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爬山

<p>來爬山 ! <br /> <br />人攏講,台灣是爬山的樂園。 <br />你甘知,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有兩百六十幾座? <br />除了最出名的百岳, <br />你甘知,還有五岳、三尖、一奇? <br /> <br />「我是江秀真,爬山的秀真,有人叫我江ㄟ,嘛有人叫我八千ㄟ。」 <br />「我是陳慧諼,在台灣爬山走跳的慧諼。」 <br />每禮拜這時陣,在這,為大家主持「來爬山」這個節目,大家相揪,互相牽教,安全爬,健康爬,趣味爬 ! <br /> <br />--寶島聯播網新節目「來爬山」!由第一位完成攀登世界七大洲頂峰的台灣女性登山家江秀真,和自由寫作與走讀的文字工作者陳慧諼,即將帶來由兩位所主持的《來爬山》!這樣的組合究竟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神秘的山脈裡蘊藏著那些有趣的故事呢?每周日的早上十點和晚上六點就要邀請您跟《來爬山》的兩位主持人一起來爬山!-- <br /> <br />-- <br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br /> <br />Powered by <a href="https://firstory.me/zh">Firstory Hosting</a></p>

EP.188 │ 奇萊東稜 III / 江秀真&陳慧諼

太魯閣山列是中央山脈的一條支稜,又稱奇萊東稜,由奇萊北峰向東延伸,這集節目將帶大家走到平安池。磐石山前的箭竹草原算是稍能放鬆賞景的路段,攀石山過後的鐵線斷崖,可是需手腳並用並專注踏點較長的危險地形路段。 在太魯閣大山北鞍營地又稱三叉峰營地或山屋休息一晚,隔天將攀上視野極佳的太魯閣大山,稍後必須通過極品箭竹海的考驗,才能抵達能取平安水的重要水源地平安池。平安池往北的叉路,是通往太魯閣族幾處舊部落,以及日軍司令部、駐在所與古戰場的探勘路線。如要前往須具備相當技術攀登能力,關於太魯閣戰役相關史料可參閱相關書籍。 奇萊山與屏風山稜線,均為太魯閣族遷徙翻越至立霧溪谷安身立命的路線,並視為向陽前山的家園。慧諼也分享參與太魯閣族音樂會、原民文化講座,以及在強震後再訪太魯閣遊客中心台地週遭的心情與收穫。聆聽這週節目搭配方舟太魯閣影片,你不只走了奇萊東稜,更認識該山域自然生態與族群文化。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奇萊東稜路線將於2025/1/3開放:奇萊線步道5.7公里處奇萊主、北峰叉路口處,僅限取右往奇萊主峰方向通行至主稜線後始得前往奇萊主峰、北峰及奇萊東稜。 【方舟太魯閣影片YT播放連結】 https://youtu.be/CKtJoaXyCKg?si=8Uu-b1YwxA6uo053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27
41:22

EP.187 │ 奇萊東稜 II / 江秀真&陳慧諼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獨特性,就是超過三千公尺的海拔落差,造成多元的生物多樣性,不同時代與多元族群也在園區內留下生活的痕跡。因而造就境內最高級的百岳縱走奇萊東稜,在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上,走來讀來都是精彩可期的路線。 現今已經很難想見,下山可以毋需辛苦踢著研海林道陡下,直接搭乘林業的流籠客廂騰雲駕霧抵達平地。慧諼分享一篇民國71年輔大山社的登山紀錄,透過寫實的文字描述,可以懷想體會何謂刻苦銘心、阿Q衝鋒陷陣的精神走完天堂路。 秀真姐也再次提點長程縱走的注意事項,呼應近期發生橫紋肌溶解症的案例,行前肌肉群的訓練,食物準備以儲存蛋白質為要,行進間的體能分配均缺一不可。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奇萊東稜紀錄刊載在輔大山社「山之聲」會刊 ※目前奇萊東稜步道仍未開放 【方舟太魯閣影片YT播放連結】https://youtu.be/CKtJoaXyCKg?si=8Uu-b1YwxA6uo053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20
43:32

EP.186 │ 奇萊東稜 I / 江秀真&陳慧諼

奇萊東稜,是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岳界四大障礙。其中三座百岳太魯閣大山、立霧主山與帕托魯山,山稜線走勢宛若ㄇ字型雄峙三方,也正好位於國家公園的邊界上。秀真姐曾因天候不佳止於月形池撤退,慧諼則止於奇萊北峰尚未親臨,卻視此條路線在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上,為四大障礙裡最精彩的路線。 想認識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生物多樣性與族群人文,慧諼推薦一部由國家公園剛拍攝完成並上網的「方舟太魯閣」影片(連結如下)。影片有五大主題,影像跨越地震前後,除了驚艷於壯麗獨特的地景、豐富多元珍稀的動植物,也是一部環境教育的優質影片。震後太魯閣保持韌性,持續休養生息調整姿態,再與大家見面。至於何謂方舟?這部片名有什麼密碼,就來收聽節目找答案吧!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目前奇萊東稜步道仍未開放** 【方舟太魯閣影片YT播放連結】https://youtu.be/CKtJoaXyCKg?si=8Uu-b1YwxA6uo053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13
41:16

EP.185 │ 專訪秀真姐健行藍塘的夥伴 王南琦老師 II / 江秀真&陳慧諼

一趟海外高山長程健行,為何讓南部奇女子的南琦老師,拋棄藥袋身心靈都治癒了呢?這週繼續來聽南琦老師來分享,加以兩位主持的回饋,山不但開啟了彼此的緣分,更是無邊界的教室與最好的老師。 傳說中的藍塘山谷,是由一位西藏僧侶為追尋迷途的犛牛而發現的,藏語的lang是指「犛牛」,tang則是「跟隨」之意。藍塘為尼泊爾第一個喜馬拉雅山區的國家公園,但遊客遠少於EBC與ABC兩條健行路線。經2015年的大地震,目前已是震後的新藍塘小聚落,健行途中仍可見震後的遺跡。高達3800米的開恩琴山城,是所有路線的必經的休憩驛站,南琦老師也在這裡最大的僧院祈福,獲得安定力量攀上4200米的頂峰。 南琦老師稱尼泊爾為神聖、神祕又不可思議的國度,必須入境隨俗接受改變。但也觀察到沿途有許多台灣可見的植物與地景,當地原住民在嚴苛環境下樂天的個性,彼此建立如家人般的關係。南琦老師也分享三項帶回的當地物產做為紀念,也能延續尼泊爾美好的感動經驗,欲知詳情就來收聽節目找答案吧!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06
43:28

EP.184 │ 專訪秀真姐健行藍塘的夥伴 王南琦老師 I / 江秀真&陳慧諼

藍塘谷地,是由將近三十座雪峰所綿密包圍的隱密山谷,這些都是最接近加德滿都的雪山,藍塘地區也是尼泊爾第一個喜馬拉雅山區的國家公園。長期致力於食農與環境教育的南琦老師,就在這最靠近天堂的國度,與秀真姐結緣,並產生許多神奇與感人的故事與效應。 首先,只有爬過壽山與立霧山、自認為登山小白的南琦老師,經過什麼波折與準備,才能順利完成藍塘健行?站在能力所及4400米的高峰上,為首次海外攀登也是至今人生最高峰,有什麼感官與身心靈的饗宴?海外攀登經驗豐富的秀真姐,在行前與行進途中,給予南琦老師什麼指導與啟發? 南琦老師面對人生諸多轉捩點,認為人生過程就像在爬山。對食材來源與料理方式特別敏感專精的南琦老師,此行也特別關注在地可食用植物並與當地人交流。在地許多植物台灣也有,例如咬人貓濃湯。老師也發現在地原住民服裝上的圖騰,有布農與泰雅的元素。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29
43:05

EP.183 │ 北二段無明山&甘薯山 II / 江秀真&陳慧諼

上週通過過無明大斷崖的試煉,上上下下後終於登頂視野極佳的無明山。接下來從無名山到鬼門關山之間,相較平緩些的長稜,終於可以稍微放鬆欣賞遼闊的視野。但還不能完全鬆懈,因為即將面臨陡下鬼門關斷崖的考驗,以及往來甘薯峰長達十小時的磨練。倒木、箭竹海與崩塌危崖地形,都是標準配備。 兩位主持人也談到長程縱走獨攀的議題,民國78年完百好手黃新華欲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就在甘薯峰續行往中央尖山必經的死亡稜線處墜崖身亡。秀真姐也分享過去在玉山國家公園執勤時,當時排雲整建開放山友單攻卻常有狀況的案例。不論獨攀或是單攻,認知適合自己的親山型式並做好各項準備,才是為自己安全也為他人負責的行為。 慧諼最後也分享三篇此路線登山紀錄的讀後感,不同時代不同族群的行山模式與習慣,除了讓我們後代懷想也可讓我們學習。近百年前,日本登山隊伍如何安排13天,從畢祿經無明山與中央尖山到南湖大山的縱走行程,就來聽節目找答案吧!山岳攝影專家郭英豪老師,也提供數張鬼門關斷崖路段驚險的照片,可參閱台灣山岳第162期的圖文報導。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文中所提書籍: #我所回想的群山 #山之花嫁 #野外雜誌 #台灣山岳雜誌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22
43:20

EP.182 │ 北二段無明山&甘薯山 I / 江秀真&陳慧諼

經過閂山與鈴鳴山廣袤草原溫柔的洗禮後,開始要來面對無明山與甘薯山險峻斷崖磨人心志的試煉了! 山體碩大、擁有平頂長稜與斷崖的無明山,足以成為大甲溪與立霧溪支流的分水嶺,山頂也能同時俯瞰太平洋與台灣海峽。早在日治時期就有縱走畢祿、中央尖與南湖的隊伍首登,戰後岳界前輩邢天正等一行也歷經千辛萬苦完登。後續各大學山社舉辦縱走與會師的活動一直到今天,始終維持很硬陡的路線,不論從登山紀錄或是上河地圖的註記都能顯現。 颱風後多久能再爬山呢?今年數個颱風持續侵襲台灣,全球氣候變遷與異常的問題很考驗戶外咖。兩位主持人提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災情,也分享從事登山活動該如何因應與準備。感謝山岳攝影專家郭英豪老師,提供數張無明甘薯山路段壯麗又驚險的照片,老師表示該路段的地形因崩塌持續改變中,可?閱台灣山岳第162期的圖文報導。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15
38:32

EP.181 │ 北二段之鈴鳴山與人待山 / 江秀真&陳慧諼

有著極佳山頂視野與舒適攀爬體感的鈴鳴山,不但是適合剛入門的山友與親子登山,其山容延伸至人待山的淺竹草坡,更讓岳界前輩林文安等讚嘆為一位青梳螺髻、眉清目秀的淑女佳人。就算已經經過無明斷崖與畢祿斷崖的驚險洗禮,至此已是可以暫時放鬆身心的中心點。 秀真姐也分享日前在尼泊爾藍塘健行的觀察與調整,也很受用於在台灣行山的原則。為了行進安全與品質,調整行程段落與協作人數,無痕山林垃圾帶下山不選擇就地燃燒。慧諼則分享對風險認知的兩極化現象,也推廣太管處近期對山友的呼籲,不要做「山寶」,要盡守護山林環境的責任。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08
42:57

EP.180 │ 北二段之閂山 / 江秀真&陳慧諼

想要先避開北二段陡峭險峻的鬼門關、無明與畢祿斷崖,就先探訪有著滿眼綠意、箭竹草原風光的八秀閂山開始吧!有了中橫公路與730林道,也讓閂山成為大眾化高山與單攻的路線。 這條適合親子登山的路線,慧諼全家分兩次探訪了閂山與鈴鳴,是為什麼呢?又有什麼觀察並學到什麼寶貴經驗呢?這也是很值得山友們參考呢!慧諼也介紹聯外道路中橫公路宜蘭支線、林道如何編號、途中的環山與松茂部落,以及合歡溪與南湖溪匯流口清泉橋的故事。 今年十月多雨且來了兩個秋颱,氣候的變異愈來愈考驗戶外活動的風險評估,防雨、防濕的準備更為重要。兩位主持人也分享許多經驗談,就算郊山也不能過度自信而輕忽。秀真姐也說台灣下雪的冬山,難度更勝聖母峰呢!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01
44:29

EP.179 │ 羊頭山 / 江秀真&陳慧諼

中橫小辣羊頭山,雖然在百岳裡不算高,但山形獨特形勢獨立,單程僅4.1公里落差卻超過1000公尺。在台灣山岳史上也讓人難以忘懷,因為岳界大前輩們林文安等人,就是在羊頭山埋石成立百岳俱樂部,至今仍成為山友們努力的標竿。 羊頭山在戰後才有首登紀錄,攀登路線也有數次變更,如今採用的路線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另闢較安全的新徑,成為一天內可以往返的郊山化高山路線。想加碼也可安排畢羊縱走與卯畢羊縱走的路線,縱走所行經的鋸山連峰號稱天神的筆架,鐵杉林的林相更讓人想起武陵四秀與北大武山的地景。 慧諼也特別介紹聯外道路中橫公路的變遷與數個景點,回想起探訪合歡越古道上畢祿與關原駐在所的山行。秀真姐則分享中橫健行的回憶,最後也再呼籲守護環境永續的議題。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25
42:01

EP.177 │ 北二段總論 / 江秀真&陳慧諼

集險峻與柔美的地景與體感的北二段,有閂山與鈴鳴山的高山草原,也有佈滿斷崖絕壁碎石坡的甘藷山與無明山,因此不如北一段受到青睞。可以走O型完成,也可以從北一段中央尖山接死亡稜線縱走北二段。畢祿山與羊頭山則可以單攻或縱走的方式。 以前岳界前輩縱走怎麼掌握天氣?是要帶著收音機上山的,這也讓秀真姐想到在北美最高峰麥肯尼山,也可收到當地電台的氣象預報。秀真姐也提醒長程縱走許多該注意的事項,找正確的留守人很重要,333原則保持身體良好狀態,善用休息步,不要趕路、不要摸黑,山上狀況不佳要有撤退的勇氣。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18
44:00

EP.178 │ 北二段之畢祿山 / 江秀真&陳慧諼

這週要來介紹有中橫中辣之稱的畢祿山,在沒有中橫公路與林道之前,岳界前輩們均需耗費相當時間才能攀登畢祿山。但從日治時期開始,就是座地理形勢特殊、赫赫有名的大山。秀真姐在數十年前曾經溯碧綠溪上畢祿山,慧諼曾經有單走畢祿以及與羊頭連走的經驗,均有不同的體感與收穫。 鑑於近幾個月戶外活動意外事件頻傳,包括浸水營古道虎頭蜂攻擊事件,以及戶外調查人員在知本溪遇難,兩位主持人也就各自經驗提醒聽眾該注意的事項。正確地去認識才能做進一步的預防,就不會有無謂的擔憂與害怕。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18
42:19

EP.176 │ 專訪黃振龍(泰山)老師談溯溪運動 II 江秀真&陳慧諼 ft.黃振龍(泰山)

這週節目由泰山老師繼續來講述,溯溪的食衣住行各要項,並推薦太魯閣山域的數條溪谷,也分享溯溪與溪降活動的差異。重點很多很詳實,也可以與登山活動有所對照。 台灣的溪流也可比照山岳,分為郊溪、中級山溪與高山溪,高山溪溯源最後的目的地為登頂。高山溪也有入門溪,水位也通常未過膝。走天然的溪谷谷線登高山百岳,相較人為開拓的百岳山徑,更原始具探勘性,不同時間去探訪會有不同的收穫。 溯溪並非一直在水裡活動,有時也必需高繞山徑與叢穿密林,除了技術安全需求高,行進的時間管控很重要。因溪谷低溫濕度高,打包防水是基本功,碳火使用的機率也高。溯溪更強調團隊合作,出隊人數則依隊員狀況與能力採比例原則。懂得使用高音哨、手語及地形圖,才能在溪谷裡彼此溝通。 老師最後也分享長年親溪的好處,判斷力變好、第六感變強,對於山域搜救更有冥冥中的助益。如何開啟自己的溯行,循序漸近有好夥伴同行很重要。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04
45:29

EP.175 │ 專訪黃振龍(泰山)老師談溯溪運動 I 江秀真&陳慧諼 ft.黃振龍(泰山)

溪流也是水線,是爬山過程中必經也無法忽視的地景,這幾年比溯溪技術更高的溪降更受到關注。這週節目邀請實務、教學與搜救經驗豐富的泰山老師來分享,首集著重親溪時諸多基本觀念的建立與環境觀察能力。 溯溪一定要會游泳嗎?答案是否定的,泰山老師更強調團隊合作、慎選隊友的重要性,秀真姐認為這也是海外攀登通過冰河裂隙的要項。要怎麼觀察水流、通過深潭等各種地形,泰山老師也介紹三種不同流速與樣態的水流,並表示懂得愈多會愈謹慎,玩戶外一定有風險沒有萬一,不要輕忽或偷懶造成遺憾。 泰山老師如今溯溪重質不重量,對溪谷裡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也有所專研,就如同爬山一樣會重遊現地找老朋友,感知體會台灣為何是座寶島。老師也分享數次與日本溪友溯行的經驗,這關乎台灣的溯溪史,也能理解日本為何能成為溯溪王國。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9-27
42:37

EP.174 │專訪崔祖錫老師&導讀中級山專書【島嶼裡的遠方】 II 江秀真&陳慧諼 ft.崔祖錫

為何最能代表台灣、最原汁原味的山林,是在中級山的山域呢?獨特又具可看性與難度的中級山,讓兩位主持人與來賓崔老師話匣子大開講不完。這週繼續來更深入細談太魯閣的中級山,以及老師最鍾愛的中級山山區。 以台灣命名、為台灣最高樹種的台灣杉,以及佈滿厚實苔蘚、號稱網狀立體結構的台灣杜鵑林,均位處於霧林帶中海拔的山域,更是山友必探尋的亮點。崔老師認為台灣也有比納入世遺的屋久島,更精彩特別的魔法森林。東部海岸山脈地質地形具特殊性,路況與攀登體感很像中級山,因而特別自成一區無法忽略。 自太平洋拔地而起的清水大山、屬於合歡越古道一部分的三角錐山與饅頭萩坂山,以及林業遺跡的嵐山工作站,均呈現太魯閣山區中級山的經典與特色。崔老師與慧諼也分享對0403大地震重創該區的看法,在時空尺度更巨大的自然演化史中,是自然也是正常的現象。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9-20
44:58

EP.173 │ 導讀中級山專書【島嶼裡的遠方】I江秀真、陳慧諼 ft. 崔祖錫

什麼是中級山?難道還有低級山和高級山? 這週節目邀請到岳界能爬能帶隊能寫中級山的崔祖錫老師,引領導讀我們進入台灣山區最偏遠、也是最後的秘境, 小小的台灣島上,也有讓人情有獨鍾、難以到訪的遠方。 一談到約佔山林45%面積的中級山區,就浮現雲霧繚繞蓊鬱的森林地景,蘊藏著豐富的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 攀爬的體感與難度也異於郊山和高山百岳,需要有更獨立面對山的技能。大學就開始接觸中級山探勘的崔老師, 累積30多年豐富的行山經驗,籌備了十年的中級山專書終於問世出版,可謂空前地為中級山立傳,讓更多民眾認識台灣這片獨特又經典的山域。 慧諼在十年前開始爬山,就是崔老師社大的學生,攀爬中級山的身體記憶更勝於高山百岳,對人文歷史的興趣就是啟發於中級山,師生暢談直說講不完。 秀真則是因國家公園巡護志工的工作,參與或陪同數次生態調查研究團隊而進入中級山區。如今雖然無人到訪的處女地愈來愈少,卻有更多元、深度與細緻的探勘型態。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9-13
45:49

第一六三集 │ 中橫最辣 屏風山│江秀真 ft. 陳慧諼

中橫四辣非浪得虛名! 這週節目將介紹四辣裡最辣的屏風山,在攀爬合歡、奇萊山區與北二段均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宛如形勢孤絕的綠色大屏風讓人有親近想依靠之感,卻是一座落差極大地形多爬起來很累的大山。 如果想增強難度,往奇萊北峰續行是近年來好手的挑戰路線。 這座高山百岳爬起來像中級山,山頂也無開闊視野,但營地週遭的塔次基里溪溪水卻讓慧諼難忘, 推薦夏天也可安排不上山頂的逸樂行程。 秀真則因某次溪水爆漲而撤退未竟,因此提醒大家夏天親溪要注意午後天氣的變化,以及無痕山林保持營地環境的重要性。 屏風山人文歷史的精彩,除了曾經是賽德克東西族群各據一方的獵場,以及日治時期太魯閣戰役的軍用道路托博闊支線, 也是不同時代與不同族群,均所留下許多採金礦的道路、工寮遺構與淘金夢的故事。 立霧溪大河有砂金與屏風山的山金脫不了關係,最後到底淘到金子了沒? 收聽節目就知道有沒有了!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6-30
45:05

第一六三集 │ 奇萊主北峰與奇萊連峰 │江秀真 ft. 陳慧諼

集險峻與柔美於一身的奇萊山各種路線,主要是因其同合歡山系為單面山的地形。 奇萊二字過去曾為花蓮的舊名,屬於平埔的撒奇萊雅族群,早期就住在有美崙溪流經的奇萊平原上。 在辛苦地攀上奇萊稜線後,許多值得期待的風景等著大家, 而這條稜線也是賽德克族群翻越往東遷徙必經之路,成為目前的太魯閣族群。 慧諼猶記稜線上可見木瓜溪口的花蓮燈火,在往主峰途中的高山花卉與水鹿, 白霧來襲又散開的氛圍應稱為白色奇萊。 秀真也認同此說法,因為曾在雪季冰攀奇萊主北路線,並觀見吹雪煙的景況。 奇萊主北山的首登紀錄均在日治時期,並成為征討太魯閣族群的路線,鹿野忠雄也發現奇萊山區有六處冰河圈谷遺跡。 岳界前輩林文安曾陪同日本「山與溪谷」雜誌記者,創下戰後首登奇萊連峰出屯原的紀錄。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 #奇萊主北峰 #奇萊連峰 #木瓜溪 #白色奇萊 #冰河圈谷 #來爬山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outaineer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6-23
46:07

第一六二集 │ 奇萊山系總論│江秀真 ft. 陳慧諼

號稱岳界十峻與一奇的奇萊山,因諸多原因被誤會為黑色奇萊或吃人山, 來聽聽節目兩位主持人怎麼話奇萊,是不是有機會讓奇萊山平反反白! 攀登奇萊山系主要有三條路線, 其一為奇萊主北或加碼奇萊東稜, 其二為奇萊連峰或奇萊南華出屯原, 其三為這幾年流行的奇萊北連走屏風山。 三條均屬於有危險地形均專注通行的B級含以上路線, 但我們也能同時看見分屬奇萊稜線兩側不同的地景與感受, 有險峻斷崖也有柔美草原。 然而不想爬高,在平地的木瓜溪流域沿線,也能遙望壯麗甚至積雪的奇萊連峰。 秀真因海外攀登需求,曾在奇萊北峰做冰攀訓練, 秀真認為難度不輸聖母峰。也曾走奇萊連峰遇缺水窘境,還有數次天候不佳的狀況, 而在有受難者遺照的成功堡迫降更衣。慧諼則均是順利美好的記憶。 岳界前輩邢天正,曾對民國60年代多起山難提出一針見血的看法,歷經50多年依舊適用於現今的登山安全宣導。 #奇萊山 #黑色奇萊 #奇萊主北 #奇萊連峰 #奇萊北連 #木瓜溪 #成功堡 #來爬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6-16
44:26

第一六一集 │ 合歡尖山、石門山與合歡北西峰│江秀真 ft. 陳慧諼

這集節目延續第160集談合歡主東峰,開始談起位於主東鞍部的合歡谷,也就是目前停車場下方的房舍寒訓中心。 由於該處坡度平緩、避風與隱蔽,從日治時期開始就是討伐軍司令部的位置,戰後持續為軍事要地為國防部的寒訓中心。 這裡也是合歡溪的源頭,麥導「山椒魚來了」電影也在此發現山椒魚卵串取景。 秀真在數十年前完成中央山脈大縱走,就因曾在此地舉辦典禮而進入過。 想要俯瞰寒訓中心,攀上合歡尖山這座冰河曾流經形成的獨立冰斗峰,就能一?無遺。 秀真表示看到尖山就想到瑞士山岳美景,山腳下的合歡山莊也曾是石門駐在所。 沿台14甲跨越縣界到花蓮秀林鄉續行,經過路邊百岳石門山登山口, 再經台灣三條大河溪谷源頭、也是風勢強勁的克難關,抵達小風口合歡管理站, 可作為攀登合歡山北峰與西峰的補給休息站。 合歡山北峰因迎向立霧溪溪谷源頭,森林較為茂密可見與箭竹草原的森林界線, 水氣多也容易形成雲海,目前為桃紅色高山杜鵑的盛開期。 沿途可暫離主步道前往造形如台灣的碧池,或是往天巒池方向出將軍廟。 如欲攀登合歡西峰,尚需經數個假山頭,故需掌握好來回時間避免摸黑。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6-09
46:59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