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歷史小講堂-原創成語故事-Ep.2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這句成語,典故出自韓非子的《五蠹ㄉㄨˋ》篇,原文如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ㄌㄟˇ)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這個成語通常會被用來比喻想要不勞而穫是不可能的,凡事都應該要腳踏實地,才能完成目標。而在守株待兔的原文典故中,也有形容一個人墨守成規,不知變通的意思。 今天守株待兔的故事就到這邊~小朋友們!下次再見囉~ 參考資料: 原文出處:韓非子《五蠹(ㄉㄨˋ)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宜穎老師解講中提到的詩文:「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原文出處: 《樂府詩集》平調曲三【君子行】 《樂府解題》曰: 「古辭云『君子防未然』,蓋言遠嫌疑也。又有《君子有所思行》,辭旨與此不同。」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難。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 參考資料:教育部成語典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146&webMd=1&la=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