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podcast遇見佛

有一天 佛說:來吧,到我坐下 聽我的經、聞我的法 然後,用你的口傳給眾生 於是,我依約而來 拋下俗世名,換上僧伽衣 從此,我是釋德容~~ 德容法師是本節目的靈魂人物,法師會在節目中為大家誦念佛經、稱讚諸佛菩薩聖號並分享各部佛經要義及佛法典故,也會在早晚課中為大家祈福祝願,希望佛法善根能透過節目的分享,從第一個有緣人收聽開始,慢慢地散播出去,我在podcast遇見佛希望能用輕鬆、自在的方式讓大家接觸到佛法,藉由佛法的力量帶領大家找到屬於自己內心的平靜!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email: mypodcast75@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目連救母的啟示:佛法中的大孝精神 「孝」,是世間最純淨的情感,也是出世修行路上深遠的發心,《佛說盂蘭盆經》記載,目連尊者以至孝之心,為救度墮入餓鬼道的母親,請示佛陀,佛陀慈悲開示,於佛歡喜日,集合眾僧,以妙飲食供養,終令其母解脫苦難。 在這充滿孝思的農曆七月,讓我們虔誠恭誦《佛說盂蘭盆經》,願這份功德,迴向已故的父母、親人,乃至一切眾生,願他們皆能離苦得樂,得生西方淨土。 《佛說盂蘭盆經》線上版經文: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bB2dKB5-JO1W-3nZH1vQHYDHXMl-CjpT4P7AlRH20bQ/edit?usp=sharing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9-03
08:22

報父母恩咒108遍

報父母恩咒:南無 密栗多 哆婆曳 娑訶 佛陀說:「以堆積如須彌山高的財寶來布施,所獲得的福報不如誠心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 父母含辛茹苦,無怨無悔撫養我們。然而,歲月無聲,當孩子逐漸茁壯,爸媽卻在時光流轉中日漸消瘦。即使到了燈枯油盡之時,心中仍惦記著兒女。今我們以至誠感恩心,持誦「報父母恩咒」108遍,將這份孝心迴向:願在世父母健康長壽,發大菩提心;願已故父母離苦得樂,往生淨土。孝順不待來日,把握當下,讓這份深恩得以回報,願愛綿延不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8-06
08:00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快版

讀誦《普門品》--快版 生命旅途中,難免有困難與迷惘,當我們虔誠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總能感受慈悲的慰藉。《普門品》記載,觀世音菩薩以無盡大悲願心,隨順眾生需求,應化種種身形救苦救難,為世間帶來希望與光明。本集節目,我們誠心恭誦《普門品》,願此刻的您,無論是喜悅或憂愁,都能感受到菩薩的慈愛與守護。 《普門品》線上版經文: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LyehUXcXUF12LSI74NCkiLRZCTPZpDZ9DQeHh3uIM74/edit?usp=sharing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7-02
14:14

《佛說四十二章經》― 修道路途指南針 第十八集

《佛說四十二章經》經文: 第2章 斷欲絕求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 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 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陀說:「內無所得,外無所求」,真正的安定來自「斷欲絕求」。但如何做到?第18集以「知真本有,達妄本空」為核心,當我們明白真心本具足,煩惱不過是虛幻泡影,一切煩憂都將迎刃而解。這時,若您希望放下執著,找回內在的寧靜與智慧,這一集,將帶您走向解脫自在之道。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6-04
22:32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以佛法報母恩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以佛法報母恩 母親節,是感念親恩、表達愛與敬意的溫馨時刻。 本集節目誠心讀誦《佛說父母恩難報經》,邀請您一同聆聽佛陀描繪述父母從懷胎、哺乳至養育教導的千辛萬苦,深深體會恩情難以衡量。 然而,佛陀也慈悲開示:即使以雙肩扛負父母千年,亦難真正報答父母深恩。真正報恩的方法,是引導父母信受佛法、發菩提心、廣行善行,使他們得以身心安隱、慧命增長,最終走向解脫之道。 願我們將心中的慈愛與感恩,化為實際的修行願力,將最深的祝福,回向給生命中最慈愛的人。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線上版經文: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IQ0Gop2dltR3YfIHBOAbusX-DLhpQrTBe-TWukfQebs/edit?usp=sharing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07
09:03

《佛說無常經》

《佛說無常經》:「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無常,並非令人恐懼,而是生命的真相。即使大地穩固、日月運行,終有消逝之時,何況轉瞬即逝的人生? 在這個慎終追遠的時節,一同誦讀《佛說無常經》,不僅為已故的親人送上祝願外,也讓自己靜心體會生命的奧妙,學習擁抱當下,珍惜身邊的一切。 《佛說無常經》線上版經文: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dBXiGf_arTlE96K0A05GMLx1l8HM1DKyooeKwfo0Dy4/edit?usp=sharing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02
11:33

《佛說四十二章經》― 修道路途指南針 第十七集

《佛說四十二章經》經文: 第1章 出家證果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 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 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 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 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 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 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第17集節目將探討《四十二章經》第三單元:斷欲功德。佛陀在第一章經文中,鉅細靡遺的告訴我們,斷除欲望將能獲得那些功德利益及果位。本集將透過經文分析,共同探討出家與沙門的涵義、沙門應具備的特質,以及修行四聖諦的重要性。最後,當修行者斷盡愛欲,即能證得阿羅漢果,將擁有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等功德利益。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05
34:42

蛇影生光 智慧同行 【蛇年新春特別節目】

「蛇影生光 智慧同行」【蛇年新春特別節目】 我在podcast遇見佛與您一起迎接2025蛇年 新春來臨,祝福滿滿!在這個蛇年大年初八的日子裡,邀請兩位法師共同錄製充滿智慧與祝福的新春特別節目!蛇年象徵著智慧與轉變,在佛教中,「蛇」不僅是強大的護法神,更代表著蛻變的力量。本集節目將帶領聽眾朋友們,深入了解蛇在佛教中的特殊地位,並從蛇的特質中汲取心靈啟發。讓我們在蛇年裡,學會像蛇一樣靈活應對挑戰、保持專注,並以平靜自在的心態,迎接每一天的挑戰!這不僅是一場心靈的旅程,更是一次充滿祝福的冥想體驗,幫助您釋放過去的煩惱,迎接全新的自己。 快來收聽,讓蛇年的吉祥與祝福伴隨您一整年!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2-05
21:49

準提神咒108遍

〈準提神咒〉 稽首皈依蘇悉帝 ,頭面頂禮七俱胝, 我今稱讚大準提,惟願慈悲垂加護。 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 折戾主戾準提娑婆訶。 迎接新年,邁向光明—持誦〈準提神咒〉 〈準提神咒〉被譽為「神咒之王」,擁有無窮的福佑力量,能圓滿一切願望。正如《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中所說:「準提總含一切諸真言,準提能含諸咒,諸咒不含準提;如大海能攝百川,百川不攝大海。」如此殊勝力量,依託於佛菩薩的大悲願力,因此,持誦此咒者,不僅能改善目前的困境,更能圓滿成就所有善願。如同雲谷禪師所言:「〈準提神咒〉是改變命運的神咒。」淨土高僧印光大師也將此咒視為淨土法門的助行,幫助修行者在實踐中獲得利益。 今天是嶄新的開始,讓我們一同持誦〈準提神咒〉,願準提菩薩的慈悲力量,帶給人人無盡的智慧與力量,引領你我走出泥淖,開創光明的未來。並祝福所有聽眾朋友們,在2025年每一個日出日落之間,皆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與安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1-01
15:25

西方淨土發願文

西方淨土發願文 1.《大慈菩薩發願偈》 2.《慈雲懺主淨土文》 3.《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 願,如同船舵,無論風雨,始終堅定不移,帶領我們順利抵達彼岸。蕅益大師曾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印光大師亦言:「念佛法門,以信願為先鋒。」可見,發願是修學淨土法門的根本要務。唯有立下堅定願力,才能引領我們走向圓滿的修行之路。 在這一集節目中,我們共同迎接阿彌陀佛聖誕,願阿彌陀佛無量光與無量壽,照亮所有眾生的心靈,帶來無盡的安慰與光明。現在,讓我們隨著這段音檔一起發願,令己心與極樂世界心心相印。無論你身處何處,誠摯邀請您與我一同播下淨土種子。願每一位聽眾朋友,皆能在願力中,找回內心的祥和與平靜。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16
09:39

《佛說四十二章經》― 修道路途指南針 第十六集

《佛說四十二章經》經文: 第41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第16集討論了《四十二章經》第41章「直心出欲」,是「欲望篇」第二部分的最後一章。在這一章中,佛陀以牛負重行走在泥淖中為比喻,強調修行者在面對情欲與煩惱時的艱難處境。佛陀指出,修行就像牛背負重物在爛泥中行走,步步艱辛,但唯有「直心」、不左顧右盼,才能脫離困境,最終獲得解脫。在下一集節目中,將進入「斷欲功德」的討論。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1-06
19:24

往生咒108遍

《往生咒》全名為《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又稱「四甘露咒」、「往生淨土神咒」,是佛教淨土宗重要咒語。在《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中說:往生咒是龍樹菩薩「願生安養、夢感此咒」,耶舍三藏誦此咒,天平寺法師從耶舍三藏口受此咒。並述說此咒的功德:1滅現世所造罪業。2現世所求皆得。3不為惡鬼神所亂。4面見阿彌陀佛。因此,我們若能平時持誦此咒,即令累劫罪業減輕,並於現世中獲大利益;另外,往生咒亦是對亡者的祝福,祈願亡靈往生西方,免除一切苦厄,安穩投向彌陀慈父懷抱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0-02
38:13

《佛說四十二章經》― 修道路途指南針 第十五集

《佛說四十二章經》經文: 第31章「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婬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 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本集節目繼續討論斷欲的方法。在《四十二章經》第31章「心寂欲除」中,有一位比丘愛欲煩惱熾盛而痛苦萬分,他下定決心要用極端的方法—「斷陰」解決這一困擾。當大智慧佛陀聽聞此事後,隨即慈悲、善巧地引導他。佛陀是以什麼樣的方法,教導我們斷除欲望呢?佛陀又將舉那些例子,告訴眾生「心」的重要性呢?歡迎聽眾朋友們收聽《四十二章經》系列節目—第15集。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9-04
19:49

《佛說四十二章經》― 修道路途指南針 第十四集

Ep62:《佛說四十二章經》― 修道路途指南針 第十四集 《佛說四十二章經》 經文 第30章 欲火遠離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本集節目將介紹《四十二章經》第30章「欲火遠離」,這一章很特別,在極短的經文裡,佛陀以嚴厲的口吻,勸諫我們不容小覷「慾念」所帶來的傷害。並且,本章中佛陀亦告訴修道人,欲淪為眾生,或者成就佛道的關鍵是什麼呢?讓我們一同收聽《四十二章經》系列節目—第14集,了解佛陀為何會說,欲望有可能帶給我們燒身的危機吧!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8-07
11:48

《佛說四十二章經》― 修道路途指南針 第十三集

《佛說四十二章經》經文: 第29章 正觀敵色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現今科技網路時代中,色情網路氾爛,修行需面對非常多的挑戰與考驗,如何培養正向心態,並以正確方法來抵擋外界誘惑,實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因此,在《佛說四十二章經》第29章「正心思念」中,佛陀教導眾生如何以正念與慈心觀察,抵擋色慾的誘惑。無論您是尋求心靈寧靜的修行者,還是對當代社會中的價值觀感興趣的聽眾,這集節目將帶給您耐人尋味的思考和啟發。讓我們一起收聽《佛說四十二章經》系列節目中第13集。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7-03
17:33

走出生死迷霧的自在人生 (專題演講)

演講主題:走出生死迷霧的自在人生 演講地點: 台中淨土院 演講時間:113年4月18日(五)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 對曰:「呼吸間。」—《佛說四十二章經》 生命沒有永恆,無常一來,該老的老,該走的走。 隐终之際,沒你也沒我……。 講座將以「四隨觀」剖析決定往生的力量, 並依《四十二章經》中佛陀善巧譬喻,教導我們告何邁向自在人生。 最後,更以「四道人生」與「彌陀大願」來印證「無罣礙,來自實踐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6-05
01:36:48

《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佛與魔的距離,僅在一念菩提心。 省庵大師在涅槃法會,體察佛法衰敗,眾生苦痛有增無減,油然生起同體大悲之心,著《勸發菩提心文》勸勉淨信男女大眾等,同發菩提心。全文共3618個字,主要內容先說明「邪、正,真、偽,大、小,偏、圓」8種發心,明確告知眾生應如何發心與不應做什麼;接著,闡述10種發菩提心的因緣,欲令眾生菩提心不間斷,時時發、念念不斷地發心。果能如此,必能「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圓滿無上佛果。 完整《勸發菩提心文》: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dO-Zu-PSgLA_NMfdj8Lhg5IqzcrJrMSD4ijbDc5Xtw4/edit?usp=sharing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 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01
25:32

《佛說四十二章經》― 修道路途指南針 第十二集

第28章 意馬莫縱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在《佛說四十二章經》第28章「意馬莫縱」的經文裡,佛陀告訴我們,在還沒證得阿羅漢果之前,不要過於相信自⼰的念頭,為什麼呢?眾生的意念除了像一匹脫韁野馬縱橫馳騁,完全無法控制方向外,亦有「惡心所多」、且時時受「第七執我識」的影響。因而,當行者明白這⼀念⼼的作用時,修⾏即找到了⽅向,成佛作祖將在不遠處,這是「攝意」的功德。本集節目還有另一個能讓行者快速成就道業的捷徑:「遠色」。全部精彩內容皆在《四十二章經》系列節目中第12集呈現。 我在podcast遇見佛粉絲專頁:https://m.facebook.com/%E6%88%91%E5%9C%A8podcast%E9%81%87%E8%A6%8B%E4%BD%9B-101928199033883/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03
16:18

《佛說四十二章經》― 修道路途指南針 第十一集

本章以「浮木入大海」的譬喻,說明行者應學習「無著」的力量,才能在荊棘叢生的修道旅途中,關關披荊斬棘,最後證得道果。這就如同《楞嚴經》所說:「不隨妄轉,即能轉悟。」究竟在《四十二章經》第二十七章內容中,所說的「妄」有那些呢?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得道證果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06
18:00

《梵網經菩薩戒》

受持《梵網經菩薩戒》的人,將可獲得五種利益:1.十方諸佛愍念常守護。2.臨命終時,正見心歡喜。3.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為友。4.功德多聚,戒度悉成就。5.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梵網經》全名為《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又稱《梵網經菩薩心地品》、《菩薩戒經》、《梵網菩薩戒經》、《梵網戒品》。《梵網經》無論出家法師或在家居士,皆可受持此戒。菩薩戒主要以開發自己佛性為目的,因而,此戒亦可謂為「佛性戒」,即是佛子基於自覺而行菩薩道的戒。如同戒本云:「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2-07
49:45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