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宏

孔孟聖道萬國遍 儒教復興大同年

天道七奇 吳靜宇老前人 20051215

我們大家非常萬幸到了三期末劫得了天道。以道為重的人,就以道為寶,我們得了寶貝;把道不當一回事的人,就無所謂,有很多,求了道以後永遠不來佛堂,甚至於有另外一種特別的思想。錯了,辜負了自己的機緣。 我們大家求道當初多數人都是被動的,不是今天是星期天我到教堂去做做禮拜,不是今天是初一、十五,我到廟裡去拜拜佛,是你安坐在家中,有人來度你求道,我不接受,我不去,但他來了幾次,面子關係不好意思不去,很勉強才去。 為什麼我們會遇到這種事情呢?因為你應當得救!過去的六萬年紀錄不錯,把你選出來,上天把道傳給你,等於要救你,你不接受是你個人的事,你若是接受的話,你得救了。 終會有一天你會明白,早明白好過晚明白,最晚的明白是你臨終的時候你一定明白,所以眼睛裡會含淚而歸,掉下了眼淚,錯過了自己得救的機會。 你怨誰?怨自己!為什麼得了道不修?當然有原因,因為不是今天的主題,在此先不提。對於天道來講,有七種事情和一般的宗教不同, 稱「天道七奇」。 (一)在家出家 (二)在塵離塵 (三)先得後修 (四)一世涅槃 (五)直指心性 (六)內外雙修 (七)以功補懲 (一)在家出家 (二)在塵離塵 修道是不是應當出家?道教、佛教到現在仍然是要講究出家。現在的環境不許可出家,但道教佛教不變還是一種出世的思想,純粹事出世。換言之,世界上是一種紅塵世界,放下換一個環境到另外一個環境去修道,和紅塵這邊一刀兩斷。 如:佛教,若我要是走入佛門,要穿上袈裟,頭上要受戒,要離開塵世,有很多很多戒律,與後天的一切一刀兩斷,連你的姓都要改,我本姓吳,不能姓,你要姓釋迦牟尼那個姓,換句話講,和祖先的關係都是要斷,徹底改變,這叫「出家」。 在現在的環境,要這麼做,不太容易,有幾種原因: 第一,世界的大環境不許可,沒有躲開塵世的環境,真正想清靜不能清靜,好比大陸,出家名勝的地方,要是到了假期人山人海,你想清靜,清靜不得,現在很多和尚、道士到了假期的時候,變相要做生意,戴了道冠,穿了袈裟在賣東西,你想出家,沒有這個環境。 第二,另外一個原因,社會的風氣不許可,現在有現在的風氣,傳統的風氣現在有 的已被拋棄在一邊了,給你兩個字叫做「迷信」,現在的社會不接受。 但是,我們現在是「在家出家」,人在家而心出家。我穿的,我接近的一切事情和一般人一樣,但心裡面是出家之心。我接觸一切、我放下一切,我拿得起,其中包括種種人道,也就是做人應當做甚麼,我不會躲避,我不會放下,我要接觸,我是一個兒女,對父母應當怎麼做,你會做,你把它做得圓圓滿滿,這叫做「人道」。 我是個人,不是個畜牲,人與人之間有一個道德定律,你會做,而不是不會做,你會做,你把它做得圓圓滿滿,你是一個無懈可擊的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戴假面具的假人,一切道德規律我們大家都知道,你是人,你不要逃避把它都做得圓滿,這叫做「人道」。 在家出家,是把天道和人道聯繫起來,人在家盡人道,心出家,心和上天銜接上。有人講天道沒有工夫,也不參禪,也不打坐,也不唸經,也沒有像密宗有這個那個有很多修道的方法,感覺天道好像沒有工夫,有人批評我們天道不講工夫,錯了,天道的功夫最難,怎麼難法?就是這兩句「在家出家,在塵離塵」。 如果你出家修道反倒容易,「眼不見心不亂,耳不聽心不煩」,沒有後天的一切拉拉扯扯,和後天一刀兩斷,餓了有生菓,兩根香蕉就飽了,渴了喝泉水也解渴了,和名利徹底斷絕關係,清閒自在,遊山玩水,這個道好修啊,和後天一刀兩斷,你所接觸的環境是很幽雅的環境,這個道好修。 現在我們把自己放在這個世界上,放在這個社會上,和一般人天天不離,有事業、有家庭、有人事方面種種關係,你要接觸,為什麼要接觸?為什麼不離開? 你有責任!為未來的世界鋪路,將來改變世界,我們大家現在有責任,道降世的原因,叫「白陽應運」,白陽是清淡世界,沒有打打殺殺,沒有吵吵鬧鬧,以謙讓為本,世界上變這個現狀,誰在做?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在做,這個上天給我們的責任,我們不能躲避,不能離開,反而我們要拿住,要做好,以「人道」連結「天道」,以「後天」連結「先天」,先會做人,然後做神。 你做人,人道都做不完全,你想出家,將來修道在先天有什麼果位,那你是妄想,所以講我們天道的功夫最難,這叫做「真工夫」,在哪裏? 「在家出家,在塵離塵」,拿得起,你還得要放得下。甚麼叫做「煩惱」?甚麼叫做「痛苦」?應拿得起你沒拿得起,應放得下你沒放得下,煩惱、痛苦就在你心裡面,是你自己找來的。 現在我們大家應當做的事情把它做得圓圓滿滿,在人道方面,我怎麼樣做人,有一個無形的原則,實際講,不要學,你會做,上天已把這標準給你,你會做,但是我們不做,不做的原因是另外有一種力量把我們蓋住了,可能是情欲,可能是物慾,可能你有這個「我」,這裡面發生妄想,等等在你身上發生不必要的妄想把你蓋住,上天給你的好東西不能發生作用,所以你走錯了路。換句話講,本來沒有地獄,這個地獄是你自己造成的,你沒走天堂路(往上走),你走另一條路(往下走)。 誰說天道沒有功夫?「拿得起,放得下,吃得飽,睡得著」,你有道! 心裡頭有好多病,你放不下,弄得面黃肌瘦,天天看醫生吃這個中藥、吃那個西藥,沒有用!「放下心頭事」,你心裡頭有一種東西你放不下,這種東西在心裡想來想去就是有一個「我」,「我認為」未必一定對,但你未必放得下。 拿得起,這是我應當做的。如:叫我掃地,我掃得乾乾淨淨,叫我抹桌子,我抹得乾乾淨淨,我應當做甚麼,我做得圓圓滿滿的,然後我放下,了無罣礙,睡覺不出十分鐘就睡著了,吃飯樣樣都夠口味,我吃飽了,心裡頭沒有毛病,你有道。 故「在家出家,在塵離塵」,是我們特殊的工夫,從來修道要出家離塵,而我們現在則是在家出家、在塵離塵,人在家、心出家,人在塵、而心出塵,這個工夫並不容易,不容易之中,我們把它做好,你是真正的在修道。 (三)先得後修 過去沒有這種事情,古來都是先修後得,先把應該做的功德做得圓圓滿滿,然後再談得道。但是不容易,未必傳給你,單傳獨授,怎麼會這麼萬幸,臨到我身上,傳給我? 當然這不是一般所謂「道」,而是真正上天能超生了死的天道,在過去是單傳獨授,我現在修,到最後未必傳給你。而現在大道普渡,先得後修,就好像公司大拍賣,你想買這個就買好了,買過去之後,你認為寶貴還是不寶貴還在你個人,現在天道大開普渡,人人有份,只要你肯修,東西先給你試用,你認為好你就用,認為不好你可以丟棄,你可以不要,完全任你自由。 自古以來沒有這種事情,我們道場的佛堂求道的人很多,能夠常來佛堂的有多少?占的比例有多少?清口守戒真正修到第一步的有多少?又占多少比例?立願行道的人占多少比例?行道,推廣這個道,行功,渡人,開荒闡道,又有多少人?少之又少! 一開始道傳給你,絕對平等,傳給你,傳給他,傳給有緣眾生,修不修在你,古來不是這樣,好好的修,「萬」裡挑「一」,千萬個裡面挑一個,這個「一」,未必就是你,未必把你挑出來,故先得後修是天道七奇之一,是自古沒有的大事。 (五)直指心性 哪個心?本性變現出來的心,「本性」的動態叫做「心」。 哪一個性?不是你的習性,不是你的偏僻個性,而是上天給你的那個原性,原來的本性,也叫「天性」,等你轉完了再回去,這個叫「佛性」,這個是老給你的原性。 從古至今,直指心性,未曾有過,都是在外圍轉圈,中間這一個點,未曾有過,在外圍轉圈,這個叫做「教」,一切的宗教通通是在外圍轉,圍著這個中心轉。 有如一個車輪,車輪有一個車軸,你接近不了車軸,但是這個車輪是根據這個車軸產生出來的。車軸因為它正,正是中間,所以車輪才能轉,轉起來才會平均、穩定,所以一切宗教都是穩定社會的作用,為什麼?因為是根據車軸產生出車輪。 好比我們拿一支圓規畫圓,一定有一個規腳固定,然後另一支規腳畫,一定圓,如果沒有固定一個規腳的話,不論你怎樣用心畫,就是畫不圓,這個規腳,沒有傳給你但是教你畫圓,想辦法畫圓,始終畫不圓,這就是你始終不能歸本還原,差在甚麼地方?就差「中心一點」你沒固定,若固定規腳,一畫就是圓,固定規腳這一點,就是我們這「一點」,「左眼看右,右眼看左,不會這個,門未開鎖」。 左眼看右,右眼看左,這個我會,這個叫「鬥鷄眼」。你會,妳們尚未開鎖,「鬥鷄眼」並沒有開鎖,鎖在哪裡?把你鎖在那個地方,最重要的是要開鎖,誰給我開鎖? 天命明師這一指點! 現在又有問題了,這個道場裡「道真,理真,天命真」天道三真,但是道不修不真,「道真」是在「修」裡面驗證出來的,所以道不修不真! 天命不專不真,天命只有一個來源,你不要找另外一個來源,除了這一個絕對來源之外,沒有其他來源,其他來源通通是假天命。 理不認不真,修道要認理,修道不是修形相,不是修表現,不是修外在的一切。 耶穌教講的「十字架」在哪裡?在心裡。靈性在哪裡?在你身上。 良心在哪裡?你靈性的動態,就是你的良心。換言之,天堂在哪裡?地獄在哪裡?都是從你心裡頭造成出來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天堂、地獄在你一念之中決定,都在你身上。 天主教的前身為東正教,流行於北歐、東歐,大家若上哈爾濱去旅行的話,哈爾濱到現在還有東正教的教堂,裡面的十字架是如右圖,你要是真正走到十字架(十),要跟隨著耶穌走的話,要先找到小十字,在哪裡(見右圖二)?在上面(臉部),然後產生一個大十字(身體)。

10-18
53:32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