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大人课
大人课
Claim Ownership

大人课

Author: 文仪&赛赛

Subscribed: 349Played: 1,179
Share

Description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21 Episodes
Reverse
《大人课》重启了!这个节目诞生于 2019 年的 4 月,在更新了 20 期后暂停了下来。在 2024 年的 4 月,我们决定重启这个节目。 在这里尤其要感谢在小宇宙上关注这个节目的 4000 多位朋友,没有因为我们长达三年的停更而取关。在这个节目刚刚开始的时候,中文播客也还是个新鲜事物,所以我们抱着小打小闹的心态就吸引了这么多朋友关注。我们对此感到非常珍惜,因为这在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小宇宙去年就新增了三万档节目)。 shownotes Dumb Money Gamestop 事件 WIF Key & Peele 财务虚无主义(financial nihilism) Rene Girard 的欲望模仿理论(mimetic theory) 文仪提到的 mfercoin,现在这个德性。 要解释一下封面——试着用 Midjourney 生成沙丘狗币,失败了。AI 不行!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两年前,当赛赛刚刚从北京搬到杭州的时候,我们录了一期节目。那时候我还在苏州开美术学校,所以借着当时的工作给了她一点建议「在二线城市要有『小商贩』的精神,用自己过去积累的技能包,将小地方的人脉和资源去变现,以及多打几份工,尽可能地撑满自己。」回听那期节目的其实是有点好笑的,因为当时候我信誓旦旦要做的「小商贩」精神,在来北京几个月后就无影无踪了(可能从来也没有过)。 今年 1 月份,赛赛也回来了。这期节目是我们在她的公寓里录的。她给我烧了三个菜,吃完饭以后,我们就坐在地上对着麦克风开始讲话——过去两年我们都是用 Skype 连线录制的。这件事情,加上她摆在桌子上的水果,和窗外望京的大楼,让我觉得有点恍惚。我说,美国年轻人的下午也不过如此嘛。说完,我们都笑了出来。 我们这次主要谈的是赛赛回北京以后都做了些什么(大量地请人来家里吃饭)、没做什么(微信所在地还没改),以及这短短一个多月北京青年们的新感受:自己完全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但却喜欢用高概念理论来逃避他们。 在最后一部分,我们还探讨了「流民心态」。这句话是我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时提起的。她提到自己现在的生活就是用青春「高效的换一些钱」,但北京留不下去,老家也不能待。想来想去,自己的处境竟然有点彭定康形容回归前香港的意思:「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我说,这就是流民心态呐,还有点感伤。 但当我把这段对话告诉赛赛后,她却讲了自己的观点,并称呼它为「健康的流民心态」。到底是什么,来听节目吧。 本期音乐 Bitter with the Sweet – Carole King Video – India. Arie Reality Check Please – Lime Cordiale How To Get By – April + VISTA Moonwalk – Rexx Life Raj, Kenny Beats
我们的普鲁斯特问卷

我们的普鲁斯特问卷

2020-12-0301:08:21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本期我和赛赛在双十一的前夜完成了普鲁斯特问卷。 普鲁斯特问卷是一种用来调查被提问者个人生活方式、价值观、人生经验等问题的问卷调查。它的名称来自于《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但普鲁斯特并不是此问卷的发明者,只是因为他曾对问卷给出过著名的答案,此后人们才把其命名为普鲁斯特问卷。名利场(Vanity Fair)曾在杂志封底开设普鲁斯特问卷专栏,每期刊登对一位名人的问卷调查结果。 几个普鲁斯特问卷中出现的问题: 01. 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02. 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03. 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04. 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05. 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06. 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07. 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08. 你最喜欢的旅行是哪一次? 09. 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10. 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11. 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12. 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13. 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的评估的? 14. 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15. 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16. 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17. 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视的是谁? 18. 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特质? 19. 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是词语是什么? 20. 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特质? 21. 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22. 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23. 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24. 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25. 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26. 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家庭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27. 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28.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我记得几年前看木心的书,有年轻记者采访他,列了一堆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今日的文学界」)。木心在书里说,别看这些问题蠢,不好好回答的话,人是会摔跤的。 如果你听了这期播客的话,会发现我们还是在里面摔了非常多跤。但这也没什么,一是我们还很年轻,二时因为最终还是有收获的。我最大的收获,是赛赛帮我找到了「为什么我无法放松」的原因:时刻处于家庭和社会的规训之下,以完成 checklist 的形式来过日子,的确是很难让人放松的。 作为这档播客的听众,如果你希望更好地了解我们两个人,那么可以听听这期节目。或者,你也可以找来这份问卷,做着玩玩。 本期音乐 Tom Misch, De La Soul – It Runs Through Me 张悬 – 秦皇岛 Daft Punk – Something About Us Lauv, Troye Sivan – I’m so tired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本期我和季文仪基于前段时间美国较为热门国内微微热门的 Netflix 纪录片 The Social Dilemma 交换了一些想法。 是比较天马行空(也就是聊得比较散)的一期。节目是两周前录的,我的剪辑花了比较长时间,大概切出来下面一些话题: – 季文仪对今年苹果发布会的一些感想和吐槽;– 当人们说谷歌的商业模式很「优雅」时,到底是在说什么;– 为什么(当年)国内对百度的批评(似乎)比对谷歌多得多;– 中国互联网大厂在公关时比较爱打的两张牌,民族主义和「秩序建立」;– big tech 是我们每个普通人亦有微小贡献造出来的利维坦,且我们如今一些不太高明的反抗形式,是在为它们的扩张铺平道路;– 社交网络上还有「真情实感」存在吗?– 人类的下一代或许能更好地适应这一切,因为他们的眼里「不再有绝对的对错」。 只是,作为两个比较自以为是、纠结拧巴又容易陷入彼此的回音温室自说自话的 90 后(不是说自己年轻,但的确暗示了无知),《大人课》在它一年半的运行时间里,不可避免地滑向了谈论个人感受超过 75.32% 的方向。 对喜欢它的人来说,《大人课》可能是中文播客里最好的自我剖白型播客之一,但如果你是不那么看重自我意识、对客观世界评述更有兴趣,有一定几率会觉得《大人课》过于自我中心。 但对我自己来说,尽管《大人课》有诸多缺陷,但它始终是一个非常真诚的节目。你不用同意我们说的每一句话(事实上我和季文仪互呛已经成为节目的主要模式),但你可以相信《大人课》永远不会重复一些正确的废话。 大概先说这些。 本期音乐 The Valley of The Pagans (feat. Beck)  – Gorillaz BeckPeople – Gorillaz Sober – Childish Gambino Come True – khai dreams ForestA Menina Dança – Novos Baianos 中途 – 大象体操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上周赛赛做了一个略突然的决定:她因为一则新闻,去浙大一院挂了一个号咨询抽脂手术。 这个决定触发了赛赛很多内心波澜,在这一期里赛赛和文仪探讨了为什么她会考虑去做抽脂手术、「肥胖」为什么是个很难讨论的话题,以及把身体话题政治化为何是个不明智的做法。 当然啦,还有比上面这些有趣一些的闲聊和吐槽,比如女孩在饭桌上如何不由自主的传播身形焦虑,可爱好笑又有一点点无奈。 不会是逻辑非常顺的一集(当然自洽从来也不是大人课的强项),赛赛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经历时是费劲、带一点艰难、且有躲闪的。希望大家不傲对其中的一些前后矛盾太过挑剔,毕竟人心不是数学题。以及赛赛把 Lizzo 念错了,这就有点不可原谅啦。 相关链接 做吃播的 3 岁女孩小佩琪 赛赛看完医生后写的博文《我今天去咨询了抽脂手术,以下是具体发生了什么》 Lena Dunham 的 Instagram 贴文 Roxane Gay 的书《Hunger》 本期音乐 Mr Little Jeans – Single Ladies Etta James – Trust in Me PINS – Young Girls 张悬 – 信任的样子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赛赛和文仪听起来最聪明的一集大人课。 ——因为我们终于肯好好剪辑了。剪掉 80% 的气口和一些没必要的衔接句,原来听起来不结巴也没有那么难(赛赛的肺腑之言)。 我们讨论的话题包括: 男生在和(喜欢的)女生沟通时,会经历哪些自我折磨;为什么赛赛(曾经)完全无法理解 Sally Rooney 的成功;做一个根红苗正的女性主义者,你可能会失去什么;异性间的互相倾听难在哪里,以及我们可以怎样尽量做到更好 如果你喜欢本期播客,不要忘记五星好评或者在小宇宙给我们留言呀! 相关链接 剧集 Normal People,原作者是 Sally Rooney 本期音乐 Taylor Swift – The Man Lady Gaga – SchiBe Super Silly – Hate Dah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文仪回到北京,赛赛(可能)去念书。远离家庭后,我们逐渐意识到为什么先前无法和家人好好说话:教养是一种可以被训练出来的能力,但同理心却是需要亲身体验别人生活才能得到的。 本期音乐 Lauv – Modern Loneliness Venetian Snares – Szerencsétlen
老板比我小两岁

老板比我小两岁

2020-03-3001:05:03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新的一年,大人课回到原点,再来聊工作。起因是文仪将在今年回到北京,在找工作的时候认识了一家特别的公司。特别之处在于,除了他们做的事情真的很酷以外,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比文仪更加年轻。因此在接受 offer 前,文仪通过这期播客做了一些「端正思想」的事情。 相关链接 Impossible Syndrome 「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这句话是马克斯·韦伯说的。 许知远在《十三邀》中采访白先勇 罗新:网络民族主义者很大程度上是底层政治的一部分 本期音乐 Yonderboi – People Always Talk About the Weather The Beatles – Here Comes the Sun Bob Dylan – Positively 4th Street Anderson Paak, Justin Timberlake – Don’t Slack Lizzy Mcalpine – Heading To the Mountains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这一集里文仪和赛赛就李文亮医生去世后的舆论场交换了个人感受。赛赛陷入了愧疚和为难,文仪相对蓬勃一点。 我们也交换了意见,为什么在一个大国做一个纯粹的人这么难。 但我们两人都相信,这一次被唤起的那些“远古记忆”是宝贵的、值得珍视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或许会找到办法,把李文亮医生当作一个普通人而非英雄来缅怀吧。 我们大概也不用太过心急现在的愤怒无法立马转变为颠覆全局的社会变革。像李医生一样,做一个关照周围人的好人,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出路本身。 相关链接 邱晨的文章《怀念或是训诫,都是普通人,都是你我》 陈冠中小说《盛世•中国 2013》 有关性取向在家庭中的形成,现摘录上野千鹤子《厌女》中的一段: 「在出生于父母之间、成长于三角形家庭中的孩子里,渴望与父亲同化、拥有母亲(替代者)的人,就成为男人;而渴望与母亲同化、拥有父亲(替代者)的人,就成为女人。因为无法拥有现实中的母亲(已为父亲所拥有),便寻求母亲的替代者为妻的人,就成为异性恋的男人。同时,发现母亲与自己同样没有阳具(作为象征的男性性器)而渴望父亲的阳具的人,则通过寻求儿子来作为阳具的替代品,从而实现与母亲的同化,这就是异性恋的女人。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把「成为的欲望」和「拥有的欲望」成功地分别投向异性双亲身上的人,才能顺利地成为异性恋的男人或女人。」 BBC 在 1989 年于北京采访时,曾拍下这样一段与抗议学生的对话 有关电视剧《甄嬛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技法的运用,请参见这篇博客 葱师的文章《李文亮医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网友:他就是我 他就是你》 胡兰成在《中国文学史话》中的文章《读张爱玲的<相见欢>》。文仪在里面读到的一段是: 「却说《相见欢》里的那荀太太与伍太太,因打仗避地上海,迁就着过生活,而于这时代一无怨言,也不求甚解,有这样一种顺从而与卑屈又两样,与无知识也有些差别。这是中国人才有的大顺,『后天而奉天时』的大众若譬如海水,则『先天而天弗违』的英雄美人可比是浪花。」 鲁迅杂文集《热风》中的第四十一篇。文仪在里面读到的一段是: 「尼采式的超人,虽然太觉渺茫,但就世界现有人种的事实看来,却可以确信将来 总有尤为高尚尤近圆满的人类出现。到那时候,类人猿上面,怕要添出『类猿人』这一个名词。 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 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 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在部分香港「黄丝」(抗议者)认为李文亮因转发过「护旗手」微博而有污点,不配获得港人悼念后,有位朋友在脸书发文批评了这种观点 本期音乐 草东没有派对 – 勇敢的人 张悬 – 危险的,是 Bob Dylan – Along the Watchtower Neil Young – Comes a Time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终于是有点时效性的一集了!本期文仪和赛赛交换了电影《别告诉她》的观后感,结果居然 80% 的时间在聊职场感悟:为什么求胜心可能会在职场第二阶段害了你?追求沟通效率这件事,是不是被高估了?中年油腻男性的管理技巧,是否有可借鉴之处? 另外,「人情社会」曾经是我俩非常厌恶的四个字,但随着年纪逐渐向中年(?)迫近,我们开始摸索到其中的门路,也开始发自内心感受到其中的温情。 《大人课》即将年满一年。感谢各位听众的支持。祝各位新年好。 相关链接 《别告诉她》的英文预告片 五道杠事件 Gwyneth Paltrow 和她的「非传统养生」公司 GOOP Six Feet Under 的预告片 本期音乐 安溥 anpu – 外婆桥 Echosmith – Lonely Generation OAU – 帰り道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我们入选了 2019 苹果最佳播客!而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 dude, what the f**k? Anyway,在这一集里赛赛和文仪讨论了为什么无法喜欢 Modern Love 和我们各自(微不足道的)写作困境,赛赛接着说到了现在的她对精英白男的不屑一顾,为什么她在一半的时间里讨厌和季文仪说话,而文仪则再次陷入到了他的日常困惑:到底是什么幸福? Disclaimer:赛赛记错了,居然把 John Slattery(Mad Men 里的风骚老男人 Roger Sterling)记成了 Steve Carell(但原谅她一下吧毕竟她只是在微博信息流里瞄了一眼预告片) 一些观点 赛赛:Modern Love 中的「真心话」离我的真心话有很远的距离。它大部分的故事设定是中产阶级情感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小问题:不至于撕破脸,但不舒服,而且周围的人都没法明白 TA。故事的主人公需要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碰到外部力量,通过交互,获得一个新的视角。 Modern Love 和 Why Women Kill 一个门类,美国评分不高但在中国回响很好。殊途同归,都是鸡汤剧。共性是你要显得体面。差别是 Why Women Kill 塑造了一种 Alphafemale 的形象:用暴力对抗父权(符合了张雨绮的女性主义)。Modern Love 则显示了另一种「坚强」:我们都是浑身充满伤痕和秘密的人,最后我们会有温暖的结局(但这就太轻描淡写了)。 文仪:Personal Essayist 喜欢说:「我写就是为了我自己,不是为了让大家得到什么启示」。但如果你不想说教,你为什么要写呢? 相关链接 Amazon Prime Video 出品的电视剧集 Modern Love Modern Love 的专栏编辑谈 15 年的编辑经验 本期音乐 Daft Punk – Something About Us Traveller – Hummingbird a-ha – Take on Me (Live from MTV Unplugged) Ed Sheeran – I Don’t Care (Live from Abbey Road) Will Jay – Nights like These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大人课回来啦!在这个 new&improved 版本里,文仪决心更多展现普通人的一面,赛赛声明自己会少一点情绪化胡搅蛮缠。 这一集里,我们回到了当代城市青年的第一大难题: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咋整? 传说中家庭是最能接纳我们和包容的地方。可在实际生活里,我们一方面抱怨父母拒绝以我们期待的方式看待我们,一方面又惭愧于自己的逃避和展示困难症。 这让我们与父母的争吵大都显得小气、让人晕眩,却又无法逃脱。 或许是当小孩进入二十多岁,我们与父母,彼此手里都握了一把权力的剑,而我们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它。 而学会如何使用,何时又要收好这把剑,大概是一生的课题吧。 至少对文仪和赛赛来说是这样的。 相关链接 在 Farnam Street 出品的播客 The Knowledge Project 第 62 集中,主创团队请到加拿大心理学家、关系咨询专家 Sue Johnson,以 Crack the Code of Love 为题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讨论。 养成类游戏《旅行青蛙》 HBO 出品的剧集 Succession。赛赛在播客中提到的是这部剧集第二季第七集的剧情。 在以自己生活作为素材来源的《小团圆》、《雷峰塔》、《易经》中,张爱玲都展现了一种奇特的母女关系。许子东甚至认为,相对于五四男性作家笔下常见的慈母形象,张爱玲可能是第一个描写「仇恨母亲」的作家。在《小团圆》中,张爱玲是这样描写自己是如何向母亲「还债」的: 九莉回到客室里去了一趟,打开自己的抽屉,把二两金子裹在手帕里带了去。蕊秋还没回来她就问了楚娣:「二婶为了我大概一共花了多少钱?」楚娣算了算,道:「照现在这样大概合二两金子。」 那次去看之雍,旅费花了一两。剩下的一直兑换着用,也用得差不多了,正好还有二两多下来。从前梦想着一打深红的玫瑰花下的钞票,装在长盒子里送给她母亲,现在这两只小黄鱼简直担心会在指缝里漏掉,就此找不到了。 …… 蕊秋又道:我「因为在一起的时候少,所以见了面总是说你。也是没想到那次一块住了那么久——根本不行的。那时候因为不晓得欧战打得起来打不起来,不然你早走了。」 九莉乘机取出那二两金子来递了过去,低声笑道:「那时候二婶为我花了那么些钱,我一直心里过意不去,这是我还二婶的。」 「我不要,」蕊秋坚决的说。 九莉想道:「我从前也不是没说过要还钱,也没说过不要。当然,我那时候是空口说白话,当然不理。」 蕊秋流下泪来。「就算我不过是个待你好过的人,你也不必对我这样。『虎毒不食儿』嗳!」 九莉十分诧异,她母亲引这南京谚语的时候,竟是余妈碧桃的口吻。 在沉默中,蕊秋只低着头坐着拭泪。 她不是没看见她母亲哭过,不过不是对她哭。是不是应当觉得心乱?但是她竭力搜寻,还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蕊秋哭道:「我那些事,都是他们逼我的——」忽然咽住了没说下去。 因为人数多了,这话有点滑稽? 「她完全误会了,」九莉想,心里在叫喊:「我从来不裁判任何人,怎么会裁判起二婶来?」——但是怎么告诉她她不相信这些?她十五六岁的时候看完了萧伯纳所有的剧本自序, 尽管后来发现他有些地方非常幼稚可笑,至少受他的影响,思想上没有圣牛这样东西。——正好一开口就给反咬一口:「好!你不在乎?」 一开口就反胜为败。她向来「夫人不言」,言必有失。 时间一分一秒在过去。从前的事凝成了化石,把她们冻结在里面。九莉可以觉得那灰白色大石头的筋脉,闻得见它粉笔灰的气息。 她逐渐明白过来了,就这样不也好?就让她以为是因为她浪漫。作为一个身世凄凉的风流罪人,这种悲哀也还不坏。但是这可耻的一念在意识的边缘上蠕蠕爬行很久才溜了进来。 日本剧集《大叔之爱》(Ossan’s Love) 在 Seth Mcfarlene 监制的动画片 <Family Guy> 中,主角 Peter 说:「Part of being a dumb guy is constantly saying 『You think you are better than me?』」 在意大利作家费兰特的小说《新名字的故事》(《那不勒斯四部曲》之一)中,作家描写了这样一段场景: 最让我觉得难受的是,我感觉到,在她作为母亲的自豪后面,隐藏着一种恐惧,就是事情随时都在变化之中,她怕我会失去自己的优势,让她再没有炫耀的资本。她一点都不相信这个世界的稳定性。因此她强迫我吃东西,给我擦汗,让我量了不知道多少回体温。她是怕我死了,她就会失去一个战利品吗?她害怕假如她不是那么强有力,如果她做出让步,假如她没有打起精神,她就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到城区吗?她不停地和我谈到莉拉,她强调了那么多次,我忽然意识到,她一直都非常在意莉拉,从莉拉小时候起就非常在意她。我想,就连我母亲也意识到:莉拉要比我强,现在我把莉拉甩在身后了,这让她觉得很自豪。但她忐忑不安,她害怕自己失去作为整个城区最幸运母亲的位置。看看她真是争强好胜!看看她有多骄傲!我能觉察到围绕着我的能量。我想,她的瘸腿让她的生活比别人更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让她在家里家外,都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残暴。我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非常软弱的小男人,他已经习惯于低三下四,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就是为了得到一点儿小费。他无法突破任何障碍,进到这栋管理森严的楼里,但是我母亲做到了。 爱尔兰作家 Sally Rooney 的小说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本期音乐 Harry Styles – Lights Up 安溥anpu – zoea Ravyn Lenae – Sticky 李英宏 aka DJ Didilong – 峇里島(電影《誰先愛上他的》探尋情愛之歌)
我们开始相信星座

我们开始相信星座

2019-09-0501:38:35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知识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Linus 给赛赛推荐了一个星盘应用 The Pattern,我们俩很快就被其中精准的「判词」击中了。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段: You might try hard to show you care by providing love and nourishment, only to be totally confused when Tianxing doesn’t seem to need or desire it. He’s looking for you to be his creative inspiration – not to take care of him. He may find you too sensitive or needy.(Tianxing 上周刚刚和我表达过差不多的意思) 我们是被科学至上主义教育起来的一代人(这点在中国尤为明显)。它固然给我们带来了出众的数理能力,却也造成了单一的、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论述模型(Single fact-based narrative)。事实上,将科学作为认识一切的尺度是非常勇敢的(有时甚至是自大的),却也是非常费力的。 我说的自大,指的是知乎用户们对于中医、风水、星座……这些玄学的不屑一顾。然而人们选择这些玄学,为的不过是在混沌的生活中寻找答案,以及这种寻找的过程必须是自己可以参与的。录节目的晚上,我们俩就对着 Skype 一条条读着 App 里的文字,有种回到高中的感觉。 这是星座给我带来的第一层冲击:高度个人化,且让读者可以参与其中。相比之下,科学是垄断在少数人手里的,被告知的;但玄学的建立却是相对民主的。 第二层冲击,则是它展示了一种「另类」却幸福的生活方式。 有次早上经过中医院门口,一群年届五十的人捧着药罐子来熬膏方。他们看起来虽然焦急,却很高兴——他们为自己的病找到了药。他们得救了。 现在有一种情况,把科学认为是客观事实,而把中医、星座当做某种叙事(narrative)。结果是,不拥有这类 narrative 的人,瞧不起拥有它们的人。这就非常奇怪了。每个人都有追求灵性生活(spiritual living)和客观生活的自由,哪里有什么高下之分?更何况,你有药吗? 通过星座,我们试着给自己找了一下药。至于结果如何,快来听吧。 相关链接 巴纳姆效应 乌云装扮者采访 Susan Miller 黑格尔:谁在抽象思考?市场谈判还是哲学家? 谁在抽象思考?是那些未经教养的人,而不是相反。良好的社会并不会抽象地思考,因为这太容易了,太低下了;不是外在意义上的低下,不是出自于一种空洞的贵族情感——这种高贵只会贬低它无能为力的事——的低下,而是一种内在于事情中的卑微。 易伟的微博:欧美文化的特色之一是不讲情面,只要觉得对,他们会不厌其烦的引申扩展。对付他们也很简单,就是耐心等他们犯错,一旦有实际意义的证据,就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炮火延伸,小事化大,不留余地,直至其屈膝。 本期音乐 Freya Ridings – Castles The Regrettes – Dress Up 戴佩妮 – 谁让你开心 João Gilberto – Disse Alguém (All of Me)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知识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赛赛和旅美导演尤行讨论了为什么父母无法对我们彻底放手,我们对父母的隐形愧疚,以及 90 后中产家庭出身小孩的原罪。 尤行说,「你纵观人类历史,中国家长和小孩是个极度不健康的关系。真的,这都哪儿来的啊?」 是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到与父母的关系,总觉得有块石头堵在胸口吧。 本期没有相关链接!(因为没有季文仪) 本期音乐 Jake Xerxes Fussell – Jump for Joy Czar – Paint the Moon Within Confidence – Pâquerette (Without Me) Post Malone – Goodbyes (ft. Young Thug) Ed Sheeran – South of the Border (ft. Camila Cabello, Cardi B) Ariana Grande – Sweetener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知识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我们就最近香港的事件,讨论了自由派青年的局限性和个人身份认知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相关链接 《人物》记者谢梦瑶撰写的特稿《罗永浩,锤下那个理想主义者》 《香港这座城市还有救吗?》 香港中文大学讲师梁启智先生所编写的通识读物《香港第一课》 作为参加反修例游行的大陆人,我经历的尴尬和分裂 端传媒:周一早晨示威者商议后转往添马公园集结,金钟夏悫道重新开放 香港学运领袖黄之锋入狱前,母亲写的一封信 有关自由派知识分子因为坚信某种真理而显得傲慢,近期看到的最好描绘是 BBC 剧集 Years & Years 第一集中,一对同志情侣因为地球是否是平的而吵架。以下是台词节选: RALPH It’s amazing. It’s this site. It proves that germs don’t exist. DANIEL …right. RALPH That’s what it says. No such thing as germs. Whole thing, faked b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ANIEL But that’s bollocks. Don’t do that. You’ll be joining the Flat Earth Society next. RALPH Now that stuff is fascinating. DANIEL Ohhh no way. RALPH Have you read it? DANIEL No, and I never will. RALPH Well that’s a bit ignorant, don’t you think? How’s that gonna help? Not-reading something? DANIEL You’re not saying the world is flat? For God’s sake, Ralph, you teach children, please don’t say the world is flat. RALPH No, I’m not saying it is, i’m just keeping an open mind. It’s an option. DANIEL How? How is it an option? We’ve been to India, we’ve travelled halfway round the Earth, we’ve seen it. How d’you think the horizon curves? We’ve seen it from a plane. There’s curve. RALPH That’s what a disc would look like. DANIEL You’ve got GPS in your car. RALPH With a flat screen. DANIEL The G stands for global. RALPH So? Apple computers aren’t made from apples. DANIEL But..! That’s not even..! RALPH Look. I’m not saying I’m absolutely right, which means you can’t say I’m absolutely wrong. Except you’re never gonna stop, are you? God help anyone trying to contradict you, Dan. If I do go online all the time, it’s so I can hear different voices, instead of the one insistent voice I get at home, over and over again. So the only problem here. Is you. 本期音乐 草东没有派对 – 烂泥 Bastille – Another Place Imagine Dragons – Believer The Beatles – Help!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知识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赛赛和文仪在这集里讨论了自己对心理医生的若干怀疑, AI 成为心理医生的可能性,用统计学指导人生的危险,以及是不是男性对心理治疗更容易感激涕零。 Thoughts (by Wenyi) 下决心付钱并走进心理医生房间的过程,已经占到治疗起效的 50%。 生活有太多的面向。你以为「改变=翻天覆地,改头换面」,但很可能改变只是一次「轻推(nudge)」,比如早睡一点,生活可能就会截然不同。 很多人 parenting 的方法论是追求稳定:我的孩子每天十点睡,这让父母非常自豪。但根据 Alan Kay 的说法:孩子要做 media guerillas(媒体游击队员)。他们要适应任何的媒介,从小就学会对抗信息过载。这个方法在其他生活习惯的养成上也是可用的。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是被 10% GDP 增速所形塑出来的。那么当这个数字降到 6% 或者更低,我们应该如何将自己调试到与这个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在上期播客中,我感慨了自己的生活像一个白人男性那样,缺乏故事,想写自传都不知道怎么写。结果上周我读到美籍越南裔诗人 Ocean Voung 在接受《大西洋月刊》专访时讲的一个故事,简直像被扇了一个巴掌: “At one point, one woman turned to me and says, ‘Really, you’re so lucky. You get to write about war. I’m white, I got nothing,’” Vuong says. “The crazy thing, I was so naive I believed her, because she was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I said, ‘Oh my God, you’re right.’” (He says now that writers like that have a “willing amnesia … to convince themselves they have nothing, when in fact they have everything.”) 相关链接 简单心理 App 渡边淳一的小说《钝感力》 张潇雨的微博原文 Alan Kay 接受 FastCompany 采访,提出「孩子要做媒体游击队员」: Oone of the major things that schools should be charged with, is to teach children to be media guerrillas—that’s what we call them. It’s guerrilla warfare going on, because everything has been infiltrated. It’s not like you’re out in the battlefield. It’s going on right in your community, in your own house. Things that are constant in our environment both seem natural and also become invisible. 经济学家母婴博主 Emily Oster:为什么数字化育儿如此受欢迎 Max Richter 的睡眠系列 2018 年北美超级畅销书 Educated 2019 年赛赛的年度期待之一 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以及《大西洋月刊》对它的作者专访 本期音乐 Clean Bandit – Baby (feat. Marina & Luis Fonsi) Placebo – Every You Every Me Avicii – SOS (feat. Aloe Blacc) Radiohead – Paranoid Android J. Cole – Middle Child
微信让我们脆弱

微信让我们脆弱

2019-05-2801:07:45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知识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赛赛和文仪在这期里分享了一箩筐对于当代人际关系的困惑:为什么我们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共鸣,「人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以及微信为什么让我们变得脆弱。这期节目以赛赛的悲观论调收尾:微信让我们变得自私、对感情施予变得吝啬,也让我们陷入孤独的怪圈。但文仪相信产品设计上的一些改变,或许能让事情出现新的转机。 相关链接 大西洋月刊:降噪一代的生活:我们身处这个世界,假装自己不是其中一员 Annie Dillard – Living Like Weasels David Brooks:做一个为关系而活的人,你需要做到什么? 一个来自 SNL 的小品:律师使用单身男性的约炮短信来证明他的清白 小罗伯特•唐尼为一加手机所拍摄的广告 本期音乐 Jonas Brothers – S.O.S Lorde – Perfect Places Beta Radio – Either Way St. Vincent – Digital Witness Stevie Nicks & Don Henley – Leather and Lace
妈,你还好吗?

妈,你还好吗?

2019-05-1201:10:19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知识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今天是母亲节。文仪和赛赛在这期里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聊到了我们一直以来对妈妈的误解、不合理期待甚至是情绪操控。 接着自己的讨论,我们也提出了一些修复母子、母女关系的方法。 赛赛还对当下的女性主义提出了批评,并且论述了为何她现在觉得「生过孩子女人的生活才会完整」,是一句合情合理的表达。 理解了我们自己的妈妈,才算得上真正理解女性。各位妈妈,母亲节快乐。 相关链接 Twitter 创始人 Jack Dorsey 接受采访,透露自己一天只吃一顿饭 哲学家齐泽克与彼特森的辩论文稿 香港社会学家何式凝与哲学家刘擎的对谈:亲密关系中是否有公平可言? papi 酱的妈妈视频 谈判专家 Mathias Schranner 的技巧,在接收到情感压力时, don’t react, act. 区块链中常用的共识机制:Proof of Work Debra Granick 导演的电影 Leaving No Trace 查理兹•塞隆主演的电影 Tully 写作《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意大利作家费兰特曾说过:「一个人要在不失去母亲的情况下,脱离她,成为一个像母亲,但又完全不一样的人,这是每个人,尤其是女人,要面临的艰难挑战。 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忠实地记录了自己生育期间生理和情感的变化,出版了《成为母亲》这本书,努力分析成为母亲这件事。这是她接受的一次采访。 小 S 在《康熙来了》谈论自己在旅游时对丈夫的不满 本期音乐 Debussy: Children’s Corner, L. 113, 6. Golliwog’s Cakewalk Angelo De Augustine – Time Khalid – Talk Joji – Dancing in the Dark Marshmello – Happier (ft. Bastille)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知识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文仪和赛赛在这期节目中探讨了从北京到二线城市(苏州、杭州)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录这期节目的时候,赛赛刚来杭州一个多礼拜,产生了不少感受,比如这里人咋说话声音也不小,还有这里逆行的人怎么这么多。但在所有的意外里,最没准备好的,居然是有点怀疑自己被抛弃了。 每个在一线城市待过的年轻人,回来后都拥有了敏感体质,变的很容易被刺激到:北京朋友圈讨论的那些或观察大格局或风花雪月的文学内容,虽然依然有话说,但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了;大家看起来都很忙,怕再过一阵子会被杭州相对较慢的节奏同化,失去「竞争力」和斗志;听一样的播客看一样的书,会冒出一阵一阵的失落,「我是不是永远也做不出这样的作品了」。过度上升一点说,突然有点茫,感觉不太知道自己是谁了。 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赛赛开始归因:可能是还不太熟悉杭州,可能是现在的工作没有之前那么有把握,可能是对北京「更高更快更强」城市文化的内化还需要一点时间洗掉。又或者是,即便她在北京时不愿意承认甚至从未察觉到,但它和在这里的工作经验还是给了我一个 identity:一个掌握了较高话语权的、要和「最优秀的人」一起工作的、假以时日可以 make a difference、找到自己使命的有为青年。 It’s weird when you think how much your idenetity depends on things outside you,以及一线城市可以给到你这么多或许虚无或许是想象但能扎实鼓励到你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不一样,以为自己是 above this 的(毕竟在北京的时候也老说它土),但真当搬走了,才会发现你在这方面也是个俗人。 文仪则给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在大城市要全力以赴,在二线城市要有「小商贩」的精神,用自己过去积累的技能包,将小地方的人脉和资源去变现,以及多打几份工,尽可能地撑满自己。他就是靠这样的信条撑过来的。 相关链接马 一篇小文章:住在哪里为什么对我们如此重要,以及我们该如何定义「家」 Joan Didion 眼中的纽约 李笑来吃鲈鱼的地方 福柯:「人」在圆形监狱中死去 Philosophize This – Episode #128 – Gillies Deleuze pt.4 Flows 张爱玲的《童言无忌》 Jane Goodall 所说的「Think locally, act globally」 说「书不是拿来看的,而是拿来摆在家里的」日本作家白洲正子的《旧时之美》 本期音乐 The Spot – Your Smith Fleetwood Mac – Dreams (Take 2) Pink Floyd – Money Starr Chen – 恋我癖(feat. 蔡依林) 罗大佑 – 未来的主人翁
关于大人课 「大人课」是一项面向所有中国城市青年的自救计划,主播是两位深陷四分之一人生危机的知识青年,赛赛和文仪。每期里我们会谈论最近困惑的问题,通过交换笔记和信息,帮助我们和正在收听的你解决 21 世纪最重要的三个问题:信息过载、情感表达、自我取悦。 本期节目 文仪和赛赛讨论了最近的 996 系列风波 :关于马云和刘强东的发言如何体现了中年成功男士的迷之自信和精神危机,为什么「给够钱」是 996 的错误解法,以及我们这代人和「奋斗」,到底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 相关链接 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有关 996 的讲话 刘强东有关 996 的公开信 996.icu 996.icu 的延伸网站:955.wlb George Pullman 尼基尔‧萨瓦尔的著作《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香港占中中的「蓝丝带」 马斯洛三角的漏洞 大喜哥的故事 詹青云:蝴蝶效应 吉尔·德勒兹的反俄狄浦斯理论 一个可以寄给老板的小礼物 中年女性丧家之犬之歌:《你能原谅我吗?》 本期音乐 The Beatles – When I’m Sixty-four Tom T. Hall – I Miss a Lot of Train Alessia Cara – Not Today George Ezra – Paradise
loading
Comments (1)

K Yang

你们两还是要多准备一下再录,卡的part有点太多

May 2nd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