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黄帝内针学习心得
黄帝内针学习心得
Claim Ownership

黄帝内针学习心得

Author: 王治皓频道

Subscribed: 9Played: 23
Share

Description

随着《黄帝内针》一书的出版,黄帝内针当代传承人杨真海先生以“人人知医,天下少病“的胸怀,将此代代单传的法脉公之于众,以期利益更多有缘人。


为避免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流弊,让所有学人能够获得正宗的传承,杨真海先生自 2015 年起,全权委托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同有三和基金会”)进行黄帝内针的推广和传播,并将黄帝内针商业课程独家委托授权给同有三和基金会的下属机构北京同有三和教育文化有限公司,所有课程均为杨真海先生本人或认证讲师授课。


想系统学习黄帝内针可阅读由杨真海老师传讲,刘力红老师整理的《黄帝内针》一书。关注“黄帝内针”公众号,内有免费有声书及更多学习资料。或者扫码添加“守真小和”微信,加入黄帝内针爱好者交流群。



————————————————————————


黄帝内针,其名来自《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一书,本套专栏提到加书名号的《内针》,即是指《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这本书,提到不加书名号的“内针”,即是指该书提供的针法,该针法是基于针灸学和《内针》这本书给出的规范,是针对患者痛疾,进而给出的一套可执行性止痛止痒方案。


《内针》由杨真海老师传讲,刘力红教授整理,约89千字,共158页,从解字解医到内针规范,执简驭繁,博大精深;细品“芭蕉神韵”,阅后意犹未尽。


内针的三大特点


它整合了八脉交会、缪刺法、全息理论、腕踝针、五穴(四总穴+内关)等临床实用针法,引用了阴阳学说、三焦学说、六经辨证、阿是求穴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相比于其他流派的针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用针较为安全:主要针刺肘膝关节以下,禁刺躯干和头部,较为安全。

2、入门门槛较低:“多次重复”+“刻意练习”+“总结反思”,即可满足要求。

3、有效易用难忘内针效用高,法理大道而至简,谨遵法理,可见奇效。


内针的针刺方法


针刺主要取肘/膝以下穴位,针刺后不行针,留针45分钟后除针。


内针的针法总则


总则一: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总则二: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总则一、二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的翻版。上下左右是定格,上下左右中,左右是定中之定,证在左,必须要在右进针,反之亦然。至于上下相取,可以再进一步思辨,参见阴阳倒换求,总则四即代表了商量后的进针结果。


什么是针对?


比如病在左,必须刺右;病在右,必须刺左;(除阴阳倒换求之外)病在上,必须刺下;病在下,必须刺上;病在前,可以刺后;病在后,可以刺前;病在中,男刺左,女刺右。当然,这个对是底线,还必须结合同气,这样也就万无一失了。


总则三:同气相求


同气相求是总则中的总则。医家一般认为“宁可失穴,不可失经”,而该针法认为“穴可失,经可离,同气不能丢”。同气分为:经络同气、三才同气、其他(手、颈项、肩、腰)。经络同气又名大同气、同名经同气。三才同气又名三焦同气。


经络同气(大同气):


手足三阳、手足三阴、头手足经络、手(掌)头、颈项、肩部、腰部、三焦经、任脉督脉等。


三才同气(三焦同气):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内关谋。


四肢

上焦(天部)——腕踝

中焦(人部)——肘膝

下焦(地部)——肩胯

<br
31 Episodes
Reverse
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1、阿是取穴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手——足——本经督脉——后溪——申脉——百会、水沟(人中)任脉——列缺——照海——承浆、廉泉、天突带脉——外关——足临泣阴维脉——内关————————
手足对侧相应,在经刺经、在络刺络。也就是说,阿是穴可能落在经线上下的“经”,也可能会落在经线左右的“络”,在同气的基础上,阿是穴在哪,就刺哪。比如,左胳膊少阳的天井穴和肩髎穴靠近肩髎穴的1/3处不适,可以在右腿少阳的膝阳关穴和环跳穴靠近环跳穴的1/3处取阿是穴,如果没有寻得“阿是”,按照“同身寸二分法”,选取同气点取穴即可。可对肩部的穴位进行拔罐、艾灸等刺激,但不宜进针,黄帝内针在肘膝以上的部分严格禁针,可以通过阴阳倒换(下病上取),在上焦(手腕处)的同名经取穴。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
(一)识症患者男,66岁,左腿小腿肚痛,无力,走动不得,需要人抬、背。(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中焦,阳明经、少阳经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腿与左腿不适处对称的点,右手肘部和右手腕部(三)取穴1、阿是取穴经脉——取穴——备注任脉——列缺——太阴经交会穴太阴——尺泽——阴阳倒换阳明——合谷、曲池、阳溪、曲池——同气相求太阳——后溪、阳谷——同气相求少阳——阳池——同气相求督脉——(后溪、)百会——缓解腰骶部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友有上述笔记所述的症状,希望你能依照内针的法理规范,明晰当下症处,推导出合理的取穴方案,通过针刺、艾灸、放血、拔罐、贴膏药、贴王不留行、提掐、按揉等方式,对所取穴位进行刺激,并关照“症”的变化。欢迎你在留言区留下足迹,一起把健康的权力交给自己,做自己和身边人的和平使者。
阿是取穴: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手足对侧相应,在经刺经、在络刺络。也就是说,阿是穴可能落在经线上下的“经”,也可能会落在经线左右的“络”,在同气的基础上,阿是穴在哪,就刺哪。比如,左胳膊少阳的阳池穴和天井穴靠近阳池穴的1/3处不适,可以在右腿少阳的丘墟穴和膝阳关穴靠近丘墟穴的1/3处取阿是穴,如果没有寻得“阿是”,按照“同身寸二分法”,选取同气点进针即可。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
(一)识症患者女,臀部旁开的两侧胀痛。(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下焦,少阳经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优先在右(男左女右)肩(下焦同气)取穴,可对肩部的穴位进行拔罐、艾灸等刺激,但不宜进针,黄帝内针在肘膝以上的部分严格禁针,可以通过阴阳倒换(下病上取),在上焦(手腕处)的同名经取穴。(三)取穴1、阿是取穴腰两侧——手——足少阳(中焦)——天井——阳陵泉、膝阳关少阳(上焦)——阳池、外关、中渚——丘墟、足临泣、悬钟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友有上述笔记所述的症状,希望你能依照内针的法理规范,明晰当下症处,推导出合理的取穴方案,通过针刺、艾灸、放血、拔罐、贴膏药、贴王不留行、提掐、按揉等方式,对所取穴位进行刺激,并关照“症”的变化。欢迎你在留言区留下足迹,一起把健康的权力交给自己,做自己和身边人的和平使者。
(一)识症患者腰骶部疼痛,具体的不适出现在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脊柱正中,皮带下)附近。(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下焦,督脉、太阳、带脉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躯干腰臀的左半部分不适,在右侧取穴;躯干右半部分的腰臀不适,在左侧取穴;若痛在中间,同时考虑督脉;若季胁(胁下小肋骨)部绕腰一周的部分不适,要考虑带脉;如果痛在中间或整个躯干后部分均不适,按男左女右取穴。(三)取穴1、阿是取穴①痔疮反复发作:用一定的方法刺激唇口督脉的人中,亦可针刺督脉的交会穴后溪穴和任脉的承浆穴、列缺穴(阴阳倒换),在肘部可取阳明经曲池穴,如患者感觉内部不适,可以在太阴经(阴阳倒换)加强,可选取尺泽穴。②腰骶部疼痛:按先后顺序选取百会、申脉、后溪,可再根据症状进行加减,带脉附近不适,在下可取足临泣,在上可取外关。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
(一)识症识症:患者女,月经痛(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下焦,任脉、阳明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男左女右)手腕(下病上取倒换)(三)取穴1、阿是取穴按揉右手合谷(或陷谷),针刺右手腕列缺,艾灸(肚脐)神阙穴。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
(一)识症患者女,身左侧痛,前正中线不适(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中焦,少阳、任脉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侧,上肢(三)取穴1、阿是取穴阳池、列缺、后溪(阴阳倒换)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友有上述笔记所述的症状,希望你能依照内针的法理规范,明晰当下症处,推导出合理的取穴方案,通过针刺、艾灸、放血、拔罐、贴膏药、贴王不留行、提掐、按揉等方式,对所取穴位进行刺激,并关照“症”的变化。欢迎你在留言区留下足迹,一起把健康的权力交给自己,做自己和身边人的和平使者。
(一)当下症处:督脉、太阳经(二)同气之穴:督脉:百会/人中(水沟)、后溪/申脉太阳:阳谷/支正/小海,昆仑/申脉/跗阳,委中
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1、阿是取穴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胸1-12——手——足阳明——曲池——足三里少阴(胃病)——少海——阴谷太阴——尺泽——阴陵泉厥阴——曲泽——曲泉少阳——天井——阳陵泉太阳——小海——委中
(一)识症识症:患者女,左侧肩峰痛,臂不得伸展(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阳明经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侧(左病右治)腕部(上焦同气)(三)取穴1、阿是取穴合谷、偏历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友有上述笔记所述的症状,希望你能依照内针的法理规范,明晰当下症处,推导出合理的取穴方案,通过针刺、艾灸、放血、拔罐、贴膏药、贴王不留行、提掐、按揉等方式,对所取穴位进行刺激,并关照“症”的变化。欢迎你在留言区留下足迹,一起把健康的权力交给自己,做自己和身边人的和平使者。
(一)识症患者女,躯干左上侧(肩膀旁)酸胀、疼痛(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少阳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左病右治)手腕(上焦同气)(三)取穴1、阿是取穴经络——肩——手——足阳明——肩髃(肩峰)——偏厉/下廉——下巨虚少阳——肩髎(躯干两侧)——外关——悬钟太阴——身前(云门、中府)——经渠——三阴交
(一)当下症处:阳明(包括牙痛)、厥阴(口腔内部)、督任(二)同气之穴:阳明:合谷、陷谷厥阴:劳宫、太冲督脉:后溪、申脉任脉:列缺、照海视频版本详见微信“王治皓”订阅号
(一)识症胸腹不适(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前正中线的不适,属于任脉。在躯干上焦,任脉旁开依次为“少阴”、“阳明”、“厥阴”、“太阴”、“少阳”。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根据不适的具体位置,找寻对侧的(如痛在两侧,男左女右),同焦、同名经的手腕部和肘部穴位。(三)取穴1、阿是取穴胸7-1(鸠尾-天突)——手——足任脉——列缺——照海少阴——通里——三阴交阳明——偏历/下廉——下巨虚厥阴——内关——三阴交太阴——经渠——三阴交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附:急救要穴2018年8月7日晚,与亲人共进晚餐,老人突觉无力,通身发汗,拨通120救护车后,老人昏厥,掐人中喊名字无应,想起赖梅生医师分享的“黄帝内针”急救之术,遂双手提掐腋前大筋,提掐三次,老人睁眼,10分钟后恢复正常。此厥阴经急救要穴,与诸位分享,请大家务必记住这救命之穴。 
(一)当下症处:督脉、太阳经(二)同气之穴:督脉:百会/人中(水沟)、后溪/申脉太阳:阳谷/支正/小海,昆仑/申脉/跗阳,委中
(一)识症女,双侧上眼皮肿胀(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太阴经、少阳经、太阳经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双侧,男左女右)腕(上焦同气)(三)取穴1、阿是取穴取:列缺、大骨空,阳池、丘墟、足临泣,阳谷、小海、申脉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补充:如患者眼睛干涩,识症为上焦,考虑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如眼内部不适,可从三条阴经进行针刺,以(阴阳倒换)加强针效。可取阳明经合谷(或陷谷)穴,少阳经中渚(或足临泣)穴、阳池穴,奇穴(太阴同气)大骨空(或小骨空)穴,厥阴经大陵、劳宫穴,少阴经神门穴等。
(一)识症患者女,头两侧胀、麻、沉、痛(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少阳/太阳/阳明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痛在右,在左侧进针;痛在左,在右侧进针;痛在两侧,按“男左女右”。(三)取穴1、阿是取穴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医者亦可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
视频版本详见微信“王治皓”订阅号(一)当下症处:嘴巴上方的前正中线处为督脉;督脉旁开为(足)太阳经;太阳经下方的环唇部分为(手)阳明;太阳经旁开为少阳经,如患者诉“头内疼”,可从三条阴经进行“阴阳倒换”,以加强针效。(二)同气之穴:督脉:后溪、申脉任脉:列缺、照海阳明:合谷、陷谷少阳:中渚、足临泣
(一)识症颈后不适(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督脉、太阳、少阳经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取痛之对侧,如两侧都不适,按男左女右(三)取穴颈项——手——足督脉——风府-大椎——后溪——申脉太阳——天柱-大杼——阳谷——昆仓少阳——风池、翳风-肩井——阳池——丘墟视频版本详见微信“王治皓”订阅号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