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醫生與你(2014)
醫生與你(2014)
Claim Ownership

醫生與你(2014)

Author: RTHK.HK

Subscribed: 100Played: 377
Share

Description

現代都市人生活繁重,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作息不定時,又缺乏運動,縱使醫療科技日益發達,但工作及生活長期得不到適當的協調,自然會導致身體產生各類問題。
 
本輯節目以雜誌形式,介紹各類因生活或工作引起的疾病及醫療方法,包括:筋鍵勞損、腎、肝、肺、胃酸倒流、視力問題、睡眠窒息,呼吸道及精神問題等。另外「醫 +人」環節在醫院內尋找較少觸及的人和事,介紹各類醫療團隊及部門,以人物為單位,為觀眾帶來不同角度的醫療資訊。
「新醫新藥」中更會探討各醫學院的最新醫療研究、保健知識及醫療常識百科等。
 
節目播映:
本輯節目共十四集,2014年4月15日起,逢星期二晚上7時 至 7時30分,
亞視本港台播出。
14 Episodes
Reverse
眼乾症

眼乾症

2014-07-1521:45

現時全球約有高逹百分之二十的人有眼乾症。 我們的眼球表面,有一層薄至隱形眼鏡十分之一厚度的淚膜,覆蓋着角膜和結膜表面。淚膜由外至內分為油脂層、水液層和黏液素層三層。只要有任何一層分泌不足,或分布不均勻,以致眼球表面不能維持適當的濕潤,就為之眼乾症。淚液除了可以濕潤眼球表面之外,亦會為角膜提供氧份和保護作用,淚液同時含有抗菌物質,也能幫助清除眼球表面的代謝物及沙塵。此外,淚液亦會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個平滑屈光面,幫助將光線集中在視網膜上,從而提供一個清晰的影像。瑪麗醫院眼科副顧問醫生源旭醫生指出,輕微的...
聽力損失

聽力損失

2014-07-0821:44

說到工作環境嘈吵而引起聽力損失,大家會聯想到地盤負責打樁的建築工人或工廠內大型機器的操作員,但其實高噪音在城市是無處不在。食肆廚房內的爐頭、速遞員天天騎著的電單車、以至耳筒內播著與地鐵車廂鬥大聲的音樂,全部都是噪音源。 樂隊Dear Jane的工作離不開上台表演、唱片錄音及樂器練習,常常對著揚聲器及耳筒。雖然成員都是年輕人,但亦害怕因為長期暴露於噪音而影響聽力,所以找來中文大學醫學院的聽力學家甘志珊教授為各人進行聽力測試。由噪音引致的聽力損失是永久性和不能根治的,所以保護聽覺免受傷害是非常重要。遠離...
第十二集 : 拳擊手認知障礙症 拳擊手認知障礙症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疾病,從事拳擊、冰上曲棍球、欖球或美式足球等運動的選手,因為比賽經常受到衝撞,傷及腦部,於退休後得到認知障礙症的比例會較一般人高。 頭顱骨具有保護大腦的作用,而腦部浮於腦水當中。在拳擊比賽中,拳擊手受到對手反覆衝擊和衝撞,因為要承受強大的扭力,腦部會在短時間內壓迫向頭顱骨而形成腦水腫,導致部分的微絲血管破裂以及輕微出血,腦細胞因此以逐漸壞死。 拳擊手是否一定會患有拳擊手認知障礙症,在拳擊界中,現在仍然是議論紛紛,需要進行更多的統...
慢性聲帶病變

慢性聲帶病變

2014-06-2421:42

慢性聲帶病變通常由於長時間或大聲講話令聲帶勞損引起,聲帶因長期受大力撞擊及磨損, 而出現起繭或生瘜肉的情況,甚或引發喉炎。患者一般會出現聲沙、走音、失聲、喉痛等癥狀。一般而言,醫生可用顯微喉鏡進行手術切除瘜肉作為治療方法。 另一種常見的病癥出現在青春期發育時轉聲的階段,男性會因為心理因素或情緒問題,而拒絕接受自己低沉的聲音,聲帶肌肉會因長期習慣使用高音,而喪失了使用低音發聲的能力。 身為大學教師的蔡先生就是其中一名出現此病癥的患者。蔡生於發育時期發現自己一直只可用高音發聲,而沒有像其他男士般能...
哮喘病

哮喘病

2014-06-1721:43

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香港每年大約有 90 人死於哮喘病發。哮喘病症狀包括有持續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喘鳴及胸口有壓迫感。哮喘病是影響氣管的疾病,當患者接觸到刺激氣管的物質時,氣管壁周圍的肌肉便會收緊,周邊組織更會發炎紅腫,積聚濃痰及黏液,使到氣流阻塞,導致患者呼吸困難。香港哮喘會顧問醫生黃慕蓮醫生指出,哮喘病可以是因為先天因素,例如家族遺傳有哮喘傾向。除此之外,後天環境因素亦有影響,例如在油漆、汽車製造及理髮等行業,工作環境內充滿致敏原,便有機會誘發哮喘。 要好好控制哮喘,病人一定要好好控...
心律不正

心律不正

2014-06-1021:43

心臟病是現時香港的第三位「殺手」,平均每年有大約6,000人因心臟病而死亡。在死亡個案當中,大約有10%是由於心律不正引致心臟猝死的。   一般人靜止時的正常心跳大約是每分鐘50至100次。心律不正就是泛指所有不在正常範圍內的心跳,包括過快、過慢,以及不規則的心跳。心律不正最嚴重的情況是「心室顫動」,心室顫動即是心室快速及不規律跳動。當「心室顫動」出現時,心臟就不能夠泵出血液,心跳便會突然停止,引致病人猝死。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蕭頌華醫生指出,現時,最有效治療心臟亂跳的方法,...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

2014-06-0321:43

坐骨神經是人體內最長的一根神經, 由脊髓腰段的神經根出發, 一直伸延至足部, 負責指揮腿部肌肉活動, 以及傳導感覺, 同時亦控制大小便的排泄。造成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很多, 但最主要的成因是由於椎間盤退化或突出, 壓住神經線, 而造成痛楚。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張文智教授表示, 一般來說, 所有坐骨神經痛患者都有機會慢慢康復, 而大約六至七成的患者可以通過藥物及物理治療治癒。若患者疼痛程度太過嚴重, 可透過神經根注射作輔助治療。神經根注射是將類固醇與止痛藥直接注射到受壓的神經線...
十字韌帶的損傷

十字韌帶的損傷

2014-05-2721:45

2010年中大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有關運動創傷的調查顯示,院方接獲全年新症約一千宗,以膝關節及下肢受傷佔大多數,當中四成屬十字韌帶撕裂或折斷,運動類別損傷情況最多是足球,其次為籃球和單車,節目中兩個被訪個案,分別是足球員許正裕和羽毛球手鄭永亮,他們同樣是運動期間十字韌帶折斷,需要接受韌帶重建手術,手術後他們分別接受不同階段的物理治療及復康治療,目的是保護復修的筋腱,恢復膝關節的活動能力和強化肌肉,希望在六個月後重投原先的運動。 預防運動創傷其中一個重點是運動前的預備,當中熱身是不能或缺,以足球運動...
如果你要經常重複手部動作而又發覺手指麻痺,有可能是患上腕管綜合症或肘管綜合症。這兩種手部的綜合症都是源於神經線被卡壓,而且較常出現在中年至老年。 我們的手指分別由兩條神經線負責,呎神經及正中神經。手指公,食指,中指及半隻無名指是由正中神經負責,如果是腕管或手腕經常用力及受壓,會影響正中神 經,相關的手指便會感到麻疹。如果手肘要經常用力伸屈,呎神經周圍的組織會較易增生和受壓,就會令半隻無名指及手指尾感到麻疹。香港大學矯型及創傷外科學 系葉永玉醫生指出,要改善麻疹情況,應該從用手習慣開始。例如減少重複用...
抑鬱症

抑鬱症

2014-05-1321:43

現代都市人生活壓力緊張,抑鬱症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都市病。患者會除了感到長時間情緒低落之外,還有機會對平時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睡眠質素轉差、不想與人有接觸、胃口變差、對性失去興趣以及有自殺的念頭。九龍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吳文建醫生指出,抑鬱症的成因可以分為幾個因素,第一是生理方面,研究發現抑鬱症病人腦內分泌出現問題,例如血清素分泌減少,影響腦訊息傳遞。第二因素是心理方面,抑鬱症病人往往對事物都抱有較負面的看法,容易產生抑鬱情緒。最後是社會因素,當人遇到生活上壓力及困難,就會增加患上抑鬱症的機會。CAN...
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

2014-05-0621:43

現時,本港中年男性的睡眠窒息症發病率大約為百分之四,女性為百分之二,當中大部份患者都是屬於阻塞性睡眠窒息。在香港,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華人的下顎或上顎顴骨一般比較短,所以當睡眠時,肌肉放鬆,舌頭向後移,便會較容易阻塞咽喉,做成窒息。   另外,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許樹昌醫生指出,職業司機一般工作時間較長,又缺乏運動,普遍有過重的情況,因此,在他們門診接觸的睡眠窒息個案當中,就有接近兩成是職業司機。   治療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患者在睡眠時使用...
脂肪肝

脂肪肝

2014-04-2921:45

節目大綱: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肝病。在香港,大約每四個成年人就有一個患上脂肪肝;患者當中,大概每二十個人,會有一個同時患上嚴重肝纖維化或者肝硬化。 脂肪肝與代謝綜合症有密切關係,更有機會惡化成肝硬化及肝癌,影響過半數糖尿病及肥胖病人。香港中文大學腸胃及肝臟科主任陳力元教授指出,從事兩類工作的人士較易患上脂肪肝,第一類是須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因工作時間太長,放工後沒多久已經需要上床休息,因嚴重缺忽活動而容易積聚脂肪;另一類就是經常需要應酬的人,因為難以控制飲食,很易造成肥胖問題。 脂肪...
慢性腎病

慢性腎病

2014-04-2221:45

一項醫學調查顯示,一成亞洲華人患上慢性腎病,推斷香港約有八十萬人患上此病,八千人需要做腎替代治療,而大多數慢性腎病患者沒有明顯癥狀,一般經驗血量度肌酸酐來診斷腎功能衰竭程度。 從事印刷業的Donald 一直工作忙碌,沒有注意飲食健康,1994年開始出現蛋白尿,一次感冒見醫生,檢查身體時,發現高血壓及驗出慢性腎病,及後延至2004年變成腎衰竭,需要洗肚,2010年由於腹膜炎改為洗血,腎病影響他一度停止工作,為生計他決定到伊利沙伯醫院學習夜間洗血,在家中睡覺前進行,翌日便可投入工作。慢性腎病與心血管...
胃酸倒流

胃酸倒流

2014-04-1521:44

大部份都市人都會有胃酸倒流的經驗,典型症狀是口吐酸水和胸口炙熱,但原來胸口痛亦可能是由胃酸倒流引起,有患者會誤以為自己是心臟病。壓力大、有食宵夜 習慣,食量多和肥胖的人會有較高風險患胃酸倒流,大廚Eddy是其中一位。由於廚師要經常試菜,夜市收工後又不時會食宵夜和飲啤酒,所以是胃酸倒流的高危 一族。香港大學內科學系梁偉強教授指出,大部份胃酸倒流患者服食降酸劑後可控制病徵,如未能控制者應作進一步檢查,如24小時胃酸倒流監測。嚴重胃酸倒流 會導致食道炎,而「巴洛氏食道炎」更有可能演變成食道癌,所以大家不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