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中国世界

<span><br /></span><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hyphens:auto;text-align:justify;" data-flag="normal">一路走来每一座城市,每一项手工艺,每一个匠人,都让我们多认识了世界一点点,而正是这无数个一点点,让我们深刻体悟到文化传播与交融是多么的精彩。</p><span><br /></span><span><br /></span><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hyphens:auto;text-align:justify;" data-flag="normal"><span>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下一站我们选择更远的远方,从亚洲出发,沿着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欧洲,到北美,开启这场环球之旅。</span></p>

环游|12 “我的孩子 你是个疯子 所以你必须去柏林”

「一」引言柏林,是我们此次欧洲环游之旅的最后一站,却其实却是整个旅程的真正“起点”在当初策划此行路线时,我们第一个敲定的目的地就是柏林,因为这里有一座鲜为人知的瑰宝——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洪堡论坛里这批流失海外丝路遗珠,其珍贵程度丝毫不亚于大英、吉美博物馆里藏着的敦煌壁画,因为克孜尔石窟才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石窟造像的起点,因此柏林成为我们必须到访的一站。但当真正漫步在这座城市中,我们才发现,它远比预想的更复杂、更矛盾,一半是火,一半是冰,传统德国的理性、克制、精确的另一面,是截然不同的自由、奔放、伤痛,柏林也因此被戏称为“亚币的天堂”,无论你的爱好有多小众,在柏林你都能找到同好。其中的佼佼者,就是东边画廊:斑驳沧桑的涂鸦柏林墙,锈迹斑斑的底色是历史的伤痕,但覆盖其上的,则是自由精神的呐喊。东柏林就是这样矛盾:穷,却性感。虽然柏林墙已经被推倒了三十多年,但隐形的墙依然存在,跨过东西柏林之间的分野,一瞬间,就从亚币天堂,穿越回了欧洲老钱贵族们的世界,精致的欧洲最古老百货商场,干净整洁的街道和街心公园,就连公交车都是豪华双层带空调的。所以此行柏林最深刻的体验,便是重走当年的地道,从地下世界穿越柏林,直面冷战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和希望。柏林就像一本未完成的历史书,翻阅它的过程就是体验历史的正在进行时。而音乐,则依然是延续我们此次环游德国的重要线索,柏林毫无疑问更是音乐的天堂,从爵士到电子,从古典到街头,每一种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和听众:幸运赶上的柏林爵士节,在Zigzag 爵士乐Bar里,零距离感受华丽四重奏;重返德累斯顿皇家音乐厅里,屏息聆听传奇小提琴大师齐默尔曼(和他手里那把三百岁价值连城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最好玩的,莫过于手摇风琴节,从德国各地赶来的爷爷奶奶们盛装出席,在夏日街头仿佛瞬间走进了格林童话的黑森林里,和小矮人一起摇摆跳舞。柏林作为世界当代艺术的重镇和博物馆乐园,艺术体验同样精彩至极。光影大师James Turrell在墓园小教堂的光影装置,用光“造”了一座古希腊神庙,探讨神性与人造光的边界;古埃及最美的女人,娜芙缇缇如海一般深邃迷人的眼神,任何人看过一眼就无法忘记;漫步在举世无双的波茨坦无忧宫,在腓特烈大帝悠扬的长笛声中,寻觅中国茶室的踪影。而长途旅程的惊喜总在计划之外,深度体验当地生活之后:柏林农夫市集有机与环保可持续理念背后的代价,是令人咋舌的高昂价格,接近超市价格的三倍只有富人才能买单,难怪德国的劳苦大众们如此热爱奥乐齐;虽然周末的跳蚤市场一次次扑空,却误打误撞闯入本地自治社区的夏日狂欢庆典,作为唯二“不速之客”却被居民们热情款待,那种“被治愈”的喜悦和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超越了所有的国界和语言。而作为被吐槽最多的美食荒漠,柏林同样有惊喜,诀窍就是——不要吃德国菜,除了烤香肠和Gelato。除了市集里昂贵的牛排与无花果,最值得尝试的其实是日常平民美食:早餐是德国人烹饪水平的巅峰,新鲜出炉的黑面包和酸面包,尤散发着浓郁的麦香味,东边画廊首屈一指的松饼店,还没开门就排起了长队,一口入魂,好吃到我们临走去机场前,又念念不完去了一次;数量庞大的越南移民带来的Pho,是深夜治愈人心的良药;而此行最惊艳的小馆子,竟然是一家秘鲁餐厅,来自南半球的美食却有着粤菜的DNA,瞬间征服了我们的味蕾。离开柏林后,最怀念的依然是那些鲜活的面孔,他们既是童趣温情的德国人,也是严谨古板的德国人:在街心公园里偶遇的格林童话乐园,看大人小孩一起玩耍,我们也重新变回了孩子,爬上屋顶上房揭瓦;手摇风琴节里边摇边唱的老顽童爷爷玩累了,让我接手,接着奏乐接着舞。社区公益流水席上坚持给我们找回零钱的阿姨,多余的捐赠一分不要;咖啡店里的小姐姐,虽然是Poker Face生人勿近,但会认认真真的在卡片上手写下每一个冲煮参数,介绍每一款豆子。正是这些不期而遇的人情瞬间,让柏林变得更柔软、有温度,但也不失锐利和审慎,恰如东西柏林如此的矛盾,却又缺一不可。柏林可能是最不德国的德国城市,糅杂了古典德意志的浪漫多情与战后反思的冷静克制,血与火淬炼后重生后,乍看之下,它杂乱、荒诞、野蛮生长,但底色却真实、多元、包容一切。这种矛盾与惊喜,让柏林成为我们此行最特别的一站,也是一定会再回来的地方。(标题取自奥地利作曲家 Franz von Suppé的喜歌剧 《Boccaccio》)「二」时间线01:44 旅程起点:因洪堡论坛选择柏林03:44 朋友推荐与博物馆岛的震撼05:44 东边画廊:破败与差异初印象07:14 涂鸦与手印的历史穿越感10:04 柏林的多元与包容性14:44 东西柏林差异:公交、建筑、酒店16:44 西区奢华 vs 东区电子乐圣地18:14 东德人“二等公民”的心声18:54 裸体文化:自由的另类表达22:44 音乐体验:爵士、古典与电子29:24 手摇风琴节:老爷爷老奶奶的派对33:44 James Turrell 墓园光影装置39:59 地下隧道:为爱而挖的故事43:44 舒尔茨的悲剧与历史真相48:44 柏林墙碎片:纪念与讽刺49:54 农夫市集:昂贵的有机食材55:44 跳蚤市场扑空,误入社区庆典01:05:14 自制社区的凝聚力与温暖氛围01:08:44 居民公园里的童话游乐设施01:16:44 印象深刻的人 & 美食推荐「三」图片一览图片可转移小宇宙同名账号观赏(图片如无特殊说明,均有梦思/Aaron拍摄供图)音乐:Music from #Uppbeat (free for Creators!):License code: STTYYYTXGYXFOXBW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09-08
01:38:31

环游|11 夏日带着耳朵去德国旅行你会收获什么?心中最爱德国小镇诞生了

「一」引言这期播客,想和你们一起回到刚刚过去的五天,我们在德国经历的一段“诗与音乐”的旅程。老实说,这是我在德国最意外也最感动的一次旅行,,沿着音乐的足迹,踏上了德累斯顿、梅森和莱比锡三座小城。没想到,它们的灵魂竟远比想象中丰富动人。也因此我们最喜欢的德国小城诞生了,德累斯顿,这个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她的迷人让我们在后面在柏林期间再次重回到这里,听到了萨克森国家管弦乐团的演出。我们从德累斯顿出发,这座城市的两面性让我印象深刻:作为萨克森王国的明珠,它既是一座华丽的古典巴洛克之城,又是一座经历了战火洗礼后靠人民之力重建的现代之城。在傍晚的圣母大教堂里听市民合唱圣诗,推门而出却立刻被爵士乐团包围,这种中世纪的庄严与现代夏日的狂欢并存,是德累斯顿最迷人的样子。而心心念念的欧洲瓷都梅森,这里不仅仅是奥古斯都二世的秘密炼金术基地,更是一段关于审美、技艺与文化传承的故事。三百年的时光里,梅森从最开始一笔一画模仿中国陶瓷,到拥有自己的“蓝洋葱”和“一千零一夜”,再到如今与全球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我们第一次真切地理解到,一个手工艺品牌如果能坚持原创与革新,就能真正活在今天的时代里。一路马不停蹄到了莱比锡,刚跳下火车站台,推开候车大厅的大门的一瞬间,就置身于巴赫音乐的海洋!这座拥有巨大玻璃穹顶的德国最美火车站,竟可以变成上千人合唱的现场,孩子们、游客、市民都加入进来,席地而坐,引吭高歌,即便完全不懂德语,也丝毫不影响我们陶醉在这场夏日音乐盛宴中。在那一刻你真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不在于它多复杂,而在于它可以超越语言,超越国界,超越时间。而在音乐之外,我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古典音乐之于我们这个“快节奏、低专注”的现代生活,真的已经过时了吗?无论是在莱比锡听巴赫康塔塔,还是在德累斯顿教堂里的唱诗班合唱,这些都需要极度的专注力——你必须坐下来、放下手机,心无旁骛得进入那个空间。静下心来的那一刻你才会听到,巴赫在G弦上的叹息,李斯特钟的回响,门德尔松春的破土萌芽。而这是被社交媒体分割成碎片的我们,最难能可贵的独享时刻——那个时刻,你就是你,你不是在赶时间、不是在内卷,而是把耳朵交给音乐,和一段旋律、一段历史同频共振。所以只有当我们真正踏上德国这片孕育了无数古典音乐和大师们的土地上时,才能重新理解“时间的厚度”与“音乐的温度”的过程。希望你听完,也会像我们一样,对小城、对艺术、对旅途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时刻,重新燃起想要靠近的冲动。「二」时间线03:05 走进重建后的德累斯顿:巴洛克与现代共存06:18 从萨克森王国到“欧洲硅谷”的城市演变09:31 黑白拼接的城市记忆:战争重建的艺术11:00 瓷砖长卷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惊喜14:19 误闯教堂唱诗班:一次纯粹的聆听体验16:28 德累斯顿夜晚的魔力:爵士、烟花与热气球23:03 大师画廊中的维米尔与世界艺术缩影29:07 为何决定重返德累斯顿听一场音乐会?31:15 第二站梅森:欧洲陶瓷文明的起点35:24 陶瓷中的巴洛克精神与当代艺术跨界43:44 小镇古堡偶遇交响排练:生活即舞台50:35 旅途中的留白:意外才是最大惊喜52:33 莱比锡火车站万人合唱的震撼时刻01:12:00 钢琴十年后才懂巴赫:对古典的重新认识与敬畏01:18:00 旅途尾声的感悟:德国为何让人着迷「三」图片一览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08-03
01:32:56

环游|10 为什么艺术家那么热爱南法:跟着马蒂斯夏加尔毕加索打开夏天南法阳光海滩

「一」引言欢迎回到我们一年一度的环球旅程!今年的第一站,我们选择了蔚蓝海岸,在南法的阳光和艺术的熏陶下,开启了今年的夏天。(先对听众朋友说声抱歉,这一期在路上音质不太好,后续在路上会注意一下收音问题)这一集的内容,来自我们在尼斯、Antibes、芒通、Roquebrune等沿岸小镇近十天的漫游。出发的契机是一个特别简单又浪漫的理由:我们想亲眼看一次常玉的真迹画展!于是兴冲冲的奔向了尼斯,而到达之后我们才发现到,南法并不只是一个“阳光沙滩”的躺平度假地,原来它曾无数次启发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们,包括马蒂斯、夏加尔、毕加索、梵高、莫奈、菲茨杰拉德、柯布西耶…面对这一长串星光璀璨的名字,我们试图在这段旅程中探索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都爱来南法?在这期节目里,我和Aaron分享了很多非常具体而细腻的体验:比如尼斯海滩上“晒背大军”的松弛感;比如在Roquebrune的小镇,探访柯布西耶亲手打造的海边小木屋,甚至他亲自设计的墓碑也在半山腰;而在Antibes,我们住进一位退休时尚设计师改造的时髦老房子,跟他聊起如何加入“晒背大军”。我们深度探访了马蒂斯、夏加尔、毕加索三位艺术大师在南法的博物馆,尝试用他们的视角来重新观察蔚蓝海岸:从马蒂斯的“窗系列”到晚年的剪纸与教堂设计;从被夏加尔喂了满嘴狗粮,到震撼人心的蓝色海洋玻璃花窗;到毕加索在Antibes爆发出的柔软与童真,我们一步步理解了这些创作背后的土地、光影与生活节奏带来的影响,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在地体验:可以从美术馆和教科书里抽离出来,让自己身临其境,穿越进了他们画中的那个世界,共同在一个海里感受阳光。我们也聊到了旅行方式本身:给旅程留下一点点空白的方式可能是打开南法最合适我们的方式。把“看展”与“发呆”、“晒太阳”与“艺术探索”并置起来。因为往往就在那些看似无所事事的下午,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了一种在当地生活的节奏,这就是创作灵感的源头。这是一期充满了阳光和色彩的聊天,如果你也对南法充满好奇,如果你曾在旅行中也会喜欢尝试留白,那我想,这期节目我们讲的故事,你一定会有共鸣。「二」时间线03:15 我们为何以南法开启旅程06:00从度假地到艺术圣地:为何那么多艺术家钟情南法?09:30晒背、游泳、看书:法国人真的什么都不做也能快乐12:00柯布西耶的卡巴纳木屋:建筑师的隐居之地14:20 D&G前设计师Airbnb的房子16:27 Antibes 海滩上的慢时光:晒太阳、吃火腿、和狗一起下海20:00社区咖啡馆与芒通面包店:偶遇才是旅途中最动人的时刻24:30阳光与精神状态:为什么巴黎人每年都要“逃去”南法?27:16餐厅推荐一:尼斯的当代Bistrot,一顿融合日料与Tapas的晚餐30:00餐厅推荐二:Roquebrune 的 Africa Queen,吃在海港边的融合菜31:26翠鸟别墅的震撼瞬间:三面环海、复刻古希腊民居的建筑传奇39:05马蒂斯的窗系列:他如何用色彩定义南法的“明媚灵魂”44:36伊卡洛斯与剪纸系列:晚年马蒂斯如何用“不能握笔的手”继续创作49:52夏加尔的惊喜01:01:15梦幻的蓝色穹顶:在夏加尔博物馆,我们像潜水一样沉入艺术之中01:04:30文化部长马尔罗的贡献:如何推动“艺术大众化”的博物馆运动01:10:00我们为何如此喜欢夏加尔?他的画无需翻译,直白富有想象力01:14:00回到旅行方式:留白可能是我们打开南法最好的方式「三」图片一览E1027室内景E1027纪念海报柯布西耶建筑游客中心柯布西耶Cabana小木屋入口E1027柯布西耶的墓碑(图源网络 打不到车只能遗憾错过)柯布西耶Cabana木屋 & Eileen Gray的E1027(图源UNESCO官网)D&G设计师的airbnbD&G设计师的airbnbD&G设计师的airbnbD&G设计师的airbnbantibes海边antibes海边antibes海边-莫奈创作来源的真实场景莫奈原作电影同款“绿灯”海报菲茨杰拉德故居如今改为Belles Rives酒店美好的社区宠物友好咖啡馆美好的社区宠物友好咖啡馆美好的社区宠物友好咖啡馆芒通可爱面包店Mitron&农夫市集上的二次相遇尼斯bistrot天花板吃到的猪肋排惊为天人7点开门前嗷嗷待哺的食客们做出天花板猪肋排的秘密武器像云朵般蓬松的招牌柠檬挞把刀用火枪“烤熟”之后切蛋糕 庖丁解牛在african queen调到眼花的甜点推车可能是在日本以外最好吃的鱼生在african queen调到眼花的甜点推车在african queen体验brunch餐厅正对地中海游艇码头无敌海景值得呆一下午的翠鸟别墅的在翠鸟别墅门口安静阅读的父子翠鸟别墅的天花板翠鸟别墅的马赛克瓷砖常玉 尼斯大展常玉独一无二的印章常玉 尼斯大展 白牡丹气韵生动的线条 中国的马蒂斯常玉的素描自画像在南法Antibes放飞自我的毕加索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END-

08-03
01:28:56

环游|09 日本:从正仓院唐代珍宝到民艺复兴的梵高椅-京都文化时光之旅

「一」引言欢迎回到我们的环游系列!今天我们继续探索日本京都。很多城市就像一部让人百看不厌的剧作,无论来过多少次,总有理由再见,京都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城市,去年因为对手工艺的热爱,我们在京都旅居了一个月,而这次正值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开院和京都手工艺博览会,我们按捺不住地再次踏上旅程,又一次打开这个充满文化与历史气息的地方。这一期,我们想和大家聊聊我们眼中京都独特的手工艺与艺术。京都的文化底蕴深厚,随便走进一个角落,可能就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从奈良的正仓院开始,这个古老的皇家仓库中就收藏了数百件唐代传入日本的珍宝,承载了那个时代的工艺之光。而大山崎美术馆则是另一个惊喜,从英伦风的主楼到安藤忠雄设计的地下展馆,再到收藏的民艺复兴代表作,每一处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京都如何在不同时代吸纳并创新东西方的文化元素。说到民艺复兴运动,我们特别推荐京都的隐藏惊喜:河井宽次郎纪念馆。作为民艺复兴三剑客之一,河井宽次郎用他独一无二的“火与土”展现出“用之美”的理念。他的故居兼工作室保留了他生活和创作的真实痕迹,从独特的器物设计到满含禅意的庭院,无不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美学的理解。而京都迎宾馆则是现代日本匠人精神的集大成者:从琵琶湖造船工艺打造的桥,到融合大漆/织锦/竹编/掐丝珐琅/截金等数十种手工艺,是当代日本人间国宝们联手展现给世人的巅峰之作。京都的魅力不仅在这些文化地标,更体现在日常的点滴中。它是一座让人感到温暖的城市,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手工艺的温度也融入了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期节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手工艺与艺术的探索,让你感受到京都这座城市的多元与美好。一起泡一杯热茶,在这个冬天感受手工艺带来的温度。「二」时间线02:57 本期节目推荐6个京都的小众文化艺术宝藏04:01收藏无数珍宝的正仓院,其中有当年遣唐使带回的数百件唐代工艺品08:09 推荐两个中国目前可观赏唐代珍品的地方:西安法门寺、陕西历史博物馆09:32 正仓院一年一度的“盲盒”展览会,推荐阅读最早一批中国访问学者傅芸子先生的《正仓院考古记》11:14 正仓院展出有名唐代的五弦琵琶;23年展出的四弦琵琶捍拨上的装饰画《胡人骑象鼓乐图》18:03 李兆霖老师-中国琵琶制作大师,B站纪录片《一百年很长吗》20:32 今年最期待的正仓院的另一唐代藏品-红牙拔镂尺21:42 红牙尺唐代制作工艺&历史文化意义24:55 正仓院的另一藏品:紫檀木经文架27:35 正仓院每年九月会预告展览,对唐代文化对日本影响感兴趣的伙伴可提前关注28:26 No.2推荐:京都近郊的大山崎美术馆-混搭建筑风格,英式都铎与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的融合35:46 十九世纪,日本以柳宗悦为首发起的民艺运动,找回传统的日式手工艺之美39:10 No.3推荐:河井宽次郎纪念馆-民艺运动的代表性家具/陶艺,经典日式庭院与空间设计,阴翳美学43:32 河井宽次郎先生生平受中国&朝鲜陶瓷影响,不同阶段多变的陶瓷作品风格,“火与土的诗人”48:21 为什么喜欢河井宽次郎先生生的木雕雕塑作品?50:11 民艺运动“用之美”影响深远:深泽直人设计的MUJI和乔布斯的苹果51:49 黑田辰秋-为了制作一把属于日本的椅子,满世界学习如何做一把梵高椅56:04 No.4推荐:京都迎宾馆-专门用于接待外宾,需提前预约59:02 七百多年榉木大门板,屋顶的建造创意,引入活水的庭院,琵琶湖造船&雕刻装饰技艺,新泻大地震幸存锦鲤01:03:20 紫藤厅大幅织毯,风筝灯,拉门,大漆桌椅01:06:54 从民艺运动思考如何做中国非遗保护&创新01:13:00 No.5推荐:京都佛光寺D&D Department杂货铺-反消费主义01:17:19 D&D在中国黄山脚下碧山村的第一家分店01:19:35 No.6推荐:京都一栋有皆川明店铺的大楼-火到北欧的日本设计师,手工艺与时尚的有机结合「三」图片一览枫苏芳染螺钿槽琵琶红牙拨镂尺傅云子先生的《正仓院考古记》大山崎美术馆安藤忠雄与莫奈年轻时候的柳宗悦(图片来源网络)老年时期的柳宗悦(图片来源网络)河井宽次郎故居早期作品 三彩双鱼纹壶,1922白地草花绘扁壶,1939三色打药陶雕,1962坐落在京都御苑里的京都迎宾馆镶有京都京丝带图案"勾线珐琅〞铜质门把手比700 年的榉木的大门各种人间国宝做的器物紫薇厅的巨副手工织毯 39种花草 400多种染线紫薇厅的巨副手工织物风筝灯5种不同的灯光模式的风筝灯日本「人间国宝」江里佐代子以「截金」技术做的屏风佛光寺的D&D去年买的D&D在群马县的一座停产的织布工厂发现的一批五十年前的库存布料,回收利用重新制作成了的环保袋在东京D&D遇上日本47个州道县面料展callback在哥本哈根PP Mobler发现的皆川明面料做的沙发(因正仓院和大山崎美术馆莫奈部分均不能拍摄,部分图源网络,如侵联删)(其余图片均由梦思/Aaron拍摄)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END-

07-17
01:28:05

环游|08 日本:老京都的私藏角落:在居酒屋与咖啡馆里度过的日与夜

「一」引言欢迎回到我们的环游系列!今天带大家走进日本京都。去年因为对手工艺的兴趣,我们在京都生活了一个月,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街道气息依然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次,京都又一次吸引我们前来,正值一年一度的正仓院开院和京都艺术博览会,我们按捺不住立刻订票重返这座古老而富有生机的城市。京都给我们的感觉,不只是一个旅游地,更像是熟悉的老地方,一个long story,所以第一期我们想跟大家聊聊京都独有的居酒屋文化。相比东京的工作社交场所,京都的居酒屋则是老友之间的温馨聚点,其中公认的京都第一居酒屋就是“神马”。老板酒谷直孝每天清晨去渔市亲自选材,用时令食材打造菜品,融合了日本传统会席料理的精髓,也保留了传统居酒屋家的温暖。在这儿,萍水相逢的食客也会互相交流,像是在夜色中彼此慰藉的孤独灵魂。此外,我们还探访了一家独特的“野味”料理店Gibier,用法式烹饪手法结合京都本地山林野味,体验了京都厨师对食材的匠心和创意,每天清晨亲自打猎回来的新鲜野味,配上松林里摘回来的菌子,当浮一大白。还有一家去过无数次的地道西班牙风格小酒馆“Bellota”,无论是原汁原味的tapas还是sangria,都能让你一秒梦回午夜巴塞罗那的街头,欢腾,喧嚣,伴着佛拉明哥共同举杯。京都的咖啡馆有一种独特的慢调子,远没有魔都这么卷,因此慢条斯理的咖啡师才能让人沉浸在安宁的氛围中,静下来品。Blend咖啡馆的店主对每杯手冲都极为讲究,让我们这不常喝手冲的人也品出了细腻丰富的滋味。另一家小店Kurasu则早已声名远扬,10点开门前,就排满了各个国家的咖啡爱好者,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家的咖啡出品与香气。在这里,每个清晨都是充实的放松时光,感受到咖啡师对生活的坚持和对品质的执着。酒足饭饱之后,最念念不忘的则是那条永远默默流淌的鸭川,很多游客都不理解这条平平无奇的小河到底美在哪里?答案就在鸭川旁散步发呆的那些人。出町柳附近的鸭川是我们秘密据点,因为这里可以从一块块水中的大石头一路蹦过鸭川,我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跳跳石”,无论男女老少,都在这里玩的不亦乐乎,这就是鸭川的魔力,可以让每个人放松下来,找回忘记的松弛感,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静静聆听鸭川流过的声音。京都之行不仅是一次味觉探索,更是对这座城市独特文化的深度感知。京都像一座永不过时的剧院,静待我们的发掘。希望今天的分享,让你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二」时间线04:20 三年后再次去日本后感受到的物价变化08:18 京都「食」篇-「神马居酒屋」:主理人亲自购买新鲜时令食材,变化的菜单14:12 作为食客在「神马居酒屋」与本土食客交流;居酒屋对不同人的意义21:20 「Gibier野味料理」店:主理人自己采集野味食材-野生菌,野猪肉,熊肉;融合不同国家的烹饪方法,如借鉴潮汕牛肉火锅的胸口油做熊的胸口油涮火锅、肉粽;高端餐厅里居然有滚菜单模式30:36 西班牙菜融合日本料理的「Bellota小酒馆」33:02 「拾得」酒吧:日本早年的Livehouse;两位歌手41:49 在音乐咖啡空间里的点歌故事:音乐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46:04 在Blend咖啡店点手冲,遇到一位去过上海咖啡节的小哥48:31 上海和日本的咖啡文化有什么不同之处53:13 从网红店的爆火聊到如何在京都在好玩的小店01:01:43 日本攻略建议:留一半时间自由探索和偶遇惊喜店铺吧01:03:05 鸭川河畔给人的感受「三」图片一览神马居酒屋Gibier京都最神奇的一顿野味料理京都根据百年清酒仓库改的livehouse拾得京都西班牙菜Bellota小酒馆咖啡馆Kurasu一年四季的鸭川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07-17
01:10:11

环游40天|07 巴黎:吉美博物馆,每一个热爱敦煌的人心中必去的博物馆

「一」引言去年秋天在敦煌研究院上课时,无意间在图书馆角落里发现了一本书敦煌图册, 打开之后,便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一幅幅无比精美的绢画,保存之精美让我沉迷于其中,一个下午都在那个图书馆里翻看。后来,我在兰州敦煌研究院博物馆的展览中也看到了敦煌遗书的展出,包含绢画,佛教,内容涵盖天文历法,中医,文学和音乐。 而这些,是我们去了敦煌数次却始终缘悭一面的,因为如今的它们都不在敦煌,很多作品的右下角,都标注着一行字:现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百年前的离乱,让它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于是我们在地图上默默标记下,去巴黎,追寻它们的足迹。在吉美寻找敦煌是要靠运气的,因为敦煌展厅狭小,每次仅能随机展出寥寥十数件,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千手千眼观音图》和《携虎行脚僧》,相比于莫高窟里历经风吹日晒的壁画,绢画保留的完整度让人叹为观止,焕然若新。而除了敦煌以外,吉美博物馆收藏的其他亚洲佛教艺术也都是经典之作,从犍陀罗,到克孜尔石窟、天龙山造像,再到高棉的微笑吴哥窟,整个佛教从西向东的千年演变一目了然,而最让我们流连忘返的,无疑便是易县罗汉——中国三彩塑像的震古烁今之作。而吉美博物馆收藏体量最大的,便是瓷器,近3万件收藏中,既有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也有乾隆“农家乐”式的万花瓶,来了巴黎才知道,十全老人的审美的和蓬皮杜夫人竟不谋而合,都是洛可可风的忠实拥趸,真是奇妙的缘分,再一次callback我们在荷兰代尔夫特讨论的话题,陶瓷审美无分高低,多元才是最可贵的。吉美博物馆馆长曾说:我的责任是为吉美打开一扇大门,一扇欧洲人通往亚洲的大门,并且成为亚洲人了解欧洲如何看待亚洲艺术收藏的门。因此在这里,你能看到象征中法友谊的象牙镂雕楼船,也能看到中国文化渗透法国宫廷贵族的象征——折扇,甚至还能看到中国最经典的爱情故事《西厢记》,如何化身陶瓷文创出海,在欧洲斩获无数粉丝。推荐每一个来巴黎的人,除了去卢浮宫、凡尔赛之外,花半天时间来吉美看一看,回国后再去敦煌看一看,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去大英博物馆看一看,恰好最近正在展出《丝绸之路》特展,这也是我们的小目标,在世界寻找中国文化。「二」时间线03:24 与吉美博物馆相遇缘起敦煌07:38 去之前写信给吉美石沉大海09:55 成立吉美东亚艺术博物馆的故事12:29 吉美瓷器藏品种类繁多,质量上乘15:47 历史背景:敦煌藏经洞在清末民国初被打开,文物被买卖流失海外19:06 关于敦煌遗书20:06 推荐近期在上海美术馆展出的“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20:52 《敦煌遗书》记录了些什么?27:07 这次遇到的吉美馆藏的敦煌绢画31:14 收藏的精美辽代三彩「易县罗汉」,与安大略博物馆看到的做一个呼应。43:19 全球仅存三只的「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在颐和园、扬州、吉美51:12 乾隆时期「百花不落地瓶」54:46 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西厢记》特展里看到的三只出口瓷58:11 长宽高各近一米的汾阳王「象牙镂雕楼船」01:00:55 风靡法国、被赋予新寓意的「中国折扇」「三」图片一览(移步小宇宙可看精彩图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梦思/Aaron拍摄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END-

10-13
01:07:17

环游中国|01天命人西天取经《黑神话:悟空》为何选择山西?建筑壁画与雕塑中国美学

「一」引言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和Aaron最近一次特别的旅行经历——山西古建筑与艺术之旅。《黑神话:悟空》里让人拍案叫绝的中国古建筑和壁画雕塑,让全球每一个玩家都在感慨中国艺术原来可以这么美!我们四年前曾跟随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先生的足迹,从大同出发,一路向南,游历佛光寺、南禅寺、应县木塔、岩山寺等晋北地区唐宋古建的巅峰,而这次我们决定再出发,拿上通关文牒当一回天命人,去探索更为绚烂的晋南:这里有黄眉精心打造的漫天神佛“小西天”,也有屹立黄风岭之巅的中华第一“飞云楼”。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我们从太原一路南下,直到运城,亲眼目睹了一场“线条与色彩的盛宴”。这次特别的西天之旅,取到的真经里画满了壁画、雕塑和建筑:第一站北齐壁画博物馆,就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中国古代艺术的认知,游牧民族笔下的线条奔放,充满生命力,仿佛看到了马蒂斯的《舞蹈》,消失了整整1500年的南北朝艺术,就这么惊艳了世界,连陈丹青也不得不感慨,北齐壁画弥补了中国艺术史的空白,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传说中的顾恺之、张僧繇、曹仲达的画到底有多么开天辟地,因此才有了后来者的永乐宫、广胜寺、青龙寺壁画的绵延不绝。而晋南的雕塑艺术也同样惊艳绝伦,特别是双林寺塑像,第一次去平遥竟完全错过,默默无闻的大殿里,却藏着明代“中国第一韦陀”和千手观音塑像,满目神光顾盼生威,无论在神态还是技法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几乎可以和敦煌的盛唐塑像媲美。表里山河的山西,哪怕如今的固有印象里只剩下煤炭,但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它包罗了中国所有的唐构(3座),大半的辽金塑像和壁画,这一切离不开艺术品背后活生生的人--虔诚的山西人,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寄托于此:后土庙里的婴儿鞋是求子的,稷王庙是求五谷丰登的,水神庙是求风调雨顺的,正是无数朴素的愿望构建起这一座座神殿。所以山西的每一座古建都是活着的,不是只有空荡荡的梁柱,你能听到清脆的风铃声在回响,看到袅袅升起的香火,这才是古建真正能存续千年的秘密,也是根植于我们每一个天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二」时间线02:40 因《黑神话:悟空》而起的再次山西之旅03:50 与四年前山西之旅的不同体验:建筑风格,观者视角,自然生发的思考09:53 参访计划行程外的北齐壁画博物馆,令梦思感到震撼14:10 艺术风格的差异:九原岗的《狩猎图》vs. 李公麟的《五马图》;敦煌壁画里的《雷公》壁画vs.北齐壁画的《雷公》18:52 中国古代的无名精湛画师23:16 壁画下的“错位”线稿是画师难得的自由空地26:49 永乐宫《朝元图》中的神仙画作被誉为“中国古代神仙图巅峰”;其对比位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同源画师画作30:42 精细&“活着”的壁画带来的震撼;永乐宫中《南极大帝像》一气呵成的三米多长的白色飘带,至今还是未解之谜32:20 此行中最惊喜的广胜寺中的水神庙;民俗感,高细节36:15 山西明清建筑高艺术性背后有力支持-爱看戏的山西富商38:32 水神庙中一大殿中的空墙壁;《永垂不朽》的石碑,卖壁画修缮宫殿42:21 壁画所呈现的中国艺术美让国人自豪;梁思成先生当年毅然决然为什么回国?45:02 对明清建筑木建筑的固有印象由缺木材客观条件限制48:05 推荐两座晋南的建筑:色彩美学极致的广胜寺飞虹琉璃塔,具有争议的“修旧如新”的广仁王庙58:48 双林寺有震慑力和趣味性的观音、罗汉雕像01:03:19 做“减法”的西方雕像艺术&做“加法”的中国雕像艺术01:08:45 《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旅游,旅游体验如何?01:15:16 此次旅行的团友:未来想成为考古学家的小姑娘,01:16:30 推荐位于太原的“栋梁·山西站——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展”01:19:35 结尾小彩蛋「三」图片一览(移步小宇宙可看精彩图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梦思/Aaron拍摄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END-

09-20
01:19:50

环游40天|06 巴黎Citywalk:游街走巷体验巴黎人的松弛生活哲学

「一」引言在这期播客中,我和Aaron分享了我们在巴黎的八天旅居经历,深入探讨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氛围。和第一次来巴黎不同,我们没有去卢浮宫,也没有去香榭丽舍,避开人群,漫步在巴黎的街头巷尾,从潮流圣地的玛黑区,到充满学术气息的拉丁区,每一个角落都藏着一个不同的巴黎。我们不仅探访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小店,见证了巴黎时尚之都的水准和独特的手工艺,还与巴黎贵族老爷爷、外交官、裁缝们相谈甚欢,从他们嘴里听到了最幽默的巴黎。恰逢巴黎奥运会,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开放精神,作为全新艺术的中心,设计、建筑、时尚是如何海纳百川影响世界,哪怕在遥远的中国,这里也成了当代艺术大家的摇篮:徐悲鸿、林风眠、常书鸿、赵无极、吴冠中、常玉,每一个名字都是从巴黎走出来的。一说到巴黎,就想到“浪漫”,所以这次旅程,我们希望能够回答,巴黎何以浪漫?一个更真实、更有魅力的巴黎,“随波起伏,但永不沉没”「二」时间线02:51 此行巴黎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八天,爱彼迎,探索有趣的人&店05:10 玛黑区时尚多元性-马达加斯加非洲本地草编的花瓶10:23 玛黑区文化开放性,日本出海文化-器物店,正宗美食,日本建筑设计师13:44 终于去到了非常喜欢的服装品牌总店服装品牌「Lemaire」18:59 玛黑区有意思的小店-梦思喜欢的:去过广州很多次的设计师主理人店「ATELIER TULIPE」21:15 Aaron喜欢的店:「OLOW」-融入小朋友的绘画设计&环保元素25:39 玛黑区一群中国年轻人开的买手店「山雾居」:融入贵州苗银花丝元素的首饰品牌30:51 超火的韩国店铺「Merci Paris」:起名巧妙之处,定价,互联网思维35:47 推荐卢森堡公园晒太阳发呆,感受巴黎chill氛围;此行最喜欢的餐厅「OTTO」- 经典日式Bistro42:00 入住Airbnb遇到幽默的Tournemire爵士: 打动Aaron的两件事49:20 在「OTTO」Birstro店遇到的三十年前去过中国的法国外交官53:55 遇到的神奇摄影大哥,巴黎备战奥运会的准备方式「三」图片一览(移步小宇宙可看精彩图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梦思/Aaron拍摄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END-

09-14
01:02:20

环游40天|05 丹麦设计节:探秘哥本哈根的设计经典与创新交融

「一」引言在这一期节目中,我和Aaron将重点聊聊我们在丹麦设计节期间的所见所闻与感悟。这一周的哥本哈根之行,不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丹麦设计在全球设计领域的独特地位,还引发了我们对中国非遗手工艺如何融入现代设计的思考。丹麦设计节全称3 days of design,是每年的6月全球设计盛宴,今年的主题是Dare to dream,不仅能沉浸式体验各大丹麦经典品牌的展览,更有来自全球的设计师/艺术家/家居品牌共襄盛举。这次我们将带你一同共游丹麦设计节,探讨丹麦设计如何在平衡传统与创新中保持长久的影响力,分享在设计节期间遇到的有趣品牌和设计师,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创意将手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完美结合。希望通过这一期的分享,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丹麦设计的魅力,也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让中国手工艺走向世界。「二」时间线02:41 丹麦设计节vs.米兰设计节的异同06:52 丹麦设计节的家居与手工艺结合10:56 哥本哈根的老城区与自由城的魅力,不同品牌在哪些区域布展?16:26设计上出现的丹麦设计师的竹椅作品18:46 丹麦设计节像一场丹麦人的party 这场会动为全球而办 更为丹麦人自己开心而办20:34 体验了一把21W的全球限量椅子21:56 红黑榜分享:「HAY」,「&Tradition」, 「Freeman」,「Pantone」; 令人惊喜的品牌「EO」30:04 前身是垃圾填埋场的Christiania自由城惊喜 :「Noma」食材研究所;「PH」灯,38:24 丹麦椅子设计美学「Klint」椅子:手工艺与标准化的结合43:50 日本陶瓷设计师品牌,用秸秆编桌子的小哥46:06 观后感:平衡感-新老,大小46:36 丹麦设计节像一场丹麦人的party 这场会动为全球而办 更为丹麦人自己开心而办51:50 从历史角度看,为什么会有丹麦艺术节?56:16 「包豪斯」家具理念:手工艺平民化,01:00:21 科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其表弟设计家具理念-每一个印度老百姓都用得起的椅子「三」图片一览无意中被EO儿童家具品牌拍到放到了ins粉红色气球漂着的地方就有活动全城都在欢迎着这场设计盛会PH灯PH灯PH的艺术装置PH的艺术装置Fritz HasenFritz HasenFritz HasenPPPPValet Chair侍从椅Car Hansen&Son 一把椅子的拆分大家都像来参加派对而不是设计节全程都是免费的咖啡各个品牌准备的甜点冰淇淋街头随处可见的设计节的介绍一个可爱的儿童品牌的玩具&Tradition的古董椅随处可以见的日本家具品牌设计节变成了露天大party 大家边听音乐边交流隐藏在国家博物馆古希腊雕塑的日本陶瓷品牌隐藏在国家博物馆古希腊雕塑的日本陶瓷品牌隐藏在国家博物馆古希腊雕塑的日本陶瓷品牌隐藏在国家博物馆古希腊雕塑的日本陶瓷品牌隐藏在国家博物馆古希腊雕塑的日本陶瓷品牌丹麦国宝级设计师罗意威手工艺第一届入选者Kim Buck吹气的银勺Kim Buck 艺术性实验作品 玫瑰的生命(作品照片来源于Kim Buck)在Lapidarium拉皮达瑞宫国家博物馆里遇到了中国品牌间则用秸秆编的桌子用秸秆编的桌子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09-14
01:02:20

环游40天|04 哥本哈根:丹麦citywalk看设计、环保与Hygge生活方式的北欧魅力

「一」引言这期我们要带大家走进丹麦的哥本哈根,探索这座北欧城市的独特魅力。我们将探讨丹麦的家居设计、文化和“Hygge”生活方式。哥本哈根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城市,这里不仅有闻名遐迩的北欧大师设计,还有对环保的高度重视。我们在丹麦的出租车上居然发现了显示二氧化碳实时排放量的打表器!丹麦人的环保意识早已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我们参观了当地的设计博物馆,不仅系统学习了丹麦设计的起源和发展,还亲眼看到、摸到了大师们的经典作品,为后续参加丹麦设计周提前做功课。在美食方面,哥本哈根作为新北欧料理的旗帜,以其自然而富有生命力的食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幸参观了全球No.1的noma厨房食材研发秘密基地,也品尝了当地的特色面包店们,这些手工面包不仅美味,还反映了丹麦人对食材的尊重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丹麦人对生活品质的重视。他们把家居设计和生活环境放在首位,追求一种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Hygge”。这种独一无二的生活态度在哥本哈根无处不在,无论年龄,无论性别,每个人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就是在极夜的冬日里,围在壁炉旁,点上一支蜡烛,捧一本书,喝一杯酒,静静等待极光出现在天边。「二」时间线02:23 为什么会选择去哥本哈根?06:45 哥本哈根初印象&初体验:打车二氧化碳盘放量表,瓶盖设计,天气和防风衣,玻璃房13:38 丹麦人不社恐?18:21 「住」:哥本哈根酒店的设计感,家居设计-蜡烛,椅子,床上用品20:37 丹麦的设计落脚点是什么?24:47 丹麦为什么是全球人均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用心布置房间27:02 为什么下雨不喜欢打伞?28:11 「食」:酸面包和起酥—和日本面包的不同;健康饮食浪潮Noma35:40 Noma食材研究所的open day39:35 参访管风琴教堂47:49 参访当代设计博物馆:椅子最多的博物馆;用心可持续理念的文创:Timeless desgin58:40 参访完后的感悟:设计师的角色,设计哲学「三」图片一览(移步小宇宙可看精彩图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梦思/Aaron拍摄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END-

08-22
01:06:47

环游40天|03 丹麦:我们为什么需要童话:探秘丹麦欧登赛安徒生博物馆博物馆之旅

「一」引言这一期我和Aaron来到了丹麦的欧登赛,探访了一座心心念念很久的安徒生博物馆。丑小鸭,豌豆公主,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一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会分享我们在博物馆里的所见所闻,从建筑设计到展览内容,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感到这是一座为观众而生的博物馆,参观的一天我们感觉进了一个游乐场加剧场。我们还从不同的童话出发,聊了安徒生所表达的他希望的美好世界,那是一个充满包容和理解不同的世界,以童话之名,说出了当时社会不能说出的观点和理想。通过互动和沉浸式的展览方式,博物馆让每一个访客都能深刻感受到童话的魅力。我们试图通过聊天探讨童话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对于这个社会的意义,对于每个普通人的意义。在博物馆结束我们看到了一句中文:他的故事是落入我童年的一颗星星。对我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段艺术之旅,更是一场心灵之旅,让我们重新思考童话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全球更多不同类型好的博物馆应有的样子。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录到目前唯一一期我们产生激烈争论的一期。因为豌豆公主理解不一样产生的分歧,也感谢播客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希望大家通过我们的分享,能够和我们一样,能够重新听听童话的魔法,看到安徒生那些落入每个人童年的星星。「二」时间线03:55 Aaron坚持要去这个博物馆的原因之一:日本建筑大师魏延武设计08:08 原因二:安徒生博物馆能唤起内心共鸣,轻松,童趣;用心的中文导览设计14:12 独特的布展方式:互动性,融入观众,BGM,对故事的新诠释,手工艺文创,自豪的工作人员26:19 我们内心觉得「好」的博物馆需要哪些元素?31:24 安徒生旅行的行李箱里装了什么?33:45 Aaron为什么最喜欢《坚定的锡兵》?39:54 梦思为什么最喜欢《海的女儿》?41:00 博物馆里最好的体验《丑小鸭》:布展方式,进展厅听到的第一句话44:23 每个人对童话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童话中的「真善美」48:55 关于《豌豆公主》的争论:创作时代背景下的讽刺vs.现代女性视角54:44 安徒生爱生了同性资助人,在故事中有哪些隐晦的表达?57:29 安徒生的故事里有哪些自己的影子?童年悲惨的遭遇:被霸凌,被扫地出门01:01:28 好的作家要经历苦难才能创作出好作品吗?「三」图片一览(移步小宇宙可看精彩图片)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 END-

07-26
01:05:20

环游40天|02 荷兰陶瓷:游览中日荷的三国陶瓷工艺,哪些陶瓷作品我们下不了手?

「一」引言在上一期节目里,我们到达了一个荷兰小众的城市,荷兰代尔夫特,专门花一天时间拜访了荷兰皇家代尔夫特博物馆,参观学习结束后,我和Aaron围绕着中国、日本、荷兰陶瓷行业发展的不同展开了许多讨论。这个讨论源自于一个问题,为何我们没有在代尔夫特我们没下手买陶瓷?所以,我们决定单开一期节目,将这些有趣的讨论分享给大家。希望通过这段四十天的环球旅程,你们能和我们一起感受手工艺的独特魅力,领略文化艺术交融的奇妙时刻。「二」时间线02:43 为什么要来荷兰代尔夫特皇家陶瓷博物馆看「蓝瓷」?08:31 参观完博物馆之后的三个感受&背后历史:陶瓷生产大工厂,陶瓷匠人vs老匠人,买不下手陶瓷纪念品11:52 荷兰政府扶持终将被淘汰的陶瓷产业14:13 买不下手的原因:产品策略,价格极端,很多中国制造;消费者和陶瓷艺术家间的断层17:45 日本香兰社跟荷兰代尔夫特博物馆运营模式相同&不同之处:买下手了23:19 如何取舍陶瓷随时代的保留vs.创新25:19 中国陶瓷生态缩影-景德镇:个人品牌、百花齐放33:02 景德镇陶瓷行业的直播:迎合大众 vs.坚持自我表达40:38 中国陶瓷手工艺人的希望44:06 深陷直播带货的陶瓷经营人50:47 多元审美风格「三」图片一览(荷兰皇家代尔夫特博物馆全球限量款系列)(工作了四十多年的陶瓷手绘工作人员在画限量款)(荷兰皇家代尔夫特博物馆和米菲兔联名)(荷兰皇家代尔夫特博物馆和珍珠耳环少女联名)(美丽的代尔夫特小镇)(陶瓷夜巡)(纪念荷兰重要事件的陶瓷)(荷兰皇家代尔夫特蓝陶原创花瓶)(有田烧香兰社的陶瓷万花筒)(香兰社)(百田晓生的作品)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 & Aaron后期:Martina-END-

07-11
56:08

环游40天|01 荷兰博物馆:在互联网资讯如此发达,我们为什么仍要去看世界名画?

「一」引言我们为什么始终要出发?从敦煌到景德镇,从西双版纳到山西,再从中国到日本,一路走来每一座城市,每一项手工艺,每一个匠人,都让我们多认识了世界一点点,而正是这无数个一点点,让我们深刻体悟到文化传播与交融是多么的精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下一站我们选择更远的远方,从亚洲出发,沿着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欧洲,到北美,开启这场环球之旅。从景德镇的青花瓷到荷兰代尔夫特蓝陶,从敦煌莫高窟到巴黎吉美博物馆,从乌镇到米兰,从巴黎到歌本哈根,从蒙特利尔到多伦多,从温哥华到西雅图,有无数好奇和未知在前方等待着我们。「二」时间线02:04 再到米兰的感受03:36 互联网如此发达,为什么还要在路上去看世界各地的名画艺术作品?10:36 在博物馆看到真实名画的前五分钟心路历程变化15:54 画家从“乙方”到“甲方”的自我发声转变24:07 参访的五个博物馆感受:荷兰国家博物馆,梵高博物馆,摩尔泰斯博物馆,皇家戴尔福特陶瓷博物馆,海牙美术馆30:26 为什么最喜欢梵高?39:17 参观完皇家戴尔福特陶瓷博物馆的感受45:07 对美的定义:带珍珠耳环的少女,蒙娜丽莎,日本大地艺术节48:21 此行最大的惊喜:海洋美术馆-建筑之美,体验感,融合自然光的设计01:00:43 “建筑是超越时间的”01:06:56 为什么不买戴尔福特陶瓷博物馆的陶瓷器物?「三」图片一览(拍摄于海牙)《杏花》 - 梵高(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荷兰皇家博物馆)《夜巡》 - 伦勃朗《倒牛奶的女仆》 - 维米尔(海牙市立美术馆)《胜利的布吉乌吉》-皮特·蒙德里安(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 维米尔音乐:That I Miss You-Vansire主持:梦 思后期:Martina- END-

07-11
01:09:49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