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逆行人生

82 Episodes
Reverse
本期节目是一期单口,聊一个我一直很想聊的话题。自由职业8年,我时常被人关心“会不会重新回去上班”。说实话,「重返职场」在自由职业的不同阶段于我而言,有不同的意义。从一开始的过度美化工作的意义,到「工作即生活」的浪漫想象褪去,我们该如何挣脱「自我剥削」的陷阱?本期播客,我剖析了自由职业的隐性代价与重返职场的真实困境,也分享了我今年在践行的「适度工作」理念——工作不必崇高,人生也不必被职业定义。希望所有还在职场与自由间挣扎的人,听完这期可以找到一些慰藉。【品牌赞助】本期节目由品牌EMPHASIS 艾斐诗赞助。EMPHASIS 艾斐诗是周生生旗下个性美学高级珠宝品牌,携全新BLOOM盛系列,见证、表达、赋能女性在职场与生活的“盛放”时刻。BLOOM系列以麦穗为灵感,金镶钻的形式呈现了珠宝的灵动与优雅,匠人匠心演绎了麦穗的圆润、流畅与轻盈。在这个热烈的夏天,由BLOOM 系列打造你的多样风格,愿我们都如麦盛放,经风雨但不折。【时间线】03:32 读者留言引爆的思考:重返职场=自由职业失败? 05:39 自由职业的「隐形福利」VS 职场稳定性的诱惑 08:32 两类重返职场者画像:「经济压力者」与「分离者」 10:01 戳破福利幻象:那些年,互联网公司设下的温柔陷阱 12:56 自我剥削警钟:别让工作吞噬生活的意义感 18:14 冰岛实验启示:为何工作越少效率越高? 22:03 职场防伤指南:为何你该建立「非职业身份」? 28:04 允许自己不热爱工作,才是真的自由【主播】林安,多平台内容创作者。26岁辞去全职工作,自由职业至今。做过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出过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也创过业。兴趣很多,人生很长,所以干脆拿来探索。
你有没有发现,互联网上似乎很少听到40岁以上人群的声音?他们去哪儿了?是主动隐退,还是被时代“折叠”?本期节目,我邀请返场嘉宾塞米展开一场关于变老、第二人生动力与对抗人生虚无的对话。 很巧的是,塞米今年43岁,我33岁,刚好相差10岁,却共同面对相似的困惑:为什么30岁后突然爱上运动?为什么表达欲逐渐降低?为什么“变老”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从白发焦虑、情绪阈值变化,到社交收缩、人生动力重建,我们探讨了如何提前为“第二人生”做准备——比如运动、培养非功利性爱好、重建社交圈等。 无论你正在30岁的十字路口徘徊,还是对40岁后的生活感到好奇,这期节目或许能给你一份“未来生活指南”。【嘉宾介绍】颜婷(塞米),复旦大学中文系,近20年地产全链条从业,多次创业。现经营专注小众品牌经营的自媒体及顾问公司“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粉丝近70万,著书《越自我,越成功:小众品牌生存指南》。【本期福利】感谢美国膳食营养品牌「研生之力」对本期节目的赞助支持。研生之力创建于20余年专业且深入的细胞级营养成分PQQ基础之上,致力于抗衰老领域的研究。巢天娇,是品牌原研的卵巢保养产品,核心成分为40:1的Myo肌醇和D-手性肌醇,以及99%+纯度的PQQ,三种成分都是卵巢喜欢的营养素,也是日常饮食之上的优质营养补充,一同呵护卵巢。【�听友福利 - 研生之力卵巢保养巢天娇】1.复制淘口令:67�dljReQGzkcO₴m.tb.cnHU287 到淘宝即可购买2.也可淘宝直接搜索「研生之力海外旗舰店」,向客服报暗号:【逆行人生】即可领取听友专属优惠券购买。【时间线】05:34 第一次感受到年龄冲击,从突然冒出的白头发开始08:50 30岁后开始运动健身,是为了对抗人生虚无感?12:22 40岁后情绪阈值升高:同样的成就,为何快乐越来越少?14:39 当情绪趋于平淡,如何保持表达欲和创作动力?19:43 为什么年龄越大,越内向,越爱趴窝?22:35为什么中年人逐渐在互联网上“沉默”?社会对年龄存在哪些恶意29:30 变老的好处:所有社会时钟内必须做的事,都渐渐跟我无关了34:07 时代背景不同,20岁躺平的年轻人,也许会40岁“东山再起”?40:11 年龄不一定和体力有关,运动和内调是最好的抗衰45:40 从“工作狂”到寻找“非生理性第二人生动力”,如何重建人生意义感?51:08自由职业者的“提前退休实验”:财务自由后,为何仍停不下来?57:58 年纪越大,身边有定期交流的朋友和社交圈越重要1:03:50 40岁后,丁克家庭和有娃家庭各有哪些利弊?1:11:05养老新想象:AI机器人、全球旅居,未来养老未必依赖传统家庭结构1:14:09给30岁自己的建议:30-40岁正是奋斗的十年,胆子再大一点【主播】林安,多平台内容创作者。26岁辞去全职工作,自由职业至今。做过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出过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也创过业。兴趣很多,人生很长,所以干脆拿来探索。
现在还有人发自内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吗?或者问的再残酷一点:有人发自内心想上班吗?我2018年离开职场采访不上班的人时,社交媒体上关于“上班”的讨论就几乎都是负面的。没想到快8年过去了,这种声音反而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对公司和上班的吐槽与日俱增,然而现实是——大部人每天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公司度过,因此如何提高上班的幸福感,直接关乎当代人的生活幸福度。所以我对那些热爱工作的人感到好奇,想看看他们究竟在什么样的神仙公司上班,能产生如此高的热情与能量。本期播客的嘉宾Jessie目前就职于一家新加坡风险投资公司Reapra,这家公司不像传统的风投机构,相比于热门领域的投资机会或亮闪闪的创始团队背景,他们更关注创始人本身,相信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并愿意投入10-20年时间陪伴创始人一起成长。这样的耐心在如今这个快时代很难得,而更难得的是,他们公司没有“员工”的概念,所有人都是“关系平等的工作伙伴”。听上去十分理想了,那身处其中工作的人有何感受呢?本期我和Jessie结合各自的上班、创业经历,试图为大家拼凑出一家理想公司的必备因素。下一次找工作时,不妨对照着看看,也许你会离自己喜欢的工作,更近一点。【嘉宾介绍】Jessie王珺,专注投资认可长期主义、愿景使命驱动的创业者的投资人、Mind Gardener(来自于Mind is a garden with seeds),实践用创业这个练习场帮助更多人实现认知拓展和长期幸福。【关于Reapra】-REAPRA BOOK-是REAPRA陪跑创业者的框架型文件,其中详细解读了REAPRA如何用创业这个场景帮助想要创造价值、活出自我的个人一步步让改变发生,最终获得与不确定性共处的能力,同时创造出长青的产业。这套名为“与社会共创的大师之路”的方法论涉及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等学科知识,原文为日文,中文版是粗略翻译版,阅读起来比较抽象。2025年REAPRA中国团队会对REAPRA BOOK进行重新编写,期待Version 2很快和大家见面。阅读链接:https://zms4tmevi0.feishu.cn/docx/DkuGdP70eoH39fx3vyNc9URInef?from=from_copylink -连接方式-和REAPRA产生连接的传送门:https://www.wjx.cn/vm/YDnn7JM.aspx# 如果你想要创业,或成为REAPRA的Founder Intern,欢迎填写这份申请表:https://mp.weixin.qq.com/s/jwunMDpUYRt3YA96YcEZxA-社交媒体-官网:https://reapra.com/ 微信公众号:REAPRA认知创业小宇宙:REAPRA小红书:REAPRA即刻:REAPRA【时间线】03:11 探索社会创新企业和影响力投资遇到瓶颈时,我加入了Reapra09:42 无论找工作还是投资一家公司,都要从关注创始人开始11:58 完全扁平化的公司里,每个人都在探索自己的“英雄之旅”15:16 用一种很新的方式自我介绍:不聊过往经历,只描绘未来愿景20:27 企业价值观和文化是流动的,需要所有人频繁沟通,高度对齐25:27 理想公司必备条件之——公司的愿景使命,是否与个人高度重叠27:59 以终为始寻找个人使命,不是我能做什么,而是我想做什么33:31 理想公司必备条件之——相比于同事,我们更像“共学伙伴”38:42 理想公司必备条件之——给我独立探索的空间,也让我走出舒适区42:36 挣钱和热爱是否分开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欺骗自己的感受46:30 内卷or躺平?只要走通了,就是你的路55:26 创业为何要从boring business开始做起?01:01:56 创业是一场修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01:05 Reapra目前在投资什么样的创始人?1:10:04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重要的是我们都在朝那个目标努力【主播】林安,多平台内容创作者。26岁辞去全职工作,自由职业至今。做过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出过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也创过业。兴趣很多,人生很长,所以干脆拿来探索。【BGM】Bingo武文彬 - 春天森山良子 - 街をうたう~ギター・ソロ・ヴァージョ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一个人的状态好不好,第一印象往往看对方的气色,而气色大部分通过我们的皮肤呈现。然而现代人长期在高压下生活,养成了种种不良生活习惯,当五脏六腑承受高压时,会通过皮肤释放信号。于是有了肤色暗沉、蜡黄、长痘、长斑等等不同症状。目前大部分都市人依靠西医医美改善皮肤,但水光、光电、超声类项目做多了,对皮肤有哪些不可逆的损伤呢?有没有更自然、持久的护肤医美方式,不仅养好我们的皮肤,也能调理我们的身体呢?本期节目,我邀请北京三甲医院中医美容科医师李悦,为我们科普“如何利用中医美容科学养肤”,以及不同的皮肤状态,代表了哪些身体症状,要注意什么。【听友“线上看肤”快闪福利】6月,我们会在听友群内组织一次「线上看肤」快闪活动,李医生会根据大家发的照片诊断你的皮肤/身体问题。进群添加微信xtutux3,备注“中医”。【嘉宾介绍】李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享理事,从事中医临床15年,先后在多家三甲医院坐诊。师从三代御医门下,传承宫廷脉法。临床上讲究调神、调体、调心,以阴阳平衡,气血周流为基本理念【时间线】01:47 嘉宾背景介绍【Part 1:中西医美大比拼】04:19 中医医美和西医医美的核心区别09:06 中医如何看待面色差,肤色暗淡等问题?15:49 西医医美和中医医美分别有哪些优劣?20:01 填充类的医美项目有哪些副作用?21:16 中医医美不同项目的价格如何?22:18 超声炮、热玛吉这类抗衰项目,有哪些副作用?25:03 中医医美的疗效如何?后期如何维护?【Part 2 :从典型皮肤状态,看身体症状】28:46 长在不同位置的痘痘,分别显示哪些问题?34:31 如何调整内分泌失调?36:35 面部浮肿,咖啡消肿?这些副作用要小心41:32 健康的身体长啥样?运动是最低成本的抗衰【Part 3:听友提问】44:43 听友提问1:反复长黄褐斑,如何去除?48:05 听友提问2:舌苔白厚,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吗?50:17 听友提问3:长期熬夜,阴虚怕热,身材干瘦,怎么救?【主播】林安,多平台内容创作者。26岁辞去全职工作,自由职业至今。做过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出过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也创过业。兴趣很多,人生很长,所以干脆拿来探索。【BGM】森山良子 - 街をうたう~ギター・ソロ・ヴァージョン
经历了去年一年的环球旅居后,今年我又搬回了杭州,想在熟悉的城市搭建固定的生活routine。也许是由于心境的变化,在去了很多地方,尝试了很多事情后,我的身体和心灵都告诉我它们想好好休息。于是这段时间在杭州,我如愿实现了每天自己做饭、健康饮食和每周坚持运动的生活作息。这是我自由职业8年来最“自洽平衡”的一段时光,也是我辞职之前对“自由职业”生活方式的想象。前阵子,我在杭州见了老朋友张小哈,2022年我刚搬到杭州时,我们做过一段时间邻居。那时候的我们都处于自由职业和创业非常高压的阶段,常常工作起来没有节制,身体状态也不太好。这次再见到小哈,她整个人由内而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身材到皮肤,从精神状态到心态,都有质的提升。本期节目,我们聊了聊各自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如果你最近也处于比较焦虑、高压的状态,希望这期节目能帮你解压。【嘉宾介绍】张小哈,10年IP 设计/视觉/品牌/插画/UI设计经验;8年自由职业,创立了张小哈设计工作室,服务多家知名企业;插画三维培训讲师(学员2000+) ;漫画作者,已出版漫画绘本《创造力的形状》;自媒体博主,全网关注人数10W +。【主播】林安,多平台内容创作者。26岁辞去全职工作,自由职业至今。做过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出过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也创过业。兴趣很多,人生很长,所以干脆拿来探索。【时间线】03:27 当你的工作陷入惯性高压时,身体会报警11:58 调整状态第一步,运动永远是解药18:34 偶尔按下暂停键,生活并不会完蛋23:08 花更多时间关注身体,工作反而更高效29:13 每天只做3件事,自由职业反而更持续33:02 健康生活会上瘾,从内到外,我们都要狠狠提升36:29 多做见效慢的事,改变会在不经意间发生40:36 从独立设计师到团队化协作,如何迈出第一步?46:49 自由设计师的职业天花板在哪里?50:28 30岁以后,相比赚钱,我们更在意身心健康54:45 那些有运动习惯的人,确实比同龄人老得更慢58:42 身体是个能量场,状态好了诸事顺遂【BGM】Dirk Reichardt & Mirko Schaffer - Until JulyNiia - Patience
上班、自由职业和创业,哪种状态最心累?作为一直在折腾的两名事业女性,我和依澜这些年经历了职业的高光,也穿越了各自人生的低谷。在分别过了30岁和40岁的年纪回头看,我们发现那些年工作带来的高压和内耗,大部分来自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对自己的高要求。中医强调“身心一体”的整体观,一个人状态不好,往往和ta的“身体-思想-情绪”息息相关。本期节目,我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聊了聊消除职场内耗的真相,以及压力大、低谷期时做些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好状态。�本期节目由【维特健灵乌丝素】独家赞助。关于维特健灵自1993年创立于中国香港,维特健灵一直致力于新中式滋补养生,现拥有3间GMP药厂,100+国际奖项,150个品牌专利及产品,全面照顾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本期福利-听友优惠链接:89¥K2wfeJaAywR¥ https://m.tb.cn/h.6Zd81Wp CZ057 乌丝素【嘉宾】依澜,公共营养师,毕业于中国农大。前美食记者,新媒体公司创始人。【抗炎美食100天】行动发起人,女性播客「海豹RADIO」主播【主播】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内容创作者,全平台「林安的会客厅」。做过一个自由职业社区「自由会客厅」,仍在探索人生的中途。【时间线】04:32 上班、自由职业、创业,哪种状态最累人?07:58 44岁,终于找到了终身热爱的职业12:46 10年前从北京激流勇退,赚到的是健康14:53 谁年轻时没有消耗过身体?30岁后,我们开始养生25:31 压力大狂掉发?我们试过的那些“歪门邪道”30:43 30岁后才明白,要想状态好,还得靠内调45:21 失眠、爆痘、脱发…为什么养好肝肾,这么重要?52:53 如何缓解内耗:能量低的时候不要做高能量的事56:24 人生低谷期就做三件事:运动、学习、好好吃饭1:04:28 人到中年,为何突然转型营养师?1:13:09 下沉时代,从微小的改变开始拯救自己【BGM】広橋真紀子 - cocoroCocoon - Chupee【联系我】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在世界版图中,非洲一直没有太多话语权,而我们所了解的非洲,也多来自中西媒体叙事。今年2月,丸子里里飞去了她神往已久的非洲,旅行8年走过几十个国家的她,一直痴迷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混乱、不安与变幻莫测。和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总是以天为单位变化着,很多旧的东西在消亡,也有新的东西在生长——这样的地方,往往也蕴含着机会与“风口”。本期播客,我们跟着丸子里里的视角踏上非洲大陆,从东非最繁华的城市内罗毕开始,到与野生动物共生的贫困地区马塞马拉。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经历了非洲贫富的两极。本期节目,我们既可以听到中国人出海非洲的新机会,也能看见一个国家的贫穷与割裂。【嘉宾介绍】丸子里里,8年不上班,毕业即游荡,从背着尤克里里周游世界,到带着音乐去旅行,在街头找陌生人唱歌,拍摄沙发客旅行纪录片,创立尤克里里品牌,正在努力成为一名独立音乐人。人生理想是在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主播】林安,多平台内容创作者。26岁辞去全职工作,自由职业至今。做过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出过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也创过业。兴趣很多,人生很长,所以干脆拿来探索。�给主播写信:linan199266@gamil.com【时间线】01:18 第三世界国家的传统文化流失快,想去要趁早04:12 在非洲旅行,计划赶不上变化06:29 非洲初印象:独自走在街上并不安全09:43 内罗毕物价:比杭州贵一倍?13:22 长居内罗毕的中国人,以何为生?16:58 在非洲做互联网外贸,是个好生意吗?20:57 内罗毕60万人民币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租售比如何?23:44 中国人长期在内罗毕生活的安全问题26:57 从上至下的官僚主义与腐败气息29:34 离开危险又迷人的内罗毕,前往马赛部落当“女工”35:31 在马赛马拉当志愿者的日常:比国内还忙39:23 走进马赛家庭:在生存面前谈道德,来自现实世界的拉扯感40:26 传统落后的社会环境下,非洲女性的生存困境44:29 马赛女性掌控人生节奏的最大敌人:早孕48:03 脱离生产力谈女性主义,非常困难50:28 过多的公益项目,滋生了本地人“等待救援”的心态?55:08 真实的乡村生活很苦,需要去除浪漫化滤镜【丸子的影像记录】-马赛马拉的女性们:-丸子和酋长夫人家的孩子:-志愿者工作日常:-丸子的文章:为什么跑到马赛部落当女工?(非洲版)https://mp.weixin.qq.com/s/p9pKhdxdcgIHxtXTtgH--A【BGM】Ennio Morricone - Titoli (from A Fistful of Dollars)Yael Naim - Go To The River
「人的迁徙」欧洲漫游系列的最后一期,来到了德国,这个我肉体还未去过的国家。关于德国,网络上不乏嘈杂的声音,无论是德国的饮食、文化、德国人的性格,还是德语有多难学,德国的大学多难毕业……一个地方只要有人讨厌,就一定有人喜欢。自由与危险,冷漠与边界,多元与冲突……硬币的两面,你追求什么?又无法忍受什么?本期,我邀请在德国生活了7年的达令欧尼,分享她在德国经历了很多艰难时刻后,为什么依然喜欢并留在德国。这是一个普通小镇女孩借了几万块就出国改写人生剧本的故事。从24岁自学德语通过“互惠生”出国,到3年双元制带薪培训毕业留在柏林,达令目前在一家柏林的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同时为教育事业进一步进修。本期我们结合达令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国内普通家庭出生的女孩,如果想在德国长期生活,有哪些机会和渠道。【想咨询更多?】如果你计划德国留学、双元制或互惠生等项目,想找达令付费咨询的,可以添加微信xtutux3,通过暗号“德国”进入逆行人生听友群获取咨询链接,听友有专属优惠价。(ps:微信不闲聊也不做免费答疑,耗费他人时间精力的需求,请用付费咨询的方式尊重他人时间哦)。【嘉宾介绍】达令欧尼, ENFJ ,专升本学历双元制带薪培训。现德国认证教育者/德国幼师。德国柏林生活第七年,曾从事上海对外汉语老师,杭州英语导游,写作博主。24岁自学德语,参与德国互惠生项目。26岁闺蜜借钱出国留学,通过留学重启人生的温州姑娘。【主播】林安,多平台内容创作者。26岁辞去全职工作,自由职业至今。做过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出过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也创过业。兴趣很多,人生很长,所以干脆拿来探索。目前在全球旅居,寻找下一个人生目的地中...给主播写信:linan199266@gamil.com【时间线】05:56 柏林生活第7年,越来越自信、自洽、自知07:34 一场意外,加速了我去德国的决心11:01 自学德语成功出国,第一年在德国家庭做互惠生17:01 在德第一年:互惠生+学德语,她只花了2万块22:36 德国的双元制带薪培训是什么?为什么要读这个?32:20 边工作,边读书,边学德语,最难熬的三年,也曾走到抑郁边缘40:44 在德国柏林生活,每个月的生活成本和平均薪资如何?43:59 德国人冷漠?其实他们面冷心热47:40 在德国读书毕业有多难?最大的门槛其实是?50:51 中国人去德国长期生活的N种渠道1:02:40 德国的大环境整体对女性更包容?1:09:16 给想去德国生活的听友几点建议【相关资料】-互惠生福利:每月至少280欧零花钱,每周一天半休息,全年4周带薪休假,提供独立的房间,免费膳食和交通费等。此外,在德期间的德语学习,寄宿家庭一般提供600欧一次性或每月50欧的语言学习费用。全年交医疗意外保险,互惠期间生病不花钱。-德国双元制带薪培训Ausbildung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是对口的工作实习单位。比如达令在柏林做教育者双元制期间,一周上两天专业课,三天在幼儿园或小学工作。三年带薪培训,工资税前1750欧,税后1100欧,合租房租450欧。带薪假期17天(加上学校的寒暑假)。-在德国留学的难点读本科研究生的中国学生,需要通过一个学历认证考试APS学历认证,有些交学费的金融学校不需要APS(除非有海外学历的除外,具体请查Aps官网)。德语难学,零基础到考出德语B2 需要8个月到一年半。德国天气冬天难熬,建议把假期安排放在1月,3月。德国人性格比较直接且慢热。-德国留学签证1.互惠生签证2.语言学习签证3.语言留学签证(先过去学语言,满足语言要求再申请学校)4.留学签证5.双元制留学签证6.机会卡-达令喜欢德国的10个原因1. 德国街头无流浪猫狗,德国人虐待猫狗惩罚很重,严重者会坐牢2. 德国女性主义深入,女性在职场上可以受到更平等的待遇。 比如幼师休息产假,最高可以带薪带娃休息三年 (产假期间可以领失业救济金或者工资的一定的比例)3. 德国幼师一旦怀孕立刻回家带薪怀孕 (孩子出生还可以休 1到3年)4. 德国小孩可以10个月送幼儿园 。德国柏林的幼儿园 ,每一个孩子幼儿园费用可以低到25欧每月,约200元(早餐和午餐费用)。每一个德国出生的孩子可以申请儿童金,每月219欧250欧,可以一直领到25岁(如何孩子18岁继续读书)5. 德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公立教育免费6. 孩子不去上学度假一定要报备,长期缺课会有教育局的人找上门7. 读书鲜有年龄限制 ,比如在德国申请双元制无年龄限制8. 德国是欧洲的十字路口。 二十六个申根国家免签畅游;周边二十六个国家免签证畅游。纳税满五年可申请永久居留权,纳税满八年可申请德国国籍。9. 德国假期全年187天法定工作日,平均带薪假期28天 周末少有加班10. 德国生病保险制度健全,小病自己掏钱,大病不必担心【BGM】James Forest,The East Road - Berlin
本期「人的迁徙」,我来到了意大利佛罗伦萨,采访在这里生活了5年+ 的一对情侣。作为两名身兼数职的自由职业者,他们现在正在过着半年国内,半年国外的「欧-陆」迁徙式生活。本期是节目的下期,主要聊:意大利日常生活、娱乐、文化、见闻、人际交往等生活闲聊型内容。考察一个地方是否适合自己长期生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与当地人打交道。意大利人在欧洲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有人说它们是欧陆的“中国人”,也有人觉得他们全员P人,生活态度和办事效率过于懒散。究竟这些是不是刻板印象,只有沉浸式生活在那里一段时间,才能给出自己的答案。本期聊天非常轻松,充满了诙谐有趣的funfacts,邀请你带着愉快的心情收听~【嘉宾】Elio,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罗马美院,马兰欧尼,佛罗伦萨珠宝学院,主业珠宝。副业 旅游相关服务,民宿,留学,古董采买及一些意大利相关业务。已拿到意大利永居,每年一半时间在意大利,一半时间在国内。兔子,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珠宝学院,主业珠宝精雕师,副业玄学算命/留学生艺术作品集辅导/珠宝培训。已拿到意大利永居的自由职业者,每年一半时间在意大利,一半时间在国内。 小红书:Albert(953333192)【时间线】02:13 初到意大利的culture shock05:17 意大利的办事效率:公共交通、日常办事、看病医疗08:10 全员P人?公交开到一半司机下车喝咖啡,不要太惊讶13:23 没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事情,今天不做,明天也行14:45 意大利人的平均薪资差异15:34 在意大利生活,日常娱乐活动有哪些?25:07 在意大利遭受过种族歧视吗?27:26 意大利不同城市的偷盗问题和政府政策34:17 在意大利,只要出门就有收获:二手市集捡漏大王40:05 接下来的计划:继续半年国内,半年国外,躺卷皆宜42:53 对比欧洲,为什么国内的大家更关注搞钱?48:29 为什么国内的职场人常常人到中年,发现自己没有爱好?52:43 意大利年轻人也抱怨:钱都让老一辈赚走了PS:如果有计划去意大利旅游/旅居/留学的小伙伴,想认识嘉宾Elio和兔子的,可以加入逆行人生听友群咨询,进群微信xtutux3,暗号“意大利”。�BGM:Galimatias - Major Crimes & UnicornsDirty Heads - Vacation
很多人梦想过上“半年国内,半年国外”的生活。曾经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很难实现,这次在欧洲旅居2个月,突然打开了很多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打破信息差,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本期「人的迁徙」,我来到了意大利佛罗伦萨,采访在这里生活了5年+ 的一对情侣。作为两名身兼数职的自由职业者,他们现在正在过着半年国内,半年国外的「欧-陆」迁徙式生活。节目将分为上下期,上期主要讲:意大利留学、工作、长居签证类型、找工作渠道、日常花销、租房等实用干货型内容。下期主要聊:意大利日常生活、娱乐、文化、见闻、人际交往等生活闲聊型内容。【嘉宾】Elio,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罗马美院,马兰欧尼,佛罗伦萨珠宝学院,主业珠宝。副业 旅游相关服务,民宿,留学,古董采买及一些意大利相关业务。已拿到意大利永居,每年一半时间在意大利,一半时间在国内。兔子,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珠宝学院,主业珠宝精雕师,副业玄学算命/留学生艺术作品集辅导/珠宝培训。已拿到意大利永居的自由职业者,每年一半时间在意大利,一半时间在国内。 小红书:Albert(953333192)【时间线】03:48 毕业后留在意大利生活的契机05:37 珠宝精雕师这个小众职业,在国内外的稀缺度如何?08:38 主业珠宝精雕师,副业搞玄学,收入完全够用12:56 主业珠宝销售,副业搞旅游,收入是上班时好几倍16:12 在意大利做酒店民宿,是目前最稳定的收入来源19:13 在意大利系统做旅游业的中国人不多,目前还是蓝海25:28 在意大利不同城市留学,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米兰vs佛罗伦萨)28:42 半年国内,半年国外的生活如何安排的?30:25 外国人在意大利找工作并不难,分享N条信息差(餐厅服务员、全职代购、淘宝主播、工厂打工)39:26 外国人留在意大利的长居签证和税收政策45:44 意大利留学的两大“薅羊毛”项目与留学生毕业去向48:52 外国人在意大利租房,容易踩哪些坑?52:45 在佛罗伦萨租房的价格区间56:05 长居意大利的中国人,都在做什么?58:44 欧洲跨境电商的风口已过?一些内行人才知道的信息差1:03:40 欧洲劳动力贵的另一面:任何工种都能够活得有尊严1:05:17 意大利永居政策解读【相关资料】一、自由职业者/数字游民可申请的意大利长居签证1.意大利数字游民签证:https://consnewyork.esteri.it/en/servizi-consolari-e-visti/servizi-per-il-cittadino-straniero/visti/visas-to-enter-italy/digital-nomad-remote-worker-visa/2.意大利自由职业者/自雇者签证:https://www.italianvisa.it/self-employment-visa-as-freelance-worker/3.意大利创业签证:https://www.entryvisa.it/services/startup/二、意大利奖学金留学的知名项目1.图兰朵计划,主要针对艺术生:http://www.turadu.com/2.马可波罗计划,不限专业,本科和硕士均可申请:http://www.macplo.com/�BGM:Galimatias - Major Crimes & UnicornsJack CC,40oz - dream of me�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本期「人的迁徙」栏目,我们的迁徙目的地来到了欧洲北部的小众国家——荷兰。今年8月,我在荷兰旅居游学了一个月,也因此和荷兰网友咕嘟在线下产生了新的链接。咕嘟从莱顿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了荷兰,一住就是18年。这18年间,她在荷兰本地的互联网大厂上过班,也在跨国创业公司创过业,做过打工人也管理过团队。工作第十年时,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稳定的职场工作,转型独立职业咨询师。今年已经是咕嘟转型后的第2年,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在异乡生活、工作、创业,是怎样的体验?荷兰为什么让咕嘟生活了18年仍然很喜欢?本期,我们不仅聊了咕嘟的职业转型经历,更多聊到了华人在荷兰生活、工作的渠道路径,以及荷兰生活的方方面面(签证、饮食、文化、社交、气候、交通、婚姻等)。【嘉宾介绍】咕嘟,【生猛小酒馆】咨询室老板娘,长居��荷兰18年12+年丰富的国内外互联网行业经历,3次成功转型35+高龄离职GAP7个月找到个人使命经验涉及大厂(IBM)/新锐创业公司/合伙创业/自由职业小红书:生猛的咕嘟【时间线】03:09 大学毕业后荷兰留学,一留就是18年06:58 初到荷兰反差强烈,后期越住越喜欢09:06 从毕业实习到转正的一波三折13:23 外国人留在荷兰最常见的几种签证22:35 在荷兰创业和拿永居的经历24:14 华人在荷兰找工作的常见渠道和方式26:58 荷兰职场的平均薪资标准如何?29:08 什么类型的职业在荷兰更好找工作?31:12 大部分在荷兰生活的中国人,在从事什么职业?35:13 荷兰的高税收政策:存款太多也要交税?41:42 荷兰医疗:没到命悬一线,别指望及时看病?46:29 荷兰的职场文化:沟通直接爽快,没有精神内耗49:45 35岁转型自由职业,追寻自己想要的生命状态56:33 荷兰交友:荷兰人偏内敛,需要你主动迈出第一步1:00:29 刚到荷兰不适应的地方,其实也挺多1:08:33 荷兰人的婚姻观:不结婚已是社会主流?1:12:32 荷兰VS中国,哪边的年轻人更容易靠自己买房?1:15:55 在荷兰长期生活的好处和坏处1:19:16 (林安补充)荷兰旅居一个月,我的真实感受【延伸资料】一、外国人留在荷兰的常见签证类型1.找工作签证(需从全球排名前200大学毕业,时长一年)2.伴侣签证:跟荷兰人同居,注册伴侣关系或者结婚3.创业签证(start-up visa)需要有创新性并且有荷兰当地认可的导师(比如创业孵化器)4.投资签证(125万欧,证明这个钱是帮助荷兰的经济发展的,3年期)5.政治庇护签证,6.有欧盟其他国家的居留证也可以申请在荷兰工作/生活,不需要工作签证。二、荷兰2024薪资标准(税前)30岁及以上:最低年薪为 €5,008 每月(约 €60,096 每年,不包括假期津贴)。30岁以下:最低年薪为 €3,672 每月(约 €44,064 每年,不包括假期津贴)。毕业生找工作签证转为高技术移民(毕业生或国际留学生在毕业后通过找工作签证找到工作):最低年薪为 €2,631 每月(约 €31,572 每年,不包括假期津贴)。三、荷兰税收政策个人所得税:收入低于 €37,149 的部分:税率为 36.93%。收入高于 €37,149 的部分:税率为 49.50%。个人投资、理财、银行存款也会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收不同的数。四、荷兰的一些facts荷兰有6所大学全球排名Top100荷兰的经济实力全球排名第17欧洲最宜居城市Top10里有4座荷兰城市荷兰人的英语水平在非英语国家里排名第1近1/4的荷兰人有移民背景,多元文化大融合荷兰人均拥有1.3辆自行车荷兰人是全世界平均男女身高最高的国家人均奶酪消费量世界最高(人均20公斤/年)郁金香出口量世界第一(全球80%)世界最密集的火车网络之一全球最平坦的国家之一(26%面积低于海平面)�BGM:金子隆博 - 予感のタマゴサンドnoon - Long ago and far away�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Fiona是我在杭州认识的朋友,可以说我看着她经历了“在职-裸辞-自由职业-重返职场”的整个过程,也知道中途她尝试探索过各种自由职业,并且在中途经历了一次情绪低谷期,再后来她开始定期做心理咨询,直到几个月前,她选择了重新回去上班。但是这一次,我能隔着屏幕感受到她的状态在逐渐回升。通过这次对谈,我也更清楚地知道了她在自由职业这一年中经历了什么,以及重返职场的原因。虽然我这些年一直在采访自由职业者,但坚定地认为并非所有人适合自由职业,自由职业也并不是高于上班的选择。Fiona 的经历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但现在回头看,自由职业这段经历依旧带给了Fiona很多,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现在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自己的边界,更宏观地看待事业规划。如果你正在自由职业的围墙内外徘徊,可以来这场对谈中寻找一丝勇气,无论是开启自由职业还是重返职场,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嘉宾介绍】Fiona,播客《feacher非老师》和《CoChildrenFM》主播,关注儿童发展/终身成长/身心健康的教育工作者一枚。【时间线】02:50 自由职业初期,是否给自己设定了探索期?03:37 自由职业1年后重返职场的关键原因05:37 自由职业期间的职业探索01:线上英语社群13:32 自由职业期间的职业探索02:英语私教、留学文书修改15:13 自由职业期间的职业探索03:自媒体博主22:05 喜欢是一种贪念,面对工作时,什么念头都不要有24:11 赚钱的事和喜欢的事,是要区分的两码事28:56 不赚钱的事情只是hobby,你一定收获了钱以外的东西32:05 自由职业后期开始向内探索,至今做了50+次心理咨询36:34 自由职业一段时间后重新求职,面试官会在意什么?42:48 重返职场后的状态:生活更规律,反而把更多时间留给生活49:33 自由职业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碰壁并非坏事【BGM】金子隆博 - 予感のタマゴサンドbice - what is a charm?�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在深度长内容越来越不受主流平台青睐的背景之下,2018年开始在微信公众号上做小众品牌采访的塞米,已经坚持写深度内容7年了。更难得的是,不靠接广告生存,她的“一人公司”业务,发展得也很好。从小众品牌主的“一杯咖啡咨询”,到“挂号问诊”再到品牌顾问,塞米一个人活成了一支团队。这让我看到了内容创作者的另一条出路——不必遵循流量至上的平台规则,按照自己擅长且喜欢的方式去创作、观察、链接与生活。如果你也渴望通过深度内容链接同频读者和客户,且能把自己养得很好,那么这期播客也许会给你启发。【嘉宾介绍】颜婷(塞米),复旦大学中文系,近20年地产全链条从业,多次创业。现经营专注小众品牌经营的自媒体及顾问公司“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粉丝近70万,著书《越自我,越成功:小众品牌生存指南》。【专栏安利】塞米有两个付费专栏正在售卖中,我自己是塞米6年的读者,常常从她的专栏中了解不同行业的趋势洞察和小生意模型,受益很多,在这里也推荐给对「小生意」「品牌」「打工转型」「行业趋势」感兴趣的听友。1.短期专栏「打工转型小生意入门手册」:给“想干点自己的事但不知道干什么好”的打工人的一本「转型新手村说明书」,有真实案例、找方向思路和起步方法等。适合想转型做自媒体、电商、小型实体店、二房东、社群、自由职业者等方向人。购买方式:https://flowus.cn/share/29d8f55d-7d93-422e-9ff7-d103965772d0?code=P95VE7也可扫码⬇️2.长期专栏「品牌咖啡因」,覆盖小众品牌经营的全维度知识,偏策略。已更新文章标题供参考:-这年头做小众品牌,你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要去争高地-小唠一下「知识慰藉性消费」趋势-别把自己的生存交在任何平台手里购买链接:https://xiaobot.net/p/Brandaffeine?refer=f82b501a-12f1-4f0e-9b9d-ab59cd7c89bd也可扫码⬇️️只为喜欢的产品站台,请大家按需购买~【时间线】02:38 在公众号盛行的尾声入局,意外迎来新转机05:38 从深度内容衍生出的小众品牌业务线09:03 从咖啡咨询开始,最多时一天喝了5杯咖啡10:24 3500元一次的“百问塞米”,1对1解决具体问题12:16 月费顾问,小品牌的外挂“高管”13:32 线下课程:与咖啡店、生活方式品牌店主全国循环讲课14:10 付费专栏:轻量、低价提供行业资讯和信息差15:11 从公众号免费创作到小报童付费专栏,背后的思考19:23 高转化率创作不分长短,更依赖创作者的表达能力25:37 两个早期靠深度内容创作,撬动大生意的创业者案例29:38 流量至上的创作时代,创作者会经历哪些挣扎37:07 创作平台的选择:为什么想搭建个人网站?41:53 搭建个人网站的好用工具评测49:12 国内创作者内容商业化的常见方式53:25 塞米的两个付费专栏购买推荐56:39 内容人转型做产品,建议避开几个坑1:00:56 适合创作者转型的新方向:非标手工艺人1:03:43 深度内容仍有市场,只是需求和供应看不见彼此 【BGM】Galimatias - Major Crimes & Unicornsnoon - Long ago and far away�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逆行人生」经历了开播以来最长的停更期——已经快两个月没更新了。这段时间正在经历一些生活、工作各方面的调整,也进入了新的创作瓶颈期。今早打开小宇宙看见在我没更新的这段日子里,订阅数默默增长到了4万,又是一个新的突破,于是决定聊点什么。过去都是我采访别的嘉宾比较多,我很少录单口播客,这一期完全即兴创作,打开手机录音设备一口气说了40多分钟,也算沉寂已久的表达欲的回归。我分享了没更新的这段时间我在干嘛,思考了哪些事情,有了哪些结果。梳理了内容创作以来我经历的三个创作瓶颈期,我对早期采访对象们这几年人生状态的一些观察,还有接下来的一些新计划。感谢一直都在的你们,这期节目就当听我聊聊天吧~【时间线】01:31 一个灵感型创作者无法规律创作时的内心戏06:26 创作总是断断续续,不是缺乏热情,而是找不到动力11:06 当创作者走上商业之路,精力的撕扯就此开始16:26 内容创作者的“不可能三角”18:38 失去表达欲背后,是人生进入了新的探索期25:46 我采访的第一批自由职业者,不约而同进入了“沉寂期”33:35 放弃过往成就是为了轻装上阵,开启新的脚本35:10 诚实地面对市场、面对听众、面对自己,我是我人生最好的作品播客里提到的文章《自由职业者的7年之痒》:https://mp.weixin.qq.com/s/wl0YjC5cJVX56dSBS6eQVQ【BGM】汤文杰 - 凪的新生活/风平浪静的闲暇OSTJake Shimabukuro - Wish On My StarLana Del Rey - Never Let Me Go�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3月和4月我在清迈旅居,来到了依澜的家里。上次采访她时,她还在大理,做着一个叫「大理好在」的在地媒体平台,有一个全员远程的品牌营销小团队。这次来清迈,也正逢他们全家搬来清迈一年。依澜人生中大部分重大决定都巧妙地踩在了“时代的浪潮”上:35岁“中年危机”时从北京搬到大理,42岁进入“一人公司”状态时,又从大理搬到了清迈。有朋友调侃依澜在过着一种“数字游民”式的生活时,她才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撞上了无数个热点。很多时候人生就是这样,每一个个体的「人的迁徙」,都与时代背景、社会趋势息息相关。一家人从北京到大理再到清迈,这条迁徙路线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欢迎收听本期节目,带着耳朵开启本期迁徙之旅吧~【嘉宾】依澜,前媒体人/文化艺术项目制作人/艺术家经纪人,曾任《Timeout 北京》编辑,现《大理好在》创始人,「自由会客厅」新媒体人物采访课讲师。迁徙路线�35岁全家移居大理,42岁全家再次迁徙至清迈定居。【时间线】2:56 90年代至今的迁徙变化:从涌向一线城市到向小城市回流6:53 离开大理的理由:家庭迁徙比独身更决绝,也需要想得更长远10:06 重大决定难做很正常,只是因为时机未到11:40 在泰国长期生活的几种常见签证:精英签、陪读签、养老签、留学签、工作签18:00 租房问题:在泰国租房一定要亲自看、决定快23:23 移居他国,其实孩子比大人更快适应新环境29:32 为了让新学生快速融入班级,泰国学校的暖心举动36:02 清迈大环境更重视家庭生活,享受独处比密集社交更重要38:37 搬到异国生活后,国内的工作受到了哪些影响?40:43 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的时候,更应该慢下来,随波逐流46:24 在清迈长居的中国人,都在做着什么样的工作?51:55 未来一年,相比变得更好,我更想维持现状55:54 年轻的时候多体验,才能看清很多欲望该不该放下【猜你还想听】vol.039三十五岁移居大理,100天改变职业轨道https://www.ximalaya.com/sound/543901189vol.017 人的迁徙 | 从香港、大理到京都https://www.ximalaya.com/sound/349886435vol.023人的迁徙:美国游学、泰漂买房与数字游民生活https://www.ximalaya.com/sound/403485472vol.030 人的迁徙:8年搬家20次,我在成都找到了“家”https://www.ximalaya.com/sound/470400088【BGM】Jake Shimabukuro - Wish On My StarHaruka Nakamura,LUCA - 牧歌【联系我】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这期节目是3月我刚来清迈时在博主张海露Eric家录的串台节目,起源于一场比较随机的对谈。之前都是我采访别人,这一期我作客播客「装腔做事」,主要是Eric问,我答。聊了聊我当初选择自由职业、不上班的理由,这几年自由职业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如何在松弛和紧绷之中找到自己舒服的节奏,以及与个人成长有关的诸多探讨。算是对这些年的经历比较综合的一次总结,后关注的听友,可以通过这期节目来了解我和我这些年的经历。【主播】张海露Eric,公众号“张海露Eric” 作者。全家在清迈生活的个人成长博主,也是一位英语老师。【时间线】03:22 「只工作,不上班」,哪来的自信?08:40 其实我并没有别人说的那样「勇敢」09:51 怎么敢不上班?谁痛苦谁改变17:08 上班和自由职业,区别不大——It comes with the territory!24:08 “你必须热爱你的工作...吗?”31:52 多出来走走,发现人人生而斜杠40:48 “我不敢用小红书,看多了焦虑”52:48 人各有命,爱折腾是天性58:18 人要学会告别,割舍才有成长1:13:46 做自己观点的最佳辩手1:26:08 Live unapologetically.1:33:10 我们的状态松弛如皮筋儿�本期播客提到的书:《只工作,不上班》by 林安《工作DNA》by 郝明义How I Built This by Guy RazThe Good Enough Job by Simone StolzoffThink Again by Adam GrantHidden Potential by Adam GrantSuperconmunicators by Charles Duhigg【联系我】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30+,去留学」系列播客的最后一期,我们一起去北欧森林芬兰,体验全家一起去留学的真实生活。前面3期节目,我分别采访了30岁裸辞去瑞典留学的Zake,35岁自由职业4年已婚育、独自一人去意大利读博士的Stella,42岁孤身一人去美国留学的佘去媚。这一期嘉宾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在35岁那年带着全家一起去芬兰留学。都说芬兰是教育大国,近几年,一些想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童年的中国家长,会为了孩子自己申请一个芬兰的学校。对孩子来说,是度过一段“他乡的童年”,对家长来说,也是人至中年之后的人生重启。这一期, 我们聊了聊35岁留学芬兰的经历,在学业、事业和生活层面,分别给这个国内的中产家庭,带去了什么。「30+,去留学」系列播客节目由品牌「自由会客厅」X「Watson」X「CYOT」联名出品。【时间线】3:41 边留学边跨国创业,会遇到哪些阻碍?5:26 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我决定出国留学9:32 全家一起出国留学,如何做下这个重要的决定?14:02 跨专业成功申请教育科技专业,我做了哪些事?22:06 花半年时间申请留学,对教育的热情是最大“加分项”26:08 芬兰的儿童教育真的那么好吗?真实体验后的心得分享31:53 根孩子比起来,大人更难融入芬兰社会,也不想融入35:09 意外收获:重返校园对我的业务有非常大增进作用43:25 留学期间,如何平衡国内的业务与工作?46:47 北欧的天气是个挑战,但也能人为创造一些娱乐活动49:25 全家在北欧生活的实际花销有多少?52:48 毕业后的打算,回国还是继续在欧洲发展?(分享两个欧洲的教育项目:)1:00:41 大龄留学的好处:目的性更强,更知道如何用好身边资源1:07:41 芬兰不是移民国家,出国前想清楚能力与需求的匹配【音乐】Paul O'Reilly - On a Hill In the RainLana Del Rey - Never Let Me Go【联系我】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30+,去留学」第三期,采访了浙大城市学院英文专业的佘去媚教授。73岁之前,佘老师的人生由3个重要的11年组成:18岁下乡种地,28岁考上大学,42岁赴美读博。在精神荒芜的岁月里,她以读书和英语为养料,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属于自己的花。今年73岁的佘老师,从浙大城市学院退休后,把家里空出的房间租给了大学生,过上了和几名大学生、3只狗一起共居的养老生活。我们希望通过这期节目让大家看到——一位通过读书和语言改变命运的知识女性,如何在一个不公的时代,为自己争取到想要的人生。「30+,去留学」系列播客节目由品牌「自由会客厅」X「Watson」X「CYOT」联名出品。「时间线」03:12 18岁下乡插队,上山下海的11年青春岁月06:14 白天很累,但晚上享受书和音乐的世界,觉得人生不那么绝望10:56 恢复高考后一考出名:英语考了最高分,却没被选上?16:59 35岁年龄限制前报考硕士,考上了全国只招18人的翻译专业20:25 其他人毕业都去经商赚钱了,但我更喜欢当老师24:12 结过两次婚,每次都是睁着眼睛结婚,睁着眼睛离婚30:48 42岁公派美国读二硕,初到美国不适应的地方有很多37:53 90年代在美留学的交友之道:做中餐请客,“惊动”楼长43:32 美国留学和国内做学术很不一样的地方47:20 2024年了,读书还可以改写命运吗?50:27 给30+留学生群体的几点建议「音乐」Paul O'Reilly - On a Hill In the RainLana Del Rey - Never Let Me Go【联系我】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说起北欧,很多人想到的是森林、静谧、高福利、互相尊重和高包容的社会……去北欧留学之前,Zake对北欧的想象也是这样的。在社交媒体上,Zake记录了自己从大厂裸辞到备考雅思、申请学校再到被录取,搬去北欧学习生活的整个经过。不同于上一期节目的嘉宾Stella拿到全奖去欧洲读博,Zake此次留学花的是自己的积蓄。“在30岁的年纪,花掉工作6年攒下的50万存款去北欧读硕士,值得吗?”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在本期节目里,Zake非常直接的给出了他的回答。关于真实的北欧生活,关于学术界是否适合所有人,关于在欧洲读硕士的性价比。希望这些不同的声音,可以给计划去欧洲留学的听友,一些新的视角和启发。「30+,去留学」系列播客节目由品牌「自由会客厅」X「Watson」X「CYOT」联名出品。【时间线】5:00 30岁再探索一次:赚钱不难,难的是找到可以做10-20年的事业09:32 50万预算在欧洲留学,具体怎么分配?11:56 3个月时间准备留学申请,一开始只想试一试13:34 拖延情绪泛滥怎么办?用他律倒逼自律15:56 痛苦但有价值的过程:撰写Motivation Letter动机信21:02 学校筛选:一心想去北欧,一共申请了5个机会25:19 跨专业申请,如何突显自己的申请优势?31:49 推荐信:大学毕业参加Watson的项目,校长帮忙写了推荐信35:31 自评申请优势:大家都是0起点,重要的是积极争取机会、获取信息42:00 去了北欧“滤镜破碎”?环境真的能改变人吗?47:04 北欧的冬天难熬吗?如何度过?49:21 毕业后的打算,继续创业做AI相关的项目52:56 2024年,花50万留学性价比如何?55:19 留学对Zake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1:00:02 最后的建议:什么样的人适合去北欧留学?【音乐】Nujabes,Uyama Hiroto,Haruka Nakamura - Island feat. Uyama Hiroto & Haruka NakamuraJake Shimabukuro - Wish On My Star【联系我】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陷入职场困境中的人,除了跳出职场探索自由职业外,出国留学也是很多人会选择的一种GAP方式。和大学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不同,30+岁出国留学,总是要背负更多来自内心和外界的评判与压力。有时是“重启人生”般的破釜沉舟,有时是历尽千帆后的内心执着。30+去留学,他们在追求什么?留学是重启人生的不二选择吗?完成了学业,然后呢?「30+岁,去留学」是逆行人生今年新开设的内容专栏,我们关注“大龄留学生群体”,通过访谈各行各业的30+岁留学生,挖掘「大龄留学的苦与乐」。如果说”人生由选择构成“,那么每一次选择背后的思考都值得深挖,每一次选择之后的结局也值得追踪。相信每一个独立个体在当下做出的选择,在将来,会汇聚成有迹可循的历史。本期嘉宾Stella,35岁,已婚已育,自由职业4年后二次申请留学博士,最终被意大利博科尼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全奖录取。「30+,去留学」系列播客节目由品牌「自由会客厅」X「watson」X「CYOT」联合出品。【时间线】02:39 26岁荷兰读博,为何中途退学?10:13 退学回国-怀孕育儿-半躺平式自由职业生活12:34 自由职业第二阶段被卡住,思考二次申请留学17:33 30+岁已婚已育,读博是我更有优势的事情26:19 二次申博的规划与申请时间线31:44 申请院校的筛选与投递:人均申请15所只是平均线以下37:01 毕业多年申请留学,让人头大的推荐信41:49 欧洲读博,不同国家的奖学金分别有多少?43:55 第二次申请比第一次难太多:属于我最好的申请时间已经过去52:58 已婚育的状态下,如何和家属沟通出国留学?59:02 第二次出国读博: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却意外挺开心的1:07:53 学习之余的娱乐活动:怀疑自己由I人变E1:13:05 留学孤独感: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拥有独处能力1:21:33 博士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和打算【音乐】Mattdeguia - daylightYael Naim - Far Far【联系我】e-mail:linan199266@gmail.com加入「逆行人生」播客听友群:微信xtutux3,备注“逆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