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會說話

聽聽退休的秀枝醫師怎麼說,分享她的行醫經驗、生活感觸與閱讀心得,知性與感性穿插其間。

Ep. 174 預防阿茲海默症,聽媽媽的話就對了

良好的生活型態是預防阿茲海默症最好的方法,而且愈早開始愈好:多動腦、規律運動、多活動,不憂鬱、睡好覺、採用地中海式飲食等。這些方法就好像小時候媽媽的叮嚀:「要努力讀書、多運動、要合群、不熬夜、多吃蔬菜、要愛護身體...」

09-12
07:23

Ep. 172 帶失智親人出遊,用單選更貼心

失智症患者是否能旅遊?視其病情輕重、旅遊地點、行程節奏、交通工具與照顧人力等而定。

08-29
08:07

Ep. 176 醫療如旅行,適合自己的最好

旅途中,我發現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節奏與選擇,就像醫療一樣,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09-26
06:47

Ep. 175 你睡得好嗎?(2025.9.20)

睡眠是守護我們健康的隱形英雄,祝福各位聽眾天天睡得好!

09-19
05:02

Ep. 173 頭暈不簡單,該看哪一科?

頭暈,看似簡單卻很複雜。頭暈依症狀分為4大類:眩暈、昏厥、不平衡感與頭昏。一般而言,眩暈而沒有伴隨不平衡等神經症狀時看耳鼻喉科醫師;昏厥看心臟內科;而不平衡感看神經內科,但是有時遇到複雜或原因不明確的病例則需三科會診,當然也可以看家醫科或內科,必要時再轉診。

09-05
08:34

Ep. 170 醫生出錯,病人卻不怪罪?

醫師精湛的醫術固然重要,但良好的醫病關係也不可或缺,良好的醫病關係首建在醫病的充分溝通上。

08-15
06:07

Ep. 166 手術成功,怎麼反而胡言亂語呢?

譫妄,也就是急性精神混亂......產生譫妄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危險因子,即是具有容易產生譫妄的體質或疾病,其中以年紀大和失智症最為常見;二是誘發因素,也就是直接促使譫妄發生的情況或疾病,以藥物、感染和手術最未常見。

07-18
05:22

Ep. 165 互相取暖的後中年兒女

我有一群台北榮總不同部門的女同事,上班時候很少往來,但退休18年來不定期聚會,互相取暖、打氣,做到了友直、友諒、友多聞。我們最近有10位好友相聚,大家分享旅遊、小病小痛,以及看哪位醫師等。因此想跟大家分享我發表於16年前的這篇文章,刊登於2009.5.10 聯合報 元氣周報的劉秀枝專欄,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392/341835;並收錄於2015年寶瓶文化出版的《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

07-11
04:50

Ep. 164 超前部署才能瀟灑獨居

日前和一位退休且比我年輕幾歲的同事敘舊聊天,獨居的她提到新居是以病房模式設計的套房,我大感興趣,冒昧地要求參訪。

07-10
07:13

Ep. 163 總有一天,父母會變成你的小孩

當雙親得了慢性病,尤其是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時,照顧雙親就像在照顧老小孩般。沒想到還沒到真正的老年,但在科技應用上,父母與子女的角色對換已提早到來。

06-27
06:43

Ep. 162 培養嗜好防失智─我愛KTV

有次在一家醫院演講,之後的發問時間,有位醫師問我最喜歡的興趣是什麼?我脫口而出:「是唱KTV」,現場揚起一片笑聲,不知是因為KTV太通俗了,還是許多在場的人也喜歡?

06-20
05:22

Ep. 161 憂鬱症盯上退休族?聰明快樂退休9秘訣

退休生活需要用心規劃, 請聽聽我的心得分享:愈早準備愈好、心理調適、從事另一個全職或兼職工作、擔任志工、終身學習、保持原有並培養新的興趣、多運動、旅遊,以及與親朋好友和晚被多相聚。

06-14
09:55

Ep. 160 癌病送給我的禮物

超過30年的行醫生涯,到今天才知道當初學醫,其實最受惠的是自己。除了無盡的感恩,積極的治療及隨緣的接受預後外,還能做什麼呢?想到忠誠路上的欒樹是否還有殘紅,就立刻戴上口罩散步去看看吧!

06-06
11:42

Ep. 156 右肩莫名劇痛,竟是「肝臟」出問題?

為什麼右肝水泡破裂出血,會以肩膀與鎖骨上窩處疼痛來表現?那是一種「轉移痛」(referred pain),也就是疼痛點不在受傷處,而在遠處。

05-10
05:45

Ep. 155 《島讀台灣2》來了,精彩好書大家讀

在此分是我為詹慶齡(撰文)與余尚彬(攝影)2025.4.30出版的新書《島讀台灣2:旅讀的理由─城市山海,閱覽詩意》,所寫的一篇推薦序。

05-02
05:39

Ep. 154 看病時病人也有責任嗎?

醫生看診如同偵探辦案。當病人坐下來,醫生四目交接時所講的第一句話最重要,稱為「主訴」,即主要的問題,
接下來的病情敘述就是線索,引導醫生一步一步朝正確的診斷前進。線索要清楚、扼要,並且按症狀發生的先後次序敘述,讓醫生在腦海中整理吸收,再以醫學知識分析,作為診斷的依據。

04-25
07:05

Ep. 153 睡夢中拳打腳踢?有這幾種徵兆請就醫!

「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是睡眠異常的一種,對藥物反應良好,約90%的病人可用clonazepam控制,褪黑激素的效果也不錯。

04-19
08:32

Ep. 152 70歲後可以有怎樣的人生?

好友說:「以前看70歲的長輩總覺得他們好老,想想自己現在也70歲了,卻能這樣瀟灑自主過日子,比起年輕時的工作繁忙和勞累,現在的體力、精神好像也不遜於當年呢。」

04-11
06:04

Ep. 150 觀步知病,走路藏玄機

看似簡單的走路其實非常複雜,除了動用我們所有的中樞與周邊神經系統,還有骨骼、肌肉、視覺、平衡感官和心肺功能,並且需要仰賴認知功能讓我們能判斷危險區域以避免跌倒等。

03-29
05:20

Ep. 149 請問女士們,蹲的還是坐的?

25年前(距今已36年了),我走進日本羽田機場的洗手間,一位年輕的西方女子忽然從廁所裡衝出來,一臉困惑、尷尬、慌亂,甚至要哭的樣子,她一看到我,好像看到救星,指著便盆說:「這是什麼?」我告訴她是廁所啊。

03-22
05:35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