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小戲節,一個誕生於溫泉小鎮的藝文盛事,五年來以多元的表演形式和在地連結,為北投注入活力與創意;起點源自於一群熱愛劇場的藝術工作者,他們希望在疫情期間為表演藝術找到一處溫暖的棲身之所~而北投,這個擁有豐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溫泉小鎮,便成為他們築夢的起點。 北投小戲節不僅僅是戲劇的展演,更是一個社區共創的平台。透過與在地店家、學校、藝文團體的緊密合作,將表演藝術融入日常生活,讓巷弄街道成為舞台,讓居民和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共同打造屬於北投的藝文風景。 今年,北投小戲節邁入第五年,特別邀請到來自日本東京的劇團「52 PRO!」帶來精彩的壓軸演出。這群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的「大叔們」將以充滿生命力的表演,帶領觀眾感受劇場的魅力。同時,小戲節也持續推出一系列單人演出,展現多元的表演形式,為觀眾帶來豐富的藝文體驗。 ♡售票連結♡ https://reurl.cc/74DxGN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王政中 文案-蕭上詠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北投小戲節至今已邁入第五年,持續為北投注入活力與創意。 本集節目邀請策展人政中,分享「北投小戲節」一路走來的點滴----從疫情期間的靈光乍現,到成為北投年度盛事,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從小型演出強調的持續性和在地參與、申請「青年村落行動計畫」,到與當地學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我們將揭開「北投小戲節」如何一步步打造出獨特的藝術氛圍,並逐步實現「北投藝術鎮」的願景。 不同以往,今年的北投小戲節聚焦單人演出的魅力,有獨角音樂劇、一人分飾多角的精彩表演,帶領觀眾感受劇場藝術的無限可能。 更令人期待的是,來自日本東京的下北澤的劇團「52 PRO!」,六位拋棄麥克風的大叔演員們的作品《這十年,我們的祭典》,將於2024年底壓軸登場,連結起「北投小戲節」五年發展的後續! ♡售票連結♡ https://reurl.cc/74DxGN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王政中 文案-簡歆樵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〇ㄌㄧㄥˊ〉是一齣探討表演本質的實驗性戲劇作品,而〈臺灣農業三部曲〉則是以農業為視角,展現故鄉人情風土的系列創作。 兩者都由編劇琬婷創作,並透過獨特的敘事手法和表演形式,引領觀眾深入思考。 〈〇ㄌㄧㄥˊ〉的劇本經過多次修改,最終聚焦於自我對話和個人成長的主題。 主角安妘在排練過程中,以即興的表演方式為角色注入新的靈感,也為劇本的創作帶來突破。 作為單人表演,安妘在〈〇ㄌㄧㄥˊ〉中一人分飾四角,僅透過聲音和肢體的轉換來區分角色,這對表演者的技巧和心理素質都是極大的挑戰。〈〇ㄌㄧㄥˊ〉劇中女演員遇到與自身極為相似的「天才版」自己,引發了關於表演本質的思考。 至於〈臺灣農業三部曲〉的創作起源,是編劇琬婷認為,農業不僅與自然環境相關,更與人際關係、風土民情以及人類的慾望息息相關。 她認為從農業的角度出發,可以觀察到人性的多樣面貌,以及人與土地之間的緊密連結。 〈臺灣農業三部曲〉採用的讀劇演出,是一種較低成本、小規模的戲劇形式,著重於劇本的呈現和演員的聲音表演,適合用於測試新作品。 ♡售票連結♡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809034773295026177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沈琬婷 文案-蕭上詠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舞台劇〈〇ㄌㄧㄥˊ〉由沈琬婷編劇,這是一部心理驚悚劇,探討自我認同、家庭關係和表演本質。 劇名的靈感來自空心圓,象徵人體作為靈魂容器,以及表演者和角色的關係。 故事源於演員安妘的親身經歷,她發現試鏡時常遇到與自己極為相似的人。所以誕生了「劇中女演員試鏡時,遇到一位與她神似的女孩,進而引發懸疑事件」的劇本。 安妘分享自己從模仿父親通靈到成為演員的心路歷程,呼應劇中對表演本質的探討。 這齣劇起始於大稻埕藝術節的短劇比賽,發展為北投小戲節的完整版。 編劇面臨了許多挑戰,像是如何運用有限舞台和單一演員呈現故事,另外還要透過台詞來區分劇中角色。 ♡售票連結♡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809034773295026177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沈琬婷 文案-張瑄淇 製作人-EasonWang、王政中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安庭是一個以男性觀點出發的愛情獨角音樂劇,講述男主角李麒在經歷初戀分手後,遇見神秘女子安庭,並展開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安庭擁有獨特的性格和神秘的氣質,深深吸引著李麒,但隨著兩人關係的發展,李麒發現安庭隱藏著許多痛苦和不願透漏的秘密。到後來,安庭選擇離開李麒去「放長假」了。 李麒在等待安庭回來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無法理解和接受的事情,最終,在愛情的旅程中獲得成長。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拉丁 文案-陳俊良 製作人-EasonWang、王政中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李麒遇見安庭,多話的他安靜下來。 分手的時候,不知道明確理由,安庭說想要多點空間,李麒讓自己站得遠一 些,心卻靜不下來。 李麒用一把吉他唱出他的愛情故事,也許跌撞、糾纏,就像每個人在愛情裡 可能的那樣。 獨角戲的親密感讓觀眾彷彿在聆聽朋友分享自己的故事,讓觀眾隨著李麒的旅程,一同感受愛情中的迷惘、喜悅和傷痛,並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拉丁 文案-賴鈴鈴 製作人-EasonWang、王政中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冬季風呼嘯中,湯池氤氳朦朧,座落於陽明山上的溫泉會館-川湯,曾是一位男孩最熟悉不過的休閒場所,然而在長大後,當他再度踏進這個散發著陳舊氣息、瀰漫著記憶味道的空間,卻發現自己從未留意,隱藏於會館一隅的那群同志泡湯客,塵封心底已久的未解之謎,因而漸漸有了答案…… 本集邀請到〈川湯〉的戲劇顧問楊凱鈞,前來闡述家族傳統的束縛、秘密的形式婚姻與同妻身分,並將上述元素融入作品中,引導我們撥開重重霧氣,以讀劇的方式深入川湯的故事。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楊凱鈞 文案-簡歆樵 製作人-EasonWang、王政中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川湯〉是一齣深刻探討同志議題的戲劇作品,帶領觀眾走入同志與家族關係之間的複雜情感。 故事聚焦在北投溫泉會館的曖昧氛圍中,並透過導演個人小時候的經歷,探討形式婚姻、同志妻子的處境,及其在同志婚姻合法化後的隱藏聲音。劇中展現了同志與「普通」家庭成員在傳統與現代思潮碰撞下的微妙關係,挑戰觀眾對家庭、愛情與認同的理解。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楊凱鈞 文案-畢宜傑 製作人-EasonWang、王政中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李祐緯將自身經驗融入創作,以類似stand-up comedy(站立喜劇)的風格,用台詞串連所有內容,並以幽默的方式和觀眾分享他在劇場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抉擇和故事。 他希望透過這齣戲,讓觀眾能看到他對劇場的熱愛,並笑聲中思考「為什麼我還要待在劇場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李祐緯也希望觀眾能從他的故事中找到共鳴,並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李祐緯 文案-蕭上詠 製作人-EasonWang、王政中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4年第五屆北投小戲節PLUS+登場啦!本集來介紹〈一個人也要很快樂 A.K.A. Lonely God (北投小戲節版)〉 劇場的演出製作分工且涉及專業,通常是集眾人力而為,不過一齣反劇場是要如何以一人之力,來包辦編劇、設計、行政、舞者、演員.....等所有的工作項目呢? 劇場創作者李祐緯,來和大家分享從舞者步入戲劇殿堂的種種歷程,以及如何單槍匹馬奔赴至舞台這個戰場,向觀眾展現生故事和劇場與自己的聯結關係?而在孤獨地追求理想的過程中,縱使有疲憊、辛勞、溝通等困難,李祐緯也發掘出在劇場快樂的時候。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李祐緯 文案-簡歆樵 製作人-EasonWang、王政中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北投纜車為何喊卡?陳慧慈教授談北投人的機運與選擇 本集《北投人與甜點師》,我們再次邀請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慧慈,延續上集精彩內容,分享他投入北投社區營造超過三十年的深刻觀察與經驗。這集將聚焦在三大關鍵議題:北投纜車爭議、新北投老火車站回家計畫、北投的永續宜居。 你知道嗎? 🔹 北投纜車即將動工,卻在弊案爆發後戛然而止?為何北投保住山林,而幾乎照搬設計的貓空纜車卻蓋成了? 🔹 新北投老火車站原本有機會重返原址,與捷運新北投站一氣呵成打造完整歷史場域,卻因「剪綵」錯失良機,最終錯位50公尺。 🔹 北投在觀光與開發壓力下,文化與生活品質是否能繼續被守住? 陳教授以他的親身經歷,帶你看見北投的過去、現在與可能的未來。 📍陳教授金句摘錄: 「當北投人要陽春麵的時候,你不要給我牛肉麵──你要尊重在地文化與居民的想法。」 「若你不談對民眾有利的事,大多數人只會當旁觀者。」 「如果北投纜車真的蓋了,我不會自焚,因為我該說的話都說了,藏起來才會有罪惡感。」 📌本集重點整理: • 北投纜車案的爭議與反思:從政治操作到地方抗爭 • 新北投老火車站「回家」計畫的真相與50公尺的遺憾 • 北投作為台灣最宜居地的條件與挑戰 👉 喜歡這集的內容嗎?歡迎訂閱《奇岩星球》,一起發掘更多你不知道的北投故事! 製作團隊: 主持人:狀況外的北投人彥廷、睡不飽的甜點師怡帆 錄音&後製:新手爸偉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北投三十年變遷見證人──專訪陳慧慈教授:從溫泉博物館復活到纜車爭議內幕大揭密 「北投人與甜點師」本集邀請中央大學土木系退休教授──陳慧慈,他不僅是主持人彥廷小學同學的爸爸,更是深耕北投社區營造超過三十年的重量級人物。 你知道現在的北投溫泉博物館,曾是居民的童年泳池?又知道它曾一度荒廢,差點被拆除,最後因為一群小學生而得以起死回生嗎? 本集將帶你回到這段歷史時刻。陳教授細說他如何與「八頭里仁協會」攜手奔走,喚醒北投人對家鄉的記憶,推動溫泉博物館保存運動。 此外他也直言:當年的北投纜車案只是高層為了剪綵而推動的政治建設,並非為北投居民而設。雖然案子目前停擺,但他嚴正提醒:「北投纜車從未真正結束,隨時可能復活。」 在輕鬆的對談中,從甜點師的新北投視角、中生代彥廷的觀察,到資深北投人陳教授的回顧,一起穿越時空,看見北投歷史如何在一代又一代居民行動中被守護下來。 📍陳教授金句摘錄: 「一個人之所以會愛家鄉,是因為他了解它的歷史。」 「政府最怕的不是抗議,是違法的證據。」 「不要只聽政府畫的大餅,他們不會告訴你那塊餅背後的代價。」 📌本集重點整理: • 北投溫泉博物館保存運動的起點與過程 • 北投纜車案的政治背景與民間反對聲浪 • 為什麼了解北投歷史,是公民行動的起點 👉 下集預告: 陳教授將繼續分享「新北投車站回家」的歷程,千萬別錯過! 製作團隊: 主持人:狀況外的北投人彥廷、睡不飽的甜點師怡帆 錄音&後製:新手爸偉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集是《情緒感話所》首次邀請來賓,我們請到我的鄰居,也是我非常欣賞的合作夥伴——瑜伽老師 Keisha,一起聊聊她如何從學生走到教學者的過程,如何看待身體的限制、情緒的流動,以及什麼是真正「落地」的身心練習。 我們談到了:為什麼她從香港的健身房開始愛上瑜伽?成為老師之前,如何從挫折與停滯中走出自己的路?面對身體極限時,是ㄍ一ㄥ過去,還是選擇誠實感受?在教學現場中,她如何陪伴學生重新找回對身體的感知?瑜伽對她而言,不只是動作練習,更是一種日常心理習性的反映。 這集適合:正在練習瑜伽但容易陷入比較或挫折的人想認識身體、情緒與自我連結之間關係的人想知道「身心靈」到底要怎麼落地在生活裡的人 Keisha 分享的,不只是專業的瑜伽知識,更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內在轉變歷程。 📍Keisha IG:@keishawithyou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以前花一整天才完成的事,現在AI一分鐘就做完了。很方便,但也讓我有種奇怪的失落——那我努力的意義是什麼? 這一集不是談情緒本身,而是聊一場將深遠影響人類情緒與價值觀的時代變革——AI的興起。 AI讓我們生活變輕鬆了,但也讓「人」這件事變得模糊。其實,我們真正的價值,不在會不會做,而是「為什麼做」、是那個會被感動、會在挫折裡反思、會為了一句話感動的自己。 【本集重點】 ● AI 讓一切變得輕而易舉,但也讓人懷疑自己的價值 ● 我們之所以存在,不是因為我們想得多,而是感得深 ● 與人互動的矛盾與挫折,是讓我們看見盲點、轉化自己的關鍵 ● 不如善用AI幫助我們整理,再次勇敢地回到真實人生裡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都會嫉妒,只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敢承認。怕自己顯得小氣、不夠成熟,甚至像故事裡的「壞人」。但嫉妒真的那麼糟嗎? 這集我想陪你一起,把嫉妒攤開來看。其實它沒有那麼可怕,它只是提醒你:「有些東西你想要,但還沒有。」當你願意誠實面對這份渴望,你會開始更了解自己,也更清楚要往哪裡走。不用討厭這份情緒,它只是你還沒靠近夢想時的自然反應。 【本集重點】 ● 每個人都會嫉妒,它不是壞人專屬,而是人之常情 ● 嫉妒的背後,藏著很深的自我渴望與匱乏感 ● 擁有「嫉妒」好不好,取決於你怎麼看 ● 下一次,如何轉化「嫉妒」,成為前進的動力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竹子湖,父子慢慢靠近:「藍鵲農園」小高下不了山的理由》 📍 竹子湖,原本只是路過的地方,現在卻成了家。 這集,小高談他如何讓學齡前孩子用五感親近土地,也談與爸爸在農場上默默交棒的信任,以及冥冥中,與北投山頭的血脈連結。那個從除草開始的故事,仍在發芽生長中。 🎧 這一集你會聽到: • 小高從加拿大返台後,如何走上從遊學領隊到田園老師的路。 • 爸爸從懷疑到放心,兩代人如何默契交棒。 • 藍鵲農園的新目標:讓學齡前孩子也能用五感親近土地 。 ✨ 本集為《藍鵲農園故事》上下集完結篇。想知道小高從外來者到「這裡就是我家」的心路歷程?上下集一起收聽,更能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力量。 #竹子湖 #藍鵲農園 #北投故事 #食農教育 #奇岩星球Podcast 製作團隊: 主持人:狀況外的北投人彥廷、睡不飽的甜點師怡帆 錄音&後製:新手爸偉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長大後,我們時常面對人生的各種無力感,然後苛責自己怎麼不在多努力一點、怎麼找不到方向、怎麼還停在原地...每當感覺自己好一點後,偶爾的無力感又會突然來襲。 無法接受自己「無所事事/無所適從」所產生的無力感,你我都有過。近期,在我深陷其中時,也在裡面思考了很多,看見原來「無所事事/無所適從」是人生很重要的階段,沒有他,就難以跳到下一階段的新人生。 【本集重點】 ● 快過完2025年的第一季,你的感覺都好嗎? ● 被社會集體意識捆綁的「成就無力感」真的好重 ● 當人生處在「無所事事/無所適從」的階段,原來是有意義的 ● 把自己納入大自然循環的一部分,看見生命正在聰明的整頓中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悲傷是人類基礎的情緒之一,從出生開始,我們就經歷大大小小的悲傷。隨著長大過程,悲傷的體驗似乎越加龐大、深沈,有時甚至想問老天:「為何要讓我經歷這些?」 這一集,跟大家聊聊悲傷的情緒經驗,你生命裡經歷過哪些悲傷呢?能否從裡面看出一些生命訊息? 【本集重點】 ● 長大後,悲傷好像更龐大了?為什麼? ● 一起看見「悲傷」身後的「情緒價值」 ● 每一次悲傷,都是長大升級必備的配備 ● 下一次,如何與悲傷共處? |企劃錄音:Judy |製作人:王聖輝 |錄音師/剪輯師:王偉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竹子湖的「外來者」 來自木柵的小高,因為疫情來到父親在竹子湖耕種的田園,從加拿大遊學團轉戰農場,意外開啟這片土地的新使命。原本只是親友間分享農作的桃花源,卻逐漸發展為充滿教育意義的「藍鵲農園」。 🏡 從遊學團領隊到田園老師——食農教育的開端 小高從零開始學習農事,並設計出適合孩子的「食農教育」課程。他讓孩子不只是踩踩泥土,而是親手種植、採收、料理,體驗一顆種子如何變成餐桌上的食物,感受土地與時間的溫度。 🌾 竹子湖,真的有竹子 提到竹子湖,大家總想到海芋與高冷蔬菜,卻少有人記得這裡原是竹林之地。小高整理農場裡的野生桂竹,帶孩子們採竹筍、製作竹筒飯,甚至發想竹製登山杖,讓這片土地的歷史再次被看見。 🎧 這集 Podcast,我們聊了—— ✔️ 藍鵲農園的誕生與發展 ✔️ 小高如何從遊學團轉戰農場 ✔️ 食農教育如何讓孩子與土地產生連結 ✔️ 竹子湖的歷史與被遺忘的竹林故事 製作團隊: 主持人:狀況外的北投人彥廷、睡不飽的甜點師怡帆 錄音&後製:新手爸偉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焦慮幾乎是現代人最熟悉的情緒,相對於悲傷、憤怒的情緒,我們每天幾乎更容易與焦慮相處再一起。 而每一種情緒都是中性的,包含焦慮也是,既然會出現在人類的情緒光譜,一定有它的意義存在,學習分辨現在的焦慮是「好焦慮」或「壞焦慮」,能讓我們與他們和平相處。 【本集重點】 ● 看見「焦慮」的生存樣態,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 ● 焦慮的中性本質,如何辨別「好焦慮」與「壞焦慮」 ● 社會龐大的「焦慮集體意識」,從何而來? ● 焦慮來了,我可以怎麼做? |企劃錄音:Judy |製作人:王聖輝 |錄音師/剪輯師:王偉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留言分享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reurl.cc/5Db09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