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各站停车 | Local FM
各站停车 | Local FM
Claim Ownership

各站停车 | Local FM

Author: 蛋妞Dan、小盒子

Subscribed: 20Played: 151
Share

Description

一档有关 读书 | 语言文学 | 社会文化 的人文对谈播客。主播旅居东京。我们试图以学术视角剖析习而不察的日常,以条分缕析的思考回应纷繁的声音。欢迎你在各大声音平台订阅我们,并在评论区、邮箱、听友群与我们互动。

【主播】
蛋妞:文学博士生。喜欢城市、桌游与摄影
小盒子:二手哲学家,现居东京

【听友群】
添加小助手:Localfm2021,加入听友群(不定期直播、赠书抽奖)。商务合作、约稿也请添加小助手。
74 Episodes
Reverse
人格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标识。你曾经思考过自己是谁吗?要如何弄清自己的人格?风靡当下的MBTI测试是什么?它到底准不准?本次我们伴随《我们何以不同》一书,一起探讨人格测试与自我认知的迷思,并分享我们各自的MBTI结果。(小盒子的结果竟然出乎意料?)MBTI不仅是一种测试,更是通达自我认知的钥匙。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其实也是对哲学三问“你是谁,你从何而来,你到哪里去”的心理学回答。不过人格测试并不是万能的,因为人格可以发生变化,而人也并不能简单定义,真正重要的,仍然是认识你自己。|谈话人蛋妞,小盒子|时间轴01:34 回忆一次心理学课堂上的人格测试06:32 蛋妞的心有戚戚:MBTI有那么准吗?11:36 MBTI小游戏:ENTJ的蛋妞现场诊断小盒子20:41 你的回答所指向的,是当前的你,还是理想中的你?25:45 信效度考量:要关注每个特质的稳定性与百分比29:32 大五人格特质(Big Five):外向型,神经质,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37:25 陷入困惑的“你话不多”——我到底话多不多?43:12 人格特质与道德评价:现代社会似乎有一种“外向崇拜”,内向则被视为性格缺陷47:10 筛选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依靠一份人格量表
这是一个敏感的社会。生活中有太多的「政治正确」,似乎人人都感觉被冒犯,都说要共情,但也常常「玻璃心」。是我们太脆弱,还是社会对我们太不宽容?在过度刺激和强调距离的过去与当下,如何找回得体感,思考敏感性与韧性的辩证关系,成了现代人迫切的需要。本期我们借助《敏感与自我》一书,尝试来探讨「敏感」与「冒犯」的边界。敏感的人活得更幸福还是更痛苦?为什么我们难以在共情上达成共识?不冒犯任何人的「纯洁语言」是可能的吗?共情又是何以可能的?希望这些内容能对你有所启发。|谈话人蛋妞,小盒子|时间轴05:57 人类是如何变得敏感的?变得敏感,是一件好事吗?14:54 分道扬镳的敏感:太敏感是问题,不敏感也是问题23:25 我们都共情,但共情不到一块儿30:25 被《芭比》整破防了,至于吗?太敏感了吗?36:13 战争让人更敏感还是更凶狠?「敏感」的反义词是「冷血」吗?40:00 语言的冒犯:要激怒一个人,只需要一个符号,甚至一个表情,一个手势49:50 共情何以可能?「濠梁之辩」与认识论基础58:55 健康的社会应该像健康的人体,既要适度敏感,也要做好保护,增强免疫力
消费主义是当今社会绕不开的话题。批判消费主义很容易,也大多落入俗套,本期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主流的消费主义批判,尝试为消费主义辩护。我们的讨论从如下问题入手:我们何以能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消费主义的”?消费主义的价值评判是从何而来的?如何理解其背后的“异化”理论?批判消费主义会陷入自我取消吗?我们能从消费主义批判里学到什么?“消费主义”的道德化,可能会取消消费行为的合法性。我们试图用“消费社会”来取代“消费主义”,描述现代社会的商业运作状况。当批判消费主义的声音也不可避免地商业化,就有必要重新审视消费能给我们带来的价值。比起拒绝消费从而被消费,不如拥抱消费,进入消费,让消费为我所用。| 谈话人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02:15 分享最近的消费体验:烘干机治愈了内心,而电子设备延展了世界13:18 疾病还是罪状?用“消费社会”取代“消费主义”19:34 只批判“消费主义”,却不批判消费的个人,能够减轻道德负担吗?22:35 消费是一种暴力,但比起贫瘠和禁锢,它却是相对不那么坏的暴力28:03 “齐泽克T恤”:批判消费主义的声音,也会沦为商业化的符号,变成一门生意33:57 知识分子的需求就比大众的需求更真实、更理性吗?41:52 研究消费主义不是不消费,而是为了防止被骗45:37:商业综观之“消费漫步”:网购平台,超市以及奢侈品店| 参考书目消费主义全球史 / [法]安东尼·加卢佐 /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
常听到“真理越辩越明”,但是真的如此吗?我觉得这句话是可疑的,因为“真理”、“辩”和“明”这三个概念很可能都未经审视,因此有必要逐一考察。此处也不卖关子了,直达结论:真理越辩越明,这是一个“不可能三角”,“真理·辩·明”三个要求里,最多同时只能满足两样。要想让这句话成立,我们可能需要重构对其中概念的认知。如果是真理,同时又明确,那论辩则无从发生,或者说为此展开的言说,都已不是论辩,而是发感慨,是谈心得;而如果是真理,又经过论辩,那其结果就不再明了,也无需明了;而那些经过论辩,又明了的事,早已不再是真理了,而是说法,也是生活的真实。|谈话人小盒子|时间轴01:55 “真理越辩越明”的神话,是一种知识的本质主义神话04:44 避免预设结论坚信不疑的“征服式论辩”07:25 真理无需,也不可能总是那么明白15:10 辩论的有效性,不取决于结果,而取决于过程25:09 “是什么”与“该怎样”:真理属于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33:05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真理辨明论唱得越响,往往越反对多元化41:07 我们无法打着终极真理的旗号,指点人类的历史和生活
新海诚的《铃芽之旅》上映有一段时间了,虽然讨论度下降,不过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聊一次。这部电影很能让我们这些在天灾多发地区生活过的人产生共鸣。从文本到现实,从角色到情节,从新海诚的创作经历到作品理念,我们试图发掘更多的视角,分享各自的观察。本期我们还邀请到了资深新海诚爱好者佐治(他在JC10也登场过),他去日本留学的动机就是源自新海诚的作品,对新海诚的所有作品也是如数家珍,甚至在电影院把《你的名字》看了几十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的热情与厨力!我们或许是最晚聊的,但我们也想聊一些不那么时效性的内容。本期不可避免地是观影体验与影片内容的畅聊,会有剧透,如果还没看过,很建议欣赏完原片再来收听!或许可以给你不一样的启发。| 谈话人佐治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01:10 各自的观感:新鲜,共鸣,突兀,责任05:35 不仅是铃芽在关门,也是日本社会的“关门”12:50 需要脑补、看设定、查资料才能解释清楚的影片,是不合格的19:07 从《星之声》到《铃芽之旅》,新海诚一以贯之的主题是“距离”“天灾三部曲”的叙事变化:双螺旋结构→矩形结构→单线叙事23:35 要恋爱,还是要责任?又或者,我全都要?32:33 用娱乐作品唤醒大家对创伤的集体记忆,注定如履薄冰37:39 “关门师”这么攸关国运的职业,居然没有组织化、编制化?42:25 《灌篮高手》和《铃芽之旅》谁的受众更广?47:35 日本的“圣地巡礼”文化,成为了旅行的意外之喜
买书不读怎么办?每逢读书日大促,剁手买书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堆在家里、挤占空间,成为尾大不掉的“积读”,又会给人带来焦虑。另外,眼下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在记录我们的读书行为,阅读量、阅读时间的数据化统计,也会加深我们对于读书的焦虑。这期节目,我们就沿着之前的“读书论”脉络,聊聊如何应对读书过程中的各种焦虑。| 谈话的人:蛋妞、小盒子06:10 “积读”:买书“积”在家里,也可以是“读书”行为的一部分16:20 “积读”=买书不读带来的阅读焦虑是如何产生的?1.“读完的书才有价值”? 实际上,不用读完的书,比需要读完的书要多得多。2.书比其它物件更难断舍离,我们需要定期维护“积读”,让书“流动”起来。30:40 各种读书应用把阅读数据化后,带来了更多的“阅读焦虑”36:50 阅读行为不应限制媒介,也可以碎片化40:40 阅读的初衷在于对我们自身“问题意识”的回应,问题意识勾连起我们的“主题阅读”。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忽成热点。先是有找工作难的失意年轻人感慨,“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是脱不下的长衫”,正所谓“少年不识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这番话也引起了网民的共鸣,大家纷纷以此自嘲。用孔乙己自比,本是互联网上常见的情感宣泄。然而,正如我们在“吃苦叙事”那期分析的,主流媒体急忙下场,对网民的自嘲展开居高临下的批判和说教,“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我们只有脱掉了思想上的‘长衫’才能真正跑起来”等等言论,激起了舆论的热议。本期我们从鲁迅创作《孔乙己》的时代背景出发,讨论学历社会与“学历通胀”的形成与困境。标签化盛行的现代社会,流行着病态的暴富神话(像是日入xx元的副业等等),但在社会兜底与保障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这些神话并不能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良药。学历作为现代社会中“信任体系”的一环,是必不可少的。而学历通胀是学历社会难以避免的倾向,但一味鼓励大家“脱下长衫”,不去反思大学教育、社会保障等机制性问题,对问题的解决毫无帮助。| 谈话人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1.争议缘起与社会背景03:10 向来居高临下的主流媒体又“翻车”了?09:33 我们从小接受的“批判旧社会”的训练,如今却指向了当下13:30 孔乙己是新旧时代交替下的牺牲品,也是折射社会病理的镜子19:46 长衫不是你想脱就能脱下来的,体能的限制难以逾越25:46 “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今,对社会物质条件的焦虑却与日俱增32:50 我们需要的不是“暴富神话”,而是兜底和保障2.学历社会与“学历通胀”36:24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让学历成为一种评价他人时好用的标签44:57 学历是社会信任体系里不可或缺的“资格”51:20 哲学家修摩托车:人们并非不知道体力劳动的充实和快乐,而是担心没有生活保障57:25 如果追求学历不可避免,至少努力改进教育方式和培养机制
地铁/铁路是我们生活出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些交通工具总是让人感觉是机械的、冰冷的,但它们却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出行、消费以及文化生产。本期我们将结合光启书局出版的《天皇与铁道》一书,聊聊地铁/铁路如何影响近代城市的塑造,中日之间铁路文化有何差别,以及如今地铁/铁路又是如何打造它们的文化品牌的。相关单集:JC50 | 车站如何连接我们的生活?在铁道文化发现附近性本期书目:原武史、王笑语译《铁道与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2023年。| 谈话的人盘子:铁道爱好者,在东京新宿站不会迷路的人蛋妞| 本期你将听到03:40 铁路与现代性:“要致富,先修路”;增强国民凝聚力07:25 铁路促进了时区划分10:00 “国有铁路”与“私有铁路”:中日铁路运营形态对比15:00 日本的“私有铁路”不能通进市区?19:40 城市规划中的“田园城市”理念:远离“大城市病”23:10 铁路如何创造我们的出行需求?案例:宝塚&甲子园27:30 铁路制造了“生活方式”案例:《花束般的恋爱》,通过电影打造沿线品牌32:50 地铁沿线打造文化品牌36:40 日本“国有铁路”如何转型打造文化品牌?43:40 日本“私有铁路”商业进军国内,案例:上海莲花路站46:50 文化产品与铁路塑造JR东海广告曲:山下達郎丨クリスマスイブ丨Christmas Eve
拥有繁多汉字的中文,要如何兼容于“所打即所得”的打字机?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在技术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表音文字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美国学者墨磊宁的《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就以此为切入点,为我们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本期我们就借由该书,一起回到中文初遇打字机的时代,考察汉字突围的历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狂想,以及前赴后继的失败,这是一场以汉字为线索的文化探寻。《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美]墨磊宁 著,张朋亮 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23年。|谈话人蛋妞、小盒子|时间轴问题意识:中文如何在打字机时代生存?01:55 如何在打字机上打出中文,这是一个难题06:00 设计中文打字机会面临的最大障碍:汉字数量太多09:53 技术语言史与被文学化的打字机:效率与准确的象征15:00 输入即所得的鸿沟:格格不入的“他者”19:05 尝试的解决方案:常用字法、拼接法、转码法30:38 输入法的前身:林语堂与他的“明快打字机”39:15 如何理解被塑造的习惯?“英语霸权”“字母霸权”与横排左起的书写43:50 保存汉字,很可能需要先颠覆汉字
我们应该对“小作文”一词并不陌生。在明星情感纠纷热点里,还有公共社会议题里,我们都能看到各种把对方的论述斥为“小作文”的指责,人人都谈“小作文”,但它究竟是什么?有一种普遍的定义认为,“小作文”是一种精心铺排细节、故意撩拨公众情绪,但是又与事实有出入的文字。不过,问题似乎并不在“什么是小作文”,而在“谁在用小作文”,正所谓“我说的都是锐评,你说的都是小作文”。本期我们对这个词做了一番拆解,探讨了它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人们使用它时的心理基础。什么是小作文?怎样才算小作文?小作文算不算一种污名化?小作文与言论的边界有着怎样的关系?希望本次内容能给你带来启发。| 谈话人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Part1.当「小作文」进入我们的视野01:20 你所理解的“小作文”是怎样的?06:20 “小作文”的「小」字,具有将语词模糊化的功能12:10 文章写得越讲究,内容就越可信?16:31 明星八卦&求助信息:如何鉴定“小作文”?24:24 “小作文”出现的社会背景:信息传播的平民化,视角和观点的罗生门化Part2.「小作文」机制拆解:30:10 “小作文”的心理原理:修辞呈现、事实核查、动机揣测、标签定性36:15 这个词是一种污名化吗?要不要避免使用它?40:27 作文的负面印象:真情实感&分数,二者不可兼得44:48 因为“小作文”不可取,就要禁止人们发声吗?49:35 多做求证,少做判断,锻炼媒介素养
流动性,是我们常听到的一种对生活的想象。经历了波折的2022年,如今新政策新形势下,国门再次开放;再加上临近年关,春运在即,流动的话题必然会再度进入我们的视野。那么,流动的生活究竟有着哪些魔力?说走就走的旅行,断舍离的搬家,彻底告别过去的移民,这些不同的流动形态都被赋予了哪些浪漫化的修辞?在流动时,我们又该注意哪些侧面?本期我们回顾了各自2022年的流动经验,从意愿、形态与风险三个方面重新思考流动的结构。在流动的张力里,隐藏着一种“程序员思维”:一个系统,如果没有问题,就不要随意更改它。有趣的是,程序员这一职业,却是最方便流动的,在哪都能工作,甚至是飞机上。我们看到,流动可能并不是那么美好,它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重要的不是动或者不动,而是弄清我们为何前行。|谈话人蛋妞、小盒子|时间轴Part1.流动的意愿02:30 抑制对流动的幻想:“谷歌地图的散步”、对附近的观察、日常的新鲜感08:15 回国的折腾,促使我重新思考流动的意义15:05 主动的流动是旅行,被动的流动则是流浪,甚至流离失所17:00 从移民的历史里,审视流动的动机与无奈21:08 人生的“悬浮”:悬置当下,我们就必然永远地焦虑Part2.流动的形态23:04 流动的点与线:去之前的准备过程,比“去哪里”更能构成流动的基础27:56 旅行的意义在于亲自体验,而不是躺平让人包办31:20 被浪漫化的搬家:「断舍离」是消费主义的阴谋吗?34:36 流动越频繁,你就越习惯;流动越稀少,负担就越大Part3.流动的风险37:58 「小区」模式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流动观念44:17 流动就像赌博:失去的是既定事实,获得的是未知与可能性47:43 流动的资格:不同职业的流动适配度是不均等的,程序员就更自由50:35 对于学术生产,知识可以全球流动,但知识生产者却背负着在地性54:19 小互动:猜一个“年度汉字”,是个音译动词,也是一门学问
汉字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符号。在历史上,它甚至辐射到了中国周边地区,极大地影响和塑造着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文化。尽管语音不同,但东亚各国的商贾使节,仅凭纸笔,亦可通过汉字“笔谈”。如此奇景,足见汉字在东亚文明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尽管东亚世界看似“同文”,但是各国却有不同的改造与发展。“汉字文化圈”背后的文化细节,实则各有千秋、复杂多元。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的韩籍学者金文京,就在他的《汉文与东亚世界》里为我们追溯了汉文流变之历史,辨析了各国汉文之异同。本次我们也借助该书,以汉字为切入口,一起剖析这个既密不可分又截然不同的东亚世界。| 谈话人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Part1.作为现象的汉字03:50 我们对汉字的态度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自我膨胀与自我毁灭11:35 站在东亚看“汉字”:哪怕文字相通,文化也大有不同15:17 在日本感受到的汉字存在:商店招牌,姓名注音,年度汉字,汉字竞赛Part2.汉字文化圈的发展与传承20:10 训读现象:借汉字的形和义,赋予其本地的发音。比如:用方言来读书面语24:48 汉字文化圈的四个阶段:1.同文时代,原样移植2.通过借此、音读、训读三种方式归化汉字3.仿造阶段,创造本民族使用的汉字4.创造汉字型音节字母29:28 接受汉字的过程,也是文明的主体性建立的过程34:51:从日文的训读历史里,重新认识了文言文40:50 “汉字文化圈”有可能吗?为什么?46:08 文字的流动性使得单一的、固定的文化形态极为困难| 参考书目[韩]金文京:《汉文与东亚世界》,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
当下疾病已成一种公开的隐喻,也让作为观念与言说的疾病重新被我们所重视。苏珊·桑塔格关于疾病隐喻的论述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在现实里找到了更多的案例,值得再次玩味。疾病往往与道德、与权力密切相关。你生病了,你不仅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还要面临旁人与社会的侧目,被贴上各种疾病之外的标签,疾病不再单纯是疾病,你也不再单纯是你自己。本期我们结合苏珊·桑塔格的传记,援引她的思想,从我们对疾病的体验与观察出发,思考隔离与日常、疾病与健康的关系,讨论肉体残缺与精神疾病对观念的影响。我们发现,正如健康的身体其实离不开各种疫苗,疾病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对疾病的过度恐惧,会导致对疾病患者的污名化,遮蔽了我们的认知。在中国的语境下,隐喻又集中体现为身体疾病与社会病理的联结,这又孕育出一种内外有别的战争叙事,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观念。| 谈话人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Part A01:25 因为生病缺课而被怀疑:谈“懒人屎尿多”06:22 苏珊·桑塔格与“疾病的隐喻”13:52 疾病与健康的关系:我们都喜欢完满而抗拒残缺(“逼死强迫症”图片)16:57 外观的“正常”,背后是观念的规训22:05 对肺结核的浪漫化想象:被文艺作品反复塑造的审美要素Part B27:12 “东亚病夫”与“人血馒头”:身体疾病与社会病理的联结33:03 内外有别的疾病论述:“病毒是外来的,健全的身体的原生的”42:54 精神疾病的奇观化:当疯癫被观看,清醒就得到了确证49:28 疾病与语言的关系:从污名化的依据,思考三个问题:什么样的疾病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警惕?而什么样的不?(what)如果一个人患了一种值得我们投入更多警惕的疾病,我们该如何对待他?(how)哪怕我们知道该如何对待他,可为何常常做不到这一点?(why)55:53 打赏渠道已开通~| 参考书目[美]本杰明·莫泽《桑塔格传》,姚君伟 译,译林出版社,2022年疾病的隐喻,[美]苏珊·桑塔格,程巍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
“共情”被重复得太多,仿佛不证自明的行为准则。可是观念的对立有因此得到些许调和吗?基于共情而产生的共识又在哪里呢?为什么有人总与强者共情,看似没心没肺?自说自话,对牛弹琴,还整天老调重弹,这个时代呼吁共情,还有意义吗?本期类似一次答疑,同时也是一次观念的自省。我试图对流俗的共情话语提出警惕,批判共情话语的苍白与无力:单纯讲“共情”非但不能使我们排忧解难,反而还会让我们进退两难。所以,我提出一种良性共情的可能,一种互动式的共情,那就是只和那些会共情你的对象共情,如此才能避免无谓的自我感动,避免白白浪费你的良心。而至于如何识别这些对象,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慢慢检视的过程。| 说话人小盒子| 时间轴Part1.共情的问题与分析01:26 共情话语的边际效益正在递减06:18 “你弱你有理”:共情的对象必须是弱者吗?13:12 为什么有人会与强者共情?17:38 “既坏又蠢”:共情的头脑与良心24:22 肉食伦理与同理心的边界:共情也分三六九等吗?Part2.可能的解法与尝试29:29 最大的分歧不是要不要共情,而是该共情谁37:43 共情谁是每个人的自由,我们以此建立认同,识别同伴,经营同温层40:38 共情那些愿意共情你的人,节约你的同理心45:30 共情或不共情,都有责任“给个理由先”
“用数据说话”是互联网时代的通用思维方式。有人说数据不会骗人,真的是这样吗?大众传播中的数据误导,常出现在热搜、爆款文章标题里,它们简单直给,吸引眼球,挑起我们激烈的情绪反应。我们都曾经或正在被这些东西蒙蔽,却往往毫无察觉,甚至乐在其中。可是,这些数字的来源真的可靠吗?就算数据是真实的,它的计算方法与形成方式,也有可能埋藏着许多陷阱,甚至会导向截然相反的结论。我们参考《拆穿数据胡扯》这本工具书,借助丰富的案例,一起试图辨析数字背后的认知规律。相关不等于因果,归因可能失焦,而作为指标的数据更可能骗人。希望本期的讨论,能帮助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数字化时代,更好地处理信息、形成观念。|谈话人蛋妞、小盒子|时间轴Part1.丰富的案例03:28 作为标题和概念的数字,如何在传播里影响我们的观念?07:25 躲在数字与数据之下的新派胡扯,比靠修辞的老派胡扯更隐蔽、更有害10:00 案例1:现代汉语中有70%的词汇来自日语……吗?15:46 案例2:“棉花糖实验”的启示——「相关」不等于「因果」20:04 案例3:男医生和女医生谁更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关注度与归因误导26:44 案例4:修墙与灭鼠;古德哈特定律:指标变成了目标,就不再是一个好的指标31:13 案例5:大学排名为什么经常上下浮动?38:03 案例6:留学生回国比例高达85%?42:29 案例7:高中升学率与死刑执行率;辛普森悖论:总体结论和部分结论居然相反?Part2.识别的方法47:16 关注信息来源,思考几个问题:A.谁告诉我的?B.他是怎么知道的?C.他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个?49:57 不存在绝对准确的信源,仍然需要多方对比53:56 思考题:续作的评分会比前作更高or更低?|参考链接《拆穿数据胡扯:信息驱动世界的生存指南》,[美]卡尔·伯格斯特龙 / [美]杰文·韦斯特,中信出版社,2022年
「文艺青年」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褒到贬的过程,折射出90年代至今,三十多年来社会观念的变迁。而当我们把时间轴再往前拉,回看20世纪20年代,可以看到,早在“五四”运动时期,这个词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那么,当年的「文艺青年」与如今有何异同?它曾经承载了哪些时代的期许?本期便是一次语词的回眸。当然,在今天,宽容与信任的社会氛围正逐步萎缩,而「文艺青年」赖以兴盛的土壤也随之消失,消费文化、互联网平民化、快节奏的信息生活,让文青的内核从作品转向了商品,也让文青从“谈内容”沦为了“摆姿态”。语词被掏空了,但那些具有文青特质的人们并未因此消失,他们或许因此沉默,或许转变为“播客人”,用声音记录和分享着他们的思绪。从他们身上,可以重新发现那些失去的温和与美好。| 说话的人:蛋妞、小盒子| 参考链接在朋友圈分享播客的人,啧!张立宪:重拾“文艺青年”这个字眼翻转问答58:“文艺青年”概念回眸姜涛:《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言说是传递思想的方式。我们如何说话,能够反映出我们如何思考;话语也是认知的材料,听别人说话,也可以寻得对方思考的轨迹。可是,有些话,虽然每个字你都知道,可连在一起,你却听不懂了。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听不懂?这些“艰深晦涩”的言说,有着哪些特征?本期是关于言说与思考的省察。我们将借助《时髦的空话:后现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滥用》一书,回顾被称为“学术恶作剧”的“索卡尔事件”,聊聊“说人话”这件事。我们并不想陷入“分析哲学VS欧陆哲学”的俗套口水之争,也无意于否定杰出知识分子与社会活动家们的努力与贡献,更不接受基于动机或意识形态的恶意揣测。相反,在这个语词通胀、概念内卷的时代,好好说话,“说人话”,才更显得有其意义与价值。|说话人小盒子|时间轴Part1.现象00:55 试试看,你知道这段话在说什么吗?文稿:哲学家想知道,如何借由赋予虚拟者一种它特有的一致性,来保持无穷速度同时又获得一致性。哲学是筛网如切穿混沌的内蕴性平面,选择无穷的思考运动,且充满概念,这些概念的形成有如像思想一样飞快的一致粒子。科学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几乎是相反的方式来接近混沌:它放弃无穷、无穷速度,以获得能够实现虚拟的一个参考基准。借由保有这个无穷,哲学透过概念赋予虚拟一致性;科学透过放弃无穷性,给予虚拟一个参考基准,而参考基准透过功能来实现虚拟。哲学以一个内蕴性平面或一致性来进行;科学则以一个参考基准的平面。(德勒兹与加塔利:《什么是哲学》,1991年,法国)02:01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读不懂某些文本?05:36 向“时髦的空话”开炮的两位科学家:索卡尔与布里克蒙08:06 索卡尔事件:一次学术钓鱼,点燃了一场大论战11:25 《时髦的空话》具体在批判什么14:59 回应可能的质疑:资格论、动机论都站不住脚Part2.分析与回应21:15 为何“时髦的空话”非但没有式微,反而蒸蒸日上?24:12 就要套娃:“这个问题提得有问题”这个说法有没有问题?26:28 各有所长:科学语言与诗化语言29:35 考核程序员容易,考核批判理论家比较难32:36 答疑:时髦的空话不也能启发灵感吗?能启发灵感不就够了吗?38:10 答疑:我们应该“说人话”,但什么是“人话”?43:23 宗教化与神秘化,不利于说理与思考44:07 答疑:规训与惩罚真的是我们佶屈聱牙的借口吗?|本期书目《时髦的空话:后现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滥用》,[美]艾伦•索卡尔/ [比]让•布里克蒙 著,蔡佩君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22年
聊天记录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只要在社交软件上与人沟通,就会留下这种语言的痕迹。同时,聊天记录也是人际纠纷、社会热点时频繁出现的材料,小到欠钱不还,大到离婚诉讼,每当意见分歧时,双方就会翻出不计其数的聊天记录,试图从中找到蛛丝马迹,还原历史事实。而公众,似乎也对聊天记录乐此不疲。明星绯闻,群众吃瓜,面对连篇累牍的聊天记录,人人争做福尔摩斯,化身“列文虎克”,把截图当成审判的材料。聊天记录在公共信息生活里扮演的角色,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期我们从聊天记录说起,探讨一种碎片化的信息生产方式,以及它对公众情绪潜移默化的引导。聊天记录是历史,是资料,是材料,也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聊天记录在生成的当下,并不具备文本意义,而只是一种客观记录;只有当我们重新把它当成对象,它才能够呈现历史的、资料的和材料的意义。要不是聊天记录,我们很可能注意不到我们的一些惯用词和惯用句式。比如口头禅,比如我常用“东西”,比如我们在某段时间会反复提到某个人物,聊天记录就能呈现这一点,并让我们复盘当时的情绪与思考。意识到“当下生成的聊天记录会成为日后审视的材料”,是促使我们谨言慎行的一个自我反省。(本期录制时间:2022年7月6日)| 说话的人: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Part1.现象与契机:01:40 手机的数据记录丢失,记忆做了一次切割04:25 记忆的积累需要花费介质来保存,这催生了文本的经济原则08:25 「聊天记录」的两个部分:聊天&记录——即时通讯软件上的文字记录11:29 聊天记录里藏着个人日常,甚至覆盖到了我们的经济往来14:58 区分聊天工具,磨炼语言性格Part2.视角与分析18:02 私人的聊天记录,面临着被“二次传播”的风险22:32 聊天记录与隐私权的边界在哪里?33:47 当下“视觉时代”,聊天记录截图是一种多模态的传播媒介37:00 作为历史资料的聊天记录:史料意义、编纂脑洞、数据保存42:25 作为认识论材料的聊天记录:舆论“公审”的证据、文本生产的形式49:12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之轻:脆弱而又沉重的个人记忆| 参考资料00后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李欢、徐偲骕:隔“屏”有耳? ——聊天记录“二次传播”的控制权边界研究周芳、曾敬:聊天记录截屏的视觉化修辞 与技术伦理边界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频火爆全网,引发热议,其中涉及到的“苦难叙事”仍然值得探讨。为何苦难叙事的逻辑长盛不衰?安贫乐道,和美化苦难的边界在哪里?具体的现象是当下的,但背后的情感机制则是脱时效性的,它有着心理学的基础,也会在未来不断重演。本期既是一场即兴对谈,也是一次省察未来的尝试。因为类似的苦难叙事还会出现,而同样的争议也难以休止。我们认为,当下流行的趋势,是把社会的病理,收敛在个人的内心层面,做一种心理层面的自我消化;把创伤与苦难,托付于内心的宁静,而由此萌生的“心理主义”,正所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并不是一剂有建设性的药方。“二舅”是幸福的,但“二舅”的幸福却无法传染,从他身上我们不仅能找到一碗鸡汤,还能发现一面透镜,让我们深化对社会和心理的观察。| 说话的人蛋妞、小盒子心理学博士 李老师| 本期你将听到Part1.“二舅”文本的解析03:35 对视频的初步观感:比起情绪性的感动和不屑,更多的是学理性的好奇09:05 “精神内耗”是一个心理学的生造词10:52 标题里的修辞学技巧:“我”的模糊化,自我代入的刻意空缺14:59 三个补丁:肯定各种情绪的存在,肯定作者的创作能力,肯定二舅的顽强精神Part2.社会病理学在个体心理层面的自我消化27:14 社会的各种问题,都被丢给了心理学来解答、来治愈32:01 在公共讨论中,谈心理是最没用的,谈法律和金钱更有用34:34 跨世代对比,是一种“鸵鸟式”的归因39:01 第一快乐是不对别人负责的,第二快乐是不回头看的:这是没心没肺41:28 心理学层面的自我合理化,是对创伤与苦难的应激机制50:41 降低自己的预期,就能自我麻醉?54:15 被逆练的“后浪”精神续作:从私人体验到公共对话
米兰·昆德拉,一位让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作家。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一度占领文艺青年的阅读阵地,人们争相援引其中的金句和段子;但他又从公众面前隐身,不接受采访,不出席活动,像福楼拜说的“应该设法让后人相信他不曾活在世上”。他极负盛名,他又在喧嚣中消隐。我们或许都听过他的名字,但却对他的生平与经历不甚了解。本次我们借由《寻找米兰·昆德拉》这本采访录,探寻关于他的离散经历、身份认同以及文学书写。但这不仅仅是一次昆德拉的介绍,我们还选取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几个著名的概念:永恒轮回、轻与重、媚俗,对这些耳熟能详却别有深意的语词做一番哲学的探讨。这些概念不仅能让我们接近昆德拉,更能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说话的人:蛋妞、小盒子| 本期你将听到Part.1 昆德拉的生平,以及我们的印象02:45 熟悉而又陌生的米兰·昆德拉08:05 昆德拉和王小波具有相似的文学主题:政治与性爱11:22 “反对阐释”型小说:作者亲自下场评论的小说15:17 《寻找米兰·昆德拉》:他不在场,但他却无处不在Part.2 身份认同与文学书写18:27 昆德拉并不想被贴上“流亡作家”的标签26:26 “家园”的辩证:不停背叛家园、寻找家园的萨比娜29:29 离散的认同,难舍的语言,私人的记忆34:53 货币的购买力,是最直接的个体记忆Part.3 永恒轮回与“媚俗”的哲学思考39:03 永恒回归:你愿意再这样活一次吗?(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45:03 生命只有一次,如梦幻泡影,这轻得让人难以承受50:56 “播客悖论”:声音与文字的乖离,播客起标题是一次性的不可重来的选择54:00 “媚俗”现象的集大成:朋友圈层出不穷的“戏精”,情绪化的共同体59:59 避免“情绪化”不是说不能有情绪,而是情绪起伏不能太剧烈63:33 人不是非得在“狂喜”和“大悲”之间非此即彼,中间地带仍然广阔65:11 重谈以赛亚·伯林的“两种自由”:敢于说“不”的权利70:04 读昆德拉,不仅是读其人,也是读背后的历史| 参考资料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全新出版的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