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产品经理十日谈
产品经理十日谈
Claim Ownership

产品经理十日谈

Author: Roy_Talk

Subscribed: 12Played: 73
Share

Description

分享产品经理的成长故事,解读产品经理需要的能力与素质,共读产品、职场等主题的书籍与文章。

如果你想从事产品经理工作,或是想了解产品经理的工作、生活与思维方式,来这里能找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月更。

播客文字稿在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简历反馈、学习笔记、职场问答等,在知识星球“Roy的产品圈子”。

微信:Royaslnv(主播本人,可加闲聊群)

55 Episodes
Reverse
费尽力气做的工作,领导看不见。终于看见了,领导又总是找一个刁钻角度,挑一堆毛病,让人挫败。一天派下来十个事,没有优先级,不知道先做哪个。昨天说往东,今天变成往西,没个定数,工作无法下手。三周的工作量,一周要出结果,总是为难人……怎么我就碰不到靠谱领导呢?怎么才能和领导好好配合,顺畅完成工作呢?本期讲讲这个总让人头疼的话题——“向上管理”[01:52]第一部分,为什么需要向上管理,以及向上管理的内涵。[06:12]第二部分,为什么大家的向上管理普遍做得都不太好。缺知识,缺实践,环境复杂。[10:02]第三部分,向上管理的思路与方法之我见。--[10:30]1、保持关系。不一定投其所好,但要避其厌恶。--[14:19]2、对齐利益。站在领导和个人利益的交集上看问题,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面对利益冲突,学会利益交换。避免拿旧筹码,和新领导谈利益交换。--[20:47]3、建立规则。运用规则,做好工作过程管理,避免被动背锅。规则的本质是权责,识别好权责不对等。--[25:47]4、守住底线。设置安全线,给自己选择的余地。[27:43]第四部分,发散思考。--[27:48]1、做管理不容易,遇到Nice管理者,且行且珍惜。好行业vs好领导,怎么选。--[29:07]2、企业是什么样子,取决于它的一号位。优秀的向上管理,会让企业表现出一号位的样子。--[30:05]3、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上级时,我们会把职场塑造成什么样子?希望大家记住自己的初心,推动世界变得更加宽容。本期节目提到的参考书目和理论。1、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https://u.jd.com/48inwvq2、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3、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4、权利距离(Power Distance)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关注即可获取主播微信号,添加微信可加入主播的闲聊群哦!
经常有人提“产品架构”这个概念,听上去很玄妙高深,似乎做产品架构工作,就站在了产品经理的金字塔顶端。产品架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本期节目,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02:10] 第一部分:“架构”的内涵。各领域架构的案例。[17:58] 第二部分:“产品架构”的内涵。产品模块如何互动形成整体,支持业务场景,满足用户需求。产品架构的例子,怎么画架构图,怎么看待产品架构的演进。[40:26] 第三部分:三点感受。    一,不要一遇到模糊困难问题,就推给产品架构,我们自己就可以成为架构师。    二,对事情的架构的认知,决定我们做事的水准。    三,做事情的两个视角,流程视角与架构视角。文字稿发布在公众号《青禾茶室》,关注公众号,可以通过自动回复获取联系方式、知识星球链接等。播客中提到的明朝历史相关书籍,欢迎点击购买,给主播投币:https://u.jd.com/9zoSfB7
本期节目和大家共读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籍。这本书全方位介绍了海外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故事性、专业性都很强,推荐给大家。欢迎点击后方链接购买书籍,为主播的辛苦写稿、录制、剪辑工作投币,谢谢!https://u.jd.com/Vztzqm6也可扫描底部二维码查看并购买书籍。[03:12] 大纲[04:05] 第一部分:网络效应。什么是网络效应,哪些产品具备网络效应,网络效应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14:40] 第二部分:冷启动问题。具备网络效应的产品,要想成功冷启动,需要关注两方面。搭建原子网络,吸引并保留困难侧用户。(Slack的例子)[29:22] 第三部分:临界点阶段。找到复制原子网络的模式(Tinder的例子)。四个策略:邀请制、工具转网络、补贴、人工干预困难侧。(Instagram、LinkedIn、Uber、Github、Pinterest等例子)[40:21] 第四部分:快速发展阶段。获客效应、交互效应、经济效应的三效合一。(Dropbox、PayPal的例子)[50:45] 第五部分:触达天花板阶段。变革转型突破饱和市场(eBay的例子)。如何看待和应对困难侧的职业化(短视频平台与主播的斗争)。集中涌入与网络拥塞问题。[1:02:22] 第六部分:打造护城河阶段。网络的护城河是高质量的用户,以及用户之间高质量的交互。自上而下高举高打不一定成功。(Wimdu和AirBnB在欧洲的商战,Google+的失败,Apple Ping的失败)[1:08:44] 结论:追梦吧![1:10:56] 我的三点感想:互联网企业的定义;网络无处不在,用网络效应的视角看生活,我们会有很多新发现;不纠结过去,总是面向未来。文字稿会发布在公众号《青禾茶室》
本期加大了声源的音量,请注意调整设备的音量设置。[02:30] 第一部分,如何理解“写简历”这件事。·简历是准确有效披露候选人信息,并对用人方施加正面影响的材料。写简历,就是选择合适的内容与形式,形成这样一份材料。·写简历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没有站在用人方的视角来写”。[10:31]第二部分,写好简历的实操建议。(本期重点)·个人总结,从“经验、能力、特质”三方面来组织,并相互呼应。·工作经历,突出对岗位职责的理解,先概括总结,再分条分点。切忌“大象冰箱”式的描述。·项目经历,注重质量,重在难度,突出创新。[28:40]第三部分,如何围绕简历组织面试。·充分利用自己的简历,让面试官跟着简历以及背后的完整故事来“游览”。·让简历代替自己持续发声,影响用人方决策。[32:50]第四部分,发散思考。·求职就是“我”这款产品的GTM。·专注产品质量,不要沉迷包装。·不要陷入恐惧,勇敢闯荡!注意:避免机械套用导致简历虚假空洞。文字稿见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如果需要获取我对你简历的反馈,欢迎加入知识星球“Roy的产品圈子”,详见置顶帖。链接https://t.zsxq.com/17jXMylgG。二维码如下。
在工作中,产品经理经常需要做一些项目管理的工作,这也是很多产品经理苦恼的来源。什么是项目管理?产品经理和项目管理工作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本期节目,尝试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解读项目管理。[01:32] 我对项目管理的理解:目标与资源。[07:09] 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目标管理与资源管理。目标制订、目标拆解与对齐、变化管理。分工、流程、标准。[17:13] 好的项目经理VS不好的项目经理。[18:43] 产品经理与项目管理。[28:14] 产品经理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收获与成长。[31:22] 发散思考:避免浮躁,勤勉努力。文字稿在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本期推广----我开通了知识星球“Roy的产品圈子”,地址是 https://t.zsxq.com/16jXMylgG知识星球是我的知识库,呈现职场问答、实用模板、一对一探讨案例等,它也是勤奋积极的职场人的小圈子,如有需要,欢迎加入。
不论是产品经理,还是其他岗位,我们在工作中,常遇到一个问题,即“很难达成共识”。达不成共识,工作推动不下去,感觉心很累。如何推动共识的达成呢?2023年的最后一期节目,分享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02:04] 我们为什么需要达成共识?因为我们面对的通常是复杂的智力型工作,一个人无法完成,需要和其他真实的人合作,协同完成工作任务。[08:01] 为什么达成共识很难?因为人与人本来就很少有共识基础;达成共识需要高超的沟通技巧,而身边大多数人都不具备;共识很难观测。[18:56] 怎么办呢?从意识层面和实操技能层面,提出6个建议。1,从说服他人,转变为帮助大家找到水面之下本就存在的共识。从对抗到合作。2,主动开口。只要是为了做成事情,可以频繁主动沟通。3,拉拉链。推共识就像拉拉链,要耐心细致,一点一点往上拉,下面的牙齿合上了再拉上面,不要跳跃。有没有问题?要不要解决?用什么方案?怎么分工分利?慢慢来,不要急。4,善于选择有利于达成共识的环境。选择志同道合的人。5,对于他人的反对,三种情况分开看,分开应对。6,人要有深度,但是话要很简单,最好把共识转化为常识。知识匮乏,自然很难与人共识。[30:44] 发散思考。信息技术、碎片化等。如果想要看文字稿,欢迎关注公众号《青禾茶室》。真诚预祝各位听友2024年一切都好!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谈到用户体验,但是用户体验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内涵?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用户体验?有什么样的工具、方法来优化用户体验?本期我会以《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为线索,来详细讲解用户体验。[02:23] 《用户体验要素》和作者Jessie James Garrett的简单介绍[04:23] 用户体验的内涵。用户体验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产品,以及得到的直觉感受。[12:34] 总体介绍体验的五层模型: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15:03] 战略层的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什么?第二,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什么?[24:50] 范围层: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33:33] 结构层:信息架构与交互设计。[42:41] 框架层:信息设计、界面设计和导航设计。框线稿。[45:44] 表现层:产品给用户感官的直接刺激,视觉、听觉、触觉等。[49:45] 总结与思考录制本期节目的时候,主播的口腔溃疡很严重,发音吐字有些不清晰,请大家谅解。文字稿会发布在公众号《青禾茶室》。买书可以点此链接:https://u.jd.com/Zi9aBON
产品经理常说一句话,“少就是多”。精简、符合直觉的产品设计,让用户觉得舒心,也让产品经理自己舒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做复杂难用的产品,让人难受。怎么能让产品保持简洁、可管理的良好状态呢?我们需要“产品的减法”。[03:37] 什么是产品的减法?产品的减法,是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复杂度的方法和行动。这里的复杂度,包括产品里面的信息的复杂度、流程的复杂度、架构的复杂度,也包括产品之外的运营管理产品的组织和人的复杂度。[10:58] 为什么强调产品的减法?第一,做减法对用户体验、产品管理都有好处;第二,当前,产品的复杂度,管理的复杂度都太高,到了做减法的时候。[21:40] 怎么做减法呢?理念层面上,认知到减法的重要性;管理层面上,奖励减法,慎重对待加法;实操层面上的执行。[26:46] 人生的减法:把减法紧紧握在手里,虚位以待,直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时机出现,再去把握好它。文中提到的苹果的《人机界面指南》:https://developer.apple.com/cn/design/human-interface-guidelines/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青禾茶室》阅读播客文字稿,以及我更新的其他文字内容。
产品经理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来到新部门,交过来一款产品,要求产品经理快速熟悉上手,一边做小功能的优化,一边还要规划整体的重构升级,让产品经理感觉压力非常大。怎么能又快又好地接手一款产品呢?本期节目将会分享一些方法、技巧和案例。[01:29] 我的方法: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线索来搜集整理信息,快速理解产品,找到切入点和改进方向。[02:59] 具体案例:以一个工单产品为例子,详细解读如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理解产品。[16:44] 具体案例:还是以工单产品为例子,在理解产品之后,怎么做进一步的规划。[20:45] 接手产品的具体过程中,3个做法或技巧。[26:19] 需要注意的3个坑。[30:38] 如何接手产品,背后是如何认知产品,是对产品的认知框架。[31:41] 一个倡议,产品经理之间应该宽容互助。如果需要文字稿,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青禾茶室,在公众号聊天界面的底部菜单获取。预祝各位听友“十·一”长假愉快!休假一定要注意安全!
最近常听朋友谈到“大厂螺丝钉”这个词语。怎么理解所谓的“大厂螺丝钉”?做大厂螺丝钉能有什么收获?当腻了大厂螺丝钉,感到很迷茫,有什么突破的方法?本期节目,作为资深大厂螺丝钉的我,谈一谈我的看法和领会。「01:10」大厂螺丝钉:含义与特点「04:10」螺丝钉岗位的历史和起源「06:54」要不要去大厂当螺丝钉:外在与内在两个视角「10:12」在大厂的收获,内在视角:基础的工作能力、多元的人际关系与行业视野。「17:40」大厂螺丝钉困境的解法:“学习”与“价值”「23:40」一个感触:不要陷入阴谋论我的公众号:青禾茶室
产品经理在工作中,经常面对冗长的需求清单,被各个需求方催着往前走,感觉非常被动,资源精力都有限,怎么办呢?要对各种需求做优先级管理。优先级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呢?优先级管理的本质是有限的资源和有挑战的目标之间的矛盾。我们就是在“既要、又要、还要”的矛盾中,在多变的市场、复杂的组织环境中,寻求最优解,所以我们真得需要做好优先级管理。本期节目分四个部分来探讨优先级管理的话题:第一部分,产品的优先级管理主要做哪些工作;第二部分,优先级管理经常遇到哪些困难;第三部分,有什么思路或者方法;第四部分,额外谈两点相关的感悟。希望能对每个头疼于优先级管理的朋友一些帮助。文字稿在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各位亲爱的听友,我推出了新的“悦读”系列,带着产品经理的视角,与大家一起读书、读文章~第一期,我选择了产品经理最常说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带领大家读一读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的,这篇引用数超过50000次的经典论文《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产品经理带你读原文,并结合身边的产品现象与故事做一些解读,快来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吧!主体框架:第一章,导论,作者给出了一些研究动机必须要关注的假设或者原则。第二章,基本需要,闻名于世的5层需要的分法就在这一章了。第三章,基本需要的更进一步的特征,这里有更多的细节,你可能从来就没有读过。(这里口误把Further读成了Future)第四章,总结。过程中,马斯洛提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观点,例如“人永远欲壑难平”、“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人缺乏维生素是病,为什么缺爱不是病呢?难道爱还没有维生素重要?”等等,很多论述对于80年后的产品经理们也仍然有启发意义。这个系列播主会坚持更新下去,如果你有什么想听主播讲解的书籍、文章,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主播会更新。也欢迎你通过赞赏给主播的创作加速!微信公众号搜索“青禾茶室”,可以看到本篇节目的文字稿。
近几年,行业不太景气,竞争日趋激烈,大家对于“竞争力”的话题都很关注。产品经理的竞争力是什么意思呢?具体来说,可以拆分到哪些维度上?怎么提升竞争力?本期节目,希望能帮助你对这些问题有新的理解。微信公众号搜索“青禾茶室”,可以看到本篇节目的文字稿。
间奏:11执行力

间奏:11执行力

2023-05-2028:32

在职场里,常常听到“执行力”这个词,听得多了,让人很迷惑,似乎什么都跟执行力有关系,什么是执行力呢?执行力不强有哪些可能的情况呢?怎么提升自己的执行力呢?执行力,是把脑海中的梦想、创意、蓝图、计划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执行力不强有三种常见的情况。提升执行力可以从强化执行意愿、提升能力和选择环境三方面去做。其实,执行力极强也不一定好,把职场中的雷厉风行带到生活里,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带来强大的压迫感,可能适得其反。生活,偶尔也需要留白。微信公众号搜索“青禾茶室”,可以看到本篇节目的文字稿。
常听人说“产品方法论”,到底什么是产品方法论呢?本期节目,一起谈一谈,我认为什么是方法论,工作中有哪些关于方法论的有意思的现象,以及如何构建自己的产品方法论。需要注意,方法论再好,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来。学习方法论,沉淀方法论,重要的不是记住文字与图表本身,而是将一切方法理论融汇贯通,最终成为独特的自己。微信公众号搜索“青禾茶室”,可以看到本篇节目的文字稿。
在产品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评价,说“深度不够,高度不够”。这是职场打压别人的常见话术吗?到底什么是深度与高度呢?都是做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就更有深度,更有高度呢?在我看来,深度就是Know-Why和Know-How,也就是知道为什么,知道怎么做。要加强深度,最重要的是做之前追问为什么,做之后总结怎么做。高度就是在更广的时空和更多的人群的背景里去看问题。要加强高度,只有一个途径,就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高度没有深度,可能变成好高骛远的理论派,不切实际,很难落地。只有深度没有高度,可能变成落入窠臼的雕花匠,着眼过细,陷入内卷。要加强自己的深度与高度,只能一点一滴付出努力,接触良师益友,多看有益书籍,最终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在工作中,经常要做总结汇报,为什么要做总结汇报呢?怎么才能把总结汇报做好呢?根据经验,我把写好总结汇报分为四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提出几个关键点,又提炼出总结汇报常见的四个误区,希望帮助你把总结汇报做得更好一些。把心思都花在做漂亮的总结汇报上,肯定不对,我们确实经常看到文山会海的环境,遇到窃取果实的人。所以,如果自己兢兢业业、做实事、向善,就更应该学会做总结汇报,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再去推动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澄清。希望播客的听众朋友都能不断提升能力,与向善的人一起,相互鼓励,获得成功。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很多人都说自己擅长沟通,沟通真的这么容易吗?其实不是。表达不是沟通,命令不是沟通,闲聊也不是沟通。那些说自己擅长沟通的人,可能对沟通的内涵有很深的误解。沟通需要有目的,沟通需要双向,实际上,有效沟通极其困难,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背后往往都有沟通的问题。保持真诚与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人和观点,坚定一个善的目的,相信我们一定能把沟通做好。新春伊始,祝福大家新一年有更多的成绩!如果你有想要聊的话题,欢迎与我联系。
阿飞搬了新家,请我和另外两位朋友吃火锅。席间,朋友提出职场上需要贵人相助,我分享了我对“贵人相助”的理解,我认为人的贵人只能是自己,人需要自立自强,要依靠自己的体力、智力、毅力来取得成绩。阿飞提出疑问,人要自立自强,管理者又要成就他人,这里不是有矛盾吗?我提出我的观点,成就他人,是给他挑战、挫折甚至痛苦,是帮助他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成为自立自强的人,这其中并不矛盾。只有不断成就他人,只有大家都成为自立自强的人,整个团队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里取得持续的胜利。(《产品经理十日谈》中,大鹏、子言、阿飞的故事到此暂告一段落,后续我会更新其他形式的播客。元旦到了,祝大家2023年越来越好!)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总有人问,怎么看待自己的优势与短板,按照木桶原理,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时间投入到弥补自己的短板上呢?其实这个问题没这么简单。首先要区分缺陷和短板,有缺陷一定要及时弥补。其次,对于成熟度不同的人,答案也有所不同,对不够成熟的人,可塑性强,可以更多刻意练习弥补短板,在弥补短板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封闭和懒惰两个陷阱;对于足够成熟的人,更应该扬长避短,在擅长的领域取得成绩。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领域,实现自己的梦想。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loading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