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倫有大量

<p>主持人邵大倫,是歌手、詞曲創作、電視節目主持人、台語電台DJ。 <br />在這裡無禁無忌、無限無制、無天無地、無大無小 <br />有大量的趣味,有大量的開講,我可以講到暢,你可以聽到爽~ <br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大倫有大量】 <br /> <br />佇遮無禁無忌、無限無制、無天無地、無大無小 <br />有大量的趣味,有大量的開講,我可以講到暢,你可以聽到爽~ <br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大倫有大量】 <br /> <br/>Powered by <a href="https://firstory.me/zh">Firstory Hosting</a></p>

EP.98|謝銘祐《偏南》不讓土地的記憶被消音(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7-25
01:26:51

EP.97|陳以恆《罐頭塔》台灣獨立音樂萬歲(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7-04
01:10:16

EP.96|鄭宜農《圓缺 Moon Phases》(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距離上回訪問鄭宜農,是三年前她得獎前夕的事,得獎後的這三年,她專心創作,跟台南妹仔學台語,從查字典、寫台文⋯最終完成人生第二張台語創作專輯《圓缺》。 《圓缺》的誕生,我想或多或少也和上次得獎時引起的風波有關。 回想她在以《水逆》得到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時,因未以台語致詞而引發部分輿論的批評,當時對她的影響不小。 這次她來上專訪前,花了近八個小時,自己在家查台語字典、一字一句寫下台文正字回應每一題訪綱,然後帶著厚厚的筆記來。 我用自己的例子跟她分享,若不是因為我進入台語電台工作,過去這片土地跟社會所營造的環境,尤其對早期的北部小孩來講,並不利於講台語,語言是代表一個土地文化的象徵,當初我的四周圍也有許多朋友說:「為什麼你不會全台語,為什麼你做不到?」28歲才開始一字一句把母語學回來,面對身邊各種指教,我在縫合自己母語舌頭的路上,也曾感到巨大的壓力與困惑。 來自各界的建議與想法都有道理,然而 面對來自外界對「語言純粹性」的要求,鄭宜農沒有選擇對立,她選擇了沉澱、並用作品說話。 這張沉澱三年後的台語專輯《圓缺》 她用月亮的盈虧為題,把人生的缺憾與圓滿一一照見。每一首歌,都像是一片心的切面,細膩、真切地創作過程如她所說,像是一條自我剖開的路,走得很慢,也走得很深。 原本就不善言辭的她,認為上一張確實如同歌曲「人如何學會語言」,既抽象又摸索地組合拼湊屬於自己世界的字𢑥與語感。 但這次的專輯,「圓缺」更像是被台語引領著走,音韻與語言邏輯上更為謹慎,每一字一句她都深思熟慮,想清楚語法是否貼近台語的生活與感受,是否讓這個語言,在她的歌裡更顯溫度、力量與細節。 在經歷風波後,面對各種層面的期待,她認真也積極思考如何把「責任與創作間的平衡」變成下一張作品,因此,她決定繼續用台語創作,不是為了回應批評,而是因為她對這個語言有情感,還有話想說,需要用這個語言繼續說。 我聽著她說這些的語氣,不是怨懟,而是一種堅定而溫柔的體悟。她用非常正面的心情,將原本像是阻力的聲音,轉化為創作的動力。這份成熟,讓人佩服,也讓人動容。 訪談中,鄭宜農提到,她用台語寫歌,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轉移。 因為台語的語法與詞彙邏輯跟華語不同,這種「必須思考」的過程,讓她在面對創傷與情緒時,不至於陷得太深。語言,成為她創作裡的浮木,也是一種溫柔的距離。 如今,她成立的「邊走邊聽」音樂公司,也在積極地將台灣音樂推向更多元的舞台。不只簽下韓國創作人李瀧,這個月她將參與韓國音樂祭Asia Pop Festival,下半年也將前進日本、歐美⋯等國家演出。 她想在更多國際舞台大聲唱台語歌,更期待藉由語言與文化的融合,創造出新鮮的元素。她用自己的方式,將台灣音樂帶到國際。 比如這次的新歌《寬寬仔來到祢的面前》是她和韓國創作人李瀧跨國合作,打破語言隔閡,兩人隔空用英語溝通,一起創作出台語與韓語的對唱歌曲。 喜歡閱讀的她也因為讀了賴香吟老師的「白色畫像」這本書,創作出致敬白色恐怖受難家屬郭素貞,透過音樂紀念歷史的《留佇咱的血內底》。 在這個講求速度與表面的時代,有人願意慢慢來,把創作當作與世界對話的方式,並用自己熟悉卻常被忽略的語言——台語,來訴說白色恐怖的歷史傷痕、這些微光都是一種難得的溫柔。 對鄭宜農來說,這不是一張「應該」完成的專輯,而是一張「必須」完成的作品。她選擇了用最真誠的方式,繼續用台語說下去。 最後我問她台語的故事說完了嗎? 自認已經掏空的她,還是沒有答案, 不過我知道,她將帶著台語歌飛到韓國及更多國家,留下鄭宜農台語歌的足跡。 To be continu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6-06
01:14:42

EP.95|黃麗群《Fountain 新活水》雜誌【大畫家An Era with the Tâ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2025 年適逢陳澄波 130 冥誕,文總出版的新活水雜誌五月號,這期以〈大畫家 An Era with the Tân〉為主題,我邀請《新活水》雜誌總編輯黃麗群,一起來聊聊這本深具文化厚度、精緻的令人讚嘆的雜誌。 我們從《新活水》的創刊初心談起,一路聊到這期五月號全新出刊的「大畫家」特輯。 黃總編說,希望帶領讀者「進入陳澄波的內心的世界」,透過他遺留下的作品及人生軌跡,理解這位藝術家在動盪年代中創作、帶著滿腔的熱情擁抱台灣社會最終的悲劇收藏,更添加了他人生故事的重量,也大幅影響後代在民主思維上的反思。 這一期真的很值得收藏!陳澄波基金會提供大量的文史資源及照片,同時授權畫作之電子檔供本期使用,加上新活水的工作夥伴,日夜不停地集思廣益,最終以「同心圓」的方式,搭配「關鍵字」來介紹陳澄波周圍影響台灣藝術史的重要人物——包括石川欽一郎、林玉山、蒲添生、李梅樹、立石鐵臣..等人。 其中讓我最動容的關鍵字「張捷」,她是陳澄波的遺孀,在陳澄波不幸遭難後,背負巨大哀傷與痛苦偷偷帶回先生的遺體,強忍淚水躲在草席下,為先生清洗、擦去血跡、換上正式的西裝,最後拍了一張終不瞑目的遺照,往後的數十年,張捷保留了陳澄波上萬件未曾發表的作品,而家裡的供桌上,就是用這期封面選用的畫作——陳澄波的《自畫像(一)》以畫像代替照片。 這不只是一幅畫,也是一段愛與記憶的延續,更是亂世極權迫使陰陽兩隔,以藝術跨越生死的證明。 這期《新活水》編輯團隊透過「人生關鍵字」畫出一個從自我、家庭、擴及社會與藝術的同心圓,不只是介紹畫家,更像是講一個人的一生如何開出花、流成河。 我很好奇,也很喜歡《新活水》編輯的每期選題,今年以大系列開始,從「大廟口」、「大開市」到「大畫家」,黃總編也預告下一期將是「大樂團」,題材廣泛多元,每期都是一場台灣文化盛宴。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樣一本全彩精印、封面手感極佳、內頁還有燙金工藝的雜誌,居然只要工本費 230 元?!這根本是文化界的佛系事業啦! 台灣需要這樣的文化雜誌! 《新活水》不只是一本文字與圖像的集合, 更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印記。 誠摯邀請大家收聽這集節目,也用行動支持這本值得收藏的《新活水》雜誌! 新活水/𝟱 月號 𝗜𝗦𝗦𝗨𝗘 𝟰𝟳:#大畫家 𝗔𝗻 𝗘𝗿𝗮 𝘄𝗶𝘁𝗵 𝘁𝗵𝗲 𝗧â𝗻 ➜ ➜ 一起重新認識、看懂陳澄波 購買請至 誠品—https://reurl.cc/LaLe1K 讀冊—https://reurl.cc/LaLeb4 博客來—https://reurl.cc/ae8E93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6-05
58:06

EP.94|李文政《Guá tsú tiunn-自由造音2025台南言論自由日》(Podcast版)

本集於2025.04.07 言論自由日於寶島聯播網播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29
26:22

EP.93|李竺芯《Suí水》(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李竺芯絕對不是橫空出世的奇才、瞬間爆紅的音樂人,她是從小開始一滴滴地累積實力至滴水穿石的苦行僧。 十多年前,我參加台灣大哥大舉辦的鈴聲創作大賽,那年的冠軍讓我印象深刻,得獎感言大聲說著「我要用音樂跟世界溝通」,有點奇裝異服又搞怪,但創作功底讓眾人驚艷,最終得到首獎拿下20萬的獎金,大家眼中的意氣風發,殊不知那是她人生低潮的一年,這個女孩叫李佳薇,跟煎熬的原唱同名, 後來她換了一個新的名字-李竺芯。 她是我台藝大的學妹,跟我一樣不務正業,我戲劇系從事廣電,而她是廣電系從事音樂,從作詞作曲、編曲、包括混音及錄音,投注了大量的時間在磨練創作,叛逆的個性甚至跟家人關係一度緊張,她遠居花蓮,她貫徹自我信念,從不妥協放棄,同時為了維持基本的生計,她在花蓮當地的名產店上班,然後下班後繼續寫歌編曲。 在提到竺芯所擁有的音樂技能中,我特別的把「演唱」單獨分出來談,因為她演唱的能力,真是超乎常人想像的強。 李竺芯控制嗓音的能力,是可以掌控所有想得到的曲風,原因在於自小就跟著〈命運的吉他聲〉、〈落山風〉的詞曲創作者,陳宏老師學習。 從小沉浸在傳統日本演歌及台語歌的世界,加上來自台南的傳統家庭,在家她是全台語使用者,每次跟竺芯聊天,她台語流利的程度,會讓我忘記她小我十幾歲,但轉頭聆聽她所創作的音樂,又會被她富含濃厚的異國風情所震撼。 從雷鬼、電子音樂、日本演歌到拉丁爵士,他完美的將台語跟世界音樂做最直接的接軌,並用台語道地的氣口完美融合各國語感,從她最新專輯《水Suí 》就可以聽到見她從小到大在流行音樂所投注的心血,開始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近期因為她自己拍攝的法語課影片,社群人數及影片流量關注度激增!李竺芯不是橫空出世的奇才、瞬間爆紅的音樂人,她是從小開始一滴滴地累積實力至滴水穿石的苦行僧。 但人生有時候就是有些妳過不去的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這陣東風一等就是這麼多年年。 之前訪問他的《台南查某囝》、《拌拌咧》、《將近酒》時我好納悶,這些厲害的作品甚至都已搬上音樂主理人的和國宴的舞台了,為什麼討論度不如預期? 李竺芯做音樂的方式是「自虐式的痛並快樂著」。最終感動了鍾興民老師,成為她萬事俱備的那一道東風,擔任這一張《水Suí 》專輯的共同製作人,成為完整她所有創作的「總加速師」。 《水》這張專輯中,討論度最高的《足芳足芳》,是她向法語朋友認真鑽研法語咬字發音與台語的共通性內化成獨創的法語腔台語歌,Trance風格的《懸踏仔咬跤》、從小練就演歌功底的《Sakura Gansha》、還有深厚演唱功力的《拄拄仔離開》每一句尾音的處理都讓人讚嘆,專輯每一首歌藏著各種用心與創意,細細品味會發現各種驚喜。 十幾年前的畫面歷歷在目,事實上,我跟竺芯皆已有數不清的藉事練心,真的很欣慰,清楚地落下每一步的足跡,走向自己想前往的方向,不曾迷路及放棄。 想起十多年前她拿首獎站在台上說的感言:「我是用音樂在跟世界對話」。 對照這張專輯,確實,一路以來她始終如一,用音樂跟世界對話。 歡迎大家收聽專訪,認識這位台灣查某囝的音樂路。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3-07
01:09:23

EP.92|流氓阿德《某乜人 Unrevealed》(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3-01
01:43:52

EP.91|香蕉哥哥變身弓蕉阿兄全台語主持兒少節目《阿猴出任務》(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香蕉哥哥主持全台語兒少節目《阿猴出任務》!看完幾集節目的我,有驚喜有滿滿滿的感動!香蕉哥哥永遠站在第一線努力帶給孩子們最好的內容。 20多年前的我是迪士尼兒童台The wiggles的Danny哥哥,跟東森Yoyo 水果家族幾乎同期出道,當時媒體常拿我們2團做比較,一起為兒童表演的那個時代,有無形的革命情感在。YOYO 水果家族的哥哥姐姐創作出許多人童年的兒童韻律好歌如《捏泥巴》《卡加布列島》《釣魚記》《星星的心》⋯等,這些歌曲不只讓孩子們傳唱年年,更是許多爸媽的育兒神器。 最初代的香蕉哥哥、西瓜哥哥、水蜜桃姐姐、蘋果姐姐⋯等,至今其他人已在各領域發展,而繼續堅持跟20出頭的年輕人主持節目,甚至這次加入公視兒少首次用全台語主持節目,香蕉哥哥不斷進化,對兒少永遠有無敵的熱情!他說最好的保養品就是孩子們的笑容,他永遠享受在幼教表演當中。 這次因為宣傳《阿猴出任務》來上我的廣播節目,我立刻聯絡當年跟我同團The Wiggles的Anni姐,我們準備了Anni姐近期出版的台語點讀冊《看圖學講台灣話》要送給香蕉哥哥跟小新,沒想到拿出這本書要送他,他驚喜的給我們看他手機裡上週他去參加國家語言生和節拍下攤位中的這本書,說他當下看到好喜歡想回家研究看看,沒想到這麼巧我們帶來送他,緣份真的很神奇。 Anni姐帶來了20多年前的週刊雜誌,我們驚呼連連的話當年⋯ 20幾年前的我們都在為兒少表演 20幾年後的我們都在為台語努力而相遇 《阿猴出任務》節目每一集的主題真實的貼近你我日常人事物,透過鏡頭用孩子們聽得懂的方式去認識各行業的專業與文化,除了香蕉哥哥,還有可愛的阿猴陪同小朋友們學習新知,節目相當精彩,是大人小孩一看就會愛的優質節目,每週五傍晚五點半,請鎖定公視台語台《阿猴出任務》。 這集專訪將在2/21世界母語日這天早上九點在我的廣播節目播出,來不及收聽的朋友也歡迎收聽podcas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2-21
45:39

EP.90|陳昭瑋-柳琴才子首張台語專輯《講戲》(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27
01:06:33

EP.89|余浩瑋-2024青藝盟《行動代號獨角獸》(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大學就讀台藝大戲劇系後,就開始培養看舞台劇的習慣。 還記得我人生第一場舞台劇,是2001年到皇冠小劇場看駱以軍原著小說改編的戲劇《妻夢狗》。 一轉眼,23年從指縫中悄然溜走,我也從舞台劇、歌舞劇,隨著身分轉換為人父母開始,近年來看的也都變成兒童劇。 但無論哪一種戲,我都深刻地感受到台灣現場表演藝術文化創作,多年在台灣土地的孕育下,變得多元豐富、底蘊深厚。 不過,近年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以及疫情影響,想要維持劇團的環境變得更為艱困,想起我在劇場從事燈光設計的好友,也開始兼做送餐快遞,才能幫助平衡生活開支,再再印證沒有巨大的熱情,想從事劇場表演藝術創作,必須面對諸多的難題及壓力。 今天訪問到青藝盟創辦人余浩瑋,在戲劇領域已經堅持了20多年,談到新戲,他的眼神像是發光了一樣,彷彿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在驅動他心中的夢想藍圖,目前,他說他的理想才完成一半,另外一半就是希望在未來,能夠成立屬於自己的戲劇學校,培養下一代的表演藝術創作人才。 對於教學,他也選擇了一條不容易的路,青藝盟10年來,深入校園,尤其幫助中介學校的學生,運用戲劇表演將人生導回正軌。 屢屢在課堂上看著同學相互鬥毆翻桌倒椅,早已是家常便飯,但耐心長期的陪伴,也讓這群所謂「有問題」的孩子們,逐漸接受、甚至喜歡上戲劇藝術的薰陶,今許多人性情翻轉,間接走回較為健康的人生,而且也是他感受最深、令自己無悔付出的主要原因。 青藝盟除了深入校園帶領孩子們學習表演藝術創作,每年也都會有新戲在各地上演,而今年邀請編劇李屏瑤為青少年自殺議題創作劇本《行動代號獨角獸》,用喜劇來訴說時代的悲劇,用青少年的角度來看這個大人所謂的世界,他表示: 「最核心的其實是『情緒議題』,有情緒困擾的人很多,不管是青少年、或是成年人。我希望《行動代號獨角獸》可以觸及到、刺激到他們,給他們一種『相信』。」他接著說:「相信人生一定會遇到一些爛人爛事、或是低谷,可是只要願意做不同的選擇,就不是結束,也不會結束。」 曾經也是問題少年,甚至放火燒過教室的余浩瑋,就是從表演藝術中找到「相信」的力量,勇敢翻轉人生,儘管過程艱辛,但余浩瑋始終堅信,透過戲劇,可以讓這些年輕的生命終有機會展翅高飛。 這次對談愉快有趣,也讓我回想起那段在劇場,在迪士尼表演的日子。 歡迎大家一同收聽,認識青藝盟, 並給予鼓勵與支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22
47:27

EP.88|百合花樂團-《萬事美妙》(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百合花樂團總算推出第三張專輯《萬事美妙》,這張專輯從頭到尾都超對我這個老 「Metal head」的胃口,《萬事美妙》專輯融合1970末至1980初Prog Metal 、hard rock的精華 ,同時也能聽到90的Grunge、雷鬼、還有傳統鑼鼓鈸的創意點綴,實驗性質不變、更令樂迷感到窩心的是⋯⋯整張專輯13首Track加量不加價。 這次無論作曲、作詞都嘗試跟以往不同的方式切入,在作曲或是編曲,這張專輯南北管傳統音樂元素比重減輕了許多,反倒在搖滾的轉調及樂句花了許多的時間拋光打磨,用心的程度,讓我聽完整張專輯,忍不住豎起大拇指,「這是一張台灣出品,做出高品質國際水準的前衛搖滾專輯。」 這也是我當初邀請奕碩擔任我《出一支喙》製作人的原因。 我總是用「收藏」的心對待百合花所有的作品。 百合花樂團的風格,向來不像是在江湖搶第一的樂團;但在創造聲響跟樂風的世界中成為台灣絕無僅有的實驗性搖滾樂團。 音樂有很多類型跟風格,按照和弦的邏輯跟調式音階要做出一首搖滾或藍調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困難的,往往是不夠味,如同隔靴搔癢的樂曲,多如過江之鯽。 《萬事美妙》專輯則不然,三位團員跟製作人鄭各均不斷地討論及嘗試拚貼,樂器之間相互明刀較勁,連鼓手小D都把整套鼓加裝傳統鑼鼓並改變打擊習慣,錄製完整張專輯。 而奕碩高亢嘹亮的歌聲,是身為搖滾主唱的重兵器,更令人折服的,他會發現到他人著眼不到的細微之處。 比如他會研究台語布袋戲歌后西卿老師的時候用下顎做出轉音奇特的唱腔,這種細膩的觀察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也就是百合花做音樂的態度。 這張專輯重點太多,不及備載,所以直接來聽我們的對談比較快,也會提到他寫歌的方向大轉彎是因為武雄老師的關係,也是那段期間我們合作所帶給他的改變,細節就不在這裡多說,直接來聽歌、開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01
01:03:40

EP.87|陳永淘-《傳弦》(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0-26
01:01:47

EP.86|力玄、誼靜-《2024母語家庭生活節-Log in 台語島》(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母語家庭與共學環境這六年來在全台遍地開花, 規模最大的台語親子共學團「 牽囡仔ê手 行台語ê路」 也在去年順利成立「台灣台語路協會」,成立協會後的他們,為孩子們做的事更多元更廣了,令人非常感動! 繪本、podcast、桌遊、歌曲、遊戲冊、市集…. 每一年都在進化,讓囡仔自在歡喜講母語,將母語自然的融入生活中。 今年,母語親子界最大型的活動來了 《2024母語家庭生活節活動—Log in台語島》 9/28週六就在臺灣科教館,從早上10點半下午四點半, 友善各種語言族群,用辦台語學校的規格,為母語家庭設計活動,無論是性平教育、數理科學、台灣史、音樂律動、環境教育、藝術人文⋯等, 有遊戲、市集、課程、講座、音樂會、攤位、各種闖關活動,精彩好玩,不會說台語也歡迎你帶著孩子一起來! 這集節目,我邀請了台灣台語路協會的理事長董力玄與台語島活動節目組組長誼靜,來談談9月28日當天的活動,並分享母語家庭的各種趣事,邀請大家收聽,更歡迎大家,9/28一起到科教館Login 台語島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9-23
25:42

EP.85|丁度嵐-《高流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2024金曲綜藝之夜(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7-06
50:06

EP.84|江惠儀-《陷眠》(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6-21
54:07

EP.83|曾蓉珮-《「Super Robot 魂 2024 in Taipei」演唱會》不滅的鋼鐵魂-熱血激昂 台灣首次登場!!

去年的金音獎,我演唱了七龍珠的主題曲CHA-LA HEAD CHA-LA,台下許多人跟我一同齊唱,這是六七年級生共有的回憶,然而原曲熟悉又經典的嗓音,出自日本動漫搖滾主唱-影山浩宣,這位從1970年代出道演唱至今的超級歌手即將在5月19日來台開唱! 這麼難得的機會是因為日本舉辦15屆鮮少亞洲海外巡演的「スーパーロボット魂」, 今年!就在台北!5月19日「Super Robot 魂 2024 in Taipei」在花博爭艷館,邀請到六位重量級的日本歌手, 有擔任超級機器人大戰系列主題曲的JAM Project,影山浩宣(影山ヒロノブ)、遠藤正明、福山芳樹。 演唱『金剛大魔神』『超電磁機械 雷霆五號』堀江美都子、 『重戰機艾爾鋼』『機動戰士Z鋼彈』『機甲戰記龍騎兵』鮎川麻彌 及『聖戰士丹拜因』『重戰機艾爾鋼』『機動戰士鋼彈0083:星塵回憶』MIQ(MIO)。 從70年代跨足到2024年的機器人曲目,以渾厚高亢的嗓音帶起你我心中的熱血,讓我們一起在5月19日相見,燃起精神中最炙熱的魂!! 這對所有的動漫迷,是令人超級亢奮的好消息,也絕對不會錯過這場無與倫比的演唱會! 這回不用跑到東京,就可以親自跟這些經典的主唱徜徉在機器人的動漫世界! 這禮拜的音樂大輪轉邀請到了主辦單位開拓動漫的曾蓉珮來跟我們聊聊籌辦這場演唱會的點點滴滴, 同時也會聊到台灣動漫文化發展的過程及歷史,歡迎大家收聽! 演唱會門票非常熱銷,僅剩最後票數,大家盡快把握! 「Super Robot 魂 2024 in Taipei」演唱會門票在「Ticket Plus遠大售票系統」及「7-11超商ibon機台」開放購票,請要購票的粉絲要注意時間不要錯過了喔!   ● 活動名稱:Super Robot 魂 2024 in Taipei ● 活動日期:2024年5月19日(日) ● 物販區開放時間:10:30~12:00、15:00~16:30、19:00~19:30 ● 加購區開放時間:11:00~12:00、15:00~15:50、19:00~19:30 ● 觀眾入場時間:16:00 ● 正式開演時間:17:00 ● 活動地點:台北·花博爭艷館(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5-10
49:37

EP.82|孫淑媚-《我要閃閃爍.我要當米蟲》(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距離金曲歌后孫淑媚上次的作品,已經是六年前,這次的新作《我要閃閃爍我要當米蟲》是她的第22張作品 ,這驚人的發片紀錄,從她過去的唱片,馬上就能夠令人回想起全民所經歷的唱片輝煌年代。 淑媚雖然年輕,但出道已28年,她出道的早,從小參加「21世紀新人歌唱排行榜」,從第一關到最後一關都是金彩帶的最高分,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 成功闖過20關之後,1995年,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小心》,更令她躋身暢銷歌手之列,專輯中兩首歌「媽媽你無對我講 」跟 「秘密情人」,更蔚為經典 直至今日,仍令台語樂迷回味無窮 。 後來的專輯,也創下許多佳作「恩情沒人可比 」「不通將阮放 」「心愛的別走」「父母的心聲 」,皆為朗朗上口 ,流行度爆表的好歌。 經過這麼多年,她已成為全方位的藝人,尤其與生命中的貴人金馬導演楊雅喆合作,以「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也因為楊雅喆導演跟她分享許多音樂想法,尤其被中島美嘉一曲影響,孫淑媚聽完當場落淚,感動到她決定回歸樂壇,畫出一道歌者生涯的分水嶺,開啟這張專輯。 這次專輯,無論在曲風、編制、唱腔都有極大的突破,對從小深受傳統台語歌唱訓練的她,可說是打掉重來。 主打的新歌〈我要閃閃爍〉一改過去傳統台語歌后的面貌 ,一腳踩界獨立樂壇的態勢相當明顯。 用「搖滾電子弦樂」碰撞出新風格,令許多朋友都佩服她勇敢跳出舒適圈的勇氣。 這麼創新的任務,特別邀來金曲、金馬、金鐘獎的「三金」得主--乱彈阿翔老師擔任製作人,談起兩人的合作,孫淑媚透露,兩人對音樂的品味可謂在天平兩端。 乱彈阿翔說:「淑媚阿⋯⋯你要髒一點啦,你唱歌太精緻乾淨了,搖滾的東西,要髒一點 。」 訪問至此,我們一同想到阿翔老師的外型,兩人嘴角都不自覺的上揚。 過去多年的拍戲經歷,無論在三立、大愛,或是公視新創影集,都是孫淑媚完整豐富自我的人生閱歷的重要因素,也憑藉對藝術眼界的開拓及開竅,進而找到新專輯的製作方向,除了用大量的詞曲創作貼近內心,更親自參與所有製作環節。 「咱 」這首歌 ,當中的鋼琴及三弦 ,都由孫淑媚親自演奏 ,製作人亂彈阿翔希望她要「做自己」,不要再迎合別人再當一個乖小孩,她說,秉持這個念頭,就豁然開朗、茅塞頓開,讓〈我要閃閃爍.我要當米蟲〉這張專輯順利完成。 除了阿翔,金馬名導楊雅喆也跨刀加持,特別為〈我要閃閃爍〉量身打造一支兼具故事寓意及視覺造型前衛的MV,聽到這裡,才發現孫淑媚這次可說是「貴人一籮筐」! 跳脫舒適圈的決定並不容易 ,何況這位歌后的黃金招牌閃亮發光依舊 ,大部分的歌迷,都非常好奇她的內心深處到底在想些甚麼 ? 跟淑媚認識的時間不算短,能在她以嶄新風格之時訪問,別具意義。 一直以來低調內斂的淑媚,這次話匣子大開,在節目中大家分享多年來的心路歷程,以及毅然轉變樂風的動力為何?喜歡孫淑媚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歡迎大家準時收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26
58:52

EP.81|阿跨面.王水源-風光少年兄的《心》專輯(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一直很欣賞超有才的王水源,三年前邀請當時還是成大藝研所的他來節目中聊少年家專輯,還記得訪問完,他還得趕回台南上課,三年後的現在,水源兄不只畢業了,更成為樂壇上另一顆新星「阿跨面」的重要推手。 1990年,年輕人熱衷聽著林強的「春風少年兄」經過30多年後的現在,出現了一位年輕人喜愛的「風光少年兄」。 阿跨面,本名王景鐿,A K A台饒美男子,特別的名字,光速般走紅,他是嘻哈選秀節目《大嘻哈時代2》的總冠軍,以石破天驚之姿在樂壇竄起一陣旋風。 他成功的原因有很多,痞痞壞壞的外型,總戴著一副九零年代流行的鏡面墨鏡,腳踩藍白夾腳拖,第一眼的印象,還以為年輕的羅百吉重出江湖,來自台南的他,擅長用台語唸饒舌,一喊聲氣口十足,殺氣騰騰地道出社會事人情義理,但是flow卻又精準到位,跟他battle的選手,總會被他的氣勢「壓落底」,酷炫的舞台魅力加上用台語快嘴饒舌,才在懷疑他混哪裡的,斟酌聽,他的台文創作能力又驚艶到大眾瞠目結舌。 他的歌詞常出現台語生活用詞,比如「齷齪」-煩躁、「相閃」-擦身而過、還有引起討論的「啖糝」-也就是華語說的解饞。 他曾寫下「伊若洘流,我嘛變成水筆仔」- 他如果退潮了,我也會如同秋茄樹一般垂在那。」 即便帶性暗示,他也可以如台語新詩般地比喻出自然美景的畫面。 很多40歲以上的母語使用者覺得這些用詞「真四常」,不過伊才20出頭,而且詞彙放在恰到好處的地方,這是寫歌最困難的所在。尤其他能行雲流水地寫出一首首的饒舌歌詞,實屬不易。 現階段的台灣社會,阿跨面已成為年輕世代眼中的台語頂標。 第一次見到阿跨面,是在金音獎的後台,Gummy B 、阿跨面,我們三人都是現場演出獎入圍者,合照時聊天,我高興的跟他握手說:「在他身上可以感受台語未來滿滿的希望,真的很感動。」 他彷彿還不知道為什麼社會突然把「傳承母語」的使命跟期許放在他的肩膀上。 當然,傳承台語要靠的是每個家庭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努力製造全台語的家庭環境,如此一來,孩子在母語的底蘊上,才有機會廣泛地深入。 許多人以為他來自台南東山,就代表台南所有的年輕人都跟他一樣「輾轉」。阿跨面說,他屬於朋友眼中少數的異類,現在即便是南部,可以全台語的朋友也寥寥可數。也正因為在如此母語嚴重退化的環境中,還能挖掘到他這樣的例子,大家才會如此珍惜且讚嘆。 而在阿跨面的背後,這位重要的推手,「王水源」,之前跟桃子A1組成「水蜜桃偵探社」的一首「尋人」,他創作的歌詞誠實又直接: 「講著我的身份 kóng-tio̍h guá ê sin-hūn 總會有誠濟疑問 tsóng-ē ū tsiânn tsē gî-būn 連中華民國 liân Tiong-huâ-bîn-kok 我嘛感覺生份 guá mā kám-kak tshinn-hūn 用國語考試 iōng Kok-gí khó-tshì 煞用台語押韻 suah iōng Tâi-gí ah-ūn」 或許是吸引力法則令這兩位少年家,氣味相投地實踐台語音樂夢,在去年底,他們共同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少年家工作室」,試圖用有限的能力掌握自己的未來。 這次,他們集資推出的專輯叫做「心」,為了解釋大眾的疑惑,水源兄還洋洋灑灑的先在網路上寫下了他們在大嘻哈時代得冠軍後所遇到的困難及窘境,道出許多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來上我節目錄音的前一天晚上,兩個人還在包貨郵寄到半夜三點,扛下了音樂製作相關的雜務與業務。 阿跨面的首張專輯「心」,收錄所有在《大嘻哈時代2》比賽的爆紅歌曲,包括〈風光少年兄〉,然而在錄音室全新編曲,可以聽到更豐富的合成器音色,更有八零年代初期流行電子舞曲的氣息,而演唱的部分,重新編寫和聲,就連唱腔情緒,都有更細緻的發揮。 阿跨面表示:「早期他最喜歡唱歌,後來卻誤打誤撞加入了熱舞社,進而接觸到了嘻哈音樂最後落腳崑山嘻研社組成萬魔殿。」 我問水源如何看待阿跨面的音樂創作? 水源滿是讚嘆的回答我: 「他真的是寫旋律的天才,他寫的主歌跟副歌真的很能夠扣住大家的耳朵。」 而在音樂質感quality的拿捏,阿跨面也不能夠缺少水源兄沉浸式地給予極為寶貴的意見。 阿跨面說:「水源兄對待我的作品,就像對待自己的作品。」 兩人惺惺相惜,那種年輕時期才會出現的義氣相挺,在他們的對話中表露無遺,尤其在一起辛苦包貨的時候,更像一對「難兄難弟」。 突如其來的爆紅,阿跨面表示,自己的生活有天翻地覆的改變,原本生性內斂的他至今仍相當不習慣,但他試著在努力釐清這一切過程,然而如今寫歌的心理狀態,也不再像之前一樣能夠輕鬆下筆。 希望外界對他的期許,不會成為他的阻力,也希望他的第一張專輯,「會當頭過身著過。」 有阿跨面跟王水源這種年輕人的存在,就是對台語傳承最好的影響。 母語的傳承就像大隊接力,一棒接一棒,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說台語,愛台語。 十六年前剛開始找回母語的我,當時資源的匱乏跟政策的方向,完全想像不到今天可以有這麼多的台語共學團、台文工作者百花齊放,希望大家團結相惜,互相鼓勵,一起打拼下去。 很開心這集邀請水源跟阿跨面來分享音樂路上的點滴,也邀請大家用行動支持創作力跟實踐力都令人佩服與看好的兩位少年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23
01:12:59

EP.80|許富凱-《五木大学》用運將的後照鏡照出苦中作樂的浮世繪(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有些在你生命中如影隨形的朋友,不一定天天見面,但相會之時,總是有滿滿的共同話題跟記憶,上次小凱來我的節目,一眨眼已經四年了,感覺真的沒那麼久,不過細數過去三四年他所做的事,依然令人刮目相看。 除了成功前往小巨蛋開演唱會,我還記得去主持《孟婆客棧》首映會的那天,他第一次在電視參與歌仔戲的演出,扮相俊美,後來也參與許多實境節目錄製,甚至在2023年,跟血肉果汁機合唱「金屬式演歌」〈伊的身邊已經有別人〉,許富凱彷彿想在最短的時間去探視自己的極限,還能做些什麼? 跨界遊覽、馬不停蹄後的回歸,他帶給大家的新作,帶典雅氣息的口吻去訴說燈紅酒綠的紙醉金迷, 用運將的後照鏡照出苦中作樂的浮世繪,一張拉扯於美感與冶艶之間的「五木大学」,正式上演。 老台北都知道,「五木」指的是林森北路,「林森」兩個字有五個木,那是未滿20歲都難以進入的禁區,是大人們尋歡作樂的失樂園, 日式酒店文化起源於服務,當時來台灣從商或觀光的日本客,一直到如今還有少數幾間日式酒店仍然遵著「賣弄曖昧不賣身」的風格陪伴流連歡場的酒客。 許富凱這顆明星的形成,跟六條通的文化發展幾乎相互對應-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略帶脂粉美感、細膩精緻,在喧鬧後深深隱藏的苦澀哀愁。 我聽見五木大学,就是許富凱本人。 這張新專輯如同將台式演歌鋪上綾羅綢緞,用百老匯的歌舞劇形式編排音樂風格, 製作人王希文為了呈現戲劇張力,無論從管弦樂編排,合音方式,甚至作詞皆邀請當今台灣劇場圈許多中堅份子前來鼎力相助。 專輯裡有一首「運將的後照鏡,」也向曾經兩度大滿貫的金曲音樂人陳建瑋邀曲,搭配上在劇場界擁有深厚台文基底的M C J J (若你看過「再會把北投音樂劇」他就是裡面那個長得像流氓的議員)共同創作,把燈紅酒綠背後的人生百態寫的一針見血,而司機背後也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去。 用歡場周遭的巷弄縮影窺視人生全景,10個主題,穿梭圍繞苦樂之中,許富凱精緻深厚的演歌功底,更是台日文化歷史交疊下的完美產物,這跟他小時候穿梭高雄舞廳的童年時光,有著極大的關係。 親手接過小凱給我的CD,回到家,我放來細細的聆聽,無論混音錄音及母帶後期製作,彷彿聆聽到一張made in Taiwan的日盤, 製作人王希文很用心,特地邀請日本的專業音樂人內田孝弘共同Mastering,增添了道地的日本氣味。 當我閉眼專心聆聽完整張專輯,卻已經有豪華的舞台燈光及多幕佈景呈現在我的眼簾,這是一張用聽,就可以看到畫面的歌舞劇專輯,也令我期待下一步「五木大学實體歌舞劇」的公演,彷彿也已箭在弦上。 從認識許富凱到現在算一算也十幾年了,他的個性始終都沒變,他演唱台語歌那一股神聖的專注,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甚至久遠的未來,許富凱對台語演歌的熱情,彷彿沒有最深,只有更深。 這次來到了節目中,多年的老朋友講起過去的點點滴滴及製作的沿途風景,整集節目聊不停,也珍惜彼此難得相遇的時光,歡迎大家準時收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15
01:20:24

EP.79|柯大堡-《隨行》帶天命的音樂才子(大倫有大量Podcast版)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14v8uxb9y708635lyqkgxo/comments 還記得第一次站在原創大賽的舞台,已經是2011年的事了,也因為在決賽現場認識到許多創作人互相交流,即便經過了10多年到現在再相遇,心中那股莫名的革命情感卻未曾消失。 比如台客電力公司的柯大堡 Kodabow,他就是我在原創流行音樂大賽認識的好朋友,不過在這之前,我已看過他的表演。 十五年前,董事長樂團邀請我擔任他們演唱會的嘉賓,當時大堡在紅花樂團擔任吉他手,在我上台前看了紅花暖場的演出,當時對擔任吉他手的他印象深刻,又過了一兩年,在原創流行音樂大賽才知道他會唱歌。 面對今天來作客的大堡,我稱他老朋友也不為過,他推出一張醞釀很久的創作專輯,叫「隨行。」 隨誰行?他說,當然隨著神明向前行,短短二個字,有他過去十年的生活寫照。 大堡這個人有趣、反應快、頭腦好! 他從詞曲創作到編曲混音錄音,都有能力一手包辦,甚至文案企劃、創意行銷,他更有自己的一套理路。 許多人得知他曾經考上台大,都是一副下巴快掉到地上的表情,那肯定是對他理解的不夠深,因為他就是這麼聰明無誤。 (他怎麼考上台大,在這次的節目會跟大家分享) 這麼全才的創作人,音樂路走來也崎嶇難行,除了常擔心錢從哪來,在結婚生小孩後,更有不得不面對的壓力,即便專輯入圍過金曲獎,但始終無法平衡開銷,這樣的窘境也讓他一度陷入低潮。 直到三立電視台「寶島神很大」製作單位在甄選新主持人,輾轉地他加入了這個電視行業的大家庭,開始學習主持,兼顧現實。 原本大堡的台語能力就很強,加上Rocker善於衝撞的習性,讓他非常習慣「扛轎過火加吃炮」的節目型態,吃苦耐勞的他受傷也是家常便飯, 經常為了電視拍攝,行走到整雙腳破皮流血⋯⋯ 但最令人感動的,是後來他與台灣各宮廟的神明相應的程度,彷彿是奉天命而來執此主持棒。 有一集寶島神很大,神明欽點大堡成為乩手,而廟方也表示,這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條件,必須要有神明認可,才能獲得允許,後來在其他許多宮廟,大堡也經常性地受到特別的加持與照顧。 回過頭想,他用佛家所說的「珍寶想」來面對推廣廟宇文化的神聖任務,無論對神對人,都全力以赴,無怪乎在最後他更得到了電視金鐘獎「最佳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的殊榮。 如今面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大堡心中滿是感恩,他深刻體會到,除了自己的努力,神明賜予的福報與加持,是更他轉變生命契機的關鍵。 隨著神明一路行走到這,用滿滿的感謝再來製作這張屬於他人生寫照的專輯「隨行」, 更從他歌詞的創作,了解到過去的七八年,他從廟宇文化獲得的養分及更深台語底蘊,能隨行至今實屬不易確實這張專輯,就是我認識的柯大堡。 歌手發片總是會有A &R ,無論講述什麼議題,但若能貼近自身的生命經驗,在聆聽作品的感動度跟生命力也相對會更高, 台客電力公司最新專輯「隨行」,是我認識大堡這麼久到現在,最貼合他個人生命歷程的作品,真的很棒,也很感動。 歡迎大家一起來聽,他是如何一路隨行至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07
01:00:43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