代升级、应对时代变局的方法论。他于2021年从阿里巴巴集团菜鸟首席战略官职务回到学术界后,在中欧创办为期四天三夜的数智升级训战营,辅导包括民企、国企、外企在内的六十几家企业进行创新转型,总结归纳了一整套方法论,写成《数智重生》一书,希望为当今时代感到彷徨困惑的企业找到转型升级的清晰路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盛松成教授在《消费也是另一种投资——兼论消费与投资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首发于《比较》2024年第2辑),提出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是短期促进经济增长的良药,更是长期持续发展的密钥。目前我国消费率还远未达到最优水平。适度提高消费率不仅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投资效率。应重视发挥消费对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具体来说,经济增长模型无一例外强调全要素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但忽视了技术进步是孕育于投资和消费过程中的。此外,消费适度增长也能提高资本回报率,但这一点较少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