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像什么象FM
25 Episodes
Reverse
本期摘要 如果有人问我:一年有多长,最多能做多少事情?我想,在每个阶段,我的答案都不一样。十岁以前我对一年没有概念,只知道每年到了张灯结彩的年三十,就是我可以肥吃肥喝、趁乱作怪、躺着数钱的日子;十二三岁的时候,我可以说:一年我可以长高十公分。而现在,我十年也不会再长一公分了;十六七岁的时候,我的一年,等于两个闪闪发光的假期和穿插其中的灰暗时期,而现在已经没有假期的概念了。但今年我们对一年有了一个共同的概念:一年等于24期播客。 2021年初我和汉堡决定用一年时间做这个节目。转眼就到一年之约的最后一期了。虽然美名其曰的是在做一档播客,但是其实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找契机,创造契机多和彼此联系和交流,不只是每次见面都只能聊过去的美好回忆。这个节目更像是我们的一次共同的冒险,通过这次的合作我们也有了很多新的感受、感动、回忆。同时,同样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和对方有了一段共同成长的时间,这对我们来说都是难得的体验。而说到冒险……最后一期,我们来点劲爆的传统项目:真心话大冒险走一波!本期是:像什么象年终问答!AKA汉堡勾勾灵魂Q&A -过去一年最敷衍的是哪一期节目?-今年通过制作这个节目最大的个人收获是?-在此次合作过程中新发现的对方的优缺点。-有没有后悔过选择对方作为搭档?-合作过程中有没有觉得特别难的时候?-今年最难忘的瞬间。-这次合作是增进了还是消磨了我们的感情?-谈心向节目向熟人“出柜”什么样的体验?-对我们来说最重要/满意的是哪一期?本季像什么象暂告一段落祝各位新年快乐!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 “如何行为”是像什么象FM的行为艺术系列节目,每期将会通过讲述一件著名的行为艺术事件背后的故事的方式来反向解读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艺术作品。带着大家一起从看客变为观众,从围观者变成参与者。』本期摘要:他注视256只灯泡发出的一万瓦灯光60分钟,他用手术取出一根肋骨制成项链,他在左右臂开一厘米深刀口,他把自己整体浇筑在水泥墩里,停留长达24小时。…… 你是否感到后背发凉汗毛倒竖?这几句话都是对于行为艺术作品的描述,而这几件作品的作者就是本期我们要聊的艺术家——何云昌。 何云昌是汉堡和勾勾都很钦佩的艺术家,所以在本季最后一期如何行为中,想和大家聊聊这个浪漫的"暴力小男孩"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不出意外的话本期节目你将听到:-Part 1-取肋骨做项链、和灯泡大眼瞪小眼,总之就是和自己过不去的他,到底是谁?-Part 2-汉堡和勾勾最喜欢哪一件作品?-Part 3-第一次看到何式”暴力“是何时何地何心情?-Part 4-何为暴力美学?暴力在艺术中为何频频出现?-Part 5-再次CUE朱昱——此"暴力"非彼暴力。-Part 6-张洹与何云昌之间有何神秘联系?-Part 7-自我的极度消耗在创作中有何价值?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本期节目摘要关于“时间”这样一个重要的命题,无论是约翰凯奇的4分33秒,还是美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马克雷总时长为24小时的蒙太奇影像作品《时钟》,都是各个媒介领域的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语言下做出来的尝试。今天要聊的这位艺术家,一直都在“做时间”。在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他的作品在台湾馆中展出。“我的作品什么都不太做,纯粹就是在做时间,所以这就成了这次展览的主题,生命就是度过时间,生命就是自由思考,生命就是生命的徒刑。”他就是谢德庆。--------------不出意外的话本期节目你将听到:-Part 1-如果我们有一年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情,我们会做什么?-Part 2-谢德庆先生的一年系列作品都做了什么?-Part 3-有钱又有闲?艺术家的生平与作品幕后故事。-Part 4-为什么这几件作品可以放在一起作为一件作品来讲?有啥关联么?-Part 5-汉堡和勾勾最喜欢哪一件?-Part 6-插播近期挚爱美剧推荐!!-Part 7-“规则"在谢德庆作品中的意义。-Part 8-如果生命本身没有意义,那我们的还有什么源动力呢?他的作品是在消解意义吗?�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不出意外的话本期节目你将听到如下吐槽:-Part 1-汉堡本月为何多次情绪崩溃?原因竟是……-Part 2-何为扁平人?-Part 3-成为扁平人后,成人世界竟然变得如此单纯。-Part 4-在交友方面如何避雷?bgm:Carried - Lauren Duski (注:我们不拥有此些音乐版权,本期节目内容不作商业用途。)�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 “如何行为”是像什么象FM的行为艺术系列节目,每期将会通过讲述一件著名的行为艺术事件背后的故事的方式来反向解读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艺术作品。带着大家一起从看客变为观众,从围观者变成参与者。』不出意外的话本期节目你将听到:-Part 1-是谁?在哪儿?扔……黄金??-Part 2-艺术家为何豪掷千金?-Part 3-我们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作品?-Part 4-我们心中的优秀行为艺术事件是怎么样的?-Part 5-相同扔金子到底属不属于浪费?-Part 6-剧情大反转?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温馨提示:本期内容会严重引起心理生理不适。胆小者慎入,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慎入。不建议在吃饭前中后以及睡觉前收听,以及本期节目内容仅是个人观点,请理性收听。欢迎批评、指正和讨论。节目简介: 不管在哪一个时代,艺术家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何为艺术以及艺术的边界是什么?早在14世纪的绘画作品中艺术家就曾尝试去表现时间,表现过程,甚至表现人文精神,在当时之于他们的时代来说就可以算作一个创举。而过了三五百年,艺术已经不仅仅在尝试挑战美学,今天的艺术甚至已经在挑战社会伦理道德挑战人性了。 在2000年央美曾举行过一个重要展览,名为“对伤害的迷恋”。本期“如何行为”要介绍的艺术家就是活跃于中国的当代艺术“黄金年代”、也参与了“对伤害的迷恋”展览的艺术家:朱昱。以他的一件令人发指的、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泯灭人性的行为艺术事件——,吃人,为出发点聊一聊艺术作品中的道德与底线问题问题。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 这一个像什么象FM的行为艺术系列节目,每期将会通过讲述一件著名的行为艺术事件背后的故事的方式来反向解读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艺术作品。带着大家一起从看客变为观众,从围观者变成参与者。』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本期你将听到:[ ]咕咕原因说明。[ ]汉堡和勾勾近况update。[ ]汉堡的疫情期返校遭遇大trouble?[ ]海内外读研烦恼大不相同![ ]大龄学鸡(我们)都有些什么烦恼?[ ] 一些些给研究生的建议(分为海内和海外)。节目摘要: 先跟各位听众再次说声抱歉,上期节目我们咕咕了。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也积攒了一些故事。 所以我们带着DÚNDÚN夜侃回来了!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我们这些大龄学鸡的烦恼。如果你在听我们这期节目的过程中感觉到共鸣,请在评论区与我们干杯,和我们分享你的烦恼吧!bgm:Blur–TenderBob Dylan–Workingman's Blues#2(注:我们不拥有此些音乐版权,本期节目内容不作商业用途。)�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本期简介当我们把这次的聊天主题定位为艺术家之爱的时候,脑海里第一对冒出来的情侣形象就是阿布拉莫维奇在自己的行为作品里和前男友久别重逢的画面。但是下一秒我的脑海中又出现了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说道:别找艺术家谈恋爱……,这个声音不是别人,正是我爸……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节目摘要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个犀利的话题,也是我们上了美院之后的亲身感悟:作为打双引号的学艺术的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到底和当代艺术有多大的关系?一直以来收听和关注我们的朋友一定是对艺术十分感兴趣的,其中肯定也会有艺术类考生的存在, 和我和汉堡一样,都是通过艺考之路层层选拔进入美院学习艺术的,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在进入美院之后突然就被丢掉了画笔,被一脚踹进了一个叫做“当代艺术”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绘画,都只是N种表达媒介的其中之一,更别提我们在考学阶段奉为神旨黑白灰,构图黄金比例等绝对准则了,在这个“当代艺术”的世界里,甚至没有准则。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表达声音的途径,有的用绘画,有的用影像,有的用声音,更多的则是在用综合材料,而亘古不变的是表达的内核,其中被最多人所表达的便是“自己”。于是,我们放下了画笔,开始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会问:“诶你怎么不画画儿了?”答曰:“我在找自己。”那么问题来了,当代艺术到底在做什么?什么是当代艺术?学习美术和做艺术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现在在做艺术的都是谁?他们从哪里来?本期节目你将听到:-Part 1-作为奉黑白灰为神旨的美术生被一脚踹入当代艺术的大门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Part 2-以流量为导向的当代艺术展里有艺术吗?-Part 3-聊聊那些火出圈的“声光电”新媒体艺术。-Part 4-当大量的科学技术如巨浪般向艺术翻涌而来,艺术本身还能坚持多久?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跨越代际的忘年之恋,错综复杂的情感纠缠,年度史诗级闹剧——《TBgiegie爱上我》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你们艺术圈的爱情好可怕,不像我,我只会心疼giegie。今天这期是我们播客有史以来最荒诞的一期,和大家分享我们周边发生的一起荒诞爱情闹剧,关于油渣,关于艺术,无关爱情。BGMVarious Artists - Sex Kiten (Main Track_Full Length)GALA -水手公园Jimmy & Mama Yancey - How Long Blues.(注:我们不拥有此些音乐版权,本期节目内容不作商业用途。)
本期摘要 你是否与我们一样,碰到难懂的作品时会下意识去看作品阐释,然而阐释往往更是虚头巴脑、不说人话?所以这期我们邀请到了好朋友刘童!通过他的毕业作品《插图》和我们一起聊一聊作品与作品阐释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阐释?我们是否可以拒绝阐释?---------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Part 1-快问快答环节(不是很快)。-Part 2-关于刘童的毕业作品《插图》的前世今生。-Part 3-如何为央美毕业展量身定做一件作品?-Part 4-为什么我们既看不懂当代艺术,也看不懂艺术阐释?-Part 5-作品阐释有没有被取缔的可能?
不出意外的话本期节目你将听到:-Part 1-汉堡勾勾韬韬的毕业创作下落大揭秘!-Part 2-史上最“便宜”的毕创?-Part 3-为什么精彩的“小品”不会在毕业展出现?-Part 4-盘点一下美院毕业创作都有哪些套路呢?-Part 5-我们到底为啥要做毕创?!本期摘要:Q:当时那毕业创作现在都怎么样了?A:-“电脑里啊。”-“我也电脑里。”-“照片不能乱扔嘛,我就把它该撕的撕,该毁掉的毁掉,然后再扔掉。”-“带不走啊,放到哪里去啊,拿回家没地方摆,扔了呗,还能怎么样?”Q:做的时候都会对毕业展抱有很大的希望,你没有吗?A:-“我没什么希望啊。”-“哎我当时是没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你回看以前那些人,那种所谓能在毕业展上脱颖而出的那种,他们的东西本来就已经很猛啦。你一开始做的时候你就知道你想不出来这种东西你就没办法呀,你有什么办法?”这期节目是上一期节目话题的延伸,我们还是有韬韬的加入!来一起聊一聊我们当年的毕业作品现在都去了哪呢?听完前面几位同学的叙述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他们都已经毕业有些在工作而有些在读研,一同经历了毕业展之后,他们的状态如何?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毕业展过后,我们的作品都去了哪儿呢?现在这一批毕业展的同学应该都已经去撤展了,这个话题其实是当时韬韬因为一个场景有感而发的……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本期简介:看过今年的央美本科毕业展,我们有感而发、侃侃而谈、直至深夜。今年的毕业展让我们惊喜了吗?还是失望了呢?与我们当年的本科毕业展有何不同?所有的一切会随着考上研究生而变好吗?央美废沒废?艺术还有救吗?听了这期,你就会得到真相!本期节目你将听到:-Part 1-对今年毕业展的期待与现实落差。-Part 2-来来来,夸夸今年我们最喜欢的作品。-Part 3-大无语!毕业创作雷品吐槽。-Part 4-毕业展是本科毕业生的白月光?-Part 5-(惊喜花絮放送)听听已经毕业的美院学生回头聊聊毕业展——设计到底行不行?还得听设计毕业生自己说!BGM:卢广仲- Nice To Meet YouWth Lov - sleep through the weekend安佐里- I Wish You Love
本期简介: 在这个夏天有一个特别火热的话题,因为一个电视剧被炒起来了。这个话题就是鸡娃。所谓鸡娃,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意思是给孩子打鸡血,比喻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和行为状态。这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够读好书有出息,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课外活动,不浪费每一秒钟,这种行为就叫做鸡娃。所以今天我们就想一起借着这个话题的热潮,以自己的经验为出发点,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艺术生的我们,从小被“鸡”的经历。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Part 1- 通过一部电视剧,我意识到自己原来也是一个“鸡娃”。-Part 2- “鸡娃”是什么。-Part 3- 汉堡的考学经历就是一个自“鸡”与被“鸡”的过程。-Part 4- 成为老师之后我们的经历与反思。-Part 5- 可以不“鸡”吗?一次关于“在家上学”的讨论。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众所周知,自从第一期以后,本节目一直以来都是异地线上录制的,但是,这次不一样了!本期节目两位主播说走就走激情奔现,相聚于庐山牯岭镇,进行了自开播以来的第二次线下录制。不出意外的话本期节目你将听到:-Part 1-两位主播激情奔现的故事。-Part 2-什么是艺术家?艺术家的前世今生?-Part 3-艺术家作为一种职业。-Part 4-“人人都是艺术家”?-Part 5-开往庐山的高速路上关于艺术家的一次讨论。
“我们第一次决定要搞一个播客的时候,最先定的就是微醺特辑,甚至我们还没有想好这个节目要聊些什么,只知道说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喝酒的栏目。刚开始栏目名字叫微醺,后来我们觉得吧,微醺,不符合我们两个的这种气场,于是就改成了‘DÚNDÚN夜侃’”本期节目你将听到:-Part 1-“DÚNDÚN夜侃”这个名字的来历-Part 2-“视频酒”的故事-Part 3-两个女生聊电焊-Part 4-我们对裸奔、裸模的看法-Part 5-我们欣赏的异性是什么样子的?联系我们: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Part 1-挑战史上最极端录音环境。-Part 2-美院下乡经历 | 下乡教会我们如何成为合格社会人。-Part 3-和老师温情瞬间分享。-Part 4-如何将校园性骚扰扼杀在摇篮里?-Part 5-美院系别/班别之间的教育观点差异。-Part 6-考完教师资格证之后,我们的体悟。 本期节目摘要 相信大家之前也有所耳闻,近年来接二连三发生了一些校园性骚扰案例,这些事件关乎每一个大学校园里面学生的处境。但是今天这期节目我们不去讨论是非的问题,只把校园性骚扰事件作为话题来引入想跟大家聊一聊在我们的经历中,大学里面的师生关系是怎么样的、大学的师生关系和高中以前的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象牙塔的“破碎”一定是一件坏事吗?以及我们觉得应该如何做好一个“学生”。如果对这期的话题感兴趣,欢迎收听本期节目。联系我们: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单集详情-vol.6摘要最常见的与艺术家搭配在一起的职业也许是策展人、大学教授,亦或是艺术评论家(情况较少)。当然撑得起这些头衔的一定是为人熟知的资深艺术家,赫赫有名的大咖级人物。而青年艺术家,或者是还在坚持做艺术但是默默无闻的你我他又在做些什么呢?也更是身兼数职,有人在做艺术的同时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人则是为了生计不得不同时做着无奈的工作。这一期,我们将这种不同动机的斜杠青年分成了主动斜杠青年和被动斜杠青年,与你们聊聊我们这些身兼数职的艺术家们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Part 1-第一届“勾堡杯2020优质线上艺术展”的颁奖仪式。-Part 2-那些年我们未曾上线的作品。-Part 3-2020线上参展经历分享。-Part 4-聊聊未来|线上展览只是线下展览的网络版本吗? 不久之前的2020,世界像按下了暂停键,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有一种像未来的末日按下了快进的感觉,世界也仿佛蒙上了一层灰尘,戴上口罩以后每个人的面孔都变得模糊不清。已经有很久没有在街上看见那充满感染力的笑容,在我们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对方的情绪我们也只能通过眼睛形状的细微变化来进行猜测。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是如今透过一扇扇被蒙上了灰尘的窗户,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那么在艺术世界发生了什么呢?展览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大大小小的艺术机构面临着转型的挑战。新作品里,虚拟语言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当作品虚拟,场馆虚拟时,我们的思路应该如何转变?2020的线上艺术展览的趋势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希望之光,如果疫情结束,我们还要不要留下线上展览,为什么?***资料补充***①“We=Link SIDEWAYS辺”展览入口:http://we-link.chronusartcenter.org②“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人机接口——逐渐失控的美丽新世界》展览入口:https://design.cafa.edu.cn/onlineexhibition/mars/③“彼时/此时 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生线上毕业作品展”展览入口:https://art2020.cafa.edu.cn/us 社交平台 微信公众号/微博:像什么FM (每期节目的详细信息和资料拓展 会更新在公众号,欢迎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