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为台风“桦加沙”的加更。 内容索引:00:10 由“桦加沙”联想到的台风命名与除名规则03:39 超强台风“桦加沙”形成和发展05:18 收到“桦加沙”影响,大湾区民航的相继反应07:34 从1993-2025年历史上由于台风引发的航空不安全事件11:30 台风对飞行的影响期待在评论区或小红薯 🍠:雷达看到 看到更多的反馈与交流~
你对管制员的复训有什么想吐槽的或者建议,欢迎来留言告诉我! 内容索引:00:13 2025年暑运数据速览02:18 全新版本的管制情报岗位培训管理系统上线新老复训app界面对比图↑03:24 回忆过去管制员应对复训app的一些手段05:29 新版复训app的一些功能更新08:06 关于复训的一些规章背景:08:18 CCAR:《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培训管理规则》12:30 ICAO:Doc.10056《Manual on Air Traffic Controller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and Assessment》13:55 EUROCONTROL:《ATC Refresher Training Manual》15:12 国内空管系统的复训指导文件18:26 对于现实工作中复训出现买家秀卖家秀落差的原因揣测与吐槽期待在评论区或小红薯 🍠:雷达看到 看到更多的反馈与交流~
在上个月,有一篇《十年空管路,我为何按下“退出”键》的公众号文章传播很广,一个新注册两天的公众号,第一篇推送,就获得了一万多次的阅读量!甚至在民航圈、飞友圈也有广泛的传播。他的作者松格,是一位在空管一线工作了十年的同僚,这位空管兄弟,在工作十年后,选择离开了这个行业。对于我来说,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总结,也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很多管制员共同的藏在心底的感受。在我很想联络松格表达自己的敬佩和感受时,很有幸地松格也通过共同的好友加了我。作为同样工作了十余年的从业者,今天我邀请了松格来到雷达看到的播客,用对谈的方式,把字里行间的那些思考,变成可以交流的声音。松格离开空管行业后,进入了保险行业,有相关问题想要咨询的朋友,欢迎添加松格的微信,或者关注松格的公众号↓公众号:格险志 微信:agetx2211这是一期剪辑到一半结果电脑死机又重新开始的聊天对谈。😂 内容索引:01:36 一些过去的职业经历,何时工作?何时放单?06:45 从放单充满希望到产生离开的念头,经历了哪些事情?11:13 最开始对空中交通管制员这份职业的想象?在这十年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13:36 做出离开的决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还是有“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4:26 关于管制员“资质排查”的一些感想16:21 回到《十年空管路,我为何按下退出键》这篇公众号文章,是否想到有如此大的反响~20:12 关于“现在的工作在消磨人的创造力”以及一些现行管制理念的讨论23:49 诸多工作要求到底是“托底保护”还是“限制条条框框”?他们的界限和区别在哪里?30:56 管制员这份职业,对个人生活的影响。33:42 做出离开空管的决定,是自我斗争更多一些?还是和家人沟通更多一些?35:37 为什么选择“保险”这个行业?38:18 进入新的行业,目前有什么困惑与难点?39:30 作为空管行业十年的前辈,对依然还想从事、或者刚刚从事的年轻人,有什么祝福与分享?
这是一期关于深圳机场三跑道即将投运的讨论和分享。 新闻报道:深圳机场三跑道成功试飞 内容索引背景介绍03:33 从“黄田机场”到“宝安机场”:深圳机场的历史04:3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大湾区机场部分的描述06:06 民航局针对纲要中提出的要求,印发《民航局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06:40 2024、2025年的一些运行数据支持07:31 《加快推进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海南民航区域协同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深圳机场运行模式介绍08:44 深圳机场三条跑道情况及运行模式09:56 现行的运行模式介绍11:49 新跑道投运后,容量变化的粗略计算 相关内容链接:《幺玖:解密!台风、雷雨、延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广深珠?》期待在评论区或西红薯🍠:雷达看到 看到更多的反馈与交流~
“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项工程,包含两弹一星在内,有大飞机工程这样,虬根曲绕、蜿蜒坎坷、惊心动魄而又波澜壮阔。”“我们原来管制员可能也比较憋屈,指挥了一辈子飞机,这个大飞机啊都是国外造的。而现在,从指挥国外的飞机,波音、空客,一直到指挥我们自己国产的飞机。我想有一种自豪,也实际上呢是我们亲自参与的一部分。”“如果说人生总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创作,是一个很值得骄傲和幸福的事情” 詹东新:退休前就职于民航华东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航空三部曲《马上起飞》《飞往中国》《晨昏线》,纪实文学《万里云天》《中国之翼》,在2025年1月出版新书《国家名片C919》。 点击链接🔗: 购买詹东新老师的新书《国家名片C919》 内容索引:背景介绍00:41 安利1993年创办的广东省阅读品牌“南国书香节”,将在8月15日-8月19日之间举行。【南国书香节】01:07 中国大飞机C919的一些背景03:16 从空管局走出的民航作家——詹东新和詹老师的对谈实录05:27 聊一聊自己的职业和创作经历10:36 从新闻宣传,到小说创作,再到非虚构写作,这种创作的动力更多的来源于自身,还是外界的推动作用?15:53 以创作者的视角聊一聊,C919的问世对于民航、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23:08 这本新书《国家名片C919》的创作,和之前的创作有什么区别?是一个升级换代的过程,还是全新的挑战?24:54 回到空管行业,作为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员,是否能从书中收获一些职业自豪感和内在动力?28:28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这样非虚构的创作和行业小说创作,区别大吗?33:08 作为民航工作者,如何在繁琐的工作之余保持创作热情?36:09 来自空管老前辈的鼓励!
这是一期跑道辨识风险学习分享。(有真实陆空通话!) 安利时间:感谢妙界品牌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点击进入专属购买链接:mo.m.tmall.com。长时间坐在雷达屏幕前的我,还有其他长期伏案工作的朋友,肩颈很容易长期处于高压位置。所以我们很需要一个能日常维护的产品。试用了一周这个妙界R3mini肩颈按摩仪,确实缓解了我肩颈上的不舒服。这款按摩仪的8D按摩头,按摩力道和按摩部位都很精准到位。真的就像去店里老师傅给你按的一样!有了妙界,在家就能享受,真的省钱又省时间!而且也没有电线束缚,随时可用,全身可用,白天站久了也能按按小腿,再搭配它的热敷设计,能更好的促进肩颈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我现在每天用15分钟,身上的疲惫都减轻了。操作简单,日常使用完全够用,不管是自己用还是送家里的长辈,使用都不会有问题。穿戴式设计也很方便,完全解放放手,一边按摩一边做自己手头上的事,一点不会耽误!性价比真的高!妙界原价400多,点击雷达看到的专属链接mo.m.tmall.com,三百多就可以拿下妙界的按摩仪!还享受一年以旧换新,两年质保,大品牌售后有保证!有需要的听友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式,获得专属购买福利:1、点击进入专属购买链接:equity.taobao.com;2、复制淘口令:39¥QnV84fWkHYf¥ / HU108;3、在淘宝搜索:“妙界”,找到【妙界旗舰店】向客服报暗号“雷达看到”即可获得专属链接。 内容索引03:27 跳过广告直接开始国内的多跑道机场越来越多,像现在北京大兴、上海浦东、重庆江北、广州白云都已经是4跑道运行,西安咸阳第四条跑道即将投入使用;北京首都、成都天府、香港、武汉天河都是三跑道运行,而深圳、长沙、昆明也即将启用三跑道。05:21 五月底发生在西安的事件回顾→凌晨、外国、货航,在五边建立航道进近时偏离航道,复飞过程中接地的严重征候事件。08:15 事件陆空通话录音(叠甲:网传、疑似)在管制原因的分析中,报告指出了管制员主要存在的两个不足:一是管制员在对IGT1180进行防落错提醒时,未严格使用塔台管制室《防止航空器落错跑道保障措施》中制定的英语通话样例;该通话样例过于复杂,不符合空管系统管制指令“三简”要求,不利于管制员日常使用。二是塔台管制员指挥IGT1180复飞的通话指令不果断。11:20 “三航一公”的警惕三航一公:外航、货航、夜航、公务机13:17 关于管制员提醒性指令的探讨强调什么是对的,而不是去画蛇添足地告诉一个所有执行都正确的机组什么是错的。17:01 历史上因为跑道识别错误而造成了不安全事件或空难19:19 从人、机、环、管安全管理的角度去探讨多跑道运行的风险与对策期待在评论区或西红薯🍠:雷达看到 反馈与交流~
这是信息数据量颇大的一期 😄七月无疑进入了民航人的困难模式,民航运输以5%的增量预测迈入了暑运的队伍,在刚刚过去的半个月,四号台风丹娜斯也在西太平洋画出了一个调皮的回旋镖,为南方带来了广泛且强烈的降水。暑运叠加台风雷雨,作为一名身处大湾区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我切身地感受到夜班时间以及夜班后的恢复时间越来越长。咱们播客的更新频率不得不稍微慢下来一些。希望不会让听众朋友们等不及。这一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Part 1:00:48 用官方数据来坐实广深珠“延误三兄弟”的称号 😂暑运过去的两周,珠三角机场群航班正常率非官方统计:《2024全国民航航班运行效率报告》 Part 2:05:05 从地理和气象的科学角度来看为什么雷雨总是偏爱珠三角08:18 从管制运行角度来看珠三角空管运行的“硬伤”12:31 大湾区管制员的“自卖自夸”部分 Part 3:13:05 回答之前搜集到的飞行员关心的几个雷雨绕飞疑问:13:49 在程序管制空域不能雷达引导,要如何雷雨绕飞?14:50 跨空管区域的协调和绕飞机制17:36 关于雷雨绕航通话中的小tips Part 4:18:39 通过最近小红书🍠涨粉超级快的博主 “民航小喇叭” 搜集了一些大众关心的延误问题:18:57 什么情况下叫做“延误”?20:21 什么情况下航班会被取消?20:46 一架航班的起飞与否到底由谁来决定?22:26 网传的C919能够优先,是真的吗?!最后,每次私下和朋友们聊起,我总是开玩笑说夏天不要坐飞机来广东。今天的讨论,希望可以带给大家多一丝理解。珠三角航班延误的“锅”,真不是某个管制单位、某个机场或某家航空公司能自己背的。它是所处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天时”,是北高南低地理结构的“地利”,更是经济高度活跃催生处巨大流量与空域结构带来管制难度的“人和”。理解延误,接受延误,最后改变延误。希望这份讨论可以让风波四起的中国民航平和一些,共同努力,让飞行更加安全顺畅!希望各位无论是否从事民航工作,在飞行中有什么疑惑与不解,都可以在评论区或者关注同名小红书雷达看到留言告诉我~期待大家的反馈~
先叠甲:信息有限,真相难寻,不做任何的事件复原与评论。今天这期节目,且当作是一位民航工作者,在面对行业舆论事件的自我消解的学习心得。 内容索引:00:44 近期网络流传的诸多民航舆论事件01:51 作为管制员,参与行业资质能力检查的亲身经历02:03 空管系统资质能力排查的主要内容03:25 政策生命周期理论04:22 空管资质排查的现实问题总结:人员选择、考核标准、整改方式09:58 学术理论阅读一:压力传导与层层加码15:04 学术理论阅读二:以罚代管的局限与不足20:44 学术理论阅读三:网络舆论“悯弱”现象的警惕所有身在系统之中的人,都不要觉得可以置身事外,就像一个年轻生命的暴走与消失,很多人都要背上责任一样,我们行业和组织的进步和发展,其实也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最后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在这样的事件干扰中,就像民航口号一样,守住自己思想与心灵的安全底线。可以真正地“发现问题,帮助改进”。
一位空管的高考回忆与纯主观民航行业指南。 收听索引:00:59 关于高考的回忆03:12 高考后进入民航高校的一些记忆05:24 主观解读2025年民航大&飞院的招生简章07:14 空乘专业&空保专业,没了!?09:03 关于空管专业的培养与就业形势分享11:29 一些值得关注的空管行业十年数据高考分数它只是个数字。明天(或者后天、大后天)那个查分网页上的数字,可能会让人惊喜或者失落、开怀大笑或者黯然落泪。它可能代表了过去的一些经历,但永远不能讲述、未来的故事。真正的好戏,都在后头。☀️ 希望明天的幸运太阳,可以照耀到每一位高考学子身上。欢迎参与投票,以及在评论区留下足迹 👣
🛫🕯️🙏 向612印度空难中的逝者表达沉痛哀悼。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据央视新闻的报道:当地时间6月12日13时17分,一架从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前往英国伦敦波音787-8000客机,起飞后几分钟便坠入机场附近居民区,机上载有242人,目前仅发现一名生还者。而作为一名自媒体传播者,原本并不想在这中风口浪尖与信息并不充分的时候,参与过多的讨论与观点输出,我会认为在缺乏足够关键证据与科学分析时,很多讨论其实是无意义的。不过昨天晚上,河南电视台大象新闻的记者联系到我,希望我作为民航从业者参与他们的新闻直播连线,回应网友在直播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在短短半个多小时的连线中,我会意识到,这个时候官方主导和专业背景的讨论其实在公众传播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仍然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在灾难发生之后,积极良性的公共讨论与专业媒体的报道,比自媒体的信息搬运与二元情绪的引导更为重要。 本期内容索引:02:31 关于灾难发生时专业公共讨论和媒体报道的思考《方可成:灾难报道,就是“吃人血馒头”吗?》05:23 思考对本次空难中可能的失事原因,空管面对这些特情,应当如何应对处置06:19 对于特情处置空管的标准流程08:28 根据《空中交通管制特情处置培训讲义》,分享几点额外的知识点09:24 飞机发动机推力的不同的档位11:36 发动机失效常见原因14:38 关于空难事故调查16:14 一些思考和碎碎念
上周,我接到了青年π的访谈邀约。青年π:青年π是一个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tilting future旗下的青年人物分享栏目,它专注于青年领导力赋能,希望青年人能够像圆周率π无穷无尽永不重复的小数点一般,拥有精彩的故事和无限的人生可能。所以这期是青年π的田家源同学和我的访谈实录。提出的许多问题,也让我重新对这档《雷达看到》的播客有了更多思考。同时也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那个关注青年成长的自己,坚信青年力量和对人生可能性的丰富想象的种子就是那时候种下的。后来的日子,我也始终把保持好奇心、不被生活推着走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就像是雷达看到这档播客,也是在这样的初衷之下,自己对工作和职业的一种回应吧。
👋🏻 再见新手期丨这期发布的时候,应该是《雷达看到》在小宇宙新手保护期的最后一天。从第一期节目上线,不知不觉间已经90天了。三个月时间里,14期节目,也算超额完成了周更的目标。在《幺两:导航进化史丨PBN基于性能导航程序的探索》中,我和大家讨论分享了PBN程序的一些发展历史和概念。对于飞行员朋友提出的RNP程序是否能够雷达引导,虽然得出了一个泛泛的结论,但是因为始终没有找到规章支持,似乎仍然不够严谨。一位叫“呆萌大表哥”的听友的回复帮助我找到了这个答案的来源:在ICAO DOC.9613 基于性能导航手册中,第二卷 C部分 第五章 第三节导航规范中:其实这也是我做播客的初衷,自己虽然作为一线从业者,但是见识和学识总是十分有限,自己的学习和总结通过平台的分享,能够连接到同样感兴趣的同温层,就会产生1+1>2的效果,也能从中收获和学习到自己能力之外的内容。也期待更多的听众能够对话题有所反馈,多多交流。本期聊一聊程序管制:03:49 关于程序管制的概念07:00 程序管制的现代应用10:09 监视系统让程序管制打开“开黑视野”15:02 程序管制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17:23 关于程序管制的碎碎念雷达服务或许会终止,但空管的守护永远常在。相关阅读:《云上CAE民航航空英语:基于性能导航(PBN)运行一天比一天成熟,程序管制该何去何从》
5月14日刘传健微博:七年过去了,牢牢铭记的是:奇迹背后的敬畏之心。因为敬畏,所以无畏,安全没有终点,敬畏永不过时。天空不会永远平静,敬畏能让你在风暴中站稳脚跟。未来的每一次飞行,怀敬畏之心,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规章捍卫安全,用职责扛起信任。在之前的两期管制员和飞行员疑问误解消除节目中,我尝试回应了一些飞行员关注和好奇的管制疑问。随之而来是更多飞行员朋友的反馈和提问。除了日常飞行管制通话中的一些奇葩规定的吐槽之外,其实最多的,反而是集中在一些日常很难遇到的不正常紧急情况的处置和应对上。许多飞行员朋友会好奇管制员在面对飞机出现特情时,会做些什么,有什么能提供的帮助,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是如何开展协同等等问题。不管是对于飞行员还是管制员,不正常情况的发生和特情处置在日常飞行中,发生的概率并不大,目前的培训体系,除了理论知识以外,基本只能依靠飞行模拟机或者管制模拟机的方式,来熟悉和训练相应的处置流程与应对措施,希望能够让大家形成肌肉记忆,才能在工作中真正遇到特情的时候有可能做到完整、及时、处置妥当。(在这里也衷心地祝福所有听到播客的飞行员和管制员一辈子都不会遇到特情,永远被剥夺特情立功的无上荣光,平平安安到退休)上个月,民航局空管局新发布了一份《开展管制员特情处置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的通知。提到了几点值得关注的内容:学习航空器各系统工作原理及典型故障模式,掌握各系统故障对飞行的具体影响;熟悉航空器驾驶员遭遇特情后的标准处置程序及检查单执行规范,精准把握特情处置的关键环节;学习驾驶舱资源管理要求和特情决策流程,掌握航空器驾驶员特情通话用语特点及信息报告要求。从管制员的角度,尤其是在特情处置时,越发认可和重视同飞行员的协同与配合。改变了从前只顾完成自己的标准通话流程撇清责任的观念,逐渐向简化流程、做好配合、提升服务的方向去进步。 04:34 特情分享一:客舱增压问题 08:41 特情分享二:飞机火情 14:47 特情分享三:监视设备故障 17:09 特情分享四:导航程序问题最后,愿所有人都能安安全全,尤其在这个雷雨季节里,少点延误、起落平安、早点睡觉!🌛
⚠️ 慎入!这期有点打脑壳!🧠 但是有彩蛋和福利!本期灵感源自小红书留言:服了!RNP雷达引导切入五边,这是人能想出来的?到底懂不懂RNP进近啊?!所以趁机对导航系统历史、PBN基于性能导航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学习,希望能够回应这个刁钻的问题。02:51 20世纪80年代,ICAO提出了FANS future air navigation system,90年代改名为CNS/ATM系统:新一代的通信、导航、监视组成的硬件系统和空中交通管理组成的软件系统的一个总称。05:33 从目视开始,聊聊导航的发展历史07:18 【彩蛋】冒充读书主播,给所有热爱飞行的听众分享一本超棒的回忆录!《夜航西飞》10:43 从目视导航到无线电传统导航的发展13:17 区域导航技术RNAV的诞生16:41 RNAV的升级plus版:RNP的诞生20:05 值得关注的一个概念区别:RNAV与RNAV导航规范21:13 ICAO出手,统一标准:提出PBN基于性能导航22:36 PBN的三个组成部分25:41 RNP进近到底能不能雷达引导?!听听飞行员朋友怎么说28:49 正面回应:可以雷达引导!30:40 【彩蛋】碎碎念一则 【福利】播客中提到的一些文件资料获取:链接: pan.baidu.com 提取码: ICAO
从2月末发布第一期节目,到今天,两个月的时间不知不觉,仿佛一场奇妙的旅程,雷达看到这个播客已经出了出了十期节目。这个过程中,会深切感受到和听众朋友们产生链接的激动与兴奋,也收获了不少工作之外的成就感。每次打开播客后台,看到各种数据和听众的回复,有一种在亲手培育灌溉一颗小树的感觉,两个月的时间里,它从一个突然萌生出的种子一般的想法,慢慢长成了一颗有着近两千订阅、一万多次播放量的小小的树苗。这个数字在网红眼里不值一提,但我知道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可能是休息日刚刚从模拟机房里加练完的见习管制员,是某个在雷雨天气延误绕飞满腹牢骚的飞行员,也可能是某个还在民航院校校园里学习管制基础的大学生。这个过程会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闪过,所以今天这期番外篇,不学习专业知识和规章条款,不解答空地管飞疑问,也不和朋友聊天对谈,而是波道频率声音之外,对过去两个月时间里十期节目的回顾碎碎念。从案例分析到对谈交流,从管飞误会到女性力量,从健康警示到行业交流,自己在第一期设计的几个栏目都覆盖到了,甚至超额完成了对谈播客的长远计划: 其中有2期是搜集多个日常工作中飞行员对管制员提出的各种疑问和不解,从管制员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应。《洞叁:万米高空丨飞行&管制的“爱恨情仇”》《洞六:在线坦白局丨飞行管制误解消除指南》在评论区引发了不少管飞业务的交流和讨论。毕竟在工作中,哪怕有相互交流的机会,有领导坐在旁边,交流起来总是管话连篇,束手束脚。在这个栏目里,就希望可以通过声音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回应,消除一些日常工作中因为专业不同、立场不同带来的误解和埋怨。 有3期是开始播客的最初想法,管制业务的学习,分别是跑道侵入、五边复飞和紧急油量的讨论。《洞两:从芝加哥机场跑道侵入聊开去》《洞捌:最低油量or紧急油量?还早着呢!》《洞玖:北京狂风之下艰难的云端决策丨复飞安全启示录》其实最难的从来不是查规章翻手册,而是怎么把那些冷冰晦涩的规章翻译成大家能轻松理解的人话。这个过程,常常让我陷入痛苦思考的漩涡,但又乐在其中。 还有2期呢是对自己后期剪辑能力巨大挑战的对谈栏目,分别和来自华东空管局的进近管制员的业务对谈和管制员家属的家庭聊天。《洞拐:雷达屏外的守望,与管制员伴侣的深夜对谈》《幺洞:大揭秘!华东&中南进近管制员同频联动对谈》 最后,是2期碎碎念的节目,分别是三八节的女性管制员主题以及对民航倒班人员身体健康的讨论。《洞肆:当雷达看到女性管制员丨妇女节碎碎念》《洞五:当民航人的健康响起MAYDAY警告》有听众在听了关于女性管制员那期节目后,也和我分享了很多身边优秀女性民航人的故事,这让我感受到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和思考。还有在聊民航人健康那期,有从事民航工作多年的前辈留言,说节目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这让我觉得我的发问和探讨是有意义的。衷心地希望大家通过评论区留言、小红书:Roger standby、微信:RadarcontATC联系我!分享自己和民航的故事,交流探讨专业的内容,或者是任何行业知识的分享。
✈️ 华东&中南进近管制员同频联动对谈 🗣 这期对谈来自华东空管局的@飞去迪拜捡垃圾 和来自中南空管局的主播@Roger standby 两位进近管制员从自媒体分享开始聊起,分享了他们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对比了华东与中南地区管制工作的异同,以及如何应对雷雨天气、航班流量管理和与飞行员的有效沟通等挑战。也强调了与飞行员沟通的重要性,并讨论了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的交流文化、管制环境的变化及管制工作的趣闻。表达了对改善管制环境的期望,展现了管制员职业的复杂性和对技能的需求,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对,Ai生成的,聊了快3个小时,后期剪辑让技术小白的主播快崩溃了,只能说内容很多很扎实!看内容索引!快听!)01:06 通过自媒体分享空管内容的契机05:14 华东与中南地区空管完全不同的排班及替换班讨论10:45 真实空管通话对比:华东空管语速真的很快吗?16:24 关于陆空通话语速的讨论19:54 日常指挥中指令顺序和沟通挑战24:03 复飞程序与实际操作差异26:52 工作中的流量管理与跑道分配、排序问题36:05 工作中是如何应对低空通航飞行的以及面对低空经济的一些思考41:18 对偏置操作的讨论45:37 空中交通管制 or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49:58 各自印象中独特和难搞的航空公司这一期,聊了很多进近管制员日常工作中实实在在的、每天面对的问题,聊嗨了也会满嘴跑火车,如果有什么错误之处和值得商榷的地方,或者有什么想和两位管制员讨论的内容,欢迎在留言区回复。也欢迎通过链接关注我们的小红书。🎈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最近几天,自北向南出现了一股超强的冷空气,极速南下,从蒙古国到广东珠江口,只用了一天时间,堪称日行好几千里。首都机场也部分停航,带来的大风堪比海边的台风登陆。在复杂天气里航班复飞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其中涉及到复杂天气指挥、程序与管制指令优先级、管制指令与飞行操作不匹配等等多个方面的议题与讨论。考虑到即将到来的雷雨季节,暴雨、低能见度、大风等恶劣天气导致的复飞也会多起来。所以今天的这一期,我们继续开启学习模式,了解一下复飞背后都有些什么值得管制员关注的地方。02:03 福州机场航班复飞事件回顾02:47 关于复飞的一些含糊定义拆解06:53 不同情况下的复飞有不同的风险09:13 调查报告复盘11:30 福州机场事件的一些思考和建议21:24 事件调查报告中的一个有趣建议的分享 参考文章:mp.weixin.qq.commp.weixin.qq.commp.weixin.qq.com 更多链接:《如何复飞更安全》mp.weixin.qq.com
⚠️ 这是一期无聊、枯燥的专业内容探讨和学习面对即将到来的雷雨季节,航班绕航、等待、复飞、备降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地出现,而不同情况下作为飞行员对油量的掌握和界限在哪里,作为管制员我们除了掌握那几句滚瓜烂熟的最低油量和紧急油量的处置流程之外,依旧有点一头雾水,所以今天,回归到一场枯燥无聊的业务学习,一起来聊聊飞行油量的相关问题。 索引:01:34 ICAO中关于minimum fuel & emergency fuel的描述05:08 国内规章下管制员面对最低/紧急油量的处置流程07:29 实际飞行中规章→现实的差异 来自航空大V:Ubuntu330制作的最低油量/紧急油量讲解图(小修改) 今日资料分享:CCAR-93TM-R6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121-R8-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ICAO-Doc.4444pan.baidu.com提取码:ICAO
向28日缅甸地震中失去生命的空管同僚表达最沉痛的哀悼 😔🔗:缅甸内比都机场塔台在地震中倒塌这期节目是第一次对谈,受限于收音设备以及后期技术的欠缺,再加上两口子日常碎碎念各种口癖与啰啰嗦嗦的语气词,后期的剪辑让我经受了巨大的痛苦,不仅拖延了更新时间,效果也不尽如意。不过事情不就是这样的么,留下一点遗憾,以后会做得更好。❤️不管怎么样,对我而言,这是格外特别的一期——这是第一次有嘉宾坐在我身边,而这位被我从沙发拉到话筒前的嘉宾,她不是管制员,却熟悉管制员每一天每一段的排班时间;她不懂管制指挥,却总是发出“早点回家”的指令;她不用上夜班,却总是在深夜或凌晨,会被下班的管制员吵醒。她是《雷达看到》的第一位粉丝,每期节目第一位听众。她是我的空管航图里永不偏航的定位点,也是我最感谢的人生伴侣。共同生活的这些年,我总是在波道里说着“Roger”,却常常把“Standby”留给了她。更新完这期节目,我就回家陪老婆啦,下期再见!👋🏻
之前在第三期节目《洞叁:万米高空丨飞行&管制的“爱恨情仇”》,我聊了一些管制员和飞行员在工作中的一些相互不解和疑惑的地方,里面也尝试解释和回应了一些彼此关注的问题。但明显廖廖几个问题完全无法满足热心的听众的好奇。评论区和留言成了吐槽大会,大量的飞行员朋友加入了大胆发问、积极反馈的队伍,提出了更多日常飞行中积怨已久的不解和疑问。所以今天,我抛开已经准备好的主题,整理了留言中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个非官方的正面回应。 问题索引:00:51 关于杰普逊航图中boundary report要求提前15-20分钟联系下个管制单位,是必要的吗?04:22 管制员在121.5频率呼叫机组,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吗?05:09 管制员发布盲降指令时,是希望飞行员保持高度还是可以下降到FAF点高度?08:45 管制员对相似航班号的处置流程。11:48 雷雨复杂天气绕飞时的各种问题。16:45 前机飞得慢,后面的飞机可以超车吗?17:49 区域和进近的速度规范不同?一快一慢的速度指令让人头大。19:02 在进近区域速度是自己掌控还是听管制员指挥?飞行与管制的云端对话,本质是专业与信任的双向奔赴。这些关于高度、速度、间隔的疑问,实质是民航安全共同体在运行细节处的精密咬合。从相似呼号的"一字千钧"到雷雨绕航的"毫厘之争",每个看似对立的操作背后,都是对生命、规章、职责的深深敬畏。未来的民航安全,不仅需要技术迭代与流程优化,更需要这份跨越地空的理解共识:这些微小的交流与回应,终将汇聚成中国民航最坚实的安全基岩。毕竟,民航的共同的使命,从来不是争个谁对谁错,而是让每架航班都能沿着安全的航迹,平安落地。这一期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什么吐槽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