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吴说不加密播客
吴说不加密播客
Claim Ownership

吴说不加密播客

Author: 吴说区块链

Subscribed: 44Played: 605
Share

Description

轻松交流,原汁原味,细节满满。吴说团队推出的中文播客,内容涵盖区块链行业热点,对话有趣有料的专业人士。欢迎喜爱播客的听众订阅。文字稿请关注吴说微信公众号及其他渠道。频道包括小宇宙 Youtube Apple Podcast Spotify 等。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
107 Episodes
Reverse
本期播客采访了 NextGen Digital Venture (NDV) 的创始合伙人 Jason Huang,深入探讨了 NDV 基金的起源、发展以及投资策略。NDV是一家专注于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合规加密货币投资服务的亚洲平台,成立于 2023 年,其与 Metalpha 合作推出的 Next Generation 基金截至2025年3年实现了 375.5% 的资产净值(NAV)表现,跑赢比特币 67.3%。以上业绩可以在彭博社(代码:LSQNEXI)查询。NDV 现已成功启动二期基金,将继续专注于加密资产相关的股权投资。采访中,Jason 分享了 NDV 基金从 2023 年起步的背景,尤其是在 Crypto 市场的独特视角,并讲解了基金如何利用传统金融工具如股票来进入 Crypto 市场。此外,还讨论了基金的投资成果,如何通过股票和债券等传统金融手段带动资本流入 Crypto,以及如何在市场波动中进行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Jason 还揭示了基金二期的策略变化,如何根据市场的不同周期调整投资方向,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调整和机会做出前瞻性预测。声明:本文内容仅为受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吴说观点,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金融活动。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NDV基金的起源及初衷00:30 通过传统金融带动Crypto投资01:54 一期基金的成功与退出03:09 二期基金启动及AUM超过1亿03:41 二期基金的投资策略调整05:03 值得投资的Crypto项目分析05:23 关注以太坊及相关股票的投资机会07:02 未来市场预测与投资策略08:00 与传统股市相关的比特币预测09:22 一期与二期基金的策略差异11:10 关于港股及Crypto相关公司的分析12:25 以太坊相关投资前景分析14:47 比特币的上涨与未来预测16:00 未来市场可能面临的调整风险17:54 是否会去关注其他山寨币?20:18 基金的投资策略:更加谨慎与灵活调整
本次访谈围绕新火科技新任 CEO“七爷”翁晓奇的从业历程、对加密行业合规化趋势的判断、新火科技的新阶段战略(面向高净值客户的“私行级数字资产管家”与“美股金库化专项布局”)、以及对本轮市场周期与资金定价权迁移的观察展开。内容重点包括:合规化与传统金融融合被视为长期主线;新火拟以高触达、全链条服务切入高净值客户;同时规划设立规模化专项参与美股“金库公司(Treasury/DAT)”浪潮。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https://mp.weixin.qq.com/s/AFORHOaffjCc8KBEdNvJtA声明:本文内容仅为受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吴说观点,不对任何代币进行背书,吴说与新火科技无利益关联,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金融活动。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开场与嘉宾背景:从火币、HashKey 到新火的新阶段定位06:50 合规化主线与 ETF 增量:牌照、通道与资金入场逻辑21:50 既有业务复盘与差异化:资管/钱包/OTC 资源整合与“记忆点”29:30 一期战略:“币圈私行”高触达服务与家族信托/传承方案37:30 二期战略:“金库化专项”参与美股/他市金库公司机会43:00 国际化与持牌路径:香港起步,拓展美国与全球化合规51:00 市场与资金观察:定价权迁移、周期判断与资产配置取向55:00 团队与招募:小而精配置与后续对外披露安排
本次访谈围绕 World Liberty 的起源、稳定币 USD1 的增长与应用、RWA 代币化规划、团队与资本布局,以及对监管与地区市场的建设与 WLFI 联合创始人 Zach Witkoff 和首席运营官兼联合创始人 Zak Folkman 进行了交流。 Zak 表示其目标是以一体化应用(转账/消费/加密交易/卡片支付)与 USD1 稳定币为核心,服务未被传统金融充分覆盖的用户群体。声明:本文内容仅为受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吴说观点,不对任何代币进行背书,吴说与 WLFI 无利益关联,不持有相关代币,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金融活动。该音频为英文对话,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入局原因与 Zach 个人背景02:12 World Liberty 项目的起源以及早期发展06:14 World Liberty 如何在没有银行账户的情况下帮助用户10:06 USD1 稳定币与 Binance 的合作误解13:43 World Liberty 团队人员如何推进工作15:55 ALT5 Sigma 如何帮助 World Liberty 生态系统17:31 特朗普的政策未来对整个加密行业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0:05 World Liberty 是否会在亚洲进行更多的活动或社区建设
Hyperliquid 是本周期最成功的项目,以仅仅 11 人的团队,已经占去中心化永续市场超过 75% 的份额,用户资产规模达约 62 亿美元,项目代币市值近 160 亿美金,排名第 13,甚至被社区认为可能是下一个币安。在本期节目中,Hyperliquid 创始人 Jeff Yan 对吴说主编 Colin 分享了构建去中心化交易协议的历程与思考。他谈到自筹资金的重要性、拒绝风险投资的原因,以及坚持用户驱动增长的理念。Jeff 还阐述了 Hyperliquid 对去中心化金融未来的愿景、不将代币上架中心化交易所的逻辑,以及团队保持精简高效的承诺。他同时分享了对加密创业、加密行业领导力的看法,以及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如何影响他的商业思路。该音频为英文对话,阅读播客精选文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介绍与 Jeff 的个人背景03:45 Hyperliquid 早期建设经历与发展05:18 为什么 Hyperliquid 选择自筹资金08:10 不将代币上架中心化交易所的原因09:57 对加密创业者的融资与上架建议11:37 做市商在 Hyperliquid 发展中的角色13:19 核心团队规模与招聘策略14:23 未来团队扩张与愿景15:46 投资 Hyperliquid 生态项目17:04 Hyperliquid 的路线图规划18:59 Hyperliquid 在去中心化金融未来中的角色21:18 与大型团队相比 Hyperliquid 的竞争力22:53 Jeff 的管理风格与领导方式23:29 领导理念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25:33 给加密领域创业者的建议28:21 Jeff 的文化背景及其对 Hyperliquid 的影响32:19 给中文社区的留言
本期播客邀请香港资深合规律师吴文谦律师,针对香港最新生效的稳定币法案进行深入解析,澄清市场的多重误解。他指出 USDT、USDC 等境外稳定币并不在港发币,故不受新规约束;香港仍可 OTC 交易主流稳定币。同时探讨了散户参与、KYC 要求、监管审批流程、京东等大型机构入局的背景,以及银行、传统企业的战略反应。此外,分析了稳定币牌照的申请难点、法案与合规场景的适配挑战,以及香港与美国在加密政策上的路径差异,展望香港稳定币的发展潜力与局限。需要注意的是,香港金管局最新解释称:目前只有认许提供者可以合法要约提供法币稳定币。目前认许提供者仅限于:持牌稳定币发行人;获证监会发牌进行第 1 类受规管活动的法团;获证监会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银行;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非认许提供者不得向零售或专业投资者要约提供稳定币(无论该稳定币是否受监管)。虚拟资产场外交易机构(OTC)目前不属于《条例》下的认许提供者。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误解澄清:稳定币条例监管范围与境外项目关系01:12 法规细节:USDT/USDC 无需在香港申请牌照03:40 OTC 交易合法性:稳定币法规不涵盖二级市场交易07:00 监管空白期:OTC 交易监管权未定,散户交易成争议焦点12:00 KYC 争议焦点:法规未强制写明,但监管实际操作偏好闭环模式16:25 大型机构热情高涨:京东、蚂蚁、央企为何纷纷申请稳定币牌照18:05 上市公司炒概念:多数停留在设想与预热阶段,真正落地少20:15 美港监管对比:香港稳定但保守,美国因政治变化反成吸引力23:27 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与港元稳定币定义不同,暂不冲突26:05 银行积极参与:设立团队储备资产管理与业务拓展两大动因28:05 竞争力疑问:香港稳定币面向合规场景,难与 USDT/USDC 竞争30:20 应用前景探索:稳定币需在特定合规场景中寻找自身定位33:30 国际反洗钱压力:FATF 审核可能影响香港监管趋严36:10 市场热度回暖:Web2 企业入场,香港氛围逐步升温但多仍处筹备阶段
本期播客中,知名分析师郑迪详细探讨了香港与新加坡在 Web3 领域的监管趋势与发展机遇。他分析了新加坡近期监管严格化背后的国际合规压力,以及香港在政策包容性、产业布局上的竞争优势。郑迪指出,香港具备成为亚洲甚至全球 Web3 中心的潜力,但也面临来自内部政策波动与外部国际监管的双重压力。此外,他深入讨论了稳定币市场未来走势、股票代币化监管前景、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在中美市场的差异以及发展潜力。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开场介绍与讨论香港成为 Web3 中心的可能性01:51 新加坡监管收紧背后的 FATF 压力与行业排斥策略04:05 新加坡“监管悬崖”造成从业人员回流香港05:25 香港为何选择拥抱 Web3:被动与主动之间的战略选择07:59 新加坡为何限制 Web3 行业:经济贡献与选举压力09:14 香港 Web3 产业定位:亚太中心还是全球中心?10:50 美国加密监管影响全球 Web3 生态:中国政策松动迹象显现13:37 香港成为亚洲 Web3 中心的可能性分析:大陆政策转变助力15:00 链上金融格局变动:美国体系升级与中国的历史机遇17:02 中国与美国在链上金融霸权中的竞争与合作前景19:03 香港稳定币市场挑战:USDT 的主导地位与未来空间20:00 北京政策态度的不确定性对香港稳定币的影响20:49 美国《天才法案》如何影响稳定币市场竞争格局23:20 其他去中心化稳定币是否能抓住市场缝隙24:30 香港监管审慎态度解析:金管局牌照邀请制与内外压力27:44 香港与新加坡对离岸加密服务的监管态度差异分析29:20 香港重视中小企业 Web3 创新,新加坡偏好大型跨国公司32:00 香港街边找换店监管升级:OTC 市场面临洗牌34:00 股票代币化趋势解析:美国 Robinhood、Gemini 与 Kraken 模式差异37:10 Robinhood 的股票代币化合规模式与挑战38:00 股票代币链上转让的监管障碍与潜在豁免可能性40:50 SEC 主席考虑股票代币化豁免的监管突破意义41:30 香港 RWA 发展现状与前景:非标资产成市场亮点43:35 中美 RWA 市场差异与“万物上链”时代的机遇44:25 香港 RWA 二级市场流动性难题与监管障碍45:30 香港货币市场基金(TMMF)代币化与合规流动性转让探索46:40 链上资产安全性问题:转错或被黑后的赔偿机制缺失47:50 美国监管简化证券代币(STO)发行流程的可能影响
本次访谈由吴说 Colin Wu 采访前 Facebook/Uber 高管秦汉,他创立的新创公司 Jarsy 是一家致力于将 Pre-IPO 股权代币化的创新平台,旨在以 Web2.5 模式推动未上市公司股权的代币化,降低传统投资门槛,让散户也能参与如 SpaceX、Redwood Materials 等热门 Pre-IPO 项目的投资机会。Jarsy 近期完成 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著名风投 Breyer Capital 领投,后者曾早期投资 Facebook 与 Circle,同时获得 Karman Ventures(由 Uber 创始人 Travis Kalanick 等硅谷巨头联合设立)及 Anchorage CEO、Mysten Labs CEO 等加密与科技领袖的天使支持。在采访中,秦汉深入分享了其创业动机、产品逻辑、合规策略以及与 Robinhood 推出的 xStocks 模式的异同。他强调,Jarsy 以合法持仓公司股权为基础,发行经济权益代币,并选择循序渐进与监管协作的方式,而非绕过 SEC。他也提及当前 Web3 领域对 DeFi/TradFi 模式的融合趋势,以及 Jarsy 将来与中心化平台或交易所接轨的可能性。访谈中亦提到 Robinhood xStocks 模式对市场教育的推动作用,以及未来合约与衍生品的潜在延伸方向。秦汉认为,未来 5–10 年内,代币化资产将走入千家万户,并重新构筑整个金融系统的底层逻辑。阅读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秦汉自我介绍:清华、Facebook、Uber、Afterpay 经历02:24 为何创立 Jarsy?解决散户无法参与 SpaceX 等 Pre-IPO 投资问题05:13 公司启动时间线与产品上线节点06:27 团队规模、全球化分布与核心产品策略07:27 完成 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人包括 Breyer Capital、Karman Ventures08:45 为何定义为 Web2.5,而非典型 Web3 公司?09:55 股票代币化的底层逻辑与 Jarsy 模式:经济权益代币而非股东身份13:13 合规策略与美国 SEC 态度变化;支持 Regulation D 起步,逐步推进大众参与16:21 评论 Robinhood xStocks 模式,其 DeFi 路线与非美策略18:32 是否考虑走类似非美路线?Jarsy 更偏向合规慢进路径19:48 当前总交易量数百万美元,关注产品打磨与市场时机21:45 KYC 与合规筛选:非制裁地区通过 KYC 后即可参与22:45 投资额上限与 Pre-Sale 模式说明:如何先收资金再去购买目标资产26:06 过去一年成果回顾:从 SpaceX 扩展到更多 Pre-IPO 标的与链迁移至 Base27:41 上线 “Name Your Price” 功能,提供 Pre-IPO 代币挂单退出机制29:09 探讨与 CEX/交易所合作的可能性与时机考量32:53 是否推出衍生品?视未来流动性而定,长期趋势肯定存在34:20 为何不做 AI?选择从真实痛点出发,不追风口36:50 股票代币化市场展望:Pre-IPO 更具突破性,长期需结合上市公司与房地产、债券等多类资产上链38:54 SEC 未来可能采用 sandbox 式政策,逐步开放资产代币化40:30 美国 Web3 创业趋势观察:基建与 ToC 类应用如预测市场、保险、借贷将迎来增长
本期播客中,FTX 中国区大额债权人 Will 详述了其在 FTX 事件中的个人经历,资产损失过程,以及 FTX 提出 “受限司法辖区” 动议对中国债权人的潜在影响。Will 指出,该动议可能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 49 个国家的债权人无法获得赔偿,其核心问题在于由 FTX 自行聘请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可能失公允,造成中国债权人权益被剥夺。Will 已联络律师并发起反对动议的行动,同时号召更多债权人写信给法官表达异议。访谈也涵盖了 Will 对 FTX 倒闭前后资产配置决策的复盘、维权行动的法律策略,以及动议背后的制度性不公。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开场:FTX 宣布不赔付中国债权人引发关注00:49 Will 自我介绍及竞选债权人委员会经历02:35 FTX 动议可能危及中国债权人赔偿资格03:13 Will 在币圈的职业经历及债权规模04:24 大额资产为何集中转入 FTX06:22 利用 FTX 功能进行链上套利的原因07:42 过度信任 FTX 带来的代价09:06 抄底与底仓转移策略导致资产被困10:18 逃出生天的犹豫与遗憾12:13 面对资产被冻结后的心理状态13:43 是否卖出债权与心态转变15:27 KYC 问题导致债权出售失败16:53 FTX 还债时间轴及中国债权人被排除19:26 “受限司法辖区” 动议的具体内容21:49 动议的潜在不公与法律操控风险23:16 反对动议的法律行动路径与操作流程25:32 债权买家不受影响引发公平质疑27:26 税务居民身份与赔偿资格的矛盾30:00 债权价格与赔偿机制分析31:31 债权人卖与不卖的选择分化32:09 Will 质疑债权公司与 FTX 存在利益关联33:11 稳定币支付是否合理的法律争议36:04 外汇管制是否构成合法赔偿的障碍38:38 海外账户和电汇路径的替代方案39:58 动议法官审理时间及后续流程40:19 时间紧迫促使债权人加紧行动
本期播客内容来自 Web3 101。前链闻总编辑刘锋与吴说 Colin 讨论了当下传统媒体与加密货币媒体所面对的挑战与困境。两位同时也讨论了普通读者如何才能在加密货币混乱的信息场中获得更真实、更准确、更有效的信息。更多信息请关注 Web3 101。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开场01:48 吴说的起步与发展历程03:27 吴说英文号发展的关键因素06:42 媒体是否推动币价:信息影响市场的机制08:31 如何获取独家新闻与验证信息的矛盾12:24 快速信息与情绪投机如何改变媒体角色15:15 媒体能否帮用户赚钱的争议20:03 洞见与主观判断在投资信息中的角色24:10 信息只是策略中的因子,真正关键是投资策略26:10 加密货币市场的反身性与信息驱动的自我实现29:23 媒体的公共性与商业困境:被收购潮背后的原因32:59 加密媒体是否仍值得信赖36:02 意见领袖与媒体的冲突加剧,信息攻防战升级38:48 在碎片化信息世界中寻找可信任节点的可能42:52 社交媒体货币化机制对内容质量的影响46:41 如何甄别可信信息与构建信息验证机制50:39 传统信息源衰落,Newsletter 和播客的新价值55:47 寻找信息入口的门槛与信息茧房的问题
本期播客对话 GOAT Network 创始人 Kevin Liu,围绕比特币 Layer 2 的基础设施建设与 BTCFi 的可行路径展开深入讨论。在 Kevin 看来,当前的 BTCFi 市场尚未真正启动,主要受限于缺乏原生安全性的 Layer 2 架构与真实可持续的 BTC 收益机制。GOAT Network 尝试基于 ZKVM 与 BitVM2 构建一个原生的 ZK Rollup 系统,提出去中心化 Sequencer 架构与以 BTC 计价的 Gas Fee 机制,并配合多资产 POS 模型实现链上原生收益。节目同时分析了 BTCFi 产品设计在面对不同类型持币者(如矿池、机构与散户)时的差异化策略,包括 SafeBox 等低风险收益工具与高风险参与机制。此外,Kevin 也提出了对比特币 Layer 2 定义的五项硬性标准与三项可选标准,呼吁行业建立技术共识,强调无需许可退出、去中心化桥接与抗审查能力等核心要素。播客后段还探讨了 BTCFi 面临的流动性碎片化挑战、比特币 ETF 机构可能的参与方式,以及对 BTCFi 行业未来发展的乐观判断。整期节目提供了一个以 GOAT Network 为样本,对比特币 Layer 2 和 BTCFi 架构演进的深入案例观察。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从以太坊 Layer 2 到比特币生态:GOAT Network 的起点与定位04:00 团队架构与经济设计:如何支撑一个原生 BTCFi 项目运行06:37 BTCFi 市场尚未启动,Layer2 仍在基础建设阶段12:16 安全与收益并重的BTCFi路径设计17:30 产品化策略:服务多类型BTC持有者20:47 BTC生态新叙事与资产形态探索26:00 Layer2定义的重建与标准制定呼吁30:00 比特币生态未来叙事的重构方向35:00 比特币 Layer 2 的技术标准40:25 基于 Sequencer 与 BTC Gas 的模型 实现原生收益44:28 GOAT Token 功能定位:共识、激励与治理47:06 流动性碎片化挑战下 GOAT 的策略选择与远期目标51:06 对 BTCFi 和比特币 Layer 2 的信心判断
本次访谈由吴说创始人 Colin Wu 对话 HashKey 交易所 OTC 负责人 Emma Shi,围绕香港加密货币合规 OTC(场外交易)生态展开。Emma 分享了自身在 OTC 领域的发展经历,并深度剖析了 HashKey 在合规牌照、银行合作、产品迭代、风险管理、税务考量与跨境资金流动方面的经验与观察。访谈涵盖 OTC 合规结构、与非合规平台的差异、用户税务担忧、人民币与现金交易红线、以及多币种出入金布局。同时也讨论了 HashKey 的全球化布局、与内地合作展望、对行业监管成熟的期待,以及在合规交易所生态中应对竞争的策略。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开场介绍与嘉宾背景01:03 HashKey 交易所 OTC 的发展02:32 香港 OTC 合规监管路径拆解04:26 海关与牌照监管权争议现状05:13 VATP 与 MSO 牌照职能区隔06:18 是否进入线下 OTC 的考虑与挑战07:25 OTC 产品三层结构与用户体验提升10:40 非合规平台法币交易的三大风险14:18 合规出金是否带来税务风险?16:09 Travel Rule 与钱包白名单的背景机制17:55 多币种出入金需求与跨境贸易增长20:05 银行账户被冻结与“冻卡”误解说明22:33 香港加密友好银行与战略合作24:39 HashKey 全球牌照布局与合规范围26:20 HashKey 技术产品线与链服务延伸31:25 合规平台运营难点与商机并存31:26 香港合规交易所数量上升与竞争压力33:29 HashKey 系统是否可赋能线下 OTC 店34:53 内地合作展望与人民币交易禁区
本篇内容来自《龟 Talk》对加密领域投资人与创业者 Christian 的专访,深度回顾其从大学入圈到创立加密支付项目 Infini 的全过程。Christian 是本周期最受关注的 00 后华语加密货币创业者。访谈涵盖三个核心板块:一是其个人投资路径的转变,从分散配置走向“逻辑驱动 + 集中持仓”的实战经验;二是对当前市场结构与情绪的判断,包括对牛熊周期、主力资金与项目本质的认知;三是 Infini 产品的差异化策略,包括低费率、高收益、卡内理财与安全机制。Christian 同时分享了对 Cheems、GMX、Coinbase 等重仓案例的得失反思,并指出当前选币逻辑应聚焦 “团队格局、代币结构、共识集中” 三大标准。该音频获得《龟 Talk》授权转载。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Christian 个人背景介绍2:32 为什么选择切入支付赛道10:24 从用户到从业者:为何决定全职投入 Crypto 行业13:04 年轻创业者的成长心得与投资心态16:24 如何判断市场牛熊:情绪优先于量化指标22:09 牛市中值得关注的赛道与主力逻辑25:36 新叙事机会:链上美股与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博弈27:16 投资策略与标的选择的演变:从配置模型到集中持仓29:52 出场策略:分批退出与情绪判断为主33:30 Cheems 项目投资复盘:从误打误撞到长期绑定38:13 经典重仓案例:Coinbase 与 GBTC 的情绪周期决策44:05 失败案例复盘:GMX 与 ARB 项目的反思46:52 投资逻辑总结:选团队格局、控制代币结构与集中共识50:07 投资心态建议:仓位控制与逻辑信仰胜于情绪焦虑59:51 Infini 产品介绍:对比 Crypto 卡优势、低费率与理财收益56:44 用户体验设计:以散户为中心的产品策略01:01:17 发币与激励机制:暂不发币,未来视市场发展再议01:02:28 安全机制说明:从合约管理到托管机制的全链路保护01:05:45 未来计划与人才招募:持续迭代产品、扩张全球市场
在播客中,K 详细回忆了他在菲律宾遭遇绑架并被成功营救的全过程。他是菲律宾 2022 年超过百起绑架案中唯一的幸存者,案件牵涉菲律宾本地绑匪和华人黑帮势力,以及受害者贴身保镖作为内应。K 讲述了他如何在被蒙眼、电击、烫伤与威胁中冷静谈判求生,最终通过付 USDT 赎金得以获释,并协助警方陆续抓捕绑匪核心成员。他的经历揭露了菲律宾华人圈绑架事件频发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也提供了切身的安全建议。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从矿业转向加密货币,因绑架事件淡出主流圈01:50 绑匪团伙被陆续捕获,涉案核心人物背景惊人03:42 被贴身保镖出卖,遭遇预谋绑架全过程09:21 语言策略巧妙求援,借助闽南话联络外界报警18:05 赎金谈判从 1 亿美元压至合理价位,支付方式为 USDT20:10 警方封锁酒店协助付款,全程配合绑匪达成营救计划30:08 释放过程谨慎安排,K 独自逃出生天34:59 回归后配合警方,持续数月助力抓捕同伙39:52 保镖转供二号嫌犯,幕后操控与司法金权交易曝光42:52 故意跳过庭审避险,揭露法庭拖延与暗中交易45:02 生还关键在于态度配合与全程未识破绑匪身份51:43 起因源于贴身保镖出卖,暴露华商安全盲区54:53 绑架事件频发,华人绑华人成为主流模式56:34 菲律宾依旧充满商机,但必须强化安全防范
ETHPanda Talk 是一个聚焦于如何基于以太坊构建美好数字未来的节目。邀请杰出的以太坊建设者,分享他们建设以太坊的动机和正在推进的项目,以及相关的经验和收获,包括他们对未来的展望。希望通过挖掘这些背后的故事和理念,为大家带来更多元的一些视角或者灵感,激发大家共同参与以太坊的建设。本期 ETHPanda Talk 的嘉宾 Hsiao-Wei Wang 在 2017 年以研究员身份加入以太坊基金会,并在过去将近 8 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以太坊基金会内部任职,参与了包括 The Merge、Shapella、Dencun 等多重以太坊重要升级。在 2025 年 4 月,她刚刚接任以太坊基金会的联合执行董事,这也是她上任之后对外接受的第一个专访。本期 ETHPanda 与 Hsiao-Wei 共同探讨了她的成长经历、以太坊技术路线图确定的细节、社区构建的亮点与难点和她在以太坊基金会的工作。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新的想法和思考。该视频来自 ETHPanda,吴说获授权转载。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Hsiao-Wei 加入 EF 的背景与动机03:49 参与 Beacon Chain 与 Merge 的心得07:59 面对行业泡沫与负面情绪的应对策略10:10 路线图如何制定与推进14:50 EIP-7702 与 AA 账户抽象的未来17:17 以太坊扩容策略与数据可用性升级19:28 Farcaster 等社交类小程序的潜力20:57 地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台湾经验22:37 亚洲开发者优势与全球定位23:34 未来仍有待开发的空白领域24:48 从研究员到高管的工作转变26:34 EF 组织结构与新成立组织功能30:05 预算管理与 ESP 资助机制变化32:08 听取社区反馈的机制34:02 以太坊基金会能否用 DeFi 收益替代卖币?34:55 以太坊基金会为什么时不时 100 ETH 卖币给大家带来情绪的影响?37:01 EF 是否会退出?以太坊理想形态的探讨39:03 给行业新人的建议与推荐书籍40:30 日常生活与兴趣
本场 AMA 由加密财税服务机构 FinTax 举办,创始人 Calix 和高级税务经理 Simon 深入解析中国近期境外收入补税行动,重点聚焦其对 Web3 从业者和投资者的影响。Calix 指出,自 2023 年底起,上海、浙江等地税务局开始针对中国税收居民的港美股、境外银行账户发出补税通知,并通过 CRS 数据、外汇记录、支付平台等手段交叉核查,征管逐渐显性化、体系化。针对加密货币收入,虽然法律尚未明确定义,但税法中存在 “财产转让所得” 等兜底条款,已有炒币高盈利者被追缴税款的先例。Calix 认为未来加密资产税务风险不容忽视。Simon 讲解了 “税收居民” 的认定标准及相关免税条款,如 “六年 183 天规则”。两位还回应了如何合规申报链上劳务报酬、核查周期与举证空间等实务问题。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开场02:19 补税行动是否突然?其实是多年累积与征管能力进步的结果06:11 港美股券商是否会被征税?高频使用者已出现补税通知09:51 中产是否也会被查?资金往来可见度高,更易被识别12:07 币圈是否已纳入征税范围?已有高净值炒币用户被查补罚16:58 不汇款回国就没事?税务局也通过跨境支付和资金路径识别收入21:20 被通知核查后怎么办?周期、举证和谈判空间均因人而异23:35 税收居民如何认定?住所和183天标准,涉及全球征税权30:12 如何申报链上劳务收入?提供合同与转账记录可合规报税34:05 税务身份是否能筹划?家族信托与居住天数为主要策略路径
近期 Matrixport 的一则公告引发广泛关注,公告称正式下架柳园二号基金产品,已解除与相关责任人士的雇佣关系,未来严禁内部员工及其利益关系人通过公开或私域策略开展募资业务。柳园基金主打以太坊期权策略,一期柳园基金在短短几个月便获得近三倍的收益,随后清盘启动二期基金。但在类似的策略下,柳园二期基金持续大幅下跌,目前净值不到 0.04 几乎归零。在推特 Space 中,柳园基金主理人召北详细介绍了整体事件的背景。Matrixport CEO 葛越晟也对此次事件中 M 站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反思。该音频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下午的推特 space,部分声音效果较差,请听众见谅。前三分之一为吴说 Colin 与召北、葛越晟的问答;后三分之二为自由上麦提问,问答相对发散混乱。吴说与柳园基金、Matrixport 均无任何利益关联。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开场:社区对柳园基金亏损事件的质疑01:18 召北解释基金初衷:为展示实盘交易曲线05:21 核心策略:杠杆做多 + 期权对冲06:26 葛越晟承认平台两大管理失误12:19 资金规模暴增 5-10 倍的风控漏洞15:15 未设止损线导致管理人冒险加杠杆20:48 高风险产品是否应该公募的争论26:06 加息券补偿方案引发投资人不满30:41 国内推广是否带来法律风险的隐忧33:24 归因以太坊暴跌超预期的失败复盘38:04 平台对货架型与资管型产品的责任界定44:15 承诺完善产品风险分级和止损机制52:53 召北反思但拒绝对外详细披露策略01:00:23 葛越晟解释 FTX 债权赔偿方案待定01:06:05 净值暴跌时为何不止损的解释01:13:31 新用户质疑基金亏损合理性01:22:38 葛越晟强调风控改进方向01:28:05 用户提议召北开付费策略分享01:32:01 召北表示需要时间消化失败01:42:04 离奇听众分享硅谷投资理念01:57:34 收尾
在本次专访中,Bitget Wallet CEO Karry 回顾了其从 Web2 产品经理到 Web3 创业者的职业路径,并详述了 BitKeep 被 Bitget 并购后的整合与发展。他强调团队始终保持财务和产品独⽴,聚焦⽤⼾增⻓与⻓期技术投⼊,使钱包⽤⼾数从 1200 万增⻓⾄ 8000 万,跻⾝全球头部⾏列。⾯对 MetaMask、Phantom 等竞争者,BitgetWallet 通过 “移动端优先、服务⼤众” 的策略,与 MemeX 等功能降低⽤⼾参与⻔槛,快速响应市场变化。Karry 表⽰,BitgetWallet 正全⼒推进三⼤战略:冲刺⾏业前三、降低 Web3 ⼊⻔⻔槛、发⼒ PayFi ⽀付场景,持续在合规框架下实现规模化发展,将 Crypto 带给⼤众⽤⼾。Karry 还透露了近期即将推出品牌升级的计划。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Bitget Wallet CEO Karry 的个人经历04:51 怎样从 BitKeep 过渡到 Bitget Wallet 的?06:44 BitKeep 的用户规模变化以及内部驱动运营的核心指标是什么?10:32 经历并购后的团队独立性是否有发生变化?12:36 多家交易所加码链上钱包布局,如何应对挑战与压力?19:35 Bitget Wallet 的目标和宗旨是什么?22:21 如何看待 OKX 获取的成就和其将要面临的挑战?32:23 独立 vs 合并之争:为何起初 Bitget 就坚持钱包与交易所不合并,是否出于合规考虑?34:52 对于 Bitget“狼性文化”的优胜劣汰,初期是否感到不适应?36:15 经历 OKX 事件的影响,你们是否有针对性地优化合规体系?39:42 如何看待币安以钱包切入链上交易,Bitget 是否会调整产品策略以应对竞争?42:39 面对 Telegram 与 TON 生态的崛起,为何选择 All in 抢跑布局47:20 TON 热潮为何快速降温?Bitget 是否仍会关注其后续发展机会?49:38 今年 Bitget Wallet 的核心目标与发展重点有哪些?
本期内容为 DappLearning 社区发起人 Yan 对 Vitalik Buterin 做的中文采访,内容涵盖 ETH PoS、Layer2、密码学和 AI 等多个话题。Vitalik 表示,以太坊 PoS 网络已稳定运行四年,ETH 和 ETC 等代币价格走势的差异并非源于共识机制变化 , 未来应专注培育赋能 ETH 长期价值的应用生态。他指出,随着零知识证明(ZK)、无状态客户端技术应用,区块生产可能出现一定集中趋势,但通过提议者-构建者分离机制仍能保障抗审查性。针对 Layer2 发展,Vitalik 表示以太坊的交易吞吐量瓶颈已大幅缓解,当年的拥堵不复存在。他也指出,目前 Layer2 生态面临流动性碎片化、跨 Rollup 交互复杂以及长达一周的提现延迟等挑战。他建议通过多方安全委员会 +ZK 结合方案,将 Rollup 提现等待期从一周缩短至一小时以内。在协议演进方面,他呼吁提升客户端协作效率,并考虑在多数客户端准备就绪时就推动升级,而不必等待最慢的团队完成,以在适度竞争中加快以太坊升级速度。同时,Vitalik 指出,AI 与区块链结合有望赋能更多个体,降低技术门槛,减少个人与专家间的差距,推动创新民主化。Vitalik 鼓励开发者把握以太坊扩容与 AI 工具带来的机遇,专注于构建兼具实际用户价值与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应用 , 避免走向只追求技术理想却缺乏用户的极端,或流于纯投机的模式。吴说获授权转载,来源链接,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ETH 2.0 争议与 POS 运行四年后的价值判断03:19 区块生产可能趋向集中,但审查风险可控07:19 无状态客户端与“强节点”带来的中心化风险13:08 L2 扩容成功,流动性碎片化与提现延迟挑战犹存17:18 缩短 L2 退出时间的技术路径与三重需求平衡20:43 L1 在未来生态中的角色与 ETH 价值支撑26:13 多客户端协同提效,升级速度有望提升28:25 零知识生态演进:开发者门槛降低,新方案涌现31:32 应用密码学前景:MPC、FHE 潜力与风险并存33:28 AI 降低技术门槛,民主化潜力与集权风险并存37:57 Vitalik 对开发者的期待:不要错过时代的机会39:00 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之间的应用落点探索
此次 VOXEL 事件中的做市商 quntxxx 接受了吴说采访,他表示当时通过 100 个子账号获利 4300 万美金,提走约 1000 万美金,币安冻结几十万美金。他认为基于公平交易的原则,从盘口去交易,而不是故意去挖掘漏洞,去攻击 BG 的服务器,因此这部分的获利(4300 万美金)应该都是属于他们团队。Bitget 回应:这 8 个账户疑似相关联的专业羊毛利益集团,是导致本次 VOXEL 事件的主要始作俑者,并从中不当得利超过 2000 万美金。追回的资金,Bitget 将 100% 以空投形式发放给平台用户。除这 8 个账户外,其他所有 4 月 20 日 16:00-16:30 参与 VOXEL 交易且已提现的用户,账号在周三已恢复正常,且未来也不会被追究任何责任。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开场:Bitget VOXEL 事件背景介绍01:23 qntxxx 团队背景:22 年进入币圈,Luna 事件盈利 100 万美金02:45 Bitget 交易所做市商机制,团队收益 “曲线呈 40 度增长”04:38  事件核心:利用盘口波动获利 4300 万美金,提现 1000 万美金05:56 团队使用约 100 个子账号06:17 参与 Luna 事件,在币安交易,获利百万美金07:49 币安冻结少量资金,Bitget 发律师函指控09:37 猜测被提走金额不止有 2000 万美金11:06 Bitget 未及时停止异常交易,提币审核反复,部分账号仍成功提币12:48 部分冻结账号 2 小时后恢复,提币成功案例持续至当晚 11-12 点13:50 计划起诉 Bitget 新加坡主体15:00 选择 Bitget 原因:大交易所竞争激烈,小交易所利润空间更大18:52 谈及银行 BUG 回滚案例,反驳称交易撮合性质不同20:45 要求 Bitget 承认自身风控失误,而非归咎于做市商23:51 希望公开事件真相,反对 Bitget 模糊声明和打压行为
在本次香港 Web3 嘉年华 ETHAsia 2025 会场,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与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深度对话,共同回顾了 2014 年首次访华经历。Vitalik 强调中国矿工、交易所和开发者在以太坊早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享了学习中文的经历,并肯定中国社区在 ZK、AI 等技术方向的快速进步。谈及应用发展,Vitalik 表示基金会定位为赋能者,而非主导者,更希望本地社区自发推动。当前应聚焦 DeFi、RWA、去中心化社交等方向,而非泛泛谈“应用”。他呼吁中国团队参与以太坊 POS 2.0(Beam Chain)等底层研究,推动协议演进。针对“不可能三角”,Vitalik 认为分层架构已突破约七成技术瓶颈,未来借助账户抽象、ZK 技术、L1-L2 数据共享等,有望实现“微信级”Web3 应用体验。他提出通过将服务逻辑下沉至 L1 可显著降低 L2 开发门槛,L2 也应为 L1 提供的基础服务支付费用,实现价值回流。在“去中心化与中心化”适用范围上,Vitalik 强调现实世界如 RWA、身份系统需部分信任机制,区块链应通过密码学和 ZK 降低信任成本而非极端去中心化,从而提升公平与效率。关于全球生态,双方认为中美开发者构成两大核心力量。Vitalik 指出基金会资源有限,主要聚焦底层建设和教育支持,商业化应用应由社区自行推动。最后,肖风建议基金会在香港设立办事处,重启中国内地 Hackathon 与 Workshop,Vitalik 积极回应,并感谢中国社区多年来的支持与贡献。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加入吴说播客听友群,可添加小助手微信 ipo19841984。关注更多吴说快讯深度等内容渠道:吴说官网时间线:00:00 肖风与 Vitalik 回忆初访中国,中国社区支持以太坊发展04:21 对比 2015 与今日中国社区的技术深度变化06:25 Vitalik 如何一年学会中文并用中文演讲09:43 回忆 2016 年首场中国黑客松11:23 如何看中国开发者对以太坊的贡献与情感?15:00 应用应具体化:DeFi、Social、RWA 等细分方向17:38 Layer1 研发新方向:Beam Chain 与去中心化评估标准20:20 邀请中国团队参与 Beam Chain POS 研究,强调“开放参与”22:21 区块链如何突破“不可能三角”?何时出现“微信级”应用?28:03 L2 仍有技术瓶颈,钱包私钥与用户体验是关键31:00 多数扩展性、安全性挑战已被部分解决,看好未来爆发32:33 HushKey L2 案例:能否让 L2 更轻、更易建?34:26 Vitalik:将“脏活苦活”下沉至 L1,L2 支付费用38:41 关于“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适用范围探讨42:20 RWA 的信任问题举例:如何用 ZK 减少中心化信任依赖45:44 公共治理与身份系统中的“信任最小化”策略47:41 并非所有事都应彻底去中心,效率与公平同样重要49:22 大规模应用启动中美开发者如何协同?53:22 基金会资源有限,更希望本地社区自我成长54:46 应用层应由社区自发推动,基金会只做"别人不会做的事"57:59 希望亚洲城市涌现更多开发者与社区组织58:41 以太坊应在香港设办事处,重启内地黑客松与 Workshop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