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巴黎啥都研究院
巴黎啥都研究院
Claim Ownership

巴黎啥都研究院

Author: 巴黎姆学研究院

Subscribed: 4Played: 6
Share

Description

巴黎啥都研究院是一档聚焦法国社会、文化、时政的播客。
全网同名视频账号“巴黎姆学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法兰西的一切。
21 Episodes
Reverse
【时间轴】01:01 法国政府到底怎么了?03:23 法国政府可能倒台的【主要矛盾】04:38 法国2026第一目标:降低赤字率05:53 削减公共福利,法国人干吗?09:55 松弛感从何而来——别担心,有社会帮你兜底11:31 取消两个公共假期,“想想就恶心”!15:15 法国政府可能倒台的【深层矛盾】17:51 法国总理贝鲁为什么不用“大杀器”49.3,而选择了信任投票的49.1?24:01 贝鲁为什么是法国政坛的“老狐狸”?26:06 信任投票:主动前置议会表决,用空间换时间28:27 法国政府可能倒台的【潜在矛盾】【全平台指路】B站:巴黎姆学研究院在bilibili小红书:巴黎姆学研究院在小红书视频号:【BGM】Mademoiselle,Berry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Youtube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聊天的人】Fanny 巴黎中央理工学院毕业生。目前博士在读Franck @巴黎姆学研究院。“聊天跑题万里却赞扬跑题”型创作者【时间轴】02:49 没人做的赛道,唯一的人就是“最好的那个”!05:44 唠一期播客,记录一段10年前的“留法经历”07:03 法国的【大学校(grande école)】是什么?09:06 法国交换两年,被当成“通用工程师”培养10:36 毕业领三证:上海交大本硕毕业证+法国工程师毕业证11:35 把90拆成4×20+10的法国人,为什么数学独步全球?16:43 数学是种训练,去法国让我接触更广阔的通用教育17:31 被选去巴黎交换的学生,气场都比较契合21:35 法国老师讲课语速超快,一堂课1.5小时不间断23:14 选修“欧洲艺术史”,老师变身“地陪”带我们去教堂!27:31 最意想不到:法国大学数学超级难28:24 法国的综合大学(Université)和大学校(grande école)有啥不同31:45 在法国读专业程度更高的“大学校”,远比想象中辛苦33:19 满分20分的考试,7分及格,我考过4分38:11  不存在直接竞争/利益关系,才会出现“美好人间”45:55 英美留学or法国留学:英美高校知名度高,但如果你爱法国文化,那留法一定最完美49:31 法国简单粗暴的求职定价:大学校排名越高,起薪越高49:53 进入大学校,需要通过预科班考试50:06 预科班考试:先思考,再当面向考官描述解题思路 52:28 “反套路”的法国理工科考题:搞搞新意思,考题形式你大概率从没见过55:43 预科班?狱科班!(L'enfer des prépas)56:34 我忙里偷闲,站上“巴黎富士康”流水线58:28 晚10早6,我在工厂“值夜班”01:00:14 2017年大选年,我实习工厂的工人,都不支持马克龙01:01:15 两个世界:工厂里的法国人,和高校里的法国人完全不同01:06:37 工厂实习工资:1300欧/月,扣除开销还有富裕01:08:04 法国留学2年,对我有哪些根本改变?01:09:16 死磕“肖像权”的法国人01:13:11 我眼里的法式松弛:“我想出门晒太阳所以翘课”——此理由成立且合理01:15:44 大学时因为看小说而翘基(础)法(语)课被怒批,这个行为在法国会被高度认可01:17:18 在法国得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认可,这让我更坚定地做自己01:19:37 法国无处不在的“圈子文化”01:25:25 法国学生二外首选英语,其次西班牙语01:29:09 直到现在,父母都不太理解我当年为啥决定去法国留学01:31:44 中国和法国蓝领工人,各自都在想什么?有什么不同?01:32:41 法国工人关心政治和公共生活,甚至爱聊碳排放!01:36:14 身边人为什么对我的留法经历不感兴趣?01:38:47 法国的留学经历,不断为我提供能量01:40:46 本期播客又跑题了,但跑题万岁!伟大的跑题!【本期涉及相关词条】巴黎中央理工学院 École centrale Paris创办于19世纪。法国最顶尖工程师学院之一,2015年与高等电力学院合并,成为巴黎-萨克雷大学的一员。法国“大学校” Grande école也称“高等专科学校”,是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之外的公立或私立学校,通过考试招收学生。创立于18 世纪,学制一般为五年(包括两年的预备课程,通常是精英大学预备班),毕业后授予硕士等级。是法国高等专业教育的典型象征。法国“预科班”  Classe préparatoire aux grandes écoles简称CPGE。是设在高中里的高等教育分支。大多数为公立机构,通过考试筛选高三学生,并在1-2年内为学生提供、准备进入大学校的入学考试。《传奇办公室》 Le Bureau des légendes2015年法剧。讲述法国对外安全局 DGSE(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Sécurité extérieure)的情报故事。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École polytechnique创办于18世纪,隶属法国国防部。被认为法国最顶尖的工程师学校,在法国各类院校中常年排名第一,被誉为“法国精英教育模式”的巅峰。【全平台指路】B站:巴黎姆学研究院在bilibili小红书:巴黎姆学研究院在小红书视频号:【BGM】Mademoiselle,Berry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Youtube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聊天的人】徐波 中法文化摆渡人、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法国艺术与文学司令官勋章获得者赵渌汀 @巴黎姆学研究院,“绝不负责提供任何情绪价值”型创作者【时间轴】01:15 播客接下来更新计划+下半年线下活动(北京、上海、深圳等)04:08 本期塔学浓度略高(阿塔尔here we go)04:39 90、00后朋友建议,才做了自媒体账号“左岸徐语”05:17 专访阿塔尔母校——阿尔萨斯学校校长的前因后果08:44 阿塔尔母校:文艺咖遍地,私立规格高09:56 阿塔尔放过徐老师“鸽子”!11:43 中法建交50年,忆大皇宫里的“中国之夜”12:54 在法国,思想的最高层次,是所有人都可以批评13:49 矫情的法国人,从来不看到事情“好的一面”15:15 法国有趣的电视辩论,以及专门挑刺的contradicteur(抗辩者,唱反调者)17:18 谁会不爱国呢,但我们都要理性爱国19:12 和埃菲尔铁塔创造者的后代对话22:24 高中阶段自我意识极度缺失,法国学生也会这样吗?23:30 路易大帝中学校训:培养能独立思考的男人和女人26:00 法国把人才培养当成长线发展,不存在“一考定终身”27:41 法国高中会考:grand oral(口试)相当重要28:15 在中国,“能说会道”是个贬义词31:43 没有通识教育+基础资讯,所有表态都是“无效评论”34:07 什么是“解放”?解除一切条条框框35:53 对技术始终持怀疑态度的法国人:坚持笔试,拒绝机考40:53 讲好中国故事=只讲中国的好故事吗?42:41 西方不存在“讲故事”,法国人觉得讲故事=编瞎话43:54 中国文化出海,得学会讲好récit national/narration nationale(国家叙事,“国家小说”)49:30 不要从中国看世界,要从世界看中国50:12 “我十分想见赵(阿)忠(塔)祥(尔)”51:17 促进中法文化,戴高乐、希拉克、拉法兰之后,希望阿塔尔能接棒51:57 专访阿塔尔,未来或许可能(塔学ça y est!)【全平台指路】B站:巴黎姆学研究院在bilibili小红书:巴黎姆学研究院在小红书视频号:【BGM】Mademoiselle,Berry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Youtube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聊天的人】徐波 中法文化摆渡人、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法国艺术与文学司令官勋章获得者赵渌汀 @巴黎姆学研究院,“遇到感兴趣选题不得不做必须大做”型创作者【时间轴】01:03 北二外校友,Enchanté!02:49 1980——“理工梦”撞进法语系05:29 当Marc徐 对谈 Franck赵07:33 嘀,法语老师【西门庆】为您上课07:55 选法语专业,因为戴高乐09:37 学好外语,热情拥抱全球化,拥抱改革开放11:18 向往和渴望,促使我开始背法语字典16:09 英文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法文斩钉截铁,义不容情17:42 《战火中的外交官》:在黎巴嫩经历的枪林弹雨19:20 外部战火纷飞,俩人趴走廊上看电视,学法语21:06 为外交生涯祛魅:既非觥筹交错,也不阳春白雪22:55 年轻时候多经历没有坏处,有些事情急不来24:03 中法文化摆渡人:从外交部回到民间28:16 从“法国电音教父”让·米歇尔·雅尔 到 “时尚开山鼻祖”皮尔·卡丹:法国文化,如何影响了一代中国年轻人36:00 朱丽叶·比诺什:中国文化孕育了我的成长36:29 我做法国内容自媒体的终极动力:乳法梗流量密码?我必须以正视听!37:52 前驻法外交官,怎么看待风行互联网的乳法梗?39:30 每个民族都有【高光时期】和【至暗时刻】,我们要交朋友,发现对方身上的好40:16 戴高乐:从死刑犯到大英雄42:57 法国人如何看待“二战举白旗”?法国人不回避43:32 历史没有对与错,历史只有AB面44:03 戴高乐为了法国,贝当为了法国人48:48 不想轻易传递明确情绪,因为我把每位关注者当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49:51 中国互联网对巴黎的几大印象:小偷多+塞纳河脏+没空调+不安全51:11 自媒体“左岸徐语”定位:从法国看法国52:43 我们对法国的评价两极分化:要么浪漫至死,要么脏乱无边52:59 “法式松弛”的另类解读:法国人一放假,就疯啃纸质书55:43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坚信“中国人重建了巴黎圣母院”的人01:00:00 大变局时代,我们需要善意地、多看到对方的好01:01:15 法国人,最像中国人的欧洲人?01:04:08 戴高乐,一个一生都在反美的法国人01:05:35 法国人,把反盎格鲁萨克逊文化写进基因的一群人【全平台指路】B站:巴黎姆学研究院在bilibili小红书:巴黎姆学研究院在小红书视频号:【BGM】Mademoiselle,Berry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Youtube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B站“巴黎姆学研究院”最新视频🔽【时间轴】00:28 “登学”分类考:太上登、老登、中登、预备登01:02 “登学”的反面是“塔学”01:50 《阿塔尔传》大型连载在B站04:12 《阿塔尔传》之前,我想过做《姆巴佩传》08:16 加布里埃尔·阿塔尔:法兰西文化的一块奇妙切片08:36 阿塔尔身上有很深的“法国烙印”14:31 《阿塔尔传》可以做至少30年23:11  阿塔尔 和 姆巴佩 一样,都是“圆形人物”,都是复杂个体25:58  我很少谈自己过去做的内容,因为没那么自恋27:28  我很快会做足球的内容,但一定和足球无关;很快会做姆巴佩,但和姆巴佩无关(哥们儿就喜欢玩抽象的31:03 《阿塔尔传》,我有信心自己从“中登”做到“太上登”31:58 自称“不左不右”的马克龙,上台后为啥“忽左忽右”?(待做)35:22 最近尝试充电付费内容,欢迎大家支持,激励我做更好的内容【全平台指路】B站:巴黎姆学研究院在bilibili小红书:巴黎姆学研究院在小红书视频号:【BGM】Où est ma tête?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Youtube关注【巴黎姆学研究
【时间轴】00:33 第一次先播客,后视频02:06 阿塔尔发言:声情并茂,极具煽动性02:44 阿塔尔在上周青年运动10周年集会的发言,传递了哪三大信息?12:51 “与马克龙在一起的年轻人”是个啥组织?13:54 9年前(2016年),奥朗德点名“敲打”马克龙16:03 9年后(2025年),马克龙不点名“敲打”阿塔尔18:10 马克龙创办的复兴党的“更名简史”20:30 “与马克龙在一起的年轻人”,决定不跟马克龙玩儿了21:33 马克龙执政:支持率断崖下跌,但底子基础还在23:38 中间派的年轻人,开始提前考虑“后马克龙时代”25:06 塞若内,马克龙“奶狼矩阵”中的“狼王之王”26:32 马克龙的复兴党,到底是什么政治光谱?27:14 马克龙,“类戴高乐主义者”27:55 通过公开“暗讽”阿塔尔,马克龙想释放哪三大信号?30:11 当年奥朗德对马克龙做的事,马克龙今天在阿塔尔身上重来了一遍32:38 马克龙阵营:内讧宫斗持续,后院起火不断35:53 从源头起底马克龙阵营:溯源、路线与执政理念之争(待做)37:47 “马克龙主义”的大旗,能在未来插满法兰西大地吗?(待观察)38:13 法国总统,为什么权力无限大?(待做)【本期涉及人物、组织】加布里埃尔·阿塔尔 Gabriel Attal 法国前总理。现为马克龙所在“在一起”政党联盟在议会党团主席埃马努埃尔·马克龙 Emmanuel Macron 法国现任总统布鲁诺·勒塔约 bruno retailleau 法国内政部长,共和党主席弗郎索瓦·贝拉米 François-Xavier Bellamy 法国共和党常务副主席,欧洲议员朱利安·奥贝尔 Julien Aubert 法国共和党副主席史蒂凡·塞若内 Stéphane Séjourné 欧盟繁荣与工业战略执行副主席,前法国外交部长亚埃尔·布伦·皮维 Yaël Braun-Pivet 法国国民议会议长(主席)伊丽莎白·博尔内 Élisabeth Borne 法国教育部长,前法国总理安布鲁瓦兹·梅让 Ambroise Mejean 法国“青年前进”运动主席弗郎索瓦·贝鲁 François Bayrou 法国总理JAM(Les Jeunes avec Macron)“与马克龙在一起的年轻人”,创立于2015年JEM(Les jeunes en marche)“青年前进”运动组织,“与马克龙在一起的年轻人”改名后组织Renaissance 复兴党。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17年创立的中间派政党。前期名为前进党(En marche),后更名为共和国前进党 (LREM)。2022年改名为“复兴党”【全平台指路】B站:巴黎姆学研究院在bilibili小红书:巴黎姆学研究院在小红书视频号:【BGM】Où est ma tête?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Youtube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本期播客为6月28日【巴黎姆学研究院】线下分享会·上海站 回顾(前10分钟,深刻反思了一下本人的口音·流变史,不喜可直接跳转 10:16 进入当天活动现场)【巴黎姆学(啥都)研究院】线下分享会下一站:北京(时间、地点待定)感兴趣的朋友可加我VX(拉你进群,不定期更新、分享活动资讯+创作心得)→【涉及人物、事件素材】※基利安·姆巴佩 法国球星,现效力于皇家马德里俱乐部 姆巴佩老家邦迪(巴黎东北郊)中心,赞助商Nike为其制作的巨幅海报墙 邦迪因其外来移民众多,形成了特有的“邦迪绿”※洛朗·佩尔博斯 法国艺术家。其为巴黎奥运会创作的雕塑作品《美与姿态》(La Beauté et le Geste)曾在去年奥运期间,放置在法国国民议会门前。※夏尔·布兰科 法国艺术理论家,法兰西学院院士 荷兰画家梵高格外推崇布兰科的“六边星型色彩论”,前者的《房间》被视为此类配色经典案例。 布兰科创造的色彩论,即正对面的每一个颜色搭配,都能起到强化视觉效果作用运动版断臂维纳斯的每一款,都完全印证了布兰科的色彩论(黄配紫,蓝配橙,红配绿)※埃里克·侯麦 法国导演,作家,教师,编剧。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领军人之一※加布里埃尔·阿塔尔 法国前总理。现为马克龙所在“在一起”政党联盟在议会党团主席【时间轴】01:18 我的声音,线上线下差异这么大??10:16 线下分享会开场14:19 先聊姆学:去年的“姆巴佩老家”邦迪之旅21:00 姆巴佩受团队控制吗?他是妈宝男吗?22:44 一个巴黎uber司机眼中的“法式审美”27:09 色彩斑斓的断臂维纳斯,遵从梵高崇尚的“六边星型色彩论”29:27 年轻时对戈达尔感兴趣,年纪越大越认同侯麦35:11 侯麦拍电影,像印象派在画画39:01 法国哲学考试视频引发的“天问”:你,精法?42:19 阿塔尔9岁通读莫里哀,我19岁连卡西莫多都演不上47:35 Q&A①:做表达,都遭遇过哪些负面评价?55:15 Q&A②:我们陷入立场象征,能归因于政治吗?01:04:57 Q&A③:标题传播先行,内容多元并行,怎么做到的?01:12:59 Q&A④:如何融入一个土壤完全不同的法国社会?01:19:44 Q&A⑤:高效获取一手法语资讯,有什么靠谱网站/媒体/渠道推荐?01:27:28 Q&A⑥:做内容创作的终极动力?01:32:29 Q&A⑦:期待未来多做法国音乐(顺便预约了一期远程连线聊🎵)01:37:33 Q&A⑧:顺直男啥时候开始支持女性?B站、小宇宙内容策略不同的考量?01:44:08 Q&A⑨:法国人为什么很早就有“自我意识”?01:47:49 Q&A⑩:席琳·迪翁视频让观看者热泪盈眶(作为创作者的我同样情难自禁)【全平台指路】B站:巴黎姆学研究院在bilibili小红书:巴黎姆学研究院在小红书视频号:【BGM】Où est ma tête?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Youtube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等你来面基】6.28(周六)晚7点,我会在上海做一次线下分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主页加我V。这一次,准备在“东方大巴黎”,聊聊“西方小上海”~【时间轴】00:23 6.28 大上海出台,静安寺接客01:12 “法国高考”,都要考哪些科目?02:35 bac会考只是“敲门砖”,想去“大学校”深造还得上预科班03:20 聊聊法国高中的“神中之神”——亨利四世中学04:51 马克龙:梨花带雨别伊人,塞纳河畔封考神05:50 2025法国高考哲学题回顾07:38 2024法国高考哲学题回顾08:59 2023法国高考哲学题回顾09:28 撞题!亚当·斯密反复出没!10:52 巴黎姆学研究院的法国哲考视频脚本:既好写,又难写14:33 中国教育好 or 法国教育好?这种探讨纯属浪费生命15:14 说一千道一万,法国的哲学考试,骨子里依然“应试”15:49 法国人考哲学,当然也要背论点论据!18:04 法媒:哲学考点已分类&归纳,宝子们勿忧20:01 法国哲学考试 和 中国高考作文,完全没有可比性21:38 铁打的姆学院,流水的排比句22:48 “讨论”是信息对等交流,“争论”是“我必须让你同意我”24:31 法国高考哲学题:要了解,不要矮化;要平视,不要造神25:08 你永远不能把采访对象当成偶像26:44 法国哲学考试:推一扇窗,看看别处风景27:18 一本让我“震三观”的小说:方块字,还能这么写!28:45 非洲逃难归来,在草莽丛生的珠三角跑突发新闻30:51 检验好内容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 登味爹味老人味32:12 感时伤怀,又聊起了无关主题之事(都什么乱七八糟的32:27 法国人从小就知道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33:17 大学之前,我没有“自我意识”34:58 文理分科当年的选择,注定要困扰我一生(卧槽好装但我真的好喜欢37:36 《王朔文集》序言里每个字(包括标点)我都点头捣蒜般认同38:43 本期系梦游太虚所作,跑题状况严重,大家不要当真(但必须忍耐+理解)【BGM】Où est ma tête?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Youtube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聊天的人】孙琳琳  艺术史写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候选人,著有《杰作何以诞生——影响艺术史的18位巨匠》《艺术永不眠——中国当代艺术的24小时》“艺术永不眠”小红书平台赵渌汀(@巴黎姆学研究院)  “很装但你们必须学会忍耐”型创作者【时间轴】00:22 【巴黎啥都研究院】第一位女嘉宾,bienvenue!00:55 熬夜看法网到凌晨3点,“戒断反应”持续至今02:59 网球“走进新时代”,看网球像看“机器人大战”05:29 罗兰·加洛斯球场——法网的最大明星07:59 再聊最拿手的马克龙,这次从小他2岁的弟弟开始08:59 法国各大【第一夫人】:我的包包,必须和你不一样10:36 马克龙一胜选,布丽吉特LV穿搭就“被查”12:41 女生眼里的布丽吉特:LV传播策略的女性化身13:28 付费订阅法国深度八卦杂志:我从小就好这口!14:48 LV放大加粗版大logo:密恐症患者の梦魇,我真欣赏不来18:06 解码法国第一夫人:发量惊人,妆容深沉,常踩恨天高20:27 搞定75后总统老公,交友85后帅哥总理,这个姐姐不简单21:19 八卦结束,电影开聊:特吕弗和他的《四百击》25:05 于佩尔《将来的事》,把男女关系聊透了27:46 特吕弗的法式叙事:生活很少加速很少刹车,它只是向前28:37 大学时 特吕弗 如雷贯耳,他就是一个titi Parisien(巴黎小混混)31:46 聊聊罗兰·加洛斯的“精致灰”33:44 法国人“低保和”穿搭,巴黎人“慢三拍”节奏35:09 围巾怎么系?像巴黎人那样系!36:07 巴黎女生随身两个包:精致小包+帆布袋37:44 国民议会前,色彩斑斓的运动版“断臂维纳斯”40:52 梵高为啥用色和其他艺术家不一样?45:51 克莱蒙梭:“莫奈绝对不能用黑色”,mais pourquoi ???47:29 大画家马蒂斯,为什么晚年痴迷剪纸?50:51 出生在南法的伊芙·克莱因,和他独创的“克莱因蓝”52:25 克莱因蓝、薰衣草紫…那些年我们被法国“整顿视觉”55:42 巴黎,欧洲步行体验最好城市57:03 对艺术从业者来说,巴黎还是“世界首都”吗?【本期涉及人物&事件】罗兰·加洛斯 球场  位于巴黎西郊,四大满贯赛事之一——法国网球公开赛比赛场地卡洛斯·阿尔卡拉斯  西班牙网球运动员,五座大满贯得主,2025年法网男单冠军安德烈·阿加西  前美国网球运动员,八座大满贯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皮特·桑普拉斯  前美国网球运动员,十四座大满贯得主,国际网球名人堂成员洛朗·马克龙  法国总统马克龙弟弟布丽吉特·马克龙  法国总统马克龙夫人,法国第一夫人《Gala》杂志 法国时尚八卦杂志,隶属费加罗集团弗郎索瓦·菲永  前法国总理,右翼政客,2017年法国大选因妻子“空饷门”弃选《鸭鸣报》 法国时政讽刺周报LV  Louis Vuitton,法国奢侈品品牌,隶属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乔治·蓬皮杜  前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继任者弗郎索瓦·密特朗  前法国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首位“左翼总统”贝尔纳黛特·希拉克  前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的妻子,女性主义者卡拉·布吕尼  前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的妻子,法国歌手、演员、超级模特弗郎索瓦·特吕弗  法国电影新浪潮旗手,代表作《四百击》让·吕克·戈达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旗手,代表作《精疲力尽》克劳德·夏布洛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先驱埃里克·候麦 法国电影新浪潮先驱,作家、编剧、教师伊莎贝尔·于佩尔  法国女演员,戛纳、威尼斯双料影后,金球奖、凯撒奖影后凯瑟琳·德纳芙 法国女演员、模特、歌手、制片人《将来的事》 于佩尔主演法国电影洛朗·佩尔博斯  法国艺术家,其彩色运动版“断臂维纳斯”作品“美与姿态”,于巴黎奥运期间,放置在国民议会门前文森特·梵高  荷兰画家,后印象派画家。生涯后期长居南法亨利·马蒂斯  法国画家,“野兽派”创始人。生涯后期长居南法伊芙·克莱因  法国艺术家,独创“克莱因蓝”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  法国城市规划师,主持了1852年至1870年的巴黎城市规划。现今巴黎“奥斯曼大道”以其命名【BGM】Où est ma tête?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Youtube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推广先行欧耶】6月6日(周五),我会在广州最具法式特色的线下空间Camus做一次线下分享,欢迎来找我玩呀 🔽【聊天的人】Matthieu,巴黎政治学院新闻学院硕士毕业生,长居巴黎Franck(@巴黎姆学研究院),“不去登味毋宁死”创作者,base广州【时间轴】01:45 高中开始学法语是个什么体验?06:16 致敬一位让我“不要浪费时间学法语”的大学老师08:58 在法国做新闻,不懂法国历史脉络会“很痛苦”15:11 勒庞热点已过,那就开聊阿塔尔“激进言论”吧20:11 法国倡导的“政教分离”是怎么一回事25:00 马克龙卸任后适合去欧盟当“吉祥物”29:13 总理生涯,对阿塔尔来说 加分多 or 减分多?36:41 磕CP这么八卦的事,没想到你也会!38:20 阿塔尔“三提”勒塔约,其中有什么深意40:34 与马克龙唱反调的勒塔约,是个狠角色50:12 法国的右翼和极右翼,最根本的区别在哪50:21 极右上台=留学生找房+外国人找工作难度upupup54:00 在法国做蓝领,生活质量其实并不低54:59 2027大选,法国会出现川普上台的情况吗【BGM】Où est ma tête?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Youtube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法国女人艾米丽·布南出生于1985年。她今年40岁。40岁的艾米丽,在2025年戛纳电影节开幕当天,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她指导的电影《启程之日》,成为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而早在和戛纳和世界见面的2年之前,艾米丽的《启程之日》就已经获得了法国凯撒电影奖的最佳短片编剧奖。艾米丽说:真正的女性主义,不仅能让女人团结女人,还能让女人团结男人。那么,为什么在法国,真正的女性主义者,从不主动谈女权呢?【时间轴】00:27 因为戛纳电影节,苏菲·玛索视频暂且搁置01:51 苏菲·玛索出书了,以女作家的身份02:42 我共情苏菲·玛索这件事能说吗03:07 i人不适合做记者吗?04:02 哪来那么多“你只能是…”“你只适合…”,想做去做就完了04:20 戛纳“最狂女导演”的彪悍人生05:18 戛纳开幕影片被忽视了,还有更多细节可挖05:33 女导演艾米丽和苏菲·玛索很像05:51 艺术(视觉)总监对一本杂志来说有多重要?06:26 法国独立女性杂志《狂潮》:广告别来找我谢谢07:25 反对无处不在的父权制09:17 法国独立调查媒体的“反商业逻辑”09:44 优质内容的生存之道:会员制与付费订阅11:54 “真正的女性主义,不仅能让女人团结女人,还能让女人团结男人”13:08 两位真正的女性主义者:西蒙娜·韦依、弗朗索瓦丝·吉鲁13:36 玛琳娜·勒庞会进入“法兰西她世纪”吗?14:52 西蒙娜韦依,一个从来不提女权的女性主义者15:26 女性主义并无唯一定义,“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即实现女权17:00 西蒙娜·韦依在国会:保守父权议会里,一位女性的挣扎向上17:55 堕胎权非罪化,一个右翼总统对自己提出“左翼竞选承诺”的兑现19:29 右翼光谱,犹太血统,优渥家境的女性,在国民议会捍卫左翼理想20:13 与女性主义口头保持距离,但通过行动“躬身入局”21:16 法国女性的“公共共同体”意识与生俱来22:36 联想劳东燕“岩中花述”采访,谈女性公共人物决定“沉默落选”前进or后退23:43 法国战后“黄金三十年”(Trente Glorieuses)里的两位女性主义者24:19 法国女人从政,技术官僚起步24:35 弗朗索瓦丝·吉鲁,法国新闻界“大姐大”25:05 小忆北二外阅览室消遣时光26:09 从媒体到政界:一名女总编的向上之路26:36 传奇的吉鲁女士:投票支持左翼,然后被右翼政敌委以要职27:40 分管女性地位的法国国务秘书28:04 “女性是一个特殊群体,恰因为此,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让她们不再特殊”30:09 男博主能聊女性话题吗?31:40 一直想出本书:法国先锋女性,绝不只有波伏娃31:56 “粉丝提纯”的说法侵犯人权,人就是人,不是化学物质32:16 我在不断寻找和我的想法、观点、价值观比较接近的一类人32:49 昨日耳鬓厮磨,此刻恶语相向,明天分道扬镳,最终取关拉黑34:14 人,本质上还是嬗变动物【BGM】Où est ma tête?Pink Martini本月底【巴黎姆学研究院】要开启线下活动(国内场)啦。第一站广州,有兴趣的朋友可进我主业加V,后续资讯会有消息通知。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时间轴】00:23 答某热心朋友问:2年后的法国总统大选,会影响我留学吗?03:15 法国2027大选,不那么重要吗?06:01法国2027总统大选,对世界为什么举足轻重?08:56 我把法国大选当美剧做——S01(此刻-2026中旬)S02(2026中旬-2027选举结束)09:49 美国“老登谋国”,法国“小鬼当家”10:40 全法青年涉政标杆:马克龙17:11 AI、社媒和政治化妆22:34 法国特色的“主义式接班”代际钦点24:46 谈论阿塔尔,其实是在谈马克龙26:35 马克龙和哪位总统最像?29:51 自称“不左不右”的马克龙,其实是“既左又右”30:51 巴尔德拉,法国现代政治最典“投机派”34:46 阿塔尔最准确身份标签:中间派阵营的“反极右先锋大将”35:35 巴尔德拉话术宝典:我来自新世代(La nouvelle génération)36:10 极右翼作家……加缪??38:30 巴尔德拉的矛盾+低智行为,是故意演的吗?40:56 勒庞+巴尔德拉,“基层+中产”双重组合43:29 月底广州线下分享会,等你来面基(可加我V沟通)【BGM】Où est ma tête?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时间轴】00:23 最近箍牙去了,我有没有变强?01:28 巴黎姆学研究院全国巡回分享会(哼就要装一下)启动,第一站:广州02:21 法国女演员、女性社会活动家 阿黛尔·哈内尔性侵维权案 简述03:24 阿黛尔促使我做【法兰西她世纪】系列05:10 阿黛尔案 给我的三大启示①:激流勇退的人永远值得称赞10:34阿黛尔案 给我的三大启示②:永远拒绝被外界随意定义15:54阿黛尔案 给我的三大启示③:不要情绪,不要论断,不要结果,我只要细节和逻辑18:32 从保罗·克洛岱尔关于sens的双重解读说起22:01 老调重弹:姆巴佩的话题我为什么不讲——不迎合主流舆论,不负责情绪按摩,我也不稀罕“无效流量”24:09 阿黛尔:重要的不是审判禽兽。重要的是调节系统25:33 阿黛尔·哈内尔的抗争,成为法国女性运动里程碑原因①:sororité(姐妹情谊)高度凝结的代表28:48阿黛尔·哈内尔的抗争,成为法国女性运动里程碑原因②:转型中的阿黛尔,巴黎新型知识分子33:25阿黛尔·哈内尔的抗争,成为法国女性运动里程碑原因③:法国知识分子的宣言与请愿传统33:43 再谈德雷福斯案——“法国知识分子的样本”左拉,到底做了什么?34:30 从阿黛尔 反对 波兰斯基 拿奖,到J‘accuse致敬 左拉 的诡异逻辑闭环36:05 法国知识分子【intellectuel (le)】的”变“与”不变“39:26 从”执着翻案”的左拉,到“维权抗争”的阿黛尔:现代语境下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个什么模样?40:17 什么是好内容:我不提供情绪价值,我只负责填充、创造细节41:00 希望阿黛尔·哈内尔案,也能照亮我做的【法兰西她世纪】群像系列41:21 接下来的线下活动,大家有空欢迎来玩儿【BGM】Où est ma tête?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这期在旅(出)途(差)中剪辑完成,大家伙儿将就听。除了答不少朋友问,聊聊我为什么最近很少做姆巴佩的视频,还回顾了3.22在巴黎的线下分享会。本次出差法国,见了好多朋友,特别开心。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有表达。在🇫🇷人脉+N!!!【BGM】Où est ma tête?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全世界那么多不同肤色的人说法语,但法语没有颜色。不过,法语似乎有“形状”。过去2年,我做的自媒体“巴黎姆学研究院”在不同领域,尝试理解法语世界资讯的“具体形状”:从极具法国民族融合特色的“复杂样本”基利安·姆巴佩入手,到聚焦法国政坛的一块“奇妙切片”加布里埃尔·阿塔尔,从绿茵足坛切入政治时局,再进入法国的文化、艺术和时尚。不同的人,在其中看见了“法国故事”的不同形状。和国内外不同背景、圈层的群体接触后,我打算以法国文化、时局为切入点,结合近年来做自媒体博主的经历,聊聊在越来越看不清未来走势的全球叙事语境下,不同的人,对法语资讯形成的不同理解,以及这些“形状不一”的法语资讯,如何形成一道“观念的鸿沟”。3月22日晚19:40,我会在巴黎8lithèque八梨空间做一次线下分享,在巴黎的朋友,欢迎一起来玩。【时间轴】00:22 先进一段广告😄01:12 怎么就违背祖宗了?!01:53 好甲方,甚至不需要商业露出02:31 做up主2年多,但我真不是在做“自媒体”04:20 报道新闻叫新闻,新闻人成为新闻叫炒作05:49 选题自由=奢侈品,我可以做我自己的主编08:18 撇开好与坏,《解释鸿沟》带给我一些思考10:19 巴黎姆学研究院,到底是不是营销号?13:42 希望大家多给建议,理性&非理性的都行【BGM】Où est ma tête? 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如果你是一名女性,如果你被所有人称为“荡妇”,你的第一反应会怎样呢?54年前的1971年,343名法国女人,她们被媒体和公众称为“荡妇”,但她们的回应是:微微一笑,照单全收——没错,我们就是堕过胎的荡妇,但我们的身体,只有我们自己能做主。签署这份荡妇宣言,宣称自己曾经秘密堕过胎的有写出过《情人》和《广岛之恋》的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有被尊为“新浪潮祖母”,每一根发丝都散发着女性主义光辉的导演阿涅斯·瓦尔达;有红遍法兰西,被认为是“欧洲的玛丽莲·梦露”的影星凯瑟琳·德纳芙;有为性别平权鼓与呼,被公认为“法国律政良心”的律师吉赛尔·哈利米;有高呼“我们的运动绝对不可逆”的精神分析学家 安托瓦内特·福克;有出演过特吕弗经典电影《祖与占》,被美国导演奥逊·维尔斯称为“全世界最伟大女演员”的让娜·莫罗;有在片场说出“我的身体,我说了算”的演员玛丽·皮勒,她的女儿,是《爱在》三部曲的女主演茱莉·德尔佩;有18岁写出《你好忧愁》,法国青春美少女鼻祖的女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而这343位女性的带头大姐,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写出过当代女权主义理论基础《第二性》的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作为法国女性运动旗手的波伏娃,当时为这份名为“343妇女宣言”的联合声明,写了一段气势如虹的总导言:在法国,每年有 100 万妇女堕胎。他们在危险的条件下这样做,因为他们被判处秘密状态,而这种在医疗监督下进行的手术非常简单。所有人都对这数百万女性保持沉默。我现在宣布,我是他们中的一员。我宣布,我曾经堕过胎。正如我们要求免费获得避孕药具一样,我们也要求免费堕胎。【时间轴】00:22 拖了一个多月,终于更新播客00:50 马上要出镜做视频了,怪紧张的01:10 我做女性议题,和一部电影有关05:47 “法兰西她世纪”系列是怎么来的08:21 足球是聊爱好,时政是秀肌肉,文化才是我的主业09:20 内容创作“反套路”第一招:出镜vlog09:55 “343妇女宣言”的诞生背景&具体内容15:11 为什么是“荡妇宣言”??16:56 法国人善于自嘲,法国女人敢于“自黑”18:52 “荡妇宣言”起草双子星:波伏娃&哈利米23:24 法国女性解放运动的里程碑案件:博比尼案24:52 放眼法国当代女性解放史,我觉得女律师 吉赛尔·哈利米 影响力比 波伏娃 更大28:08 捍卫女性堕胎合法化第一人:西蒙娜·韦依30:07 强力推荐法国电影《西蒙娜:世纪之旅》31:10 “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遭遇相比,眼下对我的恶毒攻击简直不值一提”32:12 1975年,保障女性堕胎合法化的“韦依法”正式在法国实施32:45 西蒙娜·韦依眼里的“女权主义者”37:59 前卫生部长韦依,去世后进入先贤祠39:01 谈法国女性解放运动,西蒙娜·韦依绝对绕不开40:42 2025我的两大更新计划42:02 做播客随性而为,不想念视频脚本【书影音】电影《西蒙娜:世纪之旅》《一生》,西蒙娜·韦依西蒙娜·韦依,前法国卫生部长,前欧洲议会主席,犹太裔女政客,1974年主导通过法国女性堕胎合法化的“韦依法”。吉赛尔·哈利米,法国律师,女性活动家,前国民议会议员。1972年“博比尼案”辩护律师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国作家,存在主义哲学家,著有当代女权理论基础著作《第二性》安托瓦内特·福克,法国神经学家,女性活动家,代表作《两性》米歇尔·罗卡尔,前法国总理,左翼政客米歇尔·德勃雷,前法国总理,中右翼政客,戴高乐主义者《新观察家》杂志:法国新闻周刊杂志,被称为“法国吃鱼子酱的左派人士的半官方刊物”《查理周刊》:法国左翼政治讽刺周刊【策划&剪辑】弗航克·ZHAO【BGM】Où est ma tête? 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聊天的人】封新城,《新周刊》杂志创办人,“乡创中国”项目发起人巴黎姆学研究院【时间轴】00:37  “最匪气文人”现身中传讲座02:08  毕业论文《巴黎的忧郁与北京的苦闷》上了《文学评论》05:35 对我影响极深的三个人:北岛、王朔、陈丹青08:12 先锋的法国女性:吉赛尔&阿黛尔10:23 20年前,我就是女权主义者10:52 《她世纪》封面专题其实是个广子12:25 “反动词汇:剩女”的说法是怎么诞生的13:56 女性话题,倒逼出“中国男人三部曲”14:09 男人没了?17:21 我身上有中国(男)人一切的毛病18:43 作为父亲,我“一塌糊涂”,“完全不合格”19:43 “父亲”不是角色,“父亲”是行为21:03 男性虚伪考:如何装一个男人?22:51 《丑陋的中国男人》的杂志封面,是我自己25:10 中国人缺乏“自黑精神”25:36 如果现在办杂志,杨笠会是我的“重要作者”26:35 杨笠关于“普信男”的说法还是太温和了27:54 认不清自己的男性,痛苦的已经觉醒了的女性29:06 谁也不能剥夺谁的权利,传播者有权摆出事实30:06 波伏娃是榜样,聊性别绕不开她30:24 放眼全球,法国老太太优雅独一档31:08 法国女性给中国的思考:自主选择31:35 性别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性问题33:50 有幸见证从“粉笔字时代”到“AI时代”全过程34:26 讨论性别话题,其实本质是作秀35:51 权力产生爹味,我曾经当然有爹味儿38:13 民国的女性最好看38:59 我们正在经历“她世纪”40:42 给女儿的一句话——“男人举重若轻,女人避重就轻”【聊天涉及数目、人物、事件】《文学评论》 创刊于1957年,全国性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大型学术刊物北岛 本命赵振开,朦胧派诗人。笔名源自“来自北方且偏爱孤独”。20世纪70年代末与诗人芒克创办《今天》杂志《今天》 北京民间诗歌杂志,1978年由北岛、芒克等诗人创刊,朦胧诗派代表刊物《永失我爱》 王朔中篇小说马赞案 发生于2011-2022年法国南部小镇马赞的群体性侵事件,被视为近年来最严重的性侵案件之一。多米尼克·佩里科特在11年时间里,对72岁的妻子吉赛尔实施药物控制后,不仅多次对其性侵,还通过互联网招募陌生男子,对她进行集体性侵。2025年,此案51名被告接受此次审判。刑期从3年至13年不等。吉赛尔·佩里科特 “马赞案”受害人。72岁的吉赛尔在2024年宣布不接受闭门审理,主动公开自己的姓名、长相和身份,希望在法院进行公开判决。她说,受害者无需羞耻,因为羞耻只属于施暴者。阿黛尔·哈内尔 1989年出生,法国女演员,法国凯撒电影奖影后。12-15岁期间,在拍摄电影《魔鬼》时,被克里斯托弗·鲁吉亚性骚扰、性侵犯。2019年,法国版me too运动(Balance ton porc)初期,她公开自己被侵犯经历。2020年凯撒奖颁奖典礼现场,因不满性侵幼女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获奖,她愤怒离席并喊出“干得好,恋童癖”。2024年底,曾经性侵她的法国导演鲁吉亚获刑5年。《新周刊》311期《反动词汇:剩女——她们选择剩下他们》《新周刊》347期《男人没了?——男人是一种性别,还是……?》《新周刊》401期《如何装一个男人》《新周刊》426期《丑陋的中国男人》西蒙娜·德·波伏娃 法国作家,存在主义哲学家,女权主义家,著有《第二性》《人都是要死的》【策划&剪辑】弗航克·ZHAO【BGM】Où est ma tête? Pink Martini欢迎前往B站、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2024年即将结束,我计划赶在年末,通过三期节目,做一个法兰西2024大盘点,今天是系列盘点视频的第一篇【奥运篇】,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今年夏天争议爆表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它是法兰西的文化自信,还是群魔乱舞式的牛鬼蛇神大聚会?其实巴黎奥运会还没开幕,关于开幕式就有很多争议事件,比如开幕式的三天之前,所有舞者罢工罢演,主要的原因,是或许全世界都存在的临时工和正式工之间巨大差异的问题。当然,也包括了在开幕式上,韩国被巴黎奥组委用法语介绍为“朝鲜”的逆天失误。除了这些显性的争议,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还因为三个隐性争议,成为了围绕公共活动、国家叙事和个人美学而不断被赞美,也不断被否定的一届奥运开幕式。这三个隐性争议,分别是亵渎基督教、传播软色情、宣扬硬暴力。本期涉及画作&书目&电影:《最后的晚餐》,达芬奇《众神的盛宴》,范比勒特《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威尔《转型中的法国》,徐波《女宾》,西蒙娜·德·波伏娃《祖与占》,弗郎索瓦·特吕弗《戏梦巴黎》,贝托鲁奇bgm:Pink Martini - Où est ma tête?欢迎前往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关注【巴黎姆学研究院】
巴黎当地时间12 月 4 日晚间,法国的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不信任动议,议会一共577名议员中,有331 名议员投票赞成弹劾本届法国政府。在法国现代政治的语境里,motion de censure ,也就是“不信任动议”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motion意为动议,censure意为审查,这个词结合在一起,大意就是:我都要用发动其他人一起审查你了,你就赶紧下台吧!于是,今年9月5号才被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为法国总理的,今年73岁的米歇尔·巴尼耶及其政府正式被推翻并垮台,满打满算,一共才成立了90天也就是3个月的时间。我把法国政府此次的倒台,归纳为1234,即1个事件、2个极端、3分天下和4大皆空。
今年起,不断有朋友让我聊梅西香港事件,以及姆巴佩近期涉嫌性侵的案件。我为什么不打算聊这两个话题?我对【巴黎姆学研究院】的定位是什么?在我眼里,什么是好内容?我对内容商业化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期许?这期基本就唠这些。祝大家健康,顺利,收获属于自己的自由。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