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象形音声
象形音声
Claim Ownership

象形音声

Author: 布奇

Subscribed: 0Played: 1
Share

Description

聊电影和其他,而非借电影聊其他。
38 Episodes
Reverse
其实不必细究《刺杀小说家2》剧作细节上的粗疏,这部电影在整体上就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即:这部电影只有解构创作行为的故事外壳,只有双故事互文的结构外壳,但其实质,根本没有进入解构范畴,根本没有进入双故事互文范畴。本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 感冒和电影。2. 消极的热情。3. 电影何必崇高?4.“电影应该拍什么像什么!” & “电影的虚假感”5. 建议电影创作者重拾“采风”传统。6. 2025年了,“解构”和“互文”不时髦了。7.“人物弧光”和“人物危机”很俗套,但你《刺杀小说家2》没有。8.《刺杀小说家2》的故事,放在网文界是什么水平?9. 别对标《改编剧本》或者《巴顿·芬克》了,先达到1996年李连杰主演的那部的水平,再说其他吧。
《东极岛》借真实历史事件之壳,行拍摄类型片、爽片之实。然而,即使允许它如此,影片仍然有诸多问题。《东极岛》的故事内核不来自真实历史事件,那它的内核又是什么?来自哪里?本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01. 潜艇为什么看起来大?《东极岛》的拍摄策略。02. 水下戏拍得好,但也有失真之处!03. 表演和“表演表演”;《东极岛》中的表演整体水平如何?04. 为什么倪大红的表演是《东极岛》中最好的?05. 女性力量(物理)& 女性力量(形象)。06.《东极岛》到底要拍什么?“主题杂糅”和“角色行为动机模糊”。07.《东极岛》台词问题:该说话时不说话,该闭嘴时不闭嘴!08. 电影关键信息的交代,对电影沉浸感的影响。09.《东极岛》和“彩虹战士”;古老的、史诗的、空灵的、血性的…10. 电影主题曲《东极谣》唱的是什么?
阻碍陈佩斯对抗强权的最大绊脚石是什么?从电影《戏台》可见一斑。本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 电影开始的战争戏,最大问题不是制作,是剧作!2.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可以包容“场景单一”,也可以包容“多台词”“多对话”。3.《戏台》的配乐用得怎么样?4. 黄渤,表演天才!黄渤表演>陈佩斯表演。5. 批判的本质是什么?6.“鲁迅模仿秀”。7. 创作上的抽象≠在创作上玩儿抽象。8. 别拿大帅不当干部!9. 名为《戏台》的电影里,却没有一个人物真正懂京剧?
一个大胆预测——《你行!你上!》是姜文创作生涯的拐点。本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 有一千个读者,有几个哈姆雷特?2.《你行!你上!》和《让子弹飞》的根本异同?3. 姜文和标签“姜文”。4. “精神文明建设”和“隐喻投喂”。5. 姜文在《你行!你上!》里的哪两处,倾注了真情实感?6. “这场戏有惊悚片、恐怖片的氛围!”7. 又见哪吒!8. 电影里本来有的赵本山演的谁?9. 姜文和观众,谁是儿子谁是爹?
詹姆斯·古恩是在用电影《超人》骂街吗?骂得还能更直白一点儿吗?这部《超人》是在侮辱谁的审美?侮辱谁的智商?这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 用拳皇/街霸搓招式打斗击败超人?真有你的,卢瑟!2. 超人的“原生家庭”必须是幸福的!3. 超人的地球父母 VS 超人的氪星父母。4. 导演为什么不让超人飞?5. “遛狗不牵绳,等于狗遛人。”6. 詹姆斯·古恩:“普通观众/民众,都是无脑的乌合之众罢了!”7. 詹姆斯·古恩!你知道什么是“时空裂缝”吗?8.《豺狼的日子》招惹詹姆斯·古恩了?9. 扎克·施奈德的《超人:钢铁之躯》,主题是“环保”。
在电影特效大行其道的时代,《F1:狂飙飞车》里的赛车场景提醒人们:目前的电影特效水平,无法复制实拍带来的独特魅力。这部电影的人物和故事非常工整、非常细腻,足以打动很多观众。可是,也不必回避其人物和故事的虚构感。而这种虚构感,很有漫画人物和漫画故事的风格。本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F1:狂飙飞车》为什么会让人想到《点球成金》?2.《F1:狂飙飞车》的动作场面和《壮志凌云:独行侠》的动作场面。3. 为什么看电影?4. 电影故事和人物的真实性如何?5. 寄情赛车运动的孤魂野鬼。6. 桑尼这个人物身上的虚构感。7. 主角桑尼的“圣人气度”和“殉道者气质”。8. 次主角约书亚和桑尼除了有一新一老的对比关系,还存在哪种人物对比关系?9.《F1:狂飙飞车》的结局 VS《点球成金》的结局。
《酱园弄·悬案》的演员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制作不可谓不精良,但它为什么就是让人觉得不好看?是因为它缺了点儿什么。本期节目聊聊这部电影缺了什么。也聊聊它的主干;聊聊它的形式感;聊聊里面众明星的表演。本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01.《酱园弄·悬案》主创们的艺术共识是什么?02. 陈可辛是不是个称职的导演?他的能力边界在哪儿?03. 陈可辛的职业操守。04. 电影对故事发生的那个时代呈现得怎么样?05. 借《酱园弄·悬案》里的角色,聊聊什么是人物,什么是人设。06. 电影应该拍的究竟是什么?07. 拆解一下电影里两场“形式感”非常强的戏。08. 建议把编剧和野猪关在一起!09. 需要主线!10. 章子怡的表演能否“脱相”?11. 赵丽颖、杨幂、雷佳音、王传君以及李现的表演表现。12. 易烊千玺的表演 VS 赵本山的表演。13. 这部电影的主创把创作发力点放在哪儿了?
聊聊那部没拍完的电影。多聊一点儿电影本身,少聊一点儿电影主题。讲讲电影形式和内容的匹配。重点讲讲电影里演过“卖鱼佬”那个演员的表演。很多人根本没理解“卖鱼佬”在电影里究竟做了什么,太多人误解了“卖鱼佬”。本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 一部电影的主题严肃、立意崇高,就一定是好电影吗?2. 这部电影在构思上、形式上,想做什么样的创新?3. 导演不给剧本,也不指导表演,电影该怎么演?4. 镜头天然带来的表演成分。镜头下都是戏。5. “卖鱼佬”到底是不是在耍大牌?6. “卖鱼佬”对电影和表演的理解在第几层?7. 导演的行动力和勇气。
号称“碟中谍系列”最后一部的《碟中谍8:最终清算》,整体来看不如此系列的大部分其他作品,但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借由此片,聊聊“碟中谍系列”里那些让人难忘的剧情,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同时讲讲商业类型片审美的培养。本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 “第一个进入脑海的创意”“创作的直觉”。2.《碟中谍8》在整个“碟中谍系列”中处于什么位置?3. AI大反派 & 新神 & 命运。4.《碟中谍3》中,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所演的反派何以经典?5.《碟中谍3》里极致隐藏的麦高芬,解放了创作者,也解放了观众。6.《碟中谍8》的文戏为什么让人昏昏欲睡?真是电影文本有问题?7.《碟中谍8》的潜水戏,潜艇滚动和鱼雷威胁,本可以拍得更好。8. “碟中谍系列”中,某个极度出彩的人物的“死感”!9. “碟中谍系列”在“碟7”和“碟8”问世前,已经终结!
《攻壳机动队》并不算一部烧脑电影。但是,不烧脑不代表它不优秀。其风格、其创作,确实深刻影响了其后很多科幻电影的创作方向。本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 娱乐型故事的严肃化。2.《攻壳机动队》晦涩、深刻、艰深,但它不烧脑。3.《攻壳机动队》三个比较晦涩的部分,一一解析。4. 性别是否是此电影的关键议题?5. 草薙素子的爱好指向了什么?6. 最后,素子小孩义体的特征。7. 电影探讨的问题很深刻 = 电影拍得好?
1987版《倩女幽魂》最近重映。这期节目说说聂小倩这个人物角色。同时从这个角色说开去,聊聊演员和角色气质的契合。本期节目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 一个关于1987版《倩女幽魂》的传闻。2. 借着这个传闻,聊点DeepSeek上搜不到的。3. “悲情角色”和“苦情角色”有什么区别?4. 电影《勇敢的心》的主角威廉·华莱士,《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和罗丝,以及聂小倩。5. “疼痛感”--“破碎感”。6. “不适应感”--“麻木感”。7. 聂小倩这个角色,其实可以被演绎得更丰富一些。相关视频:《难破船》现场
电影《还有明天》的成功,是“类型化”的成功,不是“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功。导演的电影技法、类型化处理水平可以给到8分,电影拍得很流畅,动人处足够动人,紧张处足够紧张,非常不错;但稍微严肃一点看,在女性主义/女权主义这个主题的呈现和表达上,《还有明天》只能算勉强及格。这部电影有太多重要文本的缺失,也太多矫饰了。本期节目中,会聊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还有明天》中的剧情反转和人物反转是怎么做的?2.电影里母女关系的实质是什么?3.鲁迅的著名讲稿——《娜拉走后怎样》的含金量还在提升!4.电影最后,女主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然后呢?5.《还有明天》选取的故事发生时间其实非常取巧!6.电影中,时代洪流和精英视角的缺席对影片表达有什么影响?7.“阶段性胜利”不强调“阶段性”,就是提前开香槟!8.电影里,舞蹈化呈现家暴、抹去女主伤痕这些所谓的艺术化处理,如何改变了影片气质,又让影片损失了什么?9.电影圈里是没大人了吗?
聊聊新版《花样年华》,音频涉及以下内容。1.王家卫太TM坏了!情人节骗情侣看《花样年华》!2.电影里,周慕云和苏丽珍的另一半出轨的诱因是什么?3.“扶我起来,我要小姐!”“骑自行车去风月场所!”4.《花样年华》里爱情所处的“中间态”。5.新版《花样年华》增加的内容,对2000年的观众有什么意义?对2025年的观众又有什么意义?
再次聊聊哪吒这个神话人物形象。
导演饺子在这部电影里充分展示他的视觉呈现能力,不论是细节的细腻呈现,还是宏大场景的营造,都很出色。但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剧作有非常大的问题!上面音频影评里,我们分析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视觉呈现好在哪里,它的剧作问题又出现在哪里。我们还开了开脑洞,聊聊《封神演义》里原版哪吒形象的厚重之处,以及原版哪吒故事中那些意味深长的关键情节、关键设定。1.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哪些地方几乎“照抄”了79版《哪吒闹海》?2.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里哪吒的“烟熏妆”,灵感就来自79版《哪吒闹海》!3.导演饺子的处女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如何体现了饺子的视觉呈现能力?4.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定身咒”的锋利感为什么能感同身受地传达给观众?5.《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格斗动作戏为什么给人拳拳到肉的感觉?6.《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宏大场面的营造。7.即便如此,为什么饺子仍然不能跻身“顶级视觉创作者”行列?8.《哪吒之魔童闹海》对《黑客帝国》的借鉴。9.《哪吒之魔童闹海》对《卧虎藏龙》的借鉴。10.为什么饺子的作品有一种拼贴感、拼凑感?11.《哪吒之魔童闹海》里的搞笑情节、动作场面在剧作上的作用,它们是如何喧宾夺主的?12.闯三关的情节其实并没有为电影的主题服务。13.那是旱獭!不是土拨鼠!是旱獭!不是土拨鼠!14.为什么说《哪吒之魔童闹海》“反强权”的主题表现得并不好?15.《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故事内核其实是“精英叙事”!16.原版哪吒故事的厚重之处在哪儿?哪吒为什么要“削肉还母”“剔骨还父”?17.哪吒这个神话人物永远长不大的设定,有什么寓意?
伍迪·艾伦形容自己和伯格曼的区别原本大家以为《十三邀》采访伍迪·艾伦的海报是PS的,结果许知远真的采访到了伍迪·艾伦。但是对喜欢电影的人,对喜欢伍迪·艾伦电影的人来说,这次采访的深度太浅,太流于表面。许知远和伍迪·艾伦这次访谈,并没有太实质、太深入的交流,更像是许知远的一次成功“追星”。1.《十三邀》是纪录片。2.作为访谈类节目/纪录片,《十三邀》的剪辑有什么问题?3.《十三邀》中的许知远所折射出的当代人“姿态大于实质”的问题。4.伍迪·艾伦身上有哪些标签?凭借这些标签能了解伍迪·艾伦吗?5.节目中,许知远在电影院看的并不是伍迪·艾伦的电影。6.《十三邀》节目里的许知远,对电影和书籍是什么态度?7.节目里,许知远面对伍迪·艾伦的紧张,对伍迪·艾伦的崇拜,究竟因为什么?8.流连于“姿态”之中无法自拔的人。
圣诞节非常适合看“虎胆龙威”系列。这次给大家推荐的是《虎胆龙威2》。这个系列的前三部剧情都非常精致、扎实,这次推荐的《虎胆龙威2》更在雪天场景营造上特别出色,非常适合喜欢雪天氛围的观众。1.躲进电影营造的冰雪世界,沉浸在发生在冰天雪地的故事里。2.很多观众会在某个阶段“主动丧失”欣赏优秀商业电影的能力。3.《虎胆龙威2》里恐怖分子实施恐怖行动的核心理念。4.剧情/故事对电影重要吗?5.“虎胆龙威”系列算不算“老登电影”?6.“老登电影”这个概念有什么现实意义?7.《虎胆龙威2》有损美国警察的形象,还是光辉了美国警察的形象?
本期短评一下美剧《传奇办公室》。这是一部老派、写实风格的间谍剧,没有太多浮夸的剧情设计。1.这部美剧《传奇办公室》豆瓣评分偏低了。2.美剧《传奇办公室》剧情中,融入了当前全球热门事件。3.美剧《传奇办公室》第一季第3集中,迈克尔·法斯宾德有一段“雄辩台词”,一起赏析。4.间谍/特工职业的本质。5.美剧《传奇办公室》对“渺小个体”和“强大组织”之间冲突的表现,以及现实中可能是什么样。
有人在《爆裂鼓手》里看出了励志、奋进;有人从里面看出了极端变态,看出了扭曲的价值观。可能这两种观点都没有全面地理解《爆裂鼓手》,都只看到了这部电影的一个侧面。其实《爆裂鼓手》这部电影几乎没有价值取向,而只是在简单地、准确地描述一种“真实”。导演只描述,不评判。从“第19个英文字母”和“第13个英文字母”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可能稍有戏谑,但也可能是最简单、最直接进入电影描述的这种“真实”的途径。1.《爆裂鼓手》传达给观众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感受如何储存在观众的情感记忆里?2.《爆裂鼓手》的“余韵悠长”体现在哪两个方面?3.“多义性”电影分几类?《爆裂鼓手》属于哪一类?4.为什么有的观众会认为《爆裂鼓手》是励志片?5.为什么有人从《爆裂鼓手》里看出了变态、扭曲的价值观?6.从福柯的权力理论看《爆裂鼓手》,到从“第19个英文字母”和“第13个英文字母”的角度看待《爆裂鼓手》。7.男主尼曼不仅在师生关系中扮演“第13个英文字母”,在生活中也习惯性扮演“第13个英文字母”。8.老师弗莱彻不仅在师生关系中扮演“第19个英文字母”,在生活中也习惯性扮演“第19个英文字母”。9.电影在哪几处剧情展示了尼曼盛气凌人的一面,也就是他隐藏的“第19个英文字母”属性?10.电影如何展示弗莱彻臣服他人的欲望,也就是他隐藏的“第13个英文字母”属性?11.弗莱彻这个角色被观众普遍误解的两个方面。12.你看出尼曼、弗莱彻二人的高度相似性了吗?13.电影最后,尼曼的鼓乐巅峰是如何达成的?这个过程中弗莱彻起到了什么作用?14.电影结尾尼曼打鼓,先慢下来再提速的操作,是为了什么?15.现实中请及时抽离权力不对等关系。🎞️ 两个变态相互折磨。终于在电影最后一起到达音乐顶峰,达成大和谐!
电影《十二猴子》的故事从来没有被解读清楚过。时空旅行、精神臆想、哲学分析,都不能完美地解释它的剧情。本期节目我们从一个从未有过的角度聊聊这个故事,这或许是目前你能听到的这部电影最通透的解析。比厘清《十二猴子》的剧情更重要的是,本期节目会让你重新领略这部电影中的浪漫和诗意。1.聊《十二猴子》无法绕开1962年的短片电影《堤》。2.想看懂《十二猴子》为什么要参考2011年的电影《源代码》?3.“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并不能清楚解释《十二猴子》的故事。4.严谨的科学理论、完美的故事逻辑,是衡量一部科幻电影好坏的唯一/最高标准吗?5.短片《堤》和《十二猴子》是什么关系?6.回忆和经历过的普通瞬间有什么区别?7.你真的看到主角詹姆斯·科尔(布鲁斯·威利斯/饰)穿越时空了吗?8.《十二猴子》和《堤》里的穿越究竟是怎么发生的?9.为什么说《十二猴子》的故事不能单纯看作是主角的幻想?10.电影主角詹姆斯·科尔进入的时空是个什么样的时空?11.《十二猴子》和《源代码》的深刻关系。12.电影描绘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但不止于此。13.《十二猴子》和《堤》真正的情感核心是什么?14.电影里两处无法解答的疑问。15.《十二猴子》叙事结构传达的宿命感。这种宿命感和俄狄浦斯的那种宿命感有什么区别?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