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全景中国
全景中国
Claim Ownership

全景中国

Author: 华语环球广播

Subscribed: 157Played: 3,679
Share

Description

打开《全景中国》,带你翻阅多彩神州,览胜华夏风情;聆听城市韵律,感受今日中国。
335 Episodes
Reverse
宽袖、长摆是中国传统汉服的样式。今年春节前,一件一针一线手工制作的精美汉服专门被送到法国,穿在了巴黎第十三区区长顾梅的身上。对服装有天然灵感的法国人一下被惊艳到了,这里边有哪些故事呢?请听天津台记者采写的录音报道:一件汉服在巴黎的亮相。
今年是中国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第四年,期间四川禁捕范围内的渔船、渔民全部退捕上岸,全力推进长江鲟、川陕哲罗鲑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推进保护基地建设。这其中,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川陕哲罗鲑的种群恢复情况尤为受到关注。川陕哲罗鲑是长江上游代表性旗舰物种,2012年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极度濒危物种,2021年升级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十年禁渔实施后,它发生了哪些改变?
2024浙江省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开赛,历届茶王争夺大师之名,这一次,女茶王李爱民成功卫冕,从最终参加决赛的十位浙江省龙井茶制茶大师中再一次脱颖而出。节目下半段开始,随浙江台来听听这位女茶王的铁砂掌是如何炼成的,她又是如何始终匠心做茶,传承技艺。
江苏徐州奎河,出自云龙湖,穿城绕奎山。400多年里,它作为泄洪河和运粮河,灌溉着田园,运送着船只,有过繁华的桨声灯影。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曾经清澈的河流一度“生病了”,一些河段被“封盖”16年之久。几经疏浚治理,一条更美的奎河如今重新流回徐州人的身边。82岁文史学者李世明,这些年不断挖掘、收集史料,为“母亲河”奎河立传。
从今年春节前开始,作为中国传统汉服的马面裙一直占据着时尚消费的“顶流”。马面裙不仅在中国国内引发了巨大的热潮,更跨越国界,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喜爱与追捧。马面裙何以火爆出圈并且经久不衰?
我正在追“星”

我正在追“星”

2024-05-3008:22

2024年4月6日0时,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24年度观测季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向全球开放。作为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凭借超高灵敏度,目前已监测到脉冲星数量超890颗,是自其运行起至今,国外同类型望远镜监测数量总和的3倍以上。这些成果不仅让科技界振奋,也激励着贵州青年探索未知领域的脚步。“科技兴黔,凝聚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磅礴伟力。”这是贵州师范大学南仁东班学生刘凡在首届贵州科技节开幕式上,代表贵州青年作出的青春誓言。抬头仰望星空,低头脚踏实地,在探索星辰大海的道路上,刘凡一直都在追“星星”,让自己的梦想直抵苍穹。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镇的先锋村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子通过实施“三产富村”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15年以来,先锋村集体收入每年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2023年达到2264万元人民币,先后荣获中国模范村民委员会、中国敬老模范村居(社区)、福建省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福州市文明单位等称号,让我们走进先锋村,一起解锁“先锋模式”下的乡村振兴“幸福密码”。
每逢端午,温州塘河区域便会鼓声隆隆,船桨起舞,千舟激浪,万人空巷。河岸两旁,观众摇旗呐喊、振奋精神。千百年来,温州人的“龙舟基因”,总会在一场场龙舟竞渡中被唤醒。碧波荡漾的塘河里一艘艘飞舞的龙舟,离不开造船师傅精湛的手艺和百年间传承下来的造船传统技艺。稍后,与温州台一起来探秘温州龙舟制造基地。
一颗优质猕猴桃果实的重量在100克以上,一粒猕猴桃种子的重量呢?19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齐秀娟,走遍中国各地收集种质资源,潜心培育出多个国产猕猴桃品种,不仅用一粒种子守护了国人“舌尖上的烟火气”,更让河南猕猴桃品种走出国门,在果香四溢中,见证着中国猕猴桃产业的壮大。
3月22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掘项目成功入选,成为2023年度福建省唯一入选的考古项目。壳丘头遗址群被考古学界认为是闽台史前文化之源,也是研究南岛语族起源地的关键区域,就让我们走进福建平潭,一起探寻南岛语族先民的足迹。
“六脉溪水皆通海,一座青山半入城。”广州自古以来便是一座水城,城内不仅河涌密布,汇集三江之水的珠江,如玉带一般环绕全城。珠江之上,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推动着广州城突破云水之间。广州第一座跨江大桥——海珠桥已毅然矗立江上90载。它不仅连接广州南北交通,也见证着城市的变迁,承载着广州人的集体记忆。
福建福州角梳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经久耐用,在中国及海外都享有盛誉,与脱胎漆器、油纸伞并称为“福州三宝”,看似简单的一把角梳,却要经过二十几道繁杂的工序才可以制作而成。
时尚是一个轮回。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利用晚上时间进行再教育取得文凭的“夜校”,眼下,在当代年轻人中又重新流行起来。但现在他们并不仅仅为了一张文凭,而是有着追求梦想、重建社交、“滋养自我”、缓解压力等等无数个去夜校的理由。与浙江台走进浙江省文化馆的青年夜校班,一起感受最潮的夜生活。
位于浙江省沿海最南端的温州苍南县,山海相连。漫长的时光里,翠色山岳与蓝色海水交相辉映,手工业文明和海埠商贸文明绵延澎湃。2023年,温州苍南县将环海公路全线贯通,打造出被誉为中国最美海岸线公路的“中国东海岸一号公路”。因为全长168.8公里,它也被称为:168黄金海岸带、168生态海岸带。这条浙江最南端的海岸带全线贯通后将带给游客怎样的体验?又会给沿线村庄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早在二百多年前,广东珠三角乡间的巷尾村口,时常能见到以龙舟木雕为身份标识的民间艺人,胸前挂着小锣、小鼓,靠说唱表演谋生。这些游走四乡的说唱表演,涉及的题材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有生活琐事、家长里短,求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意头。广东台邀您聆听已有26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说唱,从中领略岭南地区民间的生活娱乐场景。
在河南郑州金水区杜岭街道八栋楼社区,有这样一支爱心志愿队伍,名字叫做“蒸蒸日上”。他们靠“蒸馒头”出名,每周固定蒸269个热热气腾腾的馒头,蒸出了深深邻里情,也蒸出了浓浓幸福味。
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有一个畲族聚居村,名为半月里。这里因村庄地势形似一轮弯月而得名,被誉为“中国畲族文化大观园”。村庄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村民大都姓“雷”,是中国唯一畲族历史文化名村,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畲族传统文化。
近日,长江南京段三汊河水闸的河道边热闹非凡,上万只中华绒螯蟹幼蟹正浩浩荡荡地从长江和秦淮河的交汇口逆流而上,试图洄游到南京秦淮河里。这一拨拨从长江入海口远道而来的幼蟹,持续受到关注。江苏南京多部门和市民一起行动起来,接力送野生中华绒螯蟹幼蟹“回家”。
方寸舞台、十指翻飞,台上锣鼓铿锵,台下掌声雷动……在2024中国农历新年期间,来自福建漳州的布袋木偶漂洋过海,在法国度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中国年”,他们的木偶戏演出收到了法国观众的阵阵掌声和一致好评。就让我们走进福建漳州,感受漳州布袋木偶戏的魅力,重温木偶戏和法国的缘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往往体现在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琐碎中。在江苏,小到买菜、吃饭、修补衣服,大到就医、教育、文体活动,如今都可以在步行15分钟内完成。越来越多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通过扩大供给、智慧赋能等手段优化完善,最大限度提高便民生活圈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不断丰富拓展着15分钟city walk可触及的“生活圈”内容。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