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两岸无障碍
两岸无障碍
Claim Ownership

两岸无障碍

Author: 朱浚溢Joey

Subscribed: 12Played: 114
Share

Description

本专辑主要集合一些两岸身心障碍的主体经验,内容涉及障碍者的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各个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与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具有时代性与层次性的田野资料,促进相关研究和实务的发展。

除了以上看不太懂的冠冕堂皇之外,主播也想要通过这个专辑记录一些在台期间的生活点滴,包括自己的观察和与人的互动。有一天能够被需要的人听到,给到一些支持与帮助,那就十分开心,万分荣幸了!

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一位热爱生活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中途失明后,更多投入残障领域的公益工作。后来得知台湾在心理咨询与身心障碍两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故赴台湾师范大学博士班浸泡成长,期待能将台湾经验学以致用,用心理学的能量改善身心障碍者的处境。

联系邮箱:shilianxueying@foxmail.com,期待大家的提问与合作!

兩岸無障礙|與身心受障者的對話實錄
158 Episodes
Reverse
本期嘉宾Xinyi,之前她在日本读博的时候我们有探讨视障者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话题,这次很高兴许久不见后又有缘分聊了一期播客,而且她生涯也发生了变化,又开始打算做播客,真是非常期待之后有更多机会展开“影视作品中的身心障碍者形象”这个主题的深入讨。而本次就是一次初步的小小分享。有兴趣欢迎直接关注并联络她的播客哦~~【播客摘要】(这次shownote很详细,因为来自于Podcast《空中饮茶室》的第一期节目哈)1. 联系到嘉宾的契机:星空艺术节2. 大阪的BiG-i:残障与艺术相关的工作坊3. 参加当代舞蹈的工作坊的收获4. 参与艺术相关活动的人都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吗?5. 印象深刻的一些人和事:石田智哉导演和他的纪录片《Transform!》6. 收到石田的邀约,找到学术的另一个出路7. 研究当代电影中盲目人物的相关分享8. 以往电影中的盲目人物相关的刻板印象:卓别林的《城市之光》的故事模版9. 延用同一个故事模版的日本电影《你的眼睛在追问》10. 盲目的女性都非常漂亮?其实她们面临了双重困境11. 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残障相关的媒体研究12. 流动中的电影生产制作发行上映的可能性13. 刻板印象虽然还在,石田的纪录片提供了新思路:从塑造人物形象到呈现新的表现形式14. 残障作为一种艺术方式,一种代表多样性的文化15. 通过当代舞蹈和身体表现出的残障相关的可能性16. 观察者和参与者的不同之处,体验式学术?!17. 回到盲目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娄烨的电影《推拿》为例18. 电影美学的角度:从被观看的客体到通过镜头表现出视障人物的主观视角19. 早期电影中有关残障人士的特写镜头,猎奇对象?20. 女性主义和残障人士相关的电影表达的几个陷阱:恋物癖和窥视欲21. 最近的日本电影:三宅唱导演的《惠子,凝视》,能够共情的沉浸式观影体验22. 残障作为一种运动方式23. 日本电视剧《白手杖女孩》:多元群体的职业再设计,环境去适应人24. 依照个人需求的调整其实是全社会的一次有助于所有人的bug修复25. 嘉宾接下来的计划【嘉宾及其podcast介绍】大家好,我是Xinyi,电影学博士退学后进入艺术策展行业的新人,热爱电影文学音乐等各种艺术和媒体形式的表达,关注残障和性别等各种社会议题,播客《空中饮茶室》主理人,天马行空的行动者,期待能跟不同领域的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合作和联动!《空中饮茶室》是一个不定期跟各个领域的朋友们连线聊天的播客节目。由于工作和地域等时空限制,很多朋友很难像以前一样经常见面聊天,所以我创建了《空中饮茶室》这个播客节目,让很多人一起正在做的事情或者是想要去做的事产生联系,彼此鼓励,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和火花!这个饮茶室没有门槛限制,可以一起来分享好的坏的各种体验和经历,希望我们可以重拾热爱生活的勇气。欢迎大家来《空中饮茶室》做客,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本期嘉賓,是李志杰大哥,二十出頭就去西班牙做餐飲業了,四十歲之後因為視網膜病變而發生了重大轉折。然而回到台北之後,一個陶藝班帶來了每週的盼頭,就這樣一點點走出來,作品也就一點點捏起來……如今,他的人生就像是他的陶藝作品一樣,豐富多彩。志杰大哥除了陶藝之外,也非常擅長寫作,之後也一定邀請他再來講述文學人生~有興趣的夥伴可以關注他的fb:李志杰pabloJ. J. Lee。【播客摘要】1. 三十年盲人生涯,十年封閉,二十年陶藝;2. 早年被扼殺的藝術細胞,怎麼就在失明后重生了;3. 陶藝的療愈,是無聊的解藥;4. 你可能想不到的視障者操作陶藝的最大挑戰;5. 拉胚過程中,找中心的身體秘訣;6. 嘉賓的作品介紹以及一個從西班牙帶回來的生殖器作品;7. 捏陶入門就是搓麵團和搓麵條嗎;8. 燒出來的陶瓷作品,縮水了18%,但是成就感百分百;9. 最開心的那一刻,是你將腦中的創意化為指尖的美麗;10. 視障者的觸覺在陶藝手作中佔據了優勢;11. 這樣一個二十年的陶藝班,意義非凡。
2024年啦,希望主播在新的一年能够至少有十期新节目哈!也谢谢新老朋友进来关注~本期节目是来简单聊聊“临床康复心理学”是什么样的,嘉宾是Christine三文鱼,正在美国读临床康复心理学硕士。她本人也在初中莫名的成为了单侧神经性耳聋患者,接着也经历了隐性残障和中途残障的一些心理适应与认同的历程。以上大概就是本期主要会涉及到的内容了,就不另外写shownote啦~哈,新的一年,更彻底的随性咯~~但是但是,很期待有听众与主播联络哈!本播客需要你们!
本期節目是一次出外景,難得做這樣的節目,就乾脆全程記錄吧,過程中我們會喝湯,吃飯,和志工聊天走路,以及和拼桌的陌生人聊天等。當然,重要的是本期嘉賓喝哥,他也有自己非常特別的故事,歡迎大家有機會來臺北的中永和地區找他玩哦!要想感受一下盲人生活與文化,就打開耳朵跟著我們逛起來吧!{【播客摘要】1. 第一部分喝哥先帶我去了一個肉粽店喝湯,等待一個志工來,我們順便聊聊中永和的歷史以及嘉賓的黑歷史;2. 第二部分我們逛了逛傳統市場,感覺兩個全盲者逛市場也是挺有趣的,遇到熟悉的老闆也是很親切呢;3. 第三部分來到了一個客家麵館,志工朋友帶我們找到了店家,離開的時候也有愛心人士護送也太幸福了吧。【播客介紹】“兩岸無障礙”是一檔以海峽兩岸身心受障者的主體經驗為敘說重心的對話類節目,內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業、親密關係、文化休閒和個人成長等方面。
本期嘉賓邀請了剛成立不久的“台灣失序者聯盟”理事長,也是主要創辦人之一的王修梧,來與我們分享他與這個新生的“寶寶”的故事。那是一個以“瘋子”自稱的社運組織,從醫療創傷出發,組成同儕支持團體,凝聚精神病人的聲音,旨在改變不友善的環境。從2022年5月立案迄今,他們參與修法、公約審查並與國際倖存者組織密切交流,志於監督心理健康資源合理使用與分配,推展多元同儕支持模式及服務,擴充瘋狂文化的在地與複雜性,並促進失序者公共生活參與等權利【播客摘要】1. 為什麼自稱 mad,且以“失序者”定義協會的名字;2. 會不會也是一個“復仇者聯盟”;3. 精神醫療系統的倖存者,你們都還好嗎;4. 在CRPD的審查過程中,失序者做了什麼,又為何在法案修善進程中與其他協會有了誤會;5. 王理事長是如何一步步的從青春期的性身份認同困擾,被“宗教-醫療-家庭”三位一體的系統逐漸逼瘋的;6. 清潔儀式:是病症,還是痛苦解方;7. 背誦儀式:強迫的思維,還是大腦的魔術;8. 障礙友善的醫生候診室,可能不經意間就成為了社群聚會場所了;9. 有關王先生和天天的同儕支持羅曼史,敬請期待之後的線上發表,也歡迎追蹤失序者聯盟的網站或社交軟件哦。【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心理咨询
首先感謝還在關注本podcast的聽眾朋友們,最近的確沒什麼特別的分享慾,但每次和我宿舍的障礙夥伴們聊天都覺得他們都有好多可愛的故事。於是今天就拉了一個已經離開我們宿舍的林定彥 同學來做嘉賓。時間真的過得很快,我想要抓住每一個身邊的精彩生命,在冬雪融化之前。【播客摘要】1、腦性麻痺後遺症千差萬別;2、“張麗”無法控制到底是怎麼回事兒;3、物理治療與自我身體照顧,適應體育動起來吧;4、被同學霸凌算什麼,在關鍵的年級被排除在外才最痛;5、“自我對話”作為一種療愈工具;6、身體也是隨著年齡會起伏變化的,突然不能動了怎麼辦;7、人際互動中的那些無語的時刻;8、大三的自己如何看過去。【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心理咨询预约请联系E-mail: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近年来,大陆的艺术领域也逐渐出现了更多少数群体的身影,多元文化也进入创作者的视野。我们之前的嘉宾大程子好妹妹,也就是第106期“轮椅小姐去看心理医生”的嘉宾在2023年就成为了一部独角戏的主角。《请问最近的无障碍厕所在哪里》这个剧本就是根据她自己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她也亲自出演,这个过程其实非常不容易,因为直面自己的伤痛已经很难了,而舞台表演更要将自己的伤痛剖开来,忍着疼痛请其他人来观看。要不是有一定的使命感,是绝不可能做到这件事情的。最后,这不独角戏非常成功,豆瓣频分9.0!在上海连演8场之后,九月份也将在北京巡演。这已经不仅仅是关于残障者的个人故事了,这部剧戳中了很多女性群体、性少数群体和各种被边缘化的人的心声。而这位女演员的心声,让我们也从这一期节目中,去了解更多一些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不为人知的褶皱吧!{播客摘要}1 B站上第一个做残障主题的博主——大程子好妹妹,分享真实的日常,不励志色情,也不卖惨;2 摸到了传说中的轮椅芭比,好兴奋,可以在B站搜索开箱视频哦;3 这不独角戏是怎么开始的?和制作人拄拐有关吗;4 复杂性创伤(CPTSD)是如何干扰或促进这位女演员进行舞台创作的呢;5 心理剧 vs 一人一故事 vs 舞台剧排练;6 带上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进入舞台排练该多好;7 毛绒玩具,为自己划出保护屏障,分离出一个内在的心理师,都是这位女演员的自我照顾方式;8 剧透一下:手术创伤的舞台呈现,很具创意;9 “如果我是一条美人鱼,绝不会用自己的声音去交换一条腿”;10 为什么是独角戏;11 这部剧带来的两个心灵成长体验;12 舞台剧的无障碍体验如何,以及对公众的无障碍推动又如何呢;【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心理咨询预约请联系E-mail: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本期嘉宾是来自高雄的街头艺人,朱宇豪,也是我今年新交的视障朋友,为人有趣且善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以及那些关于街头艺人职业生涯的最初挣扎吧。哦对了,FB可以关注“奇迹疗愈歌手豪哥”,也可以直接联络邮箱勾搭嘉宾哦:monkeyhow81@gmail.com。【播客摘要】1 豪哥带我们先来一波冥想,真心推荐之后可以开创“接头冥想”;2 现场音乐放松,请献花;3 其实我对接头艺人的观感最初不太好;4 半推半就的处女秀;5 打遍各个商场的电话,就为了开拓属于自己的舞台;6 嘉宾的父母在孩子独立自主的路上,做了什么;7 看不见观众的情况下,如何有效互动;8 最惊险的是一个酒鬼观众,乘老婆不在的时候……;9 还有最奇葩的观众,会用照妖镜来检验你到底瞎不瞎;10 豪哥给粉丝的名片都有小巧思;11 接头艺人共通的是什么,需要买点钞机是常态吗;12 奇迹疗愈歌手告诉你,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比谋求稳定的一份工作更重要。【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心理咨询预约请联系E-mail: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这一年播客更新很少,可能就是为了参与编舞家張可揚2023年度的两厅院实验剧场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演出吧。。。。现在演出结束了,我就邀请可揚和本次作品的另一个舞者慈儀一起来聊聊。一方面我从一个听口述舞作的人转换为一个被口述舞作的人这件事情很有意思,我想要记录一下,另一方面这次作品结束后有一些评论激起我的一些想法,正好也可以请这两位舞蹈方面的专家一起来探讨探讨。关于本次播客提到的评论《身体自由的关卡》,可参考以下连接(其他评论家的文章也都很棒,欢迎大家用关键词搜索本次舞作的各种评论并拓展对话与探讨):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ph/2023062707。【播客摘要】1 花莲原住民联合丰年节的舞蹈口述教学体验;2 “大象场”在三位眼里是什么样的作品;3 听编舞家拆解作品中的每一段的妃视觉创作思考;4 到底什么可以称为“舞蹈”;5 作为演员,会不会演出就像是做菜,最终成品吃起来什么味道自己不知道;6 现代舞、后现代舞蹈和当代舞蹈究竟什么区别;7 非视觉舞蹈,这名词可以有多少种诠释呢;8 触觉体验如何通过舞蹈作品来传递给观众;9 视障舞者在这个舞蹈作品中是自由的,还是受限制的;10 在是觉得框架里,用舞蹈挑战视觉,可行吗;11 对舞者来说,清楚自己在干嘛,这件事情还挺重要的;12 舞蹈工作者口中的“好看”指的是什么;13 目标、动机上整齐就会好看吗,真的不需要动作整齐吗;14 肢体动作漂亮,但不一定会吸引人想要持续看;15 视障者在舞台上能和明眼人一样——这不应该是个目标或标准吧;16 艺术来自日常,那视障者的“日常摸索”可以作为舞蹈被看吗;17 普通的动作,在艺术家的引导下,用不普通的视角观看,或许就是艺术了;18 完成的作品就像是生下的小孩一样,哦不,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肥皂;19 今天忘了探讨空间设计的“视觉基因”和更大背景带给这支舞作的限制……【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咨询预约请联    系E-mail: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本期嘉宾是王嬿甯,是我在台湾的一位视障朋友。第一次认识她是去她的工作室体验颂钵疗愈,那次感受很棒,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完整的个人颂钵疗愈,而且当时还聊了挺多。另外,其实她是一位声乐硕士。不过一晃好几年了,这次重逢,也不是我找她录播课,而是她也打算做播客了,这就是她播客的第一期节目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想办法搜索到她在台湾的播客,名字是Matchacof Vision。【播客摘要】1 嬿甯的介绍:低视力、导盲犬、配音和声音疗愈;2 社会参与中的残障出柜,要考虑好几个参数;3 浚溢最近一次的“被拒绝”经验与tango体验;4 你有没有经常被他人定义为“不能”或“不适合”;5 嬿甯写了一篇厌世文,来化解心中的愤怒;6 俊逸的固执:我不想要让“陪同者”成为一个盲人的标配!除非……;7 参与那么多社会上的活动,浚溢遇到最傻眼的那次;8 最惊喜的平等对待,发生在信心理的工作坊中;9 视障者的剧本杀经验;10 合理调整,还是通用设计;11 观点重述:像一个天真小孩一样接触和好奇残障就挺好;12 剑山不是山的三阶段模型:看到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是个过程;13 欢迎和障碍者做朋友,说不定对方会让你变得更完整哦。【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咨询预约请联系E-mail: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本期嘉宾朱浠,和主播一样是2016年来台湾读书的,想不到一场疫情,让她5年后才再次回台完成学业。有趣的是,这五年,她进入一个IT大厂工作,从事CSR和技术向善相关工作。虽说大厂想要的是上市之前的一个门面,但这位女子却干出了劲儿,撑起了这个企业的一片无障碍天空,让这个企业的文化中种下了一颗巨大的向善种。【播客摘要】1 嘉宾与纪录片,以及来台原因;2 怎么会进入大厂工作的,又为何与障碍者产生了联系;3 员工们是抱着什么样的理想进入科技行业的,企业文化该如何照顾到这些理想主义;4 用“开车模式”来举例,理解障碍状态就容易多了;5 两岸在职场和工作模式上的区别,特别是时间观和时间管理;6 从电梯门口的自觉排队,看出了什么道道;7 大厂技术人员的“美育”与技术向善;8 不建议障碍者将自己的职业发展窄化到CSR;9 大厂虽大,但很可能没有准备好无障碍的就业支持环境;【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咨询预约请联系E-mail: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本期嘉宾和上一期一样,邀请我宿舍好伙伴周承俞。在他回到宿舍的第一时间,我把它拉来和大家聊天。本期没有摘要,哈哈前半段都在聊他带来的零食,后半段有一些他过年与“残障”有关的互动和思考。有兴趣的话也一定要听完哦!最后祝福大家,新春愉快,新学期,无障碍!【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咨询预约请联系E-mail: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又是新的一年,播客进度缓慢,但还好有伙伴在继续支持着。谢谢你们!新年行大运哦!开春第一期节目邀请了主播这一年的新室友伙伴周承俞,他是一位重度轮椅使用者、居家辅导员使用者,他最适合和我聊聊这部电影了。而且我也在他的生活中如此的贴近“居家辅助人员”这种特殊工种,这一年的酸甜苦辣虽然没有他本人感受那么丰富,但是我也体会到很多深刻的东西,之后希望能够有机会再来和他好好聊聊吧。今天主要聊电影,大家可以先听听看口述版本哦~在本专辑的这一期节目前后我会记得来分享的。【播客摘要】1 嘉宾的障碍情况与从小在“去复健还是去读书”中选择的两难;2 想象如果你的手心无法向上,这会带来哪一些生活障碍;3 施助者是人,人不应该被“去性格化”,同样,受助者也一样;4 “久病床前无孝子”式的照料 vs. SOP式的专业照顾机器人:怎么选;5 长期照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一个“关系议题”;6 再谈障碍者的隐私权:我连“离家出走”的自由都没有;7 主播宿舍里发生的“八点档”情景剧:徘徊在晒衣场的愤怒居辅员;8 生母与障碍子女的“双头愧疚感”;9 做一个障碍“老爷”不容易,既要奔波招募志工,还要自主培训与排班管理等等;10 嘉宾怎么看“什么事自立”?500个志工围绕算吗;11 障碍者的爱情,都会夹杂着自卑的味道嘛;12 嘉宾勉励我们,不论我们遇到多大障碍,都要记得把欢乐带给身边人;13 调整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要照顾别人的心境;【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咨询预约请联系E-mail: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这部电影根据同名书本改编,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角给我们一个残障者“自立生活”的样板——无关乎好坏,我只想要感谢她拉开一个空间,拉起一些可能性,我们从中可以探讨很多很多……
本期还是邀请听众朋友们用非视觉的方式来欣赏艺术作品。此次有三个不同的展览放在一起。第一个是声音的作品展,第二个是触觉的作品展,最后一个是视障者美术创作的成果展。请问,你们心中认为的“非视觉”艺术到底是该什么样子的呢?
119期-盲二代:残障者的幸福是我们自己来建构的本期嘉宾邀请了低视力伙伴張馨方来聊一聊作为盲人家庭的第二代盲小孩有什么特别的体验。后来发现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就是和普通大众家庭一样,平淡且温馨。不过这位嘉宾其实并不平凡,她可是台湾黑暗对话第一位女性主培训师,也是厉害的视障保龄球选手,听她的口条就知道,这也是一位大才女啊,哎呀忘了采访她关于中软的事情了,她可是这个乐器的国乐高手啊。。。下次吧下次吧,让我们先来听节目吧~【播客摘要】1 低视力偶尔拿出盲杖代表什么意义;2 邻居、旧友、陌生人,谁的凝视最让你不自在;3 展演白手杖,获得残障红利了吗;4 看不见你是如何打保龄球,参加国际赛事的;5 早年台湾的按摩店也是吃住综合体啊;6 盲二代会羡慕其他家庭的什么,又获得了什么;7 “看不见”的家庭,该做的事情也都一样样的;8 视障摩托车——应该开发这个刺激的游乐园项目了吧;9盲人文化再来            复习一波,还有为什么盲人那么爱讲电话;                        10 盲杖的三个使用境界:安全、高效与优雅;11 掉了东西,你个盲人如何捡起来才优雅;12 视障的人生是否同样可以幸福快乐呢?【播客介绍                                    】“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        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咨询预约请联系E-mail: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2022年的国际白手杖日,主播所在的国内第一个“一人一故事”线上声音剧团“请听宇宙”,为视障朋友演出了一场“我与白手杖故事”的专场。演出之后我也邀请了一些观众和演员,还有蔡聪先生,一起来聊了聊关于这场演出的事情。就这样,有进一步兴趣的伙伴可以搜索“一人一故事”、playback这种剧场形式哦~~也欢迎留言给我,期待尽快有一个视障团体哈哈!
Penny是我在台北跳Blues的社群中认识的,她在教Blues,但是我不知道她正职是什么。不过去年就看到她裸辞去开始玩绘画创作。想不到一年后就有了一个他们绘本创作师资班的联合展览。我突然有了兴致,想要带着大家的耳朵一起去看看这个展览,所以呢,话不多说,戴上耳机,跟我走吧!【播客摘要】1 浚溢前往展厅的旅途实录——欢迎跳过这9分钟;2 Penny认为创作无法作假,在里面你一定会看到自己;3 用一幅画做自我介绍:我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画画……4 裸辞之后的一年,都在绘画的宇宙中;5 第一幅化作:相信就会看见;6 第二幅画作:梦;7 第三幅画作:灵魂游乐园;8 插画和其他化作的区别是什么,怎么发展为绘本呢;第四幅画作:9 第四幅画作:会开花的石头;10 第五幅画作:家;11 第六幅画作:出口12 Penny使用的各种绘画技法,有不同的视觉体验,也有不同的触觉体验;13 第七幅画作:宇宙的爱;14 创作就是一种诚实的表达,传递温暖,爱与希望。15 画画和跳舞一样,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能力。【播客介绍】“兩岸無障礙”是一档以海峡两岸身心受障者的主体经验为叙说重心的对话类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心理、教育、就业、亲密关系、文化休闲和个人成长等方面。【主播介绍】朱浚溢(Joey),赴台读博的受障人士,心理咨询师。合作洽谈与咨询预约请联系E-mail:shilianxueying@foxmail.com。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