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日常 - 想像校園

由小學一年班開始,到中學、大學,我們的人生至少有十多年都在校園裏度過。你還記得六歲那年第一日踏入小學,你的學校是怎樣的嗎?成長的快樂和失落,又藏在哪個角落? 學校是小朋友除家庭環境以外,最重要的成長與學習空間。由自我中心嘅世界,去到一個社區,小朋友在學校學習知識、建立關係、認識自己。 隨着時代發展,教育的需求演變,校園也由純粹提供學習場所發展至一個多元互動、用家為本、培養學生發展21世紀能力的複合教育與社區空間。建築師們如何因地制宜、配合學校需要,建構出既富美感又多功能的校園,為孩子營造一個理想的學習與成長環境呢?

Hello Future!

醫生、律師、老師,一看就知道他們的工作是做什麼?但建築師是做什麼的呢? 建築署早前舉辦「理想校園」設計比賽活動,讓學生親手設計心目中的理想校園,讓他們認識建築是怎樣一回事。 看著小學生動手造建築模型,喚醒建築師的設計初心…他們如何和建築結緣?為什麼會以建築作為人生的終身事業呢?

03-18
23:07

園境與環保設計

建築是一種空間藝術,亦能讓使用者體驗生活中的美好。透過校舍的環境與園境設計,建築師如何以人為本、結合自然元素,營造實用、舒適治癒、而具美感的學習空間? 學校設計上的細節,對學生的建立與成長有什麼幫助?

03-11
23:07

學校與社區

街道、庭園、廣場、市政廳,是城市的語言,也可以是校園設計的原素。常言道,學校是微型社會,所以建築師把概念融入學校設計之中,令學校化為城市中的一個小綠洲。 學校即將來到社區,對原本生活在此的居民有什麼擔憂呢?建築師會怎樣設計好學校,減少阻擋景觀視線和空氣流通呢?

03-04
23:07

細語建築

建築,是一門低聲耳語的藝術。 除了提供一個建築實體,給學生學習之外,建築師善用建築語言去設計學校,利用不同的方法去誘導學生在校園內發揮想像力。每一條走廊、每一個角度,每一個空間,都是建築師啟發小朋友思考與探索的機會。

02-25
23:07

圖書館與特別室

如果說學校是社會縮影,學校內的特別室就擔當了社區中文誤康樂設施的角色了。建築師想方設法把更多的陽光照入圖書館,打破室內和室內的界限;利用一度門,一扇窗把色彩和風情帶入美術室、音樂室;利用大量落地玻璃,將家政室和球場上的人連在一起,互通關心。 這些心思來自建築師的個人經驗和觀察,希望提供一個與天地融合的閱讀環境、一個令人豁然開朗的創作環境,將更多的色彩和視野帶入同學們的人生。

02-18
23:07

遊樂空間

課堂以外,學校亦是小朋友生活的地方,而玩樂正是當中重要的一環。建築師如何營造遊樂空間,讓小朋友得以自由發揮、快樂成長? 學校內最大的兩個舞台——禮堂與球場,在建築師的巧思下,成為靈活多變、層次豐富的場所,不同的活動都能在這裏進行。建築師更因應學校需要,構思出既獨特又能代表學校的設計,讓校長、老師與同學對校園更有歸屬感,人與人之間更能連結在一起。

02-11
23:07

課室之蛻變

課室,不應像一個密封的盒子。理想的課室,應是開放的、通透的、讓同學享受學習,發揮潛能的空間。 在設計課室時,建築師由整體佈局,到採光、通風、物料、裝置與設施等細節上都會細心考慮,以配合使用者的需要。當教學空間能內外結合,與自然融合,猶如在大樹下學習、探索,同學的思維亦會變得更加遼闊、更加活潑。 本集將透過不同中、小學的課室設計,了解建築師如何揉合各種設計與環保元素,提升學習環境,創建快樂而具創造力的校園。

02-04
23:07

校園企劃

學校建築設計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演變,從空間規劃、佈局、到使用者體驗,校舍設計出現了什麼突破性的轉變? 非標準設計校舍的出現,令設計變得更多元化。辦學團體可更與時亦進,因應教學理念同需要,參與設計方案,建築師亦因地制宜,為學校度身定做理想校舍。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建築師如何巧妙地利用低樓層的學校建築佈局,創造充滿啟發性的學習空間?本集將介紹不同以低樓層概念建築的校舍,建築師如何透過各具特色的設計,鼓勵溝通、互動與學習?在空間運用上,學生與老師如何發揮想像,並在當中建立與成長?

01-28
23:07

校園進化錄

走進不同學校,聆聽不同時代的建築故事。 行七層樓梯上天台小學讀書,累嗎?火柴盒學校細小,但怎樣利用好空間呢?由標準設計學校到千禧校舍,是配合九年免費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時代產物。今日的後千禧學校,建築師會怎樣設計? 校舍的進化也是教育理念的進化。

01-21
23:07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