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然・療癒到覺醒

歡迎收聽 『迅然.療癒到覺醒』深入淺出的探討療癒與覺醒的相關話題。 靈魂落難在人間,心靈漫漫長路上,苦苦尋找自己,尋找內心,探究生命的本質。 療癒到覺醒:解開了內心糾結,即是療癒;打破了自我框架,即是覺醒。

【催眠】第 25 集:不敢拒絕別人?釋放內疚,果斷說「不」!解開道德綁架的枷鎖

這次催眠中,釋放內心的糾結,釋放自我衝突。 別人拿著荒謬的想法,拿著主觀的認定來要求我,拿不合理的規則來限制我。如果不按照他們的想法,又好像是自己有問題。 心裡百般不願意,卻又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於是腦海中不斷自我交戰,內心無比糾結。 一場又一場的無效溝通,讓我精疲力竭~無力反抗,身體的能量一天一天的耗盡,生命力一點一滴的流失~ 這次的催眠將會帶你走出來~有力量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擺脫自己的道德綁架,也擺脫別人的道德綁架。 我是完整的~力量給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我是豐盛的~我的心張開了~釋懷了,內心豁然開朗~吸到了滿滿的空氣~我的心自由了~ #催眠 #潛意識 #冥想 #放鬆 #正念 #自我療癒

03-07
20:50

第 24 集:接納自我。成為完整的人,不再自我分裂。不喜歡自己的性格缺點,可以重組但不排斥自己

接納自己即是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完整的個體,不再自我分裂,不再自我矛盾衝突。 接納自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接納自己的自卑、脾氣差,不改變自己的行為,然後說,反正「這就是我,我就是自卑、脾氣差」。寬容,但不縱容。若是放任自己的脾氣、姑息習性、恣意妄為的傷害他人,那只是縱容自我的藉口,不是接納自我。 不喜歡自己當前的狀態,覺得自己身上有很多缺點,那麼可以改善,可以提升自己的狀態,但不排斥自己。 排斥自己,就像自體免疫系統失常了,開始攻擊自己身體的細胞。厭惡自己,厭惡自己的身體,更像一種病症。 好事壞事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只有學習原諒自己,放過自己,才能真正療癒自己。也許難以接受自己傷害了別人的事實,難以接受自己所犯下的過錯,甚至厭惡自己。但我們趕不走自己的過去,若排斥自己任何一部分,則是自我分裂,無法合一,也就無法聚合一個完整的自己。 唯有放過了自己,原諒了自己才能真正療癒。接納自己,那才是療癒的開始。

02-23
03:59

第 23 集:什麼是「心身症」?莫名病症、頭疼胃疼、無力感。心理的精神緊張,導致生理的神經緊張

面對過去的受傷記憶,生活中反覆挫折,無路可走。只能麻痺自己來減弱那無盡的煎熬,抽離身心來遠離情緒。但日子一久,身心分離,似乎也習慣了自己的心理狀態。 但身體不騙人,由於身體和內心的緊密關連,沒有紓解的心理壓力,沒有釋放的情緒,壓抑的情緒無處可去,於是囤積在身體的某一處。久而久之,就可能引發生理上莫名病症,也就是「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order)。 身體出現莫名病症,但去了醫院檢查又診斷不出確切病因。 心理層面的精神緊張,導致了生理層面的神經系統緊張,因此許多身心症狀體現在自律神經所管控的器官上。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出現高血壓、偏頭痛、氣喘、心悸、心律不整等層出不窮的症狀。

02-23
06:32

【催眠】「刻意放鬆」身心連結,呼吸練習|深度放鬆、釋放身心緊張、紓解情緒壓力

關聯第 22 集視頻:「刻意放鬆」深度身心放鬆與呼吸練習|身心結合、釋放情緒壓力、身心靈療癒 刻意放鬆是有意圖的放鬆,專心投入每一個放鬆的動作。這種放鬆的練習,不但有療癒的效果,強化身心的結合,甚至可能出現靈性經驗。 透過放鬆身心和呼吸的練習,來釋放長期積累在體內的壓力,釋放埋藏在身體裡的情緒。 另外一個目的則是「身心結合」。身心,也就是身體、大腦、與內心感受。在放鬆的過程中,聆聽身心,覺察腦海中的思緒和情緒變化,同時,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關照身體的需求。 身心的結合越是緊密,對於自己的身體、思維、和情緒變化也就越敏銳,也就越能夠理解身心的運作方式。對於身體的「氣場」和「能量場」也就越靈敏,也可以體驗到氣功所說的「氣」。 #放鬆 #呼吸練習 #氣場 #能量場 #身心連結 #身心療癒 #身心靈結合 #身心靈 #療癒 #自我覺察 #自我療癒 #自我成長 #自我覺察 #靈性 #冥想 #正念

02-13
17:27

第 22 集:「刻意放鬆」深度身心放鬆與呼吸練習|身心結合、釋放情緒壓力、身心靈療癒

請見催眠引導音頻 【催眠】「刻意放鬆」身心連結,呼吸練習 刻意放鬆是有意圖的放鬆,專心投入每一個放鬆的動作。這種放鬆的練習,不但有療癒的效果,強化身心的結合,甚至可能出現靈性經驗。 透過放鬆身心和呼吸的練習,來釋放長期積累在體內的壓力,釋放埋藏在身體裡的情緒。 另外一個目的則是「身心結合」。身心,也就是身體、大腦、與內心感受。在放鬆的過程中,聆聽身心,覺察腦海中的思緒和情緒變化,同時,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關照身體的需求。 身心的結合越是緊密,對於自己的身體、思維、和情緒變化也就越敏銳,也就越能夠理解身心的運作方式。對於身體的「氣場」和「能量場」也就越靈敏,也可以體驗到氣功所說的「氣」。 #放鬆 #呼吸練習 #氣場 #能量場 #身心連結 #身心療癒 #身心靈結合 #身心靈 #療癒 #自我覺察 #自我療癒 #自我成長 #自我覺察 #靈性 #冥想 #正念

02-13
05:43

【催眠】15分鐘 身心放鬆|幫助入眠|提升睡眠品質、舒緩壓力

放鬆催眠,引導身體和頭腦進入深層放鬆。 提升睡眠,解救失眠。 #放鬆 #舒緩壓力 #深度催眠 #冥想 #放鬆練習 #幫助睡眠 

02-08
14:14

第 21 集:擺脫負面情緒,療癒自我,走出焦慮抑鬱的心境|眼動 EMDR,眼動脫敏,減敏情緒,緩解心理創傷

我們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是我的性格,這是我的情緒。」事實上,很多情緒不是你的自由選擇。如果有選擇,誰想要陷入抑鬱的心境中走不出來?誰想要焦慮不安,脾氣暴躁,缺乏自信? 「療癒」,簡單而言,解開內心的自我衝突,擺脫惱人情緒,跳出負性心境。 療癒過程中會借用療癒工具,包括自我拆解、眼動、催眠、冥想、放鬆、氣功等。這期視頻再次介紹「眼動」,讓大家理解眼動的作用和重要性。 「眼動」取自於 EMDR,眼動脫敏再處理。美國心理學會(APA)所推薦的心理治療。這裡使用的「眼動」,目的和方式與正規的 EMDR 有些差異。正規的步驟可以詢問心理醫療機構 。 情緒減敏後,你會驚訝地發現,被身體的情緒機制騙了,很多情緒不是你的意願。 眼動的方式非常「反常」,跟正念相反。眼球左右擺動,雨刷一樣,不停地刷,事件記憶和情緒漸漸脫鈎,過程中,要刻意想,努力想,把事件記憶的細節調動出來。畫面越是清晰,情緒感受越是清晰,減敏的效果也就越明顯。 #高敏感 #情緒減敏 #EMDR #眼動 #眼動脫敏再處理 #心理療癒 #療癒 #自我覺察 #自我療癒 #自我成長 #自我覺察 #靈性 #冥想 #心理 #身心靈 #心理創傷 #擺脫負性情緒 #徬徨 #恐懼 #抑鬱 #悲傷 #煩躁 #易怒 #情緒陷落 #情緒管理 #冥想 #放鬆 #正念 #潛意識 #改善睡眠 #催眠 #潛意識

02-06
10:44

第 20 集:超度是什麼?業力太重,超渡不動?清理能量場、緩解干擾

廣義而言,超度是幫助個體,無論是活的人或沒有身體的靈體,跳出特定的心境困境,消融負性能量場,前往更好的方向。 也許放不下、牽絆、執著,於是滯留,捨不得離開,在困境中不停地空轉。 老實說,超度靈體比說服一個人簡單多了,活人往往有理說不清。說服一個人也就是說服一顆非常難搞的大腦,但大腦受限於預設的演算法,受限於模板式的運作機制,困在個人信念、思維慣性、認知框架中打轉。 其實沒有所謂「業力太重,無法超度」,不一定容易,但具足力量就可以動搖固執鬼的能量場,融解固執鬼的執念。 可以超度,但多數靈體的能量場相當低,往往會造成干擾,症狀因人而異,也許頭痛、強烈的疲勞感、皮膚發癢、或誘發莫名的負性情緒等。除非必要,否則盡可能採取「不溝通、不連結」,避免接觸。 每個人都能力去清除能量場,不必外求,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力量,才可能推動能量場的變化。 關鍵是提升自身狀態,來抵禦外擾。如果一個人心境或態度不佳,不但嚇跑了周遭正面快樂的人,更吸引到一群同質性,負面消極的人事物和能量場。 當然,這不是當事人的意願,誰喜歡困在鬱悶的心境中?所以我們才需要進行自我療癒。  #療癒 #自我療癒 #自我成長 #冥想 #靈魂 #魂魄 #超度 #超渡 #能量場 #亡靈 #鬼魂 #密宗 #靈界 #靈體 #敏感體質 #能量場 #佛教 #法會 #佛教 #儀軌 #道教 #通靈 #第六感 #靈媒

01-30
16:03

第 19 集:通靈的危險性。連接高靈、佛菩薩?作家三毛的自動書寫|靈界溝通|外靈佔體

通靈能力並沒有想像中的罕見,是人的第六感,與身俱來,或多或少的能力。 靈媒、道教的道士、巫覡信仰中的乩童、或薩滿(Shamanism)等,皆是通靈者。 連結到另一個維度很有趣,但事實上,連結有一定的風險。交會久了,可能擾亂生理系統,身體出現莫名病症。也可能擾亂精神狀態,容易陷入莫名的心境中,抑鬱、情緒不穩定、心神不寧、出現異常行為等。 也很容易產生「佔體」的問題,碰到惡意的靈體,趕不走,變成了鬼附身。 另一種情況,有些人追求神通或渴望連接高靈。自己提供身體,外靈則提供神通或教導。久而久之,兩個意識逐漸融在一塊。 造成一個人的意識不清楚或莫名疾病纏身,或是難以分清現實與想像,也就是俗稱的「走火入魔」。 總而言之,回到自心,回到自性,不外求。 #通靈 #第六感 #靈媒 #走火入魔 #敏感體質 #靈界 #外靈 #外在靈體 #心境波動 #陰間 #鬼神 #恐懼 #抑鬱 #佔體 #附身 #高靈 #自動書寫 #薩滿 #乩童 #道士

01-26
12:27

第 18 集:燒金紙、施食煙供:陰間 鬼神的流水席|親身經歷的鬧鬼故事

大量焚燒冥紙,除了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但其實還導致另一個嚴重的問題:也就是亡靈和鬼魂的聚集,成群結隊,駐留不走,等著被投喂,於是到處都是鬼。 滯留下來的靈體通常有一些狀況,也許某些執念讓它困在某種心境中走不出來,也許捨不得離去、不甘願離去⋯⋯ 滯留在活人周圍,能量場相互干擾。干擾身心作用,造成身體上的不適,導致莫名的情緒波動,陷入特定的負性心境中,抑鬱、沈悶、或恐懼感等。 由於之前煙供,所以也經歷了一些鬧鬼事件,後來跟它們「協商」,持續了一陣子的鬧鬼情況才得以完結。還有,蘇東坡是驅鬼,與鬼討價還價的一把能手。 #施食煙供 #燒金紙 #燒紙錢 #冥想 #佛教 #驅鬼 #煙供 #敏感體質 #靈界 #外靈 #能量場 #亡靈 #鬼魂 #密宗 #靈界 #靈體 #外在靈體 #心境波動 #陰間  #鬼神 #徬徨 #恐懼 #抑鬱 #悲傷 #煩躁 #易怒 #情緒陷落

01-23
10:31

第 17 集:冥想的潛在風險|禪修時被靈界的外靈所干擾|為何不必禮敬佛菩薩?神、高靈迎接?別被「殊勝」相貌騙了

冥想中感受平靜安詳,但如果你的體質敏感,冥想可以很有趣,腦海中浮現出各種意象,體驗到各種奧妙的現象。但也有一個壞處,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能量場和外在靈體的干擾。好比特定的環境,如古蹟、廟宇、或不乾淨的地方等。禪修時被靈界的外靈所干擾。 那容易導致莫名的心境波動,或莫名生理症狀。徬徨恐懼、抑鬱悲傷、煩躁易怒等,情緒陷落,也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有這些情緒。 為何不必禮敬佛菩薩?禪宗達摩說:自性即是佛,不應該以佛禮佛。我心本來空寂,自性中沒有這些相貌。取相,則是被魔騙了,落入了邪道。

01-20
07:40

第 16 集:別誤解「禪」!參禪不是坐禪、茶道花道、沙地上畫線、無厘頭的禪話

大多數人對於禪的印象可能是插花的花道、品茗的茶道、在沙地上畫線畫圈、坐在蒲團上一心不亂的靜坐冥想,或是說一些無厘頭的公案,好比南泉和尚斬貓,或是留鬍子又說沒有鬍子。 事實上,那些都不是真正的禪。 而是無門禪師說的:「如吞了個熱鐵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蕩盡從前惡知惡覺。」《禪宗無門關》 真正的禪,是明心見性,還回我們的本來真面目,如同《達摩血脈論》中寫的「見本性為禪。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 吞下一顆熱鐵丸,無比難受,坐立難安,於是只能將自己的種種信念穢物全數吐出,而吐盡後就是見性。 #療癒 #覺醒 #正念 #見性 #覺悟 #開悟 #明心見性 #禪宗 #佛教 #冥想 #花道 #茶道 #日本禪 #禪宗公案 #參禪 #禪宗無門關 #無門慧開 #禪師 #血脈論 #達摩 #六祖惠能 #物性論 #南泉斬貓 #參話頭 #中國禪

01-19
14:02

第 15 集:佛教的禪定 ≠ 禪宗的禪,兩者「禪」又有何差異?

任何需要用力的,皆不是真正的禪定狀態。 試圖將心念定在一處,維持定力,達到一種無念,只是壓抑念頭的訓練;打地鼠般地,不停捶打所有浮現出來的念頭;或透過冥想靜定來排除雜念,猶如用沈重的石頭,將狂風中飛舞的紙鎮住。 一種不停用力的作用,一種暫時性的體驗。 反之,禪宗的「禪」,是見到自性,回到本然狀態,一種恆久的狀態。 真正的禪定狀態不是透過勤修苦練,不是刻意練習,而是拆解自我框架後的結果。 拆除了所有信念框架,結果自然成,見到了自性,回到了本然,禪定成為一個人的現實,因此行住坐臥皆禪定。 YouTube 視頻連結

01-17
10:39

第 14 集:如何達到靈性經驗?「無我」體驗不是開悟,只是靈性經驗!冥想、啓靈藥、祈禱……都可能達到神秘經驗

釐清一個嚴重的誤解。深度冥想或進入意識改變狀態中,可能感受到:無我、「自我」消失了、無空一物、幻相、非二元、宇宙合一、沒有時間空間、輕鬆、喜悅、神聖……那都是靈性經驗。 事實上,不但是深度冥想,啟靈藥物(psychedelic drug),如 LSD、神奇蘑菇、祕魯的死藤水等,左腦中風、頻死經驗,都可以產生類似經驗。 翻天地覆的體驗,顛覆一個人理所當然的現實。非常神奇,也許說那是人類經驗的極致,因此有許多人便以為自己開悟了,事實上,那只是「靈性經驗」或「神秘經驗」。

01-16
14:41

第 10 集:《心如此近卻又遙不可及:療癒到覺醒》療癒篇|療癒受傷的心,尋找內心,真正的自己

療癒不是一件簡單或有趣的事,反之,療癒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 療癒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其中重要的一步,也就是「拆解自我」,解開「自我」這道謎題。拆解自我,重新檢視一切理所當然、習以為常、天經地義的認知框架。療癒不容易,因為我們往往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承認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原諒自己的過錯,超越不合適的情緒模式或習性,拋去種種認定、切除那些根深蒂固的認定、切除自擾擾人的習性……這將會造成一陣令人窒息的強烈疼痛,猶如撕扯下身上的一塊皮膚。療癒是一項近乎嚴苛的生命課題,但只有如此,才能瓦解種種自我的認定和模式。才能真正卸下種種桎梏,將自己釋放出來,找回真正的內心,找回真正的自己。 https://youtu.be/klrOtVj7NH8 訂購書籍《心 如此近 卻又遙不可及:療癒到覺醒》: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2764 誠品線上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011762682474636008 Amazon Kindle https://www.amazon.com/dp/B0CNRF551K

01-15
10:14

第 9 集:心 如此近 卻又遙不可及|一本療癒內心的書

靈魂落難在人間,身處於這龐大的幻相迷宮之中。 沒有人喜歡自己抑鬱、焦躁不安、自卑、脾氣暴躁⋯⋯沒有人會故意讓自己陷入苦痛,卻不一定知道如何解套,沒有工具,沒有方法。 透過拆解自我,洞悉「自我」,明白自己運作的模式。深入認識自己,身為一個人,生物有機體的運作方式,了解大腦機制,了解性格模式、情緒模式、思維模式,明白二元幻相。 解開了內心糾結,即是療癒;打破了自我框架,即是見性。 訂購書籍《心如此近卻又遙不可及:療癒到覺醒》: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2764 誠品線上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011762682474636008 Amazon Kindle https://www.amazon.com/dp/B0CNRF551K

01-14
08:46

第 2 集:不可思議!你知道「眼動」可以緩解負面情緒嗎?眼睛左右擺動來減敏情緒|EMDR 眼動脫敏再處理|擺脫心理創傷、情緒減敏、緩解焦慮、恐懼、憤怒、抑鬱等

不想要焦慮不安、缺乏自信、憤怒、執迷不悟……但擺脫負性情緒又是那麼困難。 你可以透過「眼動」,取自於 EMDR 進行情緒減敏。 EMDR 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翻譯為「眼動脫敏再處理」或「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從 80 年代發展至今,已被眾多機構所認同並積極使用,包括美國心理學會(APA)、美國退伍軍人、世衛組織(WHO)等。 常用於心理創傷,也許戰爭、車禍、暴力事件、或揮之不去的受傷記憶,畫面不停地重現,當事人困在某種心境,走不出來。 說來不可思議,但做法相當簡單。眼球持續左右轉動的同時,將負性情緒調動出來,勾勒事件場景,回憶畫面,就能逐漸減弱情緒的強度。

01-14
15:06

第 5 集:成癮,被「多巴胺」化學分子綁架了!|如何戒除成癮?跳出慣性行為?|酒癮、煙癮、藥癮|改變習慣

如果體內化學分子水平失衡了,分泌量太低或太高,都可能生理機制的故障,導致不穩定的情緒起伏、成癮等問題。 一個重要的腦部神經遞質,多巴胺(dopamine),影響著情緒的跌宕起伏。 多巴胺好似特定大腦神經電路的開關,類似電燈開關,可以抑止或促進特定情緒或行為。 順帶介紹兩本關於多巴胺的書,「欲望分子多巴胺(The Molecule of More),副標題,帶來墮落與貪婪、同時激發創意和衝動的賀爾蒙,如何支配人類的情緒、行為及命運。」以及,「成瘾(Dopamine Nation):在放纵中寻找平衡」。

01-14
07:44

第 6 集:為什麼熱戀的激情,總是慢慢消逝?|多巴胺分泌減少了,消逝的愛情、冷卻的熱戀

就像張愛玲在小說中寫的「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熱戀中的戀人總有說不完的話,但隨著時間過去,激情趨於平淡。為何激情總是慢慢地消逝?死心塌地地愛一個人不好嗎? 從大腦的運作方式來理解,當任何事物變得熟悉,變得可預測的時候,大腦中的愉悅回饋機制就會減少神經遞質多巴胺的分泌,興奮感也就會減弱。

01-14
04:56

第 3 集:透過「眼動」緩解負面情緒,擺脫心境|眼動示範|EMDR 眼動脫敏再處理|減弱焦慮、抑鬱、恐懼感,增加信心

生活中可能陷入負面情緒中,焦慮、抑鬱、沒有信心、憤怒……不可控地陷入某些情緒漩渦中,陷入那些心境中難以自拔。 視頻中會簡單演示「眼動」的方法,一種心理療癒,情緒減敏的工具,緩解負性情緒強度,跳脫負性心境。 這裡示範的眼動取自於 EMDR(眼動脫敏再處理)的原理,但由於場景和目的上有一些差異,因此沒有依循 EMDR 所規範的步驟。 這裡會使用「眼動」一詞來表示所使用的方法。

01-14
15:08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