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為大家談談中國的「友情」故事。羊角哀與左伯桃是對怎樣的朋友?管鮑之交又為何傳誦千古?「范張之交」又是個怎樣的故事?本集還會談談顧貞觀的「贖命詞」,敬請留意收聽。「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中國國徽的設計原意。 教育名家啟示錄: 葉聖陶認為學習始於習慣,要有好的學習態度,就先要培養好的習慣。因為「習慣成自然」,能由習慣而變成自然而然,這就是把習慣轉化成「能力」了;他以孔子「學而不厭」為例,說明一個人要把學習變成習慣,再把這習慣變成「自然」,這才算是擁有了學習的能力;不然的話,只能算是一...
本集為大家續談與中國的「名劍」有關的有趣材料。中國的劍術名家有何有趣故事?劍擊又如何變成藝術表演?著名的公孫大娘的劍藝如何出神入化?「吳鉤」又是怎樣的一把劍?「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蘇小妺「誤嫁」秦少游的來龍去脈,請留意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劉仙洲是著名的工程教育家,他認為「巧心」不如「勞手」,特別強調唸工程科的要兼重理論和實踐,不要只做一位「工程理論家」。但若只重實踐而不注重理論,又只會變成「工匠」,一個成功的工程學家,必須心與手兼重。劉氏的意見,不但在工程學上適用,其實在其他...
本集為大家續談與中國的「名劍」有關的有趣材料。名劍「龍淵」為何又叫「龍泉」?湛瀘古劍的鑄造過程又是怎樣的?本集還會為大家談談魚腸劍的故事。「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十三」不祥的故事,請留意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從三個方向出發,即「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及「教學做合一」。他也致力於「人民教育」,目的為普及教育,他認為教育不應該是一撮人的專利,每個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他主張「知識公有」,反對壟斷知識的封閉思想。
本集為大家續談與中國的「名劍」有關的有趣材料。蒲元鑄劍有何事?中國的「相劍師」,他們的「相劍術」又是怎樣的一回事。「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三」和「九」兩個數字的特殊意思。請留意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魯迅重視科學知識,他認為搞文科的人也不可以忽視科學,科學精神幾乎成為做學問的基本要求。他提倡「讀活書」,要有自己的想法,不可盲從古人,尤其是古訓師承,更不可不作反省就全盤接受。這些教育理念,魯迅都能一一實踐,付諸實際行動,與一些空談教育理論的人,實在不可同日而喻。
本集為大家談談與中國的「名劍」有關的有趣材料。本集先談談劍的定義,再談到古代鑄劍的技術,同時提及中國著名的鑄劍師。「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水滸」的意思。請留意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吳玉章倡導文字改革,認為文字改革是改良教育的重要工作,極力主張建立便於學習的新文字系統,並主張運用通俗的語言文字普及教育,掃除文盲。文字是表達的重要工具,也是傳播知識的重要工具,吳玉章把教育焦點集中在漢字改革上,不管改革是否成功,他的想法還是很值得重視的。
本集為大家續談中國的「茶茗文化」。天台山和普陀山都是佛教名山,普陀更傳為觀音大士的道場,二山有何名茶出產?又是否名實相副?本集還會跟大家談談茶與文學。「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父親節」的來歷。請留意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黃炎培提出職業教育的想法,意思是以教育作未來職業的預備,前提是為國家培養人材,人材再投入社會為國家服務,作出貢獻,如是者循環不息,人材不斷,社會也會不停進步。黃炎培的「職業教育」想法誠然是不錯的,但亦有其片面之處:教育的目的不「止」是為了將來的職業,也可以是純為個人修...
本集為大家續談中國的「茶茗文化」。本集會為大家數歷代愛茶人士,當中有蘇東坡、曹雪芹;名人與名茶之外,也會談談名山與名茶,黃山與廬山有何名茶?請留意收聽。「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母親節」的來歷。敬請萬勿錯過。 教育名家啟示錄: 徐特立一生從事教育工作,他特重自然科學的教育,認為要透過教育把科學的精神傳給下一代,他反對過份重視課本的教學法,主張靈活運用課本,要鼓勵啟發學生的思維。徐氏的教育思想十分豐富,不少重要的文章都收編在《徐特立教育文集》中,為人師表的,此書不該不看、不得不看。
本集為大家續談中國的「茶茗文化」。什麼是君山銀針?台灣鳥龍茶又來自哪兒?鐵觀音茶又有何來歷?獅峰山下的十八棵「御茶」是誰御封的?當中又有何故事,敬請留意本集內容。「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西洋菜」的來歷。請留意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張伯苓十分注重德育的培訓,他也十分重視課外活動,認為課外活動同樣是有效的教育環節,他不喜歡「文弱書生」,認為體能和智能同樣重要,讀書人要兼顧內在與外在的鍛練,這樣國家才會在不同層面上強大起來。他也十分注重學生的生活習慣,在校時親自訂定有關規定,用以規範...
本集為大家談談中國的「茶茗文化」。神農氏嘗茶的傳說是怎樣的?茶神陸羽的烹茶技術又如何?什麼是大紅袍?請留意本集內容。「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中國古代防蛀書的方法。請留意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陳嘉庚,是愛國華僑的領袖。他不惜散盡家財,支持辦學,是有理想、有抱負和務實的教育家。他認為教育是長遠的事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因此辦教育的人和支持教育的人都不可以三分鐘熱度,要有耐心,要目光遠大,還要對教育事業不離不棄,才可以把「教育」這「百年事業」辦得好。
本集為大家續談中國的「衣冠文化」。關於旗袍有什麼有趣故事?又什麼是「險衣」?古人為了配襯衣飾,發明了奇特的化裝法;古人為了做一件特別的衣服,不惜恣殺生禽,當中又有何故事?請留意本集內容,自有分曉。「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三長兩短」的原意。請留意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梁啟超認為辦教育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沒有目的,教育就沒有方向,也無法培育人才。沒有教育,整個國家就沒有希望。他要求教育不是單純的教導知識,而是要注重國家觀念的灌輸,他認為教育可以影響一個民族的興廢,他重視教育、對教育...
本集為大家談談中國的「衣冠文化」。紫綬金章是什麼?羽扇綸巾是怎樣的服裝?衣冠禽獸的本意又是什麼?請留意本集內容,自有分曉。「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中國第一個焚書的人。請留意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章炳麟很重視教育,他認為人才與教育的關係極為密切,沒有好的教育,人才就不可能培養出來,章氏本身是國學大師,學問淵博,因此他的教育理念是重視做學問、重知識;他本身精通國學之外,還精通佛學、醫學,是近代的碩學通人,要每個人都做到章炳麟的水平,一定不可能,但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若取法乎下得乎下下;章炳麟作...
本集為大家談中國樂曲的趣聞軼事。本集集中為大家談談中國音樂的「最」,如「最早的軍樂」、「最早的小提琴製造廠」、「最早的說唱音樂」;中國早期的音樂學校又是怎樣的?請留意本集內容,自有分曉。「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中國的年號,敬請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蔡元培現代中國教育界的卓越人物,他是中國二十世紀初教育制度的奠基者,他強調體、智、德、美四育,是較全面地注意到「人」的整體發展。他倡導自由,支持新思想,他可說是中國現代教育之父。他的教育主張更重視女性接受教育的問題,極力反對傳統中「女子...
本集為大家談中國樂曲的趣聞軼事。中國琴史上有「四大名琴」,各有傳奇故事,當有涉及的名人軼事也多,有興趣的聽眾不容錯過。「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在公堂上「打屁股」的來由,敬請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嚴復是清末很有影響力的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他主張變法,而推行變法的首要工作是廢除八股,他歷數八股荼毒讀書人種種禍害。他主張推行強制式的教育,又特重透過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思想;嚴氏之言,可說是高瞻遠矚之偉論。
本集為大家續談中國樂曲的趣聞軼事。中國有十大古曲,本集集中為大家逐一介紹,名曲中的〈廣陵散〉及〈高山流水〉聲名其著,當中有何故事?敬請留意收聽。「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加冕」的「冕」的作用,敬請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張之洞是清末洋務運動的首領,他的教育觀點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認為在中國的固有文化根基上,參照西方的各種長處,取長補短,達到集中西大成的理想目的;張之洞這方面的想法,到今天仍有參考價值,只是中體西用的融合實在不是機械式的硬性組合,要融合得好,實非易事。
本集為大家談中國樂曲的趣聞軼事。中國音樂由誰發明?唐詩中「一聲何滿子」指的是什麼人?什麼歌?什麼事?誰人的歌聲可以繞樑三日?「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三姑六婆」的原意,敬請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王廷相是明清之際的著名啟蒙思想家兼教育家。他特別著重兒童教育,他提出掌知識必須要由實際的經驗出發,反對單方面的「說教」教學方法。前人說「閉門造車」,王廷相則提出「閉門學划船」的比喻,更深入地說明實踐的重要,這說法可謂發人深省。
本集為大家續談棋壇軼事。顧雍下棋時有驚人的定力;南唐李後主為何「罷弈」?棋壇史上第一場「中日之戰」發生在何時?戰果又如何?本集自有分曉。「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地圖在軍事上的作用,敬請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王守仁是明代中葉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主張以教育去除大的私欲,也就是人格的建立。他總結前人的教育心得,綜合而概括地提出四種教育見解,即「重實踐」、「重思考」、「主張漸進」、「強調因材施教」。他的教育思想,可說是集大成的思想,把前人教育思想中的精粹,共冶一爐。
本集為大家談談棋壇軼事,集中介紹自西漢以來各棋手名家的傳奇故事。三國時的名人曹操、王粲原來棋藝很高。清代的周懶予及范西屏在弈林稱雄,又有何趣事?請留意本集內容。「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菠菜」的來歷,敬請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陸九淵與朱熹齊名,是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提出了不少主張,歸納而言是「立志」、「有疑」、「立本」,可以說是學習的「方向」、「態度」和「原則」。只有定好方向、培養良好正確的學習態度,並且堅守學問的原則,才可以說是成功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學。
本集續談中國的圍棋,北宋著名棋手劉仲甫的棋藝如何出神入化?朱少璋更會為你講清代徐星友欺師滅祖的傳說。「吳中八絕」中嚴子卿與馬綏明被尊為棋聖,本集為大家談談嚴子卿的出身與遭遇。「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敗北」中的「北」字,敬請收聽。 教育名家啟示錄: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朱熹號晦庵,別稱紫陽,生於福建,祖籍徽州婺源。他兼重小學與大學,認為小學教兒童,要教以具體的「事」,使兒童能在日常生活中活學活用。至於大學則教成年人,主張教「理」,強調思考訓練。朱熹更認為教育要多從積極方面...
本集續談中國的圍棋,中國最古老的棋譜原來與孫策有關。宋代國手賈玄如何討好宋太宗?明代的徐達如何借圍棋贏得了莫愁湖?弈秋又是誰人?朱少璋會在節目中為你娓娓道來。「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倍」和「半」在使用上要注意之處,請不要錯過。 教育名家啟示錄: 王安石是傑出的政治家,也是我國中世紀的教育改革家,他把教育中的「教養取任」四者的關係連繫起來,最後是透過教育,培養人才,為「新法」服務。王安石的改革方針其實是很不錯的,他特別著選才,要求嚴格,希望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只有這樣,國家才有進...
本集談中國的圍棋,圍棋由誰發明?解縉又為何因「棋」而送命?王質遇仙圍棋又是怎樣的一回事?唐代棋聖王積薪又有何「棋」遇?「趣味檔案」會跟大家談談「本來無一物」的始末,請不要錯過。 教育名家啟示錄: 胡璦是北宋初期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他終生從事教育工作,對教育有深的認識,他備課認真,對學生愛護有加,深得時人尊敬;他著重實務,講學必援引時事為據,不好空談理論,強調要走出書本,擴闊眼界;胡璦的教育觀,可說是理論與實踐兼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