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匣

<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hyphens:auto;text-align:justify;" data-flag="normal">贝壳匣</p><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hyphens:auto;text-align:justify;" data-flag="normal">时代:此时此刻</p><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hyphens:auto;text-align:justify;" data-flag="normal">好奇心私人博物馆藏</p><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hyphens:auto;text-align:justify;" data-flag="normal">材质:<span> 100%</span>的热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刁钻古怪的兴趣、清奇独特的私人视角、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事物与思想、一起虚度的<span>1-2</span>小时</p><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hyphens:auto;text-align:justify;" data-flag="normal">策展人:努力不秃的波波、总想退休的珮珮</p><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hyphens:auto;text-align:justify;" data-flag="normal">此展品每月不定期展出</p><span><br /></span>

Vol.09 贝壳漫谈:游客地狱,学陶人天堂,景德镇值得一去吗?

好久不见,经历了大半年的沉寂,终于迎来了新一期的节目。公司倒闭后30+的中青年要如何重新开始?大厂裸辞又将如何规划未来?异地恋爱要怎样才能保持感情稳定?带着以上上种种课题,我们相约来到景德镇——中国的瓷都。在这里深度体验陶瓷文化,感受陶泥瓷土蕴含着的别样感悟与疗愈。是的,这是一期关于景德镇的全方位旅游体验报告与学习心得白皮书。三宝村里的田园风光陶然集藏在罗汉肚兜兜里的佛头少女感十足的内八字认真捏泥巴的大家特报:本期音频因原始音频部分丢失,所以有大段补录插入,在听感上可能会造成割裂。还请多多包涵。本次展品导览00:00:30 开场白:节目断更的这半年我们都在做什么-游客视角(单人补录)-00:08:53 景德镇印象关键词00:14:54 旅游景点红黑榜-陶瓷学员视角(双人现场)-00:28:08 捏泥学问多,课程怎么选?00:40:26 泥巴中的人生哲理00:54:31 景德镇,魅力何在?-尾声-01:02:27 景德镇正确的打开方式Music list00:00:00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小星星变奏曲00:00:30 埃尔加-威风堂堂进行曲(钢琴版)01:09:25 棱镜乐队-克林关于节目《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您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beikexiabbpp@hotmail.com

09-06
01:14:27

Vol.08 昭和奥特曼:为什么男人都爱皮套人打小怪兽?

2022年日本知名的动画制作人庵野秀明把奥特曼搬上了大荧幕,使这个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形象又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在访谈中庵野秀明也多次提到,以奥特曼为代表的特摄作品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奥特曼作为一个诞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延续至今的IP,其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受到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的热爱。本期就让我们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畅谈一下可能是大多数男生儿时英雄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宇宙的英雄——奥特曼的魅力。特别展词:圆谷英二(Tsuburaya Eiji )日本特技摄影师,摄影导演,节目制作人。圆谷株式会社创始人及首任社长。本次展品导览00:00:50 开场白-童年回忆-00:07:28 小男生们的迷惑行为00:10:45 特效还是现实?真的分不清00:14:35 不一样的英雄主义-成年回顾-00:18:07 强烈的时代特色和灵活的昭和卧蚕00:24:28 令人脚趾抠地的新世代00:30:25 特摄发展史与奥特曼的诞生00:36:08 是什么造就了经典-发散讨论与尾声-00:48:38 为什么长大后依然热爱不减?00:53:39 请儿童节目尊重儿童!Music list00:00:00 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00:00:45 Johann Strauss II-蓝色多瑙河00:56:41 LINE-永远的奥特曼关于节目《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您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beikexiabbpp@hotmail.com

01-31
59:57

Vol.07 马蒂斯特展展评:再伟大的灵魂与艺术也经不起垃圾策展

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在种种原因之下,时隔一月有余我们终于更新了。本期的话题是对我们今年8月在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国内首次马蒂斯个人作品展——“马蒂斯的马蒂斯“的回顾展评。这是一次非常难受的观展体验:混乱的观展动线、难以琢磨的策展思路都使我们在观展过后,不但没有更加敬佩马蒂斯,反而对这位艺术大师的实力产生了质疑。究竟是马蒂斯被艺术圈过誉,还是另有原因?经过了之后的更多了解,我们发现一切都是策展的错。近年来博物馆热,展览热也在不断的升温,加之三年疫情对于过去大家所依赖的影视媒体的打击,似乎人们习惯了把博物馆或是展览当作另外的精神营养补充品。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怎样的展览才算是合格?只要有高质量文物艺术品,或者创作、收藏者足够知名,就能简单粗暴的提高展览质量吗?看完这次马蒂斯特展之后,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值得,也有必要被讨论。特别展词:亨利·埃米尔·伯努瓦·马蒂斯(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 )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雕塑家及版画家。现代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次展品导览00:00:00 开场白-观展吐槽-00:05:17 一团糟的观展动线00:09:56 缺失的展品分类信息00:11:13 挂羊头卖狗肉的宣传噱头00:16:13 姿态傲慢vs专业度缺失00:21:44 文化在地化的必要性00:26:50 吃相难看的商业化-关于艺术家-00:28:56 马蒂斯只是徒有虚名?00:39:45 艺术“边角料”真的不值得被展出?-发散讨论与尾声-00:47:40 全民“展览热”之下,我们真正期待怎样的展览?Music list00:57:04 陈婧霏-如梦关于节目《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您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beikexiabbpp@hotmail.com

12-06
01:00:29

Vol.06 局部弥散:螭吻or鸱吻?傻傻分不清

这个月珮珮临时有事不在,原定的内容只能暂且搁置,但我们每月更新的承诺不能鸽。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于是波波的独播专栏——局部弥散,就此诞生。 在这个新的专栏里,我们旨在去拾遗和解构往期话题中那些有意思的没有展开的细碎思绪们。希望能够挖掘这些背后更深层次思考和意义。作为专栏的首期,本此的内容依旧是对独乐寺的回响。通过独乐寺我们得以窥探到古建筑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它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皆有数不尽的故事可以言说。这一次就让我们从“头”说起,聊一聊鸱吻的故事。特报:本期音频在录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控的失误和状况,所以在听感上可能不是很好。还请谅解。本次展品导览00:00:00 开场白00:04:57 关于螭吻的灵魂三问:它在哪里?什么样子?为什么在这里?00:09:26 历史上的人们都是如何认知螭吻的00:17:18 汉代建筑上的飞鸟饰是如何过渡到鸱尾形象00:31:49 摩羯为啥走到哪儿都遭嫌弃00:40:56 古建筑并非是时代的弃儿或博物馆里的过往Music list00:08:00 帕海贝尔-卡农00:46:50 房东的猫-愿你有故乡关于节目《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您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beikexiabbpp@hotmail.com

09-30
48:59

Vol.05 关于养猫我一直是新手:放下“人类凝视”后,我们开始真正爱猫猫

说起猫我们会联想到什么样的词汇?在传统概念中是狡黠的,机敏的,是忠臣的对立面;在当代来讲它又是可爱的,蠢萌的,是来自神秘地外文明的喵星人。这些看似是我们对于猫咪自身的特征的提炼,可深加思考则会发现无处不在的“人类凝视”。我们对于动物的宠爱从来都不会毫无来由。除了描述动物本身的自然属性以外,还要赋予它们吉凶善恶,道德乃至神性。我们今日用卡通形象来塑造猫,与5000年前埃及人崇拜猫首人身的巴斯特女神并无二致。这一期的节目中我们有幸迎来了第一位驻场嘉宾——汪大喵。由此作为切入点,我们来聊聊关于人与猫的各种话题。本次展品导览00:00:28 往期内容纠错00:05:39 正文开始:特邀嘉宾汪大喵00:08:09 与猫结缘的那些事00:24:28 历史中的人与猫——跪舔不是今人独有00:28:24 影视中的猫咪角色,究竟是猫还是人?00:41:41《关于养猫我一直是新手》让猫回归猫本身00:58:53 养宠物=人性之恶?Music list01:07:54 つし あやの-猫になりたい特邀策展人蓝白英短喵星人——汪大喵关于节目《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您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beikexiabbpp@hotmail.com

08-18
01:11:01

Vol.04 梁思成与林徽因:老生常谈的情史之外,才是更精彩的人生

大家好,终于又见面了!本期是清明踏青三部曲的最后一期,作为收尾我们来聊一聊2010年播出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说到梁思成与林徽因你会想到什么?近年来,随着文物热潮和博物馆热,梁思成作为古建筑领域的开山学者之一渐渐的走入了公众的视野,而林徽因则更久负盛名。她的美貌,她的家世,她的爱情都是津津乐道的饭后谈资。记录片却给了我们一些不一样的视角,抛开那些花边我们能看到不再是刻板印象的学者和民国才女的两个人。纪录片所传达出的不仅仅是历史的某些面向的真实反馈,也有对于现代人的启示作用。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真正的苦难,什么又是人类宝贵而伟大的精神。本次展品导览00:00:08 播客制作阶段性总结和感悟00:01:59 发现《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契机与到底何为纪录片00:19:13 从教科书里活过来的梁启超00:24:59 什么是教育?换个角度看父权00:47:44 因梁林而转变的留学观00:56:44 建立跨国友谊到底有多难?01:09:44 被大时代左右的学术和命运以及在后现代社会为什么这样的精神难觅踪迹?01:34:01 回顾三期节目的总结时间Music list01:37:30 朴树—在希望的田野上关于节目《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您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beikexiabbpp@hotmail.com

07-12
01:40:52

Vol.03 天津独乐寺游记:一梁一柱皆故事,千年古刹的风云史

紧接上期天津蓟县之行的漫谈,这期我们来重点来聊一聊国宝——独乐寺。一座隐匿在山区小城中的辽代建筑。当你置身在古刹,古建筑、古柏、路过停留在屋脊上的落鸟,风拂过佛铃传出轻灵的声响,一切的一切仿佛是这座古寺在向你诉说千年前的传奇。现代城市所带给我们的那些焦虑和紧迫感也被它轻轻的拂去,扑面而来的是在这里静止的时间层叠累积出来的一种绵长而幽邃情感,在拨弄心弦。如果听完节目让你对古建筑产生了一丁点的兴趣,请务必去现场亲身感受辽代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与感动。本次展品导览00:00:08 开场白与系列节目预告00:02:26 辽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及辽构是什么00:17:22 独乐寺的历史00:21:50 古建筑小白的游览感受00:44:20 古建筑爱好者的猛男落泪时刻分享00:58:21 总结陈词时间Music list01:00:33 长安幻世绘—自得琴社公元907年,在农民起义和藩镇攻伐接二连三的浪潮之下,曾经灿烂恢弘的唐帝国轰然倒塌,中国从此再次进入了大分裂时代。就在这一年,在中国北方的契丹民族迎来了一位不世出的英雄——耶律阿保机,他在诸部的推举下正式接任了可汗。因不堪战乱之苦流离失所的人们或是南逃或是北迁,同时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一同涌入北方边陲,契丹民族得已迅速的发展壮大。很快的,阿保机不满足于可汗之位,他看到了更大的机会。中原长久的割据和分裂让这位草原英雄觉得是时候可以一展宏图了,于是在唐亡9年之后,公元916年契丹正式建国。(图片来源:维基百科,作者:苍天熊猫)916年契丹建国,中原正处在五代十国的大分裂之中随后历经五代——北宋,辽在中国北方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他们所创立的“南北院”制度为后世的多民族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辽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兴建的宫殿、庙宇、塔楼等建筑就被总称为辽构(辽代木结构建筑的简称)。我国现存的辽构仅有8座,而天津蓟州的独乐寺独的山门与观音阁就占其中两席。除此之外,独乐寺还是我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可见其在中国古建筑研究与古建筑史上的地位之重要。同时它还是我国近代古建筑田野考察的起点,作为我国近代古建筑研究向世界展现的第一成果。独乐寺有这么高的学术地位和研究价值,它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作为重要的佛寺建筑受到了历代王朝的重视,辽代以后元明清各朝屡有修缮。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独乐寺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历代文化叠加的千年古刹。相传独乐寺始建于隋或唐初,独乐寺的寺名始自唐代的安禄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之意。“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著名的安史之乱也发端于此处。但可惜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山门与观音阁是辽代统合二年(984)重修,无法真正目睹盛唐之下的独乐寺的宏伟壮阔。独乐寺山门为面阔三开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建筑,是我国现存之最早的庑殿顶山门。设有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都为五铺作双抄。内部为彻上露名造可见其梁架结构。正脊两端的鸱吻是辽代原物,而正脊与侧脊均为后人补建。独乐寺山门中央之独乐寺匾为明中期严嵩亲笔手书题字,门内两侧有两尊辽代彩绘泥塑形象是哼哈二将,裙摆处彩绘应为明清重绘。明,严嵩所提独乐寺匾观音阁为我国现存之最早的多层阁楼式建筑,通高23米,外观为双层阁楼,实则内有暗层,为明二实三的阁楼。与山门相同每层出檐下设柱头,补间和转角铺作,形制为7铺作4抄。出檐下之外侧立柱为乾隆是修建,后来建国后进行文物重测普查,用碳14放射定年法发现其主要木构乃是唐代木料。独乐寺观音阁(摄于民国)额相传为李白手书(阁字之下有小字“太白”二字),下层匾“具足圆成”为清咸丰帝御笔。观音之阁额明清时亦有修缮,两层出檐侧脊与正脊都为修缮后的建筑形式但脊兽与明清时期不同,疑为辽代重建时的原物。阁内供奉一尊高16.08米的十一面观音立像,两侧各有一尊小菩萨立像。这种拱卫型摆放方式亦常见于隋唐宋时期,后来在建筑中也有广泛应用。从唐中晚期至宋流行的挟殿建筑风格。四壁有十六罗汉与明王彩色壁画,为元代绘制明代重描。阁内观音立像(因内部并不允许拍摄,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节目《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您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beikexiabbpp@hotmail.com

05-31
01:07:37

Vol.02 贝壳漫谈:当豆浆和油条不可兼得,至少还有旅行

今年4月份的末尾,正巧也是谷雨的时节。从阳历上讲,2023年的3分之一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悄悄溜走;从阴历上来说,春天来到了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个时节里我们决定进行一场没有顾虑的远足,走出城市直面自己的内心,不留遗憾地去抓住这个春天的美好。这是正式节目的前置期,一期没有正式编号的漫谈节目。我们想赶在春天的尾巴来和大家聊一聊踏青,古建和历史人物,并从中试图探讨人生与现实中的困境课题。身处当下这个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枯燥而单调的两点一线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生活好似只剩下了“活”而没有了“生”。“活”是“生”的基础也是前置条件,可为什么我们的汉语恰恰以“生”为开始而并不是“活”呢?这次节目,我们来聊一聊为什么现代社会使我们如此的焦虑和困惑,又该如何摆脱单调生活带来的重压。也许明白生活的真谛,寻找自己人生的终极意义才是解脱一切的关键,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假使你一时无法找到人生的锚点,也依然需要拓宽自己脚下的路,为以后的人生做好准备。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打开感官体察生活,尝试做出细微的改变,这些都是向好的努力。但如果暂时都无法做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本次展品导览00:00:13 远足的成行的诸多缘由以及1/3年的精神状态汇报00:07:49 我们为什么焦虑:从个体感受到社会因素00:15:41 尝试改变的开始——观鸟与园艺00:24:31 蓟县踏青之启程00:30:16 食住行全方位测评00:44:03 跳出城市对人的异化,选择真正想要的人生Music list00:48:56 The Sore Feet Song - Ally Kerr关于节目《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您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beikexiabbpp@hotmail.com

04-30
51:59

Vol.01 《塞拉菲尼抄本》:如果看不懂,书籍还能做什么?

大家好,这是《贝壳匣》的第1期正式节目。本期我们一起来聊聊一本神奇的书《塞拉菲尼抄本》,作者是路易吉·塞拉菲诺。想到书我们会有怎样的联想?是满足期许或好奇的答案总集,还是承担规训和塑造的知识载体,无论你如何理解一本书,《塞拉菲尼抄本》似乎都不能满足上述的条件。这是一本打破你对书籍常规认知的作品,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它一经出版便受到海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成为幻想艺术的经典之作。作者用孩童一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受任何刻板和教条的勾勒出一个作者脑中的奇幻世界。假如你能放下对书本的成见和因循,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通往另一世界的大门。推开这扇门,我们可以跟随作者提供的灵感积木,一起去创造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幻想国度。想象力不是某个职业或某类人的专利或特权,它可以离我们很近也很远。它也许是小时候大人第一次对你问出长大后想要做什么时漫无边际的畅想,也可能是38万公里之外,每月15次的弦升15次的弦降交替轮转换来只一次的完整。无论怎样,它存在在生活中的每一分秒,每一个角落和细枝末节当中,与现实一起错落交织出我们体感的“真实”。本次展品导览00:02:10 对于书的认知和讨论00:06:44 关于《塞拉菲尼抄本》的基本介绍00:10:25 剖析以作者自身文化背景作为中心视角的异世界空想集00:26:24 打破现实与虚幻的阅读体验感受00:38:38 击穿脑壳的小游戏——你来描述我来猜00:46:37 藏在异彩纷呈想象力背后的小轶闻00:48:56 正经聊一聊作者和创作本书背后的故事 00:58:27 这本书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响和讨论01:16:46 结束陈词Music list00:00:00 Symphosium Orchestra - The Magic Flute01:19:48 Moscow Duo - The Magic Flute电子书: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7LgTk_W9V8PbmliZ0RZVTlIMTg/edit?resourcekey=0-FbKZvQ-LzcUtNvJel_mONQ关于节目《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您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beikexiabbpp@hotmail.com

03-31
01:22:02

Vol.00 楔子:在实用主义世界中,收集浪漫主义贝壳

大家好,这是《贝壳匣》的第0期,是两位主播的自述和剖白。它是一期总纲,是缘起,是试错,是纸飞机脱手前的瞄准,是猫跃起前的躬身蓄力,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第一束光射出前的38万年,是一切一切的开始。本次展品导览00:01:05 两位新人主播自我介绍00:08:39 文理生的刻板印象00:12:56 醉酒式感性vs论文式理性00:15:10 做播客的契机00:32:11 《贝壳匣》的由来00:39:16 希望通过节目做什么?00:44:44 节目可能为我们带来的改变与影响00:47:20 新年寄语与结束陈词Music list00:49:39 昨夜派对- Sally,我们去寻宝关于节目《贝壳匣》是一档漫步在地球这座孤岛海岸线上的“赶海”播客,由“努力不秃的波波”和“总想退休的珮珮”两位收藏家为大家每月不定期更新。我们志立于收集那些如贝壳般,虽无实用却打动人心的作品、事物与思想。以私人的视角,用音频记录淹没在众生之中的有趣灵魂以及非实用主义精神。目前我们的联系方式仅限于邮件形式。期待大家的来信,我们很珍惜每一次的评论与交流。beikexiabbpp@hotmail.com

02-26
54:11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