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局設立香港首個「低空經濟科技館」,展示近20項來自本地與內地的尖端技術成果,涵蓋整個產業鏈包括技術標準設定、城市空中出行飛行器等,亦會提供小型無人機的操作體驗,業界代表、團體及市民可預約參觀。 生產力局表示,「低空經濟科技館」除了展示創新科技空間,亦是推動制度創新的試驗場,並配合政府的「監管沙盒」政策,讓企業、政府及學研機構在可控環境下測試技術,推動政策聯動。 記者崔蔚恩訪問了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
政府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推算下一個10年期房屋需求約為41萬9000個單位,政府目標供應42萬個單位,其中29萬4000個為公營房屋單位,12萬6000就屬於私營房屋單位。至於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在「七三比」。 房委會委員、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梁文廣表示,今年報告的政府目標供應單位估算較去年減少,相信是考慮不同因素,例如出生率、外來移民數字等,指出整體估算反映現實及較為務實;他又認為公私營房屋維持「七三比」是合適。 記者陳樂謙訪問了梁文廣。
解放軍海軍「戚繼光艦」和「沂蒙山艦」首次來港,昨日早上進入香港水域,停靠在駐港部隊昂船洲軍營,期間大批市民和旅客夾道歡迎,又拍攝留念。 多個青少年和學生團體昨日率先獲邀到場,有學生表示心情興奮,學習到很多新知識;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學界反應踴躍,相信對學生而言是難得的學習體驗。 艦隊今日起一連兩日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合共11000張門票早前已派發完畢。 記者陳曉筠報道
內地今年十一國慶適逢中秋佳節,合共放8日假期,成為「超級黃金周」。有旅行社負責人形容,今年國慶旅客出行意欲是疫後最強的一次。 九三閱兵的熱潮仍在內地持續,有文旅學者認為,九三閱兵激發內地民眾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國家文化的興趣,更傾向選擇紅色旅遊。 有北京旅行社稱,現時的旅客更著重體驗,願意花多一倍錢,度身訂造包含非物質文化遺產或歷史傳統文化的行程。 北京新聞中心記者鄧穎琳報道
即將踏入十一國慶出入境高峰,入境處今日起在機場入境大堂推出新款「容易飛e-道」服務。 香港居民離境時如果使用「登機易」服務,即於自助保安閘口只靠容貌識別核實身份,毋須出示證件或登機證;回港入境時則可以使用新款e道,期間毋須掃描身份證或者手機二維碼,只須以容貌識別過關,預計每年800萬人次使用。 入境處表示,初步有10條e-道可使用新系統,全程只須大約7秒,較傳統e-道快大約一秒,相信有助提高入境大堂整體運作效率。 記者陳曉筠訪問了入境處助理處長柯重鈺。
旅發局主辦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10月23日至26日,一連四日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旅發局表示,今年巡禮將會有「尊尚名酒區」及「品味館」回歸,會引入更多來自法國波爾多的高質酒藏,又有環球米芝蓮名廚即場炮製美食。 活動的入場券售價40元,品味證及尊尚品酒證售價分別為298元及598元,本星期四起於網上公開發售,預購將有優惠。旅發局表示,聽取外界意見後,今年活動開放時間首次延長至午夜12時。 記李俊傑訪問了旅發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展顧問洪忠興。
運輸署會在北潭涌漁護署閘前,設置信息顯示屏,公布前往東壩一帶的道路交通情況;漁護署及旅發局亦會在網頁交代東壩一帶的人流資訊,以便旅客規劃行程。 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認為有助控制現場的人流。
政府因應國慶黃金周期間,有較多人到西貢萬宜水庫東壩一帶,會採取優化措施。 其中運輸署已與專線小巴營辦商協調加密班次,9A號線會由4輛小巴大幅增至不少於30輛。 記者鄧鈞尤訪問了西貢專線小巴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致華,講解相關準備工作。
10.1國慶黃金周明天展開,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在國慶期間,推出連串優惠及活動慶祝。旅遊業議會表示,由於今年國慶黃金周適逢有中秋節假期,較去年多一日,預計整體訪港內地旅客數目,將較去年多約一成,當中約有1300個內地團來港。 有商場已提早佈置迎接訪港旅客,相信今年假期會有長途中產客來港購物渡假,人均消費至少3至5千元。有金飾珠寶業界指出,由於金價上升,今年改變銷售策略,爭取保持營業額。 記者陳曉慶報道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北京月初舉行盛大的紀念大會,多名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老戰士均獲邀出席。其中,94歲的羅競輝當日在天安門城樓與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握手見面。 這班老戰士未有忘記抗戰日子的艱苦,強調和平來之不易,希望年輕一代好好珍惜,並且將戰士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傳承落去。 記者王慧蓓報道。
軟骨發育不全症是罕見遺傳性骨骼疾病,會影響患者的生長發育和多系統功能。民建聯昨日召開記者會關注政府對有關患者的支援情況。 出席同一記者會的、港大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教授杜啟峻指出,患者主要靠「骨延長」手術治療,估計終身醫療費用超過1000萬元,部分人難以負擔。 他又說,近年有新藥物可減少患者手術次數,希望醫管局盡快將藥物納入安全網,讓患者可透過資助方式接受治療。 記者鄧鈞尤訪問了杜啟峻。
解放軍海軍的訓練艦「戚繼光艦」和兩棲船塢登陸艦「沂蒙山艦」,10月1日及2日將會停靠在駐港部隊昂船洲軍港,並開放給市民參觀。 內地軍事專家宋忠平說,今次兩艘軍艦與7月來港的山東艦,在功能及用途上不同,市民登艦後可以看到不同設備,有助香港市民進一步了解國家的軍事力量,加強愛國教育。 記者林漢山報道。
政府繼續暫緩垃圾收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下午將出席立法會會議,與議員討論有關議題。政府表明,會繼續推動減廢及分類回收。 有業主立案法團認同暫緩垃圾收費,可避免增加屋苑成本開支。有綠在區區營運機構指出,公眾近年在回收次數及潔淨回收方面都做得不錯,認為要對市民有信心。 環保署表示,去年暫緩垃圾收費後,減廢回收的趨勢良好,認為是朝著「零費堆填」目標穩步向前,又說若本港在10年間再將每日垃圾棄置量減少多1000公噸,本港有望不用建設第三座轉廢為能設施。 記者任浩鋒報道。
四川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前年開幕,境外旅客參觀人次呈上升趨勢,館方亦曾在本港展出多件出土文物,成功帶動港澳遊客到當地參觀,深入了解三星堆歷史。 館方加入VR虛擬實景沉浸式考古體驗活動,提高年輕人對考古工作的興趣,又透露計劃明年底在國外舉辦主題展覽。 記者陳曉筠在四川報道
近年本港不時發生騙案,例如網上情緣騙案、投資騙案等,不少受害人「過數」後才發現受騙。這類騙案,往往是受害人自己授權銀行轉帳,如果要追討損失,並不容易。 針對不同騙案,金管局提出處理損失索償的框架指引,諮詢零售銀行意見。金管局說,每宗騙案情況不盡相同,不會「一刀切」指定銀行和客戶的責任比例,亦不會指令銀行向客戶賠償。 關注網絡詐騙案的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吳傑莊說,銀行往往認為受騙的責任在於客戶,客戶就認為自己是受害者,銀行沒有提供足夠防騙提示。他建議,釐定客戶和銀行的責任比例時,可以考慮透過獨立仲裁機...
簡樸房經營者協會主席陳顯熹表示,《簡樸房條例草案》通過後,期望當局能夠盡快公布,包括認證流程等各項細節。他又認同,基於供求問題,業主日後難以大幅加租。 記者陳曉慶訪問了陳顯熹。
立法會昨日三讀通過《簡樸房條例草案》。條例將於下月3日刊憲,明年3月1日正式生效,當局會在條例生效當日,接受現存住宅分間單位的登記,並給予寬限期改建成「簡樸房」,同步接受「簡樸房」認證申請,以盡快推動市場改善分間單位的居住環境。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會上說,條例草案是為告別劏房踏出具重大意義的一步,強調會做好落實執行細節。她又提到,未來公營房屋供應增加,對分間單位的需求將會減少,日後租金將難有大幅上調空間。
行政長官會同行會批准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財務安排,會以「私人協約方式」及「象徵式地價」向獲甄選的專營公司,批出三幅沿線用地的物業發展權,為項目提供財務資助。 三幅地皮位於跑道區,包括一幅住宅地及兩幅商業用地。政府短期內會公開招標,預計明年批出合約,計劃2031年通車。 記者崔蔚恩訪問了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他指出,過去多數鐵路項目均採用交通基建加物業發展模式,而涉及的三幅地皮位置有臨海景觀,日後新系統啟用後能解決當區「交通短板」問題,對發展商有一定吸引力。
四川成都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去年遊客量超過1200萬人次,創歷來新高,而今年以來錄得超過600萬人次入場,較去年增長,其中香港旅客有1300多人次,預計今年十一國慶長假期,整體人流與去年相比持平。 有香港旅客說,基地景觀設計模擬大熊貓野外生活環境,戶外活動區域廣闊,有利大熊貓四處走動。 基地早年開設全球首個互動體驗專題博物館,科普教育負責人員認為,有助達致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 記者陳曉筠在四川成都報道。
超強颱風樺加沙日前吹襲本港,雖然政府已經多次呼籲市民不要外出追風逐浪,不過在天文台發出八號信號後,仍然有市民觀浪,甚至有家長帶同小朋友到岸邊,有大人及小朋友墮海。 消防處高級消防區長盧長威表示,樺加沙吹襲期間,消防接獲近2千宗緊急救護召喚服務個案。他說,強風吹襲很大機會令海浪升高越過海堤,如果市民行近可以很危險,甚至被海浪捲走,再次呼籲市民不要在風暴期間追風逐浪。記者任順熙訪問了盧長威。
Kin Keung Lai
Don't fool by stupid people spoken, everybody can seethe facts, my family relatives brings children leaving, even hospital official high management realize this facts
Kin Keung Lai
😡
Kin Keung Lai
我做水務署的,我一天都聽到不下十個或以上客人話水費高了,其實我見到十個有九個都真係自己用多了而不知道 水費係分級的,鼓勵大家節省,若用量越高會越貴 在家工作,限聚令,防疫,許多了在家飲水,清潔是會不自覺用多了水,自不然水費便高了 但高的都不是太多一般我見家居的頂多了幾十或百多一個月。 出外食一餐麥當勞都幾十蚊一個人啦,兩,一家三口一百幾十少不了 我一家五口在家工作,上學,去完厠所洗下手,就算飲水都飲多了許多,點解投訴的人不想下這些就亂投訴? 現在一個月點祗出少了外食少了一餐,慳左唔少錢,但俾返些少自己多用左的水費就投訴?? 最討厭那些保皇垃圾議員,為了選票不了解就盲目附和,咁就叫幫巿民,我們水務的員工都係巿民,有無想下我們幾慘? 有些女同事被罵到哭,不想上班 這班垃圾保皇議員簡直係無腦的,不是解決問題而係激化事情,所以被選民放棄係應得的
Kin Keung Lai
港台真慘,回歸了不如香港警方都容入大灣區,叫埋做"公安"仲方便,反正都沒有一國兩制了,警方都辛苦了! 執法都要睇阿爺面色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