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獸醫好想告訴你

獸醫好想告訴你
Author: 溫A&E生與其他夥伴
Subscribed: 59Played: 302Subscribe
Share
© 獸醫好想告訴你
Description
133 Episodes
Reverse
實現美國夢需要經歷的辛酸真的只有當事人才能了解。
學長跟我們分享美國動物醫院的一些制度,真的滿不一樣的。
「休息時間不能留在醫院,必須要好好休息。」「下班之後手機通訊軟體也不能聯絡、得好好下班。」
聊到這邊我的住院動物就出狀況、被call out了。真的是有滿多不同之處。
病歷紀錄、轉診制度的差異跟法規、文化也有關。
美國對於獸醫病歷紀錄的相關規定非常嚴格,有非常多的配套,或許我們也需要更多單位相互配合,才能有更完整的醫療。
近年來越來越多動物醫院使用電子病歷,或許也是逐漸進步的跡象。
跟學長聊天了解美國獸醫現況實在很有趣,感覺像是不小心聯繫上平行時空一樣(有那麼誇張?)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做了很像podcast會用的封面希望大家喜歡。
今天邀請到的來賓是一直以來很支持我們的獸醫好想告訴你的前輩、偶像和啟發者:
(挪抬)
獸醫老韓學姊!
曾經覺得衛教很容易,但真的開始執業才懂得箇中困難。
要跨越知識詛咒並不容易,特別是許多很複雜的疾病更需要飼主居家照護和監控的時候,我們急著做衛教、就做不好衛教。
老韓學姊用詼諧強大的美式漫畫來填補這個斷層,用簡單可愛的畫面解釋hard core的知識。
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他來跟我們聊天,聊一下我們這種知名粉絲團的困擾(並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教練只有雪季才有辦法工作。」學姊說。
我跟E生兩個人馬上露出羨慕表情(雖然我們是錄音)。
「但是當滑雪教練賺的錢只夠讓我當滑雪教練而已。」她繼續說。
上次跟自由潛水獸醫錄音,這集邀請到獸醫滑雪教練好像也不是太奇妙的事。(超奇妙的!)
阿君學姊當初到紐西蘭打工旅行的那年接觸到滑雪之後就持續從事這個運動,然後就變成滑雪教練了。(省略太多了吧?)
這集跟大家分享滑雪教練的認證系統,而隨便找個人或自己去滑雪和找有考證照的教練去滑雪主要還是差在安全。
建議有興趣想滑雪的聽眾們得好好確定教練的證照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綦醫師分享揪蔡醫師到越南幫長臂猿做根管治療,聽到猴子後來頭好壯壯,我們也跟著開心
「以前當地沒有獸醫,所以只能請人的醫生來看長臂猿的病。」(這感覺也太奇幻了!)
聊天才知道原來越南也有Safari行程!「還可以坐越戰時期的卡車,不可思議的野戰感」
最後聊到傷獸之島 3/8小兔子書坊….啊!過期了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超大和超小動物的都很困難。」綦醫師一邊苦笑一邊說。
「你想想看體重6-7克、拇指大小的東亞家蝠翼膜破損,要怎麼修補?」
綦醫師曾經爬在梯子上抽長頸鹿頸靜脈時被他的角敲到頭暈目眩,超可怕。「現在都是善於閃躲的同事在抽血,不停低頭避開長頸鹿甩過來的脖子。」
超危險的欸,野動獸醫。
好玩的工作總是伴隨著危險(綦醫師沒有這樣說這是我隨便亂下的結論)
接著還聊到他跟依津學姊去越南救懶猴的酷炫經歷,接著又分享了幾個懶猴奇案!值得一聽!
以獸醫的角度來看,能夠發現這些癥結、拯救大批的懶猴,真的是非常激勵人心的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今天又邀請到兩年前訪過的綦醫師來跟我們聊天,來聊聊野生動物、野灣還有她最近的新書。
時隔幾年,野灣團隊拯救的台灣黑熊數量來到十五隻!套索的問題還是大宗。
wow,同樣都是獸醫,每次聽綦醫師的分享都像在看電影,太刺激了。
昨天中午去一趟池上的保育探索館,中午會休息哦,這邊提供這個豆資訊(?)(先做功課阿拜託)
查了google map,整個縱谷只有一間谷米動物醫院這間小動物獸醫院,綦醫師分享一些只有谷米會遇到的醫療困境,十分有趣。
最後聊到傷獸之島。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跟很多朋友一樣,依平要在追求職涯目標的同時當媽媽,根本雙主修。
「女生如果要有生涯同時要有寶寶,得有覺悟、最好還要一個比你更想有小孩的老公。」簡直箴言。
胡亂聊了許多,講到懷孕的困難和辛苦,談到那些好像回不太去的old days,真好。希望我們都能在自己的專業和家庭裡繼續好好享受這一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聊到在異鄉的人際關係,才知道依平在一個很不得了的研究室裡!
「研究室最近的project跟清水建設、太平洋水泥、東京大學還有北海道大學合作,希望能在2030年開發出不需要石灰石的水泥。」依平說。
原來我同學的研究室正在拯救世界啊,而依平的研究不是這個,是更酷炫的:
「我想要維持軍艦島的世界文化遺產價值。」
外行人懵懂的聽著像電影情節的依平的現在生活目標,覺得這真是太厲害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依平是到日本攻讀建築博士的建築師,非常酷,之前還有修繕過我老家隔壁的鳳梨工廠古蹟(哇嗚)。
寫了樂樂長的訪綱給依平,結果第一個問題是「欸,你剛剛吃什麼早餐啊?」我真心覺得抱歉!
居然問到點了!剛好恰逢春節連假,他們剛剛吃了新年便當!新年便當的故事也太好聽了❤️
(晚點來分享一下他的日本料理ig)
日本的新曆和舊曆原來是這麼回事(訪談長知識)
「日本的機票在過年的時候超難買,導致我很難回老家過年!」旅日建築師的悲鳴
聊起祭典,講到日本祭典委員會、還有各地的祭典,十分促咪!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我一直很好奇,妍希花了七年的時間好不容易從幼教系所畢業、成為教保員,現在怎麼能這麼乾脆的去當獸醫助理?
直到我聽她說了哄睡皮皮的故事、說了她每天都好期待再遇見那些住院動物。覺得,哇賽,妳真的非常喜歡這份工作!
「對我來說,他們都是小朋友,得好好照顧他們。」多麼振奮人心的一句話。
七年的時光並沒有白費,因為有這些基礎與背景,讓她成為更棒的獸醫助理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令幼教老師妍希最難忘的經歷,是家長給的一封長信……
好像許多工作都會遇到這種強調自己頭銜、希望自己的身分能得到特殊關照的案例,但跟獸醫一樣,幼教老師該做的工作就是那樣,大多應該不會(也無法)有什麼太特別的待遇吧(可能只是徒增老師(或其他師)的心理壓力而已)
幼幼班跟小班小朋友的生活也是很多挑戰呀,看女兒每天上學的心情起伏,我真的不會有好想回到幼稚園的感覺,也可能現在的幼稚園可以盪鞦韆但不能隨地大小便(歌詞勿戰)
妍希說幼稚園其實是人生很重要的階段,像海綿一樣吸收的小朋友會把老師的行為舉止都吸進去,誇張的說幼教老師會影響人的一生也不為過。而這是他覺得最困難的點,也是她很難輕鬆面對的主要原因。
逢年過節,幼稚園總是裝飾花花綠綠的,不得不說幼教老師真的很辛苦!respect!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早就想訪談他了!前幼稚園老師的現任同事。
對我而言,幼稚園老師真的很神秘,應該跟以前很不一樣吧?上班都在幹嘛啊?好想知道啊!
還好有妍希來解惑,大概介紹一下幼稚園老師的學歷門檻。教保員、保母、私校和公立幼稚園老師,各有不同的壓力和C/P值。
幼兒發展、心理、哲學、社會學、課程設計、環境,妍系說和她一樣學了七年的幼教科系同學們,現在還在職的只有不到1/3!
好少!
「現在的家長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我跟E生兩個家長立馬坐直身體,心懷愧疚的訪談。
不得不說那麼小的小朋友真的很難掌握啊!我分享了女兒害怕老師的故事,妍希勢必也是聽得很緊張(畢竟是家長在碎碎念)
「幼稚園老師一天超級忙,整天做不完的事。」前幼稚園老師如是說,她也分享少根筋的實習老師居然跟小朋友一起睡午覺睡過頭的趣聞(現在說是趣聞啦,當時可能……)
E生心疼的分享女兒被咬的故事,幼稚園裡也是凶險萬分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到歐洲旅遊,治安不好一直是大家很擔心的議題,我先前到法國還真的遇到團友被偷錢包的經歷(幸好那位扒手可能比較菜,或是朋友叫得太大聲太瘋、又幸運地搶回來,簡直扒手之恥)
小榮分享到歐洲路途中看到白人們都很chill,但聽說東方人=肥羊,所以還是得留意(簡直像什麼都沒講)
歐洲好遠啊,難怪有外國人說「不知道要去什麼景點?那就跟著亞洲人走吧,他們可是請了長假、搭好久的飛機到這邊,肯定會做好功課。」
「你不會相信我在華沙的hostel遇到什麼事!?」小榮分享他旅途中香豔刺激的經歷,太刺激了!
聊到徹夜未歸的室友阿伯,歐洲人的晚上怎麼好像比較好玩?
為什麼要踏上這麼大的旅途?在聊天的最後,小榮聊起科技業的血汗,以及他巨大的悲傷。
他很平淡的提起,「曠野之中,我走在看不見盡頭的公路,反覆聽著魔力紅的〈memory〉止不住地哭。」朝聖之路,原來是要好好走過,那些曾經受過的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可以直接到聖地牙哥大教堂拿朝聖者的證書嗎?」「……沒有朝聖者這樣搞的啦!」
小榮說沿途的庇護所、hostel和餐廳都能蒐集朝聖之路印章,簡直是大規模的AR遊戲(不要亂講)
現在旅行社都有推出朝聖者套裝行程,可見大家有多趨之若鶩。我們接著聊到朋友以前的朝聖之路日記,總覺得有一天我也會踏上這條路途吧。
聊起朝聖者之間的萍水相逢,小榮分享到世界盡頭的奇遇,好棒的經歷!
被歐洲人問「呷霸未?」怎麼好像是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集體記憶(?)
「走朝聖之路的過程超乎我的想像。」小榮說。「腳磨破了還是得走,更痛苦的是我訂好的hostel還在三公里外。」
朝聖之路講到一半,突然聊到行動電源失竊記,人與人之間擦出的那些火花或瘀青,總是旅途中最雋永的事。
獸醫好想告訴你第一百二十二集:走到世界的盡頭,訪談小榮part2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沒錯,又是獸醫好想聊天。
今天找來好久沒有好好聊聊的小榮,他前陣子做了個大家喜歡嘴上說說、卻很少人實踐的事:「離職、環遊歐洲一圈。」
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難處,快被操死的小榮講他不斷推遲的旅歐計畫(遞過好多次辭呈?)
「原本是想要環遊世界的。」因為諸多因素小榮決定先環歐一趟(講得好像要去巷口?)。
計畫控小榮用notion做了個非常細節的旅歐計畫書,撿到的人應該可以直接出發的那種精細程度。
「當時在挪威的咖啡廳,獸醫在我要去冰島之前打給我,說我的貓快不行了。」貓飼主小榮被貓咪call回來,被迫暫停歐洲旅行。幸好貓咪撐下來、使得這一切都很值得了!
小榮分享在歐洲的各種語言困難,「要能辨識"出口"這個詞,這很重要。」好實際的建議。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朝聖者之路。」
下一集要來好好聊聊這段旅程,小榮的驚奇之旅,下集待續。
p.s 感覺應該可以召喚小榮在下面分享環歐資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女兒幼稚園讀黃山雀班,要找到這個鳥勢必得上山了。(google黃山雀真的長得很ROCKER)
E生到大雪山遇到台灣山羊,這種和野生動物不期而遇的經歷實在很棒。
阿鏘建議大家跟鳥會一起去走走,去看看猛禽、增長相關見聞。
阿鏘養過兔子和錦蛙,「夏天晚上,亞洲錦蛙會嗡嗡大叫。」聽起來非常熱帶。
動物路上觀察學院阿不是,是阿鏘的動物日常有非常厲害的觀察力,才造就這麼精彩的粉專。
最後身為粉專經營者稍微互吐苦水,希望我們都能好好偷渡些動物相關知識、議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動物園後場工作很有趣,但也是有各種為人所知的辛苦。
我之前實習被不爽的老虎嚇爛,(也太有意思。)
阿鏘是以接案為主業,在群雄割據的設計領域,實在非常厲害!
住在淺山的他出了一本《我家附近的鳥鄰居:超搞笑又認真的鳥類圖鑑,觀察鳥兒們令人意想不到的日常》,裡面有非常可愛的鳥插畫。
接著E生提到擺拍對野生鳥的影響,有點唏噓。
我跟E生聊到感覺麻雀變好少,一定是八哥的錯!阿鏘很實證的說到那篇台灣城市裡麻雀數量有"不顯著"的減少,挖屋,每件事都得好好查資料才是正確的。
阿鏘提到有趣的野生動物相關人士,簡直可以好好訪談一下!
聊到出書的痛苦,也提到前輩 @wondervet 的骨科獸醫師狗貓復健全書。
最後我問起黃山雀,為什麼這麼問?待下回分曉(真的會有人想知道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今天訪談到野生動物圖文創作者阿鏘!(*注意是唸ㄑㄧㄤ、而不是ㄎㄧㄤ)
這個粉專有好多動物日常,簡直是路上觀察學院的動物版本。
為什麼可以看到那麼多特別動物,「是因為我是唸動物園旁邊的貓空大學。」阿鏘如是說,無知的我劈哩啪啦查起來!(原來是**大學啊!)
從小觀察昆蟲、動物,讓阿鏘長大成現在這個樣子。我也好想讓女兒喜歡上蟲子啊!
不知怎麼的E生分享說他怕蛇、我說我怕喇牙的弱點,(還想讓女兒喜歡上蟲子欸)
最後不知為何聊起各自的年紀,欸,阿我回放才發現自己講錯自己的歲數,我才沒那麼老齁。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怡汝提起以前邊上課邊打瞌睡、睡醒發現課本上的筆記完全看不懂的往事(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
她突然開啟無雙模式,希望能夠藉由國文,去幫助小孩們更認識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這段感覺真的會考!)
後來提起成為高中老師的過程、還有一些高中老師的細節。
攤開來看,老師們真是有夠辛苦!
後來聊到怡汝小時候訓練演講
「當時的我要站在一個四面都是鏡子的教室裡練習演講,覺得自己好小好小。後來長大以後,有機會回去再看看那個教室,多麼小的一個教室!」
好像電影情節的片段,實在非常動人。
演講真的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能,認真覺得怡汝應該要開線上課(我一定會先+1)
(練習先壓著肚子講話、避免使用喉音。(筆記ing))
「家長應該營造一些學習氣氛,讓讀書這件事變得有趣。
補習倒就不是那麼有效的任務。」老師苦口婆心。
還是要多跟還在學校的人接觸才不會跟世界脫節啊,怡汝能來聊天真是太好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怡汝提到學習歷程檔案後兩位獸醫爸爸都恐懼起來,急著問各種問題、期期艾艾。
「類似推甄檔案的概念,但是每個學期都要上傳學習歷程。」老師耐著性子解釋,但我們是越聽越緊張。
(喔對,@wondervet E生有特別幫林哲宇醫師詢問,國小的畫畫比賽獲獎好像已經超過追訴期了。)
現代高中生不能像以前一樣被考試推著走了耶。
「現在高中有自主學習課程,也就是空白的兩節課讓學生自己設計、並達到想要的學習目標。」感覺人類正在進化成更有效率的樣子(誇大其辭)
雖然podcast看不到表情,但我們真的瞠目結舌。
「那我可能會安排來冥想。」E生說。
「那你需要寫規劃單。」怡汝說。
假設E生是高中生,恐怕有機會成為當代瑜珈大師(誇大其辭again)
老師說學校像是小社會,我們被成績、被人際打壓,抬頭仰望那些發光的人,然後感覺到迷惘。
雖然課綱改了、學習目標優化了,但高中真的還是那麼複雜的地方呀,那麼動人,也那麼令人害怕。
「後來我成為一個老師,我希望自己能想起我高中的樣子,在什麼情況下覺得痛苦、在什麼情況下我需要休息、在什麼情況下我需要被理解。」
聽見現役老師說出這樣的話,好感動!需要被理解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去貝里斯(不可以)
每個星期都要改102篇作文的國文老師,帶我們一窺為人師表的血汗(淚?)工作。
聽著聽著,覺得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學些程式語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