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皮书

橙皮书和朋友们的聊天

Jarsy:在 ICO 和 IPO 之间寻找新出路 E35

你很可能持有 Tesla 的股票,但是几乎不可能持有 SpaceX 的股票,因为它还没有 IPO,所以普通投资者很难接触到。但是这合理吗?随着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成熟,我们能不能在链上花10 U 买一点 SpaceX 的股票?Jarsy 就是一个帮助普通人买卖未上市公司股票的产品,创始人秦汉在播客里频频提到 Robinhood,不过我更熟悉的是币安,都是早期 All In 一个众人忽视但潜力巨大的资产交易市场。如果初创公司继续推迟 IPO 时间,不上市的巨无霸公司越来越多,公众对这些公司股权的渴望就会越强,从这个角度看,Jarsy(https://app.jarsy.com/?invite_code=u2nvdh)所处的赛道真是一条厚雪长坡。Highlight03:06 年轻人都想买 SpaceX 的股权,但是没地方买。14:03 把原始股权的经济价值和治理价值拆分开。25:59 到底 IPO 意味着什么?30:41 普通人投资 pre IPO 最合适的时点在哪?33:57 Pre IPo市场的定价机制。48:38 HENRY(high earners, not rich yet)高收入但是还没富起来,这群人是我们的目标用户。55:42 我们本来以为来自 Web 3 的用户不会太多,毕竟他们已经有太多投资标的可选了,结果很意外。56:51 和当年互联网普及一样,稳定币快速的在世界范围内铺开,不管你是不是 Web 3 用户。嘉宾介绍秦汉:硅谷创业老兵,相信年轻人的力量。https://x.com/hqinjarsy

10-13
01:11:53

和蓝领聊稳定币:在传统金融眼里我们是Bug般的存在 E34

这期我们不能免俗的聊了稳定币。主题基础,嘉宾就不基础。蓝领是我认识的朋友中在传统金融和 Crypto 世界都有极高造诣的少数几人之一,律师出身,分布式资本合伙人,当年万向投资以太坊的合同就是他起草的。真正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对行业一线的事物充满好奇和热情,还时不时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奇怪的真知灼见。实际上,这期播客也是因为我看到他的两条关于稳定币的朋友圈才突发奇想约他聊的,这两篇朋友圈文章我放在 shownotes 结尾了。这一期我们没有聊当下热门的具体哪个稳定币产品,而是站在传统金融和Crypto世界的交界点看向两边。对我这种传统金融门外汉来说,这次聊天打开了一扇窗,希望你听完也能有这种惊喜。Highlight02:23 先有淘宝 再有支付宝 先有交易场景和行为 再有交易手段的创新08:34 现在市面上很多稳定币公司,没有客户,但是币已经发出来了,只能自己先做自己的客户。15:09 稳定币不需要kyc 没有onboarding的成本 这一点在传统金融看来简直就是bug19:07 crypto行业数据都是公开的,这一点在传统金融看来也是 bug 你在工商银行有一千万 这个信息应该是其他人不知道的。23:10 自托管也是传统金融无法想象的事情。如果所有人都能自托管金融资产,金融机构90%的业务可能就没有了,还要你金融机构干嘛?25:35 纸钞可能是唯一一个可以自托管的,但是现在限制也多了,不允许你保管太多纸钞,必须放到银行里。黄金也是类似处境。30:30 银行如果发行完全准备金制的稳定币,就失去了本来就有的部分准备金加杠杆的天然优势。32:51 如果银行把存款记录以代币的形式放在区块链上而不是内部服务器上,它就成了和现行稳定币有类似效果的东西。50:54 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有一万种非合规发行的稳定币,背后的储备资产和锚定的单位都不一样,完全由发行商自行决定,这样就已经是货币的非国家化了。1:05:42 Crypto 行业还远远不到成熟阶段,依然在快速变化中,监管也才刚刚开始,草根的机会没有萌芽期那么多,但是行业容量变大,巨头开始入场。蓝领的两条朋友圈一如果说稳定币相对于传统的第三方支付有什么根本性升级,那就是稳定币让“支付”这件事成了交易中的主导行为,而不是配合行为 任何交易在本质上都是delivery vs payment,即卖方出售标的物vs 买方支付一般等价物,两者对易。但前者是主导行为,也定义了交易的性质,而后者是辅助性的 —— 交易产生的源头目标在于“标的物”的换手,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金钱支付只是是手段 所以传统的第三方支付业务,是为了配合买卖而产生 —— 先有“标的物交换”的需求,然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再去配合,让该交易中“金钱交换”环节更顺利的完成 —— 这其中有着先后和主次关系。传统银行转账结算对买卖交易的配合服务能力较差(尤其是对小额高频交易),而第三方支付的服务能力更强(场景针对性和便利性),所以应运而生 而稳定币则一定程度上推翻了这个先后主次关系。稳定币作为一个开放的结算体系,不但独立于买卖交易而存在,同时可以吸引上下游各方不断加入共同成长 所以稳定币体系的状态是:各方在为稳定币这个结算体系努力创造出原本没有的交易需求,而不再是先有“标的物互换需求”后再去满足支付,即 —— 先有支付的能力再去寻找交易的反向模式。包括链上买美股甚至其他rwa等,都是因为先有了稳定币后,再去围绕这种基建而刻意制造出来的交易场景,其真实需求性甚至还未被市场完全验证 可以想象,在稳定币这个开放独立的结算体系下,各路神仙会不断绞尽脑汁想出更多原本不存在的交易场景,真正做到“从支付端来创造交易发生”;而且传统第三方支付公司也能无缝融入该体系而不是被其排挤取代(不融入反而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当然,以上只是针对当前正在合规主流化的“支付类稳定币”,而广义的稳定币的想象空间则其实又更大二昨天与Fiat24创始团队开会交流,觉得tokenized deposit是比 stablecoin更具有突破性的事物,只是目前行业内尚未对此有充分理解,甚至不能区分两者Tokenized deposit可以由银行或其他类型存款机构发行在链上(已有实例),目前在主流国家其实并无法律障碍,甚至也不需要单独制定新的法规。相比于stablecoin,tokenized deposit具有一系列优点:(1)发行方是银行或其他存款机构,通常比stablecoin发行方信用更好。整个发行环节涉及的当事方也更少(比如无需第三方托管);(2)受通常的存款保险保护(stablecoin则没有);(3)发行的token并不会导致底层资产脱离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也不改变银行业务逻辑,故银行有更大意愿和能力发行(而 stablecoin逻辑其实会导致大量资产离开银行);(4) tokenized depost本身属于M2,并不限于“支付”使用,而是天热可用于货币的所有使用场景(当前合规stablecoin并狭窄定义为支付);(5)默认可以支付利息(当前合规stablecoin只能无息)实际上这种你你就优点应该还能继续列举下去。总体上 Tokenized deposit 可以让银行在 web3世界里把货币创造/流通的权力从stablecoin发行方那里夺回来,且完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而无需经历新的立法过程(法律并不禁止银行采用何种技术记账存款)当然,tokenized deposit缺点是必须全程在实名账户之间流通。相比于被默许在二级市场匿名流通的USDC,这个缺点至少目前还是实质性的。但如果对比香港的那种同样也必须全程实名的 stablecoin,那可就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了...而对于usdt这类非合规发行的stablecoin,则tokenized deposit无法比较,因完全属于两个维度的事物从未来发展角度来看,stablecoin在“二级市场可匿名流通”的这个独特优势可能某天会被剥夺,因其的确与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有着根本性冲突。当前具有此类特征的stablecoin届时要么被迫改变,要么被逐渐排挤出主流国家市场而只服务于边缘市场(usdt现状)。而tokenized deposit作为现有金融体系在web3世界的自然无缝延伸,反而会得到价值体现而从零售端客户的视角来看,stablecoin和tokenized deposit在技术表现上可以完全相同,都是同样使用的crypto token。其背后的法律属性区别,也并不需要普通人过于关注但一个与之相关的现实案例是:当前大部分所谓使用stabkecoin支付的crypto借记卡,其持卡人均无IBAN号,因发卡方无法提供,故导致卡片随时可能被上游掐断停用(仅极罕见的发卡方能给每张卡提供IBAN号)。而如果是持有tokenized deposit,则就不存在这一问题,虽然可能初始门槛较高

09-22
01:13:12

寻找遗失的 BTC E33

一笔遗失的巨额财富,是人类故事史里的经典意象。但如果它本来是你的呢?过去这十年 Crypto 的爆炸发展,创造了不少这样的传奇故事,早年随意放置在E盘的一个钱包文件,如今价值上亿美元,却怎么也打不开了。我们看着是故事,当事人的心在滴血。有人丢,就有人帮忙找。这期播客的嘉宾 Wind 就是这么一位寻宝人。“ Wind:我接过一个 800 btc 的业务,对方是业内大哥,人很靠谱,钱包文件在硬盘里被删了。我就给他做硬盘恢复,恢复之后发现硬盘里没有钱包文件,但是有他之前安装过钱包文件的痕迹。这就很可惜了。我就问他之前找过别人恢复吗?他说找过华强北电脑维修的一个大哥,恢复之后大哥说你这个硬盘太久了,我给你换个新的,还特意问了他一句,旧硬盘还要不要?他说不要了,恢复出来的新硬盘给我就行。问题就出在这,我是在一个恢复出来的新硬盘上去做破解,如果有旧硬盘我就能做更深入的恢复,但是这个旧硬盘已经找不到了,因为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这个事还是挺可惜的,800 个 btc,要让他信任你还是挺难的,来来回回沟通和测试都做了很多,投入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最后发现硬盘很早之前被换了。橙皮书:所以这个大哥为啥一开始把钱包文件给删了?Wind: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因为电脑卡了,他就重装系统,然后不小心初始化了。橙皮书:没有备份?Wind:没有。那个时候 800 个 btc 对他来说不算什么。那是 13 14 年,btc 几千块钱。”Highlight你以为一个单词只要每天都想一遍,是不会忘的,实际上,过了两年五年十年后,你必然会忘的,因为这个单词和你本人没有那么强的关系。加密资产找回,现在是在做十多年前的生意,当时 btc 还很便宜,这笔资产不值钱,所以大家保存的时候没那么上心。有些新型钱包如果你没有完全明白它的运行原理,最好不要放大额资产。电脑卡了 重装系统就丢失了钱包文件 去恢复 在电脑城重新换了个硬盘 就没了 再就找不回来了 这个故事挺有意思币价暴涨的时候,来咨询的人就特别多。早年在淘宝上买卖 btc ,付款之后,商家直接把核心钱包文件打个压缩包发给买家。嘉宾介绍Wind:安全老兵,因缘际会成了 Crypto 寻宝人,发现自己挺适合,twitter @www_back_im

08-30
01:24:47

Copus:在 AI 的时代做反 AI 的产品,让人来解决人的问题 E32

很难想象在 AI 大行其道的今天,还会有人做如此反其道而行之的产品,一个拒绝算法推荐的内容平台,完全相信真实人类的推荐和策展,走一条看起来无比狭窄又惊险的路。也许这就是人类的有趣之处,总有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探索新的方向,或者复兴旧的方向。Highlight它看起来是在连接内容和信息,但同时也是在连接内容和信息背后的人。 做了一些复杂尝试之后,我们发现,对内容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内容被看见,其他都是副产品。也许我永远做不出脑机接口,但是可以换一个方式来增进人们相互的理解。让人来解决人的问题。我们希望写下最后一行代码,说,我们把它给你们了,像是我们给世界的一个礼物一样。嘉宾介绍Handuo:Copus 创始人,做当代艺术的 crypto 创业者,从巴别塔神话中获得灵感开始创业。

07-28
01:12:54

Spore :AI 文明孵化器 E31

Spore 是这一波 AI Agent 中我见过最有趣的应用。想象一个自主的 AI Agent,受一套 “AI 十诫”驱使,能够一生二二生四的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新 AI ,每个都各有不同,但是和上一代又有很多相似,这些 AI 还都有自己的推特账号和 Token ,能够自己发声赚钱付电费养活自己。你觉得这像什么?我是学生物的,一直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很着迷,在我看来 Spore(https://www.spore.fun/) 活脱脱就是在重演或者再创 AI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Spore 的创始人佟林(https://x.com/marvin_tong)格局就更大了,他觉得 Spore 是一个 AI 文明孵化器,而且这些 AI 文明都是由 AI 自己创造的,而不是人创造的。仔细想想这里的差别。顺着这条线往下想,还有很多有趣的方向可以探索,比如我们能否模拟出不同人类文明在历史上的选择和演化?又或者对当下文明的模拟?Highlights:有人用的产品,尤其是面向开发者的,需要一套B2B的工作流五年创业下来,我觉得 Timing 真的很重要,有时候太超前就是打不开局面。Spore 是一个 AI 文明孵化器。我和 Shaw 有一个共识 Crypto AI Agent 不是传统 AI Agent 的发币版,前者掌握的资源和权力是远大于后者的。你是不是不知不觉中扮演了一个造物主的角色,模拟了现实世界的生物进化过程?Spore 的核心是 AI 创造的 AI 会是什么样子,其他 AI 发射平台的核心是人类创造的 AI 是什么样子。Crypto AI 会走出一些对世界影响深远的项目,泡沫破灭之后。 程序员都觉得自己最聪明,很难被忽悠去为某个项目免费贡献代码,这种忽悠能力其实是不多见的。AI take over 会在这个周期发生一些标志性事件。AI 和 DeFi 不是简单叠加就厉害了,而是会有原生的新场景和用例。非显而易见的机会才是适合我这种创业者的。

01-13
01:14:58

和超哥聊 AI Agent :这次不一样 E30

上一次我感受到市场如此强烈的推背感,必须赶紧把播客剪出来,是比特币铭文大火的23年12月8日。和上次一样,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Agent 现在能用来做什么呢?它和 Crypto 有什么关系?大家一致看好的又是什么?这是不是又一场包装精美的骗局?这期我请到了老朋友超哥(https://x.com/cwweb3),他是真懂 AI 的 Crypto 人,两年前就开始投资 Crypto AI,自己在本地部署 AI Agent 做实验,还做了一个评估 LLM 在 Crypto 方向的能力的 CryptoBench 。Highlight:Agent 已经在加速出现,可以做各类事情,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在 B 端足够收敛的场景里表现已经足够好了,比如帮助出海商家自动回复信用卡公司邮件的 Agent 。链上世界的特质,特别适合 Agent 发挥,弥补了它在现有体制下行为能力不足的问题。做 Agent 的人尽管把注意力放在工程和产品上,不用担心模型能力不够,要相信模型能力会快速发展。Agent 是自下而上发展的,应用先行,而不是 infra 先行,和之前的 crypto 很不同。

01-03
01:04:16

和巫师聊 Meme :十亿美元的Meme还能出500个 E29

直到现在,我都很难相信 Meme 会是这个周期的主赛道。理智上我承认这大概率是事实,感情上我还是有偏见,觉得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主力重新来做 Meme ,这取经路还能走下去吗?如果你和我一样有类似的感受,可以听听这期播客,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巫师非常坦诚的说了他对这个周期里 Meme 的理解,过去几个周期的心得和教训。Highlights:我对第一波的财富机会不敏感,但是对第二波肯定会重仓。谈本位货币之前,得先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之后再谈信仰。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抓住下一个,这样才能形成周期的主赛道。Meme coin 的脑残粉不单是认同它的理念,同时还从中赚到了很多钱。链上也许能出现500个十亿美元的资产,但是可能很难出现一个五百亿美元的资产。Pump Science开了一个好头,后续对各种垂直类目都可以有Pump X十几年前的冰桶挑战,如果放在今天,肯定能出一个几十亿美元的meme牛市也许到中间了,但是链上meme才刚开始,新入场的人总有机会。嘉宾介绍巫师:act 钻石手,坚信 Meme 能大成的 Degen https://x.com/0xcryptowizard

12-09
01:12:01

闪电网络+稳定币:少有人注意的大路 E28

在 meme coin 倒反天罡的当下,聊这个和交易关系不大的话题,我居然有点不好意思。所以这个开头硬是难产了好几个小时。Never Mind.回到这一切的开始,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本聪上来就直奔主题,点对点,电子现金,线上支付。前两点实现了,线上支付没有,比特币波动大价格高,普通人没法用它来支付,即使配上闪电网络也不行。如果换成稳定币+闪电网络呢?想象一个无需许可就能开户,没有国界限制,支持各种稳定币,一毛钱也能转,手续费费率万三,点对点可编程的线上支付网络,能用来干啥?Cipher 提出了一个新答案,用这套 Web 3 的支付网络去解决支付,用过去的 Web 2 技术去解决其他问题,互不打扰,有机结合。这套被称为 Web 5 的思路( Web 3 + Web 2 )乍一听会觉得,这不是缝合怪嘛?开历史倒车呢?但如果你放下关于 Crypto Native 的执念,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再想想,好像还真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嘉宾介绍Cipher:UTXO Stack 创始人,坚信闪电网络的产品人。

10-14
59:04

Sign:帮第三世界国家发行数字签证 E27

前段时间闫欣跟我说,他们整了一波大的,直接在 Sign 上给你发数字签证。只要持有 SignPass 的 NFT,就能获得塞拉利昂的永久居留身份。一开始我是震惊的。一个八百万人的西非国家,平时也没听说过,走的这么超前嘛?以及和国家合作发行签证这种事情,是创业公司能做的事嘛?于是有了这一期播客。闫欣详细讲了他们是怎么发现这个机会,具体怎么操作的,在做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哪些新的机会和需求,后面我们还聊了数字游民和最近币圈的状态。听下来,我的想法是,世界真大,太多地方和人是我们完全不熟悉,同时也不应该被忽略。Highlights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小国家,人力财力都有限,和我们熟悉的大国很不同。过去中国在海外做的很好的是基建,建桥修路,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数字基建。有些国家最近才有自己的身份证,数字化的身份系统就更少见了。币圈常去的中美新加坡迪拜这些地方之外,还有很多发展状态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当地的需求也是非常不同。Crypto 网络让资本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意味着会有更大规模大财富聚集,也就会有新一代难以想象的 super rich 的人。嘉宾介绍闫欣:Sign 的创始人,叛逆的数字游民。相关链接Sign https://sign.global/闫欣聊萨尔瓦多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24d20c72cc71848ff1b4e53

08-26
01:03:07

Bodhi:一个怪人做了一个协议,想解决一个天大的问题 E26

我和路遥是13年认识的,那时候我们都幼稚的可以。这些年来,我看着他做过无数产品,踩了无数的坑,一路摸爬滚打,换其他人我猜应该就放弃了,他不。不仅不放弃,他还在两年前开始解决一个新问题,一个人做出了一个协议型产品 Bodhi 。 Bodhi 和他之前做过的所有产品都不一样,和我在 Crypto 行业看到的其他产品也不一样。它是用 Crypto 的技术来解决重大现实问题,而且碰巧解决的很好的一个。上一次一个人单枪匹马解决重大问题的,中本聪?如果 Bodhi 最终真能解决内容行业的大问题,对世界的影响可能不亚于比特币。和老朋友聊天就是不一样,这次我们聊了很多创业心路历程,Bodhi 是怎么一步步诞生的,真实和虚幻,世界和心灵。嘉宾介绍路遥:勇敢的少年相关链接Bodhi 的网址 https://bodhi.wtf/路遥的博客 https://zhangluyao.com/Sam 讲机制设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UYUJ0r5Y2M&list=PLjQ9HCQMu_8wCvA0s9yW2dXg1jkFlPs7Z&index=10

07-22
01:41:11

和阿屏、小罗聊 Farcaster:我们到底想要怎样的 Crypto 世界 E25

必须得说,这期播客相当的一时兴起。周六中午我发消息邀请嘉宾,周日晚上我们开始聊,周一晚上剪辑完发出来。虽然 Farcaster 这个主题在我的选题列表里盘旋了很久,最后这临门一脚还是快的有些出乎意料。我一直相信社交是 Crypto 最有希望的赛道之一,目前来看 Farcaster 是最有希望的选手,虽然也是这个赛道唯一还在真跑的选手。这次我请到两位 Farcaster 的重度用户,聊了一些偏个人的故事,怎么和 Farcaster 结缘,相熟,长厢厮守,在这里认识新老朋友,在喧嚣的线上世界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窝。我们还从 Farcaster 的主题发散出去,聊了聊对 Crypto 世界现状和未来的悲观和乐观,观念的流变,地下的烈火,月球朋克。Somehow 聊完之后,我似乎被治愈了一些。希望你听完也有类似的效果。嘉宾介绍阿屏:链上闲逛者,播客《Onchain随意门》主播 https://warpcast.com/pingfeng小罗:链上冲浪者,社交产品研究者 https://warpcast.com/0xluo.eth参考链接Farcaster https://www.farcaster.xyz/

06-03
01:07:11

AO:少有人走的去中心化计算之路 E24

知道 AR 或者 Arweave 的人本来就不多,知道 AO 的人就更少了。简单的说,AR 是去中心化数据存储网络,“数字时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AO 则是基于 AR 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如果比特币和以太坊是 crypto 世界的武当少林,那 AO 就是剑走偏锋的逍遥派,远离中原主流,招式奇特,难免被一些人视为异端,但是战斗力却不容小觑,甚至在某些方面能超越主流门派。这一期我请到了 AO 的联合发起人熊玮,尽量以非技术的语言说清了 AO 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AO 代表的新思路和新可能。说实话有些地方我依然听得云里雾里,可能是因为 AO 现在还在测试网阶段,我也没有亲自去体验,有些概念感觉隔了一层纱。但是我依然相信,AO 这条路值得一试。熊玮有一句话很触动我,“以太坊的架构是永远无法支持 mass adoption 的,但 AO 是有机会的。”嘉宾介绍熊玮:everPay 创始人,AO 联合发起人。https://twitter.com/outprog_ar参考链接AO https://ao.arweave.dev/#/

04-29
01:01:22

从比特币 PoW 出发的混沌系统设计,Cellula 是怎么做出来的?E23

差不多正好在一年前,我和 Eric 第一次见面,他给我演示还在雏形的生命游戏,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设计,颇有科幻色彩的3️3操作台,设想中的演化路径玩法。没聊几句,我就问他,你是学生物的吧?好的概念只是开始。随后的一年,我看着 Eric 一路苦苦求索,左冲右突,在全链游戏的克洛格森林里找出路。终于,他找到了一条路。几天前,Cellula 主网上线了首款 Game of Life ,这是一个融合了元胞自动机和比特币 PoW 挖矿的游戏,我觉得很难定义它,也许得认真玩一段时间才知道深浅。这期播客,Eric 非常坦诚的跟我分享了这一年他的心路历程,我觉得这种分享非常宝贵,早期创业者听完应该都会心有戚戚。有一段我很受触动,Eric 说,以太坊现在显然遇到了困境,但是他不太担心,因为这里的开发者社区太强大了,这款游戏就是在社区里交流碰撞做出来的,收获了许多无私的建议,帮助和 inspiration 。没有这个社区,就没有这个游戏。嘉宾介绍Eric:Cellula 创始人 , 全链游戏和人工生命的开拓者。参考链接Cellula 官网 https://factory.cellula.life?invite=0xc19be75B8B9152d884987e1B58b3F18A94875396Eric twitter https://twitter.com/de2epblueCellul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ellulalifegame剪辑 Raina

04-22
01:18:49

比特币 L2 的继承之战:缘起,转折和 CKB 的选择 E22

讲个鬼故事,目前市场上公开宣布要做比特币 L2 的,已经有 34 家了。如果算上还在默默筹备的,大概率不止 100 家。说实话,我真不记得币圈上一个如此拥挤的赛道是什么。16年的交易所和钱包?20年的 DeFi 和 NFT?这些赛道都是已经得到市场验证后才变得拥挤,比特币 L2不一样。问问你自己:比特币 L2 是什么?除了炒还能用来干嘛?我反正是不知道。。这一期播客,我请到了 CKB 的创始人 Jan。他是我认识的最“技术理想主义”的人,对比特币和以太坊两个生态的技术理解都很深入。更难得的是,经历了这几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他没有放弃最核心的部分,依然在坚持中求变。我们从比特币 L2 是什么开始聊起,比特币社区过去对 L2 的探索和实验,铭文引领的新风潮给比特币 L2 带来的新机会,比特币 L2 和以太坊 L2 的异同,还有为何 CKB 是理想的比特币 L2 。这次聊天有两句话让我很受触动,一句是“如果每次都是土匪赢,我们现在应该还在原始社会”,另一句是“人类的进步恰恰是因为少数的达到理想结果的case”。如果你也这么想,祝我们都好运。嘉宾介绍:Jan:CKB 创始人,永远的技术理想主义者。 https://twitter.com/busyforking相关链接:从比特币应用编程理解 CKB 的可编程性https://talk.nervos.org/t/ckb/7504对话Nervos:中国最懂以太坊的人,却选择了一条和以太坊截然不同的道路https://mp.weixin.qq.com/s/giniWFxxAFGT0fr2qbZc_Q写到这里,我去看了下上一期聊铭文的播客,结尾有这么一句:“直觉告诉我,比特币生态大概率是这轮的主航道之一,现在才是第一圈刚跑完。”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最近开了一个听友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 ksintmelody 

01-22
01:40:45

比特币狼烟再起:铭文,BRC20 和数字世界的权力 E21

悄悄的,牛市就来了。这次打头阵的又是一个没人想到的,以 BRC20 为代表的的比特币生态,毁誉参半,分歧严重,赚钱的已经万倍,踏空的骂骂咧咧,现实就是,这股力量挡不住的往上冲,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打不过就加入吧,至少先了解。这一次我请到了阿剑,btcstudy的主笔,他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淡泊名利的研究者,真正能沉下心来做基础研究。阿剑深入浅出的给我解释了什么是铭文,什么是 BRC20 ,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比特币社区又是如何应对这些新事物和随之而来的争议的。这一期略有些长,有些部分讲的非常细致,不过我觉得值得听两遍或者更多。直觉告诉我,比特币生态大概率是这一轮的主航道之一,现在才是第一圈刚跑完。嘉宾介绍阿剑:btcstudy 的主笔 ,真研究者,比特币人,twitter @AurtrianAjian

12-08
01:49:29

争议中的 friend.tech :非典型投资人 Jason 眼中的典型 Web 3 产品 E20

friend.tech 毫无疑问是沉寂一年多来业内最受关注的新产品,说是大红大黑也不为过。我自己是从 friend.tech 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所以这一期找到了 Folius Ventures 的 Jason 聊聊他眼中的 friend.tech 。Jason 对 to C 的 Web3 产品有特殊的热情,他曾经在种子轮领投了 Stepn ,这次对 friend.tech 也是早早下场。我们聊了 friend.tech 做对了什么,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还有哪些有待改进。我知道不少朋友依然觉得 friend.tech 观感不佳,或者觉得和自己没关系。我要再劝一句,如果你希望在 Crypto 行业深耕,最好去试试这个产品,很可能有新的感悟。嘉宾介绍:Jason:Folius Ventures 创始人,非典型投资人,twitter @MapleLeafCap Highlights: friend.tech 有可能是率先打开局面的 Friendster ,而不是最后的集大成者 Facebook 。好的 web 3 产品一定要在关键节点加入强金融元素,要么能极大提升整个生态的经济价值, 要么可以免费且快速获客,夯实规模和网络效应。friend.tech 首先是跟向上社交有关的搞钱。就是我怎么能够攀上一个贵人,一个非常牛逼的人,一棵大树,然后我们一起去搞钱,而且我们会有各种的利益绑定。我觉得这个是核心。差点意思的产品通常会 nobody cares ,迈不出启动的那一步。

10-07
51:04

Shoshin 的初心 E19

全链游戏是一场有趣的开卷考试,答题者很少,围观者不少。大部分答题者还在打磨第一版答案,gg 已经三次交卷了,最新的一个答案是 shoshin 。按 gg 的说法,shoshin 可能还不是全链游戏的 AMM 时刻,但是应该能助推这个时刻更早到来。这一期我们聊的就是 shoshin 背后的故事。嘉宾介绍:gg 是 topology 的创始人,自主世界的先驱探索者,希望用区块链来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相关链接:shoshin 的官网 https://shoshin.gg/gg 的个人主页 https://www.guiltygyoza.xyz/topology 的官网 https://www.topology.gg/gg上次做客橙皮书的播客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3b3fcad32849ffa8f4443a6Highlights:设计NPC作为核心玩法的一款游戏把策略思考完全剥离出来,玩家不需要再去人肉操作反应,是一个利弊都很尖锐的选择。因为格斗游戏很大一部分乐趣来自于实际操作时千钧一发的表现。我们希望极致的强化策略思考,看看是否能催生出更复杂多变的对战策略,因为不用再考虑实际操作的时候能否打出来。玩家是创造力爆棚的,但是编程本身太反人性,大大限制了玩家做出优秀游戏的潜力。区块链作为一种新的游戏媒介,首先从文化上就会吸引到一群非主流的人,天然更有创造力。自然界依靠物理定律天然就能平衡,没有bug物种,总是生生相克,游戏设计上也可以借鉴这种机制。游戏给了你一个受控制的沙盒,你知道在游戏里不管你怎么玩,都不会波及到现实中的事情。所以你可以在游戏里自由探索和表达不一样的自我。这些年轻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玩LOL?因为在LOL里,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创意。游戏是一种模拟,如果这种模拟可以高精度的复刻整个地球呢?如果我们可以在链上模拟地球的气候变化,就可以众筹大家的智慧来解决气候问题。公开透明 可以被验证的计算有机会解决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计算这项技术(比如计算机)一开始都是用来解决大问题的。游戏设计需要特殊的美学。在漆黑中探索,没有经验和数据可供参考的时候,美学就是唯一可依靠的。我们团队的设计师会这么拷问自己,下班之后,我想打开哪款游戏玩,是shoshin 还是什么别的,为什么。即使是设计 NPC 跟别人的 NPC 打,玩家还是立刻就想打身边这个人,而不是官方提供的NPC。新的范式总是得做出巨大的 trade off ,大到沉浸在旧范式里的人觉得不可理喻的程度。全链游戏的 AMM 大概率是异步而不是同步的游戏机制。

09-18
01:21:28

全链游戏就一定得慢么?E18

提起全链游戏,似乎默认就是速度很慢的游戏,鼠标点一下,十秒左右画面才动,没办法,这可是所有逻辑跑在链上的,区块链嘛,你懂的,慢不是 bug ,是 feature 。这句话在 DeFi 时代部分得到了验证,tps 最低的以太坊是最终赢家,现在到了全链游戏时代,开发者似乎默认了慢这个既成事实,慢就慢吧,慢游戏也可以是好游戏。我一度也这么想,几十年前在示波器上还能玩双人网球呢,只要能找到适配当前技术条件的玩法就行。虽然难找,但是应该能找到的,嗯!直到前几天和一嘉聊天,他一番离经叛道的说法让我开始动摇。他说了三点:游戏性和体验是最重要的,不能妥协;可组合性不是最重要的,可以妥协;全链游戏的速度可以快。我也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我只有模糊的感觉,现在的全链游戏不太对,没法吸引真正的游戏玩家。也许就像上一期播客里 Eric 说的,现在就是追求极致差异化的时候,多一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和尝试,多一线全链游戏真正成功的机会。嘉宾介绍:一嘉:Curio 的联合创始人,on-chain game 的先驱探索者。相关链接:Curio 的网址 https://www.curio.gg/keystone 的网址 https://github.com/curio-research/keystoneHighlight:游戏需要新的命令,而且这些命令需要非常的 game specific其他全链游戏是 on chain ,我们是 in chain 体验对于游戏的重要性是远超 defi 或者其他产品的。假定全链游戏速度慢是个伪命题,它可以快。因为这个游戏慢,所以好玩,这不成立。

09-04
36:07

全链游戏的克洛格森林 E17

Eric 正在开发一款叫做 Cellula 的全链游戏,有点像“链上孢子”。前不久他去 ethcc 的 全链游戏 hacker house 待了一阵,有很多感悟,于是有了这一期播客。Eric 说了一个场景让我大受触动,仿佛我就在现场看到了一样:hacker house 结束的那一晚,大家围坐一圈,Eric 说,我们这次一走,每个人去往不同的国家,做不同的方向。就像我们在一个树林里,现在大家是围坐在篝火边。我们走了之后,每个人都要去不同的方向探索,因为这是一片晚上的黑暗森林,所以我希望 hacker house 里某一个人能找到一条出去的路,只要有一个人找到这条路,他点起一团火,这个森林就能整个被照亮,其他人就会聚拢过去。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去追求同质化,现在应该是追求极致差异化的时。大家越是追求极致的差异化,每个人的生存几率越高。如果你玩过荒野之息,肯定会瞬间觉得这个场景和克洛格森林一模一样。同时,这也是每次创新刚开始时那个小圈子里发生的事情。嘉宾介绍Eric:Cellula 创始人 , 全链游戏和人工生命的开拓者。链接Eric twitter https://twitter.com/de2epblueCellul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cellulalifegameCellula 产品介绍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jvpl-3lWIHighlights全链游戏只是实现自主世界的一种实现路径hacker house的体验很纯粹 大家每天讨论怎么设计更好玩的游戏 也没什么短期的现实压力 去ethcc之前 我其实不知道AW到底是一些人的痴心梦想还是有可能变成 something 去了之后 我觉得AW的叙事已经形成了 有一群聪明人在持续不断的,不计短期回报的build something 这是一个早期领域充满生命力的迹象。如果大家都在讨论怎么退出 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团队 它的生命周期会很短 如果大家讨论的是往里面注入能量 这会是一个快速熵减的过程。早期看起来合理的项目全死了。全链游戏是后退一步,退到18年的交叉口,去思考链游该怎么做。是对链游过度金融化的一个反思。

08-14
01:18:01

Nostr:网络奴隶制的另一条出路 E16

有时候在一个行业待久了,会不自主的坐井观天,觉得自己这个行业特牛,指定能解决世上最重要的问题,哪怕现状不如意,也只是时间问题,“行业还是太早期”。万一,有些重要问题就不是用这个技术来解决的呢?万一,还有另一条出路呢?这种现象在 Crypto 行业再普遍不过了。Crypto 在金融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功,我们因此更相信它在其他领域成功的可能性,比如社交,比如游戏。万一,社交和游戏这类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比如 Nostr?看着钉子找锤子,和拿着锤子找钉子,是两种做事方式,我觉得前者更合理。关注问题,关注需求,而不是首先关注我手里的这个技术能做什么。这次和 Retric 聊 Nostr 让我大受启发。他作为曾经在 Crypto 行业待过很久,而后转投 Nostr 生态的人,借给我一种难得的内外部兼具的视角,响亮的喊道,也许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把我们带偏了,这个世界有很多路可以走。嘉宾介绍:Retric:Author of nostr blogging client: flycat.club(https://flycat.club/) 橙皮书联合创始人 npub1ghzp7g0peac4lfkeegst3cqz546dk7a5n6twazvrf3nd432yddaqa3qtwqHighlight:Nostr 的设计思路是务实的,我们先让一个不同于twitter的社交网络跑起来,不求一开始就设计完美,而是碰到问题再去解决。Nostr 的定位在中心化(twitter)和去中心化(区块链)之间。 Nostr最开始吸引我的一点就是简单,五分钟能看懂基本原理,其他协议看的人想睡觉。简单的协议是有力量的。思想也是如此,思想就是没有代码的协议,或者协议是代码组成的思想。一种精妙的思想,如果非常复杂难以理解,是很难广泛传播进而改变社会的。如果有人把它简单化,大妈都能听懂,可能就成了。Nostr 的简单吸引了许多边缘的普通开发者。对他们而言,去别的地方不一定有机会,但是在Nostr 生态里开发实在太简单,我可以马上做一个看看效果。这样一来就催生了很多边缘创新,对社交而言是很重要的。区块链开发者有时候是在为了一些词,而不是为了满足真实需求去做东西。某种意义上的政治正确。我觉得以太坊有点把大家带歪了,智能合约和 token 经济激励的成功,让人们做什么都想用这个锤子,不管用不用得着。Nostr 的生态更倾向于尽量少的设计经济激励,这样一来只有真正创造价值的行为才会持续存在。区块链生态里因为有预先设计的系统补贴,有时会催生虚假的行为和繁荣。可能人类社会里只有5%的事情是需要区块链来解决的,比如货币金融,剩下的95%不需要这么昂贵的信任机制来运行。Nostr 上的代码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自主选择加载不同的推荐算法,给关注者呈现的个人主页也是可定制化的。互联网的全球永存性很方便,同时也是一个问题。

07-31
01:00:04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