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六边形

出海只是一个特定时段特定人群的小交集,它不代表我们的全部,不是永恒的标签。因为这个小交集来聊天的伙伴,都是丰富的,多样的,真诚的,炽热的。 我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战略顾问,不是那种做什么服务就夸什么服务好的服务商,不是那种为了搞付费社群就哗众取宠的博主,只想讲讲人话和实话。 乙木扶疏,森然而上。 没有听友群,加好友请注明来意。

Vol.35 用真实重建信任,品牌叙事破局指南|串门品牌与否

真·做客《品牌与否》,这期播客是在鲍老师家客厅录制的。你不会听到一堆生涩的营销理论,因为我们就是从消费者视角出发聊了自己对一些品牌叙事的真实想法。你会听到一些品牌案例,诸如 Away、亚朵星球、Tormach、Mejuri、问童子等等,你也会听到一些常见误区和怪现象。希望这些都能给你一些灵感启发和执行指导。时间轴:01:30 独立站生态让品牌故事有支点03:40 品牌故事两大误区的产生原因06:10 品牌故事先用来说服团队内部13:30 产品+价值观+用户=完整故事17:00 案例讨论:亚朵星球凉感被等26:00 好的品牌内容效果比UGC更好32:00 卖点应该是用户视角产品叙事40:00 自我意识过剩和秀肌肉式表达46:40 机械行业如何用利他思维叙事49:20 Mejuri 的品牌主张是一个闭环54:00 中国文化和国潮不要浮于表面59:00 硬拗创始人IP不如团队真实感认识主播:EthanXYG

10-24
01:21:51

Vol.34 营销不要拿着旧地图找新路,品牌首先是集中精力的工具

国际站优质询盘少,那好不容易把网站建完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亚马逊竞争太激励,那把所有商品都搬到独立站就能解决问题了?不论是 B2B 还是 B2C,做营销做内容都不要拿着旧地图找新路。品牌在初期的作用力首先是集中精力,摒除噪音,统一团队行动。本期内容中你会听到:竞争战略的三种战略;Tormach 网站案例;Tormach 营销案例;Musicbed 广告案例;Stick 场景文案案例;品牌在初期的作用力。本期内容引用的书籍:《竞争战略》《品牌通识》本期内容引用的播客:出海六边形第7期;贝望录第193期。本期内容的图片配套:

10-09
36:03

Vol.33 不只本土化和活人感,出海品牌布局Reddit真实案例拆解

不论是 SEO 还是 GEO,Reddit 论坛对出海品牌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在本期播客中,嘉宾马宜婉宁(Mayi 蚂蚁)给大家分享了五个真实案例和一堆基础认知,听完我只想说“确定这些是不花钱就能听的吗?”时间轴:00:30 嘉宾自我介绍01:30 Reddit 在 GEO 时代越来越重要06:30 消费者越来越不知道该相信谁了08:30 行车记录仪品牌 Reddit 案例解析15:30 E-bike 品牌 Reddit 案例解析19:30 制冰机品牌 Reddit 案例解析23:30 消费者不讨厌幽默有共鸣的广告27:30 运营 Reddit 所需能力值有哪些28:30 Electric Scooter Reddit 案例解析33:00 Reddit 内容营销效果如何考核37:30 滑雪镜品牌利用 Reddit 做调研42:30 对产品重视才能觉得调研有价值46:00 敬畏、诚实、开放是三大要素47:30 红利之外让赚钱这件事更科学点48:30 做品牌的目的就是产生口碑传播马宜婉宁(Mayi 蚂蚁)微信号:Four2enty(可备注出海六边形)

09-02
51:33

Vol.32 科学赚钱|GEO时代更利好品牌?

消费者其实一直在忍受冗长名词堆砌的产品标题和货不对版的漂亮渲染图,只是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AI 工具的发展给了消费者获得更好购物体验的机会,让消费者可以说人话去查询自己想要的产品,甚至在线上购物也能有如同线下导购一般的购物助手。以品牌思维去重新优化自己的内容,提升公司的短板能力,是 GEO 时代下新老卖家必须要完成的课题。以前的锦上添花,如今成了及格线。一个新的小系列:科学赚钱系列。本期为第一期,我和 Ryan 一起聊聊 GEO.时间轴:00:30 GEO 科普及相关新闻03:30 Ryan 对 GEO 的洞察07:30 品牌内容建设更重要了13:30 企业知识库建设很重要21:30 消费者是鲜活具体的人27:00 小团队上牌桌机会变大相关文章扩展阅读:文章1;文章2;文章3

08-21
31:57

Vol.31 ideaBamboo: 让每个点子都有机会发光

有没有发现,日常工作生活中,点子很多但真正落地的很少?老板的想法被团队误解,但被销售额增长掩盖;员工的创意不被老板理解,躺在了聊天记录里。灵光一现到落地执行之间到底缺了什么?第二十三期和第十六期的嘉宾 Ryan 再次返场,他们最近发布了一款名为 ideaBamboo创意竹子的框架类产品。ideaBamboo 不是灵光一现的想法堆叠,而是一整套围绕“发现-共创-筛选-验证-资产化”的方法论。无论你是早期创业者,还是创新型组织,都有望让 ideaBamoo 成你管理创意、激发团队、连接未来的“灵感生长系统”。时间轴:01:00 Ryan 介绍为什么会有 ideaBamboo03:00 ideaBamboo 名字的由来以及 idea 的定义08:00 能写差评的用户都是好用户10:30 大家都在吐槽的点往往是机会点13:00 开会是同步,但异步协作也很重要17:00 是否有必要用 ideaBamboo 这个框架28:00 核心 idea 团队与普通合作伙伴的区别34:00 没有当下不做就永远不做的 idea37:00 当下记录和未来管理都很重要40:00 除了运气还需要科学方法论45:00 Ryan 对 ideaBamboo 的发展规划48:00 咨询+工具体现了经验+效率51:00 要学习的是如何拒绝创意58:00 AI 对生活的改变不只是年轻人62:00 重要的是自我提升的效率65:00 招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片头/尾曲是 Richard Cheese 翻唱的 People Equal Shit,是第十二期的嘉宾 Caroline 强烈安利我的一首歌。确实来劲。Explore More

06-10
01:06:40

Vol.30 椅子里的健身房,激流中的创业人|对谈OHUP品牌主理人

从健身爱好者到品牌创始人:OHUP如何用一把椅子征服用户?👉 用户痛点变商机:OHUP创始人如何在疫情期间因找不到合适的家用健身设备,从“用户”变身“创造者”,打造出一款解决真实需求的健身椅产品?👉 创业的隐秘关卡:产品从0到1的曲折历程——那些外人看不到的供应链难题、设计迭代的崩溃瞬间,以及如何挺过“差点放弃”的时刻。👉 品牌的取舍哲学:为什么“满足所有人=谁都不满足”?OHUP如何通过精准人群定位,用一款产品定义一种生活方式?👉 创业心态救生包:当资金、资源、时间全都不够时,创始人如何对抗焦虑?分享那些“早知道就好了”的实战心态调整法。适合谁听: 想从用户需求切入创业的准创始人 正在纠结“做小众还是大众”的品牌操盘手 需要“创业心理按摩”的早期团队金句预告: 设计产品时,我们不是在卖功能,而是在筛选认同这种生活的人。 供应链踩坑后才明白:图纸上的完美,到工厂里可能全是不可能。 创业像健身——最痛苦时,才是真正生长的开始。收听完整版,解锁更多创业真相与反直觉洞察 🎧OHUP 海外众筹:OHUP 参展实况:OHUP 产品图片:播客听众福利:前往 OHUP 淘宝店铺,和客服报暗号“出海六边形”,立减¥300元。本期内容时间轴:00:22 嘉宾自我介绍01:48 品牌故事有点鸡肋?产品即品牌宣言08:00 从痛点到想法,从设计到产品,到底有多少坑10:00 没有大厂资源,创业者如何干中学,快速成长12:10 第一版产品像刑具,然后有了十七次迭代13:00 IPD 在初创团队落地时不那么顺畅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跨部门协作的结构化产品开发流程‌,通过分阶段决策评审和技术评审确保产品开发的高效性与准确性。15:00 海外用户需求和国内用户需求的不同,每个年龄段的需求也不同17:00 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用户痛点,需要随着环境变化做出买点的改变18:30 为何要做目标客群的取舍?里面有什么门道20:30 藏在椅子里的健身房,室内无氧运动好伙伴23:00 服务类产品是否也需要做客群的取舍?知识付费有哪些类别31:00 如何在创业中保持好心态,生活还是美好的

04-23
35:11

Vol.29 从业者+养宠人双视角,深度聊聊宠物用品出海

各类数据表明,宠物用品行业正在稳步增长。但我们毕竟不是投资人,在这些大数据背后,真正能指导我们行动的,是来自一线的真实洞察。不论你是作为创业者还是打工人,是想主打亚马逊爆款还是想深耕独立站内容,都需要听到战场前线的声音。所以今天,我特别邀请了一位老朋友返场,就是 Shel 啦!出海六边形的听众一定还记得在第20期节目时,她刚加入深圳一个宠物出海品牌不久,经过一年的时间,她以宠物用品从业者和新晋养宠人的双重身份重回出海六边形,和大家分享新的感悟和洞见。没那么精准的时间轴:00:10 宠物用品行业增长数据大局观03:25 Shel就职的宠物用品品牌介绍06:25 品牌理念的传递是由内而外的09:15 用户运营是从产品研发开始的11:50 产品设计师自己的痛点最真实15:00 独立站运营中的用户触达诀窍16:00 垂直场景要考虑产品的适用性18:10 DTC出海品牌的异地协同工作24:00 卖家首先得是自家产品的用户26:00 作为养宠人对行业的不同感悟30:00 要做能引起养宠人共鸣的内容35:00 社媒内容多点幽默感别太严肃38:50 给新晋跨境电商人的两点建议42:00 Shel团队最近在招人可以看看(搜索“趣志科技”)46:05 一首很好听的歌可以听听完哦(Closure by Hayd)没那么官方的声明:本集播客中出现的 Getty 照片都已经得到了 Getty 本汪的授权。本集播客中提到的与品牌相关的内容,均属于我们的个人观点。本集播客中有一些杂音和不清晰的部分,弄不好,请大家谅解。扩展阅读值得一看:当宠物品牌推出人类产品:Wild One 如何用一款小包打破品类边界

02-23
47:08

Vol.28 AI狂潮中,0-1必砍人力,1-10必增人效

降本增效是美好的愿望,拆开来说更有主次。新人先考虑降本,大操大办大可不必;老炮先考虑降本,执行效率重中之重。在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理想中的自己。本期节目亚马逊含量略高,但并不是亚马逊赞助(想得美)。也算是有个文字版👈

01-07
11:51

Vol.27 别提什么降维打击,先有一双新的眼睛|Small Talk

工作小心得,来个 small talk.当信息数量不成问题时,筛选信息和沉淀信息就成了问题。更多文字内容,可查阅公众号:乙森Ethan感谢收听,感恩的心。

11-25
13:40

Vol.26 从山姆到Baleaf, 爆品背后的商品管理才是必修内功

大家提到品牌似乎都先说营销,但其实产品是根,用户是源,用户驱动的商品管理体系才是品牌的根基。在 Shirley 的过往经历中,最吸引我的是山姆超市,虽然阿里巴巴和 Baleaf 也同样耀眼,但我对零售老炮企业的扎实内功总是充满敬佩。Shirley 把她在传统零售企业和头部互联网企业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了跨境电商企业中,立足 Baleaf 产品部,推动整个公司的内功修炼和品牌化转型。本期播客时间轴:00:10 Shirley自我履历介绍&打招呼03:30 山姆一直清楚自己的用户是谁07:30 山姆选品没有差异化宁可不卖13:15 更懂得应该放弃什么方能制胜17:00 已经是大卖了却还是在测新品18:30 亚马逊的大超市底色和信息差20:00 Baleaf产品部在推动什么创新23:30 爆款到爆品的转变核心是什么27:00 方向不一定准但一定要有方向28:30 商品管理体系改革需由上至下31:00 国内电商的经验教训不要忘记和 Shirley 的相识缘于亚马逊的一档名为《品牌新视野》的节目,我们是不同期的分享者,在此也分享 Shirley 在节目中的几张课件截图:播客中提到的企业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所有观点仅为主播和嘉宾的个人拙见。更多内容详见公众号:乙森EthanPeace Yo!

10-10
33:47

Vol.25 风口上的猪没有平替,平台和卖家都在焦虑

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都在FOMO中试错,新卖家如何在乱世中稳住自己的节奏,老卖家如何在变化中找到第二曲线,做品牌到底是不是一个需要被辩论的事情...在某海外电商平台担任品牌工具 PMM 的小云和我曾经在直播中合作了多次,这次,通过播客的形式一起畅聊心中所想。不代表任何平台,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03:10 如何理性看待平台的迭代06:00 不要去过度迷信流量扶持10:30 大卖家的守江山和打江山14:00 存量市场里品牌的重要性19:30 不能量化的事情就不做吗23:00 品牌的平替赚钱说明什么25:30 为什么品牌总是被污名化29:00 白牌是一个很摆烂的说法31:00 社区小店品牌感的大启示37:00 对品牌期盼但等来了辩论40:00 品牌资产是抗风险的解法42:00 2B行业品牌是确定的奢望44:00 如果不讲品牌那就讲利润扩展阅读:别让开局定败局:亚马逊卖家开辟品牌独立站的目标设定误区代工思维让白牌成为了一种习惯

08-25
46:00

Vol.24 不让好创意死在会议室是品牌破圈的前提

前三十秒是 Mejuri 品牌宣传片的音频,不要切歌哦~虽然 Mejuri 是珠宝品牌但真的不是七夕特辑,和 Glossier 那期一样,仍然是品牌分享特辑。只有十七分钟,就不搞时间轴了吧,你会听到: Mejuri 品牌介绍及年轻化内容营销 亚马逊卖家做品牌营销为何总畸形 品牌差异化和用户大众化是否矛盾 不要把让领导满意当作工作第一性 跨境电商行业的品牌营销人加油啊最后三十秒是一段好听的 Lo-Fi,也不要切歌啊喂~Mejuri 圣诞季系列视频截图:及其他:播客中提及的品牌破圈长文(点击)播客中提及的另外两期播客:品牌与否 052;温柔一刀 094。没有听友群,但有主播微信:EthanXYG(添加请说明来意谢谢)

08-08
17:16

Vol.23 不用OKR的独立站运营,都是猥琐的约会

讲到独立站,不论是公司老板还是运营者,可能都有点喜忧参半。放弃得早的也许有点不甘心,仍在坚持的也许有点小鸡肋,把平台电商的营销方式和考核方式复制粘贴到独立站,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于亚马逊电商卖家来说,面对独立站这类第二曲线,如何提高决策质量,如何设定正确的目标,如何科学地考核团队,是大部分老板非常关心的点。在和第十六期的嘉宾 Ryan 进行日常聊天时,发现能根本性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还是要回到组织效能管理和目标设定上。亚马逊团队用 KPI 很顺畅,独立站团队以及品牌团队用 OKR 才更科学。所以非常非常突然和临时的一次返场录制就诞生了(音质欠佳请多包涵)。本期播客延伸内容可参考此文:别让开局定败局:亚马逊卖家开辟品牌独立站的目标设定误区本期播客时间轴:00:20 独立站在跨境电商企业中的尴尬困境02:00 猥琐的约会说得好听但又急着要结果04:30 亚马逊更适合KPI 独立站更适合OKR07:40 OKR更适合不确定性比较大的新项目09:30 完成KPI有很多方法但不一定真有价值14:00 从JD上就可以看出老板对独立站的认知16:00 DACI决策框架可以让团队提高决策质量20:00 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比批判更能有好结果21:30 年轻人有正确的想法但无法掌握话语权24:30 中层和一线员工需要提供更多有效信息27:00 现在这个电商环境下独立站适合哪些人31:00 怎么去做跨境电商取决于你团队的文化34:30 组织效能的提高会拉开出海企业的差距感谢您的收听,评论区字数有限,如果有更多话要说,可添加主播微信:EthanXYG,因为来推销的太多,所以添加时请标明来意哦,谢谢。如果本期播客对你有用或让你豁然开朗到飞起,也期待您的评论、转发或者不小心手滑的赞赏👇

07-25
39:51

Vol.22 Glossier|初创品牌能学到哪些可执行的点

品牌分享特辑|Glossier这几年不论是线上直播还是线下沙龙,几乎每次做分享都会被我提及的品牌非 Glossier 莫属了,在我的小红书和公众号里,Glossier 也会频繁出现。想通过一期播客更完整地分享一下这个品牌,重点依然会放在作为初创品牌可以学到哪些能执行落地的点。在这期播客中除了一些 Glossier 的品牌发展过程,你还会听到: 没那么性感的类目如何把握社交媒体的机会? DTC的重点仅仅只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吗? 出海企业哪些国内常规操作不能复制到海外? 品牌周边如何能喧宾夺主为品牌带来关注度? 产品上新时需要准备哪些内容素材才够完整? 如何利用不同讲述者更真实地表达品牌主张? 品牌故事和品牌口号怎样才能被消费者喜爱?播客中提及的视频内容大家可以在这篇公众号文章中或者小红书“品牌视频”合集里查阅,播客中提及的部分图片内容如下:感谢收听,如有需要可加主播微信:EthanXYG(小广告勿扰谢谢)如果本期播客对你有帮助,也请帮忙转发或手滑赞赏👇

07-06
23:26

Vol.21 出海程序员的内容营销解码之旅

不管是在平台卖货还是在平台做号,如果都只是被所谓的平台算法裹挟,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去换取平台给的流量,再通过这些流量换到钱,那其实和去平台上班没啥区别。作为软件开发人员,梁飞在经历了几家电商大厂后,从编程思维联想到了语言哲学,开始思考究竟应该活出怎样的人生。内容营销是数学和作文的融合,也是算法和差异化的博弈。在如今人人皆可自媒体的时代,流量增量早已见顶,重复着前人走过的老路还能有新的机会吗?抄袭、短视、恶评…是国家文化特色吗?AI的出现会加剧一锅老鼠屎只有一粒粥吗?没错,本期又又又是一位程序员出身的嘉宾:梁飞,目前在运营日语学习文化类自媒体:日系生活家,公众号和小红书平台同名。与梁飞相识于第16期播客嘉宾 Ryan 组的一个茶室局,后来又偶然发现他在我拜访过的一家跨境电商企业任职了,再之后又在第18期播客嘉宾 YY哥 组织的 ACE 社区活动上遇见,虽说见面不多,聊天的总时长也很有限,却在有限的交流中发现彼此的很多观点十分一致。所以当梁飞问我“播客”这个媒介如何时,我便邀请他亲自来尝试录一期。在本期内容中,你会听到程序员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的乘风而上与自我反思,你会听到技术人员在跨境行业中对文化差异的深刻挖掘,你会听到35岁+人群在做内容时对平台流量的谨慎之心,你会听到编程思维与语言哲学的共通之处以及数学与作文的协作之法。毛估估的时间轴:01:00 梁飞个人工作经历简述;从技术人员角度看跨境电商的成与败。22:00 在大厂工作的优点和思维局限;由奢入俭由快变慢的心理落差。35:00 用编程思维去学习和输出内容;数学和作文相辅相成不要偏科。48:00 播客是做人不是做号;输入大于输出才有安全感;有舍才有得。66:00 很多自媒体做的和去平台打工没区别;编辑思维跨越平台周期。80:00 恶评背后的国家文化和劣币驱逐良币;播客像是最后一片净土。感谢收听,祝你好运。

06-21
01:40:28

Vol.20 感悟日常之美,拨动共鸣之弦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千篇一律的搬运内容让独特主张变成了稀缺之物。大部分电商企业做出的内容也是毫无个性,难以下咽。叶明桂老师曾说,想要提高洞察力就要认真生活。对品牌人和内容营销从业者来说,感悟生活更是工作灵感的来源。说到认真生活就想到了Shel,毕竟最开始就是被她的探店内容所吸引。坡漂七年,回国后一直坚持从事独立站相关工作,说到入行的缘由居然也和她最爱的探店有关。今年Shel从福建转移阵地到了深圳,还没能二次见面就先被我喊来录一期看似扯闲篇的播客。出海只是一个特定时段特定人群的小交集,它不代表我们的全部,也不是永恒的标签。因为这个小交集来聊天的伙伴,都是丰富的,多样的,真诚的,炽热的。超可爱的Shel:时间轴:00:30 扯闲篇对品牌营销人来说也是正题06:00 人人都是自媒体个性反而更加重要09:00 没有生活感悟的生活方式难以共鸣10:30 家园杂志和社区咖啡店坚守着底线15:00 不完美的真实初心变成了稀缺内容19:00 Shel的店铺推荐充满真实细分场景24:00 不同地区对内容的重视程度很不同26:00 Shel如何从传统行业进入电商行业35:00 大集团的光环容易让求职产生偏差40:00 新出现的一些出海品牌感觉不一样45:00 做成一个品牌是结果品牌化是过程47:00 从福建转到深圳工作有何不同感觉52:00 今年感觉出海企业的分层愈发明显片头片尾曲:Grapejuice播客中提到的:谢谢大家的收听,不论听了几分钟。主播微信:EthanXYG(推销的别加求求了)

06-01
01:00:00

Vol.19 年轻的老跨境人在平静中蓄势待发

跨境电商行业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节奏,FOMO的人们也前赴后继地加入进来。马克斯一毕业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工作时间八年,从业经历八年,就职过PatPat、追觅和林氏家居,我笑称她是"年轻的老跨境人"。她经历过东南亚COD的跨境电商早期阶段,疑惑着怎么现在东南亚市场又火了;她操作过各种海外推广方式,感慨着有用户思维的老板怎么还是这么少。新加入或想加入这个行业的人们,可以听听有哪些被玩剩的东西现在又被炒冷饭割韭菜,可以想想如何在这个妖魔鬼怪与机会并存的行业里冷静前行。出海只是一个特定时段特定人群的小交集,它不代表我们的全部,也不是永恒的标签。因为这个小交集来聊天的伙伴,都是丰富的,多样的,真诚的,炽热的。神奇的马克斯:01:30 东南亚COD时期的跨境电商模式06:00 PatPat所代表的早期独立站模式10:30 高客单价产品对整合营销的需求13:00 在林氏家居体验海外营销的0-118:00 品牌化的兴起是营销漏斗的变化23:00 过好深圳的周末能找到工作灵感25:00 用户画像是立体的鲜活的复杂的29:30 情绪价值的缺失难引起用户共鸣31:00 不同时期行业伙伴的焦虑与抉择36:00 工厂转型的无效操作和真正意义片头片尾曲:Escargot Blues感谢您的收听,评论区字数有限,如果有更多话要说,可添加主播微信:EthanXYG,因为来推销的太多,所以添加时请标明来意哦,谢谢。如果本期播客对你有用或让你豁然开朗到飞起,也期待您的评论、转发或者不小心手滑的赞赏👇

05-12
42:44

Vol.18 品牌理念塑造社区精神-Atlassian社区启示录

(本期播客怎么可能由Atlassian赞助播出)光看这期播客的标题可能会以为是一期 SaaS 出海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啊,我呢是在一月份的时候参加了杭州 ACE 的一次社区活动,说实话活动内容和氛围给了我挺多惊喜。ACE 是由澳大利亚科技公司 Atlassian 创建的社区组织,没听过 Atlassian 的话可能会听过 Jira 和 Confluence,如果都没听过也没关系。本来只是和 ACE 杭州社区的创立者 YY哥 约了一次小访谈,当作 ACE 杭州社区五周年的活动物料之一。但聊完后我细想了一下,一家海外的 SaaS 公司通过自己的品牌理念及产品,让大洋彼岸的用户自发成为城市社区的创立者和负责人,为爱发电搞活动做分享,这件事和国内出海企业在海外积累种子用户做社区、寻找 KOL 做品牌大使其实是一个道理。所以,我就顺手分享一下我和 YY哥 的对谈内容,大家听的时候不用在意SaaS、研发、项目管理这些关键词,就去感受 Atlassian 是如何用自己的品牌理念塑造社区精神的。本土化难题,不只是中国的品牌出海时需要面对,海外的品牌进入中国时也一样要面对。时点:00:00 出海人听这期内容的目的03:00 结缘ACE并创立杭州社区05:45 把社区活动当成运营项目08:00 初次活动难以忘怀的记忆10:30 ACE社区人员大概的背景13:30 组建社区自己提升的能力16:00 ACE社区活动的常规流程17:00 印象深刻的一些活动记忆20:00 品牌周边需要被赋予意义22:00 Patagonia 社区活动亮点23:45 Atlassian品牌理念和文化26:15 YY哥对社区未来发展畅想30:00 Atlassian很支持社区发展33:00 协同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36:00 如何参加ACE及有何益处如想了解更多可以搜索 YY哥 的公众号:跟YY哥学Jira

04-11
38:16

Vol.17 真诚换真心-众筹筹的不仅是钱更是心

与刚染完白金发色的婷婷相识于一个充满巧合的局,在轰鸣的音乐中微醺着聊出海也真的是费嗓子。婷婷会开玩笑地说她应聘时的岗位只是"海外社媒运营"但这两年干得像个联创,我也忍住不爹味地说"其实这挺好"。从一个工作三年的英专生口中,我听到了很多既成熟又单纯的洞见,就如同"卖货"和"品牌"没有孰对孰错,有对立也有交织。我们聊了很多,其中一些吐槽和对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我并没有剪进这期播客,不是报喜不报忧,而是希望婷婷在几年后重听这期播客时,可以依然抱着理想主义者的自豪说: "你看吧,我当时就说那些脏东西别来沾边!"本期播客内容更多的是围绕"用户共创"这个主题,对婷婷目前所处企业没有过多介绍,大家可以参考背景资料:Blucap Moto 完成海外发布与Kickstarter众筹01:20 略带紧张的自我介绍和行业小科普04:30 大部分"DTC"只停留在销售渠道上06:00 用户思维理论挺普及但大都没耐心07:20 用户共创会降低试错成本营销费用08:30 Blucap品牌创立初衷和创始人理念11:00 品牌故事本来是一个不用编的东西15:30 泡海外论坛听取潜在用户真实想法18:00 闭门造车也可以卖货但延续性较差20:30 众筹的种子用户是最最宝贵的资产22:30 众筹网前人挖坑后人遭殃变得平庸26:00 测试用户发表的真实想法太暖人心28:30 硬件产品的魅力以及杭州的大环境30:00 社区/社群/私域的海内外差异巨大32:00 大家对社群有人情味与兴趣的期盼34:00 对海外社群的克制及价值提取方式36:00 大的调研公司与初创品牌无法适配38:00 初创品牌说明自己的小反而会加分40:00 自欺欺人没必要,真诚才是必杀技42:00 用心做产品,用心与用户产生连接片尾曲:草东没有派对《但》感谢你的收听。龙傲天说得好:用真心!

03-25
44:26

Vol.16 总要去填信息差的空然后下海看看繁花

和同样不喜欢蹭热度的老友 Ryan 以最近热门话题开启一段常规聊天,不聚焦吐槽而是辩证地去看待流量、信息差和职场人生。Ryan 说喜欢强调自己曾待过某某大厂或吹嘘自己频繁跨界的人,大概率没有什么核心本领,所以我也就不介绍他太多了,目前他是填空题科技的创始人及CEO.02:00 作为一个买过课的技术咖如何看待卖课和割韭菜20:00 嘉宾自我介绍以及个人对行业变迁及现状的感悟37:00 新一代年轻人走出去的求稳和再回来的价值认同50:00 每个品牌都在面临本土化和品牌建设传播的迷思60:00 一个公司不管什么部门能解决协调问题都会很顺75:00 公司架构和风水能看出一个公司经营方式优缺点85:00 世界还是很有趣很美好的就看你愿不愿意下下海风吹草低见牛羊,2024 仍飞扬。还没有听友群但可以随便看看主播的自媒体:小红书及公众号同名:乙森Ethan也可以添加主播微信:EthanXYG都不容易,感谢你的时间和鼓励。

02-22
01:28:10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