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 1930-2019)是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也是一个文化符号、甚至是一种文学产业。布鲁姆在上世纪70年代最有名的书是《影响的焦虑》(1973),这个理论系列的后续著作还包括《误读的地图》(1975)等书。布鲁姆主要以精神分析、尼采、诺斯替神秘主义来讨论诗歌传统的延续和修正,特别关注前代和后代诗人之间的争竞和搏斗。1990年代,他出版的《西方正典》一书影响巨大,他在书中捍卫西方传统的经典文学,批判所谓的“憎恨学派”(the School of Resentment)。布鲁姆成为美国文学批评的泰坦和西方正典的护卫,为此也招来很多争议。同时,他编辑、撰写了大量经典作家的导读以及批评文章的精选集,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学教育和教辅产业。如果从他1959年出版的第一本书算起,到2019年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中间已有60年。布鲁姆要算是美国文学批评家中最活跃、最多产、最桀骜不驯、最不惧怕争议的人物。本期“夜航船”要讨论的,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Possessed by Memory: The Inward Light of Criticism)。本书的中译本今年刚刚由“中信·大方”推出,译者是深圳大学李小均教授。生命暮年的布鲁姆,在忍受衰老和等候死亡的时间里,大段引用并谈论他最挚爱的诗歌——从希伯来圣经到莎士比亚,从弥尔顿到丁尼生,从惠特曼到史蒂文斯。这本书是布鲁姆珍藏在心中那些伟大诗篇的选集,是他编辑的一部“西方正典诗歌选注”。打开此书,仿佛能听到布鲁姆为我们最后一次念诵他早已烂熟于心的诗篇,看到他如何以卡巴拉式的想象力,在诗与诗、诗人与诗人之间揭示出隐秘的关联。对布鲁姆来说,这些伟大的诗篇如同文学的陪葬品,他要将它们带到自己即将奔赴的另一个世界。《记忆萦回》是布鲁姆对自己一生的文学阅读所作的回顾。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巧妙编织的诗歌读本,是一部实用的阅读指南,是激发我们继续阅读文学的兴奋剂。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英美诗歌的青年学者许小凡,她用自己独特的诗歌阅读与批评的感性,与两位主播一起共同走进布鲁姆生命的最后岁月,聆听他的天鹅之歌。话题成员:许小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高峰枫(北京大学英文系)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嘉宾介绍:许小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文学译者。研究兴趣与领域为现当代诗歌,有关于诗与诗论的研究与评论见于《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上海文化》以及上海书评、澎湃等期刊与媒体,也从事文学翻译。译著林德尔·戈登著《不完美的一生:T. S. 艾略特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阅读书单:哈罗德·布鲁姆,《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李小均译,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Denis Donoghue, Metaphor. Harvard UP, 2014.海伦·文德勒,《大海,飞鸟和学者》,合唱团译,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贝贝特,2024年;Harold Bloom, The Western Can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 Riverhead Trade, 1995;Harold Bloom, Kabbalah and Criticism, Bloomsbury Academic, 2005.时间轴:00:31 布鲁姆的主要著述和学术生涯04:19 "一座高山弯下腰来和我说话”07:45 封面照:一个衰老的文学批评泰坦09:15 布鲁姆:阅读怪兽和文学神童13:37 Possessed Memory的题解18:16 把自己这样的批评家(和艾肯这样的诗人)在时间中留住24:01 布鲁姆的公共形象:守护濒危的正典24:40 布鲁姆的私人形象:爱默生式的诺斯替主义者+福斯塔夫27:30 Naomi Wolf控诉布鲁姆性侵 & "恋爱的布鲁姆”30:30 布鲁姆的教辅图书“工厂”37:28 布鲁姆如何揭示惠特曼和“诗篇”的关联39:39 布鲁姆如何定义教师:to present, to show, to provoke42:37 布鲁姆未能实现的“自我-他视”45:09 Helen Vendler与Rita Dove的恩恩怨怨49:16 布鲁姆的自我复制与“粗制滥造”51:06 约翰·霍兰德对布鲁姆的批评52:36 "老师是见证者,功能是示范和激发”54:54 布鲁姆的诺斯替底色:诗歌是对灵魂的唤醒1:00:52 布鲁姆总是能找到诗歌中关键的节点1:03:20 史蒂文斯式方法:超强大脑的串联1:04:47 卡巴拉与文学批评:Sefirot是什么?1:08:14 成为诗人,就是去“发明”你的父亲1:10:49 牛津教授Colin Burrow批评布鲁姆的牵强联系1:13:47 文学批评是约翰生博士所说的智慧书1:16:38 布鲁姆对James Merrill的解读:打开诗的轻盈空间1:20:10 好的批评家,与理论无关,而需要自己是天才1:21:10 前现代资源与文学批评的“邪乎劲”1:25:14 布鲁姆与“邪乎的”弗洛伊德1:29:40 感谢听众陪伴度过2024年** 勘误:《记忆萦回》的原版于2019年4月首印,而不是2017年,特此纠正。本期剪辑:但汉松
1930年,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 公元前70-公元前19年)诞辰两千周年,欧洲各国大张旗鼓举办了各式纪念活动,在新的历史阶段重新评价维吉尔对西方文化的意义。法西斯分子在维吉尔的诗歌中看到的,是国家、权威和秩序;人文主义者看到的,则是谦卑、坚忍、虔敬的基督教人格。在极其动荡的局势中,在纳粹掌权、二战爆发的危机时刻,“旧维也纳的最后一位通才”、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Hermann Broch, 1886-1951)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维吉尔之死》(1945年出版)。古代留下的维吉尔传略中,曾提到一个说法:诗人在临终之际,决定要将史诗《埃涅阿斯记》的书稿付之一炬,但这个决绝的念头并未实施。在奥古斯都的干预下,史诗被维吉尔的友人保存、编辑,成为后世欧洲文学的经典。布洛赫500页的小说,以高度诗化、高度粘稠的语言,描写了维吉尔临终前在高烧状态下的所思所想,将维吉尔的冥想和幻想、反省与梦呓汇成了一条奔腾汹涌的意识洪流。小说安排了维吉尔和奥古斯都有关史诗手稿存留问题的长篇对话,诗人和君主就诗歌的目的、诗人的责任、诗歌与政治的关系等论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近日,暌违近八十年的《维吉尔之死》中译本,由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译者是梁锡江、钟皓楠。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卢盛舟老师做客《夜航船》,与高峰枫、但汉松两位主播一起,讨论这部现代主义的文学经典。这部作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布洛赫借用了传记中一段简短叙事,写成一部高度复杂、晦涩的现代主义小说。他借维吉尔这个欧洲文化的象征,表达了有关时代危机的焦虑,以及对人生、艺术、政治多重的思考。《维吉尔之死》既是维吉尔文学接受史的一部标志性文本,也是20世纪上半叶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话题成员:卢盛舟(南京大学德语系)高峰枫(北京大学英文系)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嘉宾介绍:卢盛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德语文学博士。著有学术专著1部,译著1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论丛》Jahrbuch für Internationale Germanistik (《国际日耳曼学年鉴》)等CSSCI和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柏林浪漫派的共同体建构与想象研究”(19CWW016)。开设“德语文学经典选读”、“诗与思:德语近现代人文经典阅读”、“德国历史与文化”等课程。阅读书单:赫尔曼·布洛赫,《维吉尔之死》,梁锡江、钟皓楠译,译林出版社,2024年;Theodore Ziolkowski, Virgil and the Moder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注:其中有一章关于布洛赫)高峰枫,《维吉尔史诗中的历史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时间轴:00:51 西方文学中的罗马题材小说02:15 《维吉尔之死》在维吉尔研究中的地位03:21 故事梗概和基本风格04:49 维吉尔两千年诞辰与“维吉尔热”07:08 海克尔《维吉尔:西方之父》(1931)对布洛赫的影响10:26 布洛赫在中欧文坛的地位13:07 布洛赫的文学创作对自身时代的影射15:45 布洛赫的两千年周期律16:55 作为一种观念的“罗马”19:34 “新罗马”与大英帝国、美国、意大利和德国21:04 科波罗《大都会》中的“罗马”26:03 维吉尔要求焚毁《埃涅阿斯纪》的历史出处及后世解读31:42 “文理兼修”的布洛赫:一个勉强为之的诗人34:16 追求世界图景的新浪漫主义者37:55 读布洛赫不是“自由恋爱”,而是一次“相亲”40:42 太古里的字库塔;焚毁诗篇作为一种献祭45:56 第二章作为维吉尔的“颅内风暴”47:59 布洛赫在集中营创作《维吉尔之死》51:50 在荒谬的时代创造一种超越语言的语言52:46 缺乏节制的哲学沉思56:52 美妙的第四章;神秘主义与日耳曼文学1:03:08 无法卒读的第二章和柏拉图的“Chora”1:06:03 布洛赫作品的英译旅程及接受;缪尔夫妇拒绝翻译《布洛赫之死》1:07:24 女诗人恩特迈耶如何翻译《布洛赫之死》1:12:03 对汉语译本的翻译讨论:Schuldig,欠债还是犯罪/god,“神”还是“上帝”1:16:31 公务员文风和德语文学1:18:38 无法翻译的布洛赫和他的造词法1:20:35 总结与下期预告剪辑:但汉松
爱德华·萨义德(1935-2003)以一部《东方学》,成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其实,早在《东方学》破圈之前,这位生于耶路撒冷的“开罗神童”早就凭借过人的天赋和丰厚的家底,在美国顶级名校一路开挂——从普林斯顿本科到哈佛博士,再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萨义德的学霸人设曾让多少人艳羡。衣着考究、贵气十足的萨义德在美国永远是一副西方知识精英的派头,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没有祖国的流亡者,心心念念的是巴勒斯坦人民寻求领土和自由的抗争。他坚定地反对殖民主义和西方文化霸权,却又是西方文学、古典音乐和好莱坞电影的毕生热爱者。他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向权力讲述真相、积极介入现实政治,反对那些披着反叛的外衣、却只能在书斋里进行象征意义上的战争的学者。他一生树敌无数,被很多人怀疑、嫉恨和攻击,同时却又以其道德勇气、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吸引了很多忠实的崇拜者与追随者。作为萨义德当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学者蒂莫西·布伦南(Timothy Brennan)花费八年时间完成了这部《萨义德传》(Places of Mind: A Life of Edward Said)。它不仅为我们了解萨义德复杂多变的思想谱系提供了一份详细的阅读地图,也从不同的视角深入揭示了这位著名公共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彷徨、脆弱和幻灭。更重要的是,《萨义德传》完整地呈现了一个身处西方学术腹地、心系遥远东方世界的世界主义者的精神之旅——他或许在地缘政治的权谋争斗中壮志未酬,但他开创的“对位式”阅读依然是当代人文主义者最宝贵的文化政治遗产。本期“夜航船”我们有幸请来了北京语言大学高翻学院的柳博赟老师,她学习过英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叙利亚语、阿拉伯语,精研古代宗教;同时作为顶尖口译员,她工作的足迹遍及美国、英国、希腊、土耳其等地,对阿拉伯世界的历史与文化有着深入的体认。在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的节目里,两位主播(高峰枫、但汉松)与柳博赟不仅探讨了萨义德独特的人生轨迹,还从不同视角回顾了《东方学》在英美学术界和阿拉伯世界引发的广泛争议,并就“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为议题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话题成员:柳博赟(口译,大学教师)高峰枫(北京大学英文系)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嘉宾介绍:柳博赟,于北京大学英文系获得英美文学与文学理论博士学位(与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联合培养),美国贝勒大学宗教系访问学者。资深同声传译译员,从业20年,口译近千场,在英国、美国、希腊、土耳其等国完成过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任务。在国内和海外学习过英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叙利亚语、阿拉伯语等现代及古典语言。2012年起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现为高级翻译学院口译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景教文献的叙利亚语背景思想研究”。阅读书单:蒂莫西·布伦南,《萨义德传》(Places of Mind: A Life of Edward Said),伽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爱德华·萨义德,《格格不入》(Out of Place: A Memoir),彭淮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 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爱德华·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李自修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时间轴:02:01 介绍词:锦衣玉食的童年萨义德;青年萨义德的学霸人设06:21 萨义德回忆录与传记中的“地方”(Place)09:35 “如果我是萨义德,那爱德华是谁?”11:45 萨义德母亲在登记结婚时被撕毁护照15:36 萨义德为什么不是真正的“阿拉伯人”18:15 萨义德是西方精英大学自己培养出的“敌人”23:02 萨义德的哈佛导师哈里·列文与钱钟书的一段往事25:23 为什么“地理”成为了萨义德关注的核心28:34 萨义德在学术谱系上的兼收并蓄31:34 希钦斯对晚年萨义德的“背叛”37:35 在西方学界毁誉参半的《东方学》47:19 阿拉伯世界对《东方学》的复杂接受1:00:16 为什么《东方学》以政治策略为先,牺牲了学术严谨1:09:15 学术研究与政治表态的区别1:12:12 《文化与帝国主义》和对位法阅读1:16:33 萨义德参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得与失1:20:00 萨义德与阿拉法特是怎么闹掰的;从“两国方案”到“一国方案”1:25:03 《知识分子论》与自我反思1:32:24 萨义德的文化政治遗产:作为反抗的阅读和世俗批评1:40:32 萨义德vs.詹明信:左翼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两种不同道路1:43:05 补遗:一个“回旋镖”本期剪辑:但汉松
在1987年,杰拉尔德·格拉夫(Gerald Graff)凭借一部《以文学为业:一部制度史》(Professing Literature: An Institutional History),成为了西方文学研究界的明星。如今,每当人们再一次哀叹“英文专业之死”,每当我们后知后觉地质疑为什么“斯通纳们”会如此敬业而潦倒,并反复思考为什么“理论”热会让文学研究走向分裂和孤立,为什么美剧《英文系主任》会展现一幅悲催的学院生态(更反讽的是,这部剧集自身也无疾而终)的时候,格拉夫的这本书就会被重新想起。书中关于美国大学英文系的诸多历史钩沉,或许已经告诉我们:在时代的嗡鸣声里,文学之为修业,各种宛如人性般复杂的冲突与先后相续的自我否认,才是它本质而恒久的主题旋律。格拉夫的这本书有着历史学家的深邃,有着社会学者的冷静,也有着文学批评家的睿智。他帮助我们祛魅了一种所谓“人文主义神话”,即:在某个美好的过去,大学英文系曾经对文学之用、之美有过稳定的共识,大师们曾在课堂里引领学生读伟大的作品,用读者的灵魂去接近作者的灵魂,直抵文学之美的幽深腹地。格拉夫似乎对一切关于学科的浪漫化怀旧,都带有怀疑的态度。事实上,美国大学创立英文系、讲授英美文学课程,是在19世纪下半页相当晚近的时候才发生的。从追求古典主义精神的旧学院,到1887年按照德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建立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再到今天我们熟悉的以“领域覆盖”为特征的文学院系的建制,分裂与冲突从来就是一种常态——古典主义者与现代语言学者、研究者与通才、新人文主义者与批评家、批评家与理论家,从来在文学的基本观念和讲授文学的基本方法上莫衷一是。有趣的是,格拉夫并不将英文系在制度史上的这种系统性分裂与“模式化孤立”(patterned isolation)视为一种绝对的坏事,他也不像老派人文主义者那样去归咎于商业社会的物质主义或现代社会的专业化。他在《以文学为业》的历史叙述中,不断提醒读者注意到文学教育与研究方法上的变化,其实是学科与社会之间双向影响的结果。新人文主义者、民族主义者、政治左派、专业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都试图在英文系实践某种文化主张,但天生带有某种解构主义者气质的英文系,从未单纯沦为意识形态或社会统治的工具(按照格拉夫的幽默说法,即使是工具,也是效率极低的工具)。格拉夫在书中试图对抗那种宿命论的学科悲歌,他以一种审慎的乐观主义建议我们这些以文学为业的英文系教师应该敢于去向“讲授冲突”(teach the conflicts),将学科的内部分歧以辩论或对话的方式放入课程教学,从而超越英文系建制中的内部孤立,进而超越狭隘的身份政治与文化战争。在本期“夜航船”中,两位主播请来了著名的文学译者李晖,一同畅谈阅读《以文学为业》的各种感受,并结合各自作为文学从业者的经验,讨论了英文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反思了“讲授冲突”这一愿景的可能性与局限性。我们明白,格拉夫当然不是目前英文专业学科危机的拯救者,但是这本书以学科史的眼界,带来了一种思考制度危机与学科使命的不同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关心文学教育的人认真阅读和思考!话题成员:李晖(译者,大学教师)高峰枫(北京大学英文系)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嘉宾介绍:李晖,文学译者,北京大学英语系翻译研究博士,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代表译作有《应邀之作:拉金随笔》、《绝对恐惧:致杜卞卡》、《魔鬼作坊》、《呼啸山庄》、《刀锋》、《美学》、《浪漫主义》等。2019年获花城出版社“蓝色东欧翻译贡献奖”,2022年获评第一届雅努斯翻译资助计划“未来译者”,2024年获中国译协“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称号。阅读书单:杰拉尔德·格拉夫,《以文学为业:一部制度史》,童可依、蒋思婷译,译林出版社,2023年10月;John Guillory, Professing Criticism: Essays on the Organization of Literary Stud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22.约翰·威廉斯,《斯通纳》,杨向荣译,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以赛亚·柏林,《自由及其背叛:人类自由的六个敌人》,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3月;本期剪辑:但汉松
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这并不令人意外。他曾长期在《卫报》《新共和》担任首席文学评论人,现任《纽约客》的特邀撰稿人、哈佛大学文学批评实践教授。三十多年的文学新闻生涯,锻造了他清晰、深刻、博学、严肃的文字风格。在伍德身上,汇聚了一流的散文家、新闻作者和学者这三重身份,这不仅让他的《小说机杼》《破格》等评论集享誉世界,也让他对现当代小说的雄论成为塑造文学趣味与臧否经典作家的重要声音。本期特别邀请了著名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与高峰枫、但汉松两位主播一起畅谈伍德的小说美学观。从《小说机杼》(How Fiction Works)和《破格》(The Broken Estate)出发,三位话题参与者聚焦于伍德钟爱的自由间接风格(Free Indirect)、福楼拜和现实主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小说技艺自《包法利夫人》开始的嬗变——文体自觉、视觉性、诗意细节等等。就如伍德对福楼拜爱恨交织的态度一样,我们也试图在讨论中发现伍德式小说评论的问题:他对自由间接引语的推崇是否过度?他博闻强记的文本细读中是否有知识硬伤?他机关枪扫射一样的举例是否本身有歇斯底里之嫌?他对后现代作家的批评公允吗?他发明的“歇斯底里现实主义”标签到底指向何物?他反对后现代文学的虚无,又抨击乔治·斯坦纳的神学术语和罗兰·巴特的反现实主义,他大声吁求的“深度现实主义”又到底是什么?嘉宾毛尖老师以其特有的锐利与博学,还将讨论引向了《包法利夫人》在中国作家中的接受、“当代东北文学”中直接引语的回归、契诃夫与福楼拜的对读、“小说主义”(novelism)在中国商业电影、作家创意写作班的影响等有趣的方向。本期话题成员:毛尖(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高峰枫(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嘉宾介绍:毛尖,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影视、城市文化等。著有《凛冬将至》《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当世界向右的时候》《例外》《有一只老虎在浴室》《一直不松手》《夜短梦长》《一寸灰》;译有《上海摩登》;编有《巨大灵魂的战栗》等。本期书单:詹姆斯·伍德,《小说机杼(十周年修订版)》(How Fiction Works),黄远帆译,行思文化 & 江苏凤凰文艺,20),黄远帆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詹姆斯·伍德,《破格》(The Broken Estate: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Belief),黄远帆译,行思文化 & 江苏凤凰文艺,2021年;Timothy Bewes, Free Indirect: The Novel in a Postfictional Age, Columbia UP, 2022.Fredric Jameson, The Antinomies Of Realism, Verso, 2013.时间轴提示:03:05 詹姆斯·伍德其人其事07:04 毛尖二读《小说机杼》的感受13:14 伍德关于安东尼奥尼《蚀》的知识硬伤15:37 到底什么是伍德推崇的“自由间接引语”22:12 隐含的自由间接引语如何被伍德在阅读中神秘化28:15 新东北作家如何复兴“直接引语” | 《繁花》的半自由间接引语32:36 Timothy Bewes新著《自由间接:论后虚构时代的小说》38:44 自由间接引语与宗教祷告传统42:56 中国作家(李健吾、王安忆、格非)如何解读“爱玛”之谜47:36 为什么福楼拜必须杀死爱玛53:21 福楼拜将“风格”变成小说最重要的事56:30 福楼拜的复杂遗产:推崇细节、推崇可见之物1:00:52 作家应该像个镇定少语的男仆 | "浪荡儿"的细节照相术1:07:28 契诃夫作为福楼拜的“校准器”1:13:07 为现实主义辩护,如何成为可能?1:16:01 “歇斯底里现实主义”的标签厚道吗?1:27:09 用“真相”代替“现实主义”1:30:07 反对小说主义:从商业电影到作家训练班1:32:39 伍德如何挑战罗兰·巴特的“真实效应”1:34:36 《圣经》“扫罗”的故事与现实主义的可能性1:42:43 伍尔夫的"存在时刻”与作为“仪式”的现实主义1:45:12 总结伍德的意义
在汉语学界,能将四种外语写就的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这样的翻译者迄今几乎没有见到过。而刘皓明老师既翻译过艰涩的英文奇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近二十年来,又独立翻译了里尔克、荷尔德林、贺拉斯和品达的诗歌,同时还为这些高度复杂的诗歌撰写了详尽的专业注释,将文学翻译与艰深的学术研究融为一体,是非常罕见的学者型译者。刘皓明老师在2024年春季学期在北京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简称“文研院”)担任驻访学者。主播高峰枫老师利用这个机会,在文研院对刘老师做了一次线下访谈,就他的学术经历、在北大读书时如何学习外语、文学翻译的标准、什么是“好的中文”等一系列问题,与刘老师做了深度交流。刘皓明老师谈到,在读博士期间,发现阅读高难度的西方诗歌,有很多细节很难把握。每句话,每个字,都要花很大精力将它放在一个历史语境中,才能理解。当时,作为读书的一个副产品,会随手翻译荷尔德林或品达的片段,后来就越来越觉得必要对这一批诗歌集中翻译。所以,从里尔克开始,再到荷尔德林,因为要追溯西方诗歌中赞歌这种诗体的来源,才又返回到古希腊的品达和古罗马的贺拉斯。就是在这种“一路的不情愿中”,刘皓明成为了多种语言诗歌的译者,并在译诗的同时,又将研读的心得和成果,以笺注的形式表达出来。刘老师在1980年代初期在北大读书时,并不是外文专业的学生,却有意识地去掌握英文之外的多门外语。部分原因是在阅读像《荒原》这样的现代主义诗作时,看到T. S. Eliot在其中嵌入了不同语言的各种文本。在北大能提供的教学资源之外,他主要依靠自学,打下若干门语言的基础,待到去美国攻读博士之时,就可以更快地巩固、提高这些语言的能力,才能有今日的翻译成果和成就。在这次访谈中,刘老师还谈到《集异璧之大成》一书的翻译经过、对文学经典进行“直译”的必要和可能性、如何衡量“好的中文”。最后,两位老师还讨论了方言的消失、以及普通话和数码时代对中文的挤压。*****嘉宾介绍*****刘皓明,美国凡萨大学(Vassar College)中日文系与亚洲研究教授。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后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敎于美国卫斯理学院(WellesleyCollege)、卫斯理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巴德学院(Bard College)等高校。刘皓明通晓多种语言,中文以外,英语和德语为主要学术工作语言,此外也精研和掌握拉丁、希腊、法、意等主要欧洲语言。其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古典希腊和拉丁诗歌、英、德浪漫派与现代派诗歌、文学理论、中国中古文学与现代文学等。刘皓明是《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的主要译者(商务印书馆,1997),另外还出版过《里尔克述评》(2017)、《荷尔德林后期诗歌》的翻译和评注三卷本(2009),学术随笔集《小批评集》(2013)等。2021年出版了古希腊诗人品达诗集的第一個中文全本翻译《竞技赛会庆胜赞歌集》和古罗马诗人贺拉斯主要抒情诗作品的翻译与研究《贺拉斯会笺义证》。最新著作是2024年4月出版的《西西里访古纪行》。*****阅读书单*****刘皓明,《西西里访古纪行》,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年刘皓明,《小批评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德]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荷尔德林后期诗歌集》,刘皓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美] 侯世达,《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刘皓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古希腊] 品达,《竞技赛会庆胜赞歌集》,刘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古罗马] 贺拉斯,《贺拉斯会笺义证》,刘皓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里尔克述评》,刘皓明译,2017年*****内容提示*****03:10 为什么要选择多语翻译之路?08:54 80年代北大求学岁月 | 如何掌握这么多门外语?18:58 在北大出版社工作 | 拜访罗念生先生 | 流产的《西汉大词典》计划20:31 从荷尔德林赞歌上溯至品达、贺拉斯27:09 出版荷尔德林赞歌集译作的新计划29:13 翻译《集异璧之大成》的趣事 | 侯世达空降指导翻译原著文字游戏31:32 再谈什么是“直译”35:36 如何看豆瓣网友对刘皓明“译文不够顺滑”的批评39:39 荷尔德林的翻译风格之争42:33 何为“好的汉语” | 方言的消失 | 多样化的汉语资源52:34 未来的翻译计划 | 回国的见闻感受本期节目剪辑:但汉松片头片尾音乐:北翼乐队《晚晴》
第三期“夜航船”,我们来聊聊英国“文坛教父”马丁•艾米斯(1949-2023)和他的毒舌书评!他是鼎鼎大名的英国当代作家,其父是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1974年,艾米斯凭其处女作《雷切尔文件》摘得“毛姆文学奖”,此后出版多部小说,包括《金钱》《伦敦场》《时间箭》等,以及短篇小说集《爱因斯坦的怪兽》。《与陈词滥调一战》是艾米斯三十年间为英美多家报刊所撰写书评的合集。这些长度各异的书评,涵盖了广泛的文学和社会话题,有对政坛名人的揶揄(撒切尔夫人、希拉里·克林顿),有对当代同辈小说家的挖苦(诺曼·梅勒、J.G.巴拉德),有对经典作家的称赞(卡夫卡、纳博科夫),有对人类智力和体力痴迷运动的分析(国际象棋、足球流氓),还有对时代核心议题以及时尚的酷评(核威胁、刻板的“政治正确”)。艾米斯以他的“恶趣味”、张扬的个性、英伦才子的腔调和毒辣的文笔,扫荡式地评论了1971-2000年出版的各种书籍,呈现了一部充满睿智和偏见的个人阅读史。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了本书的译者盛韵,一起来聊一聊艾米斯毒舌书评的特点,尤其是他对陈词滥调的痛恨和对“政治正确”批评模式的批评。我们既讨论了英美书评制度的运行方式、以及书评作为公共写作的社会功能,也听嘉宾谈了不少关于《伦敦书评》《纽约书评》的业内劲爆八卦。我们相信,文学与文学批评对一个社会的文化关系重大。一个时代出版的重要书籍,理应得到这个时代知识界及时的关注和评论。一篇篇众声喧哗的书评,就是这个时代的聪明头脑所产生出的动静,这是参与当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方式。*****话题成员*****嘉宾:盛韵(文学博士,作者,译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海书评》特约编辑,《伦敦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人)主播:高峰枫(北京大学英文系)、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核心书单*****马丁·艾米斯,《与陈词滥调一战》(The War Against Cliché: Essays and Reviews 1971-2000),盛韵/冯洁音译,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5月;马丁·艾米斯,《经历》(Experience),艾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8月;克莱夫·詹姆斯,《文化失忆》(Cultural Amnesia: Notes in the Margin of My Time),丁俊/张楠/盛韵/冯洁音译,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年10月;Christopher Hitchens. Hitch-22: A Memoir. Twelve, 2010.*****内容提示*****01:11 翻译《与陈词滥调一战》的缘起;“我恨陈以侃”07:32 艾米斯哀叹文学批评黄金时代的远去;坚持文学的等级观16:05 翻译时碰见“Hampton flasher”;恶趣味的艾米斯19:56 《伦敦书评》《纽约书评》的前世今生;追求忠诚作者的书评编辑37:01 见功力的“长书评”;在《伦敦书评》发表过250篇文章的Frank Kermode43:22 为什么毒舌书评现在消失了?45:05 艾米斯当年辣评默多克、巴拉德和罗斯,其论断是否靠谱?51:49 艾米斯怒批文化政治人物54:48 如何在过于“政治正确”的书评中听出弦外之音?59:25 为政治不正确的拉金辩护;作为人格面具的书信和书评1:08:20 9/11之后说错话的艾米斯声誉急坠1:12:28 艾米斯后来如何长成了他小时候讨厌的人1:16:10 艾米斯为什么抛弃合作了23年的图书经纪人(巴恩斯的老婆)1:20:16 艾米斯、希钦斯和他们的文人朋友们;“新布鲁姆斯伯里”1:22:04 总结:为什么我们今天依然需要毒辣的书评
谁是海伦?谁拥有那张“让千帆竞发的脸” (a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她是最美的女人,有着金色的卷发,雪白的手臂。她作为女性的魅力是任何人都无法抵抗的。她母亲受孕的过程,被画成各种版本的《丽达与天鹅》千古流传,成为我们喟叹、批判、凝视、幻想的对象。但人们千百年来也说她是“致命的女人”(femme fatale),是那个让特洛伊城覆灭的“祸害”,是让英雄时代、青铜时代走向终结的元凶,甚至整个西方文明的暴力史,都与她从天鹅蛋中破壳而出不无关联。爱尔兰大诗人叶芝写道:“腰际一阵颤抖,从此便种下 / 败壁颓垣,屋顶和城楼焚毁/ 而阿伽门农死去”(A shudder in the loins engenders there / The broken wall, the burning roof and tower / And Agamemnon dead)。英国历史学家贝塔妮·休斯(Bettany Hughes)在这本《特洛伊的海伦:女神、公主与荡妇》(Helen of Troy: Goddess, Princess, Whore)中,试图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把她从“艳妇”和“红颜祸水”的历史污蔑中解放出来,还原出一个生活在青铜时代晚期的斯巴达公主、女王(甚至还可能是女祭司)的强力女性形象。休斯要展现的,远不止是围绕帕里斯与她私奔前后的那段艳事及之后的严重后果,而是通过考古、地理、历史和神话,展现爱琴海曾经无比发达、高度国际化的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并告诉我们当代读者:在3000年前,海伦及其所处时代的女性,有着一种自由且强大的社会力量、精神力量,它们是古典时期雅典城妇女所无法想象的。这期节目,“夜航船”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英文系研究西方古典文学的刘淳老师,我们一起来讨论《特洛伊的海伦:女神、公主与荡妇》这本书奇特的古代史视角与想象力澎湃的文体,但同时又试图从不同角度,来检视休斯这种极具历史现场感的公共历史写作的得与失。用高峰枫老师的话说,他对这本书的态度非常复杂,既钦佩于她使用考古材料并大胆假设的勇气,但同时也不安于她在方法论上的冒进。刘淳老师也举例说明了休斯历史写作中一些可能存在的学术硬伤,并对作者推崇的史前希腊的女性生活图景表达了商榷意见。********************嘉宾介绍:刘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古希腊罗马文学,特别是荷马史诗、希腊悲剧和奥维德爱情诗。主授课程“希腊罗马神话”、“西方古典文学与社会”、“西方古代史诗传统”、“古代西方文学理论”等。********************节目讨论书目:书名:《特洛伊的海伦:女神、公主与荡妇》作者: 贝塔妮 ·休斯出品方:理想国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副标题: 女神、公主与荡妇 原作名: Helen of Troy: Goddess, Princess, Whore 译者:曾小楚 出版年: 2023-11 页数: 557********************拓展书单:Austin, Norman. Helen of Troy and Her Shameless Phantom. Cornell UP, 1994.Blondell, Ruby. Helen of Troy: Beauty, Myth, Devastation. Oxford UP, 2013.Clader, L. L. Helen: the Evolution from Divine to Heroic in Greek Epic Tradition (Mnemos. Suppl. 42). Brill, 1976.Hughes, Bettany. Helen of Troy: Goddess, Princess, Whore. Knopf, 2005.
本期特别邀请的嘉宾,是倪云老师,她201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北京大学英语系任教,主攻方向为中古英语文学,曾获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者荣誉。第一期节目,我们关注的是以下两本书:1. 《与父亲的奥德赛》(An Odyssey: A Father, A son, and An Epic),[美] 丹尼尔·门德尔松(Daniel Mendelsohn),卓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 文景,2022年。2. 《重读经典的伟大历险:从荷马、柏拉图到尼采、波伏瓦》(My Adventures with Homer, Rousseau, Woolf, and Other Indestructible Writers of the Western World),[美] 大卫·丹比(David Denby),冯莉译,北京日报出版社 & 理想国,2022年。这两本书以不同的方式,讲述了当代个体与西方经典的遭遇,这里既有父亲与儿子围绕奥德赛而回环展开的生命故事,也有纽约左派知识分子重回哥大核心课程的个人重读史;既有经典文学的研讨课如何在三代人的激荡中开启个人的生命经验,也有在文化战争的二元对立之外为西方经典当代价值的辩护。三位谈话者对这两本书有激赏,也有质疑;对自己从事的文学教育事业,有热爱,也有困惑。从这两本书出发,本期讨论了《奥德赛》对于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不同意义,同时结合各自在高校讲授文学经典的经历,反思了西方经典阅读、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制度变迁和当前遇到的挑战。换言之,在今日之大学课堂,给年轻读者领读《荷马史诗》或《神曲》,并没有理所当然的绝对意义——经典文本与“我”如何相互开启、照亮,取决于怎么教、怎么学。* 特别感谢北大英文系乌兰托雅同学为“夜航船”设计的节目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