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没有去戛纳的主播,终于找到机会,蹭一个戛纳的话题了。戛纳映后鼓掌,动辄超过20分钟,有点太过分了。这种浮夸的习惯,是必要的礼节?还是对名人的谄媚?又或者它就是营销宣传而已?本期节目包含以下内容: 历史上鼓掌时长纪录 反战政治表态 奉俊昊饿了,打断鼓掌 斯皮尔伯格的鼓掌时长被夸张三倍 张艺谋《十面埋伏》鼓掌半小时,是真的吗? 长时间鼓掌拯救不了烂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你在鼓掌,阿莫多瓦和卡拉克斯在干嘛? 威尼斯、柏林、多伦多、圣丹斯也有这么夸张吗? 跟古典音乐比起来,电影界太克制了 春晚不也有领掌和领笑的嘛? 古希腊政治家的发明 索尔仁尼琴讲的黑色笑话 在苏联和朝鲜,怎么让掌声停下来? 下期节目预告:事关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欢迎订阅电影巨辩付费节目付费专辑「为了华语电影」(点击左边链接)已经更完前七集,内容涵盖中国电影的改革开放史、香港新本土电影、杨德昌、贾樟柯、银河映像、王家卫、台湾电影……
电影巨辩·为了华语电影专题节目已经上线,点进链接进入,目前已经更新四集正式内容加三集番外,合计约30小时节目。很久没有在5min的短节目更新了,今天聊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据传,伊斯特伍德拍完《二号陪审员》后将会退休,那么这会是他最后一部导演作品?以及各种伊斯特伍德相关话题。本次节目包含下列话题点:《二号陪审员》的价值观对抗善的平庸性制度的不可靠铁杆保守主义者?个人主义政治正确安乐死宗教信仰自由意志主义者复仇的正当性和局限性漫长的职业生涯
之前在长节目做了暑期档盘点,漏掉了几部值得谈的电影。今天补谈一下《姥姥的外孙》。本期包含以下内容: 片名译作「姥姥」,是北方方言和本片语境的错配 环大陆家庭片,竟然也强势崛起,所以国产家庭片在拍些啥? 娜拉出走,还没走成 「电影巨辩·为了华语电影」第二期内容预告
四年前,导演李冬梅和她的长片首作《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在平遥一鸣惊人,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奖。此外也入围了威尼斯、哥德堡、釜山等多个国家的电影节。之后,这部电影暂时消失了。直到2024年5月8日,影片终于全国公映。在公映前,影评人、策展人阿格Ag代表电影巨辩采访了李冬梅导演,本期节目时长接近1小时,主要内容包括:阿吴对《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出色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的简评。李冬梅回顾这部电影的创作缘起和风格选择。阿格对这部电影的评论。李冬梅真实生活中的母女关系、父女关系,如何促使她思考当代女性的命运。李冬梅谈这部影片的几乎零成本发行,她做了哪些事来避免「影院一日游」。
1. 阿吴对小说《繁花》的评价变化。2. 阿吴不同意对剧版《繁花》的两种差评思路。3. 阿吴分析王家卫的改编意图。4. 阿吴据此给出一种新的差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