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返璞归真|Like The Way You Are
返璞归真|Like The Way You Are

返璞归真|Like The Way You Are

Author: 破壳 BreakPod

Subscribed: 5Played: 9
Share

Description

真实而坦诚地做回“人”。在霓虹闪烁的华丽时代,返璞归真。“真理,如白昼之光一样朴素而无隐无饰……”有时形而上,漫游宇宙,有时小而碎,鼓腹而游……主播:阿璞 - 内心戏丰富看起来冷酷,画风不稳定的影视动漫爱好者(伪)。阿真 - 善解人意的杠精,杂学旁收的文化从业者。
105 Episodes
Reverse
所有故事发生之前, 诺兰专门给了《荒原》一个特写镜头。 诗人都有张乌鸦嘴, 《荒原》中有首名为《空心人》的诗, 诗的结尾一再重复,像是呓语, 但也很像草草为众生写下的结局—— “世界就这样告终, 世界就这样告终, 世界就这样告终, 不是嘭的一响, 而是嘘的一声…”   【时间轴】 02:49 诺兰拍摄《奥本海默》的起因 10:17 电影让我们能够共情一个“天才” 15:24 世界就此毁灭的概率只是“约等于零” 18:17 爆炸的一束光,闪回广岛所见 22:46 对于“毁灭”人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当毁灭开始了就无法挽回 36:05 拥有天才的知识,只是更深地洞悉了毁灭的真相  42:20 那些我们曾以为的“伟大”都被解构了 50:40 这是诺兰做得非常踏实不花哨的一部电影,因为最想传达的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的困境 55:51 关于“后原子弹世界”中的人类所进行的找补办法  【音乐】  Gravity Swallows Light - Ludwig Göransson(Oppenheimer OST) What We Have Done - Ludwig Göransson(Oppenheimer OST)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Even When It Hurts (Praise Song) - Hillsong UNITED   【相关提及】 影视: 《盗梦空间》(2010) 《星际穿越》(2014) 《信条》(2020) 《敦刻尔克》(2017) 《切尔诺贝利》(2019) 播客: 《GQ Talk》- “与诺兰聊《奥本海默》,这一次,我没办法把牙膏挤回管内了” 文章: 《人物》- “专访诺兰 他知道奥本海默知道”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07: 想去日本过冬天,去接住轻盈的雪花,触摸厚重的伤疤 《返璞归真》087:聊聊《人类简史》- 面对人类可悲终局的忧心 《影漫台灯》:因《信条》而起的长谈 - 看电影的震撼也源于“相信”   【收听互动】  小宇宙、苹果播客、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万里缘分播客牵, 阿璞终于跟一位听友在异国他乡线下见面了! (这是什么老干部开场白)   实在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起这一期的标题, 但确实是很愉快的一次录音。   有相见恨晚的欣喜, 有大受震撼的感动, 但却又是很普通和平常的生活和日常。   在这些具体的人和真的生活中, 我们都在经历那“寻找,便寻见” 的历程。 【本期嘉宾】 可爱的小猴 【时间轴】 01:20 所以我们到底是怎么认识/相见的? 08:48 对这个信仰的认识路径是怎样的? 14:10 从一些线索到具体的人 20:05 看到他们的好行为,但要有好行为也不一定要信呀! 27:30 “大为震撼”影响了自己的理智吗? 32:38 社群和人与人之间联结的重要性 34:17 关于“偶像”到底是什么意思? 39:13 看到了“真生活”的一种实践 46:27 自己有经历“信心的跳跃”吗? 50:55 爱知识其实也是爱“属己之物”,也并不是真的具有爱的能力。信仰提供的不是爱的哲学,而是真正爱的实践/实现 54:30 信仰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在破碎充满伤害的世界走下去? 57:20 为什么神爱我而我也要受苦? 01:03:23 “罪”到底是什么意思? 01:07:26 为什么选择“受洗”?  【音乐】  交個朋友 - 黃子弘凡 相信擁抱 - 約書亞樂團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基恩敬拜 - 純結他靈修音樂 【相关提及】 书: 《贫穷的质感 - 王梆的英国观察》 -王梆 《四种爱》- C.S Lewis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米兰昆德拉 《哲学 科学 常识》- 陈嘉映 《感知 理知 自我认知》- 陈嘉映   视频: 提摩太-凯勒  How to deal with dark times - HTB Church   播客: 翻转电台《会饮篇》系列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做播客的起点”! 于是也邀请了更多朋友来见证一下这个里程碑 (虽然可能已经太多里程碑了(摊手   当每次在想“何以为继”的时候, 总有些鼓励和新的动力前行。   可能很老套, 可能很平凡, 可能很没新意, 但就这样吧, 简单真实地继续互相陪伴, 返璞归真。 【本期茶座】   阿璞 & 阿真   嘉宾: Joana Lee哥 Panda 小帅 Joshua 小草  【音乐】    Yall- Hundred Miles - ft. Gabriela Richardson 回到起初 very first thing - 約書亞樂團-璽恩sienvanessa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相关提及】   播客(有些需要梯子): 《使命门徒》 《教会青年思考健身房》 《不在教会的日子》(又名《不在羊圈的日子》) 《小帅FM|北美华人访谈》 《翻转电台》 【璞真往期关联回顾】   040- 谁配得恩典?陪伴解读女性的这些年 043- 不读书就没饭吃?无力吐槽的神逻辑 049- 真爱至上 Love Actually is Miracle 070-《婚姻的意义》婚不婚都当了解 071- 还是不懂《工作的意义》,那就边做边探索 074- 性工作者,现代奴隶,国际人口贩卖…过去的两个月我看到了什么?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作为看起来这么华丽传统的新教宗派, 就不能有点看起来神圣点的历史吗? 我们到底对人类历史有多少不切实际的期待呢?   - 圣公宗(Anglicanism / Episcopalianism),又译“安立甘宗”“盎格鲁宗”,形容制度、教会、礼仪传统和神学思想,是源自英国(英格兰)的英格兰国教会和爱尔兰教会及其于世界各地衍伸出来的教会之总称。 圣公宗起源于16世纪,标志性事件为亨利八世因离婚问题与教宗产生矛盾,立英格兰教会为国教,实行英国宗教改革,逐渐成为普世圣公宗。 圣公宗于1842年来华,早期名为“安立甘会”,为英语“Anglican”的音译。1912年4月26日,在上海改名为“中华圣公会”,取《使徒信经》中“我信圣而公之教会”之意。 -   我们在交谈中缺少一些名词解释, 在部分词汇概念的使用和理解上也可能存在不少问题, 欢迎指正! 另外,在一些或许有些敏感的议题上没有过多讨论, 如有疑问和吐槽,欢迎留言讨论! 【时间轴】 00:58 从阿真上次去香港中环的圣约翰座堂讲起 07:11 阿真对圣公会的坏印象的起源 13:54 圣公会从开始到现在跟皇室的关联 20:40 所谓“高低派”的分别是怎么来的? 25:32 阿真去高派圣公会礼拜的感动和吐槽 31:15 璞真在不同圣公会领圣餐的体验和疑惑  38:57 阿璞参加一些晚祷的体验 41:49 圣公宗在面对政治议题都是妥协的吗? 54:15 其实认真审视每个宗派教会的发展都有很多让人不想接受的黑历史。最重要的还是会到教会真正的元首,而不盲从一种传统或感受 01:02:09 我们有很多既有的眼光,在不同的时期和处境中都需要重新调整对信仰的理解    【音乐】  Ex Wives -SIX the Musical  (from the Studio Cast Recording) Six - SIX the Musical  (from the Studio Cast Recording) HEAD OF THY CHURCH -  E'mPraise Inc. O Lord my God, in Thee (Psalm: Anglican chant) - Guildford Cathedral Choir (Barry Rose) O give thanks unto the Lord (Psalm: Anglican chant) - Guildford Cathedral Choir (Barry Rose) Magnificat in A (Herbert Sumsion) - Guildford Cathedral Choir (Barry Rose) (Guildford Cathedral Choir, directed by Barry Rose Evensong at Guildford Cathedral, 21 July 1971.) 【相关提及】 《都铎王朝 The Tudors》[TV serials](2007-2010) 《王冠 The Crown》[TV serials](2016-2023) 《SIX》[Musical](2017)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人格测试到底这是有个什么魔力呢? 就图个开心吧(?   流泪猫猫头? 小蝴蝶? 快乐小狗? 内耗王者? …… 你是哪种?   社会面具之下的的自我就是真的自我吗? 你是谁,想成为谁,都是谁告诉你的呢?   (我不管,就是要测一测 (但不要随便付钱呀! 【时间轴】   07:58 我们各自都是什么类型? 13:42 展开讲讲我们的每个字母 16:08 “我才是流泪猫猫头,你才是快乐小狗!” 31:19 有些时候比星座更“有毒”? 35:02 MBTI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39:33 想要“了解”的动因是因为有疑问和困惑 42:55 “人格”的词源本身就说明了些问题 48:46 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本身也在塑造人的性格 53:41 在时隔几年再测试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音乐】    JUST B (저스트비) X AleXa (알렉사)  - MBTI Lauren Daigle - You Say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快到一百期的节目, 阿璞阿真竟然只是第二次线下见面。   而这第二次见面也恰巧是台风前的匆匆饭局, 以至于此次录音都又回到了线上。   零零散散感叹了一些 对自己现阶段的失落和“存在主义焦虑”。   所想要坚持的 想要选择的 想要逃离的 不可掌控的 …… “有所成就”可能本来就没那么重要  【音乐】  Getting Older - Billie Eilish Echo - Elevation Worship (feat. Tauren Wells)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01:选择结婚,是为了对抗死亡? 《返璞归真》036:再见老朋友 《返璞归真》096:陪妈妈抗癌,我的心从灰暗到平安 【收听互动】  小宇宙、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时间并不等我们。 还没活明白自己的人生,就要面对生命脆弱无常的现实。   在病痛面前, 每个选择都像在风口浪尖, 我们重新理解父母的婚姻, 重新思考 爱、成长、未来 和 死亡。   每个人自己的重担, 再亲近的另一个人都无法背负。   肉身上的照护和陪伴之外, 心灵安于何处? 此生消逝之时,彼生盼望为何? 【本期讲述】 访问:阿真 嘉宾:杨琳   【时间轴】 02:18 从去3月开始面对妈妈癌症复发,从呼伦贝尔到广州的辗转 16:26 十三年前离家到现在重新跟父母住在一起,这时候必须长大了 22:06 直观感受生命脆弱时面临很大冲击,但也不能沉溺于悲伤 31:46 妈妈也获得“新生命”,家人有了一种彻底的平安对抗了惧怕 41:22 每个人的十字架别人没办法承担,生命重负只能交托 47:41 在妈妈生病这段时间,看到父母之间真实的爱 01:09:40 过了三十岁似乎就不得不离生死更近了些    【音乐】  Carrie Underwood- Mama‘s Song CeCe Winans - Goodness of God 基恩敬拜 - 純結他靈修音樂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01:选择结婚,是为了对抗死亡?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锡安主义(希伯来语:ציונות‎/Tsiyonut),中文通译“犹太复国主义”,也称“犹太圣会主义”,是犹太人发起的一种民族主义政治运动和犹太文化模式,旨在支持或认同于以色列地带重建“犹太家园”的行为,也是建基于犹太人在宗教思想与传统上对以色列土地之联系的一种意识形态。   “锡安”(ציון‎,Tziyon)本是也就是位于耶路撒冷附近的锡安山,有代指“耶路撒冷”之意。在旧约章节《撒母耳记下》 5:7 提到:“锡安的堡垒,大卫的城”(fortress of Zion, city of David)。在大卫王的统治下,“锡安”一词成为“耶路撒冷”和“以色列之地”的代名词。   (*前情欢迎先回顾 091、093期节目   【时间轴】   02:07 为什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对犹太人的态度这么不同? 13:15 关于“时代论”神学观对犹太民族的影响 22:33 1881年沙俄对犹太人的逼迫导致犹太人进一步向美洲流散 25:56 西奥多·赫茨尔 (Theodor Herzl)作为犹太复国运动的第一发起人 35:54 哈伊姆·魏茨曼(Chaim Azriel Weizmann) 接续赫茨尔的工作,推动签署了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得到协约国主要国家的赞成。 39:21 以色列于1948年立国也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的建国和当时面对战争的胜利可以被看为是神参与的作为吗? 43:17 在对于“复国”这件事,不同立场的犹太人自己又是怎么理解这个国家的存在? 54:02 从保守妥拉派到自由建制派立场形成了一个光谱 01:06:16 《犹太人四千年》前言 01:11:22 他们的流亡结束了吗?还是一个新的开始?    【音乐】    Mordechai Shapiro - Macharm - מרדכי_שפירא-מחר Sarah Liberman - Fire of your Spirit Peaceful Jewish Music - Visual Melodies -William & Gabriella   ​【相关提及】   《犹太人四千年 A HISTORY OF THE JEWS》 - [英]保罗·约翰逊 Paul Johnson   《犹太人三千年简史 A Short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 [美]雷蒙德•P谢德林 Raymond P. Scheindlin   《犹太人的文化 Cultures of the Jews: A New History 》 - [美]大卫·拜勒 David Biale    《基督教史 The Story of Christianity》 -  [美]胡斯托·L.冈萨雷斯 Justo L. González    《人类简史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91  - “他们将倒在刀下,被掳到各国” - 从流散中认识犹太民族   返璞归真093  - “得救不过剩下的余数…”- 试图理解反犹主义始末   返璞归真 088  -聊聊《人类简史》02 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   返璞归真 087  - 聊聊《人类简史》01- 面对人类可悲终局的忧心?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人生一大修行,跟父母长途旅行。   璞&真时隔两个月没有碰头,终于在同一个时区又开启了一起吐槽爸妈模式(bushi…   不过确实,在本身就内耗没能量的时候,就敢与三年多没见的父母一来出去异国自驾游一个多月,这个操作确实有点极限了。   当然,这个极限的计划能出现并被实行本也是出于跟父母之间有比较好的信任基础。而也正是这种极限操作的敲击,也显现了一些其实早就存在的变化、怨念、迷惑、无所适从,也在消化和面对那些需要接受和放手的,需要继续往前探索的。     成长,说到底就是不断经历关系的建立和分离,与人,与地点,与时间。   有些感受,可能看过听过很多次不同人的描述,但总是要在某个时间实际地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吧。 “我们如何对待曾经被历史碾碎了身心的亲爱的上一代? 我们又如何对待无话可说,用背对着你但是内心其实很迷茫的下一代? 在时光的漂流中,我们怎么思索生命的来和去? 我们怎么迎接,怎么告别? 我们何时拥抱,何时松手? 我们何时愤怒,何时相爱? 何时坚定拒绝,何时低头承受? 我们怎么在“空山松子落”的时辰与自己素面相对?”   —— 龙应台《天长地久》  【音乐】  Reba McEntire - You're Gonna Be Dan  Shay - When I Pray For You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Piano Bar-Smooth Jazz Club at Midnight Buddha Café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 039 - 泸沽湖边母女夜谈,代际和解可能吗? 返璞归真 076 - 长途自驾,就是在体验一场朴素的时空重置  返璞归真 090 - 我们日常都在《瞬息全宇宙》 - 要穿越1000个宇宙,才能互相理解?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反犹主义”(antisemit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末,随后一直用来指历史上或当前对犹太人各种形式的憎恨、歧视、逼迫。在19世纪晚期,“反犹主义”这个词汇本身就恰好表明,迫害犹太人的人是如何虚假地宣称这种歧视和敌对是以学术和科学思想为基础的。 虽然反犹主义这个词是近代才出现,但对犹太族群的逼迫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时代。在过去几百上千年,不论是政治上还是宗教上,犹太人长期处于一种受迫状态,从被污名化,被驱逐,直到遭遇大规模杀害。 到底如何理解这个陌生遥远民族所遭受的创伤? 作为“新以色列人”的基督徒们,又当如何看待这些复杂而残酷的历史? 在矛盾中探索,没有一种完整的答案…   【时间轴】   00:59 上次所梳理的公元一世纪前犹太民族的流散历史 09:45 在公元70年之后犹太教徒和基督徒都在流散,但一个积极扩张,另一个被动迁移 12:23 欧洲的基督教崛起之后对于犹太人的敌对开始更明显 17:24 为什么基督教跟犹太教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24:36 在穆斯林壮大占领耶路撒冷之后犹太人更在夹缝中生存 27:55 中世纪宗教改革时期的矛盾,马丁路德反犹吗? 39:48 马丁路德对犹太神学的驳斥与二战时期犹太人在德国遭屠杀有关吗? 43:41 二战德国屠犹惨剧是如何逐步形成的? 53:57 当根本信念扭曲的时候,教育、知识和文化都只会成为助纣为虐的工具 01:02:15 要能去质疑某些天生就分正确的观念,找准做选择的基础    【音乐】  Where can I go-Yiddish song-Steve Lawrence Abba 阿爸父 אבא - Avraham Fried Psalm 121 in HEBREW  בעברית  - Joshua Aaron Esa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相关提及】 《犹太人四千年 A HISTORY OF THE JEWS》 - [英]保罗·约翰逊 Paul Johnson   《犹太人三千年简史 A Short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 - [美]雷蒙德•P谢德林 Raymond P. Scheindlin   《犹太人的文化 Cultures of the Jews: A New History 》 - [美]大卫·拜勒 David Biale    《改教家路德 Luther the Reformer》 - [美]詹姆斯·M·凯特森 James M. Kittelson   《基督教史 The Story of Christianity》 -  [美]胡斯托·L.冈萨雷斯 Justo L. González    《犹太人的故事 The Story of the Jews》(BBC 记录片) - [英]西蒙·沙玛 Simon Schama   《黑镜 Black Mirror》S3E12 - 《战火英雄 Men Against Fire》(TV series ) -  [英]查理·布鲁克 Charlie Brooker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欢迎打开《返璞归真》,好久不见!这是一期回归热身节目,可能各种程度上都透露着生疏和迷茫(捂脸)。。。   又到毕业季,很多朋友们也不得不面临各种新方向的选择。 在这种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去回顾盘点一下过去的选择。 所以本期阿真和她的朋友花花就跟我们分享了她自己过去在日本的求学经历和体验。   花花是一位在日本学习工作8年的90后女生,原本大学读了日语系,后来研究生则选择去广岛学习社会福祉,现在则是在日本南部的一个小城市做“国际交流员”,向当地人提供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的服务。   在回顾诉说的时候,好像很多选择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多抓马和转折,甚至平平淡淡而顺理成章,或者曾经很大的难熬可能也只是叙述中的一笔带过。但仔细想来,不管是内里感受的作用,还是外部机遇的降临,都没有一种公式化的必然路径。   虽然接下来如何,也还不知道,但走到当下这一步,本就有很多值得感恩之处。 【嘉宾】 花花 在日本工作的国际交流员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07:想去日本过冬天 - 去接住轻盈的雪花,触摸厚重的伤疤    【音乐】  Post Malone, Swae Lee - Sunflower  聖霊よ 来たれ Come Holy Spirit (Japanese Version)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要认识犹太这个民族,从哪里开始?   “天选之族”神秘的面纱 当代历史最悲怆的屠杀 漫长的历史 也是漫长的流亡 复归重建 还有那一直等待的荣耀 又在几时?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 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 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 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 ‘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 诗篇137 【时间轴】 02:35 提到“犹太人”会想到什么? 07:36 以色列人的历史没有离开过流散 09:06 从亚伯拉罕讲起,到所罗门之后分为南北国 15:35 旧约中记载的犹太人的流散就是因为没有谨守与神的约定 16:53 在波斯统治时期可以回老家重建圣殿 19:56 犹太人在流散这么久之中为什么还可以保留鲜明的特性,甚至可以复国? 21:31 对抗流散的律法本就是在流散旷野时颁布 26:45 在波斯帝国统治期间有较为稳定的200年之后,又面临希腊化的冲击  32:44 公元前161年犹地亚王国建立,之后又成为罗马帝国附庸国,希律王成为分封王 34:58 新约时代初期的各种角色的犹太人,例如法利赛人和撒度该人 38:55 公元70年第二圣诞被毁直到现在也没有圣殿,犹太会堂成了新的敬拜中心 45:28 初期的基督徒在一个更加被逐离的状态 47:47 罗马之后的犹太民族流散得更远,也有更多新的分支,例如宋朝河南开封的犹太人 50:30 犹太人到底有没有被同化?多大程度上的被同化? 54:33 以色列回归法是如何界定“犹太人”的? 57:47 奥斯维辛之后还有犹太神学吗?    【音乐】  Hava Nagila - Original Hevenu shalom aleichem (We Come to Greet You in Peace) -Ester Hatikvah (Hope) - Allan Licht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相关参考】   《犹太人四千年 A HISTORY OF THE JEWS》 - [英]保罗·约翰逊 Paul Johnson   《以色列简史 The Story of Israel: From Theodor Herzl to the Dream for Peace》 - [英]马丁•吉尔伯特 Martin Gilbert   《不可言说的言说 - 我们时代的上帝问题》 -[瑞士]H・奥特 HeinrichOtt(1929)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其实很形象地展现着我们生命中那些琐碎的矛盾。 两代人之间,夫妻之间,任何亲密关系之间, 似乎总有一场一场打不完的战斗。   还要追求和解吗? 还要追求互相理解吗? 还是我们就活在各自的平行宇宙,互不相干?   【时间轴】 03:02 用前卫花哨的手法讲一个老套的故事 09:42 刚看的时候觉得很烦躁头晕,但细想一下觉得很合理 11:46 在焦虑值达到峰值的时候,全宇宙开始出现裂痕;各种宇宙都展现着新老文化的杂糅与较力 14:22 各种宇宙的纠缠之中,到石头的部分终于有点release 18:17 短短的几个小时里矛盾达到峰值,但穿越了多重宇宙之后似乎有一点理解的迹象,但是… 20:26 女儿要的不是母亲跟自己统一战线,而是一种真正的理解 23:50 即便还无法完全理解,但也选择放手和接纳  26:47 “Be Kind”是真正的结局和新的开始;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但是僵化的模式开始松动 31:38 想到我们自己家里,关于表妹和舅舅的战争 39:58 看到中间这个解不开的解结是很痛苦的,好像人无法破除中间的这个障壁 47:26 “Be Kind”其实背后需要的是放手和谦卑,但要能做到就好像“骆驼进针眼”一样难 55:05 诉求一种能让你穿越一千个宇宙的的破壁的力量 01:00:41 代际创伤本就是一个深厚的问题,每个人的心中都是“脆的” 01:05:25 快三十岁的年纪,在二十出头的生活状态,还在处理3-13岁的问题;但平滑的人生大概并不存在    【音乐】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OST  Zach Williams - Chain Breaker   【相关提及】 播客: 返璞归真 039 - 泸沽湖边母女夜谈,代际和解可能吗? 返璞归真 061 - 你家内心小怪兽长啥样,拉出来溜溜?  影漫台灯 -  《妈的多重宇宙》跨次元打一架也没啥,毁灭不了 沈奕斐的播客 102 - 不把父母当成NPC后,我与原生家庭和解了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看到“师生恋”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在浪漫小说和影视剧作中,这个有点禁忌又不那么出格的伦理议题大概也不是什么新鲜内容。 但拿掉那些唯美的滤镜之后,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又是如何呢?   选择爱谁是自由的吗? 自由是有边界的吗? 爱是有边界的吗? 自己以为是”爱“,真的是爱吗? 【嘉宾】 陈又礼 Ray   自由撰稿人 非洲公益机构志愿者,孤儿院老师 (可回顾vol84-86期节目访问)   【时间轴】 00:59 《第九节课》剧情梗概 03:29 为什么又礼的记者朋友看到这部剧的时候会想到她? 07:11 阿璞曾经做家教的故事,有些跟这部剧类似的地方? 13:36 吐槽这部剧的“男权毒” 14:23 师生关系主要的问题不是年龄,而是一种权力结构不平衡;但老师有一定是更有权力的那一方吗? 24:00 又礼曾经跟欣赏的学生之间的故事,回想也还是很心痛 35:50 我在行使自己爱的自由,但是却给人带来了迷惑;原来人的爱无法避免自私 40:18 阿真的“师生恋”故事(不仅有自己的学生,也有自己的老师 48:57 中国的观念中更不能接受师生恋吗?那西方国家呢? 01:00:48 在不同语境下都可以行使爱的自由,那么他人的自由呢?人的爱和自由,都不是光明拯救的神话,甚至涌动着幽暗的私欲。真正理解爱和自由,是在每个具体交互过程中的学习和体恤    【音乐】  Just the Two of Us - Lucy Ellis (Cover) Love - Jaeson Ma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随着ChatGPT的热潮席卷全球,关于“人类”的各种方面的讨论也在展开。 AI的革新必然迎来一个“后人类”的新纪元, 届时,我们又如何看待我们人类自己?又该相信些什么?   是 从智人到智神? 还是 苦乐无常一切皆空? 又或者 重塑从创造到审判的秩序?   **预警 - 前20分钟录音音质不佳,请见谅。   【时间轴】 02:08 还是不得不聊一下ChatGPT 07:54 《人类简史》第四部分“科技革命”之中提出的忧虑 09:07 现代科学并没有办法解释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 12:35 科学精神在于承认无知而宗教只会限制人去求知? 16:55 透过被造物认识造物主是这个世界万物存在的目的 22:13 认识造物主本应该是开创求知的而不是去“封印”知识 23:39 科学时代的人类虽然承认“不可知”,但却不断用“不可知”+“已知”在支配世界,但事实就是问题不断 26:24 当科技带来了更强大的工具,再加上虚构故事的能力,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集权危机 31:13 从农业革命到消费主义对欲望的合理化再到“身份认同”的构成  36:41 不管是消费主义或者身份认同,背后都关于你相信什么? 38:39 在“后记”中提到的忧虑 42:02 在这令人忧虑的结局面前,灵性追求成为重要的依托? 44:21佛教对于苦和乐的态度 49:46 关于一位印度导演Pan Nalin拍的《色戒Samsara》这部电影:避世修行或是入世修行?55:59 要是靠人性本身,不管出世或入世的修行都是过于理想化的,更实际的状态都是卡在中间 59:12 我们可能随时都处于“两个律争战”的苦况当中 01:02:19 是“承认有神的启示是可知的”更自大还是“判定了一切都不可知”更自大?    【音乐】  Imagine Dragons - Radioactive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海龟先生 - where are you going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番外系列: 015:在赛博空间游荡的自由意志? 017:追寻信仰的我们可爱又沉重? 021:哲学、人文、信仰…这些词都太大了,其实我么啥也没聊 035:爱?死?仓鼠球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附上一首阿璞的诗:   《寂静》   如果抬頭仰望 宇宙只剩無盡寂靜 就像一種冰冷的咒詛   人類抱團取暖 又互相傷害 啃噬  踩踏  翻滾 一個偉大的夢想 蓄勢待發   衝出宇宙的邊緣 有多少血肉 能堆砌滿足 千萬年後的 某種自我創造的假設?   但人類不能放棄 這種冰冷詛咒的夢想 每時每刻 建造 充滿想像力的巴別塔   唯有 接受那一人的血肉之時 唯有 理解某種苦難中的沈默   「 若 不 是 耶 和 華 幫 助 我 , 我 就 住 在 寂 靜 之 中 了 。 Unless the LORD had given me help, I would soon have dwelt in the silence of death.」   【时间轴】 01:43 还没读这本书时候的那种“狭隘的抗拒” 05:04 一个忧心忡忡的作者 07:30 关于第一部分“认知革命”的总结——一切都是虚构故事 11:36 面对虚无的终局的痛苦的寻问,该相信什么? 15:18 农业革命也是一场巨大的骗局,其实是小麦驯化了人类 23:14 所谓农业革命就是开创了人类追求高效奢侈生活的不归路 26:09 从被麦田支配和驯化,到被各种精致生活的景观支配和圈养 31:33 农业革命之后科技革命之前的内容,关于人类大一统的工具 34:56 突然《盗梦空间》,想想你是怎么到这里的? 39:25 关于宗教的“综摄 Syncretism” 44:26 作者认为“宗教”应该满足的两个基本限定 47:41 当人文主义成为一种宗教 50:17 关于自由人文主义,人心自由的神圣本质从哪里来? 53:17 关于社会人文主义,人生而平等的神圣性从哪里来? 57:48 关于演化论人文主义与纳粹  01:00:26 演化论人文主义的可怕不在于“非理性”而在于“理性”:不断寻求最优解;但又充满着可悲的矛盾。 01:06:04 又讲到《痛苦的奥秘》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番外系列: 015:在赛博空间游荡的自由意志?-信仰中转站01 017:追寻信仰的我们可爱又沉重?-信仰中转站02 021:哲学、人文、信仰…这些词都太大了,其实我么啥也没聊 035:爱?死?仓鼠球    【音乐】  Imagine Dragons - Believer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欢迎打开《返璞归真》,今天我们将继续跟随嘉宾又礼走进非洲,特别是走进马赛人的聚居区。   马赛人是东部非洲现在依然活跃的一个游牧民族,至今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人口将近90万,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   过去在非洲的8年时间里,又礼从撰稿人、翻译、志愿者、成为孤儿院老师,然后领受呼召接受差遣 进入马赛区,进一步照顾生存困难的孩子们…   上帝在又礼生命中的带领还在继续,沉浸于马赛地的壮美,也经历倾覆性的灾难,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嘉宾】 陈又礼 Ray   自由撰稿人 非洲公益机构志愿者,孤儿院老师   【时间轴】 02:25 马赛民族的特色 04:43 在马赛区的“儿童之家”要做什么? 07:27 在“差遣礼”之后的角色责任的变化 10:43 过去两三年旱灾对马赛区造成的严重打击 15:17 本来就是干旱区,机构虽然又自己的田地,但也无法救济所有人。这样的情况下到底该帮谁? 21:58 当地人送的小羊作为礼物 23:36 当面对另一个灭顶之灾- 蝗灾 25:47 相比更加城市化的地方,马赛区更符合对非洲的想象 35:44 马赛人非常看重自己的文化,即使出外受高等教育也会回到家乡 36:46 在灾祸面前的人性 39:32 可能存在的一种“救肉体&救灵魂”的困境 44:13 马赛人在皈依信仰的选择上也面临逼迫 48:11 如何在建立信任的同时也能有智慧地把握关系的界线和原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51:59 跟孩子建立约亲密的关系在离开时或许也会造成伤害;如何给予,如何爱人,就是一个永恒的功课   【延伸阅读】 南方人物周刊 - 出马赛记 一个坦桑尼亚矿工儿子的广州梦 特约撰稿 陈又礼 https://mp.weixin.qq.com/s/uDU50W0AXwzLIXkIU4PVtg 又礼:我的女儿阿星维(上) https://mp.weixin.qq.com/s/uh8QT3tS9hB2NQas0VfxpQ 又礼:我的女儿阿星维(下) https://mp.weixin.qq.com/s/h15vKahCpI5XgPiUP1Fsrw    【音乐】  Solomon Vandy - James Newton Howard Solomon Finds Family -James Newton Howard Seventh Heaven - James Newton Howard African Skies - Stephen J. Anderson  Ending song from Tears of Sun - Hans Zimmer African Folk Music Instrumental (Marimba, Kalimba, & Drums) 又礼录制马赛人唱歌 又礼及同工原创诗歌 - 非常感谢你,我的主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 新春快乐 ~~   时隔三年,今年春节家人朋友们也终于可以更自由热闹地相聚在一起了;又或者带着很多离别和哀伤,疲惫地走进这恢复部分常态的一年。   在国外的回家不易,在国内的出行不易,或者各种魔幻地出其不意…这大概是过去三年没离开过我们的生活困境。   那么疫情下的非洲又是怎么样的呢? 上一期,我们听到了陈又礼是如何从广州,从一位记者,到了非洲,成为孤儿院义工和老师,最后接受差遣成为一位宣教士。 她带着盟约和使命在远处的这片土地上,在疫情的隔绝下遥望故国又有哪些感受呢?   【嘉宾】 陈又礼 Ray   自由撰稿人 非洲公益机构志愿者,孤儿院老师   【时间轴】 03:39 疫情三年坦桑尼亚情况如何? 05:31 如何看待国际上对坦桑抗疫策略的批判?  10:28 在没医没药的非洲热带雨林阳了 13:30 过境布隆迪才知道阳了,打开魔幻的桌底游戏 22:50 虽然不是一个恋家的人,但三年不能回也有点长 25:30 回不了家的无力感终于明白了《乡愁》 27:45 会不会真的见不到所爱之人? 30:11 “连自己妈都管不好,去献什么爱心?” 32:39 在这边被生病的孩子所倚赖,但在国内但妈妈却要一个人面对手术 36:26 妈妈的坚强以及作为事工同伴的支持 38:52 面对质疑和筹款的过程更认清使命和方向   【延伸阅读】 南方人物周刊 - 《在布隆迪得肺炎》特约撰稿 陈又礼 https://mp.weixin.qq.com/s/8z3_DfAlE6GcaCUbb6N00Q   南方人物周刊 - 《疑似新冠肺炎老人之死——坦桑尼亚疫情缩影》特约撰稿 陈又礼 https://mp.weixin.qq.com/s/8Q5QDNgBdB8NDqeajA4cmg  【音乐】  Stephen J. Anderson - African Skies African Folk Music Instrumental (Marimba, Kalimba, & Drums) Ichika Nito - Homesick 讚美之泉 -  一小時靈修音樂  小羊诗歌 - 陪你走过春夏秋冬 又礼及同工原创诗歌 - 你是主,是万王之王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非洲,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 自然、广袤、自由? 落后、贫困、匮乏? …… 因心中美好的向往而去, 也因确认的约定而再次启程。   本期节目是阿真对谈好友陈又礼。 又礼是前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现在也是一位特约撰稿人。她从热爱的记者身份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到了非洲大陆,这一呆就超过了6年。在这期间,又礼跟这片土地以及这里的人们产生了紧密的生命链接,有非常多有趣的经历和故事。   阿真作为又礼这些年的见证人和好友,再次见面也又很多话想聊,所以阿真和又礼的对谈也会成为今年我们节目的一个小系列,本期节目就是这个系列的开始。   阿璞作为第一听众也已经跟大家一起搬好小板凳了~   【嘉宾】 陈又礼 Ray 自由撰稿人 非洲公益机构志愿者,孤儿院老师   【时间轴】 02:45 阿真和又礼的相识,又礼去非洲的契机 05:22 长期以来心中的“非洲情结”以及对公益领域的关注  08:13 新闻专业毕业后进入理想的南方报系 10:20 偶然的机会说走就走去非洲 16:13 结束一个月的翻译工作后开始在一家德国公益教育机构培训 18:22 在达累斯萨拉姆的三个月文化培训(其实就是洗衣做饭 21:59 培训之后正式开始在孤儿院做志愿者 24:41 在非洲实际的生活也打破了很多刻板印象  29:05 做志愿者一年半后回国,心中放不下非洲的孩子们 33:14 再次回到非洲后跟之前做志愿者的状态也不同 36:50 从自由探索新大陆逐渐变化为对孩子们的责任 43:56 服侍,就是一起面对琐碎的生活 47:58 如何从“不羁爱自由”变为“甘受束缚”? 49:51 领受“差遣礼”的意义,见证一个盟约   【延伸阅读】   凤凰网 -《11800个中国孤儿和他们的美国父母》记者 陈又礼 https://mp.weixin.qq.com/s/xPovxV6SxqhUbD9QxPbhzA   南方人物周刊 -《科摩罗:寻找自由之路》特约撰稿 陈又礼 https://mp.weixin.qq.com/s/mWdjKXNKf68iWWxnWZaHOA   南方人物周刊 - 《在布隆迪得肺炎》特约撰稿 陈又礼 https://mp.weixin.qq.com/s/8z3_DfAlE6GcaCUbb6N00Q    【音乐】  Toto - Africa Promises -Maverick City Music Smooth Jazz Club at Midnight Café 基恩敬拜 - 純結他靈修音樂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从生物学来说,唐氏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表现在很多方面都有“异常”。 但什么是“正常”呢?这个世界本来就“正常”吗? 或许我们只是在这个本就不正常的世界里,划着各自不同的船在前进…   唐氏综合征也称为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存在额外的第三条21号染色体(正常为两条)或其一部分部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患有唐氏综合症患者几乎都伴随身体和心智发展迟缓的问题,他们通常免疫功能也比较弱,也增加了患其他病症的几率。   本期主要内容是阿真与嘉宾宝华姐的对谈。 宝华姐是一位10岁唐氏综合症孩子的母亲,这位唐宝宝的名字叫做与施。 在交谈过程中,我们会非常直接地使用基督教信仰者的语言模式,或许在听这些用语的时候,会让你觉得不习惯、疑惑甚至觉得很奇怪,不论有什么样的问题,非常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来,我们可以进行更多讨论。   另外,中途音质会有些不稳定,请见谅。   【嘉宾】 宝华 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两个孩子的母亲   【关于封面图】 Disciple of Jan Joest van Kalkar. The Adoration of the Child Jesus (c.1515).  在2002年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莱维塔斯和里德,这幅早期的荷兰画家Jan Joest所画的《基督之子的崇拜》将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描绘成天使之一。 Levitas, AS; Reid, CS (Feb 1, 2003). "An angel with Down syndrome in a sixteenth century Flemish Nativity painting".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A. 116A (4): 399–405.   【时间轴】 03:33 从去年阿真婚礼上的一幕说起  06:22 这个孩子真的是“上帝的礼物”吗?  07:52 也经过震荡拒绝的时期 10:12 父母都不那么接受的时候,却收到一份远道而来的爱 13:10 出生40天就经历手术,4岁前最大的挑战就是随时需要住院 17:35 父母要与孩子一起面对很多拒绝  19:58 孩子找学校非常困难,但是感恩也受到很多支持 25:21 如何看到“这真是上帝的礼物”?  29:06 家里有个唐宝宝如何有盼望? 36:14 学习低到尘埃里的谦卑,生命也在被拓展 37:49 温伟耀教授的故事 42:26 对于家里大孩子的一些挑战   【相关提及】 卢云神父(Fr. Henri J.M.Nouwen 1932-1996),原籍荷兰,1957年晋铎。 曾任教于美国圣母大学、耶鲁和哈佛大学。自1986年应方舟团体(L’ Arche)之邀加入黎明之家(Day break)服务智障人士,直到因心脏病突发安息主怀。   温伟耀博士(Dr. Milton Wan Wai-yiu,1952年-),牛津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基督教学者,灵修神学和汉语神学专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及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神学教授。由于曾经历丧妻、丧父、丧幼女的悲惨遭遇,他亦被称为“当代约伯”。   《同湖异舟》- 史蒂芬妮.胡巴赫 (Stephanie O. Hubach) ( Same Lake Different Boat: Coming Alongside People Touched by Disability)    【音乐】  天使心 -赞美之泉 Rachael Lampa - Perfectly Loved  ft.TOBYMAC You Say- Lauren Daigle Piano Bar-Smooth Jazz Club at Midnight Buddha Café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到公众号留言“加入璞真听友群”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