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论FM

一席话·一瓶酒·一个知己 左瓶右评,微醺有理! 15年葡萄酒行业深耕的英国葡萄酒及烈酒高级品酒师,探访行业的精英一起边喝边聊! 有深度对话思辨 + 行业价值解构 酒业知识传播 ,还有微醺后的闲言乱语...

《三杯一曲:赤霞珠与巴赫的协奏曲》与刘韶辉老师3品‘若山赤霞珠’[录完喝多了]

 1. 节目介绍与标题 先报个料:本期播客是有史以来边聊边品,酒喝的最多的一次。节目录制完后二人兴致很高便与韶辉老师去饭店实际进行了“餐酒搭配”的实操...结果节目副标题“1人1评”变成了“1人多瓶”... 本期播客嘉宾是拥有20多年葡萄酒行业经验的刘韶辉老师,共同品鉴钟翔若山2021年份赤霞珠葡萄酒。在这场别开生面的品鉴中,我们不仅使用了三种不同规格的专业酒杯(45厘米高的巨型杯、845毫升的勃艮第杯和赤霞珠专用杯),更将音乐融入品酒体验,探索感官一体化的美妙境界。 刘老师分享了他从洋酒行业转战葡萄酒领域,再到成为专业品酒师培训师的精彩历程。节目中,他详细解析了不同酒杯如何影响同一款葡萄酒的香气、结构和口感表现,揭示了专业品鉴背后的科学原理。更令人惊喜的是,他将音乐史与葡萄酒文化巧妙结合,讲述了"餐桌音乐"(Tafel Music)的起源,并推荐了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等适合搭配葡萄酒的经典曲目。 面对葡萄酒消费群体的变化和行业挑战,刘老师以"我也年轻过"的智慧视角,分享了他对传统葡萄酒文化与现代流行趋势关系的深刻见解。无论你是葡萄酒爱好者、音乐发烧友,还是对生活美学有追求的人,这期节目都将带给你一场跨越感官的盛宴。2. 节目部分总结与时间线 ### 00:01-08:00:嘉宾介绍与背景故事 - 主持人介绍刘韶辉老师,一位有20多年葡萄酒行业经验的专家 - 刘老师分享职业历程:从洋酒行业起步,负责葡萄酒业务,后进入葡萄酒生意 - 2009年通过朋友介绍进入意乡,开始系统学习葡萄酒知识 - 考取ISG文凭课程,因英语专业背景优势,承担了教材中文翻译工作 - 从初级到高级,逐步成为品酒师培训师 ### 08:00-17:00:钟翔若山赤霞珠品鉴准备 - 介绍本次品鉴的酒款:钟翔若山2021年份赤霞珠 - 解释这瓶酒来自"钟翔全国一百场品鉴会"活动 - 讨论使用大杯子品酒的目的:让酒精尽快挥发,突出果香、发酵香和桶香 - 介绍三种不同规格的专业酒杯及其设计原理 ### 17:00-35:00:大杯品鉴体验 - 使用45厘米高的巨型杯品鉴赤霞珠 - 描述香气特点:满满的黑色浆果,但不熟成果酱的熟度 - 分析酒体结构:骨架庞大,肌肉感结实,单宁细致不粗糙 - 讨论大杯如何"盖掉"酒的不足,让品鉴体验更愉悦 - 分享搭配奶酪的体验,探讨餐酒搭配的重要性 ### 35:00-45:00:音乐与葡萄酒的文化联系 - 探讨不同杯子带来的不同品鉴体验的科学原理 - 揭示感官体验中难以解释的"玄学"现象 - 介绍"餐桌音乐"(Tafel Music)的历史起源:15-16世纪欧洲贵族用餐时的背景音乐 - 解释"小夜曲"(Serenade)一词的德语起源:Tafel Music(餐桌音乐) - 分享音乐与葡萄酒如何共同营造完整的感官体验 ### 45:00-55:00:中杯品鉴与音乐搭配 - 转用845毫升的康帝杯继续品鉴 - 对比中杯带来的不同体验:花香更突出,结构层次更精细 - 播放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第一号(E大调)作为背景音乐 - 分析音乐如何与葡萄酒产生共鸣,增强品鉴体验 - 讨论不同风格葡萄酒适合搭配的音乐类型(如德彪西《月光》配黑皮诺) ### 55:00-01:04:00:小杯品鉴与行业思考 - 使用最小的赤霞珠专用杯进行最后品鉴 - 分析小杯如何突出酒的精细特征和矿物感 - 深入讨论葡萄酒行业20年来的变化与挑战 - 面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口味变化,传统葡萄酒文化的未来 - 刘老师分享"我也年轻过"的智慧:相信年轻人终将回归经典 - 探讨电商时代下葡萄酒销售与服务的新模式 3. 节目中音乐曲目:巴赫 - 前奏曲,G大调第一号大提琴组曲 BWV 1007  ​    #欢迎大家关注节目中酒款公众号+视频号:“钟翔的酒馆”

08-16
01:06:34

新疆天山下的女酿酒师寇亚琴:用风土对抗浮躁的酿酒哲学;附大盘鸡硬核餐酒搭配

本期播客走进 interwine 展会现场,对话新疆天山北麓瑶池西夜酒庄的酿酒师寇雅琴。作为在葡萄酒行业深耕 20 年的回族女性,她从非专业出身起步,从葡萄种植到酿造全程参与,见证并推动了新疆葡萄酒的崛起。节目中,她分享了首次酿造西拉葡萄酒的探索历程 —— 从 2014 年种植到 2018 年首次采收,年复一年在葡萄园里摸索葡萄 “性格”;揭秘其西拉葡萄酒斩获国际大奖的秘诀(如詹姆斯・萨克林 93 分、法国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详解天山北麓 “纯净” 风土如何塑造酒的独特风味;更带来实用餐酒搭配指南(西拉配烤羊排、赤霞珠配大盘鸡)。此外,还聊到酒庄 “三兔共耳” logo 的文化内涵,以及她拒绝迎合市场、坚持表达产区特色的酿酒理念。无论你是葡萄酒爱好者,还是对新疆文化、匠人故事感兴趣,都能在这场对话中感受到土地与酒的共鸣,以及一位酿酒师的坚守与热爱。

08-02
56:29

与国家一级品酒师朱卫东老师品“钟翔-马瑟兰2022“时光机里回顾广东酒业20年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本期节目我们荣幸邀请到国家一级品酒师、葡萄酒行业大咖朱卫东老师。作为葡萄酒圈的资深跑友和跑步群群主,朱老师不仅分享了他20余年与葡萄酒结缘的精彩故事,更深入探讨了中国葡萄酒市场从“狂热”到“理性”的发展变迁。我们将一同回顾早期葡萄酒“兑雪碧”的趣闻,揭秘葡萄酒虚高价格背后的市场乱象,并探讨如何在高知时代寻找葡萄酒的“性价比”与“愉悦感”。请大家关朱老师的公众号:“葡萄酒知识大全”本期节目也是“钟翔全国100场自由品鉴”的“Podcast播客”的新形式,我们将钟翔的6款佳酿,分别与6位不同嘉宾在播客谈话时品鉴和介绍,成为6期“钟翔全国100场自由品鉴”的“播客版”,请大家关注钟翔的公众号、视频号:“钟翔的酒馆” 朱老师还将分享他对未来葡萄酒行业传播和销售的独到见解,以及AI技术如何赋能葡萄酒行业。无论你是葡萄酒爱好者、行业从业者,还是对市场变迁感兴趣的听众,这期节目都将为你带来耳目一新的思考和启发!- **独家爆料:** 揭秘早期葡萄酒与雪碧的奇葩搭配,以及“过期”葡萄酒的意外惊喜,朱老师的入行故事绝对让你意想不到!   - **市场洞察:** 为什么曾经辉煌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如今份额不到3%?听朱老师深度解析消费习惯、价格虚高和认知偏差带来的影响。   - **品鉴新视角:** 酿酒师-钟翔的宁夏马瑟兰2022 平衡、甜美、莓果香冷凉的风格如何颠覆传统认知?专家教你如何从平衡、变化、余味和愉悦感四个维度品鉴好酒。   - **行业前瞻:** 面对内卷和线上冲击,葡萄酒行业如何破局?朱老师与您探讨内容传播、私域运营和AI赋能的未来方向。   - **人生哲理:** “跑步抗抑郁,喝酒也快乐!”听朱老师分享葡萄酒与跑步如何共同滋养身心,平衡生活。   **播客时间轴:**- **00:49 - 01:15** 嘉宾介绍:国家一级品酒师朱卫东老师,与葡萄酒和跑步的缘分。   - **01:20 - 03:15** 中国葡萄酒20年:市场发展、葡萄酒教育的过度宣传及其带来的距离感、劣质酒虚高价格。   - **03:16 - 04:14** 消费者认知困境:看不懂、记不住,技术推动在中国葡萄酒市场受阻。   - **04:14 - 05:25** 广东葡萄酒市场现状:份额不到3%,白酒(尤其是酱酒)占据主导地位。   - **05:26 - 07:14** 葡萄酒市场转变原因:从尝鲜好奇到认知不足,虚高价格与市场规范缺失。   - **07:17 - 08:23** 澳洲酒的“辉煌期”与现状:投资移民带动,解除禁令后仍面临流通困境。   - **08:31 - 09:52** 品牌认知与送礼文化:拉菲、奔富等知名品牌在送礼场景中的价值体现。   - **10:17 - 11:30** 品鉴钟翔马瑟兰2022:柔美风格与宁夏传统马瑟兰的差异。   - **11:37 - 12:00** 中国人的饮酒习惯:干杯文化与专业品鉴的区别。   - **12:52 - 13:20** 马瑟兰的香气变化:二类、三类香气的展现。   - **13:44 - 15:29** 酿酒师的挑战:如何保持不同酒庄、不同年份酒品的丰富性和一致性,以及风土与酿酒师的影响。   - **17:24 - 19:32** 葡萄酒分级制度:法国分级与中国产区效仿的探讨及其局限性。   - **19:54 - 20:56** 国产酒与进口酒的“对立”:产区区分与销售困境。   - **21:06 - 24:50** 朱卫东老师与葡萄酒的初次接触:酒店工作经历、过期酒的发现、天价酒兑雪碧的趣事。   - **25:20 - 26:50** 再品马瑟兰:宁夏酒展现法国西南产区风格,高级感与铅笔芯味。   - **26:50 - 33:00** 职业发展:从酒店到电脑城再到葡萄酒行业,20余年的从业经历。   - **33:55 - 37:25** 葡萄酒市场的辉煌期:09-11年,政府机关和礼品市场的推动。   - **37:48 - 39:01** 消费变化:从感性消费到理性消费,性价比成为关键词。   - **39:59 - 41:57** 葡萄酒“性价比”与“好酒”的定义:100-200元价位段的选择,平衡、变化、余味和愉悦感是衡量标准。   - **43:03 - 43:38** 不同产区酒款推荐:澳洲大区酒、波尔多AOC、法国南部VDP、意大利IGT等。   - **43:55 - 44:41** 葡萄酒书籍的价值:解决认知问题,介绍主流品种、产区和品鉴方法。   - **45:11 - 47:30** 疫情后市场变化与传播:线下生意难做,流量转向网络视频,内容创作的重要性。   - **47:30 - 48:57** 短视频与流量:年轻人更懂内容,流量的短暂性与内容创作的挑战。   - **49:38 - 51:11** 葡萄酒行业传播策略:IP打造,直接表达“卖酒”,结合餐饮、生活方式,讲产区故事。   - **51:12 - 53:52** 内容创作的定位与目标:追求效果与播放量,预设目标的重要性。   - **53:52 - 56:10** 个人公众号的经验与流量投放:酒类知识传播,电商平台流量成本高。   - **56:10 - 57:58** 葡萄酒流通渠道的困境与私域流量:找源头趋势,私域结合AI是方向。   - **57:58 - 01:05:01** AI对葡萄酒行业的帮助:解决信息差,提升内容创作效率,辅助知识学习。   - **01:05:01 - 01:07:04** AI赋能效率与决策:提升工作效率,但不替代人类做决策。   - **01:07:04 - 01:10:02** 私域运营的挑战与AI辅助:互动、活跃度,身份认同与兴趣结合的重要性。   - **01:10:02 - 01:15:17** 跑步与葡萄酒:共同的爱好,身心健康,品鉴会的重要性。   - **01:15:17 - 01:16:12** 播客总结与展望:深化交流,持续努力,期待葡萄酒市场越来越好。   

07-05
01:16:39

30年前“三精调配酒”到世界瞩目-邵学东老师(君顶酒庄总酿酒师)揭秘国产酒历程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君顶酒庄的总工程师兼总酿酒师邵学东老师,分享他投身葡萄酒行业30年的心路历程。邵老师将带我们回顾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从早期的“酒精、糖精、香精加软化水”调配的葡萄酒,到如今追求风土与品质的真章。他不仅会深入探讨酿酒的艺术与哲学,揭秘君顶酒庄如何在葡萄苗木、特别是小芒森品种的引进和培育上,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奠定“根”基,甚至影响了中国一半以上的嫁接苗木供应,更分享君顶酒庄对风土和酿造理念的深刻理解。同时,邵老师还将提供实用的葡萄酒选购建议,并探讨中国葡萄酒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AI技术在葡萄园管理中的应用。无论是葡萄酒爱好者、行业从业者,还是对中国农业发展感兴趣的朋友,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品鉴酒款:君顶东方优选级干白2022 雷司令葡萄酒 品种:雷司令嗅香:浓郁的油桃、柠檬、百香果的香气及少许矿物质、咸鲜海风味道。囗 感:酒体丰满活泼,愉悦的柔和的果酸赋予了口感上果味与甜润变化后,后味油脂包裹的果香怡人。君顶酒庄视频号:君顶酒庄ChateauJunding 2. 节目时间线- **00:00-01:52**: 邵学东总工程师的自我介绍及入行葡萄酒行业的偶然性。- **03:12-05:11**: 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国营企业工作的经历及离职原因。- **05:11-09:22**: 转入青岛华东葡萄酒厂,首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葡萄酒,颠覆原有认知。- **09:22-12:20**: 早期中国葡萄酒的形态及市场需求。- **12:20-14:51**: 在华东酒厂与国外酿酒师的交流,接触国际葡萄酒标准,个人口味的转变。- **14:51-19:50**: 介绍君顶酒庄2022年雷司令(Riesling)葡萄酒的特点、酿造理念以及凤凰湖畔葡萄园的风土优势。- **19:50-26:31**: 邵学东酿酒理念的转变:从遵循工艺到理解风土,追求“不完美原料的完美呈现”。- **26:31-28:41**: 君顶酒庄系列酒的定位及其所处“南王山谷”风土的独特之处。- **28:41-31:27**: 君顶酒庄引进并成功培育小芒森(Petit Manseng)品种的背景、原因及其优势。- **31:27-35:55**: 君顶酒庄与法国苗木公司合作,成为中国葡萄苗木引进和输出基地,解决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根”的问题。- **35:55-38:50**: 对中国葡萄酒未来发展的思考:欧亚种与原生葡萄培育,以及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重要性。- **38:50-44:23**: 邵学东作为评委参加Vinalies-国际葡萄酒大赛的经历,以及对评委专业性要求的分享。- **44:23-50:07**: 给普通消费者选择葡萄酒的建议(大品牌、产区选择)及对进口酒选择的看法。- **50:07-55:52**: 探讨山东(胶东)产区葡萄酒发展面临的挑战:非支柱产业、市场化中心、消费者认知初级等。- **55:52-01:06:22**: 对中国葡萄酒行业“大跃进”式发展的反思,以及消费者教育的重要性。- **01:06:22-01:11:15**: 葡萄酒消费趋势的变化:年轻人对低酒精度、果味浓郁酒的偏好,以及白酒在烈酒市场中的地位。- **01:11:15-01:14:29**: AI技术在君顶酒庄葡萄园管理中的应用,实现智慧化监控和病虫害预测。- **01:14:29-01:15:50**: 君顶酒庄葡萄园规模、产量,以及在国内市场销售渠道。- **01:15:50-01:16:40**: 节目结束,期待下次采摘季的交流。

06-16
01:17:38

评论FM:从台积电创业到葡萄酒教育破界:格兰学苑 余校长的杯酒人生

本期深度对话格兰学院校长Richard余,揭秘其从**英伟达老黄的发家史**到**葡萄酒教育先锋**的跨界传奇。余校长结合半导体行业的“短周期竞争”与葡萄酒行业的“长期主义”,剖析中国葡萄酒市场20年变迁——从KTV雪碧兑红酒的草莽时代,到女性消费占比80%的精品化转型。节目中更首次披露:-台湾芯片业大佬讲“老黄”的三起三落、发家史!- 新西兰的红葡萄是给羊吃的、人们只喝白葡萄酒酒?- 全球酒精消费下降20%背景下,中国市场的独特突围路径- 2025年葡萄酒行业三大黑天鹅预警(经济下行/信息透明化/消费分级)- 手把手教学新西兰长相思品鉴技巧,破解“陈年潜力弱”的认知误区。推荐格兰学苑微信公众号:“格兰学苑”播客时间线(基于文字稿校准)**00:00-02:17|初识:从青岛海鲜宴开始的酒缘到台积电的芯片创业史**- 余校长回忆与主持人初遇:辣炒蛤蜊配酒的沙滩夜话- 自曝履历:台积电系背景/亚洲最大IC通路商创业史**02:17-07:01|跨界基因解码**- 2008年金融危机促转型:3000万投资高端酒会所- 半导体“短赛道”思维 vs 葡萄酒“长周期”运营的博弈**07:01-14:02|市场变局洞察**- 疫情后消费剧变:商务宴请锐减 vs 女性自饮场景崛起- 北方红酒配重口菜 vs 沿海白葡萄酒配海鲜的地域差异**14:02-21:00|实战品鉴教学**- 新西兰百碧奇长相思品鉴:颜色观察→青草香捕捉→陈年潜力测试- 颠覆认知:6年陈长相思的“干稻草黄→成熟黄桃香”演变密码**21:00-32:00|行业突围战略**- AI信息污染危机:自动生成品酒笔记的可靠性验证- 教育破局:WSET认证课程学员从从业者转向80%爱好者**32:00-43:00|未来消费图景**- 无醇酒爆发真相:年轻群体的“清醒社交”需求- 政策机遇:贺兰山东麓产区如何借政府背书逆袭**43:00-48:00|听众价值彩蛋**- 选酒防坑指南:百元价位段避雷三原则- 速成秘籍:3小时产区课快速建立认知框架

06-04
01:05:11

瓶论FM|酒标增加20-50%销售,他用设计重新定义葡萄酒(看酒标选果味红酒)

跨界碰撞:建筑师、艺术家、酿酒师三重身份解密,揭秘美学思维如何重塑葡萄酒品鉴逻辑。 稀缺视角:亲历意大利酒标黄金时代+中国酒庄崛起的亲历者口述,揭露顶级酒标设计背后的文化博弈。 硬核干货:解析"视觉先行法"选酒秘籍,20年实战经验总结的"酒标心理学"选果味丰富的酒款方法公开。 行业剧透:透视”中国酒庄"欧洲城堡审美陷阱",讨论未来酒标设计风格的3大进化方向。 本期播客邀请到身兼多重身份的嘉宾安琦,与我们一同探索她丰富多彩的葡萄酒世界。安琦的身份不仅限于艺术、绘画、设计,更横跨美食、旅游、建筑等多个领域,而这一切都与他对葡萄酒的独特见解紧密相连。

04-17
01:05:46

瓶论FM| “如何能把红酒喝明白?“与“七项国际葡萄酒认证”的海桂讲师边喝边聊

本期围绕葡萄酒相关话题展开讨论的播客节目。 邀请了张海桂(HenryZHANG)老师进行访谈。两人从张海桂老师进入葡萄酒行业的经历聊起,涉及他早期在酒店接触葡萄酒,后进入酒企从事文化培训工作,再到如今成为专业讲师的历程。接着探讨了葡萄酒市场相关问题,如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葡萄酒教育面临的挑战、如何带动葡萄酒消费等。还分享了不同价位葡萄酒的选择建议,以及AI在葡萄酒教育和选酒方面的应用等内容。整个对话氛围轻松自然,深入探讨了葡萄酒行业的多个方面。 内容亮点 (一)嘉宾背景专业权威 张海桂 (Henry ZHANG) 是一位在葡萄酒与烈酒领域拥有深厚造诣的教育专家和备受认可的资深评审。他凭借其卓越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获得了七项国际及国家级的权威认证,充分展现了其在该领域的专业度。这其中包括来自法国官方的CIVB波尔多葡萄酒学校官方认证讲师资格,以及英国权威的WSET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会认证讲师资质。此外,他还拥有国家星级葡萄酒营销&侍酒课程认证讲师、苏格兰SMWA威士忌认证讲师、日本SSI清酒协会国际唎酒师以及侍文院授权讲师等多项专业认证。凭借其专业的品鉴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张海桂先生亦在多个重要场合担任评审工作,包括南方航空葡萄酒采购项目评审专家、葡萄酒竞赛评委以及Interwine品酒师/侍酒师大赛评委。七项权威认证和三项重要评审经历共同印证了张海桂先生在葡萄酒与烈酒行业的卓越专业度和广泛影响力。 (二)行业话题深入探讨 1. 个人从业经历分享 入行契机:张海桂老师最初学的是旅游管理,因工作在酒店接触到酒水,出于兴趣进入葡萄酒领域,从酒店酒水相关工作起步,后进入酒企做文化培训,逐步成长为专业讲师,其入行过程展现了葡萄酒行业与个人兴趣的紧密联系。 行业变化感受:张老师回顾了从早期在酒店工作到现在从事葡萄酒教育的多年经历,谈到行业在这期间的发展变化,以及消费者对葡萄酒认知和接受程度的逐步改变,让听众对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脉络有更清晰的了解。 2. 葡萄酒市场现状分析 消费者认知与教育挑战:讨论了当前葡萄酒市场面临的挑战,如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仍有待提高,葡萄酒教育难度较大,因为饮酒并非生活必需习惯,且市场体量庞大,难以全面影响消费者。同时指出,不同消费群体对葡萄酒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层次消费者开展教育。 带动消费的方法探讨:围绕如何带动葡萄酒消费展开深入讨论,提到经济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强调除经济手段外,可通过文化、教育、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兴趣和消费意愿,但每种方式都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如教育模式的选择、客户来源的获取等。 3. 葡萄酒选择建议 不同价位葡萄酒推荐:针对不同消费场景和预算,给出了具体的葡萄酒选择建议。例如,对于50元价位的葡萄酒,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的基础款,如智利的红魔鬼等,这类酒性价比高,口感相对简单易饮,适合普通消费者日常饮用;对于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在选择葡萄酒时可以关注一些大厂品牌,同时了解不同葡萄品种和产区的特点,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4. AI在葡萄酒领域的应用 辅助教育的作用:探讨了AI在葡萄酒教育和选酒过程中的应用。AI可以通过图像识别等方式快速提供葡萄酒的基本信息,满足消费者一些基础的知识需求,但也存在准确性不足等问题。在教育过程中,AI可作为辅助工具,帮助讲师整理资料、制作课件等,提高教学效率。 选酒方面的局限性:尽管AI能提供一些葡萄酒信息,但在选酒方面仍存在局限性,如无法准确判断葡萄酒的品质和真伪等。相比之下,传统的导购员虽然专业,但难以全面了解所有酒款信息。因此,需要结合数据和数据库,通过聚焦特定条件来实现更精准的选酒服务。

04-15
01:05:12

10年的中国进口葡萄酒圈人谈葡萄酒内卷与行业洞察(附送选酒秘籍)

一席话·一瓶酒·一个知己左瓶右评,微醺有理!15年葡萄酒行业深耕的英国葡萄酒及烈酒高级品酒师,探访行业的精英一起边喝边聊!有深度对话思辨 + 行业价值解构 酒业知识传播 ,还有微醺后的闲言乱语...本期内容:在消费分级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双重背景下,进口酒赛道如何突围?本期节目深度对话10年进口酒供应链服务商创始人孙总,揭秘其十年行业深耕经验与破局逻辑。核心看点:✅ 创业心法:从国企管理者转型进口酒创业者,如何抓住2011-2013年进口酒黄金风口?✅ 选品密码:为何押注新西兰长相思葡萄酒?解析“高性价比+文化共鸣”策略如何抢占年轻市场。✅ 渠道革命:传统大B端遇冷后,如何通过“小B端定制服务+场景化供应链”打开增量空间?✅ 行业预判:白酒国潮化与进口酒高端化的博弈中,普通消费者将如何选择?孙哲凯分享“消费降级不降质”的实战心得。✅ 文化破圈:用咖啡联名酒、打造国风礼盒等创新案例,解构酒类品牌年轻化突围路径。金句摘录:“进口酒的竞争力不在价格战,而在能否成为消费者生活方式的符号。”“未来三年,能活下来的进口酒商,一定是既懂供应链又懂内容营销的‘复合型玩家’。”适合人群:酒水行业从业者、创业者、新零售投资人、对消费趋势感兴趣的跨界思考者。点击收听,获取酒类赛道下半场的生存法则与增长灵感!

03-24
01:03:19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