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5至 21日,焦點時事包括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執掌中聯辦。除了國安背景外,鄭雁雄同時具政法委背景。農歷新年前夕,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發動按章工作,集會最後「流產」,但原來,一月期間,有五宗集會,取得了警方的不反對通知書⋯⋯
一宗致命工傷意外,僱主人間蒸法,家屬如何在傷痛中追尋公道?今集由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訴說協助家屬經歷,曾有一宗個案,由追討到完成訴訟,過程長達七年⋯⋯。
今年1月,必理痛等藥物缺貨,《集誌社》記者巡視本港三十多間藥房,都難以找到「幸福」(說的是幸福傷風素),但在「撲藥」期間,卻發現一種「藥物亂像」⋯⋯。
1月 8 至 14日,焦點時事包括:前《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就被控煽動罪出庭自辯,談及對新聞自由的看法。民生方面,法定最低工資將調升至40元,基層打工仔能受惠多少?此外,「必理痛」缺貨,我們發現了坊間一些「賣藥」亂象⋯⋯。
本周特約主持阿妙,用 18 分鐘為大家聚焦一周。政府為履行終審法院 2023 年裁決,在距離暫緩令期滿前三個月,推出同性伴侶登記條例草案,但法案本周三在立法會被大比數否決,是「愛國者議會」首次度否決政府法案。阿妙為大家重溫議員說了甚麼?司法覆核案申請人岑子杰,就當前困局有何建議?否決法案後,政府將持續違憲,法律界怎看會否造成憲制危機?港澳辦定調事件是行政、立法同司法「各司其職」,時事評論員楊健興又有何觀察?今集亦繼續跟進莊梅岩被封殺,她本周第三度發文,列舉多個例子指自己被藝發局、康文署、西九封殺,又透露原定 11 月重演的舞台劇《我們最快樂》可能「將被取消」,一收到通知就會安排退款。莊梅岩說了甚麼?當局和相關機構如何回應?另一宗重要新聞是,發展局局長本周回覆立法會質詢時,宣告備受爭議的「明日大嶼」交椅洲填海計劃,在今屆任期內未有條件開展。計劃前後撥款最少 6.1 億、已花近 4 億進行研究,一直關注議題的民間團體有何觀察?
本周特約主持阿妙,繼續用 15 分鐘為大家聚焦一周,全面回顧《蘋果日報》案的最新情況,以及講解控辯雙方多日來的結案陳詞重點。《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罪一案,控辯雙方在8月28日完成長達10日的結案陳詞。控方的結案重點,主要是舉證黎智英利用《蘋果日報》,倡議制裁,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仍繼續有串謀和勾結行動;辯方則集中證明控方舉證不足,質疑重犯證人張劍虹和陳梓華的誠信,要求法官考慮言論和新聞自由的重要性。案件完成156天的審訊後,法官押後宣判,但未有定出裁決的時間。主持本周訪問了多名在結案陳詞期間,連日到法庭旁聽的市民,了解他們經歷日曬雨淋,仍要到法庭的原因,以及借用他們的眼中,了解法庭現場的情況。
寫狗,也是寫人。之前寫貓,也一樣。 在元朗朗廈村偶遇唐狗大耳仔,跟牠走進了桃園士多,也聽了一個平淡卻有情的三代人故事。從種桃花開始,到現在經營士多,三代人感情,無論世事環境怎樣轉變,親情沒變。關於桃花王賴伯伯賴偉祥一家與大耳仔的故事,請看我在《Yahoo新聞》的訪問文章連結:https://bit.ly/3KhL7Wh 故事最觸動我的,是伯伯的兒子阿偉。本來是聽老人與狗的故事,慢慢,第三代卻說起自己的心事來。他四年前回到老家朗廈村,重新生活,經營士多,做過豬扒包及牛筋腩等色小食。好好過活,簡單生活,把過去的一切放下。 懂回頭,不後悔,不回望,但想起爺爺嫲嫲,村裏人的傳統基因,就完全表現出來:「如果早十多廿年,我可以孝順他們,多好,現在,不可孝順他們了。今時今日如果他們在,我會好孝順,帶他們飲茶,煮飯給他們吃。」 他明白,好多事情「返唔到轉頭」,現在父母還在,令自己「好好地」,才是讓他們安樂的良藥。「睡醒仍然見到你在,不用擔心。門響,知道你在屋中。」他數十年來未嘗入廚房,這幾年,應父親要求,買餸煮飯,弄幾味小菜給兩老。平日雖然不是同枱吃飯,有時煲湯煲糖水,會預兩老一份。外出買麵包、蛋撻、買父親愛食的燒鴨,通通預他們一份,這就是好好地生活。 珍惜跟吃飯的時間,因為,老爸身體日差。伯伯以往種桃花,可能不懂保護身體,灑殺蟲水時沒有做好防護裝備,傷了肺,現在經常氣促。以往爺爺同樣有此病,所以,農務幹活,不是這樣風花雪月的,也要有科技及保護自己的知識。 阿偉買過鱷魚肉、靈枝丸給父親保健,但是,父親感覺胃熱,通通不要,唯愛糯米酒,每天一杯半杯。走盡天涯路,回頭,阿偉心裏仍埋創傷。對所遇一切,內心有不憤。現在做士多,擺脫過去,賺到最多的,就是沒有壓力的生活。一切歸於平淡,過着隱居一樣的生活。他太太陳玉如,看到我們寫鄰居有利桃花,特別愛唐寅詩句「酒醒花前坐,酒醉花下眠」,也引用於桃園士多facebook裏。 目前,每天早起,讓父親看到自己,就是做得最好的一天。 Update:之前講過山村裏的街貓百億,有最新情況。牠因為以為餵牠的主人又把牠遺棄,兼且跌傷後腿,所以,一度不肯「回家」。最近,我路過這位鄰居 A 家門,看見他們和百億在傾偈,百億在腳邊轉來轉去的幸福場面,又再出現。原來,百億之前好瘦弱,所以,一直留在鄰居B家裏養病。現在,一切又再復完了,百億還跟靚靚菲傭姐姐和史納莎、雪橇犬散步。 相關聲演: 轉載|冼麗婷聲演|大時代老貓日記 百億等到好心痛? https://bit.ly/45eghrz (作者Patreon訂閱專頁「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 https://www.patreon.com/SinLaiTing)
編按: 探討學生不快樂的原因,上一篇說到,世界政治、科技在急劇轉變,最大的學問,不論學生、老師、教授、每一個人,是要懂得如何自處。 這一篇,主要講人文與科學調和的好處。聲演裏,既講吳大琪成長的故事,也由他說出,缺乏情感教育的學生,可能面對的情緒及學習問題,他任教的香港科技大學,正正會對這方面的問題。無論從成長經驗或是心理科學探究,他相信,人文、情感教育,能為學生打一口「抗逆針」。 冼麗婷 說到學生情緒問題,中小學生情緒有問題,大學一樣會接收情緒有問題學生。 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吳大琪說,以科大為例,最少十多年時間,存在學生抑鬱及自殺問題,接受精神科藥物的數量也有增加,沒有 slow down 跡象。學生到了要用精神科藥物,教授已處理不到。他認為學生受精神科問題困擾,不一定跟遺傳或天生有關,否則不能解釋那十多年不斷增加的個案數字。 他指出,科大與其他大學相比,有一個缺陷。科大專攻理科、經濟及金融,沒有醫學院也沒有文學院,缺乏精神專科支援,也沒有很多人文、情感教育,校園氣氛相對冰冷。「中大、港大情況好一些,因為他們有醫學院專科解決學生精神科問題,科大過去十年,則不斷增加輔導人手。」 到底,人文以及情感教育,能不能為應付情緒及心理健康問題,為學生打一口「抗逆針」?這個討論,由他自身的成長談起。 吳大琪的個人成長,正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人文與科學調和。他自詡比一般人懂得處理負面情緒。他的父親吳羊璧,曾在《文匯報》工作,寫很多文章、小說,跟香港文化界包括李怡和羅孚熟悉,但他跟某些左派文人下一代相比,並不擅長說話「吹水」。 「我是一個 scientist 的個性。」但是,父輩書稿人文薰陶,讓他心理素質不知不覺有了看不見的彈性。他說,人生中,曾經感覺朋友的虧欠,極度憤怒,最終,他的思維選擇原諒,為的是要放過自己。他不擅辭令,卻是從小願意接觸人的「怪人」。現在受訪吹水,耗費精力 make effort,「之後感覺好累」。其實,我跟他說話也「好累」。相關文章請看《Yahoo新聞》連結: https://ynews.page.link/W4qkP 。 (吳大琪曾任資優學苑院長六年,也是香港課程發展議會STEAM教育常務委員會主席。1991年科大創校加入物理系;2000年成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02年獲裘槎優秀科研者奬;2023年獲特區政府榮譽勳章) (作者相關訂閱平台「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 https://www.patreon.com/SinLaiTing)
今個星期,為大家講解兩宗新聞,分別是區議會選舉提名期結束,未能入閘的,不單是民主派,部分建制派細黨,都有想參人,但不夠提名票。還有香港同樂運動會,未開幕,就先引發建制派內訌。 #集誌社 #聚焦一周 #區議會選舉 #香港同樂運動會
《集誌社》聯乘獨立記者鄭思思,聲音演繹《立場新聞》案審訊來到最後一集。 案件檢控基礎是 17 篇被指具煽動意圖的刊物,其中 9 篇是由博客寫的評論文章。今集解構相關文章被指煽動的三大理據,包括文章被指對政府批評「無事實基礎」、「無提出改善建議」、「無提供全面客觀事實 — Full Fact」。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還有兩周宣判。這是 1997 年以來,首宗傳媒被控煽動審判的案件,56日的審訊涉及大量攸關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思辯,啟發思考,更突破想像,值得好好「細聽」。11月15日的裁決會讓公眾知道,究竟法庭認為《立場》以及兩位總編輯是否有煽動意圖?17 篇涉案文章是否具煽動性?傳媒是否有新守則和指引?評論又有無新紅線? 在等候判決之際,歡迎大家重溫Podcast 第一集剖析控方如何證明《立場新聞》以及兩位被控總編輯的「煽動意圖」; 第二集剖析 8 篇人物專訪和新聞報道,如何被控方指證是煽動刊物。 聲音演繹: Kenny Poon, 展程,海,容思盈
《集誌社》聯乘獨立記者鄭思思,製作一連三集 Podcast,聲音演繹《立場新聞》被控煽動的審訊答辯。案件檢控基礎是 17 篇被指具煽動意圖的刊物,第二集會剖析其中 8 篇人物專訪和新聞報道,如何被控方指證是煽動刊物。 庭上的爭議涉及新聞自由、法例詮釋以及編採風格,讓我們逐一細聽,一起走進立場新聞案的法庭,在 11 月 15 日裁決前重溫案件的檢控基礎和辯護理據。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還有一個月宣判。這是 1997 年以來,首宗傳媒被控煽動的案件,56日的審訊涉及大量攸關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思辯,啟發思考,更突破想像,值得好好「細聽」。上周的第一集剖析了控方如何證明《立場新聞》以及兩位被控總編輯的「煽動意圖」。 聲音演繹: Kenny Poon, 展程,海,容思盈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案還有一個月宣判。這是 1997 年以來,首宗傳媒被控煽動的案件,56日的審訊涉及大量攸關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思辯,啟發思考,更突破想像,值得好好「細聽」。 《集誌社》聯乘獨立記者鄭思思,製作全新一連三集 Podcast,聲音演繹庭上審訊答辯,帶聽眾一起走進立場新聞案的法庭;連續三星期、在 11 月 15 日裁決前為大家重溫案件的檢控基礎和辯護理據。第一集先來細聽控方如何證明《立場新聞》以及兩位被控總編輯的「煽動意圖」。 聲音演繹: Kenny Poon, 展程
編按:不少人,都曾經活在自己的幸福花園裏。這集的《波斯尼亞小鎮》,老闆阿卜杜拉和太太,八十年代,在如銀閃爍的Srebrenica,建立家庭和事業,過着幸福快樂的生活,怎想到九十年代初,會跌入波斯尼亞殘酷的戰爭之中。三家餐廳、湖邊別墅、遊艇,全都失去,最終一家倖存,已是上天絕大的恩典。 故事中有兩種人,有一種人,虎視眈眈,早就準備開戰;有一種人,毫無警覺性,相信和平。可是,「相信和平,愛好和平,不等於就可以身處和平」。 戰爭,教曉老闆仔阿德如何裝備自己:「在於我,我解決前途的方法,是盡量接受更多的教育,我已經完成大學,甚至完成碩士,也接受正式廚師訓練,即使萬一再次流離異地,也有一技之長。若果你懂得廚藝、理髮或是會計,到那裏都有人請你。所以,我的人生目標是在某一個方面做到極好、極專業,盡量學習更多,趁我還未結婚。」 希望你在周日有空閒的十分鐘,聽一下遠方的故事。 備註:故事按2009及2011年訪問寫成。 冼麗婷
編按:早前寫了米蘭昆德拉,看到作家按所處時代,決定去留,昆德拉是決定離開的人。這一篇,寫Orhan Pamuk的《Istanbul- Memories Of A City》,他是決定留下來的人。活在那裏,他把感情把看法寫在城巿的胸膛,是與伊斯坦堡親暱關係的城巿記錄。不同時代,不同地方,不同人,都有愛一個城巿的方法。冼麗婷
開學前打風,我都諗,如果人生沒有風雨多好?早前訪問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前院長李立峯,當然是談新聞,也談香港。講到希望,他不敢自欺欺人,如果講到好有希望,恐怕只會被笑「你有冇咁傻啊?」他暑假出版的新書《閱讀新聞—專業價值和媒體批判》,新聞系學生或非新聞系學生,都值得細閱。那次訪問,是一次愉快經驗。作為記者,跟有學術理論基礎、了解新聞操作、掌握新聞人想法與憂慮、又有相同理念與價值觀的學者,討論新聞可以怎樣做下去,路可以怎樣走下去,提一堆拷問過自己的問題,他按理論分析,即時回答,此時此刻,好過看一次心理醫生。攝影:陳奕釗、製作:George Lo冼麗婷冼麗婷簡介:曾在《蘋果日報》任職記者17年。2016年成為獨立記者/寫作人後,出版了人物專訪結集《見字如見人》。今天,仍然幻想能成為101歲女記者。建立Write House,寫字為家。 「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inLaiTing/posts
編按:本故事訪問時間,是於2011年6月,請以這時間來理解故事背景。 老闆仔阿德,居於曾經歷戰爭及屠殺的地方,對外面的世界是埋怨多於期望。「我看我們一家人回來斯城是很勇敢的,在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家園,盡一切努力重新建立......但這裏仍有不安全的因素。」那時因為塞族共和國的控制權,塞族人掌握行政,斯城裏的警察,九成是塞族人,他們有權截查所有居民,斯城治安工作,全由他們掌管。
有些人物,見過一次,點點滴滴,足夠嘴嚼一生。2018年1月21日寒冬,在美國普林斯頓森林小宅採訪余英時教授。因為他正式生日是陰曆正月二十二日,外間一直以為新曆一月二十二日是他生日,所以訪問當天,我到Brooklyn 滙合攝影師曾漢棟,他帶我去華人社區一間港式茶餐廳,特意挑了兩隻玫瑰黑燒鴨脾,簡簡單單,想帶些港式心意給余教授夫婦。 訪問余英時教授點滴(1)攝影曾漢楝、製作George Lo 冼麗婷簡介:曾在《蘋果日報》任職記者17年。2016年成為獨立記者/寫作人後,出版了人物專訪結集《見字如見人》。今天,仍然幻想能成為101歲女記者。建立Write House,寫字為家。「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SinLaiTing/posts
編按: 今回故事講生命的投資。在斯雷布雷尼察戰時、戰後,人身安全及政治都不穩定的時代,投資一盒香煙或是投資生命財產在一個地方,結果,完全可以是出人意料的。 冼麗婷 冼麗婷簡介: 曾在《蘋果日報》任職記者17年。2016年成為獨立記者/寫作人後,出版了人物專訪結集《見字如見人》。今天,仍然幻想能成為101歲女記者。建立Write House,寫字為家。 「WriteHouse 寫字為家 冼麗婷」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inLaiTing/posts 支持訂閱集誌社: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PayMe 訂閱連結(請在訊息欄填寫電郵接受每周電子報):https://qr.payme.hsbc.com.hk/2/BbUFG15x3D11Lcp4J7w68R
本周特約主持阿妙,用 15 分鐘為大家聚焦一周。今年黃金周內地旅客人數回升至疫情後新高,戲院和通宵麥當勞迫滿內地客;綜合旅客和經濟學者的意見,黃金周旺丁是否等於旺財?另外,回顧一下各區經歷超強颱風樺加沙洗禮後的樹木倒塌情況,樹博士詹志勇分析如何打破每遇颱風必有塌樹的局面。中秋將至,「候鳥」已是第四年向在囚人士家屬贈送月餅,今年有甚麼新情況?曾被判囚的前區議員陳榮泰,亦分享在獄中過中秋的點滴。
本周特約主持阿妙,繼續用 15 分鐘為大家聚焦一周。主持先解構莊梅岩控訴被演藝學院「封殺」的來龍去脈,究竟她在公開信中說了甚麼?校方欲勸阻她出席表演謝幕所為何事,與新任董事會成員是否有關?最新進展是校方與學生閉門會面,校方透露了甚麼訊息?第二宗值得關注的新聞,是反恐第二案歷長達 160 日的審訊後,陪審團一致裁定7名被告《反恐》罪不成立、部分人交替罪名成立,另一名被控企圖製造炸藥罪名被告亦罪脫。被告被關押多時後無罪,阿妙訪問了法律研究員,了解現行申索機制如何運作、有何困難?他如何解讀國安處警司在裁決後的發言?我們最後一起重溫,香港網球一哥黃澤林打入美網 32 強再創歷史,返港後分享他的經歷和感受。
王发喜
Xffxugut utux gxjg ugxxuu fxgxgg g fy yy yy yyyyyyyyyyyyyyygg gyy yy yy yyyycugcuugu uxx utxuttu utxyxtuut ututxtuxtxt uxu txutxtuyu不 哈哈 哈 ha 哈哈 哈 ha 哈 哈 哈 ha 哈哈 哈 ha 哈哈 哈 ha 哈哈 哈 ha 哈哈 哈 ha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0哈哈 哈哈 可 怕啊可 热 耳机 Xffxugut utux gxjg ugxxuu 叽啪叽 色卡是 垃圾死了 啪嗒可热了热了 上课咯去睡 了老婆快上课去恶 劣列个八嘎的O(∩_∩)O12553. .,,,,,!,,,,,,,,,::@@。。:@:。~!!~?~!,!~~!, 沙拉噶傻儿好的 好的 哈 哈 ha 哈哈 哈 ha 哈哈 哈 1 1 ha 哈哈 哈 ha 哈 哈 哈 ha 哈哈 哈 ha 哈哈 哈 ha 哈哈 哈 ha 哈哈 哈 ha 哈 哈 哈 哈 哈 哈 0哈哈 哈哈 可 怕啊可 热 耳机 Xffxugut utux gxjg ugxxuu fxgxgg 2 2 g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