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東諧西讀

東諧西讀
Author: Eric&Jeremy&Sunny
Subscribed: 68Played: 1,798Subscribe
Share
© 東諧西讀
Descripti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和我們一起輕鬆聊完一本書。
這是一檔由兩個文科中年製作的讀書節目,不只簡介,還要詳細地聊完一本書。
選書雖然以世界歷史、文化類為主,但理論上我們只要喜歡的書都能聊一聊。
工作之餘,想吸收新知又缺乏閱讀的動力,那麼歡迎加入我們。
如有合作邀約,請來信至:dongxiexidu2021@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是一檔由兩個文科中年製作的讀書節目,不只簡介,還要詳細地聊完一本書。
選書雖然以世界歷史、文化類為主,但理論上我們只要喜歡的書都能聊一聊。
工作之餘,想吸收新知又缺乏閱讀的動力,那麼歡迎加入我們。
如有合作邀約,請來信至:dongxiexidu2021@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27 Episodes
Reverse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在恐懼退化和「人口即國力」的思維下,19、20世紀歐洲社會興起了對優生學的討論。施政當局或透過強制絕育,或透過社會福利醫療制度介入人民生育,企圖打造出更加繁盛的國家。
這一集從《歐洲醫療五百年》出發,沿途聊聊道德問題,以及國家政策和個體選擇的代溝。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本集節目,我們延續上回對《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的討論,兩位主持人針對書中對性別不平等的觀察提出自身看法。他們深入探討了「溫情喊話」式的倡議手法是否真的能推動性別平等,並透過實際案例分析,指出此類方式可能難以撼動根深蒂固的性別觀念。
節目中也談到,女性主義的核心是追求性別平等,它並非單一思想,而是多元觀點並存的社會運動。兩位主持人亦對激進與保守的路線在推動社會變革中的成效進行辯論,強調具體解方的重要性。節目的最後,他們拋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支持女性主義,對個人有什麼直接好處?」為下一集鋪陳精彩討論。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這集是四月份的時事閒聊。
四月的大事件之一,是全台發動中的大罷免連署行動,起因是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在上任以來推動的兩起重大「改革」:國會擴權與凍結預算,引發不小的震盪,正反意見並陳,反對方陣營推動了針對國民黨籍立委的罷免行動,目前正在第二階段的連署尾聲。
小太陽在這次罷免活動當中擔任志工,在后里與台中車站前向路過民眾呼籲連署,當中有許多人的支持,也少不了謾罵與冷嘲熱諷,詳情為何,請跟我們一起聽下去。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這一集採訪花蓮法采時光民宿的經營者賴冠羽。
冠羽移居花蓮近二十年,在這二十年間數次帶動花蓮的城市發展,從慢城花蓮、花蓮好市集,一直到協助無黨籍的楊華美高票當選議員,從他的經歷可以知道,一個地方的建設與經營,除了需要資金與時間,更重要的是一群有理想、而且務實的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今天這一集要講的是朱宥勳「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
過去有些中國本位的學者,主張台灣沒有文學。這樣的看法有其時代背景,也有其價值標準,今天就來看看,反對方的說法如何。作者選出九位重要的作者,點評他們的生平,讓台灣文學史不只是理論,更是這群人以血淚構築的真實故事。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這一集要討論的是興趣與生活的關係。
興趣如何變成生活的一部份,當中可能需要經歷一些轉化,而那樣的轉化,或許就是體會孤獨的樂趣。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蘋果愛美獎投票衝啦!
每天登入FB投票,就能抽iPhone 17、PGO文青機車、萬元LE CREUSET鍋,還有週週禮券大放送!快來選你心中的人氣診所、名醫、療程,投越多中獎率越高!
https://sofm.pse.is/87hrqy
----以上為 SoundOn 動態廣告----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又到了一月一度的諧來無事單元。
本集閒聊重點節錄:
一、美國 Charlie Kirk 槍殺案
事件發生後不同陣營都有各自的陰謀論推測,試圖將兇手歸類到另一陣營,將此事件定調為又一番政治操作。然而在事件尚不明朗、社會還處於動盪階段時,大家(尤其是具備群眾影響力的人)或許都該冷靜點,避免做出形同網路酒駕的情緒性發言或陰謀論?
二、以巴衝突進展
美國總統川普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並獲得鄰近阿拉伯半島國家的支持。
有時候解決問題或許要用迂迴一點的方法?
三、國內財劃法爭議
立院藍白兩黨在前半年提案通過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正式上路才發現內容公式出錯,造成部分縣市補助款金額減少,引發行政院施政爭議。
老師題目出錯還要怪學生不知變通不會寫答案?
四、政治監督或者狗仔偷拍
公眾事務可受公評、應受監督,但針對特定人物偷拍顯然已侵犯個人隱私。這類跟拍行為是否具備法律或道德上的正當性?該如何界定?
五、2025 搞笑諾貝爾獎
想煮出彈牙可口的義大利麵?想降低被蚊蟲叮咬的困擾?如何提升外語溝通能力?不沾鍋塗層還有不沾以外的效果?怎麼讓自戀者愛上你?
更多有趣小知識,請聽2025搞笑諾貝爾獎分享
(或是到后里優質酒吧小吃店Stage時代劇和sunny聊天、找其他客人練外語)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具備歷史視野的新聞會有怎樣的內涵?文藝復興帶給我們的價值。
本集《東諧西讀》繼續與 《轉角國際》 編輯七號對談!新聞工作者不改只看時空當下的「點」。一位具有歷史背景的記者,如何看待這個充滿碎片化資訊的世界?
這是涵蓋媒體倫理、史學方法與人文精神的對談
從史學屋頂鳥瞰新聞現場
七號告訴我們,歷史學訓練給予新聞工作者最寶貴的武器:批判性思維與時代感。
看透表象: 為什麼這位官員要這麼說?他的話是說給誰聽的?像分析史料一樣交叉驗證,而不是被文本牽著鼻子走!
拒絕被騙: 史學訓練讓人不只看到眼前的「點」(單一事件),更要看見背後的「線」和整塊時代的「面」!
畫裡沒有不小心的:圖像學與人性啟示
本集深度挖掘七號與學長姐健安和郁文合作的書籍《祝大家文藝復興》。這不僅是一本藝術書,也是一種協助你「開天眼」的方法論。
圖像的秘密: 「圖像學」告訴我們畫裡的東西都經過作者的意識選擇。畫作不只是美學,背後更有它誕生的社會背景與意義!
天才的真相: 文藝復興大師如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家,他們也是要處理商業委託、調度材料等現實問題「人」!
文藝復興留給人類的核心財富
即使是天才,也在不斷探索自己還能做什麼、還能挑戰什麼極限。這是一種肯定自我、接受缺陷的精神。
如果你正身處低潮或感到迷茫,沒關係,只要你意識到問題,就有機會改變。文藝復興,就是一個讓人認識自己命運的寶庫。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追求真相的代價:為什麼寧願「家破人亡」,也要揭露真相?
在這個注意力被短影音瓜分的時代,「深度新聞」對很多人來說,是個吃力不討好的領域。
本集《東諧西讀》邀請到 《轉角國際》 編輯七號(聽友Jeremy好興奮啊),與我們聊聊他橫跨電台、網站、Podcast 的十年媒體生涯。七號坦言,在反送中與疫情期間,他面臨極限的身心過勞,但卻始終堅守崗位。
由於疫情的關係,感受到人際關係間實體互動的需求。這種動力,促使他開設了書店「書房有光」,希望為作者、讀者與聽友,創造一個交流、取暖的空間。
當然我們也要推薦書籍《新聞記者》,不僅是工作實錄,更讓我們想了解究竟是怎樣的使命感令這些新聞記者在難以想像的風險下堅持對真相的追求。
殘酷的真相: 書中收錄,國際記者為了「貼近真實」,可能面臨死亡、拘禁、監控、甚至家庭破裂的巨大風險。為什麼他們仍然堅持?
不只是英雄: 新聞的重點從來不是成為「超級英雄」,而是為公民社會留下「不被虛構謊言掩蓋」的清醒之地。正如馬奎斯所言,新聞業是個不可思議、強度極高的工作,「沒有為此而生、打算為此而死的人無法堅守。」
向現在在世界各地堅守崗位的新聞記者表達敬意。在資訊爆炸的今天,我們該如何守住那份「追求真相」的公民素養?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音樂與軍國主義,浪漫與殘暴——為什麼這些矛盾特質會同時存在於德國民族?
這一集,我們討論二戰時期的特殊著作:
《鐵血與音符:德國人的民族性格》,由流亡美國的猶太裔德國作家 Emil Ludwig 於1943年撰寫。
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刻,這本書不只是文化觀察,更是盟軍理解德國的戰略讀本。
書中揭示:
德國人的浪漫靈魂與軍事服從如何交織;
為何「依賴權威、永不滿足」成為民族性的重要特徵;
一戰後處理德國的失敗,如何導致納粹崛起;
為什麼徹底的轉型正義,對戰後德國至關重要。
戰後的德國,透過教育改革與歷史反省,逐漸走向民主與自由,成為歐洲的重要支柱。
然而,節目中我們也提醒:「民族性格」往往只是戰時的工具性分類,甚至是被放大的刻板印象。
在全球化的今天,理解人群,或許更應該回到文化交流、社會制度與歷史脈絡,而不是將一個民族簡化為單一性格。
歷史提醒我們:理解一個民族,不只要看光輝,也要看矛盾;而真正的反思,則是避免被刻板印象綁架。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本集節目我們終於聊到聽眾寄來的書(可惜小太陽不想看QQ)
2014 年出版的《白色力量》,是柯文哲首次親筆書寫,
從急救病房走向市政殿堂,從呼籲改革到成立政黨,
這本書記錄他對家庭、醫療、社會與土地的情感與省思。
但,十年過去,這股「白色力量」還能撐起希望嗎?
🎧 本集我們不只讀書,也回望:
從「白袍市長」的光環,到「兩岸一家親」的爭議;
從強拆北門、倡議社宅的效率派,到面對權力的曖昧與矛盾。
那些曾經讓人感動的醫者之心,是否已在政治現實中消散?
📝 書中說:「醫生要當生命的園丁,讓人在生老病死間活得燦爛一些。」
那麼,市長呢?總統候選人呢?黨主席呢?
我們邀你一起讀書、也讀歷史,重新理解這個人與他的變化。
📦 書籍由聽眾蕭先生熱情贈與,還是2014年簽名版!
💬 節目前段也有一星評論討論與聽眾留言回應,感謝所有回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
這一集我們不聊書,我們聊阿金新工作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嘗試心理諮商的心得分享。
現代人生活工作節奏緊湊,往往累積未解的情緒及壓力,適時向外尋求專業協助,或許是能改善問題的第一步。
❤️溫馨工商❤️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補助15-45歲民眾每人3次諮商費用。方案辦理期程到2025年12月31日,有心理諮商需求的朋友可以上衛福部官網查詢。
https://sps.mohw.gov.tw/mhs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歐洲只有羅馬與基督教?
那你可能錯過了這條被歷史長河覆蓋卻從未消失的文化水脈──凱爾特(Celtic)。
本集《東諧西讀》,我們陪你讀《凱爾特.最初的歐洲:被羅馬與基督教覆蓋的文化水脈》。
從愛爾蘭、蘇格蘭的風笛與踢踏舞、妖精與亞瑟王傳說,一路追溯到鐵器時代的高盧部落與神祕的德魯伊(Druid)祭司,
連NBA的賽爾提克(Celtics)隊隊名,也是來自於此文化意涵。
你熟悉的「歐洲形象」,其實只是羅馬與基督教拼貼出來的後設重組。
真正的歐洲根源,可能更像是一場跨越語言、神話與祖靈崇拜的文化迷霧。
在本集中,從族群臉孔聊到文化邊陲,
從歐盟的文化認同聊到「Celtic」這個詞為何在音樂、運動和宗教中都隨處可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本集聊的是前中研院兼任研究員林美容老師的著作《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上一集談了對魔神仔以及人類學的初步認識,這集會繼續聊魔神仔傳說故事、他們有哪些共通之處,以及這些可能代表人類在物種演進悠悠歷史中,所遭遇的哪些困境與挑戰。
阿金也分享了幾則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或許有時候人比鬼……還要可怕?👀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本集節目《諧來無事》閒聊了兩個議題:巴勒斯坦問題背後的國際政治現實,以及新聞記者在當今社會的倫理困境。
一、巴勒斯坦問題:歐美大國的雙重標準
Jeremy首先從歐洲多國考慮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議題切入,嘗試了解這看似基於人道關懷的行動,背後隱藏的動機。
表面的道德?:歐美國家聲稱此舉是為了阻止以色列對平民的攻擊,藉此在國際上扮演「好人」角色。或許也是一種對國內輿論壓力的回應?
潛藏的利益:也許可能是前殖民母國的一種地緣政治策略。透過承認巴勒斯坦,這些國家能促使以色列採取更果斷的軍事行動,間接「解決」問題,同時將自己置於道德制高點。這種「假手於人」的手段,反映出國際政治中,國家利益遠高於道德考量。
對比台灣的諷刺:為什麼歐洲國家願意承認實力較弱、內部混亂的巴勒斯坦,卻不承認相較之下經濟實力、人民生活穩定的台灣?對這些國家而言,承認巴勒斯坦是一個「低成本」的道德表態,但承認台灣的代價則太高。這種雙重標準揭示了國際政治的殘酷現實:當一個國家夠強大,能「自保」時,其他國家反而更傾向於維持現狀,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二、新聞倫理:理想記者在現實中的困境
節目第二部分將焦點轉向新聞記者。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在當今的資訊戰中,只想報導真相的記者往往是「賽局」中的輸家。一份數千字的深度報導,可能只有幾百次點閱;而一段空洞、煽情的影片卻能吸引數萬人觀看。為了生存,許多記者被迫迎合市場,採用「標題殺人」的方式,讓新聞內容變得膚淺和無意義。
戰地記者的危險: 節目特別提到戰地記者的處境,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換來的真相,卻常常因大眾的冷漠而無法引起應有的迴響。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困境,讓許多堅持理想的記者感到心力交瘁。
公眾的冷漠: Eric認為,在相對和平的台灣社會,民眾因生活忙碌,對千里之外的重大議題缺乏關心。這種社會氛圍讓有良知的記者難以得到支持,其努力和真相可能最終無人理解。
總結
無論是國家在外交上的雙重標準,還是記者在報導上的兩難,都反映出一個核心問題:在現實考量面前,理想與道德往往顯得脆弱。 當整個社會缺乏對真相的渴求時,那些堅持理想的人,注定要面臨一場孤獨的戰役。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認為,政治是一場永恆的賽局,還是一齣讓人疲憊的戲?
這集《諧來無事》可以透過標題的爛梗貫穿本集聊天內容。
這集有喜劇,也有悲劇。喜的是,小太陽 Sunny 終於要在后里開新店了!店名就叫「時代劇 Stage」,預計9月開幕,記得去關注他的頁面~
節目中都有提到相關的資訊喔!
悲的是,我們也坦承,這次大罷免的不如預期,真的令人感到心力交瘁。我們沒有深入探討,只是各自聊了聊自己的想法,並試著從不同角度來理解這次事件。
這集節目就像人生,有美好,也有無奈。歡迎你一起來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為什麼人會外遇?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本能?
這一集,我們從龜山早苗的作品《外遇的理由》出發,聊聊「不倫」這個總被貼上負面標籤的現象。
本書找來社會學家、昆蟲學者、腦神經科學家、性學醫師……等八位專家,提供多元又顛覆的觀點──
💥 結婚就該放棄身體自主權?誰說的?
💥 一夫一妻制是文明的象徵,還是反人性的壓抑?
💥 外遇,是錯覺?還是對心靈的補償?
我們也討論:
📌 婚姻制度的演變其實與愛情無關?
📌 為什麼有些人結婚後,反而更渴望「被理解」?
📌 在現代社會,道德與自由是否注定衝突?
如果你對「婚姻」、「性」、「道德」這些話題抱持疑問,或曾經在一段關係中感受到窒息與迷惘,那這集也許會給你一些啟發。
歡迎與我們一起討論,或檢討我們這些直男的想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本級陪你超級輕鬆聊完一本書~
七夕到了,該來點大人的歷史了。
這集我們讀的是書名浮誇試圖吸人眼球的—《色色der淫亂世界史》。
但我們很快發現,這本書可能有點……只有色色,沒有世界史。😅
內容到底是歷史的荒淫秘辛,或只是男性雜誌的八卦精選?
我們聊到:
龐貝城35間妓院的考古數據🧱
美國奧奈達社群的「複雜婚姻」🛏️
中國最早推動性產業合法化的管仲💰
宗教、權力與性欲的三角關係🔺
你覺得戴套算性行為嗎?🧤
我們覺得:
這本書的知識密度低、章節架構鬆。想要深度?恐怕還不如直接看片來得快。
但如果你只想邊笑邊聽點情色歷史小故事——那這集適合你😉
❤️ 最後我們也正經呼籲:
✅ 支持性教育
✅ 重視自我保護
✅ 打HPV疫苗,讓性更自由也更安全!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歡迎收聽東諧西讀,陪你輕鬆聊完一本書。
本集是新系列的第一集,要介紹的是前中研院兼任研究員林美容老師的著作《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魔神仔」一詞常被用來指稱不好的東西,生活在台灣的聽眾朋友應該都不陌生。我們透過流傳的獵奇故事認識他,卻也很難明確說出他是甚麼。傳說生物何其多,只有更細膩的分析考察,才能一窺先祖們是在怎麼樣的背景遭遇,又或者說是創作出這些故事。
兩位主持人jermey 和阿金,雖都對人類學有興趣,但卻也都只是一知半解的門外漢?有人類學相關背景的朋友,如果想上節目以正視聽的話,歡迎留言或寄email與我們相認!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1fe68117-6b21-4fb9-966e-a176b0265eb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投資路上,最大的陷阱不是什麼灰犀牛黑天鵝或老師,而是你自己的心理偏誤。
這一集,我們一起閒聊 Howard Marks 在《投資最重要的事》第18章中對「投資陷阱」的警示:
💣 追高、盲從、過度樂觀,都是人類內建的BUG
💣 2008年金融危機,就是「全市場集體缺乏想像力」的結果
💣 錯誤不是你不知道會跌,而是你覺得會繼續漲
💡 投資沒有完美公式,最重要的是「不犯錯」
💡 不知道怎麼避開陷阱?那就別挖洞:定期定額、0050、ETF都不丟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