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利世民聲音專欄
利世民聲音專欄
Claim Ownership

利世民聲音專欄

Author: 利世民

Subscribed: 95Played: 1,474
Share

Description

利世民,香港人,表面上係時事評論人,實際上係世俗嘅哲學愛好者。樂天知命,不問鬼神,意識形態為古典自由主義,人物設定為 Chaotic Neutral ,長期處於存在危機。過去四分一世紀,平均半年就有新興趣方向;由物理學到心理學,由政治到經濟、撈埋歷史、宗教、哲學等,成為「實用經濟學」、「日常政治學」、「紀事本末」三大內容系列。
115 Episodes
Reverse
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閱讀時間都在手機上,但我認識的美國人,有不少仍然堅持閱讀紙本的習慣。在我所居住的社區,圖書館除了有自修室和借書服務,也同時是賣二手書的地方;總有兩、三架的二手書在放售,所得則用在圖書館購置新書;圖書館的二手書,每本書定價都是一樣,平裝一元,精裝兩元。圖書館每年更有兩次大規模一點的清倉;不是一本一本的賣,而是一箱一箱的賣。我久不久都會到圖書館去看看,有沒有甚麼好書。但很快便發覺,除了自己之外,原來有些人也會定期到不同的圖書館去找二手書。不過,他們是有備而來的;手上帶著一個藍芽紅外線 barcode scanner ,接上手機,逐本去掃描,搜尋二手市場的價格。早兩日世界閱讀日,正好也是圖書館的二手書清倉日,我見到場裡也有十個八個這些專業二手書炒家。在這家圖書館不遠處,就已經有一家連鎖二手書店 2nd and Charles ;我不知道這些在圖書館尋寶的人,究竟是否拿到這裡套現?還是在 Amazon 上出售。但我也有查過,究竟圖書館的定價和市場上的二手價差多少,結果是每本亦只不過是兩、三元到五、六左右。清倉時這些掃書的大戶,有些不是一箱一箱的買,而是整個手推車去掃貨。我見有些人用了個多兩個小時,在書堆中逐本去掃描,一買就是好幾十多本;假設差價是兩元一本,那很可能就已經是好幾百元的套戥利潤。對我這些真正的讀者,二手書炒家無疑是有點討厭的;但作為一個讀經濟學的人,我也有另一個角度去了解這個現象。正如剛才所講,一街之隔,就是連鎖二手書店,街坊其實可以將自己家中不要的書直接在那邊放售套現。偏偏就是有很多人寧願免費地將書捐到圖書館義賣。在我這一區,廿分鐘車程左右已經有好幾家這樣規模不小的書店;連鎖二手書店除了實體店,也會將二手書放到網上去賣,我相信某程度是因為有網上這個流通量更大的市場,他們才可以經營實體店去收書。經營實體店的另一個賺錢模式,就是售賣更高價的其他產品。可以說,平價的二手書只是用來吸引客戶走進他們的店。明明可以直接賣予連鎖二手書店用更高價套現,偏偏卻免費送到圖書館義賣,那是非理性的行為吧?甚至乎,明明可以直接在 Amazon 上賣二手書,為甚麼要售了中間人?從我的觀察,不少人其實都會先到這些連鎖店放售二手書;書店不願意收的,才捐到社區圖書館。在圖書館架上找到的,很多都是沒有多少溢價的書。假如不是清倉的日子,那些二手書炒家通常都是在圖書館等自己的小朋友時,順便的掃一掃,看看有沒有甚麼好東西。另外,就是理性的問題。請怪我對這兩個字有點執著,因為很多人經常扭曲誤解甚麼叫理性,以為精密計算邏輯思維才是理性。理性其實是簡單的:「只要有目的,而當事人認為自己的目的和手段是相關的,那就是理性。」很多時我們說人家不理性,其實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別人背後目的。回到剛才提出的問題:「明明可以直接將書放上網去賣,賺到盡,為甚麼寧願送到圖書館?」有些捐出書的人(包括我自己)也會這樣回答:「因為家中實在沒有地方了。放到網上賣要等到有人買才寄出一本、兩本,我要等到甚麼時候才可以清空那個書架?新的傢俬下星期就送到了。」明白嗎?當你以為人家目的是賣最高的價錢,但其實別人想要盡快清空書架。所以,未清楚別人面對的條件限制和目的之前,不要動不動就假設別人是「非理性」。還有,為甚麼圖書館不用市場價格出售人家捐出的二手書?我的估計是,圖書館賣二手書,也不是真的為了籌款,而是為了讓這一區的居民,更經常會到圖書館。畢竟,圖書館本身有政府撥款,每年賣二手書的幾千元收入,只是杯水車薪。我見到圖書館每年撥款 KPI ,其實是用有多少人借了多少書去計算。所以,在二手書架旁邊,就是圖書館新購置的書;我自己往往是看完有甚麼二手書,就去看看圖書館有些甚麼新書可以借。這些新書,往往只可以借一個星期,而且不可以續借。再進一步,為甚麼書籍出版商,願意將書放在圖書館借出?當然有不少作者,賣書不是最主要的賺錢方式,有些人是以出書來宣傳自己的電視、電台節目甚至 Podcast 和 YouTube Channel 等,真正賺錢是透過廣告收入。另一邊廂,我也有些時候,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在一星期讀不完,又不可以續借,結果到 Amazon 去買電子書,甚至聲音書。所以,圖書館的那一本,其實也是一種宣傳。可以肯定是,從整個市場生態,反映在美國真的還有不少人仍然會讀紙本書。但電子書的普及,影響的也不只是閱讀的方法和習慣,甚至對市場和社會的轉變,本身也是一個很有趣的題目。各位,以上所講就是我在這個博客最想推廣的「實用經濟學」。如果你認為這裡能夠讓大家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去了解社會現象,希望你會考慮加入成為會員,支持我的工作。當然,港元聯繫匯率等大題目我會講,但真正能夠訓練觀察力的事情,其實每日在我們身邊都發生;一些好像微不足道的事。一理通,百理明,能夠有這種觀察力,才是這個空間最有價值的能力。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道德經》這句話解釋了很多自然和社會現象。之前寫了篇關於結業潮和逆市加租的分析。假如要簡單總結,裡面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每當社會和經濟環境轉變,大多數的結果都會是財富和利益更集中;所以結業潮之下,倒閉的店鋪比例上更多是小店,甚至乎受影響的業主,也集中在那些小業主。」雖然我們偶爾會見到有些歷史悠久的大財團捱不過金融危機,但是對比之下,平均而言小企業、小業主的存活率其實是更低,甚至可以說是非常之低。大業主憑甚麼逆市加租? - by Simon Lee | 利世民 - 利世民 (substack.com)相信大家也有聽過 80/20 的講法?但有沒有想過,為甚麼 80% 的財富,掌握在 20% 的人手上?有人認為是因為財主貪得無厭,巧取豪奪,用財富換取權力,用權力換取更多財富。這種觀念沒有錯,但是大家又有沒有想過,其實 80/20 的分配,也是社會不斷演進,不斷淘汰之後的結果?我知道,這樣講會很容易被人冠以「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惡名;但我只是想回到一開始提到《道德經》的那句說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在寫逆市加租的時候,已經在構想「減租、減人工可以令香港經濟谷底反彈嗎?」當然,這裡聰明的讀者一眼見到,這其實是偽命題,只不過是用來做個引子,吸引大家讀下去。早幾日私底下跟一些朋友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用了一句:「Race to the bottom ,結果也是死路一條。」Race to the bottom 是不少反全球化的左翼社會棟樑愛用的一個形容,尤其是講到企業在世界各地追求更低工資的生產方式,令到工資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環境在變,為了生存,我們必須要作出調節。請不要誤會,我不是叫大家接受減薪,而是希望大家理智分析,究竟有些甚麼因素是我們在個人層面可以控制的,有甚麼因素是我們不能控制,不能改變的。當然,長遠而言世間沒有甚麼因素是一成不變的;正如凱恩斯所講,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真正的問題,不是減租減人工能否令香港從谷底反彈,而是去明白究竟面前世界在正怎樣轉變,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留意,這裡講的是「轉變」而不是「問題」。其實我們正在面對的轉變,其他社會一樣在面對。美國的年輕人抱怨,過去幾十年來,收入增長的幅度追不上租金的升幅;尤其是在大城市,這個現象是更加明顯。我們也見到,因為「文憑量化寬鬆」,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連過去的中產生活也負擔不起。結果出現在日本就是所謂的「低慾望社會」,在中國大陸就是「躺平」,而美國也有 Great Resignation 的講法。另外,短期而言,消費增長放緩,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要縮減成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人手。甚至乎,在當前的環境下,那怕是有盈利的企業,一樣會裁員。我們究竟可以如何自處?以下分享,所講的不只是香港的情況;那怕是生活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也是一樣面對的挑戰。我也可以肯定的說,以下的最終結論,亦應該跟大家明時所聽到的會有點分別。這裡講的是全球,長期的轉變。最後也有一些大家都可以透過改變去做的一些事情。雖然在轉變的過程,有很多事情會令人覺得不安和焦慮,但歷史告訴我們,人類文明進步是不容易倒退的,問題是我們每個人在當中扮演著甚麼角色。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財富的累積和集中,本來就是歷史的常態。但為甚麼過去幾年家族辦公室這個詞彙,忽然被吹噓起來。究竟甚麼是家族辦公室?為甚麼港府近年間對這個概念忽然著迷?其實在政府大張旗鼓說發展甚麼家族辦公室樞紐之前,香港已經有許多財閥家族。十多年前,我離開了任職多年的壹傳媒,在一個因緣際會之下,我為香港一個家族做了一份報告。當年委託我做這份報告的家族,其實沒有告訴我為甚麼他們對做這個專題研究的原因。但他們倒是有一個很具體的要求:「可不可以告訴我們,洛克菲勒家族的基金是如何管理和運作的?」適逢這幾日周凱旋基金會捐了六千萬支援 DSE 的女考生,在社會上也引起了一些關注。今日就趁這個機會,分享我這個布衣平民對財閥家族的觀察。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全港店鋪執笠結業消息關注組」也要改名,有人直覺地認為,低氣壓的香港,容不下半點情緒發洩。在短短的十數日,由這個組的急速冒起,到有人出頭帶風向,說這個群組只是販賣負能量,從一些蛛絲馬跡可以見到,地產黨對這個現象甚為著緊。究竟全港店鋪執笠結業消息關注組的出現,是否一種民粹現象?減租又可否救港?又或者香港真的結業潮又是否新陳代謝?更根本的問題是:香港的經濟,究竟出現了甚麼問題?另外,為何業主憑甚麼逆市加租?
陳茂波 vs 曾俊華

陳茂波 vs 曾俊華

2024-03-0527:16

今年財政預算案後,曾俊華說香港以債渡日不是辦法,陳茂波則反指曾俊華在任內做財政司司長的時候,沒有發展足夠的土地儲備,所以搞到現在這樣。當陳茂波這樣說的時候,我覺得很諷刺。因為陳茂波加入政府的第一個崗位,就是發展局局長;發展局局長的工作就是負責土地供應。陳茂波在 2012 年至 2017 年間負責發展局,日子距離現在也快要十年;而且他是做了頗長的時間。如果說今時今日香港土地夠不夠還要拉回去看之前一任政府的責任,陳茂波自己也是難辭其咎。但是,繼續今天的分享之前,希望大家明白,首先我是對事不對人;我知道很多人一講起陳茂波,只想起劏房、醉駕和誹謗官司等。但這些已經很多人說過了,我不想重複,再者我始終認為,我們希望從政的人比其他人有更高的道德標準,這是很愚蠢的事。反之,我們應該假設他們做每件事都是為了私利,這樣去思考問題,對社會制度的反省才會更加深刻。我也不是特別幫助曾俊華。政府是集體行為,體制內每個人的決定都是環境條件影響下的結果。以下的分享你可以見到,梁振英在任的那幾年,也就是陳茂波出任發展局局長的日子,施政是甚麼,跟之前和之後的政策有甚麼關係,有很多具體政策方面,可以見到政府其實是個轉變得非常緩慢的一個機構。不同的行政長官,最大影響就是怎樣去表達一個概念。林鄭月娥表達一個問題的方法和梁振英表達一個問題的方法可以非常之不同。曾俊華做財政司司長和陳茂波做財政司司長,除了表達同一件事的方法有分別,但決策的本身其實大同小異。還有一點我想補充的就是:假如我是陳茂波,就算要翻舊帳,也不會針對土地供應。我寧願直接指出,曾俊華出任財政司司長的十年,香港開支膨脹的速度增加了多少。當然,我也很明白,其實曾俊華自己也沒有太多的空間去影響開支的增長,因為曾俊華做財政司司長的時候,香港已經進入了被規劃的年代,很多政策是由北京直送。全文 - https://leesimon.substack.com/p/paulchan-vs-johntsang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預算案與凱恩斯

預算案與凱恩斯

2024-03-0108:00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今日進入正題之前,我要感謝徐家健博士。這不是客套話,不是反話,是出自真心的感激。話說,昨日在財政預算案後,見到社會最主要的回應是擔心政府靠借貸渡日。公道講句,其實在財政預算案演辭中,陳茂波講明,政府不會透過舉債來支付經營開支,而發債亦只是限於基建項目。另外,陳茂波也有提到基本法 107 條。我的解讀是,政府很清楚在公共財政上,有些甚麼事情是不能做的,有些甚麼事是迫不得已才做的。關於這方面的討論,在其他地方講過,不贅。但見到大家都意識到「借定唔借,還得到先好借」的道理,就令我想到幾個根本的問題:一,其實在甚麼時候,政府的利益和市民是一致的,甚麼時候是矛盾的?二,政府真的是為了刺激經濟?還是政府希望民眾以為他們做的事情是為了刺激經濟?從而就令到我想到凱恩斯派的主張,也就是所謂的逆周期措施。就在這個時候,我的思想又一如平常般,tangentially 的想到了近年有些人提到的 MMT。MMT 全名是 Modern Monetary Theory ;有些人視之為妖言惑眾,亦有人覺得言之有理。總之,那是一種觀點,甚至乎我會說是一個頗為有趣但不是沒有問題的觀點。有問題,但不代表沒有討論和了解的價值。所以我也想借這個機會拿這個題目出來講;尤其是想講人民幣債這個題目。正如之前所講,香港特區政府知道自己在目前的限制之下,是不可以透過發債來支付經常開支。但是一河之隔的神奇國度,似乎相信只要用自己的貨幣來發債,理論上是可以更進取地透過政府開支來改變社會。想到這裡,已經太夜了,所以就在 Facebook 上隨便留了一句:一覺醒來,就見到徐教授的貼文:Barro 這篇文章,坦白講,我沒有讀過。我只是一個好讀書,但不求甚解的人;這不是虛偽的自謙,是事實。當然,我也不知道徐博士是不是在講我,可能是我自己對號入座。但經他這樣一講,我也到網上找來 Barro 的文章拜讀,獲益匪淺。過去我跟徐博士也有過因為觀點不同,雖然未算是筆戰,但也有單單打打;後來也有同枱食飯,大家說不上是朋友,但也有因為共同利益而合作過。但過去幾年,我離開了行走了那廿幾年的江湖,也趁這段日子,反省自己過去待人處事的態度。今日的我,已經不再纏繞在是非當中,我只想在主流的觀點以外,讓讀者有多一個選擇。既然自己是非主流,也必然明白有人不認同自己的觀點;假如我講的話,寫的內容,事實上有錯,我願意接受糾正。觀點有不周全的,也很樂意了解別人的立場。可能有人覺得,沒有博士、專家的銜頭,就沒有資格公開發表觀點的話。我明白這種想法,也很尊敬那些能夠苦心鑽研一種學問的人。但我覺得,自己其實更似一個收藏者,我收藏的是不同範疇的不同觀點,這裡只不過是陳列收藏品,跟同樣有各種興趣的朋友觀摩學習。至於經濟學,我是真心認為這是可以有廣泛應用的學問,亦很欣賞這一門學問的研究和思考方法。我知道自己過去曾經有意,無意地,得罪了不少人;有時甚至連得罪了誰,自己也不知。甚至說不定近來也有得罪人,也不排除未來亦一樣會。假如自己曾經講過一些話,令人感到不舒服,我也在此道歉。但我也知道,講過我話收不回來,所以如果有人仍然放不下的話,我也得接受這因果業力。至於未來,我也要提醒自己,盡量對事不對人。這不是怕事,只不過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幾年我也悟到了一個很簡單的做人道理:遇到,見到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首先要提醒自己,不要對別人做同樣的事。總之,今天的我,己經無意別人爭些甚麼;歡迎任何提點,讓我擴闊眼界。閒話就此打住。以下就是今日的正題,講講甚麼是凱恩斯派?以及跟香港有甚麼關係。由於篇幅太長,MMT 和人民幣債的分享,就留到周末。
唔經唔覺,蘋果案審訊已經去到第三十三日。尋日案情講到,陳沛敏以及一眾同事,決定最後一日要印一百萬份。睇到呢度,我更加敬佩阿敏;當時佢已經被捕,但仍然堅守到最後一刻;嗱,呢啲就真係「留低係需要勇氣」喇。其他堅守到最後一刻嘅各位同事,我都認為係大仁大義。畢竟當時已經人人自危,佢哋仍然願意出埋最後一份紙,個份勇氣真係都唔容易。我同其他同事,從前都未必好好朋友,依家就更加流散世界各地,但我都好希望有一日大家可以有機會再會。案情審咗咁多日,我嘅感覺係,幾個法官同主控官,不但無令香港人覺得受審嘅人有罪,反而令我哋更加懷念過去嘅香港;亦同時因為呢次審訊,畀更多人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欣賞蘋果日報呢間公司。肥佬黎係一個好鍾意試新嘢嘅人,但同時佢亦好識得點樣去建立一個機構。你睇,蘋果可以運作到最後一刻,絕對可以稱得上臨危不亂。對比下,呢個特區政府連搞一場足球友誼賽,放個心心汽球一都可以鬧出國際笑話;兩者,根本就係兩個層次嘅存在。 常言道,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 。蘋果又好,壹傳媒又好,都係有自己好獨特嘅文化;而呢個文化,亦都係令一個機構有生命力嘅原因。肥佬黎點解受審?早兩日,有人話去我個 Facebook Page 留言,話佢「懷壁其罪」;呢個形容真係妙。北京對肥佬黎嘅指控,唔單係因為佢做過啲乜,更加係因為佢有創造文化嘅能力。香港當然都有其他人識做生意,但好似肥佬黎咁有覺悟,甘願冒呢個險去為香港講出真正香港人嘅聲音,肥佬算係係極少數。佢成日都話:「共產黨有乜好驚呀?」呢個亦先至係佢受審嘅原因。共產黨最想你信,佢哋無所不能。假如你唔信,佢就無所不用其極,要你怕。我可以大膽講,香港班生意人,佢哋唔係信共產黨,而係怕共產黨,怕出聲,怕會槍打出頭鳥。共產黨依家要堆砌嘅罪名,係勾結外國勢力,即係小粉紅口中嘅「漢奸」。呢個罪名當然砌生豬肉喇。請容許我講遠少少,小粉紅,佢哋粉紅色嘅腦袋,係充滿矛盾;呢班人心底裡呢先至係最崇洋媚外,對真正嘅中華文化,又係知啲唔知啲;雖然成日把滿口仁義禮智信,但行為上就不仁不義無禮失智失信。認識黎智英嘅人就知,雖然佢唔係大中華膠,但佢亦一啲唔仇恨中華文化,甚至從來無掩飾過自己出生於饑荒中嘅中國大陸;佢亦唔會唔識扮識,唔會扮信共產黨,唔會扮忠誠。究竟肥佬黎係一個點嘅人?佢第一個身份係「被政治耽誤咗嘅生意人」;佢第二個身份係一個基督徒;第三個身份,係一個香港人。當肥佬黎決志成為一個基督徒,佢會用自己嘅心靈智慧,去做一個教徒,去明白教義,去實踐基督嘅精神。我知道佢無怪教區同教會;佢係因為耶穌而信上帝,而唔係因為教會而信上帝。但黎智英最重要嘅身份,係一個香港人。佢心目中嘅香港,唔係單純地域上嘅概念,而係一個畀咗佢生命嘅空間;連佢自己都話,無香港畀佢嘅自由,就唔會有黎智英。諗返轉頭,八九六四之後,佢本來可以選擇走;唔係咩?當時共產黨已經露出真面目,甚至迫佢放棄 Giordano ,但佢好從容不迫咁就決定將成間公司賣咗佢,頭也不回,而且仲要將所有資金投入去創辦蘋果。搞蘋果,你估實賺㗎?!香港地,你估搞傳媒唔會得罪人呀?!我開個 Facebook page 都有 haters 喇!當年佢真係可以唔需要搞蘋果,甚至唔需要留低,但佢一早做咗呢個決定。 留低嘅人,當然唔單止黎智英,仲有其他同事,其他香港人。今次受審嘅,亦唔單止黎智英,仲有其他同事。甚至我會話,整個香港,其實都一樣係被告,一齊受審。當然,藍朋友仍然會堅持:「妖,你哋唔搞共產黨,佢哋又點會搞你?你哋唔搞共產黨,香港咁無事囉。」妖,真係咁?你睇吓啲外資?點解會雞咁腳咁走嘅?你睇大陸啲富豪,佢哋會唔會更了解大陸個套潛規則?你睇佢哋咪一樣走? 香港班有錢佬要扮愛國,因為佢哋貪圖家族嘅財富同地位;但如果香港唔再係從前個種獨特嘅狀態,呢班人仲憑乜嘢去保住自己嘅身家性命財產?佢哋以為,只要自己仍然有利用價值,共產黨就會畀佢哋繼續以香港豪族嘅身份,繼續享盡榮華富貴。問題係,佢哋知唔知自己其實已經無乜利用價值?嗱,都咪話我唔好心提醒吓佢哋:「唔好以為你有利用價值;你哋嘅影響力,你哋嘅財富,對中共來講根本就係威脅。」中共眼中,香港一早唔再有利用價值。佢哋早就想幾多個金融中心,然後返去從前嘅封關鎖國,入面有自己嘅內循環,同時又可以控制埋周邊嘅外循環,亦即係藍朋友小粉紅成日講,所謂嘅好大盤棋。講到尾,北京根本只係想繼續統治,想同一班人嘅子孫,可以唔無憂無慮到公卿。試問呢種心態之下,香港對佢哋仲有乜嘢利用價值?香港班豪族,最多就係同啲中共高層,花天酒地,有錢大家搵。但依家佢哋唔識自己去尋歡咩?有錢,佢哋唔識搵咩?究竟係邊啲人仲停留響七、八十年代嘅思想呢?甚至乎香港班獻世派、官員等等,全部都冇利用價值;依家香港已經係警察社會,武官執政,佢哋唔係咁都睇唔明吓嘛?其實依家香港有邊個心底裡唔愁?有邊個心底裡唔驚?有邊個心底裡唔躁鬱?唯一分別係,有啲人堅持,唔會自欺欺人,寧願唔出聲,都唔想扮一切正常無事。但有啲人就可能已經呃人呃自己呃到連真假都唔識分。由呢班唔能夠面對現實嘅人執政,就係香港過去幾年最大嘅變化。未來嘅歷史,會咁樣紀錄呢個城市,呢段日子:「香港嘅統治階級,用一個又一個嘅大話,去掩飾佢哋嘅過失。最初就滅絕晒所有講香港人嘅心聲,直到無人夠膽出聲,就迫所有人跟佢個套台詞;講一次唔夠,就講一百次;你唔信,就要你驚,驚到極點,就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成為新嘅粉紅,對外面充滿仇恨。」所以,選擇留低嘅每一個香港人,請保持內心嘅善良,對自己對別人都一樣。另外,要記住保持內心對是非黑白嘅判斷,保持對美嘅追求。雖然我哋嘅空間越來越夾窄,越來越令人感到局促不安,但我哋嘅內心世界,永遠都係屬於自己嘅。善護念。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早兩日在一個 WhatsApp Group 裡面,有位好朋友傳來了一張網上的貼圖,就 HKTVmall 拖欠商戶的貨款。這個 WhatsApp Group ,平時只是討論中年男人的心聲,但有時也會講講經濟和金錢的問題;朋友傳來 HKTVmall 苦主群的貼圖時,我們剛剛在討論香港近來的經濟景氣。聽罷,我也不以為然;直到見到網上越來越多人講,才開始感到有點好奇⋯⋯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據新聞報道,由於紅色小巴牌價暴跌,銀行向車主 call loan。我見不少人都感到大快人心。一來,是香港人對社會中各種尋租者感到不滿;覺得這些飽食終日的二代、三代終於也有這麼的一天。二來,新聞也有提到潮聯公共小巴也有車主受牽連。新聞報道以外,我還有幾個觀察和疑問:
幾個星期前,港聲你聽的例會上,我問各位團員有沒有聽過「科目三」。當時,我們隊員沒有人聽過「科目三」,但其實那亦是很正常的事。畢竟,我們沒有人用抖音和 TikTok 。其實我也只不過是那天之前,在 Threads 上面見到「科目三」這個詞語。記憶中好像是見到一位台灣綠營的支持者的貼文,但其實他也沒有講明「科目三」是甚麼;只不過是我對新的用語通常都很有興趣,所以才上網搜尋一下。知道了是甚麼一回事就算,也沒有再深究下去。想不到在幾個星期後,科目三終於跟香港拉上了關係,甚至乎成為了國際的話題。最初,網上流傳一間傳統名校男生表演「科目三」的短片;很多回應都指這個城市淪陷了。然後就是 Avantgardey 「跳錯舞」事件。這兩天我又見到好像在新加坡也有人說「科目三」是文化入侵,新加坡的下一代都受到「阿中」的洗腦。先此聲明,我對舞蹈一竅不通;我只知道任何表演,成功的首要條件是能夠令旁人注目。至於旁觀者有甚麼感受,表演有沒有帶出甚麼訊息,那就是每個人的主觀感受,每個人都有喜惡的評價,但談不上對錯。甚至乎可以大膽講,後現代的藝術如果沒有爭議,那就不是藝術。科目三事件之前,我也有在 America’s Got Talent 上見識過 Avantgardey 的演出。我的感覺是,這個舞團有獨特的風格,帶點誇張的幽默感。從她們後來的發展,也可以見到她們懂得捕捉得到這個年代竄紅的方法。AGT 是個不容易上的節目,能夠在上面表演幾分鐘,幾乎是成名的捷徑。為甚麼那麼懂得經營的 Avantgardey 來到香港,卻惹來如此這般的小風波?我見有分析說,日本人有不少根本不知道香港和中國的分別?甚至有人說,外面世界的人會仍然以為香港的代表人物是 Jackie Chan 。所以,香港人還是不要將自己看得太高。對不起,這種講法,跟我的經歷明顯有點落差。至少在美國,我接觸過的人,一講到香港,他們都必然首先想到 2019 年;不少我認識的朋友,也會關心黎智英的近況。日本人就是未必很了解香港的每一件事,但未至於會不懂得分香港和中國香港。當然,他們未必會知道,原來成龍已經在香港人心目中淪為笑話。甚至乎,我可以大膽講,從外面的世界看,香港和中國香港的分別,其實是非常明顯。真正問題是,外面世界的人,意識不到香港人對中國大陸文化如此抗拒。設身處地地去想,就算知道香港人 2019 年的抗爭,最多也會想到那場運動是針對中共和香港政府,外面的人絕不會意識到,香港人除了被剝奪政治上應有的權利,原來連自身的文化也受到威脅。過去兩、三年,尤其是疫情後,世界各地其實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中共的威脅,例如孔子學院、 TikTok 等文化侵略;但至今社會主流仍然視 TikTok 為「品味的問題」。TikTok 也很懂得運用美國的少數族裔,挑撥社會上一直存在的矛盾 ,為自己在道德高地上建立了一個防守線。我有些在智庫的朋友問我,該如何處理 TikTok 相關的問題:「應該立法禁止使用 TikTok 嗎?」美國作為一個「有規有矩」的法治之區,原則上任何政策都應該一視同仁。假如要企業公開與中共和中國政府的關係,我認為所有企業都受相關的限制,不只是 ByteDance 。但我也加了一句:「沒有中共祝福的企業,又怎可能像 ByteDance 那樣坐大?」另外,任何關於資訊安全的問題,也應該一視同仁。對美國企業如是,對中國大陸企業亦如是。TikTok 如果跟中共有甚麼不能公開的關係,它是絕對沒有可能像其他企業一樣滿足技術上的合規。總之,我寧願讓 TikTok 繼續多一陣子,也不想扭曲法治和公平的原則,特事特辦;否則,美國也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跟神奇國度一般的無法無天。順帶一提,美國的科技公司在政治遊說花的資源不少。早幾年的華為到現在的 TikTok ,亦有嘗試過用錢去買人脈做遊說,但最終只有很少公司願意接受委託,而成效亦不明顯。最主要原因是在政治遊說這個行業,早就被美國的大企業買下了,大家亦不用太擔心中資可以有機可乘;中資的錢再多,也不會多得過在美國的這些跨國巨無霸。回到香港,香港的文化在小紅書上被詆毀,被特區政府壓迫,我明白大家一定會感到不安,但有一點希望大家記住,在外人眼中,香港之所以與別不同,原因就是我們的多元和 cosmopolitan ;cosmopolitan 的意思,不只是國際化,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同時有多個身份而沒有違和感。人家不知道香港人是如此抗拒中國大陸的文化;因為在他們眼中,文化和政治雖然有關係,但沒有想到像中共那樣,會將文化變成外宣,將文化武器化。現在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怎樣告訴人家:一,不論是對內抑或對外,中共是如何將文化變成統治的工具;二,香港文化是如何被壓迫,被消失;例如最近香港的話劇創作,是如何被封殺;三,最重要是,甚麼才是真正香港人的文化Avantgardey 在科目三事件後,立即補回一條許冠傑的《打雀英雄傳》;其實這一個回應,我自己覺得甚為「高章」,也很禮貌。當然,也有網民仍然覺得不能「收貨」,覺得這種「成龍式」的肢體語言,代表不了香港。平情而論,作為一個也在經營自媒體平台的人,假如我「被出征」,應該做不到像 Avantgardey 那樣大方的處理。只不過是幾天前,我才在自己的 Facebook 專頁上留言:「中國網民所到之處,只會令當地人更加珍惜、嚮往文明、和平以及人與人之間嘅尊重。」香港網民的行為,令我擔心,是不是有些香港人在不知不覺間,變了我們心目中最厭惡的那種模樣。雖然很多讀者說,聽我經常這樣警告,開始感到煩厭,但我希望大家明白,仇恨就像病毒一樣,是不分種族和膚色,它可以感染到小粉紅,也可以感染香港人。香港人要告訴全世界,我們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而我們的文化仍然有生命力。與其將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反駁」,倒不如創作更多能夠感動到世人的作品。不要忘記,人家 Avantgardey 其實也只不過是 2022 年才成立的業餘組織,隊員大多數來自同一間高中。既然人家做得到的,香港人也應該做得到,對嗎?我不是說香港人也要組織自己的舞團,又或者創造我們的舞步,但如果我們沒有甚麼可以代表香港人的文化符號,又憑甚麼去怪人家跳「科目三」,又或者扮演 Jackie Chan ?香港人,若然不想被別人同化,首先要有真正的自信。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自由與平等

自由與平等

2024-02-1500:50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今天除了講民族主義之外,更加會涉及到不同意識形態的簡介,包括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保守主義等等。
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媿其家室,出則媿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則狗惡也。欲得良狗,則家貧無以。於是還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有以求良狗,狗良則數得獸矣。田獵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呂氏春秋.貴當》【粗粗地翻譯】齊國有個很喜歡狩獵的人,每日在田野裡等待獵物但甚麼都得不到;被家人看不起,鄰里也在說三道四。反省過自己的問題後,這位齊人的結論是:「自己養的那條獵犬不中用。」但買一頭好的獵犬,要花好多錢;於是齊人就去好好耕耘,耕耘就有錢,有錢就可以買到好的獵犬,有好的獵犬,狩獵時捕獲的獵物也多過其他人。其實不只是狩獵,世界種種事情道理都是一樣。「曠日持久」這個成語大家應該有聽過吧?原來除了《呂氏春秋》,《戰國策》裡面也有用到;這句話應該是先秦時代很流行的一句吧?但今日想講的,是以上這個小故事當中的大道理;就正如這段文字最後的五個字所謂:「百事也盡然。」由個人理財到治理一個國家的經濟,都是同一個道理。01,《呂氏春秋》最後可以說是「畫公仔畫出腸」;這段文字想講的,當然不是齊人,也不是狩獵,而是治國的原則。國家想強大嗎?不想被人看不起嗎?首先要做的,不是追求人有我有我虛榮,而是要回到最基本的事情上。02,傳統社會的價值是務農,所以《呂氏春秋》這個小故事就說齊人務農。其實在先秦時期,齊國的經濟應該是相對多元,也是因為多元經濟,所以才有稱霸的歷史。齊、趙等國,當時透過批出天然資源專營權,不但理順貴族和君主的利益關係,也直接鼓勵了工商百業的發展。03,但在西邊的秦國,當時連最基本的人力資源也嚴重缺乏;最初就以分配土地來吸引流民。後來,移入的人口就不只是貧農,而是多少有點技能的知識份子。這才是「齊人有好獵者」裡面「良狗」所比喻的對象。04,讀古文,其實可以很有趣;尤其是當你用現代人的眼光去了解過去的世界,更加會發現,太陽之下原來真的無新事。05,近半年來,美元匯率急升,各種資產價格同時插水式下跌。兩個現象,其實二而為一。但偏偏又百物騰貴,令不少人心目中都有個疑問:「究竟買啲乜可以保值。」之前也有講過,通脹之下,唯一贏家,重點不是買了甚麼,而是借了多少。對一般人而言,可以借最多錢的方法,就是房地產。所以從表面上看,通脹下好像持有物業就可以跑贏大市,但其實讓這些人賺錢的真正原因是槓桿。06,「唔係要借到盡呀?」在外面公開平台,大多數人都只是想要個簡單的答案;叫人不要用消費和投機的心態去看待理財,聽得明的人,恐怕是少數。其實講完又講的一句就是:「槓桿的大前提,是有個支點;在財務的角度,槓桿的支點是現金流。」07,回到「齊人有好獵者」的故事,那個支點是甚麼?是獵犬嗎?不是,是「疾耕」,也就是種田賺取穩定回報。08,「我層樓自住㗎喎,何來現金流?」第一年讀經濟學的時候,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代價」。代價是甚麼?教科書有講,不贅。但自住的物業,其實也是可以租出去;你不租出去自住,背後其實還是有價值的。在經濟學上,這個價值叫 imputed rent 。沒有現金流,不代表沒有回報;兩件事要分開去看。這是理性思維的基本功。09,「即係唔租出去都有價值?」無錯,但是銀行總不可以因為你「自我感覺良好」而批出貸款,所以你必須要有收入;有收入,你才有槓桿。以物業做抵押,那反而是次要。在美國,正常情況是先申請按揭,然後拿著那份預先批核的同意書,業主才願意跟買家討價還價。10,在香港,主流的觀念卻以為:「因磚頭有價銀行自然願意放款。」這種想法其實並不完全正確,因為如果循這個邏輯去思考,甚麼「呼吸 plan」也不是甚麼問題,反正有磚頭嘛。但從銀行的角度,貸款有利可圖,不是因為最終可以收到磚頭,而是賺到利息。11,說到這裡,聰明的你應該聽得出,為何我很不願意去回答那些只是關於未來價格走勢的問題。理財又好,治國又好,管一間公司又好,甚至是打獵又好,最重要是甚麼?最重要,是分清楚那些因素在自己的控制之內,那些因素完全不在人力控制範圍之內。12,「好易嗟⋯⋯」可控與不可控的界線,其實不斷在變。我經常說理想和現實有距離,但是有些人卻不斷地將不可控的事,變得可控;可控,就是有選擇,有選擇,就是有自由。13,另一邊廂,有些人卻自欺欺人。「邊個邊個話樓價長遠會升喎,買喇。」持有這種想法的人,就連預測的道德責任也推卸到別人身上,又憑甚麼去改變那可控與不可控的界線?14,可能有人會認為我太過執著。反正只要答案正確就是。嗯,以結果為目標,不是嗎?過程和結果,究竟那個更重要?我會說兩者都重要,right for the wrong reason 那只是好運;因為好運而成功者,只是極少數。大多數靠運氣的人,就有如好獵的齊人一樣,日日等運到,是為「曠日持久」。15,所以再講一次,那怕是已經有樓收租,有股票收息,但如果可以工作的話,多一份收入,必然勝過少一份收入。可以選擇工作,總勝過因沒有選擇,為生活而工作。16,很多人聽到我勸告大家不要退休,第一件事就是想到自己要被迫去工作;但那可不是我的意思。叫人工作,那不等於叫人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事實是,很多人根本沒有「喜歡做的事」。17,香港的成長環境和過程,很多事情,看似沒有選擇。但其實是很多人為了逃避責任,選擇了「不選擇」。對不少人來講,選擇是負累。因為有選擇就有代價,有代價就有可能得不償失;得不償失,就是錯。很多人不會去想增加選項,反而希望不用去作出決定。因為沒有選擇,那怕結果如何不濟,最終也不是自己的責任。這種思想方式,無疑是非理性的;偏偏很多人卻是被如此塑造出來。18,「獨立思考」這四個字,很多人都會掛在口邊,但是到了真的要獨立思考的時候,功夫就失靈了。人云亦云是容易的,講些大家想聽的說話,也不會太難。19,我最多也只可以安慰那些外面的人:「現實是殘酷的。」但很可惜,現實不理會任何人的感受。有些人想見到現實是殘酷的,那是因為他們寧願「選擇不選擇」。20,「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這句說話,不是要來評斷別人,而是要來警惕自己。假如自己有朝一日「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媿其家室,出則媿其知友州里」,記得提醒自己:「條路自己揀,仆街唔好喊。」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救市經濟學

救市經濟學

2024-02-0802:17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在早兩個星期就已經有傳聞指,中國大陸將會設立一個兩萬億的平准基金;在沒有任何實質的事情出來之前,又已經再傳出說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一次救市行動,還召見了中國大陸的財金監管官員,尤其是中證監的負責人。看到這些新聞,其實我也有一個疑問,究竟叫監管機構出來,是可以怎樣救市呢?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很多網絡上的評論都有問:「為甚麼中國政府到現在都不減息、降準去振興資產市場呢?」今天其實就是想逐一解答這些問題。還有一點就是之前我也講過,中國大陸其實現在走的方向,類似當年日本在經濟泡沫爆破之後;政府將會大幅增加負債,以填補金融系統的財政黑洞。但這個做法不代表最終可以令到市場恢復正常。以日本的例子,就經歷了一個非常漫長的迷失,有人說是迷失二十年,有人說是迷失三十年。究竟這個所謂的迷失是甚麼呢?之前在不同的分享也有提及過,但似乎有一點有一位讀者特別不明白,想我詳細解釋。就是為何說,當政府發債的速度快過市場能夠吸納、快過銀行能夠借錢出去的速度的時候,就會導致有日本式的通縮。究竟這是什麼一回事呢?我也會今天一次過解答。
去!美元化!

去!美元化!

2024-01-2701:41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我最近聽了一個 Podcast,被訪問的嘉賓好像很了解中國,大談中國計劃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將所謂的「去美元化」講到是甚麼國家安全,甚麼戰略性舉措。當然,這種論點也不是第一次聽到,而每次我都有同樣的疑問:「為甚麼至今仍然有那麼多人相信,只要是中共想做的事,最終都一定會做得到?」或許,那位被訪問的,對中國有一定的了解,但我有理由相信她不太了解貨幣是如何運作的。有些我們每日都用的東西,例如錢,很多人其實不了解它們是怎樣運作的。今日我希望用一個簡單的比喻,讓大家明白到甚麼是錢?為甚麼會出現國際交易貨幣?為甚麼有些國家想去美元化?藍朋友、小粉紅,甚至到很多其他人,直覺會說是因為神奇國度的官員怕被制裁;但今日我想大家可以有多一個角度去了解這個問題。最後,因為昨天講經濟學族譜時忘記了講甚麼是制度經濟學派和公共選擇學派,今日順便用這個例子,蜻蜓點水式的講兩句。
粉紅法律奇觀

粉紅法律奇觀

2024-01-2403:39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關於小粉紅對法律的奇異觀念。相信大家已經在網上看到,有幾位小粉紅大鬧英國;話說有一位鋼琴表演者,原本只是拍攝自己在彈琴,然後有幾個小粉紅走進鏡頭,要求人家刪除影片,被聲稱侵犯了他們的肖像權和隱私權。當然,我們可以像某些人那樣,情緒化發洩,但這件事其實反映也了這幾個小粉紅對法律「即興」的解釋。很多人對法律,往往是基於一些道聽途說得來的零碎的概念,甚至乎只是按字面去理解,無限延伸地自我想象的概念。這幾個小粉紅,很可能曾經聽過私隱這個概念,然後當他們想要別人刪除錄影片段的時候,就搬出這個好像堂而皇之的理由。我夠膽講,他們幾個在中國大陸,不會那麼強調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正面一點去想,可能他們真的相信,在英國人權是得到保障,包括了他們想像出來的所謂的肖像權和隱私。另一個相關的話題,就是很多人忽然間才發現,由今個月底開始,大陸法院有關債務的判決,也可以經由香港的法院執行。其實這個所謂的協議,早在去年底已經簽訂。香港只有很少的傳媒報道。官方的講法是,這個《內地與香港判決互認安排》,既是一國兩制的優勢,又可以「簡單、易明、清晰、有效地」讓當事人追討金錢或權益,「省卻漫長又複雜的審訊過程 」。很多人戲稱這是「資產送中」。但我認為這不僅僅是資產問題,更讓人擔憂的是,為甚麼大家對此如此憂心?將這兩個事件放在一起,今日討論的不僅是幾個小粉紅在英國的野蠻行為,更重要的是要問:「為甚麼神奇國度的法律觀念總是讓人有種窒息的感覺?」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昨天我在直播的時候其實都有提到,「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之路」這個說法,令我非常之不安。我甚至直覺地認為,不是因為股市下跌而令到北京緊張起來,而是反過來想,是因為北京有這個說法,才導致市場下跌。換句話說,近來表現疲弱的股市,只是反映了未來可能發生的衝擊。問題就是,北京為甚麼在這個時候要推動這個議題?
話說我見國際能源組織最新嘅報告,話非油組國嘅原油產出量,已經超過油組國加俄羅斯;其實呢個現象有好重要嘅符號意義。當我諗到要點樣去講呢個題目嘅時候,我就諗不如借用 Daniel Yergin 本 The Quest 去講呢個題目。The Quest 嘅第一章,一開始講嘅,就係蘇聯解體。近來又見大家咁鍾意聽啲有歷史意味嘅演說,今個星期不如就由戈爾巴喬夫 1991 年聖誕節嘅下野演說開始。從戈爾巴喬夫嘅主觀角度去睇,當年歷史關鍵時刻,究竟發生咗啲乜嘢事?親愛嘅同志、各位市民,由於新形勢嘅出現,獨立國家聯邦嘅成立(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我宣布我辭去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嘅總統一職。我作出呢個決定,係出於原則上嘅考慮。我堅定支持各個共和國嘅主權、自治,但同時我亦都堅持聯邦嘅團結同統一。但事與願違;支持分裂國家同政府嘅政治勢力佔咗上風,而我個人係無法同意呢種主張。阿拉木圖會議(Alma-Ata Protocol)嘅決議,亦都無改變到我對呢個問題嘅立場。此外,我認為咁重大嘅決定,應該要由返畀人民去表達佢哋嘅意願。話雖如此,我仍然會繼續盡我所能,令呢個協議能夠帶真正社會和諧,並擺脫目前嘅危機,繼續推動改革進程。作為蘇聯總統最後一次向大家發言,我認為有必要表達我對自從 1985 年以來我哋走過嘅路嘅反省;特別係當中有好多矛盾、膚淺以及主觀嘅評價。響命運嘅安排之下,當我成為國家領導人嘅時候,呢個國家已經明顯唔係咁妥當。我哋擁有好豐富嘅一切:土地、石油、天然氣,以及各種其他自然資源,而上帝亦賜予我哋大量嘅人才,偏偏我哋嘅生活卻遠遠不及發達國家,而且愈來愈落後。原因昭然若揭:嗰個乜都要插隻手落去嘅官僚制度窒息咗我哋嘅社會,乜都要為意識形態服務咁梗係死路一條,再加上軍備競賽嘅沉重負擔。呢個政府已經到達咗佢能力嘅極限。我哋試咗一啲小修小補嘅局部改革,而且試咗好多次,但係每次都係失敗收場。國家走入迷失;我哋唔可以繼續咁樣生活落去,一切都需要徹底改變。亦因為係咁,我從來冇後悔過,一次都冇;我冇用自己作為蘇維埃總書記嘅職位,令自己好似一個沙皇咁,統治幾年就算。我認為咁樣做係不負責任同不道德嘅。我意識到喺我哋嘅社會,展開一場咁大規模嘅改革係非常困難,甚至係冒險嘅事。直到今日,我仍然深信從歷史嘅角度,由 1985年春天開始嘅民主改革係正確嘅。但改革一個國家,想由根本咁去改變世界,過程比預期中要複雜得多。但我哋所做過嘅事情理應得到合理嘅評價。社會得到自由,從政治同精神嘅束縛解放出來,呢個係我哋至今仍然未完全明白到嘅成就,就係因為我哋未學識點樣去運用呢一份自由。但呢個咁具歷史意義嘅工作已經完成。剝奪呢個國家成功同繁榮機會嘅極權制度已經被取締。呢個係民主變革嘅道路上最大嘅突破。選舉嘅自由、新聞自由、宗教自由、代議政制、多黨制等已經近在眼前,人權亦都被確認成為是至高無上嘅原則。我哋已經開始邁向多元化嘅經濟,各種形式嘅產權逐漸建立起來;農地改革數將以百萬畝嘅土地交返畀人民,農業復甦,自耕農重現。生產者嘅各種經濟權利亦漸漸得到合法保障,企業家精神、股份制、私有化正迅速增長。喺將經濟模式轉向市場主導嘅同時,重要嘅係記住,呢啲一切轉變都係為咁每一個個體,但喺這個艱難時期,我哋亦都要關注社會保障,尤其係對老人家同細路仔。我哋生活喺一個新嘅世界。冷戰已經結束,軍備競賽已經停止,亦都停止咗扭曲咗我哋嘅經濟、集體嘅感受同道德嘅瘋狂軍事化,解除咗世界大戰嘅威脅。我要再次強調,喺過渡時期,我已經做咗一切去確保核武器嘅係受到控制。我哋開啟咗走向世界嘅大門,放棄干預人民私事,停止派遣部隊越過國界,結果係換來世界社會嘅信任、團結同尊重。我哋呢個國家不同民族嘅人民,獲咗真正自決嘅自由,可以選擇自己嘅生活模式。尋求民主改革成為一個新嘅多民族國家嘅過程,將我哋帶到簽訂一個新嘅聯邦協議。以上所提到嘅變化背後其實有係沉重嘅壓力,係經過激烈嘅矛盾掙扎,先至可以從舊有、過時嘅對抗力量嘅手中爭取得到。舊嘅體制崩潰咗,但新體制未能及時開始運作,目前嘅社會危機更加嚴重。今年八月嘅政變將整體危機推到極限。呢場危機製造最大嘅裂痕,係可能會令到國家解體;而今日,我仍然擔心嘅我哋嘅人民會失去作為一個偉大國家嘅公民身份,後果對每個人來講都可以係非常嚴重。我認為保留過去幾年嘅民主進程非常重要;呢啲成就係用我哋整個歷史嘅苦難、我哋悲慘嘅經歷嚟換取嘅。喺任何情況下,不論任何原因都唔應該放棄,否則我哋只會埋葬咗對未來美好嘅一切期望。我好坦白同直接咁同大家講,呢啲係我嘅道德責任。今日我想對所有支持國家創新政策、參與實施民主改革嘅人民表達我嘅感激;多謝每位政治家、政治及公眾人物,以及海外嘅數以百萬計,認同並且支持我哋理念嘅人,一直以來嘅諒解同支持,並且願意開始同我哋真誠合作。我帶著憂慮,但亦帶著希望同信念咁離開我嘅職位。我信任你哋嘅智慧同精神力量。我哋係一個偉大文明嘅繼承者,而呢個文明能否重生成為一個新嘅、現代嘅、有尊嚴嘅社會,就視乎我哋每個人今後嘅作為。我衷心感激每一位多年來為咗正義而同我並肩作戰嘅戰友;過去有啲錯誤的確可以避免,有啲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但我堅信,遲早我哋共同嘅努力會開花結果,我哋嘅民族將會係一個繁榮同民主嘅社會。我祝願各位一切順利。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以下呢篇「漢服之亂」,其實係舊年三月嘅一篇文章 / Podcast ;見呢排又有人著漢服周街走,唔爭在我又攞啲舊文周街貼。你會唔會見到有英國人要著到好似十六世紀嘅人咁樣?唔會吖嘛。點解?因為咁做真係無意思。真正文化自信,首先係:「唔需要去證明啲乜嘢。」所謂嘅西裝,係咪英國人發明?唔知,亦唔會有人成日掛響口邊。我相信全世界對時裝嘅睇法都一樣:「你鐘意點著,絕對係你嘅自由;但笑你戇鳩,亦都係我嘅言論自由。」所謂漢服之亂,請容許我坦白咁講:「絕對係戇鳩。」可能有人會話:「日本人都著和服;蘇格蘭男人著裙添。點解我哋唔可以著漢服?」可以,如果係一個自然自發嘅現象。但目前呢個所謂漢服,其實只係一班人為咁畀人見到自己好愛國愛黨,唔知可以做啲乜,唯有做到出面嘅政治表演。再講,歷史上究竟有冇出現過所謂嘅「漢服」?可以大膽講,元、明、清呢幾個時代,大多數人嘅穿著都應該有唔少轉變;尤其係上層社會。而依家班人所謂嘅漢服,有理由相信係幻想中嘅明代嘅服裝(圖二:明代墓穴嘅壁畫;發現地點:山西大同),你見到好似做大戲咁嘅漢服,應該都係諗多咗。最後,乜中華人民共和國得漢人咩?其他例如維吾爾族、藏族,係唔係一樣可以發揚光大佢哋嘅文化、生活風俗同宗教信仰?講落去,只會發現更多不方便嘅真相。其實,我都唔想畀人以為,我成日就只會針對某個神奇國度。但事實就係呢個社會,呢個政權,實在有太多不能自圖其說嘅地方。今時今日所謂中華文化咁「濕滯」,我相信其中一個原因係:好多人都覺得現代化就等於西化。甚至我身邊嘅朋友都係咁諗。呢個深入民心嘅諗法,亦解釋咗點解神奇國度到今時今日仍然不斷強調要現代化,但唔要西化。百幾年前,又係中學為體,洋學為用,結果係唔湯唔水,原地踏步。究竟乜嘢係現代化?船堅炮利?2025 自主研發?佢哋就係到今日都仍然覺得,現代化,就係物質上嘅滿足。中國人對外面嘅世界,過去幾百年文學、哲學等範疇嘅進步,一概不聞不問。每每講到呢個話題,佢哋劈頭第一句就話:「西方個套有好多問題,我哋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又或者:「西方好叻咩?殖民呀,帝國時代呀,呢啲就係佢哋野蠻嘅行為同歷史嘅血跡。」外族即夷狄,係次等文化,呢種心態,基本上解釋咗點解神奇國度自十六世紀就開始大落後。甚至到廿一世紀,仍然係乜都都要分東方西方;好似西方嘅嘢有問題,所以東方嘅就係答案。呢個咁嚴重嘅邏輯錯誤,呢種偽二元對立,究竟幾時先至可以收皮?究竟乜嘢係「西方個套」?乜西方得一套咩?東方,又係唔係得一套?文學、哲學、甚至美學等,以上所講嘅呢啲綜合就成為文化、人文素養;,就一定隨時代發展而變。廿一世紀嘅生活,自然有有廿一世紀嘅文化同習俗。所謂嘅西方東方分別,只不過係人家有不斷進步,而你就固步自封。唔通夾硬去著十六世紀嘅裝飾,去用十六世紀嘅思維價值觀,就代表忠於傳統?其實佢哋呢啲無內涵嘅行為,只係用行動說明再之反證:「原來呢個地方嘅人,佢哋嘅人文素養,原來真係幾百年來都無進步過。」另一個反映中華文化無法現代化嘅現象,就係過去百幾年,呢個地方上面嘅政權,精英同知識份子,都無辦法建立出一個有貫穿力嘅「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百幾年前尚且有個構想要「五族共和」,但百幾年後就就淪為漢民族至上主義。結論就係,「中華民族」好難搵到最大公約數,由語言、文化到生活習慣,要十四億人用一個共同身份,基本上就只要完全拋棄歷史嘅包袱先至可以做得到,例如共產主義無產階級專政。但偏偏無產階級專政又完全不可行,當一切政治謊言都行唔通,佢哋就只有返去最粗糙嘅政治,最基本嘅敵我矛盾,即係民族主義,文明嘅嬰兒病。畢竟,構造歷史又係一個好使好用嘅政治手段。但由於歷史有太多不能面對嘅事,當中又有太多唔連貫嘅地方,結果就有好多非驢非馬嘅鬧劇,例如漢服之亂。講到呢度,小粉紅、藍朋友可能仍然堅持:「點解唔可以宣揚傳統民族服裝?蘇格蘭人有,日本人都有喇。」最膚淺嘅反駁係:「又話文化自信?點解忽然又用蘇格蘭人,日本人去證明自己?」深入少少,我就會話,無錯蘇格蘭人都會著傳統服裝,但知唔知點解佢哋要做到咁出面?話說佢哋幾百年來蘇格蘭受英格蘭嘅統治,但好在無經過好似文革式嘅破壞;更重要係,過去幾百年來,蘇格蘭嘅哲學、文化,對整體人類文明進步都有貢獻。所以,人家可以既慕古又現代,亦唔會有違和感。呢啲就真正嘅文化自信;正所謂,面,係人哋畀嘅。日本嘅情況亦都類似。經歷過脫亞入歐嘅思潮,之後係民族主義嘅泡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敗後,又再變多一次。百幾年內,日本嘅社會同文化,經歷過三次重大嘅轉變;更重要係,到咗廿世紀嘅後半,人類文明有唔少嘢來自日本,包括流行文化。現代嘅日本,係一個真正嘅現代社會,但現代嘅日本人亦亦無同歷史割裂;人家可以正視歷史,所以著和服去行山亦無違和感。點解小粉紅、藍朋友嘅漢服硬係畀人一個怪異嘅感覺?原因係佢哋都唔能夠面對歷史,但又要用歷史去證明自己。最後,有個問題我更加係百思不得其解:「神奇國度嘅美學點解係咁獨特?」到目前為止,我唯一嘅諗到嘅解釋就係,過去百幾年來,神奇國度嘅傳統精英文化完全被摧毀,留返就只有下層社會嘅風俗;結果就係今時今日呢班人,根本唔知傳統精英社會嘅文化係乜,連古典嘅美學修養亦失傳。所以新中國嘅事物,美學嘅標準係咁粗俗,根本講唔上係美學。留意返,我所講嘅傳統精英文化嘅摧殘,唔只係 1949 以後;嚴格來講係由廿世紀初開始,甚至有人會認為,「涯山以後無中國」,即係宋末之後就已經無晒所謂嘅中華文化。但現實啲咁分析,1919 前後,比較明顯見到中國傳統文化嘅躁鬱;當時呢片土地上僅餘嘅知識份子有兩類。新文化運動嘅一班,對傳統文化,尤其上層嘅精英文化完全不屑,甚至連漢字都覺得要改革成拼音;其實呢一派部份加入早年嘅中共,有啲漸漸消失於歷史,留低最後一班,亦都過唔到 1960 年代。另一派,就係新儒家,亦都係元祖大中華膠,大陸個班當然係過唔到 1960 年代;當中有部份過咗去台灣,有啲留低香港。新儒家大中華膠如錢穆等人嘅觀點,包括大一統是光明偉大嘅歷史任務,遼、金等係侵犯我大中華嘅外族,分裂局面係黑暗時代等,全部都寫入中史教科書。錢穆等人在生嘅時候,應該點都唔會想像得到,有朝一日佢哋嘅觀點,會異變成今時今日呢種奇形怪狀嘅新民族主義浪潮,成為中共嘅統治工具。大家千祈唔好誤會,我並唔係要鞭撻新文化運動嘅旗手,又或者新儒家嘅大中華膠;又或者要大家二選一。我只係想透過今日嘅分享畀大家見到,神奇國度嘅本質,就係咁難進化。我相信神奇國度咁難進化嘅原因,因為深層文化裡面,呢度大多數人都以為神奇國度與別不同;乜嘢都分東方西方。佢哋深信周公制禮作樂,係人類歷史上最了不起嘅事,只要可以回到過去,就天下大同,一天光晒。呢度嘅人唔願意去了解環境點樣變化,亦唔會去了解制度會點樣影響人嘅行為,佢哋千百年來都希望有好嘅領袖,就會有好嘅政府;有好嘅政府,人民就會有好嘅生活。如是者,神奇國度幾百年來都無進步過,幾百年來都係一個尋租社會,幾百年來都發展唔出真正嘅科學精神,幾百年來孕育唔到真正嘅人文素養。但所謂嘅中學為體,又往往只係流於表面,例如漢服之亂。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阿根廷總統 Javier Milei 在 2024 年瑞士 Davos 世界經濟論壇的發言在網上瘋傳(至少在我的圈子是);其實在某程度上,他是在批評在場的幾乎每個人。我膽粗粗的將這篇發言譯成廣東話。雖然未必所有人都完全認同裡面的每一個觀點,但相信這裡的朋友多少也應該有點共鳴。另外,他在中後段花了很多篇幅去講新古典經濟學和市場失效;這個題目恐怕我要另事再解釋了。事不宜遲,去片 👇🏻大家好。今日我嚟到呢度,係想通知大家一聲,西方社會正面臨一個重大威脅;呢個威脅嘅起因係,本應保護西方社會價值觀嘅人,已經被另一種價值觀同化咗,繼續落去一定會變成社會主義,結果係貧窮同經濟上嘅剝削。可惜係,近幾十年來,西方社會主要領袖,有啲出於幫助他人嘅好意,或者係有啲只係想打入特權階層,放棄咗自由,轉而追求各種唔同版本,所謂嘅集體主義。我嚟到呢度係想話畀大家知,集體主義從來都唔係解決問題嘅方法;相反,呢種諗法正正係各種問題嘅最根本嘅成因。信我,冇人比我哋阿根廷人更適合喺呢兩個問題去做見證。1860年,我哋擁抱自由,35年內我哋成為咗世界上首屈一指嘅經濟力量。而過去一個世紀以來阿根廷擁抱集體主義,我哋見到阿根廷嘅人民點樣有系統咁窮落下,經濟排名插水到世界嘅第140位。但喺我哋繼續討論落去之前,好重要嘅係首先睇吓證據,睇吓點解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唔單止可以結束全球貧窮,更重要係呢個亦係道德上唯一可取制度。回顧經濟發展嘅歷史,我哋可以見到由公元零年到大約1800年,全球人均 GDP 基本上係一啲都無增長。從經濟增長嘅圖表,會見到一個所謂「曲棍球棒」嘅形狀,即係有九成嘅時間係一條橫線咁,去到十九世紀先開始急劇上升;當中停滯不前嘅日子,唯一例外,就係十五世紀末發現美洲嘅時間。當資本主義漸漸被接納,就出現爆炸式嘅財富增長;分析數據就更加會見到,增長嘅速度有增無減。由公元零年至1800年期間,全球人均 GDP 增長率保持每年大約 0.2% 嘅水平,即係基本上冇增長。到咗十九世紀,隨著工業革命,GDP 平均增長率達到每年 0.66%;按呢個速度,全球人均 GDP 倍增嘅時間大約係 107 年。1950 年,全球人均 GDP 平均增長率升到每年 1.66%;我哋唔再需要 107 年去倍增全球人均 GDP,而係 66 年。由 1950 年到 2000 年期間,增長率為每年 2.1 %,意味著喺短短 33 年內,我哋就可以將全球人均 GDP 倍增。呢個趨勢,唔單止無停落嚟,而且係直到今日仍然繼續緊。睇返由 2000 年到 2023 年嘅時期,全球人均 GDP 嘅增長率再次升到每年 3%,意味我哋只需要 23 年時間就可以將全球人均 GDP 倍增。由 1800 年,即係工業革命,到今日,全球人均 GDP 增加咗超過 15倍,令九成嘅世界人口擺脫貧窮。有件事我哋永遠都唔應該忘記。直到 1800 年,世界有 95% 嘅人口生活喺極端貧窮中,而去到 2020 年疫情之前,呢個數字下降到 5%;結論顯然易見: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經濟體系,非但唔係社會問題嘅根源,而且係我哋唯一嘅工具,可以用來終結全球嘅飢餓、貧窮同困苦。證據確鑿毋庸置疑,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喺生產方面嘅優越。左翼教條(Doxa)攻擊資本主義,話資本主義有道德上嘅問題;詆毀話資本主義係不公義。佢哋話資本主義壞,因為係個人主義,而集體主義就係好,因為集體主義係「利他」;所以佢哋要追求社會公義。但係當發達國家近來先至流行呢啲觀念,喺我嘅國家阿根廷,呢啲政治語言已經流行咗超過 80 年。真正嘅問題係,所謂「社會公義」先至係不公義,更無助於社會大眾嘅福祉。所謂「社會公義」本質上先係暴力。政府嘅資源來自稅收,而稅收一定係強制性。試問有邊個人會面不紅氣不喘咁話,群眾係完全出於自願去交稅?以上嘅推論亦意味著,政府只可以通過強迫嘅手段去獲取資源;當稅收負擔愈高,強制性嘅意味就愈強烈,自由亦愈係萎縮。提倡社會公義嘅人,以為經濟好似一塊可以用唔同方式去分配嘅蛋糕;但係佢哋唔會去諗,呢件蛋糕都要有人去整出來,唔係現成㗎!正如 Israel Kirshner 所講,財富並唔係一個固定嘅概念,而係經過市場發現過程中所形成。如果一間公司提供嘅商品或服務唔受歡迎,佢只有求變去迎合市場需求,如果唔係就只有破產收場;企業要創造高質量嘅產品,用一個好嘅價格,增加產品嘅吸引力,得咗,就生產更多。所以,市場係一個不斷發現嘅過程,喺其中資本家就透過行動去發現正確嘅方向。但係,如果政府懲罰成功嘅資本家,阻礙佢哋去推陳出新,破壞佢嘅尋求利潤嘅動機,結果係,佢哋會生產得更少,個蛋糕會更細,最終招致社會整體嘅損失。集體主義壓抑市場發現嘅過程,唔畀資本家攞返自己應得嘅利益,其實等於縛住企業家雙手,唔畀佢哋佢哋用更好嘅價格,生產更好嘅商品,去提供更好嘅服務。既然資本主義呢種經濟體系,唔單止令全球九成人擺脫極端貧窮,而且速度越來越快,與此同時又公平,同道德上亦更加優越;咁樣嘅話,點解學界、國際組織、政治經濟嘅理論家,會群起攻之,要將呢種經濟體系妖魔化?多得資本主義,世界正處於最好嘅時刻;歷史上從未出現過比我哋今日所生活嘅時代更加繁榮境況。今日嘅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自由、更富裕、更和平同更繁榮。對所有人來講都係咁,尤其係個啲尊重經濟自由同個人財產權嘅自由國家;平均來講,自由嘅國家比專制嘅國家更加富裕,兩者之差有十二倍咁多。自由國家嘅人民生活,好過專制政權之下嘅九成人。用一般嘅標準去衡量,自由國家嘅貧窮人口比例係專制嘅國家嘅 1/25;如果用嚴格嘅標準,自由國家嘅貧窮人口比例更只有專制嘅國家嘅 1/50 。但如果咁都唔夠說服力嘅,我畀多個數據就係,自由國家嘅人民,平均壽命比專制國家嘅人民長 25%。假如要知道我哋捍衛緊啲乜嘢,重要嘅係要搞清楚我哋講自由主義係乜嘢意思。我借用阿根廷史上最有影響力嘅自由主義嘅倡導者,Alberto Bengas Lynch 教授嘅講法;佢認為,自由主義係基於唔侵害他人嘅原則,尊重其他人嘅人生目標,捍衛每個人對自己生命、自由同財產權嘅權利,制度上嘅展現就係私有財產、政府唔干預嘅自由市場、自由競爭、分工同社會合作,只有透過用更好嘅價格,提供更好質量嘅商品同服務畀其他人,先至可以成功。換句話講,資本家、成功嘅企業家,對整個社會嘅福祉有所貢獻。簡單嚟講,一個成功嘅企業家係一個英雄。呢個就係我哋希望阿根廷未來會接納嘅模式;一個建基於自由主義原則嘅模式,捍衛生命、自由同財產。但既然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一直係全球根除貧窮咁有用嘅工具,而我哋而家又正處於人類歷史上最美好嘅時光,點解我仲要話呢個係西方社會嘅危機?不同嘅政治同經濟既得利益者,由於佢哋對理論嘅錯誤,以及對權力嘅野心,一直破壞自由,並且為社會主義中門大開,結果好可能係將我哋置於貧窮、悲慘同停滯當中。無論係乜嘢時間地點,社會主義總係帶來貧窮,失敗。所有嘗試社會主義嘅國家,經濟上係失敗,社會上失敗,文化上亦失敗,更加殺死咗超過一億人。西方社會今日嘅主要問題係,我哋唔單止要對抗個啲即使現實擺在眼前都仲係要信社會主義嘅人,仲有嗰啲領袖、思想家同學者;佢哋用扭曲嘅理論為自己做擋箭牌,繼續去破壞呢個賦予我哋史上最大財富同繁榮嘅經濟體系。我所指嘅理論框架,就係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呢套理論有意無意之下,令到社會主義進一步蔓延,令社會退化。新古典主義嘅問題在於,由於佢哋迷信嘅模型同現實脫節,然後佢哋班信徒就將概念上錯誤,講到係所謂嘅「市場失效」。佢哋唔去睇吓自己構想出來嘅模型有啲乜嘢問題,反而走去諗點樣用規管去糾正「市場失效」,而呢啲規管令市場價格更多扭曲,更偏離現實,影響經濟計算,影響埋儲蓄、投資同發展嘅決定。問題嘅根本源於,呢班所謂嘅經濟學家其實都唔係好了解市場係咩;因為如果理解乜嘢係市場運作,就會秒速明白唔 可能有佢哋口中嘅「市場失效」。市場,不單係圖表上嘅供應曲線同需求曲線。市場係一個社會合作機制,喺其中嘅人自願交易,互通有無。如果用呢個定義,市場失敗根本係一個自相矛盾嘅語言偽術;只要交易係你情我願,就唔係「市場失效」。唯一可能出現「市場失效」嘅情況係,就係有人被迫,而社會裡面唯一具有普遍強制能力嘅,就係政府。所以,如果有人話自己搵到「市場失效」嘅證據,我會建議佢哋睇下,當中有冇搵到政府干預嘅痕跡。如果冇發現政府干預嘅痕跡,建議重新由頭睇一次,定義上呢結論係不合邏輯,因為「市場失效」根本唔存在。新古典主義者好鍾意引用所謂「市場失效」嘅例子,其中一個係市場力量集中少數企業嘅情況。但係如果冇呢個經濟規模效益遞增嘅現象,我哋亦唔可能見到自 1800 年到今天嘅經濟增長現象。由 1800 年開始,全球人口增加咗八、九倍,人均收入增長了超過十五倍;貧窮人口比例由 95% ,降到5%。經濟規模效益遞增,亦意味會有市場集中結構嘅出現,有啲人會叫呢種現象做「壟斷」;但呢種帶來咁多好處嘅事,點解按照新古典經濟理論,會被認為係「市場失效」嘅?喂,各位新古典經濟學派嘅朋友,係時候要跳出你哋嘅框架思考喇。當你哋迷信嘅模型失效,就唔好對現實發脾氣,試吓對你哋啲模型發脾氣,睇吓可唔可以改變佢哋?新古典經濟學模型嘅困境源於,佢哋呢班人試圖針對所謂「市場失效」去提升市場運作,咁做唔單止為社會主義中門大開,而且長遠仲會破壞經濟增長。例如,規管壟斷,拆散佢哋嘅利潤,削減佢哋嘅經濟規模效益,最終一定會降低經濟增長。換句話說,每次佢哋想糾正一個根本唔存在嘅「市場失效」,無論係因為佢哋唔瞭解市場,定係因為佢哋太過沉迷自己構想嘅完美市場模型,其實佢哋都係為社會主義鋪路,帶領人民走向貧窮。就算理論證明政府干預有害無益,就算證據又實證埋政府干預會失敗收場,集體主義嘅信徒都唔會認為人民應該有更多自由,相反佢哋會諗出更多嘅規管,令情況變得更糾結,出現惡性循環,直到我哋全部人都窮到無得再窮,要依賴呢班坐喺豪華辦公室嘅官僚階級。集體主義有幾唔得就係人都見到,自由世界有幾進步亦毋庸置疑,所以社會主義信徒亦都改變咗佢哋嘅綱領;佢哋放棄咗階級鬥爭,取而代之係其他嘅所謂矛盾,呢啲新嘅綱領,對社會同經濟增長,一樣咁有殺傷力。佢哋第一條戰線,就係好荒謬,好唔自然咁,要男人同女人鬥爭。其實自由主義已經確立咗性別之間嘅平等;我哋所信嘅原則,就係建基於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被造物者賦予嘅同樣不可剝奪嘅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同財產。但激進嘅女權主義嘅綱領,要政府干預增加,阻礙咗經濟運作。不論係啲乜嘢婦女事務委員會,又或者專責呢個議題嘅國際組織,除咗為官僚提供就業機會,對社會完全冇任何貢獻。社會主義信徒提出嘅另一個矛盾,就係人類同大自然。佢哋主張,因為人類對地球造成傷害,所以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地球,甚至主張控制人口,或甚支持墮胎。可惜,呢啲毒害咁深嘅觀念,已經深深滲透到社會。呢新馬克思主義信徒,成功地同化咗西方社會嘅常識;佢哋透過佔據媒體、文化、大學,甚至國際組織;尤其係最後一環嘅情況非常嚴重,因為呢啲國際組織對對各國嘅政治同經濟決策,有重大影響。好彩係,喺呢啲多邊組織裡面,越來越多人敢於提出自己嘅聲音;因為如果我哋唔再直接正面咁去抗衡呢啲觀念,唯一可能嘅終局就係更多大政府、更多規管、更多社會主義、更多貧窮、更少自由,因而生活質素嘅下跌。但不幸嘅係,西方社會已經踏上咗社會主義呢條道路。對好多人嚟講,話西方社會擁抱社會主義,聽落真係不可思議;因為傳統定義裡面嘅社會主義係一種經濟體系,當中嘅生產資源由國家同政府所擁有、支配;從呢個觀點去睇,話西方社會擁抱社會主義,真係有啲荒謬。不過,喺我睇嚟,社會主義嘅定義有必要更新,以反映當前嘅情況。從今日嘅環境來睇,政府唔需要控制生產嘅各種資源,都可以控制我哋每個人每日生活上嘅每一個方面。透過發行貨幣、用補貼債務、控制利率、控制價格再加上各種以糾正所謂「市場失效」嘅規管工具,政府可以控制數以億計嘅人類命運。我哋已經淪落到一個點,就喺大部分西方社會,政治上已經接受咗某種集體主義,無論佢哋自稱做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基督教民主主義、凱因斯主義、新凱因斯主義、進步主義、民粹主義、民族主義甚至全球主義,最後都冇實質分別。每個人覺得政府應該控制個人生活嘅每一方面;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個套諗法,一定會好得過兩百年來帶領人類社會發展嘅資本主義。我今日嚟到呢度,係要邀請西方各國重拾通往繁榮嘅道路。經濟自由、制約政府同對私有財產嘅絕對尊重,對經濟增長至關重要。集體主義產生造成嘅貧困,唔係幻想,但亦唔係宿命。呢個係阿根廷人過去最少一百年來面對嘅現實,因為我哋行過呢條路。正如之前所講,自從我哋決定放棄令我哋富裕嘅自由原則,阿根廷就陷入咗一個下行嘅惡性循環,每天都變得更窮。呢個係我哋嘅親身經歷,所以先至要嚟呢度同警告大家,如果西方社會背棄呢一條曾經令人民富裕嘅自由之道,將會發生嘅事情就係走上奴役之路。阿根廷嘅歷史話畀我哋知,如果政府窒礙市場自由運作、窒礙自由競爭、窒礙價格嘅自由調節,無論一個國家表面上有幾多財富、自然資源、人口、能力、教育水平,又或者係中央銀行金庫裡嘅金條數量等等,最終都一定唔會成功。如果貿易受阻,如果私有財產受到攻剝削,唯一嘅結局就係貧窮。總結嚟講,我想向所有在場嘅企業家,以及無論喺唔喺現場全世界各地睇緊我哋嘅人講,千祈唔好被政治階層或者個啲靠國家餵養嘅寄生蟲嚇倒;唔好向個啲只想延長自己權力同保留自己特權嘅政治階級屈服。你哋先至係社會恩人,你哋係英雄。你哋係我哋所經歷緊呢個人類歷史最輝煌時代嘅創造者。千祈唔好畀人話有野心就係不道德;如果你賺錢,係因為你為消費者用好嘅價格,提供咗更好嘅產品,促進咗社會福祉。唔好畀國進民退發生,政府並唔係解決問題嘅方案,政府本身先至係問題嘅根源。你哋係呢個故事嘅主角,從今日起,你哋有阿根廷作為無條件嘅盟友。非常感謝你哋,自由萬歲。多謝。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暴力救市 2024

暴力救市 2024

2024-01-1801:53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我向來很少做具體的預測,因為我自己不相任何人有預測未來的能力;尤其是涉及到社會的現象,未來還沒有定案,很多事情仍然在發展當中。一旦我們對社會事情未來作出了預測,很容易會有 confirmation bias ,令自己選擇性地去接收資訊,影響對事情的即時判斷。所以,那些言之鑿鑿說恒指會見多少點,Bitcoin會值多少錢等的預測,其實是沒有意思,亦不是我想講的預測。但今天,我想破例講港股的未來,亦跟進早兩日在直播中講到,有政工作者提出用外匯基金買港股這件事。重複多一次,外匯基金的用途不是用來托市,不是用來調控經濟;外匯基金只有一個用途,就是捍衛港元聯繫匯率。所以,當有政工作者提出,趁市場冷清,不如動用 5% 的外匯基金去買港股,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只是將這個講法,當作是一般政工作者搶焦點的一個行為。但後來我卻覺得有點不尋常。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