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右文FM|古典艺文
右文FM|古典艺文
Claim Ownership

右文FM|古典艺文

Author: 右文FM

Subscribed: 6Played: 2
Share

Description

右文FM 是一档专注于古典人文艺术的播客节目,每期我们都会邀请几位业内人士来节目做客。跟大家一同聊聊与中国文化、传统美学以及艺术收藏相关的话题。



3 Episodes
Reverse
「听完这期节目,或许你比书法家还要专业?」金石碑帖的价值之所以影响多种学科门类,离不开历朝历代的收藏活动,如今,受到像本期嘉宾一样的年轻人的关注,被他们收藏、研究,又将会焕发怎样的光彩?本期话题成员主持人:邢冬妮 媒体人(微博@冬妮酱子)嘉宾:唐雪康 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陈博洋 文物出版社编辑麦   根 艺术史博士—时间轴—02:21- 碑帖与拍卖行征集07:05- 题跋行为开始于何时12:19- 题跋多少与收藏人群的关系15:40- 好题跋需具备的几个条件21:12- 最差的题跋27:50- 学书法,如何选一本好的碑帖29:35-《曹全碑》的版本问题与书法30:41-《麓山寺碑》的版本问题与书法33:24-《同州圣教序》的版本问题与书法34:50- 如何选择字帖(出版物)38:40-《玄秘塔碑》的版本问题与书法40:09-《九成宫》李祺本与明代库装本的版本问题与书法 △ 《曹全碑》清中晚期拓本△ 《麓山寺碑》北宋拓本©《嘉树堂藏善本碑帖丛刊》△ 《麓山寺碑》何绍基旧藏南宋拓本(现藏上海图书馆)△ 《同州圣教序》清初拓本朱翼盦 :著名金石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院藏古代书画碑帖。  图片 ©《书法丛刊》 △《九成宫醴泉銘》朱翼盦藏北宋初期拓本©《书法丛刊》 【互动方式】微博@右文FM微信公众号:「右文FM」
「艺术品收藏,听起来很遥远的样子,但却发生在几个年轻人身上。」碑帖拓本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它在古代之所以能够一直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离不开历朝历代的收藏活动。经历了梁启超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后,社会文化景观在某种意义上已被重塑。但是,碑帖作为古代文明的产物,在当代社会仍然有它自己的位置,受到像本期嘉宾一样的年轻人的关注,被他们收藏、研究,不断焕发新的光彩,成为我们回顾民族历史的一扇窗口。本期话题成员主持人:邢冬妮 媒体人@冬妮酱子嘉宾:唐雪康 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陈博洋 文物出版社编辑麦   根 艺术史博士—时间轴—02:21- 碑帖是什么?11:16- 碑帖收藏与研究始于何时?21:44- 访碑有何意义?36:07- 相比于潮玩,为什么碑帖鉴藏的年轻受众少?56:18- 善本碑帖因何而“善”?另类潮玩&过气网红:金石碑帖的前世今生(上)以下是本期内容节选(根据音频内容整理)� 北宋:碑帖收藏与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麦:虽然金石学兴起于宋代,但是,碑帖收藏活动不完全等同于作为一门学问的金石学。根据比较可靠的史料,收集碑帖的活动唐代就有了,例如,韩王李元嘉就大量收集碑帖拓片,只不过他的目的大概不是用于学术研究。所以应该说,碑帖收藏的行为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但只有到了宋代,才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风气。 唐:那个时候是不拿碑帖当文物的,毕竟当时去古未远。金、石要区分,北宋人主要关注金,即钟鼎彝器,而不是石。关注钟鼎彝器,也并不是关注拓片,而是关注原器。北宋人只是把碑帖当作资料,欧阳修写《集古录跋尾》,他不需要拓片,只需要文字,他就可以写题跋。 陈:我记得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里面讲到,金兵打过来,她往南逃,由于带不走太多东西,她必须丢弃一些文物,但她丢弃是有顺序的,具体记得不太清楚了,好像她是先把一些普通刻本丢掉,然后丢画,画丢的可能是一套的那种,再丢的是没有款识的青铜器,再扔监本书,最后实在拿不动了,才开始丢青铜重器。在金和石里面,我们会觉得吉金文字更高古,宋代人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因为李清照最后才丢带铭文的青铜器,毕竟那个东西本身是很重的,按道理来说逃难的时候应该先把最重的扔掉,但是因为上面有文字又很古老,比那些画古老,所以哪怕它最重,李清照也要最后才丢。这种越古越推崇的观念,放眼后代,可能还多多少少有一定的继承。(编者按)“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麦:宋代人在收集青铜器的同时,其实也大量收集石刻拓片,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欧阳修在《集古录目序》里就提到,泰山、峄山、会稽的刻石和汉魏以来的名碑都要“因其石本,轴而藏之”,石本就是拓片,他要把拓片裱成卷轴来妥善收藏。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也讲,她年轻的时候和她丈夫赵明诚经常去相国寺买石刻拓片。其实,不仅像欧阳修、赵明诚、李清照这样的上层知识精英收藏碑拓,就连基层的芝麻官也逐渐加入了收藏的队伍,江西泰和的一个县尉还是什么小官,叫陈吉老,收藏了一本《端州石室记》的拓本,后来送给黄庭坚了。北宋人对善本碑帖的追逐力度有时候真的不见得比清代人差太远,有一个叫荣咨道的收藏家,他曾经花二十万钱买一张《孔子庙堂碑》的早期拓本,二十万钱在当时可以说是天价了。但是后来再提宋代金石鉴藏史的时候,这些历史细节被大量遗忘,大家都只记得欧阳修、赵明诚,这其实是因为只有他们以及他们身边的那群人利用收藏的碑帖拓本来做学术研究,证经补史,跟后来清代、民国甚至当下学术界的玩法一致,所以才会被学术上的后生晚辈推崇、宣扬。其实,宋代人用到碑帖拓本的地方还是不少的,证经补史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就我个人的观察,北宋初期像徐铉他们似乎比较注重金石拓片的文字学价值,到中期,也就是欧阳修他们,更关注经学、史学价值,证经补史,到了后期,欧阳修的下一辈,像苏轼、黄庭坚他们,关心得更多的就是书法价值了。当然,这只是大概而言,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说欧阳修就丝毫不关心书法,根据美国学者艾朗诺的研究,欧阳修喜欢碑帖,其实也有书法方面的原因。 唐:刚讲到证经补史,“证经”的“经”指的是经文,过去我们中国人没有圣经,经书就是我们的圣经,也就是过去考科举要读的几部儒家经典。石刻刻到石头上,总是比传统意义上在没有印刷术的时候口耳相传或者写到竹帛上要正式。石刻上的“经”就是指古代几次刻立的石经。中国刻石经一共有七次,最早的一次就是东汉熹平四年刻的《熹平石经》,当时在东都洛阳立的,各地的读书人都可以来洛阳的官学来看,来抄写。那个时候各种经,像《诗经》《尚书》都有各门各派,皇家颁定一种经刻到石头上作为定本,所以石刻对校正经文、平息纷争有很大的作用,证经是就这种角度而言的。石经的拓本是历代都看重的。《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其实也是一个很有名的金石学家,他在《魏石经考》里讲过一段话,意思是,拓碑这个行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最早的拓本一定是石经。因为从文献的记录——唐代人修的《隋书经籍志》里面,就著录有《一字石经》和《三字石经》,《一字石经》即《熹平石经》,《三字石经》即曹魏正始年间刻立的《三体石经》,在那个时候就有官方的图书馆收藏石经拓本。THE END文字整理:邢冬妮 下期预告 另类潮玩&过气网红:金石碑帖的前世今生(下)-金石题跋何时兴起?-什么是好的题跋?-学习书法时,如何选一本好的碑帖?(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等碑帖为例)
「艺术品收藏,听起来很遥远的样子,但却发生在几个年轻人身上。」碑帖拓本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它在古代之所以能够一直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离不开历朝历代的收藏活动。经历了梁启超所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后,社会文化景观在某种意义上已被重塑。但是,碑帖作为古代文明的产物,在当代社会仍然有它自己的位置,受到像本期嘉宾一样的年轻人的关注,被他们收藏、研究,不断焕发新的光彩,成为我们回顾民族历史的一扇窗口。本期话题成员主持人:邢冬妮 媒体人@冬妮酱子嘉宾:唐雪康 复旦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陈博洋 文物出版社编辑麦   根 艺术史博士—时间轴—02:21- 碑帖是什么?11:16- 碑帖收藏与研究始于何时?21:44- 访碑有何意义?36:07- 相比于潮玩,为什么碑帖鉴藏的年轻受众少?56:18- 善本碑帖因何而“善”?另类潮玩&过气网红:金石碑帖的前世今生(上)以下是本期内容节选(根据音频内容整理)� 北宋:碑帖收藏与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麦:虽然金石学兴起于宋代,但是,碑帖收藏活动不完全等同于作为一门学问的金石学。根据比较可靠的史料,收集碑帖的活动唐代就有了,例如,韩王李元嘉就大量收集碑帖拓片,只不过他的目的大概不是用于学术研究。所以应该说,碑帖收藏的行为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但只有到了宋代,才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风气。 唐:那个时候是不拿碑帖当文物的,毕竟当时去古未远。金、石要区分,北宋人主要关注金,即钟鼎彝器,而不是石。关注钟鼎彝器,也并不是关注拓片,而是关注原器。北宋人只是把碑帖当作资料,欧阳修写《集古录跋尾》,他不需要拓片,只需要文字,他就可以写题跋。 陈:我记得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里面讲到,金兵打过来,她往南逃,由于带不走太多东西,她必须丢弃一些文物,但她丢弃是有顺序的,具体记得不太清楚了,好像她是先把一些普通刻本丢掉,然后丢画,画丢的可能是一套的那种,再丢的是没有款识的青铜器,再扔监本书,最后实在拿不动了,才开始丢青铜重器。在金和石里面,我们会觉得吉金文字更高古,宋代人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因为李清照最后才丢带铭文的青铜器,毕竟那个东西本身是很重的,按道理来说逃难的时候应该先把最重的扔掉,但是因为上面有文字又很古老,比那些画古老,所以哪怕它最重,李清照也要最后才丢。这种越古越推崇的观念,放眼后代,可能还多多少少有一定的继承。(编者按)“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麦:宋代人在收集青铜器的同时,其实也大量收集石刻拓片,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欧阳修在《集古录目序》里就提到,泰山、峄山、会稽的刻石和汉魏以来的名碑都要“因其石本,轴而藏之”,石本就是拓片,他要把拓片裱成卷轴来妥善收藏。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也讲,她年轻的时候和她丈夫赵明诚经常去相国寺买石刻拓片。其实,不仅像欧阳修、赵明诚、李清照这样的上层知识精英收藏碑拓,就连基层的芝麻官也逐渐加入了收藏的队伍,江西泰和的一个县尉还是什么小官,叫陈吉老,收藏了一本《端州石室记》的拓本,后来送给黄庭坚了。北宋人对善本碑帖的追逐力度有时候真的不见得比清代人差太远,有一个叫荣咨道的收藏家,他曾经花二十万钱买一张《孔子庙堂碑》的早期拓本,二十万钱在当时可以说是天价了。但是后来再提宋代金石鉴藏史的时候,这些历史细节被大量遗忘,大家都只记得欧阳修、赵明诚,这其实是因为只有他们以及他们身边的那群人利用收藏的碑帖拓本来做学术研究,证经补史,跟后来清代、民国甚至当下学术界的玩法一致,所以才会被学术上的后生晚辈推崇、宣扬。其实,宋代人用到碑帖拓本的地方还是不少的,证经补史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就我个人的观察,北宋初期像徐铉他们似乎比较注重金石拓片的文字学价值,到中期,也就是欧阳修他们,更关注经学、史学价值,证经补史,到了后期,欧阳修的下一辈,像苏轼、黄庭坚他们,关心得更多的就是书法价值了。当然,这只是大概而言,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说欧阳修就丝毫不关心书法,根据美国学者艾朗诺的研究,欧阳修喜欢碑帖,其实也有书法方面的原因。 唐:刚讲到证经补史,“证经”的“经”指的是经文,过去我们中国人没有圣经,经书就是我们的圣经,也就是过去考科举要读的几部儒家经典。石刻刻到石头上,总是比传统意义上在没有印刷术的时候口耳相传或者写到竹帛上要正式。石刻上的“经”就是指古代几次刻立的石经。中国刻石经一共有七次,最早的一次就是东汉熹平四年刻的《熹平石经》,当时在东都洛阳立的,各地的读书人都可以来洛阳的官学来看,来抄写。那个时候各种经,像《诗经》《尚书》都有各门各派,皇家颁定一种经刻到石头上作为定本,所以石刻对校正经文、平息纷争有很大的作用,证经是就这种角度而言的。石经的拓本是历代都看重的。《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其实也是一个很有名的金石学家,他在《魏石经考》里讲过一段话,意思是,拓碑这个行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最早的拓本一定是石经。因为从文献的记录——唐代人修的《隋书经籍志》里面,就著录有《一字石经》和《三字石经》,《一字石经》即《熹平石经》,《三字石经》即曹魏正始年间刻立的《三体石经》,在那个时候就有官方的图书馆收藏石经拓本。THE END文字整理:邢冬妮 下期预告 另类潮玩&过气网红:金石碑帖的前世今生(下)-金石题跋何时兴起?-什么是好的题跋?-学习书法时,如何选一本好的碑帖?(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等碑帖为例)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