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湘湘的台灣點滴
湘湘的台灣點滴
Claim Ownership

湘湘的台灣點滴

Author: 湘湘的台湾點滴

Subscribed: 9Played: 208
Share

Description

大家好,我是湘湘。
在這裡,我想談談台灣人眼裡的台灣。
讓喜歡台灣的人,能認識更多不同角度的台灣。
謝謝大家,喜歡台灣。

歡迎回饋與交流:)
IG (instagram): taiwanandyou2020
Facebook粉絲團:聽幸運兒在日本說故事

歡迎!!請湘湘喝咖啡:)
https://www.buymeacoffee.com/shangshang


第一系列 我認識的台灣

1.談談我認識的台灣人
2.談談我常吃的台灣小吃
3.談談我常去,喜歡的地方
4.談談我和朋友的聚餐
5.談談我認識的台北

第二系列 台灣人的喜歡
1.台灣人喜歡算命
2.台灣人喜歡家族聚會
3.台灣人喜歡出國玩
4.台灣人喜歡使用英文名字稱呼對方
5.台灣人喜歡拍照


第三系列 台灣小吃
1. 手搖飲料,第一名珍珠奶茶
2. 雞排是什麼? 和鹽酥雞不一樣嗎?
3. 滷味有好幾種? 東山鴨頭是什麼?
4. 你敢吃臭豆腐嗎?
5. 炒飯炒麵,多久吃一次?
6. 你通常都喝麼湯呀?
7. 你喜歡牛肉麵嗎?
8. 地瓜球是我的最愛
9. 今晚我想吃燒臘便當
10. 夏天也好想吃麻辣火鍋
11. 茶飲外還可以喝什麼? 西瓜汁和木瓜牛奶我都喜歡

第四系列 熱映中
✨台灣人的日常生活
88 Episodes
Reverse
小時候的麥當勞

小時候的麥當勞

2023-12-1902:42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小時候吃麥當勞這件事,對住在彰化的我,要千里迢迢到台中,才能吃得到。 當時在台中科博館附近有一家麥當勞。和家人去科博館一日遊,看恐龍化石的同時,還可以吃麥當勞,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是一個很夢幻的出遊。 小時候我最喜歡吃『兒童餐』,除了有漢堡,薯條,飲料外,還有可愛的小玩具。 在台灣吃麥當勞薯條,一定要加番茄醬。打開番茄醬包,擠出來在托盤上鋪著的紙上,沾番茄醬的薯條,總覺得特別對味。 麥當勞的『麥克雞塊』,也是必點商品之一,說到吃麥克雞塊的沾醬,就屬『糖醋醬』。 第一次吃到『糖醋醬』,甜甜酸酸,搭配有嚼勁的雞塊,總覺得這兩者一起吃,真的是絕配呢。 說到麥當勞的飲品中,熱呼呼的『玉米濃湯』,至今也是我非常喜歡的。裡面的玉米粒粒分明,用湯匙喝湯時,還能吃到一顆顆的玉米,非常滿足。麥當勞在我小時候的印象裡,是特別的日子,才能吃到的食物。
台灣味 之『番茄牛肉麵』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你喜歡吃牛肉麵嗎? 台灣牛肉麵大致上分為兩種。 清燉牛肉麵和紅燒牛肉麵。 清燉的湯頭清淡,以花椒或是胡椒提味。 而紅燒牛肉麵則是醬油湯底,加入八角等中藥食材,是比較濃郁的湯頭。 牛肉麵的麵條也是一門學問。 早期的麵條以粗麵和刀削麵為基本款,後來細麵或是拉麵也陸續的流行起來。 還記得第一次被朋友介紹『番茄牛肉麵』的時候,心中滿滿疑惑。 朋友說:要不要去吃番茄牛肉麵? 我疑惑的回答:我沒吃過耶。番茄在牛肉麵裡面嗎? 我第一次的蕃茄牛肉麵, 在台北的『四平街番茄牛肉麵』 店名就是店裡的招牌菜。 這是一家在小巷弄裡的小吃店。 那天,朋友點了幾道小菜, 我們都一起點了『番茄牛肉麵』。 寬厚的刀削麵,很有嚼勁。 番茄的酸甜特性,讓牛肉麵的湯頭多了一份層次感。 沒有紅燒牛肉麵的辛辣,多了一份溫和的口感。 『原來這就是番茄牛肉麵』 我第一次吃的時候,有種發現新大陸的感覺。 牛肉麵在台灣小吃裡,一直有著很大的存在感。 曾經風靡一時的台北車站旁的牛肉麵街, 台北國際牛肉麵節的每年的排行榜, 都象徵著牛肉麵在台灣的飲食文化裡, 是一道很特別的台灣味。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你喜歡吃鳳梨酥嗎? 小時候的甜點種類不多,鳳梨酥偶爾會出現在家裡的桌上。 小小的四方形,塑膠包裝,包裝外觀總印著鳳梨。 就像是下午點心或飯後甜點的存在。 慢慢長大後,甜點的種類越來越多。 家裡餐桌上的鳳梨酥,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少。 模糊的印象中,在有些麵包店裡,可以買到鳳梨酥。 『你吃過『微熱山丘』嗎?』 第一次被朋友問到這個時,完全沒有頭緒。 『什麼是微熱山丘呢?』我心裡有好多問號。 『是鳳梨酥的牌子喔,裡面是土鳳梨』朋友回答我。 原來,鳳梨酥也晉級了! 以前的鳳梨酥,為了口感綿密,使用了冬瓜當做內餡。 而隨著時代的演變,鳳梨回歸主場, 以酸味和有纖維口感的其特性。 土鳳梨酥也一瞬間暴紅了起來。 因為『微熱山丘』的名聲, 鳳梨酥再度成為了大街小巷討論的話題。 真正吃過了『微熱山丘』後, 我發現土鳳梨酥,把鳳梨的特色表現的很完整。 酸甜的內餡,和紮實的酥餅。 確實會讓人一口接一口。 還沒吃過土鳳梨酥的你, 或許下次到台灣,也請嚐一嚐這個台灣點心。
台灣的農曆七月

台灣的農曆七月

2022-08-1302:10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農曆七月來了! 小時候只要聽到『農曆七月』就會莫名的害怕, 「鬼月要來了,怕怕」。 在台灣的民間傳說裡農曆7月1日是鬼門開, 小朋友放暑假的同時,也是好兄弟們也來到人間。 在台灣農曆七月有一個大型祭拜活動,稱作「中元普渡」。 而7月15日則是「中元節」這是為了招待來到人間的「好兄弟」, 大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 鬼門開之後有很多習俗。 小時候媽媽會說,七月不要去海邊。 長大後,同學會說七月晚上不能把衣服曬在外面。 這些是被認為減少和好兄弟碰面的機會。 另外,農曆七月還有一些習俗, 農民曆上寫有「諸事不宜」。 大家會避免買車,買房等, 如果購買的話,則需要低調,不宜大肆慶祝。 農曆七月對台灣人來是一個特別的月份。
台灣的爸爸節

台灣的爸爸節

2022-08-1002:37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在台灣父親節不是六月,而是八月。 我們也稱父親節是88節(爸爸節), 顧名思義就是八月八日這一天。 88節在台灣也像是母親節一樣, 是家人一家齊聚,幫爸爸慶祝的日子。 除了在家裡聚餐之外,各大餐廳也紛紛推出88節套餐, 決定在外面聚餐的人都會提早在六七月就會先定好餐廳。 而出門在外工作的兒女們,也會特地在八月返鄉幫爸爸慶祝。 在台灣的88節不是國定假日, 因此大家會以88節前後的六日為聚餐的日子。 八月八日當天,則會有『爸爸節快樂』的祝福訊息, 在手機的line家人群組裡出現。 今年群組裡, 還有加上情境式的圖片寫著『父愛如山』『阿爸,永遠是咱ㄟ告山』。 出社會的兒女,在父親節的送禮方面, 通常是流行的3C商品或是以『紅包』代替送禮的心意。 台灣人非常重視88節,掏選禮物,選餐廳聚餐等, 88節可說是台灣夏天裡一個重要的日子。
嗨,歡迎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如果以氣溫來區分季節的話,台灣的夏天很長。 從四月的清明節之後,接近30度的日子就會變多。接下來的五月起,幾乎都是30度以上的高溫,一直到九月,氣溫才慢慢的降到25度。 五,六月是台灣的梅雨季,會連續下雨四天以上,這段期間的氣候悶熱。只要聽到「梅雨季要來了」,我總是煩惱著衣服曬不乾怎麼辦,吃不完的食物要趕快放在冰箱裡。心情好像馬上被影響了,開始擔心東,擔心西。 梅雨季過後就是正式的夏天,台灣的夏天早上四點多天就亮了,很多台灣人會早起出門運動,像是晨跑,晨泳或是走路。 接著大約早上七點,氣溫就超過30度。總感覺好像是柏油路的熱氣開始上升,氣溫就開始攀升,白天的溫度常常高達36度。 炎熱的夏天,大家最喜歡躲在冷氣房了。百貨公司則是被公認冷氣最涼的地方,在夏天一踏入百貨公司,就好像進入另一個世界,非常的涼爽,有時候甚至需要一件薄外套的程度。這種溫度的反差感,我覺得是台灣夏天的一種有趣的生活文化。
嗨!歡迎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你會騎腳踏車嗎? 在台灣腳踏車有好幾種說法,腳踏車,自行車,單車,台語還會說「鐵馬」。 國中的時候,學校離家裡很近。所以我天天騎腳踏車去上學。 台灣稱一般的腳踏車為「淑女車」,前面有一個籃子。 學校的規定很嚴格,騎腳踏車不能雙載,也不能並騎。 在會騎機車之前,腳踏車一直是我的好朋友。 近年來健康風氣盛行,騎腳踏車變成了一種「運動」, 而不是只是單純的交通工具了。 運動中心還設有「騎飛輪」的課程, 這是在室內騎腳踏車的運動。使用器材的腳踏車被固定在地板上, 參加的人會在原地踩踏腳踏車。 假日時也有很多自行車隊的社團,到各處騎車運動。有登山派的,也有沿海風景派的。 甚至在台灣還有一日雙塔的行程, 從台北的富貴角燈塔騎到高雄鵝鑾鼻燈塔, 總長約520公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也因為騎車風氣盛行,台灣也陸續有了很多環境優美的自行車車道。 像是在台北的話有「淡水河河濱」『景美溪河濱』『新店溪河濱』等, 沿途會經過許多台北知名景點,讓騎腳踏車變得更加有趣。
嗨!歡迎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春天不長,有時候幾週,有時候好像沒來過,一下子就過了。 春天在台灣也是賞花的季節。賞櫻也是台灣人喜歡的活動之一。 「今年要去哪裡賞櫻呢?」我去過幾個賞櫻景點,想跟大家分享。 台北市內的賞櫻景點就屬陽明山了。搭上從劍潭或士林捷運站發車的公車,很方便就到賞櫻景點。「陽明山花季」通常從一月底起為期一個月,但櫻花的品種很多,所以持續四月也看得到櫻花。在「花鐘」前拍照,更是來花季的一個紀念呢。 北部還有一個有名的景點,是在新北市淡水的「天元宮」。天元宮是一間私人的寺廟,種植了很多櫻花,有吉野櫻,三色櫻等,粉色櫻花搭配傳統的寺廟建築,十分有特色。這裡也是免費賞花,所以一到櫻花盛開季節,滿滿的人潮湧進淡水賞花。 如果說到台灣中部的賞櫻景點,我想推薦「九族文化村」。據說這裡的櫻花種類很多,數量高達五千多棵以上,滿開時真的是超級漂亮。文化村的整體佔地很大,賞花的同時還能體驗台灣的原住民文化。 春天的台灣很溫暖,通常在20度以上。不用穿很厚重的衣服,就可以出門。 或許北部的春雨比較多,但中南部的天氣通常都很好,我覺得是一個很適合戶外活動的季節。
農曆年,領紅包

農曆年,領紅包

2022-02-0301:56

嗨!歡迎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這是小時候過年, 最常說的。 吃完年夜飯後是「吉祥話時間」 我們小孩子要對全家人分別說出吉祥話後, 就可以領紅包。 「祝爸爸虎年行大運,身體健康,虎虎生風!」 「祝媽媽青春美麗,天天開心!虎年大吉大利!」 「祝妹妹學業進步,課業蒸蒸日上」 「祝弟弟打籃球越打越好,出國比賽」 小孩子輪流說吉祥話, 大家都想第一個說,比較輕鬆,才不會被搶詞了。 大家都很期待這一刻, 一年裡面能領「壓歲錢」的瞬間。 除夕夜的晚上要『守歲』。 這天是小朋友們可以光明正大的熬夜的日子。 因為在習俗裡,小孩子越晚睡的話,可以幫爸媽守住歲數, 爸媽可以長命百歲。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除夕夜,家裡的團圓飯是六點開始,家人會在廚房的餐桌圍爐。 爸爸總會幫大家準備飲料後,然後說『開動囉!』。家裡的年夜飯時間就開始了。 雞湯裡面有一整隻雞,媽媽總說『雞』就是『家』。因為台語的『雞』和『家』的發音是一樣的。所以在團圓的日子,吃『全雞』有『全家福』的意思。 年菜裡面,我很喜歡吃『蘿蔔糕』和『年糕』。這兩道菜也都是『吉祥開運菜』。 『蘿蔔』有另一個名稱是『菜頭』,代表好彩頭。 『年糕』則是步步高升,還有『吃甜甜,過好年』的象徵意義。過年的年菜,多是取用食物的『諧音』來代表迎接新年的好運氣。 年菜裡的魚料理,是『年年有餘』的意思。這表示每年都有剩餘的東西,表示生活的寬裕。 在家裡的年夜飯中,我最期待吃的一道菜是『北港香腸』。從小家裡的年菜裡,兩種口味的北港香腸總會出現在餐桌。『今年也有北港香腸嗎?』是年夜飯時我們小孩子最常問的。 當然,年夜飯也會有『火鍋』,裡面是滿滿的火鍋料。要說跟平常火鍋不一樣的話,就是一定會放『長年菜』,表示吃了會長命百歲。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農曆過年對台灣人來說是一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回老家和家人團聚,一起迎接新年的來到。 除夕的早上,媽媽總是特別忙,因為要準備祭祀神明和祖先的菜餚,為了感謝這過去一年的照顧,而準備的食物。其實這些料理就是晚餐的團圓菜,所以特別豐盛。通常會有雞湯,滷豬腳,紅燒魚,蘿蔔糕,北港香腸,長年菜等。 家裡的祭祖在三樓半,所以當媽媽準備好食物後,我們就幫忙搬運料理到樓上。 因為家裡有神壇祭祀媽祖和祖先,所以除夕在家拜拜是我家裡的一個習俗。 除夕的早上,爸爸也很忙,因為要貼春聯。把去年舊春聯拿下來,換上新的,這是爸爸除夕的任務,我們小孩子也會幫忙。因為貼春聯要爬高,爸爸會搬出梯子,我們則在旁邊拿著春聯讓爸爸貼,還會確認有沒有貼好春聯,確保春聯沒有貼歪。家裡習慣,每一層樓都貼春聯。所以我們從一樓開始,一層一層往上貼到四樓。 除夕一早,媽媽也會打開收音機,播放新年的歌曲。熱鬧滾滾的音樂讓家裡營造出了農曆年的氣氛。一年的最後一天,全家人出動一起除舊佈新。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五專裡去最頻繁的地方, 應該就是學校附近的「好樂迪」。 在台灣,好樂迪是卡拉OK。 班上的同學都喜歡唱歌, 期中考結束的下午,或是同學的生日, 還有下午『空堂』的時間,我們常常窩在好樂迪。 張惠妹阿妹的「聽海」,梁詠琪的「有時候」, 徐懷鈺的「冒險氣球」, 莫文蔚的「陰天」還有劉德華,鄭中基,王力宏,陳曉東等, 那是國語歌壇上,天王輩出的年代。 學校每年的迎新演唱會, 也請了主持天王吳宗憲,來參加的歌手有動力火車,五月天等。 對年少的我們來說, 聽歌,唱歌是生活的一部分。 當時,台灣正港歌手「伍佰」,也是學生們喜歡的曲風。 我的第一次聽演唱會,就是和朋友去台中酒廠,聽伍佰的現場。 我覺得伍佰是台灣「浪漫搖滾」曲風的代表, 他有一點台灣國語風格,也有道地的台語歌,加上台灣味的歌詞。 對十幾歲的我來說,有種莫名的感動。 五專是一個追偶像的年代。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五專住宿的生活裡, 晚上我常到同學的房間「串門子」。 「串門子」的意思就是和朋友「聊天」。 班上同學大部分是台中人,台中人是住在家裡,每天通學。 而其他縣市,像是彰化人,苗栗人,南投人的話, 大家大部分都會住在學校宿舍。 班上還有幾位僑生,他們是緬甸的華僑,也是住在學校宿舍。 學校一下課,通常住宿生們會一起行動。 有時候我們會先去運動,像是打籃球, 打排球或是在操場散步。 之後,在一起去『一中街』買晚餐。 住宿生,除了三餐之外,也要學習自己買生活用品。 像是學校附近的「寶雅」,就是我們去添購日常用品的地方。 五專的住宿讓我學習獨立, 也讓我學習和室友的相處。 在台中的五年的求學生活, 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階段。
我的五專生活(住宿篇)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今天想聊聊我的第一次的學生住宿。國中畢業後,我到台中唸書,因為田中到台中搭火車需要一小時,加上台中火車站到學校走路需要20分鐘,所以上五專後,開始了我的學生住校生活,我的生活也因而有很大的改變。 我的五專是台中商專,經過幾次改名後現在的校名是『台中科技大學』。台灣的學校是九月開學。過完了一個漫長的暑假後,我搬入了學校的女生宿舍。當年學校以科系不同,住在不同的樓層。『應用外語科』的我,便被分配到最高層樓,九樓。 女生宿舍的出入很嚴格,在入口處需要出示『住宿卡』。這是證明自己是住宿生。晚上11點是門禁的時間,超過時間宿舍便不能任意進出。 我的房間是六人房的房型。房間的左邊是大家的個人書桌,右邊則是上下舖的床位。房間入口處附近有一間更衣室,更衣室裡面則有大家的個人衣櫃。 我的床位在上舖,每天需要爬豎直的小樓梯上下床。宿舍的洗手間和淋浴間是在房間外面,是一個共用的空間。 宿舍還有一個共同空間,就是每一層樓的『交誼廳』,這裡設有電視和長型椅子,讓住宿的人可以看電視或在這裏聊天,那是一個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追電視劇是住宿女孩的一個生活休閒。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我的五專生活裡,有一個家族制度。 學校的應用外語科一共有十個班級, 一個學年兩班,一到五年級。 例如,我的學號是17號, 也就是有其他9位也是17號。 同學年的我們成為學伴, 其他則稱為家族的學長姐或學弟妹。 一年裡大約兩三次會家族聚餐,互相分享上課的事情。 五專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個印象十分深刻的活動,就是「全校啦啦隊比賽」。 下課後,全班一起在操場上練習,培養默契。當時班上同學還不熟識,透過每一次的排練,大家越來越熟,默契也越來越好。 學校的活動很多,有英日文話劇比賽,合唱比賽,運動會,班際盃籃球,排球賽等等。這些都是讓全班的同學,大家一起分工合作,完成的活動。 我特別喜歡話劇比賽,全班會分成兩組。一組是「演員組」,一組是「道具組」。道具組要做場景的背景,這是一件大工程,另外也要準備戲服和佈景的桌椅等用品。 我喜歡和班上同學一起完成活動,過程會發生很多事情,但大家會一起克服,讓活動能順利圓滿。 話劇的當天,是我最期待的。這是大家的努力呈現的日子。同時在有階梯位子的大禮堂裡,一天內可以看十個班級的表演,非常過癮。話劇比賽可說是外語科的一大盛事。
台灣的學校 嗨!歡迎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九月是台灣學校的開學,長達兩個月的暑假結束了。學生們必須準備「收心操」,迎接新的學期。 我印象最深刻的九月,是國中畢業的那一年。我離開老家田中,到台中唸書。 因為家裡離學校很遠,學校也提供給外地來的學生住宿。 因此我開始了住宿的生活。 第一天上課,大家按照學號排排坐。 我是17號,所以前面是16號同學,後面是18號同學。 16號同學來自南投, 18號同學則是台中人。 國中的同學都是彰化人,上了五專來到台中。 認識的人變成了「中部人」。 同學很多台中人,還有南投人,也有一些彰化人。 班上還有幾位原住民同學,和緬甸來的僑生同學。 這對當時15歲的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求學經驗。 接下來的湘湘的台灣點滴, 我想分享我在台灣的求學生活。 五年的專科學校是影響我的人生很重要的階段。 而我的日文學習之路,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中秋節的烤肉

中秋節的烤肉

2021-09-1903:10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中秋節在農曆的8月15日。 在中秋節前一個月,大家的問候就從「最近怎麼樣?」變成了「今年要烤肉嗎?」 中秋烤肉是小時候最期待的事。田中老家烤肉,就在家門口。 表兄弟姐妹都會來家裡,非常的熱鬧。當天,爸媽會先準備烤肉用具和食材。大約下午五點,就開始「生火」。 生火組的人,會組裝好烤肉架後,放入木炭,再使用火種點火。 接下來,先用扇子或報紙搧風。等火苗慢慢變大後,出動電風扇助陣,讓木炭很快的就會點燃。 炭火準備好後,就可以開始烤肉了。 台灣的烤肉肉片,會先用調好的醬汁醃製。 在烤肉時再搽上烤肉醬。烤肉通常有牛肉,豬肉和雞肉。最經典的就是要烤台灣香腸。 海鮮的話,會烤蝦子,干貝,花枝。 蔬菜的話則是有玉米,香菇和皎白筍,地瓜。 「吐司在哪裡?」這是台灣烤肉的特色。用吐司包肉吃。 從有記憶的烤肉裡,沒有吐司的烤肉,總會讓人覺得少了什麼。 吐司在台灣的烤肉裡,有很重要的地位。 「月圓,人團圓」中秋節對台灣人來說是家族聚會的日子。 大家圍在一起烤肉,吃柚子,賞月。就是過節的樂趣所在。
家裡的小蝦米

家裡的小蝦米

2021-08-2202:21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前陣子台北淡水的家裡,男子偷偷養了水晶蝦。水晶蝦很小,大約只有1公分。家裡來了新成員後,男子的生活有了改變。就是要「記得」餵蝦子吃飼料。 小蝦子們每天在水槽裡生活,看起來十分的無憂無慮。肺炎疫情下,不能常常外出,看蝦子的水中生活,變成了一種另類的療癒。 「蝦子的肚子好像有東西」。仔細觀察一下,發現有兩隻蝦子抱卵了。男子跟我說的時候,我很開心。記得多年前我們養的水晶蝦,也生了超可愛小小蝦。我們都很期待,小小蝦的出生。 前兩天,男子跟我說「小小蝦」出生了,並傳來了一個影片檔。在影片裡,我還找了一下,才發現了透明的小小蝦。好小好小,應該只有2mm吧,超級可愛。 小小蝦的出生,變成了我們的新話題。 「今天蝦蝦好嗎?」 「兩隻抱卵的蝦蝦都生完了嗎?」 「小小蝦變色了,有點紅色」 「今天你餵蝦了嗎?」 家裡的新成員,小蝦米:) 慢慢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謝謝他們來陪我們。 希望他們健康平安長大。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台灣的夏天,除了西瓜和芒果外,就屬『荔枝』了。 荔枝的產期很短,各品種多少有差異,通常大約從五月開始到八月。 這期間可以吃到新鮮的荔枝。 小時候家裡吃荔枝,是一整串放在盤子上。 吃的時候,用力拔下一顆,從側面擠壓表皮,同時向左右推開,讓荔枝的果肉跑出來。尤其是冰過的荔枝,因為甜味被鎖住,特別好吃。 荔枝的口感Q彈,大小也是剛好可以一口塞進嘴巴。 如果加上買的荔枝是多汁的話,可說是一顆接一顆吃,讓人的手停不下來。 說到荔枝,會讓人聯想到一位古代的美女。她就是唐代的『楊貴妃』。 有一首唐詩,是這樣子寫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說明了楊貴妃很喜歡吃荔枝。 雖然吃荔枝,要剝皮,裡面還有一顆很大顆的籽。但微甜又Q彈的口感,讓人對於夏天的來到,多了一份期待感。
嗨!歡迎大家收聽台灣點滴,我是湘湘。 夏天我喜歡吃冰。現在台灣的冰,種類很多。有水果冰,仙草冰,紅豆牛奶冰,綿綿冰等,還有可以挑選多種配料的三種冰,四種冰。 來說說以前的故事, 小時候,遠遠聽到「叭噗叭噗」的喇叭聲,就知道賣冰的叔叔來了。賣冰的叔叔騎著腳踏車,後座載著一個冰桶。接近家裡附近後,叔叔會停在固定的路口,等著附近的人來買冰。 我總是跟媽媽說『想吃叭噗』,然後和妹妹一起去買冰。 「老闆我要一球花生和一球芋頭,謝謝」 老闆聽到我的需求後,便拿出挖冰用的特殊湯匙,挖一球圓滾滾的冰,放在冰淇淋的甜筒上。 能吃到『叭噗』冰淇淋,對住在鄉下的我們,可說是一個超級期待的事。 除了叭噗之外,我特別喜歡吃義美『紅豆牛奶冰棒』。 小時候夏天的家裡冰箱,總是會有一盒。冰棒是淡淡的粉色,上面有著紅豆的顆粒。因為冰棒有加上牛奶,所以口感綿密。我喜歡義美紅豆冰棒的口感,稍微硬硬的,咬一口後,有紮實的感覺。 紅豆和牛奶的組合很搭,甜度適中。 炎炎夏日裡,來一支冰棒,可說是大滿足。 長大後,叭噗冰淇淋因為需求的降低,幾乎已經消失了。但在台灣的冰的演變史中,佔了很重要角色。而義美的『紅豆牛奶冰棒』至今仍是我的最愛之一。除了它的美味之外,還有一份小時候的美好回憶。
loading
Comments 
loading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