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人类行为观察室
人类行为观察室
Claim Ownership

人类行为观察室

Author: 相斌博士

Subscribed: 9Played: 65
Share

Description

人类行为观察室 是一档多人聊天播客节目,嘉宾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角度出发聊学术,侃生活,解读社会,谈谈人生。没形式有内容,有网红大咖,有国内外名校教授博士。每周一期30分钟左右。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BRAINS_COFFEE (深度认知神经)收听和阅读精心排版的节目。


24 Episodes
Reverse
大家好,这里给大家带来一期特别节目。我们对2020的小小总结,报怨下2020,同时表达对未来的期望。相信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经历,大家也可以分享出来,给我们留言评论啊。        更重要的是,这期节目是我们春节前的最后一期节目,我们发表一个小小的完结感言。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收听和支持,也祝大家节目快乐。        春节后,我们的新节目可以有,但希望听众朋友们可以给我们提些意见和想法。我们会做相应的改版和调整,甚至可能推出相关的新节目。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们来年再相聚!嘉宾:沉默的马大爷 (牧师) ,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白小白 (游荡者),英国曼彻斯特神经科学博士生,一枚研究孤独症模仿和动作理解,并不断尝试拓展舒适区的海外时差党。子咏 (近战法师),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战士),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
Ep20. Misinformation

Ep20. Misinformation

2020-12-1033:11

误传信息(misinformation)是如何产生的?Fake news是哪里来的?其背后的心理传播机制又是如何?这又跟概率有什么关系?想了解这些问题的话,来听听三位嘉宾怎么看的吧。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1:10 新冠时期的错误信息例子6:28 错误信息和错误记忆的区别10:15 Misinformation和disinformation的异同11:39 人们在危机时刻有寻求确定性的心理需求14: 28 信息接收方的误解导致错误信息的传播16:22 大众看科普内容的心理需求19:13 媒体、读者、学界希望通过科普达成不同目标20:44 突发的、危及生命的、试错成本低的错误信息容易被大规模传播23:28 养成追溯信息源的习惯和能力24:30 逐渐筛选优质信息源28:28 信息质量的甄别方式29:10 保持健康合理的怀疑 对信息的更迭保持开放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姜老师,高校青年教授,自我探秘者,工作中希望建立自己的identity,生活中致力于成为一个不轻易被简单归类的人,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开自己内心谜题。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
在智能时代的今天,机器人的发展日益进步,它不仅可以完成普通的家务劳动,工业劳作,还可以识别人的情绪,服务于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能完成的事情越来越多,其中还有不少关于伦理层面的思考,比如说假如有一天,当机器人达到非常智能化的时候,你是否能够接受机器人作为你的伴侣?亦或者与机器人谈恋爱等等?那么本期主持人滕帅将跟付迪和子咏一起聊聊关于机器人伴侣的那些事,让我们一起听听本期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吧!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Timeline君在忙于考试和期末,请大家期待她的归来啊。嘉宾:付迪,中科院心理所与德国汉堡大学计算机系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研究视听觉注意加工机制与人类-机器人社会性交互。喜欢研究人,也喜欢研究机器人。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
Ep18. 凡尔赛文学

Ep18. 凡尔赛文学

2020-11-3026:48

你听说过凡尔赛文学吗?“我整个人太没用了,考试不好,哈佛去不了只能上清华,工作也找不上,存折上就是100万”。在朋友圈里和网上是不是经常看到这种留言。我们这期聊聊凡尔赛文学背后有什么心理学原理。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00:45 凡尔赛文学的来源4:20 欲扬先抑的自夸方式符合谦虚的文化习惯6:20 哈佛关于humble bragging的学术研究7:15 印象鄙视链: 单纯的吹嘘或抱怨的观感高于吹嘘的同时抱怨8:00真诚地说出自己的弱点也比假装的谦虚给人的印象更好11:25 印象管理是本身中性的 凡尔赛是其中一种尝试16:05凡尔赛文学中的谦虚是真实的谦虚还是为了体现“谦虚能力”19:25 凡尔赛文学背后的双倍心理需求21:55 陈述事实就是最好的呈现自我成就的方式22:46 temporal self appraisal theory 通过不同时段的自我的对比呈现自我成就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姜老师,高校青年教授,自我探秘者,工作中希望建立自己的identity,生活中致力于成为一个不轻易被简单归类的人,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开自己内心谜题。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
对版权的尊重与倡导以及对知识的敬畏和渴望促使我们愿意为了知识而用金钱交换。那付费知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从中折射出购买人的什么心理机制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付费知识呢?听完今天的节目兴许会帮助你去了解这些问题。准备你的小耳麦戳进来听听吧!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4:43 知识付费的不同类别·6:20 购买教授实用技能的产品比较不容易后悔·7:35 贩卖知识焦虑解药的付费产品·11:10 知识付费产品的主要目标群体·13:50 知识付费贩卖的是快餐式获取知识的满足感·16:20 公开课等免费平台可以提供基础知识框架 但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迅速阶级跃升的需求·19:50 自我提升和主动思考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21:35 “知识分子”与“知道分子”·22:45 “知识付费”或是“焦虑付费”·23:50 拓宽学习的边界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白小白,英国曼彻斯特神经科学博士生,一枚研究孤独症模仿和动作理解,并不断尝试拓展舒适区的海外时差党。漫漫求索(小漫),广州医科大学理学学士,一只懂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爱好打球,成天瞎琢磨如何提升自己。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
双十一,你“剁手”了吗?你是否曾经有想过为什么总是喜欢趁着打折或者活动囤东西?又是否想过当你走进某个带货直播间后买下了主播推荐的商品,但是在此之前你暗暗发誓“我绝对不会买的,只是看一眼”?当你看到心动的商品的时候,是否有控制不住购买的欲望,但是又每次默默地提示自己“就这一次“,即使它可能在你之后用不上?这一切的答案都在今天的节目里,想了解吗?那就戳进来吧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03:00 嘉宾们的冲动消费史·5:30 “囤积症“源自人类的生存本能·9:48 复杂的优惠规则是为了让消费者进入非理性的决策状态·10:38 饥饿营销的心理机制·14:01奢侈品消费一定是非理性的吗·21:24 直播带货的营销逻辑·22:50 平易近人的主播更有说服力·24:05 直播的互动性和即时性刺激了消费·25:30 人常常在冲动消费之后自我合理化·27:00 如何反思消费中不理性的信念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白小白,英国曼彻斯特神经科学博士生,一枚研究孤独症模仿和动作理解,并不断尝试拓展舒适区的海外时差党。漫漫求索(小漫),广州医科大学理学学士,一只懂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爱好打球,成天瞎琢磨如何提升自己。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
音乐治疗是融音乐学、心理学以及医学为一体。有人觉得音乐治疗很奇妙,有人觉得音乐治疗很玄乎,有人觉得音乐治疗很有趣,那究竟什么是音乐治疗呢?听完本期内容兴许你会对音乐治疗有所了解。如果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在读者讨论分享你最喜欢的音乐。(注:子咏所说的铂金逊是帕金森症,音译)。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1:38 音乐治疗的不同形式·5:00 音乐治疗的个体差异·9:02 音乐治疗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是一种非语言的”连接“·12:10 帕金森症病人可用音乐治疗来训练行走节奏·13:10 音乐对于儿童教育有很大的潜力·18:12 嘉宾们的音乐偏好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付迪,中科院心理所与德国汉堡大学计算机系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研究视听觉注意加工机制与人类-机器人社会性交互。喜欢研究人,也喜欢研究机器人。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
这个话题来源于一本书——《村落效应》,书中讨论了很多关于孤独和人际交往的话题。在当今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交往,但是为什么还是需要线下面对面的交流和交谈?本期嘉宾将带大家一起谈谈村落效应背后所蕴含的心理机制。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1:40 <村落效应> 一书总结了很多心理学关于孤独和人际交往的研究·3:10 网络交流的丰富性和信息量都不及面对面交流·4:20 社交需求的个体差异·08:15 人对交流的需求是一种进化而成的优势·09:30 网络交流的数量更大而质量往往偏低·10:50 交流需求的个体差异来自所适应的生活方式和人格特质·13:00 危机时刻人对社会交流的需求会增加·14:00 我们是以古老的大脑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15:45 人对于社交的需求是呈倒“U”曲线·19:00 朋友圈是一种印象管理·20:00 嘉宾们的社交网络使用方式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付迪,中科院心理所与德国汉堡大学计算机系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研究视听觉注意加工机制与人类-机器人社会性交互。喜欢研究人,也喜欢研究机器人。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最初成长的地方,也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文化、地域、时代赋予了每个原生家庭不同的特色和力量,心理咨询将原生家庭常用于作为一个人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解释,遗传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从父母那里获取一半的基因。困惑油然而生,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究竟是如何影响呢?基因还是家庭环境?我们又将如何更加科学地看待充斥市场的原生家庭理论呢?本期嘉宾将带大家一起讨论原始家庭那些事。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5:50 家庭的影响在西方多被用来解释依恋类型和亲密关系·8:20 文化差异对于归因的影响·10:20 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让代际差异增大 冲突更强·11:50 东亚社会对于家庭和关系的强调会放大代际差异和冲突·14:05 心理咨询的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 且在国内“一统江湖”·16:05 行为遗传学对于基因、家庭环境、个人经历对人的影响程度的计算·17:10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诸多因素·19:20 原生家庭如何从一个学术术语变成了了一个社会现象·20:25 “父母皆祸害”是一种外部的归因方式 ·23:09 人生中还有很多方面能改变和影响自己,比如教育、朋友等等·23:50 与其把原生家庭二分为好坏,不如接纳自己生长经历的特殊性·25:00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付迪,中科院心理所与德国汉堡大学计算机系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研究视听觉注意加工机制与人类-机器人社会性交互。喜欢研究人,也喜欢研究机器人。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
大家好,这里先祝大家双节快乐。这里是一期试播精选节目(在我们正式节目前做了六期试播)。由于我们在十月初会很忙,几位制作的同学要休假和处理工作事务,在十月的前两周没有节目更新,十分报谦。新的节目从十月第三周开始,谢谢大家支持。马大爷觉得读博需要想清楚两个问题:“你想好读博了吗?你如何理解博士抑郁的问题?”,并谈到如何确定自己适合读博。最后思家、马大爷、伟韬相互交流了一下英国,荷兰和国内读博的情况。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 信 公 众 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嘉宾张伟韬,荷兰莱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生,研究创造力神经机制。每天都琢磨着该以什么样的方式丢掉自己的自我。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赵思家,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本科、计算机硕士、听觉神经科学博士,现牛津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人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偶尔在知乎上回答与神经科学相关的问题。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制作人员美工制作: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排版: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
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 信 公 众 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参与互动和对正反方投票。正方 舒老师: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论在当下心理治疗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反正 王老师:科学实证是检验心理治疗流派的唯一标准。主持: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漫漫求索,广州医科大学理学学士,一只懂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爱好打球,成天瞎琢磨如何提升自己。正方:王非(沉默的马大爷/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反方:舒跃育 博士、西北师范大学云亭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传记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心理学会理事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杂志编委。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在《心理学报》等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转载。获得学校第二、三届“双星计划”的资助,曾获省社科成果奖、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等奖项,以文科第一名获得甘肃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提前祝大家双节快乐!接下来会休息两周,新的一期会在十月的第三个星期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呦!如果大家对聊天的话题有什么建议,请发送您的内容到 xiangbin.in.china@outlook.com,或者私信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在知乎文章下评论,也可以在读者讨论给我们留言。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锵锵脑科学的知乎。
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 信 公 众 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参与互动和对正反方投票。正方 舒老师:精神分析流派的理论在当下心理治疗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反正 王老师:科学实证是检验心理治疗流派的唯一标准。主持: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漫漫求索,广州医科大学理学学士,一只懂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爱好打球,成天瞎琢磨如何提升自己。正方:王非(沉默的马大爷/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反方:舒跃育 博士、西北师范大学云亭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传记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心理学会理事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杂志编委。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在《心理学报》等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转载。获得学校第二、三届“双星计划”的资助,曾获省社科成果奖、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等奖项,以文科第一名获得甘肃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提前祝大家双节快乐!接下来会休息两周,新的一期会在十月的第三个星期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呦!如果大家对聊天的话题有什么建议,请发送您的内容到 xiangbin.in.china@outlook.com,或者私信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在知乎文章下评论,也可以在读者讨论给我们留言。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锵锵脑科学的知乎。
你养宠物吗?宠物有没有意识?对宠物的喜爱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心理学原理呢?让我们一起听听本期养宠爱好者马大爷以及姜老师和子咏一起解读养宠背后所隐含的心理学机制吧!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 信 公 众 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3:20 猫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 需要安全距离·6:00 互联网上的云养猫内容大都是人的情感投射和情感需求·7:10 猫的认知能力并不足够复杂 甚至可能没有自我意识·10:00 猫的可爱是一种进化策略 能勾人们类似对婴儿的本能爱护·13:30 猫和狗有不同程度的情感需求·15:50 找宠物就像找对象 需要适合也需要磨合·20:13 养宠物也是一种亲密关系的练习·21:30 孩子和宠物一起长大有助于培养社会交往能力·24:10 我们对宠物的心理了解还很有限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姜老师,高校青年教授,自我探秘者,工作中希望建立自己的identity,生活中致力于成为一个不轻易被简单归类的人,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开自己内心谜题。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
谁在鄙视心理学?在别的学科眼中,心理学又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鄙视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对于心理学的偏见?本期纲要·2:00 心理学内部也有“鄙视网”·5:14 社会科学更注重案例分析和关注现实·6:16 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更接近自然科学,强调普遍规律·7:30 心理学被夹在“硬”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9:20 心理学研究的局限性来自研究对象(人)的不可确定性和研究内容(心理活动)的测量难度·10:50 鄙视链的产生:人与对身份认同和优越感的需求·“最小群体范式”:对于自我和他者区分甚至可能是随机/无逻辑的·15:00 国内的心理学还很年轻且发展很快,会有根基不稳的情况·18:48 鄙视常常来源于来自不了解、刻板印象、情绪和偏见·20:43 跟随一个年轻的学科一起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23:40 其实每个领域和其研究方法都有局限性,都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25:05 鼓励批判且有建设性的讨论是一种良性生态·27:12 对于硬性技能的要求和偏好是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但实验设计、理论知识仍是心理学生的优势 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姜老师,高校青年教授,自我探秘者,工作中希望建立自己的identity,生活中致力于成为一个不轻易被简单归类的人,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开自己内心谜题。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
本期纲要·2:30 10000小时这一数字最初只是原实验中被试的统计平均值·5:27 畅销科普作家Malcolm Gladwell把原实验进行了阐释和普及 ·7:35 一万小时定律是学界中的小众结论被作家发掘和通俗化的例子·8:13 Nature & Nurture 先天与后天的争论·13:00 “刻意练习”的定义并不清晰,实验证据也相对薄弱·17:04 简化且实用性强的准则切中了读者的心理需求·18:10 与过去的自己比较VS与一个绝对标准比较,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和角度·20:40 一万小时定律可以提供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25:30 战术上的勤奋不能弥补战略上的懒惰,合理决策有时比大量练习重要·28:50 过度强调一万小时定律的适用性可能对于教育方式有负面的误导内容拓展一万小时定律有很多种表述方式,最初的源头是心理学家Ericsson于199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这篇论文研究了柏林音乐学院小提琴系的学生,发现最有才华的那批到人20岁时,总共的练习时间大概是10000小时。若干年后,畅销书作家Gladwell发现了这篇论文,大开脑洞,写了《异类》这本书,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后来,又有几本跟风的畅销书面世。到现在,“一万小时定律”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知乎上每次讨论成功学相关的话题,总会有人拿这个说事儿。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姜老师,高校青年教授,自我探秘者,工作中希望建立自己的identity,生活中致力于成为一个不轻易被简单归类的人,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开自己内心谜题。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
什么是信息茧房?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我们又可以怎么打破信息茧房呢?那让我们一起体验本期节目,听三位嘉宾对此如何解答吧!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00:45 什么是信息茧房?心理需求和算法的合谋·4:01 算法作为双刃剑:提升获取信息效率,但阻碍多元信息交流·6:00 获取信息和群体交流是两种不同的需求·11:19 认知需求和娱乐需求冲突吗? 介于两者之间的惊喜算法·16:58 破茧的第一步:意识到自己在茧房中·17:55 信息茧房的心理学机制 ·20:55 走出茧房可以有哪些尝试?·26:12 书籍推荐:《生活中的算法》即《算法之美》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姜老师,高校青年教授,自我探秘者,工作中希望建立自己的identity,生活中致力于成为一个不轻易被简单归类的人,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开自己内心谜题。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请大家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和喜马拉雅上收听。如果大家对聊天的话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请发送您的内容到 xiangbin.in.china@outlook.com,或者私信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在知乎上评论(https://www.zhihu.com/people/psychologics)。
心理学专业何以成为红牌专业?国外对于心理学专业培养方式如何?心理学专业毕业之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如何做好心理学职业发展规划?想知道以上问题,让我们一起听听本期的节目吧!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00:40 偏见还是现实?心理学本科的就业困境·3:54 硬性技能在研究生及其以上才有机会培养·4:42 未来可能有更多心理测量对口的职业和应用·5:25  研究生比本科生就业前景更好 技能对口程度更高·7:34 美国:对于本科教育的职业性要求不高 更注重博雅教育/全人教育·9:04 心理学没有对口职业 需要自己尝试各种可能·10:40 德国: 选修心理学对成绩有要求 因而含金量更高 在就业市场上比较受欢迎 ·11:03 欧洲:本科教育历程长 自由度高 毕业和就业压力不大·12:18 国内:本科教育中就业压力依然是重要因素·13:37 嘉宾们的职业规划建议·18:01 心理咨询师:刻板印象和就业现实的落差·25:36 心理学的对口职业竟是公务员?·26:37 就业相关资讯推荐:北师大-心理学职业发展手册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姜老师,高校青年教授,自我探秘者,工作中希望建立自己的identity,生活中致力于成为一个不轻易被简单归类的人,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开自己内心谜题。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请大家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和喜马拉雅上收听。如果大家对聊天的话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请发送您的内容到 xiangbin.in.china@outlook.com,或者私信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在知乎上评论(https://www.zhihu.com/people/psychologics)。
在疫情新形势下,留在国内读研还是继续申请留学?让我们跟着滕帅一起听听三位嘉宾对于这些问题的建议吧!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2:03 应届毕业生的两难困境: 就业形势严峻,出国留学选择受限- 总体选择变少,竞争激烈 - 形势动荡,毕业生心态迷茫·8:37 风险下有人选择回退 有人选择冒险12:00 留学的其他途径: 欧洲和香港·15:09 国内教育趋势:学术型硕士可能会减少·18:50 申请留学的考虑变得更复杂,需综合考虑研究方向,导师契合度,就业形势等·21:07 疫情后也许会出现一个“新常态”·22:34 寻找教职的研究者在国内竞争也变得更激烈·23:45 欧洲的招聘时长较长,受影响比较滞后·26:00 给应届生的建议: - 保持开放心态,拓宽选择范围- 考虑沉默成本,谨慎选择长期深造-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随势而变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姜老师,高校青年教授,自我探秘者,工作中希望建立自己的identity,生活中致力于成为一个不轻易被简单归类的人,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开自己内心谜题。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请大家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和喜马拉雅上收听。如果大家对聊天的话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请发送您的内容到 xiangbin.in.china@outlook.com,或者私信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在知乎上评论(https://www.zhihu.com/people/psychologics)。
如果游戏成瘾了,怎么办呢?玩游戏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想要了解的话,那收听本期的节目吧!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00:00 嘉宾们的游戏经历分享·06:47 家长对游戏的态度存在功利的结果导向,游戏影响学习其实是一种归因错误电子游戏的好处:·08:22 对于认知训练的研究证据·10:11 游戏容易让人进入心流,帮助情绪放松·10:55 游戏的社交功能电子游戏成瘾和管理:·13:15 嘉宾们的中学时期游戏经历,时间协调很重要·15:16 与游戏的良性关系需要长期循序渐进培养,被压抑的孩子反而容易反弹·17:36 游戏产业和游戏设计让用户越来越容易成瘾·19:20 游戏中世界观和社交模式与现实存在区别·20:18 游戏时间和内容的管理需要分级制度和家长共同参与·22:30 游戏成瘾的治疗和干预方法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臧老师,临床心理学博士,高校教师。在英国求学五年,美国工作六年,致力于让不开心的人淡定,淡定的人嗨皮。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请大家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和喜马拉雅上收听。如果大家对聊天的话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请发送您的内容到 xiangbin.in.china@outlook.com,或者私信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在知乎上评论(https://www.zhihu.com/people/psychologics)。
在读博阶段是什么因素导致抑郁的呢?在读博期间,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选导师需要注意一些什么?点击下方音频,收听本期的节目吧!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收听和阅读精心排板的节目, 与节目组即时互动。 本期纲要读博生活的哪些结构性特点让抑郁症发病率高?·02:11 导师风格: 组会上打压学生堪比职场PUA·03:38 科研工作性质: 不确定性高,努力并不等于成功·04:15 社会比较:持续的毒性心理压力来源·05:25 学术工作的成就感来源慢,持续负面反馈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06:14 学术不可控因素多,但博士生求学遇到困难爱硬磕·10:05更换导师的影响和忧虑·12:31 臧老师的正面经历分享·17:05 导师和学生权力的不对等有文化因素也有制度因素·18:28选导师要看人品,合适很重要,能力资源是其次·20:00 观察导师现有学生的生活状态可以了解到导师风格·26:51 出现抑郁症状应不应该/怎么跟导师沟通·31:32学生与导师地位不平等导致学生承担了更大的学术风险和能力质疑·37:09 导师职业生涯中并不存在训练情绪问题应对能力的机制嘉宾:沉默的马大爷,社会心理学博士,高校(中)青年教师,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研究者。中国心理学界猫均Steam游戏持有量最多的人。业余从事科普写作10年,以“沉默的马大爷”之名在知乎、微博等平台探讨人民群众关心的心理学问题。臧老师,临床心理学博士,高校教师。在英国求学五年,美国工作六年,致力于让不开心的人淡定,淡定的人嗨皮。林子咏,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斯人类发展所博后。目前研究方向音乐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不搬砖的时候,是个热爱音乐的吃货。滕帅, 纽约大学心理学博士,现马普经验审美研究所博后,锵锵脑科学播客发起人,研究听觉、语言和音乐。音频剪辑:相斌,英俊的面庞,最强的大脑,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后美工制作、排版及文案写作:漫漫求索,会点数学和技术的心理媛,渴求进步与自由本期纲要整理:金雅琪,统计出身,掉坑心理。寄居香港,随时准备去任何地方请大家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深度认知神经 brains_coffee)和喜马拉雅上收听。如果大家对聊天的话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请发送您的内容到 xiangbin.in.china@outlook.com,或者私信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在知乎上评论(https://www.zhihu.com/people/psychologics)。
loading
Comments (1)

Fred Feng

28:10 学习焦虑,不快乐。上课划水,焦虑成绩。

Aug 25th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