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大望局

82 Episodes
Reverse
夏朝真的存在吗?为什么说“二里头既不是夏也不是商”?3700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变成"月明星稀"?本期《大望局》我们邀请到了著名考古学家、二里头考古队第三代队长许宏。从一把洛阳铲如何改写历史,到为什么殷墟出现大规模杀殉而二里头却没有;从青铜技术如何“催生中国”,到洛阳为何2000年来13个王朝都选择在此建都;从纣王的真实面目,到考古学家如何在田野中“斗智斗勇”20年。许宏老师以“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的科学精神,带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点。👬本期嘉宾许宏,知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裴鹏程: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时间轴00:00:36 考古界的超级英雄:拼出最早的中国宫殿群00:07:01 田野考古如开盲盒:每一铲土都可能改写历史00:17:30 二里头遗址现世:引爆夏商周文明大论战00:22:47 震惊考古界:300万平米的二里头相当于四个故宫00:25:37 实物证据说话:颠覆文献本位的研究范式00:30:54 文明分期革命:古国与王朝时代的提出00:39:53 商王的祭祀瘾:考古揭示的王朝统治焦虑00:51:04 定都狂热区:洛阳盆地吸引13个王朝的秘密01:09:11 工具进化史:洛阳铲从盗墓利器到考古标配❤️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在这一期大望局,我们邀请到古典文学研究者刘晓蕾老师,与我们一起深度对谈《红楼梦》和《金瓶梅》。从贾宝玉的“清纯”与西门庆的“浊欲”,到林黛玉、探春、袭人等女性的命运,再到奴仆阶层对家族兴衰的影响,我们重新认识这两部奇书的现实意义。《红楼梦》回应了《金瓶梅》,一个写精神与美,一个写欲望与现实;两者合在一起,才构成完整的人性图谱。经典,往往有无法写完的残缺之美,往往总能照见当下人的困惑。让我们既走进文学,也照见自己。👬本期嘉宾刘晓蕾,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朱步冲,得到听书作者🎧时间轴00:00:18 古典双璧:《红楼梦》与《金瓶梅》的永恒魅力00:04:16 贾宝玉的悖论:女性美的发现者与「绿叶」角色00:12:48 顽石哲学:补天神话中的女性智慧隐喻00:20:35 角色对比:贾探春的管理术与林黛玉的金钱观00:24:27 贾探春的清醒:不被亲情绑架的古代女企业家00:33:03 王熙凤的困境:规则与人情平衡的领导艺术00:42:21 周瑞家的送花:社交礼仪中的权力暗流00:56:00 欲望两极:贾宝玉与西门庆的文学镜像01:01:45 残酷写实:《金瓶梅》中女性命运的140字暴击01:09:16 直面死亡:《金瓶梅》给出的生命启示❤️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这一期《大望局》我们邀请了历史作家张向荣、知名记者刘怡,翻开《祥瑞》与《三国前夜》,一起走进“被忽视的东汉”。从王莽篡位的独特轨迹,到刘秀奠定东汉百年制度的努力;从儒学如何一步步走向帝国核心,到白虎观会议确立“三纲五常”;再到东汉后期外戚、宦官、士大夫之间的权力角力。我们试着讨论一个经典命题:“完美的制度,为何运行失效”?张向荣老师以“波莱罗”般的叙事节奏,呈现东汉由盛而衰的过程;刘怡老师则从思想与国际政治的角度,补充历史背后的普遍规律。为什么王莽始终像“穿越者”,为何刘秀被称“最完美皇帝”?政治制度如何在废墟中重生?且看东汉这一段被低估却至关重要的历史旅程。👬本期嘉宾张向荣,历史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刘怡,国际新闻记者、得到听书品牌解读人裴鹏程:得到大望局主理人🎧时间轴00:02:40 儒学作为「历史推手」:王莽篡位成功的深层思想根源00:07:31 「穿越者」王莽:被现代人称为古代社会主义者的改革先锋00:11:35 王莽的多重标签:从胡适的「社会主义者」到历史评价的争议00:16:21 王莽的权力之路:从政治新手意外登顶的戏剧性转折00:22:07 儒学实践大冒险:王莽首次尝试将儒家理论真正运用于治国00:30:46 王莽改制的必然性:儒家思想发展引发的历史「连锁反应」00:38:29 刘秀「完美帝王」争议:制度安排下的君主形象建构之谜00:47:40 刘秀的制度创新:三代人严防「第二个王莽」的权力制衡术00:51:41 皇权强化进行时:刘秀削弱三公权力,开启东汉集权新时代00:56:31 东汉政治「三角戏」:皇帝、士大夫与宦官矛盾的总爆发❤️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七夕在近些年被称为“中国人的情人节”,我们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林光华老师,和我们聊聊爱情。从童年的初恋回忆,到哲学家们关于爱与死的思考;从古典的浪漫主义,到当代人在资本与焦虑中的理性算计;从爱情的阻力与矛盾,到如何让爱保鲜、如何面对爱情的短暂与变化。让我们一起思考:爱情是否正在消亡?它还能否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珍贵体验?一场关于爱、成长与存在的对话,或许会点燃我们心底久违的勇气。👬本期嘉宾林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邓一丁,得到听书作者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时间轴00:00:05 爱情是奢侈品?现代人不敢爱了 00:02:46 马里奥救公主,爱情无畏向前 00:09:05 叔本华:爱情只是繁衍的美化 00:11:19 现代恋爱阻碍:资本压力 00:23:13 爱情脚本:经济文化是导演 00:32:20 「感情破裂」成离婚理由 00:43:37 爱情如双人舞,默契永恒 00:56:01 萨特与波芙娃的爱情哲学 01:14:09 爱情是认识自我的镜子❤️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从饮食、体检到互联网问诊,从焦虑、失眠到谣言辨别,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罡,与知名健康科普主持人子琳,将和我们一起翻开《那些你关心又不知道答案的健康问题》,回答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健康困惑。👬本期嘉宾陈罡: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健康科普专家子琳:医疗媒体人,TopMD患者教育平台创始人裴鹏程:得到大望局主理人🎧时间轴00:02:15 医疗科普11年征程:子琳老师与TopMD的4000篇文章00:05:24 内科VS外科:思维侦探与手艺大师的医疗角色新解00:07:10 协和MDT实践:多学科诊疗如何改写疑难病症诊断路径00:10:16 医疗界的99%法则:当无数个99%相乘仅剩70%的临床启示00:14:21 非医者科普路:子琳老师如何打造独特医学科普IP00:15:52 对话体医学科普革命:陈罡医生提升医学可读性的创新实践00:22:51 医学语言魔术师:跨界视角如何让硬核科普落地生根00:27:43 疼痛科警报:当牙疼可能是心梗的致命伪装时00:32:17 结节诊疗真相:专家解读90%无需干预的临床数据00:36:39 年度体检黄金标准:医生解读40岁+必须关注的健康红灯00:42:25 理想餐盘计划:陈罡医生的蔬果-蛋白-谷物黄金比例公式00:44:55 中国肥胖危机:当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健康必修课00:54:13 互联网问诊三重门槛:资质、爱心与逻辑缺一不可❤️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这是一期【线下聊聊】特别栏目,在充满都市气质的北京Duli度粒餐厅录制。我们邀请了有20年内容经验的于困困老师,围绕新作《内容红利》聊聊如何掌握内容创作与流量增长的黄金法则,打造个人品牌。在自媒体红利看似消退的当下,她用亲身经历解答“普通人如何突围”,她也将为现场的朋友问诊,具体讨论经营公众号、视频号、播客等的心法秘诀与实操经验。👬本期嘉宾于困困: 媒体人和创业者裴鹏程: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时间轴00:02:18 于困困分享内容创作的新思路与方法论00:04:08 朱步冲自嘲"内容红利失败者"的行业反思00:05:53 内容创作的底层逻辑:像练武功先要懂得心法00:08:40 2014年媒体行业的大转折点00:10:45 算法机制的真相与流量分配逻辑00:15:42 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爆发期(2019-2022)00:20:06 小众创作者的价值发现与商业转化00:22:52 从0到1的内容创建者定位策略00:27:09 爆款短视频的密码:信息密度与注意力经济00:31:44 个性化表达如何成为社交媒体竞争优势00:36:04 内容创作的持续投入价值与长期回报00:39:58 李子柒案例:高信息密度与情感价值的结合00:46:13 真实人设背后的实力支撑00:53:13 超越流量焦虑:创作心流状态的价值01:06:14 普通创作者的突围路径与多元尝试❤️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中东为何至今动荡不止?历史作家郭建龙与国际新闻记者刘怡,一位溯源百年风云,一位直抵当下战火。今天的播客里,我们一同回到百年乱局,从帝国崩塌到国家重构,从石油地缘到宗教心理,从奥斯曼腹地到黎巴嫩街头,从城市化的裂变到全球化的遗民,拨开新闻迷雾,看清中东乱局背后的肌理与命运。在全球格局重塑之际,我们将认识一个丰富驳杂的世界,它也提醒我们何为“来之不易”的和平。👬本期嘉宾郭建龙:知名历史作家刘怡:国际新闻记者裴鹏程: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时间轴00:05:56 全球化冲击下的中东:城市化困境与发展失衡00:12:16 阿拉伯世界的撕裂:边界争端与身份认同危机00:26:01 石油与权力:中东国家形成的特殊路径00:47:31 贝鲁特镜像:透视中东的多元与动荡00:59:07 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从对抗到缓和的关系演变01:09:58 大国博弈场:外部势力如何塑造中东政治01:14:04 中东青年的困境与希望:封锁、教育与未来01:20:16 中东发展分化:从伊拉克重建到沙特转型01:36:29 新中东秩序:中印竞争与地区未来走向 ❤️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在“人人做内容,人人焦虑被AI取代”的时代,万维钢依然坚持在知识界急行军。我们与AI应该是什么关系?科学作家如何使用AI工具?AI时代,什么工作越发红火?如何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AI写出有灵魂的文字吗?关于创作、关于职业、关于教育、关于未来,这不仅是一次AI时代工作方法的拆解,更是一次知识工作者的心智校准。👬本期嘉宾万维钢,科学作家、精英日课主理人陈章鱼,得到听书作者、章鱼书场主理人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时间轴00:02:34 万维钢老师揭秘自己的不断更的“神”法00:07:04 Chatgpt进化论,AI已经迎来不会“胡说”的时代00:16:08 万维钢老师的秘密法宝,从“0”起稿00:22:49 回到古罗马?万老师对于AI会替代人的工作的另类看法00:30:18 AI既然比人聪明,理论上它也会比人更道德00:37:25 AI在生物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人类或许可以活到200岁?00:45:01 哲学学生更有后劲?万老师畅想未来的教育可能性00:57:11 万老师的灵感来源竟是网络小说01:05:57 AI时代,发现好的选题要像饿狼看到猎物一样迅速拿下❤️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吴士宏女士是人们口中的“打工皇后”,从一个小护士逆风飞飏为IBM中国区高官、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并两次入选《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商业女性。2016年她华丽转身为“商业教练”,开启了新的赛道。人天生就是本思具足的,一出生就解决了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启发他。这就是“教练”的工作。而她也曾说:人终此一生,你能够把握的大概也就两样东西:一个是你的态度,另外一个是情绪。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教练。如何教练自己的人生呢?今天,我们一起打开吴士宏女士的“教练工具箱”。👬本期嘉宾吴士宏:微软前中国区总裁、企业家教练哈希:得到听书作者、吴士宏名家讲书编辑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主理人🎧时间轴00:01:37 吴士宏老师的华丽转身,好好聊聊到底什么是“教练”00:03:21 娓娓道来,吴老师的企业家教练之路00:26:37 你也可以自己“教练”自己,激发自己的潜能00:34:33 吴老师教练技能,发现问题往往就可以解决问题00:43:15 赫曼大脑优势量表、MBTI、九型人格,这么多的测试哪个准?00:45:43 吴老师的下属沟通法,几句话调动下属积极性。00:52:50 教练私藏的小高招,GROW提问法的妙用。01:05:53 心理咨询vs教练,二者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城市召唤着我们心中潜藏的梦想,因为广大与多样的城市世界,意味着幻想、希望、偶尔的满足和忧伤。”城市不只是一个地方,也是一个变化之所,一座梦想之城当我们以外来者的身份汇聚在这座城市带着乡土的记忆进入城市像马赛克瓷片一样彼此接触却无法渗透从原来的乡土世界“脱嵌”却难以在庞杂城市中“再嵌”为何我们常常感到孤独?外来者的城市生活困境在其他国家是什么情况?这次,我们和清华大学严飞老师一起寻找异乡人的北上广深“幸福指南”。👬本期嘉宾严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邓一丁:得到听书作者、严飞得到听书编辑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时间轴00:01:44 回笼漂:大量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重回大城市00:07:19 山西 vs 江浙沪 到底什么是“回老家”?00:11:06 买房还是“漂”,究竟要怎样才能真的融入大城市00:19:13 异乡和故乡并不是地理上的隔绝,而是不同生活方式的切换。00:27:46 尝试更好的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可能就是美好的生活00:37:26 接受大城市的差异性,会更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暖00:48:30 消失的小卖部,连锁的工业化标准反而让人失去了城市的归属00:53:41 释放“取消保研”的政策信号,当代学生如何面对未来的发展压力01:05:04 工作强度变低,女性地位提升,日本社会已经悄悄发生改变01:14:33 理解胖虎,成为胖虎?活的“出溜”也许才是人生的意义❤️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很多人说,2025不会再有好电影了;但也有人说,电影总在积极适应市场和观众,其实是越来越好。好电影真的越来越少了吗?评判电影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你最近一次去电影院是什么时候?电影和线下演出相比,哪个更有发展前景?2025年哪些影片值得关注?电影对于我们当代人的意义是什么?这次我们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涛教授,他将和我们一起讨论走进电影、感受电影。👬本期嘉宾陈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杨以赛:得到听书作者、陈涛名家讲书编辑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时间轴00:01:58 三位老师分享自己最近一次看过的电影00:06:46 陈涛老师详细解释电影的定义和两种形态00:13:19 大家现在是不爱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吗?00:19:37 好电影感觉越来越少了的原因可能是这样的00:24:16 电影的风格和发展和其他的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00:36:33 杨老师和陈涛老师对于自己偏好电影的独到理解00:43:58 电影音乐和配乐往往是好电影的催化剂00:50:12 《酱园弄》:陈可辛和章子怡会碰撞出怎样的化学反应01:02:05 拼命三郎汤姆克鲁斯:我们如何看待我们喜欢的演员老去01:08:00 电影到底是应该“政治正确”,还是尊重事实?❤️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从2015年案发到2024年1月,社会对“吴谢宇案”的关注从未停止。一位高材生为何残忍杀害母亲?逃亡期间,他的心态有何变化?2016年他为什么主动暴露案件?一审后母亲形象为何发生变化?吴家的亲友如何看待这个事件?这起惨剧折射了什么社会基底?众多报道这起案件的媒体中,《三联生活周刊》是最有深度的一家。九万字报道长文,被认为是提高了行业天花板。这次,我们请到了深度调查和报道案件的两位记者,她们也是《人性的深渊》的两位作者——吴琪、王珊。我们将和两位,一起讨论、一起反思,看到身边人的影子,看到时代的痕迹,凝视黑暗,而不被黑暗带走。👬本期嘉宾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王珊:《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主理人朱步冲:得到听书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笔罗丹妮:《人性的深渊》责任编辑 (未参与本次录制)🎧时间轴00:02:21 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的关键节点、调查剖析00:21:17 家庭成员是如何潜移默化的影响吴谢宇的个人性格00:31:41 吴谢宇到底为什么心理“崩溃”00:44:54 母亲的过分溺爱和父亲的离世对他造成了什么困境00:53:22 是什么造成吴谢宇无法爱一个人,同时对性欲望极度羞耻01:03:52 吴谢宇案反思:家庭、教育及个人主动性问题01:17:00 记者在整个案件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汉武帝统治汉帝国超过半个世纪,跨越了很多人的一生。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他的一生有哪些重要节点?是否有人对他产生了真正深刻的影响?他的功业在古代帝王中能进前三吗?汉武帝和秦始皇谁的成就更大?这次,我们和历史学者戴波、张述一起走进汉武帝的世界。观察历史人物的同时,一起思考好的历史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本期嘉宾戴波(唐不闻):历史学者,代表作《有为》等张述:《国家人文历史》长期供稿作家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时间轴00:04:02 《有为:汉武帝的五十四年》封面的各种门道00:16:05 被误解的秦始皇“焚书坑儒” 和汉武帝“独尊儒术”00:26:15 秦始皇PK汉武帝,到底谁更胜一筹0:31:25 因为卫青、霍去病、窦太后,难道汉武帝的出现是必然的吗01:09:48 戴波老师谈编年体写作的难点和AI对历史写作的影响❤️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人生四件大事“生老病死”,只有“病”是我们可以较大程度干预的干预的关键手段便是“药”从古至今,关于“药”的研究和讨论始终是热点有很多经验,也有很多教训,还有很多被人忽视的细节这次我们请到了梁贵柏博士他是新药研发一线的科学家他也是笔耕不辍的科普作家这次的播客,咱们一起聊聊:现代药物和古代药物的研发过程有何本质区别?药物研发团队的结构是什么样的?“长生不老药”的研发卡点是什么?为什么很多药孕妇与儿童忌服?原研药和替代药的区别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说中医和西医的分歧并不重要?👬本期嘉宾梁贵柏,制药科学家、科普作家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朱步冲,得到听书作者李智,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得到会员业务负责人🎧时间轴00:02:01 现代制药全流程解析:一款新药的诞生之路00:14:06 药物研发的残酷现实:临床成功率仅10%的深层原因00:22:43 研发突破时刻:梁贵柏老师在西格列汀开发中的关键贡献00:33:09 科学视角解读:抗衰老药物的研发可能性探讨00:36:26 抗癌新星:ADC(抗体偶联药物)技术前沿进展00:40:27 中国制药的双重挑战:现代瓶颈与传统药典的价值挖掘00:49:48 mRNA疫苗技术革命:机遇与风险的双面解析01:02:23 仿制药产业生态链:从研发到市场的商业逻辑01:10:20 用药须知:胶囊制剂不可拆分的科学原理与维生素服用规范01:15:18 制药产业的双重使命:商业价值与医疗普惠的平衡之道01:19:56 跨界者说:从实验室到科普作家的知识传播实践📚补充说明 反应停事件:是20世纪最严重的药害灾难之一。德国格仑南苏制药厂开发推出镇静剂"反应停"(沙利度胺) 推出之始,科学家们说它能在妇女妊娠期控制精神紧张,防止孕妇恶心,并且有安眠作用。因此,此药又被叫作“反应停”,用于缓解孕吐。但因未充分测试致畸性,导致全球超1万名婴儿出生缺陷(海豹肢症)。该事件促使各国严格药品审批制度,确立妊娠期用药安全标准,成为现代药物监管的重要转折点。 《肘后备急方》:葛洪(东晋道教名家、医药学家)著作。此书为世界早期便携急救手册,专收简便、廉价、易得的验方(如青蒿治疟),旨在惠及平民。其理念开创中医急救先河,所载“青蒿绞汁”方更直接启发现代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诺奖),影响极其深远。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是一种新型抗癌疗法,通过将特异性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结合,实现精准杀伤癌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其核心优势在于靶向性强、疗效显著,已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取得突破。 莫里斯·希勒曼博士(1919-2005):美国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疫苗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疫苗之父”。他研发或参与开发了40多种疫苗,包括麻疹、腮腺炎、风疹(MMR)、乙肝等核心疫苗,拯救数亿生命。其创新技术推动全球免疫计划,深刻影响了现代公共卫生体系。 DNDI:被忽视疾病药物倡议,成立于2003年,致力于为疟疾、昏睡病、恰加斯病等被忽视的热带病研发可及性药物。作为非营利组织,它通过国际合作已推出9款创新疗法,填补贫困地区医疗空白,推动全球卫生公平,惠及数百万患者。 曾获得诺贝尔奖的杰出制药方向科学家: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贡献:开创化学疗法,研发首个靶向药物“撒尔佛散”(606)治疗梅毒,奠定抗生素和化疗药物研发基础。弗雷德里克·班廷(Frederick Banting) & 约翰·麦克劳德(John Macleod)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贡献:分离胰岛素(1921年),使糖尿病从绝症变为可控疾病。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贡献:发现青霉素(1928年),引发抗生素革命,拯救数亿感染患者。格特鲁德·B·埃利昂(Gertrude B. Elion) & 乔治·希钦斯(George H. Hitchings)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贡献:开发抗白血病药(6-巯基嘌呤)、抗疟药、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及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推动理性药物设计。詹姆斯·布莱克(James Black)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贡献:发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革新心血管病和胃溃疡治疗。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贡献:从《肘后备急方》获得灵感,提取青蒿素,显著降低全球疟疾死亡率。威廉·坎贝尔(William Campbell) & 大村智(Satoshi Ōmura)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贡献:发现阿维菌素,衍生出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有效治疗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谨以此致敬那些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制药科学家们——他们以非凡的智慧与奉献,推动了制药科学的革命性进步,为人类健康事业筑起生命防线。他们的卓越贡献永载史册,惠泽千秋。❤️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6月15日是2025年的父亲节,有人说父亲节来自美国,也有人说中国早已有之,但近些年,父亲节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传统。这个父亲节,青年教育家、好奇学习社区创始人池晓老师将我们回顾与父亲相处的点滴记忆讨论一位好父亲应该具有哪些特质推荐看过的好书与经典电影分享如何陪孩子成长的方法。你的父亲曾留给你什么独特记忆呢?请在留言区跟我们分享。👬本期嘉宾池晓,好奇学习社区创始人、青年教育家邓一丁,得到听书作者,池晓老师主编哈希,得到听书作者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时间轴00:03:08 父亲节的真实来历竟是因为父亲达到了和母亲一样的标准00:05:00 中国人有其实有自己的“父亲节”00:10:13 池晓老师自己心目中想达成的完美父亲00:17:18 哈希老师和邓老师聊自己父亲的优秀特质00:23:27 邓老师上北大,竟是因为邓爸爸带邓老师玩出来的00:29:17 池晓老师讲家长对待小孩子玩pad的界限感00:34:27 绘本类书籍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00:47:41 其实成为父亲可以不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全新的人生体验00:53:38 裴老师有属于自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01:00:50 各位老师分享自己给父亲过父亲节的独特方式01:12:39 最后希望父母爱自己,祝天下最好的父亲们父亲节快乐📚补充说明谷川俊太郎:日本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翻译家。毕业于东京都立丰多摩高校。是当今国际诗坛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生命”、“生活”和“人性”是谷川俊太郎抒写的主题。他的诗作,语言简练、干净、纯粹,尤其是近年的禅意与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今天的我们如何做父亲》: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合集,强调尊重孩子、言传身教,培养出“一门三院士”的精英家庭。《园丁与木匠》:美国顶级心理学家高普尼克著作,书中核心提出父母应像“园丁”一样提供成长环境,而非像“木匠”一样塑造孩子,倡导自由探索的教育方式。《何以为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迈克尔·戴蒙德父子关系研究总结,深刻探讨父子关系,认为父亲应全心投入孩子成长,成为连接孩子与世界的桥梁。池晓老师推荐家庭亲子必看的影像清单:电影:《美丽人生》、《当幸福来敲门》、《偷自行车的人》、《另一种教育》、《我是山姆》《七号房的礼物》、《天伦之旅》、《大鱼》(蒂姆·波顿导演版本)剧集:《This is Us》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作品:《父亲的葬礼》❤️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刚刚过去的儿童节,这也是属于你的节日。我们请回当代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周晓枫老师。童年的成年的界限到底是什么?成长的代价是用想象力换取真实性?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与成人的关系是什么?AI时代,如何保持思想的活跃与独立?作为散文家和儿童文学作家的周晓枫老师带来了她的作品和思考。👬本期嘉宾周晓枫,儿童文学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曾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时间轴00:01:29 大望局的老朋友周晓枫老师的“新身份”00:02:37 周晓枫老师介绍新书同时为大家送上儿童节礼物00:07:47 名字反映了角色的灵魂,晓枫老师独家的起名哲学00:13:39 两位老师分享探讨《小酒窝》里的精彩桥段00:19:51 晓枫老师讲写作的精彩主要在于细节00:40:08 晓枫老师谈儿童文学的价值和受众01:06:12 晓枫老师讲人的成长就是无限接受自己的过程📚补充说明1. 严文井:中国现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虽然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但对于年轻一代或非文学专业读者来说,其名字和作品(如《“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可能不如安徒生、格林童话那样广为人知。2. 《下次开船港》:严文井创作的一部富有哲理的中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名叫唐小西的男孩因为总是说“下次”而被灰老鼠带到“下次开船港”的经历,探讨了时间、责任和生命的意义。3. 罗伯特·麦克法伦:英国当代著名的自然作家、评论家。周晓枫引用的关于橡树生命阶段的哲思,很可能出自他的代表作《心向群山》或《古道》等著作。4. 树木哲思:罗伯特·麦克法伦的代表性思考,表示树木漫长生命历程带来的“宝贵而令人不安的知识”,对于不熟悉自然文学或生态哲学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富有深度但相对陌生的观点。❤️本期海报-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雪彤设计 马草地- 互动方式🍠小红书:大望局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weixuetong@luojilab.com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编造谎话,常以匪夷所思的悲惨故事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同情,甚至利用精心设计的骗局获取利益。这就是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口中的装病患者。“装病”是一个从轻到重的心理光谱。也可以根据是否有明显外部获益,分为“诈病”和“做作性障碍”两类,其中“做作性障碍”又以情绪或暴力施加的对象是自己还是别人,分为“孟乔森综合征”与“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刚刚过去的“525”心理健康日,我们和两位心理咨询师一起解开装病背后的心理谜团。👬本期嘉宾盛文哲,朴生心理创始人、心理咨询师、译者林颖,朴生心理创始人、心理咨询师、译者🎧时间轴00:01:06 现在人的病都是怎么装的?00:07:32 装病和职级一样也有级别区分00:17:16 做作到极致引发的孟乔森综合征到底是什么意思?00:32:12 10种人格障碍(回避型、表演型、偏执型、边缘型等)大科普00:37:27 医学界对于精神类疾病诊断的“高标准,严要求”00:42:54 孩子不想上学,大人不想上班在心理层面如何纾解?00:48:00 裴妈妈妙解裴老师的装病小伎俩00:53:34 孟乔森综合征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发现,也很难心理干预01:03:03 当代人如何理性的看待自己“病态”的负面情绪01:16:03 盛文哲、林颖老师的私藏心理类书单01:23:39 戒掉自己的“瘾”最重要的是先接纳再矫正❤️本期海报制作人:雪彤设计支持:草地
欣赏任何一种由莎剧文本改编的艺术形式,远不等于读懂了真正的莎士比亚。中国人对于莎士比亚的记忆,多是上世纪朱生豪先生、梁实秋先生的版本。语言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莎翁译本。21世纪,翻译家傅光明教授,用当代的语言新译了莎士比亚。他为这个大工程列了三条标准:第一,语言随时代而改变。新译本力求做到符合当下阅读习惯,为读者朋友带来顺畅阅读的愉悦感。第二,每个译本不少于三百条注释,参照不同版本,让舞台提示等信息尽可能完整、准确。第三,每译完一部莎剧,专写一篇数万字的、专业性的长篇导读,期待能为读者拓宽视野做些努力。语言在变,译作在变,阅读的方法也要随之变化。这次,傅光明教授做客大望局,将和贾行家、裴鹏程、朱步冲一起探讨,莎士比亚的当代读法。👬本期嘉宾傅光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新版《莎士比亚》译者贾行家,得到总编辑、作家裴鹏程,得到听书作者、大望局播客主理人朱步冲,得到听书作者、“北京大望路最懂莎剧的人”🎧时间轴00:04:28 傅光明老师的大工程,重译莎翁巨著因何缘起00:10:00 傅老师困难重重的新翻译莎士比亚著作之路00:31:12 莎士比亚和老舍竟然有这么多惊人的相似经历00:39:27 近代历史的各大学者对待外文著作翻译的同与不同00:46:11 翻译能力的上限其实是母语的表达能力00:57:10 作家的创作往往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01:33:31 “生存还是毁灭”这句话竟然一直被翻译错了?❤️本期海报制作人:雪彤设计支持:草地
今天邀请三位嘉宾,共读《逝去的盛景》。这是一部通过宋代窥探古代治乱循环和世界历史演进的“野心之作”。嘉宾们是三位读书人、三位资深媒体人,更是三位挚友。你能在今天的节目中听到属于读书人的对信息的捕捉力,属于媒体人的对问题的判断力,属于挚友间的对节奏的默契感。👬本期嘉宾陈季冰,历史学者、资深媒体人何刚,财经专家庄秋水,作家、制作人🎧时间轴00:00:20 陈季冰、何刚、庄秋水三位老师多年深厚的老友情谊00:01:59 陈季冰老师揭示《逝去的盛景》的创造背景00:04:20 宋朝的繁华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00:09:27 几位老师列举宋朝的商农高超的专业化程度00:24:33 繁华背后的阴暗,宋朝经济繁荣与利弊分析00:32:24 军事能力强的宋朝为何频频打败仗00:49:08 商业税为何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宋朝的兴衰01:28:37 宋朝现代化进程中的“绊脚石”❤️本期海报制作人:雪彤设计支持:草地
青年节,三位年轻人登门拜访一位哲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美学家、生活家。“青年” 像枚双面硬币:一面刻着迷茫的问号,一面印着试错的特权。哪个时代的青年最幸福?东西方青年的困顿有何不同?什么方法能让青年人活得更自洽?请听这期,由一位哲学家、两只美短喵、三个青年人一起录制的长谈。👬本期嘉宾刘悦笛,“生活美学”倡导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时间轴刘悦笛老师趣味定义“新青年”00:03:53 现在的青年面容小,心态老00:07:06 什么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老了”00:12:53 35岁困境往往代表了标准化和社会的成熟00:18:56 刘悦笛老师说不存在什么人生导师,只有自己可以启发自己00:24:23 百年前的《新青年》走到现代是什么样子00:29:58 生活美学对于现代青年的意义00:35:56 邓老师觉得自己25岁之后没有“资格”进入爱情00:43:09 被商品化裹挟的青年人出路在哪里00:49:22 和西方亚文化不同,中国青年有属于自己文化的“根”00:58:01 中国古代过分早熟,长者的建议往往都是来自自己的惋惜01:06:48 神童未必真的神,人生是一段曲线,智商不能决定一切01:12:44 大开脑洞的未来AI发展,如果AI真有了情感世界会怎样01:19:17 李泽厚老师讲情本体与西方的理性哲学的对抗01:25:39 中国的哲学根基其实来自孙子兵法,但现在的青年人更喜欢”叛逆”的尼采01:29:50 刘悦笛和李泽厚老师都认为美学是中国人的第一哲学01:36:11 维特根斯坦: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本期海报制作人:雪彤设计支持: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