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NGU俱樂部
NGU俱樂部
Claim Ownership

NGU俱樂部

Author: IC之音竹科廣播|何戎、黎源悅主持

Subscribed: 18Played: 133
Share

Description

💼新鮮人,好像闖進職場的小白兔?面對高壓的工作環境,難解的人際眉角,如何找到應對方法與出路?聽職場故事、專家經驗,與您分享如何面對挑戰,創造獨特樂趣!
📌《NGU俱樂部》,NGU就是Never Give Up!以永不放棄的精神,節目主持人何戎、黎源悅,陪你一起找到唯一,明白自身的獨特價值,成為自己的第一!
🤝節目長期經營職場議題。透過廣播、Podcast與影音,《NGU俱樂部》回應當前ESG趨勢,關懷職場人的身心靈健康,養成職場競爭力,找回家庭幸福力。陪伴聽眾養成看出方向的眼力、影響他人的魅力、實現夢想的動力、關鍵時刻的魄力、與贏得信賴的德力,知道自己的生命「為何而戰」,一起Never Give Up!
本節目由盟立集團贊助播出。
322 Episodes
Reverse
從學界被延攬入閣出任科技部長,負責擘畫台灣科技產業相關的發展藍圖,陳良基教授幾乎把一天當三天在用,盡心盡責地做好手上的工作,但他卻也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偶然驚覺發現太太的「心」生病了。某天下班回家,陳良基驚覺太太想輕生的念頭與行動,只差一點就要失去青梅竹馬一路相伴的牽手,讓他思考人生存在的意義和工作生活的平衡,他毅然辭去部長的高位,沒有一絲眷戀,只專注在陪伴太太的治療與恢復,終於等到曙光出現,太太康復,現在他更以陪病家屬的身分與經驗,希望幫助更多有著相同遭遇的朋友,永不放棄懷抱盼望,面對所有的好事與不好的事,都懷著感恩的心態。-------------------------------------企劃 | 李翊嘉製作 | 李翊嘉
自認「賭」性堅強的劉駿豪,從年幼時在家接觸麻將,後來一路賭到電玩、撲克牌、吃角子老虎、輪盤,幾乎所有與賭相關的活動,他無不參與且無法自拔,即便結婚成家立業,賭博習慣依然如影隨形,這段期間他過著「兩面人」生活,很辛苦,甚至痛苦,但就是無法從中脫離。創業之後的劉駿豪,賺得雖然很多,但賭得卻更多,甚至股票投資也成為他賭博標的物,終於在一次慘賠中,他意識到深受賭博其害的無奈與無能為力,一次奇妙的經歷,讓他透過信仰,在一本接一本,至今已逾二十本「神奇筆記本」的書寫過程中,他真正找到拒絕並根除賭博惡習的得勝力量。-------------------------------------企劃 | 李翊嘉製作 | 李翊嘉
當年大學還沒畢業,三年級就開始在網路創業的周品均,因著己身對時尚潮流的品味與敏感度,加上行銷創意,和設身處地以使用者角度思考,短短時間就讓她闖出名號,打造出知名電商服飾品牌,但成功絕非靠運氣,周品均私下熱愛學習,並將學到的know-how現學現賣應用在經營的品牌,她也不吝在網路上分享創業心得,而成為許多懷抱創業夢想者,重要的參考對象。周品均並非如此一帆風順,她也曾經歷事業低潮,遭遇過當初一手打造的品牌最終竟得拱手讓人,所有一切努力的心血全部歸零,必須重頭開始。但已習慣凡事親力親為的周品均總是能透過自我療癒,甩掉負能量,持續不放棄地追尋自己定義的成功。
曾在科技業位居最高領導要職,並擁有多年管理經驗的孔毅,退休之後,仍持續透過出版書籍和線上教學,並融入信仰,分享傳承企業領導者應具備的思維與視野,他相信,只要「影響有影響力的人」,就能產生更多正向的扭轉力,扭轉逆境也扭轉局勢。累積多年的職場心法,孔毅始終不放棄的三個價值:誠信、利他與謙卑。因為「誠信」,個人與企業才能恆久存立,因為「利他」,個人與企業才能和他人產生正向循環互動,因為「謙卑」,個人與企業才能不斷優化,超越自我,成長突破。
多年前自願前往非洲參與醫療外交的連加恩,在當地協助改善人民生活、興建孤兒院等義舉的故事,後來還被拍成電視劇,而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跨國界醫師。成家後的連加恩,仍不斷挑戰自己,還連同相伴的妻小,繼續跨出舒適圈,多次駐外生活遭遇驚險萬分的危難,如今都成為家人間最珍貴的回憶。現在的連加恩,將自己的醫療專長投入於智慧醫療領域,帶領團隊為民眾打造更好的醫療解決方案,他也在管理的職務上,領悟出「招人要慢,走人要快」的智慧,每一次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連加恩總是不放棄選擇「走人少的路」,因為他相信,一路上依舊會充滿許多的奇異恩典。
曾經是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創系主任的戴晨志,教學之餘,後來也出版書籍成為作家,並應邀前往海內外各地演講,而成為一位知名的激勵演說家。面對不斷的邀約,戴晨志堅持親力親為,但聲帶卻也因此出現損傷,不得不長期接受手術治療和相關的復健療程。但聲音的損傷卻沒有阻擋戴晨志傳遞「感動」的初心,他的演講時常吸引非常多人前來聆聽,在他的演講內容中,常有許多名言佳句,而他會也鼓勵聽眾把這些金句筆記下來,進一步內化成為自己的價值觀或行動力。戴晨志相信,即便如今的嗓音已不比過去,但他永不放棄的「生命力」,依舊可以不斷影響更多的生命。
賀!!節目主持人入圍第60屆廣播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感謝所有聽眾的支持,IC之音與您分享這份喜悅,我們將持續為大家帶來具專業知識與人文素養的優質節目!一起來看看今年入圍的節目有哪些:https://reurl.cc/K9DjZR
旅居海外工作與生活多年的竹幼婷,在香港的新聞職涯尚屬巔峰之時,為了孩子決定回歸家庭,又隨著丈夫,全家移居北歐芬蘭,也因此在這些難得的周遊列國體驗中,見識到更多不同的文化差異。儘管重心多放在陪伴孩子,竹幼婷卻仍未忘情媒體工作,她開啟第二人生,透過自媒體平台,不放棄繼續當個媒體人,分享在海外的所見所聞,她特別著重於北歐家庭在「教育」的觀念及方式上與亞洲家庭不同之處,希望提供給許多重視孩子發展的父母們一些借鏡參考。
人稱「福哥」的王永福,是各大企業爭相邀請的企業內訓與簡報專業知名講師。他總是以身作則,將自己實踐在工作與生活上的具體做法,透過線上虛擬課程及線下實體教學,有系統地整理並分享給學員。然而,任何成功都絕非偶然,王永福也曾經歷過職涯轉換的高低起伏,創業更曾遭遇重挫失敗,同時面對家庭、事業與學業的多重壓力,他當然也會感到軟弱,但如同他的最新著作「認真,就不輸了」,正因他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要一直認真下去」,這樣的態度,也終究必能造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藝術學校科班出身的姚采穎,以名模之姿踏入演藝圈,但在五光十色的明星光環下,卻也有著鮮為人知的壓力,演藝事業一度中輟,讓她陷入低潮,所幸在那段期間,原本學習過的「藝術」成為陪伴與療癒她身心靈的最佳夥伴,也使她的情緒找到出口。從低潮中走出的姚采穎,意外在「書法」揮毫中發現了新天地,她拜師學藝,投入書法與水墨創作的學習,更將曾經擔任模特兒的專業,透過教學傳承給年輕世代,也因此開啟她多元的斜槓人生,這些年橫跨演藝、教學、策展及藝術等領域,如今的姚采穎仍不放棄對於「夢想的追求」,繼續逐一完成她的夢想清單。
向來總給外界光鮮亮麗形象的新聞主播工作,背後其實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辛苦。目前負責晚間重要時段,專注國際新聞領域的主播陳瑩,求學時期就確立走傳播這條路,也在多年職涯不同的採訪路線中,漸漸聚焦在國際相關議題,希望引領觀眾更多了解我們所身處的這個世界。為了不讓自己只是在主播台上的播報員,陳瑩多次主動爭取前往海外出差進行實地採訪,也因此親身參與過許多國際重大事件,諸如美國總統川普就職、年度環太平洋軍演等,而這些實戰經驗,也使陳瑩練就一身功夫,即便面對每天的海量新聞資訊,依舊可以迅速整合並提供分析。從事新聞工作多年來,陳瑩始終不放棄的是堅持「做自己」,她相信,只要忠於內心的聲音,和追求的價值,就能開展並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公關界赫赫有名的教母級人物丁菱娟,當年其實是無心插柳,因緣際會下進入公關及品牌行銷的領域,且專攻科技產業,即便創業初期曾遭遇惡人不公義的威脅,使她手中僅有的兩家客戶只剩一個,但憑靠著她細膩的觀察力、溝通力與執行力,加上總能設身處地為客戶解決問題,使得她的事業版圖愈漸壯大,最後更結盟加入跨國公關集團。54歲正值壯年之時,丁菱娟選擇退休,展開自己的第三人生,她嘗試各種不同的人生體驗,依然熱愛學習新的事物,並創辦「影響力學院」,專注協助許多台灣中小企業在品牌經營與行銷策略上的培育訓練。行走江湖多年,「正直」始終是丁菱娟永不放棄的核心價值理念,因為她相信,唯有正直,才能讓一個人不論去到何處,或做何事,都能受到他人的敬重與信任。
從小就是個「乖乖牌」,非常聽話順服的陳美彤,總是按照父母的期待讀書、成長、規劃人生,但在她的內心深處,卻有著一股勇於突破框架,超越自己的熱情,於是,在成為媽媽之後,因著跟孩子一同學習,最後竟然成為快艇衝浪最資深的國手,還代表台灣多次拿下金牌等殊榮。即便進入中年,陳美彤依舊「人生不設限」,用她自創的人生APP(Attitude態度/Patience耐心/Passion熱情)繼續探索並達成新的人生目標,「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告訴自己做不到」是她不放棄突破自我,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的簡單心法。
李明川,常常在各大流行時尚的節目中,都會看見他的身影。但本科是學戲劇的他,從沒想過會在「造型彩妝」這塊領域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但在成功的光鮮亮麗背後,李明川卻也有許多不為外界所知的辛苦。原生家庭的經濟環境,讓李明川從很年輕的時候就得半工半讀賺生活費,豐富的打工資歷,也讓他早早就有了許多的社會經驗。成長的種種經歷,讓他養成了「假裝沒事」的鎮定態度,但也讓他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卻罹患憂鬱症,現在的李明川,已經走出陰霾,並能自若地與低潮共處;現在的李明川,更坦然接受自己所有的好與不好,繼續不放棄善用他的天賦,培養出更多新的超能力。李明川今年發行的最新單曲《放心去飛》~兩個版本:「青春祝福版」與「離別思念版」在Youtube上都可以收聽得到喔,歡迎大家多多支持並分享!
邱臣遠,一位「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從台商到立委,再從立委到擔任地方首長,正因多年在民間所累積的實戰經驗,使得他在角色轉換後,能稱職扮演好政府與民間之間重要的橋樑角色,在推動目前的市政上,顯得游刃有餘。雖然都是在「服務」,但畢竟擔任公部門和民間企業的領導人還是約略有所不同,所以管理上,邱臣遠尤其重視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另外,他也不放棄每一次「溝通」的機會,因為透過溝通才能增進理解,不論是與他領導的公部門同仁溝通,或是與市府協助的民間企業溝通,甚至是和每一個居住在新竹的市民溝通。
詹斯敦,因為父母身為外交官的緣故,從小到大就跟著爸媽在海外到處「搬家」,但也因此養成練就了他成為一位深具宏觀視野與能包容各種不同文化的「國際人」。理工背景,使他後來創業之路圍繞在全球供應鏈,沒想到多年之後的現在,供應鏈議題竟成為全球顯學,但在國際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他特別點出台灣在供應鏈上,整合協同的重要性。職涯堪稱一路順遂的詹斯敦,卻在事業高峰,歷經婚姻挫敗與兒子被診斷及重度聽力損傷的大考驗,但他卻相信,正因為這些人生中意外的「祝福」,開啟了他用另一種不同的正向眼光看待人生大大小小的起伏與挑戰,也使他永不放棄對生命的熱情。
年紀輕輕就已經寫了好幾本書的施以諾,大學還沒畢業就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書,但外界所不知的是,大學以前的他,是個惜字如金,作文連600字都嫌多的學生。為何會有如此轉變?因為他發現,他的文字,竟可以幫助到別人,於是,生性樂觀,正面積極的施以諾,就把這些正面思想融入在他的作品中,如今也應用在他的另一份職能治療的工作上。當然,他也會有陷入低潮的時候,但是這樣的低谷總是只有一下子,而且遭遇挫折,覺得軟弱時需要的是剛強而不是逞強,因為他很清楚知道,重點不是別人的眼光,而是努力不放棄讓自己成為發光的人。
從小就在數理學科展現優異能力的胡筱薇,一路往資訊科技深耕發展,搭上AI浪潮,如今她透過多年在大數據領域的專業研究,協助產官學界解決問題,並成立數據實驗室培養AI科技人才。胡筱薇強調,AI離我們很近,沒這麼困難,無需恐懼或焦慮而排斥學習與AI有關的新應用,轉換心態,反而可以開心地融入AI的生活中。胡筱薇求學與研究的一路順遂,除了因為天賦異稟外,其實也因為她非常「用功」,她可以一整天埋首在實驗室裡做研究,可以非常長時間地專注在工作中,但這樣的認真投入,卻也讓她曾一度「失衡」而經歷婚姻的危機,還好最終靠著信仰,她又重新找回家庭與幸福。胡筱薇永不放棄的是什麼?她給了我們一個相當有趣的答案:「減重」。因為她說,「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
綽號「海膽」的黃張維,真的是一身是膽,多年前在跑步中找到熱情的他,除了參加馬拉松,更已挑戰過三次的「極地馬拉松」,背著身上物資的負重約14公斤,然後在七天得完成250公里的路程,路途中間,面對腳起水泡,還得耐住至少40度的溫差,幾近自虐的行程,最後他和隊友為台灣拿下團體組的世界金牌。黃張維不是專業運動員,他的本業是建築,專門處理都更案蓋房子的,但也因著在運動中不斷挑戰自我,即便在艱困在難受的情況下,依然永不放棄完成比賽的鬥志,也幫助他在事業上,完成一次又一次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平常總是隱身在插畫人物作品背後的馬克,其實真的是人如其名高頭大馬。從小就喜歡塗鴉繪畫,沒想到長大之後,竟然真的會以此為業。馬克的作品,療癒、安慰和激勵了無數的上班族,透過他筆下的人物,說出了許多上班族的真實心聲,而這些也都是馬克本人自己的真實經歷,從職場菜鳥到後來與好友創業卻慘遭失敗負債,正因這些人生三溫暖的點點滴滴,讓馬克的插畫作品更有說服力。如今已成功的馬克,依然沒忘記用「失敗學」繼續勉勵自己,並思考他的下一步。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