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學識開咪
學識開咪
Author: 學識 Hok6.com
Subscribed: 15Played: 108Subscribe
Share
© @學識 Hok6.com
Description
由網上教育平台「學識Hok6」的幕後團隊製作嘅Podcast。學習知識唔一定要坐定定嚴肅地上堂,有時輕鬆地交流,反而愈講先愈相識。幾個從事知識普及工作嘅人,傾盡時事熱話、社會現象、潮流趨勢,探討生活迷思,一齊唔識學到識。
https://www.hok6.com
成為學識會員,一齊用廣東話學習知識!
ko-fi.com/hok6dotcom
關注學識:
FB: https://www.facebook.com/hok6dotcom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k6dot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https://www.hok6.com
成為學識會員,一齊用廣東話學習知識!
ko-fi.com/hok6dotcom
關注學識:
FB: https://www.facebook.com/hok6dotcom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k6dot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4 Episodes
Reverse
早前港大爆出有學者喺學術論文中引用「虛構文獻」嘅事件,震驚學術界。報道指,事件由於參與論文生博士生用AI整理文獻資料後未有察覺,以致論文引用的文獻中出現假文獻,署名作者亦認為事作純屬不小心,無關學術誠信。
生成式AI會自動「編造」學術文獻不是新鮮事,但整件過程竟然無被任何人或期刊評審察覺,係學生濫用,導師和評審機制把關不力,還是制度落後更新唔到?當AI改變咗知識生產方式,學術界可以點樣面對同轉型?
主持:啟明、Hug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最近有香港學校容許學生用簡體字作答考試,即時引起熱議。有家長話「香港要守護繁體正字」,又有人話「簡體都係中文,有咩問題?」,表面睇係教育問題,實際上反映著香港人有關語言、文化、身份嘅討論。
今集《#學識開咪》藉事件追溯漢字演變嘅歷史,分析「文字簡化」背後嘅文化和社會意義。現代簡體字改革,有其政治同歷史原因,簡體字對文化發展係咪一件好事?過於簡化有咩利弊?對比起追求效率與實用嘅簡體字,繁體字有咩獨特優勢?從文化保育嘅角度,我哋可以點樣保存甚至推廣繁體字?
主持:啟明、Hug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係 ENFP 定 INTJ?近年唔少香港人都迷上 MBTI 測試,認識新朋友時成日都會問:「你係咩人格?」👀 但你有冇諗過,其實中國古人其實都有緊類似嘅性格分析?
今集《學識開咪》由 MBTI 熱潮講起,如何簡單理解MBTI的分類?MBTI測試的目的是甚麼?我們會比較一下現代的性格分類,以及中國古代對人格、性情嘅理解方式,發現原來兩者雖然方法唔同,但背後有一啲理念同假設都有相似嘅地方。
主持:Pan、Hug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OpenAI 早前宣佈,12月起 ChatGPT 將放寬限制,容許成年用戶創作和接收情色內容。ChatGPT一直以保守著稱,此次策略轉彎的關鍵原因,相信是來自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因為Grok AI早前已率先推出可生成色情影片的模式。不過,目前尚未明確說明哪些類型的內容會被歸類為「允許的色情作品」。
呢項更新隨即引起熱議,有人覺得係創作自由嘅進步,有人就擔心 AI 將會成為色情工業新主角,催生出大量無倫理監管嘅色情內容,甚至加劇「AI精神病(AI Psychosis)」的問題。當AI能進一步滿足人類對性和暴力的慾望,世界將會如何走向呢?
主持:Pan、Hug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被戲稱為「都市傳說」的麥浚龍新電影《風林火山》,上映後迅速成為全城熱話,網民評價超兩極,有網民狠批電影「不如唔好上」,網上的負評比正評多。不過可能唔多人知道,《風林火山》呢個片名,其實源自《孫子兵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今集 #學識開咪 有古文專家Hugo同易經專家獻皿,追本溯源講解「風林火山」四個字的典故和意義,字面上來自《孫子兵法》,但背後亦與《易經》嘅智慧相關。電影以犯罪與權力鬥爭為題,角色所牽涉的權謀同策略,甚或背後代表嘅處世哲學,或者都可以用翻古代經典去「超譯」。聽完呢集,可能你會有對套電影有一個新嘅睇法!
主持:Pan、Hugo、獻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直播帶貨係近電商平台最主要的銷售方式,中國大陸近月就出現不少「AI直播帶貨員」,唔使瞓、唔收佣、24小時不停賣貨,大大降低電商業者的成本,但同時有不少消費者稱,試過在AI直播間下單後「中伏」。
同時間,OpenAI 又宣佈 ChatGPT 加入 「即時結帳」功能,即係你喺 ChatGPT 問完:「有冇推介嘅跑鞋?」佢唔止會幫你揀款,仲可以即刻落單買埋,唔使再跳去其他平台。AI主導嘅「智能消費時代」會點樣改變我哋嘅消費習慣和電商生態?未來購物可以點樣想像?信任與操控問題上又有冇隱憂?
主持:Pan、Hug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最近有不少AI與政府治理的新聞,阿爾巴尼亞宣佈「任命」全球首位AI部長Diella,負責處理政府採購程序,為的是打擊腐敗;而德國文化部長亦喺公開場合,用AI模擬化身發表演說。聽落好似新時代開端,AI官員係玩真定玩假?其實係咪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有評論批評,社會一旦接受並習慣具公信力的政府使用這類虛擬分身,可能進一步使民主淪為自動化流程,甚至削弱民主本身與人類在當中扮演的角色。呢個擔心係咪己人憂天?其實會唔會係一種新型的民主形式?
主持:Hugo、Pa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提到《易經》,好多人第一個反應就係好深奧、好神秘,有人會覺得佢係同風水、算命有關。但其實《易經》喺中國文化同哲學入面,地位極之重要,甚至可以話係古代人嘅AI工具!
今集 #學識開咪 請嚟易經專家、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哲學碩士胡獻皿,一齊講吓《易經》係一個點樣嘅工具,如何既能解釋世界,亦能占卜未來?原來古代人問《易經》,同我哋今時今日我哋用ChatGPT有好相似嘅地方,古人用佢嚟做乜?易經點樣協助人類面對未知?
主持:Hugo、Pan
嘉寶:胡獻皿(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哲學碩士,易學普及平台「講八卦」小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I技術喺影視娛樂界掀起咗新一輪震盪,最近靚聲嘅鄭子誠喺活動上直言,AI 已經可以高度模仿佢嘅聲音,令佢憂慮未來廣告、配音工作可能再唔需要佢。
聲音被「複製」,仲有冇人請專業配音?唔止聲音,同一時間TVB近日推出號稱本港首部AI短劇《在我心中,你是獨一無二》,顯示影視行業已經開始試水溫,用AI製作影視內容。由模仿聲音到生成畫面,演員、配音員甚至幕後工作人員,都開始擔心自己會唔會畀 AI 取代。
AI對影視娛樂圈係危定係機?從業員又如何面對AI浪潮?
主持:啟明、Hugo、Pa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I 嘅爆炸式發展帶嚟無限可能,但同時掀起咗一場「版權大戰」。近一年,OpenAI、Meta、Apple 等AI公司接連被作家和創作者告上法庭,指控佢哋喺未經授權情況下,拎咗受版權保護嘅作品去訓練模型。Claude嘅母公司Anthropic,近日亦就一宗使用盜版資源訓練AI模式嘅集體訴訟,同意支付15億美元和解。
到底AI公司取用作品訓練AI算唔算侵權?AI公司用創作者嘅著作做訓練,係咪應該有補償機制?創作者係咪應該有利潤分成?AI時代,我哋應該點樣平衡創作自由、法律保障同創新動力?
主持:啟明、Hugo、Pa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Google Nano Banana橫空出世後立即爆紅,AI 圖像模型已成為科技巨頭必爭之地,而與圖像生成有密切關係嘅XR技術(Extended Reality,包括 AR、VR、MR),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與AI嘅技術融合,「AI + XR」會係下一代互聯網內容的核心模式呢?XR技術係咪真係會改變我哋未來生活?
今集 #學識開咪 請嚟香港 XR Museum 嘅館長、資深XR設計師Esther,帶大家由行業 insider嘅角度,睇清楚 XR 科技最新走勢,呢項技術係未來幾年係咪真係會有重大突破?我地又可以點樣想像佢嘅應用呢?
主持:啟明、Pan、Esther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曼德拉效應」你聽過未?🤯 就係一班人一齊記錯同一件事,好似有人明明覺得曼德拉80年代喺獄中已經死咗,但其實佢後來出咗獄仲做咗南非總統。呢種「集體錯覺」長年喺網上引起唔少討論,
咁AI同呢件事有咩關係?National Geographic早前一篇文章就話,AI會加劇曼德拉效應更加嚴重。當AI可以快速生成文字、圖片、聲音,但內容未必準確,加上網民大量轉發,幾易就會製造出假嘅集體記憶。當虛構同事實混埋一齊,對社會有咩深遠影響?
主持:啟明、Hugo、Pan
#曼德拉效應 #AI #人工智能 #虛假資訊 #nationalgeographic #科技教育 #學識開咪 #廣東話Podcast #香港Podcast #科技與社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藥倍安心」風波鬧到滿城風雨,由最初吹哨者質疑作品複雜度,到AI公司承認受委託代工,甚至近日當事人決定自願放棄獎項。兩個月過去,事件仲未平息,背後反映咗資源不均及代工風氣,到底香港學生創科比賽係咪早已經扭曲?
當有錢家庭可以請專人寫程式,冇資源嘅學生只可靠自己嘅時候,贏輸係咪由一開始已注定?創科係咪只係精英遊戲?但當AI工具愈來愈普及,又會唔會可以將大家的差距嘅拉近,定進一步拉闊貧富差距?
主持:啟明、Hugo、Pa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OpenAI正式推出新一代 ChatGPT 模型 GPT-5,官方話模型喺推理、數學、編程、寫作等都有重大突破,但係真實用落嘅體驗又係咪真係咁震撼?
GPT-5推出後,有不少用戶投訴 GPT-5 講嘢少咗人情味同奉承,感覺太冰冷,唔再「哄人」,話想要翻上一次嘅模型,反感嘅聲浪令到OpenAI開放翻之前嘅模型畀用家使用。GPT-5 究竟係「飛躍」定「炒作」?當 AI 愈嚟愈進步,我哋對佢嘅要求,係單純想佢更聰明,定係更像真人?
主持:啟明、Hugo、Pa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廣東話曾被《經濟學人》評為世界五大最難學嘅語言之一,既然廣東話咁難學,對非母語者而言,有冇輕鬆又有效嘅方法學廣東話?
今集 #學識開咪 請來YouTube頻道「Manki Cantonese」嘅經營者Manki,佢係兩年半拍咗超過2000條教學片,吸引唔少外國人學廣東話。佢話學語言唔一定要辛苦,唔一定要有動力,不停睇自己喜歡又聽得明嘅東西就得,呢套究竟係一套點嘅學習方法?
我哋會一齊討論第二語言學習嘅方法,Manki應用嘅學習理論Cmprehensive Input 係乜野嚟?同主流語言學習方法有咩唔同?廣東話對外國人而言有咩難關?
主持:Pan、Hugo、Manki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每天暑假都係放榜同入大學嘅季節,今年DSE誕生16位狀元,其中10位都揀咗讀醫,恰巧今年有官員寄語狀元唔一定要讀醫,可以去做大廚、舞者、歌唱家等,籲社會支持多元職業選擇,言論在網上掀起熱議。其實大學學科應該點樣去選擇?
今集《#學識開咪》從大學選科講起,討論興趣與前途的矛盾,點解社會仍然傾向用「醫、律、工程」評價成功?為興趣讀書係咪一種奢侈?大學課程與理想之間的差距?我地又應該用咩態度和角度看待生涯規劃呢回事?
主持:Pan、啟明、Hug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lon Musk旗下嘅 Grok AI 上星期推出新功能「AI Companion(AI伴侶)」,當中的性感動漫少女角色 Ani 引起廣泛關注及爭議,網上興起好多「解鎖攻略」嘅討論,點樣同佢傾計提升親密度,解鎖新動作甚至換性感衣服等😳。
從商業角度睇,全球AI陪伴市場將於未來5年快速增長,2023年達至500億港元嘅規模。AI情人已經唔再係天方夜談,點解AI情人咁吸引?未來會如何改寫人類對陪伴與親密關係的想像?陪伴型AI嘅興起又會對社交與消費行為造成乜野影響?今集 #學識開咪 同大家逐一探討。
主持:Pan、啟明、Hug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有冇試過用AI寫文章,乍看之下覺得句句都好順暢有邏輯,但再睇多幾段就開始覺得,好似無咩重點、好似好多廢話,甚至唔知佢究竟講緊咩?
今集《學識開咪》從 Salesforce AI 團隊做嘅研究講起,研究話比較三個頂尖大語言模型的寫作能力,寫出嚟嘅文章依然被專業作家評為「唔合格」,點解會咁?AI的通病係乜?
另一邊廂隨著技術不斷發展,當AI幫你寫晒篇文,咁「你」仲係唔係個作者?寫作變成Prompt Game,未來寫作教育可以係點?🧐
📌 今集重點:
✍️ AI幫你寫文,但邏輯唔通、重複又空洞?逐點拆解AI寫作七宗罪
🤔 當AI寫作愈嚟愈普及,我哋仲需唔需要學作文?寫作教育係咪要全面轉型?
主持:Pan、啟明、Hug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唔知大家有冇聽過最近爆紅嘅日本組合「AiScReam」神曲《比起〇〇更喜歡你》?Ruby醬呢首歌本身已經洗腦,爆紅後出現咗好多二創memes,Nvidia CEO黃仁勳都變成惡搞對象😂
最近日本McDonald出咗一個同AiScReam 嘅聯乘廣告,明明係真人翻拍嘅,但竟然一大堆人以為係AI生成,結果官方都要特登澄清喺真人嚟架🤯
當AI生成嘅影像愈嚟愈似真人,而真人又愈嚟愈似AI,點樣分真假,甚或其實分真假已經不再重要?當AI生成影象真假混合,雖然可以玩memes激發創意,但亦可以成為詐騙、抹黑、操控輿論嘅工具,未來仲可以點樣fact-check、求真?今集《 #學識開咪》會同大家一一探討以上問題。
主持:Pan、啟明、Hug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最近網絡上流傳一項MIT嘅研究,指經常用AI(例如ChatGPT)幫手寫嘢嘅人,大腦連結性同寫作能力都有明顯下滑📉。即係話,AI愈幫得手,人可能愈唔識諗、愈唔識寫?你問下自己——你上次真係用腦寫篇文,係幾時?🫠
依賴AI寫作、搵資料、整理內容,係咪真係會令人類大腦外判,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地又會唔會慢慢連「點諗、點寫、點表達」都唔記得?AI浪潮無法阻擋,我哋可以點樣善用AI之餘,同時透過AI提升我地嘅思考同溝通能力?
主持:Pan、啟明、Hug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