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电台

『逆光电台』是一档与摄影相关的谈话节目。我们将每周邀请来自摄影相关领域的嘉宾和我们一起聊聊他们有趣的职业故事和严肃的职业思考。

【061】做艺术家的核心包含建立生活的系统|刘大卫访谈

我们还在鲁美上学的时候,刘大卫是一个流传在摄影系的传说:当年的一位师兄,一毕业就下海赚了大钱、做了大款,后来又去了海外。那是90年代初,中国的早期的当代艺术家们还在东村和圆明园吃着百家饭。后来我也毕业10多年了,在北京见到了传说中的真人,他已经毅然转身放下一切做了一名职业艺术家。刘大卫的作品采用硬边绘画的形式,用材料反应了他对当代的观照;他的艺术表达他对于图像在当代语境下的一种转译。

01-14
54:52

【059】摇滚,摄影和集体记忆:每个人的青春期都有一首单曲循环的歌

很多时候,摄影的价值不在当时。一张照片,虽然可以在各式各样的场景下,因为千奇百怪的可能性而产生,但无论如何,它一定是,也只能是那时那刻的“非虚构”。 记录,是它最朴素的意义。 【本期嘉宾】 邬树楠:黄平在地影像节策划、策展人 高鹏:摄影师,黄平在地影像节“评委会大奖”获得者。 黑刀:乐评人,黄平影像节摇滚演唱会主持

11-21
01:11:29

【058】“游手好闲”的“最贵”摄影艺术家 | 王庆松访谈

因邀约艺术家王庆松到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摄影系做一期工作坊,于是有机会以逆光电台主播身份对其进行了一次专访。 本次访谈不同于以往,未设置任何提纲、做任何话题准备。希望能以朋友聊天的方式介入到艺术家最核心、最基础、最单纯的思想空间。 便从他的发型开始聊起。【01:00】发型揭秘 【14:05】我只用胶片和最大的画幅、最小的景深、最亮的灯光 【34:40】我祛除抑郁的方法——晒太阳。符合自己想

10-29
01:07:38

【057】“在场”世界美术馆,“对话”全球摄影师:影像不在书本里,在现实中 | 傅尔得访谈

【03:24】《在场》这本书的由来 【15:20】《对话》不仅适合那些想了解摄影的人,同样也适合创作者 【28:50】非洲小岛上奇妙的摄影双年展 【34:22】看展是一种享受,疫情结束后还是要上路 【37:56】摄影二人组迪伦和保罗 【44:51】薇薇安·萨森 【50:54】书中所有图片的授权都来之不易 【01:03:42】疫情期间继续给杂志供稿和策展

10-16
01:15:10

【056】探秘医学摄影|赵欣访谈

什么是医学摄影?医学摄影可以是艺术吗?对于感性居多的艺术生来说,理性的医学摄影可以成为他们的缪斯吗?带着诸多对于科学的神秘幻想,我们采访了刚刚在平遥摄影节上展出新作的,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欣老师。 【本期嘉宾】赵欣 【02:16】什么是医学摄影 【15:15】医学摄影和艺术创作能发生联系吗 【21:11】医学摄影的乐趣和困难 【36:59】医学摄影用到的器材 【41:23】针孔摄影作品

10-03
01:14:21

【055】所有人都说好是一件挺可怕的事儿|洪磊访谈

上期我们借洪磊老师的新书《摄影类事》展开了相关的讨论和介绍,那么这一期我们还是先介绍一下洪磊老师的基本情况,熟知摄影和当代艺术的人一定都听过“观念摄影”这个词,直到现在依然在很多场域把观念摄影认定为一个重要的摄影类别,那么这个词源于1997年岛子策划的“新影像:观念摄影艺术展”。洪磊老师就是其中重要的参展艺术家,也就是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

09-18
43:28

【054】作为参与者,我这样看待1900到1999年的中国摄影|洪磊访谈 上

作为中国当代摄影的先行者,艺术家洪磊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在朋友圈写作的习惯,其中与中国摄影史有关的内容于今年初付梓成书,名为《摄影类事》。 我们将两个多小时的访谈分为两期话题,本期将从本书谈起。 【本期嘉宾】洪磊

09-03
56:47

【053】相亲之味:我们可以跨过恋爱走向婚姻么? | 蔡星卓&吕萌

我们在相亲中需要解决的是恋爱问题?还是婚姻问题?相亲是对婚姻积极的态度还是对恋爱消极的抵触?我们可以跨过恋爱走向婚姻么? 【04:00】朋友介绍会比相亲市场更容易让人接受 【10:50】那些有趣的相亲经历 【21:03】主动分手算“渣”么 【37:05】 我们的“标准”改变过么? 【42:24】相亲会给人带来伤害么? 【54:24】看见别人的婚姻 【01:05:09】想象的婚礼

08-20
01:17:27

【052】《寻羌》,下山后的高山羌族|高屯子访谈

今年是汶川地震后的第12个年头。 摄影家、独立电影导演高屯子从2009年春开始,用十年时间跟踪、记录当年地震后,迁出汶川、迁离祖居去到南宝山生活的羌族村寨的村民们。 2019年他用这十年拍摄素材创作的纪实电影《寻羌》,获得第3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金奖和纪学会第25届中国纪录片十优作品,并且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的纪录片竞赛单元。

08-06
56:21

【051】荒诞中的现实与现实中的荒诞|耿军访谈

一个月前,电影《东北虎》获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奖。一个雷雨交加的下午,我连线了正回到家乡鹤岗拍时尚大片的《东北虎》导演耿军,与之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聊天。我们商定尽量避开被众多访谈提及的话题,于是,一个更加鲜活而真实的耿军呈现在这剪完四十多分钟的节目里。

07-23
46:34

【050】夏夜,啤酒,故事会 | 朱本嵘&王晓东

最近,天气忽晴忽雨,又异常的热,热到做什么都很没精神。 这一期,三个好友,傍晚对着屏幕,呷一口冰啤酒,一起说说当年在采访,拍照中遇到的各种囧事。 年轻的时光,都是干着傻事过来的。 本期嘉宾:王晓东:摄影师 朱本嵘:摄影师运营

07-09
56:02

【049】用60万张旧照片打捞三代人的《生活史》|蔡东东访谈

艺术家蔡东东的新作《生活史》刚刚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做了发布会。《生活史》收集了四百多张不知名的普通人家庭生活照,讲述了将近百年的时间跨度里三代中国人的故事。蔡东东在书末的自述中说,全书是按照历史和意识形态的线索,讲叙了一个三代人的故事。趁着这个机会,我们来到蔡东东的工作室,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些关于他的新书的创作缘起和过程,和他聊一下他一直以来的艺术创作。

06-25
39:36

【048】公关摄影,低调蚕食|刘自强访谈

“公关摄影”是近年出现的摄影类型,我们邀请到了从这个行业刚刚兴起便介入的,具代表性的,作为其公司创始人的刘自强来谈一谈公关摄影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聊一聊公关摄影作为时代催生的产物,其特别的运营模式;说一说公关摄影中摄影的占比以及公关摄影人应具的条件。 更多图文信息欢迎关注公众号:逆光FM

06-11
44:12

【047】用自身的身躯感受世界的暴力:谈安托万·达加塔

最近正在成都当代影像馆进行的展览“圣洁的人”,是法国摄影师安托万·达加塔(Antoine d’Agata)于2020年疫情中的法国拍摄的一组作品。他用热成像技术将生死最纯粹的状态呈现出来,将我们带回到疫情深重的当时,让我们再次思考生命的存在。 【本期嘉宾】荷大齐

05-28
01:11:31

【046】独立纪录片,我人生中的“一场表演”|宁佳伟访谈

《一场表演》是宁佳伟导演的第三部独立纪录片,影片当然拍摄了不止一场表演,而是无数场,是无数重复的一场。正如人生是一场表演,也是由无数场具有同一性的表演组成。 作为大学教师的宁佳伟,利用怎样的时间、金钱、关系、精力去完成个人表达?又是怎样在海洋馆的动物身上看到自己被规训的人生? 【本期嘉宾】宁佳伟

05-14
44:20

【045】一场去往平行世界的远行 | 唐咸英访谈

我们的世界之外是否存在另外的平行世界,无限个平行世界?在科幻小说里不断被引用的的“平行世界”概念,被唐咸英拿来用在他以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创作里,与挪用的素材一起合谋出一个介于真实和超现实之间的世界,表现他对于当下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浑然一体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反应。80后艺术家唐咸英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以来一直从事艺术创作,作品“平行世界” 曾入选2019年三影堂摄影奖。 【本期嘉宾】唐咸英

05-07
47:20

【044】如何把摄影书风风光光地卖出去?| 许瀚文访谈

在纸质书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滑的情境下,摄影书还有人买,有人看么? 图书的营销编辑跟内容策划编辑有什么不同? 推文、视频、直播,如何把摄影类的书卖出去?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中国摄影出版社的新媒体编辑许瀚文,来一起讨论关于摄影书的问题。 【本期嘉宾】许瀚文 【特约主播】匡达

04-30
46:33

【043】咖啡、雪茄、配给制……我拍了13年的古巴|张晓冬访谈

同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古巴,那个在地球另一端的国度究竟是怎样的存在?遍地雪茄?排队领咖啡?彩色的城市?成功跨界摄影的法学博士张晓冬以镜头记录了古巴13年的变革,带我们一探究竟。 【本期嘉宾】张晓冬 【03:40】 04年什么契机开始拍摄古巴 【08:12】讲西班牙语;类似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 【11:13】被艺术包围的城市:哈瓦那 【18:24】满街格瓦拉像;国有咖啡馆;配给制;终身公费医疗教育

04-23
46:49

【042】独立摄影奖的独立之道:关于1839摄影奖|对话董钧&海杰

1839摄影奖是一个由艺术家董钧和批评家海杰于2019年发起的纯民间奖项,以摄影术诞生之年为名,既尊重摄影的本体属性,也强调以跨媒介的开放姿态对其延展。现已成功举办两届,从第三届(2021)开始,面向全球高校华裔在校学生征稿。本期主播与董钧和海杰三地连线隔空访谈,两位创始人对1839摄影奖的前世与今生进行了梳理;对亮点和槽点进行了论证,对坚守与边界进行了说明。

04-16
01:05:20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