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的艺术概论话题

一个由不小心总分考了400+的弗朗学长进行的艺术概论话题的分享式节目,包含艺术学与电影考研的相关知识。 专业但不乏味、有趣但不胡侃,希望大家能够在站台跟着弗朗一起吹吹风,去思维发散的聊一些必考的艺术概论话题。 睡前、通勤、吃饭,想听就听。

Ep 24:何为“审美”?|当苏格拉底质问村上春树的“百分百女孩”

个人主观化的“审美”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今天我们将通过审美的历史、审美与当时艺术现状的同构以及审美在“艺术概论”中作为串联线索三部分展开聊天。(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你们的老朋友本期关键时间线:00:00-02:03 开场故事 苏格拉底与村上的聊天04:41 18世纪现代审美概念的出现11:28 审美概念与当时艺术现状的关系14:08 审美如何作为线索串联在“艺术概论”知识中18:55 片尾曲《遇到百分之百女孩》(老狼)联系我们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谢谢大家——————————

06-13
20:12

Ep23 “艺术概论”引言(三)|艺术创作与艺术家们

本期聚焦于艺术创作板块知识的解读,贯穿了一些相关的艺术史与美学史知识本期主播弗朗:北电硕士,你们的老朋友本期时间线00:33 艺术家相关问题(定义、能力)09:01 艺术创作步骤及相关艺术史、美学史17:47 片尾曲《如果太阳落下》(许均)联系我们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微信:yitudengdeng

03-20
19:27

Ep22 艺术概论“引言”(二)|艺术需要分类?从 莱辛的《拉奥孔》谈起

本期是艺术概论知识“引言”系列的第二期,“引言”系列旨在通过对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的介绍和梳理,为初学者提供必要的阅读背景补充和线索指引。这一期主要聚焦在艺术的分类和门类艺术的话题上。(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使用了简易设备,所以音质欠缺,请见谅)本期主播:弗朗,一个回归的失踪人口本期关键时间线:02:21 艺术的大分类: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莱辛的《拉奥孔》17:48 艺术的小分类:门类艺术13:37 学习莱辛对艺术概论知识理解的贡献20:37 艺术之间的关系23:40 片尾曲《你和我》(海龟先生/李红旗)联系我们:小红书:艺术学上岸站台/艺术考研咨询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微信:yitudengdeng————谢谢大家————

03-07
25:17

Ep21 “艺术概论”引言(一)|艺术是什么?艺术的美学本质与起源

本期开启一个全新系列,将用5期的内容,跟大家聊一下“艺术概论”教材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为初学者们提供一个“引言”。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你们的老朋友本期时间线00:56 艺术的美学本质观念与艺术起源之间的关系13:13 本部分内容的价值16:49 发散问题:艺术是什么?————谢谢大家————

01-19
21:28

Ep20自然与艺术之间|第二期:艺术美与自然美

本期我们书接上回,简单通过回溯中国的自然美观念,进而去分析一下艺术美与自然美的比较。获取文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你们的小弟本期关键时间线01:14 中国的自然美观念概述06:31 关键概念:天人合一(孔子与庄子)15:34 魏晋时期的抽象自然美与具体自然美20:14 艺术美与自然美的比较(审美对象、审美经验、美感与“美在自然”)26:42 片尾曲《寂寞超音速》(画家)联系我们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谢谢大家————

12-13
28:11

Ep19自然与艺术之间|第一期:西方的人化自然、物质自然与大地艺术

这是一期系列节目,将通过西方、东方的自然与艺术关系的梳理,最后比较一下艺术美和自然美这一普遍性话题。获取完整讲稿: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你们的小朋友本期关键时间线00:34 开场03:10观念1: 人以一种主观化的方式去改写和捕捉自然13:49 观念2:物质自然成为了近现代社会的精神故乡与民族身份18:35 观念3: 当代大地艺术中,真实的物质自然成为改写艺术观念的重要媒介24:56 片尾曲《A Winter Story》(麗美)本期提及的重要作品康斯太布尔《甘草车》、托马斯科尔《牛轭湖》、杨福东《我感受到的光》等联系我们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谢谢大家————

12-07
26:35

Ep18 复古与拟古|复兴?机械模仿?抑或是革新?

为啥复古就是创新呢?拟古又因为什么被定义为了盲从?事实上,复古和拟古的关系非常微妙,可以说大多数的拟古现象都是复古运动的产物。我们今天将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聊一下复古与拟古的关系(获取完整讲稿: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你们的小弟本期时间线:——复古与拟古——00:20 复古与拟古的简单解释01:58 郎绍君的“复古作为创新”03:42 复古如何进行:目的与方法03:45 两个案例:近代建筑与李梦阳的复古诗论09:51 董其昌的复古——复古与现实的关系——14:15 叶燮的反对复古与《华山图序》16:38 拓展:当代艺术的复古美学-复古未来主义19:47 片尾曲:《玉兰》(不定义Undefined)联系我们:微信:yitudengdeng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公众号:艺术学考研站台

11-23
22:01

Ep17 20世纪电影成为艺术的三条路径|先锋派、MoMA与法国电影资料馆

这期延续了上一期关于电影如何进入艺术体制的讨论。相比于上一期关于作者问题的局部讨论,这期我将用更整体的历史线索,带大家去回顾电影在20世纪进入艺术的种种努力。这既是一段新的电影和艺术史,也是关于两位有趣的电影人的传记故事。一个是亨利·朗格鲁瓦,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创始人。另一位则是巴里(Iris Barry),这是大家特别推介一个女性电影人,她在国内鲜有文献,也总是被忽略,她是MoMA的第一任电影馆长。获取完整文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你们的小弟本期线索电影作为艺术1.0:先锋派、早期MoMA的抉择——现代主义艺术的多元化(上下关联-电影是第七艺术)电影作为艺术2.0: 法国资料馆与MoMA的电影资料馆——与个人崇拜与影院中心主义结合的电影之爱(上下关联-电影拥有一套有别于好莱坞的新阵地)电影作为艺术3.0:  “扩展电影”——美术馆电影时间线01:48 开场02:35 先锋派与早期MoMA的抉择16:25  MoMA电影资料馆的努力22:00 法国电影资料馆与电影之爱31:50 美术馆电影!38:27 片尾曲《贾想》(Aliosha)联系我们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谢谢大家————

11-08
41:29

Ep16 天才与作者|西方天才说与电影作者论

本期是第一期播客“大艺术家”的一个延续,简单聊一下西方艺术体制中的天才说,继而从艺术史和美学史出发,聊一下电影中的“作者论”。获取完整讲稿: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你们的小弟本期时间线part1:西方天才说与作者论的解释01:34 简单解释03:16 两个逻辑:个人主义与英雄叙事06:11 康德与杨格part2:天才说的美学与艺术体制11:34 天才说的美学观念(主观性、神秘性与创造性)16:19 天才说和作者论形成的艺术体制part3:电影作者论20:50电影作者论的释义23:24 其实是19世纪艺术社会学的个体与集体之争的延续28:37电影作者论的影响与意义31:00 片尾曲:《lisa》(克里斯·波提)联系我们: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微信:yitudengdeng————谢谢大家————

10-24
32:11

Ep15 不止于形式|水墨、素描形成背后的群体性自觉与意识形态属性

本期我们将以水墨和丹青为例,深度解读特定形式的出现时,其背后的群体性自觉与意识形态属性。其实,任何一个形式都不仅仅只是一种媒介的使用方式和艺术风格而已......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本期时间线:part1 :形式背后的意义00:31 形式的简介part2 :水墨——中晚唐文人群体的精神转折02:41 文人的来源及其早期艺术精神04:11 文人开始画画了!06:37 水墨如何出现的10:56 水墨背后的意识形态属性part 3 :Part 3:素描——高级!理性!男性!13:19 欧洲“高级画家”出现的历史15:17 素描的意义16:42 素描的意识形态属性18:45 一个反思:不触及根本的改革不是革命20:26 总结21:36 片尾曲《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万能青年)联系我们微信:yitudengdeng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是:我是弗朗(个人号)————谢谢大家————

10-06
23:13

Ep14 何为艺术表现说?|自我表达、群体表达与情志合一

本期我们借“青年艺术家创作主观性的问题”,简单聊一下这种主观性的源头:艺术的表现说。不仅追溯表现说的深入解释与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利用中国式表现说“情志合一”,来分析一下如何将艺术创作的个人性与集体性做一个结合。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本期关键时间线:part1:西方表现说00:00 开场故事:戴锦华老师对青年导演创作个人主观性的看法01:01 西方表现说的解释03:21 归根,表现说的核心是“艺术来自于个体”04:29 溯源:表现说的缘起与影响part2:中国表现说07:12 中国式表现说:情志合一07:44 诗言志:秦汉诗歌的群体性表达09:05 诗缘情:魏晋诗歌的个人主观性表达10:13 中国式表现说:唐代孔颖达-“情志合一”12:05 群体与个体结合的原因part3:一个比较14:24 中西方表现说的相同点14:41 中西方表现说的不同:个人与集体;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17:02 片尾曲《春河》(厨子和戏子)联系我们: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微信:yitudengdeng————谢谢大家————

09-24
18:46

Ep13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定义、历史与区别

这一期我们将聊一下艺术概论的重要话题之一: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艺术概论教材通常不太解释两个概念之间的比较,这就构成了艺术概论重要的补充话题。通过回顾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的比较有着非常有趣的关系。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打个广告:我的艺术概论提升课第二期将在9.20开始,会用连续的12个晚上,给大家补充完艺术概论重点话题与匹配的艺术史和美学史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本期关键时间线:00:50 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简单定义01:58 艺术鉴赏的历史: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02:11 两种艺术鉴赏04:54 艺术批评的历史05:23 中国早期的艺术批评:谢赫《六法》06:27 前现代艺术批评07:50 现代艺术批评的出现10:11 艺术批评与理论17:54 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区别(主体、方法、过程、意义)20:11 一个思考:今天的民间艺术批评21:51 片尾曲《疯土》(刘森)联系我们: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微信:yitudengdeng————谢谢大家————

09-13
23:13

Ep12 必考热点: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美学与伦理反思

本期我们聚焦近些年最热门的艺术话题之一“人工智能”艺术,它是艺术概论中“艺术与技术”这一话题的延伸。我将从人工智能艺术的创作、美学与伦理问题进行解读,知识点过于干货,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加微信(yitudengdeng)索要讲稿。打个广告:我的艺术概论提升课第二期将在9月20开始,给大家用12个晚上提炼艺术概论的重点话题与补充美学史和艺术史。这是今年的最后一期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同样可以加微信咨询。本期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你们的老熟人。本期关键时间线:part1 人工智能的创作02:38 观点1: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艺术的“辅助手段”03:29 观点2:人工智能“再创作”或“修补”历史上的艺术作品,形成以模仿为特征的“艺术风格”05:26 观点3:人工智能的“模仿艺术”倒逼艺术家进行“非自我重复式”的创作08:26 观点4:人工智能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让更多人参与艺术创作part2 人工智能的美学10:27 观点1:人工智能艺术凸显了一种“后人类美学”13:44 观点2:人工智能无法创造艺术15:09 观点3:人工智能推动艺术“有限的民主化”part3 人工智能的伦理反思17:29 观点1:人工智能艺术加剧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不对等关系20:41 观点2:人工智能是自动化的产物,不享有人的“版权”23:10 发散思考:人工智能艺术作为一种“观念艺术”26:00 片尾曲《泪桥》(AI孙燕姿)联系我们:微信:yitudengdeng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谢谢大家————

09-07
27:26

Ep11 艺术让人成为人?|艺术的“救赎”、艺术三大功能与理想主义者的荣光

本期我们聚焦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艺术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通常的说辞是艺术让人成为人,我们在辨析这个话题的同时,聊到了一个更深入的话题:艺术如何救赎人类?——本期含有一些哲学与美学家名字,为了避免我谈吐不清影响大家理解,他们按顺序分别是:康德、韦伯、席勒、尼采与哈贝马斯)——本期涉及的作品与案例:美剧《名姝》(第一季)、中国的“琴”、乔万尼·白尔谢爱情诗《吟游诗人》与园子温行为艺术“东京嘎嘎嘎”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你们的老朋友本期时间线:01:50 艺术如何让人成为人的两种观点:技法或审美05:18 审美真正完善人05:52 艺术在历史上如何救赎?一个近现代史的观点11:52“非功利”以及对“理性与感性的整合”12:40 艺术三大功能在其中的作用14:23 园子温“东京嘎嘎嘎”16:40 艺术能救赎人类吗?20:40 片尾曲《梦》(live)(面孔乐队)联系我们:微信:yitudengdeng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谢谢大家————

08-29
22:36

Ep10 番外话题:什么是艺术原创?|creative、original与人工智能

今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话题是“原创文学的原创性”,在一个评委论坛中(b站可看),许子东、张定浩等人聊起了文学的原创性问题。借这个油头,在番外第一期跟大家简单聊一下什么是艺术原创。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一个最近沉迷《黑神话·悟空》的人。本期关键时间线:02:02 艺术原创的主体是艺术家02:42 creative(创造)是时间维度的标准06:06 original(个性)是空间维度的标准09:32 艺术史与原创的关系11:18 人工智能算原创吗?联系我们:微信:yitudengdeng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谢谢大家————

08-24
14:36

Ep9 艺术家与其作品的关系|布封“风格即人”,中国古典的“人品即作品”与“劣迹艺术家”

这一期我们通过一些所谓的“劣迹艺术家”(比如金基德)出发,通过回顾布封的“风格即人”与中国的“人品即作品”这两个观点,简单聊一下艺术家与其作品的关系。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yitudengdeng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艺术概论碰巧考了140+的i人。本期关键时间线:00:03 开场故事:2018年对金基德的“审判”02:06 布封“风格即人”06:25 中国“人品即作品”13:50 两种观念的比较14:06 如何面对所谓的“劣迹艺术家”?20:25 片尾曲《Fade Out》(姜垠一)(金基德电影《弓》配乐)联系我们:微信:yitudengdeng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很多艺术概论干货!)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 可以找我闲扯)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很多艺术概论干货!)——谢谢大家——

08-16
21:24

Ep8 艺术起源于巫术?|历史上追寻艺术起源的动机

关于“艺术起源”这个问题,总是被简单的定义为了模仿说、巫术说、劳动说等,似乎这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话题,但其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我们这期通过“巫术说”为例,聊一下19世纪为什么会出现艺术起源于巫术这种说法,以及追寻“艺术起源”这一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获取完整讲义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艺术概论140+的i人。本期时间线:00:00 开场故事:电影的发明者是卢米埃尔还是爱迪生02:21 追寻“艺术起源”本质上是服务于当下03:03 艺术起源巫术说的背景:19世纪泰勒《原始文化》和弗雷泽《金枝》08:16 巫术说的目的之一:对感性和想象力的重视11:11 巫术说的目的之二:对艺术介入生活的强调13:03 尼采与巫术说的关系15:50 片尾曲《无聊的》(小霞)联系我们:微信:yitudengdeng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

08-09
17:48

Ep7 政治教化的艺术观|寓教于乐、延安文艺座谈会与电影审查制度

这期艺术概论话题将跟大家分享政治是如何利用艺术这个话题,关键在于政治内容如何跟艺术的形式相结合,以及电影审查~这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修剪了三天...所以时长较短请大家见谅获取完整讲义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做理论也拍片子,属于双栖半吊子本期时间线:00:00 开场故事:1989年韩国电影《九路阿里郎》的审查风波04:39 贺拉斯的《论诗艺》06:27 延安文艺座谈会09:51 电影的审查15:46 结语16:18 关于我国电影审查的一些主观判断联系我们微信:yitudengdeng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

08-02
17:25

Ep6 综合艺术|综合艺术、艺术媒介论与艺术的综合

当大家接触到“综合艺术”这个概念时,不知道会不会不经意间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定义到底在瞎说什么?它存不存在“问题”呢。本期”弗朗的20个话题带大家讲“综合艺术”与“艺术媒介论”和“艺术综合”两个概念进行比较,透彻的分析一下综合艺术到底在说个什么事~获取完整讲义请加微信(yitudengdeng)打个小广告:如果大家对我的内容感兴趣,那么请不要错过我暑期的直播提升课,29号就要开课了。我将用24个课时(12个晚上)带大家高效提升艺术概论的重点话题,补充艺术史和美学史知识。物美价廉,感兴趣的小伙伴快加微信咨询~(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专业一140+,一个播客声音总是显得很慵懒的人。。。。本期关键时间线:part1 综合艺术与艺术媒介论00:53 开场故事:周传基老师对“综合艺术”定义的质疑02:39 综合艺术的定义04:05 艺术媒介论(莱辛与格林伯格)06:54 综合艺术的优点08:07 李渔 《闲情偶寄》中的综合艺术思想part2 综合艺术与艺术综合10:41 何为“艺术的综合”(从瓦格纳开始)12:41 一个案例:20年代的电影宫13:26 综合艺术与艺术综合的比较part3 对综合艺术的反思15:35 综合艺术的问题之一:一劳永逸17:03 综合艺术问题之二: 保守20:00 片尾曲《Blinded By The Night》(Molly Nilsson)联系我们: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微信:yitudengdeng

07-26
21:11

Ep5 典型说|古典类型说、近代典型说与现实主义典型人物

本期我们将聊一下《艺术概论》里的重点话题“典型说”的美学历史,从古典类型说,一直聊到所谓的具有本质论的“典型说”。重点在于聊一下典型说中的“共性”和“个性”到底是什么?以及典型说为什么能“体现社会本质”。获取完整讲稿请加微信。做个小宣传!“弗朗的20个艺术概论话题”是我暑期艺术概论提升课(十天)的一个小版块,这个提升课将于7.28开课,价格非常实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微信咨询~(微信:yitudengdeng)本期主播:弗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一个艺术概论考试400+的i人。本期关键时间线:00:45 开场故事: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类型人物03:08 《艺术概论》教材对典型说的定义03:07 古典类型说是什么08:04 18世纪近代典型说的开始08:37 狄德罗的“市民剧”09:38 歌德与席勒之争:艺术要个性还是要共性?12:36 近代典型说的个性和共性的来源15:55 典型说体现“社会本质”的说法来自于哪里?21:24 小总结22:39 片尾曲《The Story》(Brandi Carlile)联系我们:微信:yitudengdeng公众号:艺术学上岸站台小红书:艺术学考研站台小红书:我是弗朗(个人号)

07-19
23:27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