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话说北京
话说北京
Claim Ownership

话说北京

Author: 冲哥话北京

Subscribed: 113Played: 2,286
Share

Description


话说北京,一个北京人和您深入的聊聊北京城的历史现状!聊聊那些被遗忘的胡同!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时下的北京那里最好玩!那里有正宗的北京美食!那里可以听到正宗的北京话!了解北京哪些著名非著名的胡同景点!深度围绕北京文化的一档节目!欢迎大家喜欢!也希望朋友多多交流!多提宝贵意见!


222 Episodes
Reverse
《超级大杂院,消失的豪宅:俊启府邸的秘密》清朝末年,一座气派非凡的宅邸悄然矗立在皇城东墙外,主人大臣俊启风光一时,却因权谋纷争走向没落。这里曾是权势的象征,却也埋藏着不为人知的阴影。弹劾、贬黜、离奇死亡……俊启的府邸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何百年间几度易主?又是什么让这座府邸成为京城的传奇?
今儿晚上给大家讲个真实的三轮车夫的恐怖往事。一位胡同里的三轮车夫大爷,在拉客过程中遇到了诡异的事情,让人心惊胆战。他遇到的究竟是什么?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一起听听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老北京故事吧!探寻北京的故事:神秘隐士与传说的探索
今儿咱们聊聊北京历史上一位传奇道士,邱处机。他是北京玉器行里的祖师爷,技艺超群。他本是穷人家的孩子,为何会与玉结缘?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转折?故事中还有一位好心老太太和一位神秘道长,他们又是如何改变了他的命运?听完这个故事,也许你会对生活有新的感悟。
今天聊聊北京最神秘的镖局——会友镖局。从清朝到民国,这家镖局经历了什么?为何它的创始人宋彦超和他的徒弟们能在北京城中声名远播?又是什么让一代镖王李尧臣最终选择开了一家武术茶馆?那些守着好酒好菜却愁眉苦脸的大汉,他们面临着怎样的命运转折?02:01 清朝八大镖局之首,会友镖局的传奇故事与绝技传承04:03 江湖绝技:宋彦超的聪明才智与武学创新06:05 宋彦超:江湖绝技父子三拱手,成名镖局会友镖局的兴衰历程08:06 宋彦超创立会友镖局10:08 北京城里的镖局传奇:会友镖局的保卫使命与江湖故事12:10 一代镖师的传奇故事:会友镖局的荣耀与衰落14:10 武术茶馆:李尧臣的武术传奇与京城百姓的武道精神16:13 武术茶馆的江湖传奇:李尧臣与二十九军的抗日故事18:16 刀光剑影的战争岁月:二十九军的英雄传奇20:35 刀光剑影:李尧臣的无极刀法在战场上的威力22:53 长城抗战中的大刀队传奇:中国武术的精髓在战斗中得以体现25:10 大刀队的传奇故事:李尧臣与日本鬼子的较量
让您久等了

让您久等了

2024-12-1111:13

话说北京,让您久等了。从今天起我们正式复播~感谢所有朋友们长期以来的支持,希望您在评论中留下您对节目小小意见~谢谢
我用了 6 年时间,搜罗了整个北京城所有王府凶宅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接下来的日子我讲把所有的故事讲朋友们听!播讲不容易,感谢您的打赏与支持~谢谢
明末悬案“天启大爆炸”导致两万人死伤,真相究竟如何? 公元1626年5月30日(即明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的早晨,一声巨响划破天空,明朝首都北京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因为是天启年间发生的事,所以称为“天启大爆炸”,又因为爆炸区域位于北京城西南一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所以又称“王恭厂大爆炸”。此次爆炸威力巨大,爆炸范围半径更是达到了750米,共造成约两万人死伤。然而导致此次爆炸的原因却不明,至今仍困扰着不少历史学家和学者。其与3600多年前古印度的“死丘事件”和1908年发生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北京老字号壹条龙饭庄坐落于前门大街,是原名壹条龙羊肉馆,创建于乾隆50年(公元1785年)是北京比较早的有名回民涮羊肉馆。清真菜有其代表菜有:油焖大虾,扒肉条,扒口条、盐爆散丹、红烧牛尾、它似蜜、炸羊尾、香酥鸡等。不论高、中、低档菜,都精工细做,一丝不苟, 一直继承老字号的传统。
1935年十月有一道发交内务府的谕贴很有意思,其内容是:“近日京师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乾隆朝之大臣)检察,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招募制造豆汁儿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今儿个我们聊聊北京豆汁儿专门店的鼻祖奎儿豆汁儿~
一镜到底看北京,清末豪宅“宅俊启府“,占地十亩的清末豪宅,曾经的俊启府现在的大杂院。带您探秘北京胡同深处的古宅
旧时的北京城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胡同名,您比如说,棺材胡同现如今叫做“光彩胡同” 母猪胡同现在叫做“梅竹胡同”。今儿个咱们故事的主角胡同在旧时叫做“王寡妇斜街”,王寡妇斜街现在的名字叫做“棕树斜街”它位于北京的前门外,属于老北京的外城,俗称“南城”。王寡妇斜街是曾经著名的京城八大胡同之一。在民国时候,当时的市政府觉得“王寡妇”这三字实在是不雅,随后就借其谐音更名为‘王广福斜街“。1965年,北京市进行城市规划,将广福巷和口袋胡同合并到王广福斜街中,并更名为棕树斜街。
北京头号凶宅

北京头号凶宅

2023-02-2027:56

清末民初时期,京城内的老百姓茶余饭后传的最多的就是“鬼宅” 和 “凶宅”,所谓“凶宅”之说并不夸张,在清末的京城不少王府、 大宅里,难免会有奴仆蒙冤而死,有的被活活打死、还有被逼死的,也有家丁、使女、老妈子上吊自杀的。人们将此类深宅大院指为“凶宅”。再有就是“鬼宅” 什么闹鬼的,闹狐仙的,有些“鬼宅”在天黑以后时不时的就会传出凄惨的嚎叫声。
仁丹晚清到民国时期的京城内非常盛行“仁丹”这类口服中药。最早“仁丹”出自清朝时期的宝岛台湾,台湾的原住民很早就有着取月桃种子“沙仁”,来用以解暑消热。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宝岛台湾就此被日人侵占。在驻扎台湾的日本军队里,有一位名叫森下博的士兵。森下博在未从军之前是一位医生,他在大阪有一家叫南阳堂的药房。他被军队征招以后,无奈之下只能将药房托付给他的好友后自己才安心去参军。来到台湾后,他注意到台湾的老百姓会含一种清凉的药丸,用以防暑降温之用。出于职业的敏感,森下博想方设法搞到了药丸的配方。森下博退伍后回到日本继续经营自己的药房,他一心想把从台湾带来的“沙仁”配方加以改进,制作成一种新的清暑开窍、辟秽排浊的新药。为此森下博数度孤身前往日本的医学之乡“富山”和中国大陆进行学习及寻找增加新的药草配方。后来森下博重金聘请了两位日本医药专家三轮德宽与上善次郎博士一起开发,终于完成了仁丹的研制。避瘟散“避瘟散”是北京老字号药铺长春堂畅销药物之首。常春堂最早的创始人孙振兰,早年是位走街串巷的游医。在乾隆末年,孙振兰在前门外的长巷头条胡同开了家规模不大的药铺,叫“连家铺”,以经营“闻药”为主。其中最为出名便是“避瘟散”。闻药在当时是北京人消暑祛火的首选药物,用起来非常方便,只需取少许抹入鼻腔内,刹那间清凉感直通心脑。 丹散之战1905年仁丹上市,两年后便登上了日本销售第一的宝座,并蝉联日本本土药物销售第一长达几年之久。不久后日本商人携仁丹进军中国市场。由于其便于携带,保存时间长,且生产方便成本低廉之优势,很快就占领了中国市场。在当时中国大小城镇,甚至偏远乡村里都贴满了仁丹的广告,当仁丹进入到北京市场时,它却遇到了最强劲的对手中药老字号“长春堂”,我们的故事也从此刻开始~请您点击收听。
人生没有指南

人生没有指南

2023-02-1452:53

胭脂胡同原名胭脂巷,因巷内有店铺出售胭脂花粉专供八大胡同的姑娘仃使用而得名。它是一条南北向的胡同,南宽北窄,北面连着百顺胡同,南面直通珠市口西大街,长约百米,是八大胡同中最短的胡同。
老北京的茶铺老北京人为何这样痴迷茉莉花茶,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北京不产茶,茶叶要从南方运来,那时交通不发达。一路奔波总得需要几个月。不禁放的茶叶经过这么长时间后,耗费严重。而花茶因为经过多次的窨制,受此影响较小;二是北京水质硬、涩、咸、苦,用来冲泡红茶、绿茶、鸟龙茶等不仅香低味淡,而且品质欠佳。而沖泡茉莉花茶,则可以掩盖其缺陷;三是慈禧太后独爱茉莉花茶。正是在慈禧当政时期,福州茉莉花茶成为贡品。慈禧太后最爱喝的是茉莉双窨,即将事先窨制的茉莉花茶在饮之前再用鲜荣莉花窨制一次。
很久没有更新节目了,感谢所有新老朋友的支持。从今天起咱们的节目继续更新~希望您可以多提宝贵意见!祝福所有的朋友们身体健康~
北京的中秋节,俗称“八月节”也叫“果子节”。在中秋节前半月左右,前门外的大栅栏和德胜门内的果子市的小商贩们便开始出售中秋节的食品与物品了,市民们纷纷走上街头,开始准备过节必需之品 兔爷也是中秋节家家户户必备之物北京兔爷传说是封神演义中的长耳定光仙,在西游记中唐僧被天竺国的公主看上了非得要招亲嫁给唐僧,这位天竺国的公主就是广寒宫的玉兔精所变。这位玉兔精手持的兵器就是一把药杵它所住的洞府就是金光洞,所以咱北京比较早的兔儿爷形象基本全是坐站在“金光洞”之上。国人有男祭灶和女祭月的习俗,然而兔爷早期这是女人祭祀太阴星君时防止孩子捣乱而给孩子的玩具。北京、河北和山东等地都有制作、供奉和陈列兔爷的习俗。
谷雨聊京城

谷雨聊京城

2021-04-2016:16

谷雨时节,追寻北京人记忆里的春味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