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百病不侵
百病不侵
Claim Ownership

百病不侵

Author: Dr.Fang

Subscribed: 15Played: 92
Share

Description

方說
百病不侵、不藥而愈
Fearless to Disease
IG: harvard.fang
FB: harvard.fang
harvard.fang@gmail.com

高手在民間 - 小鎮醫生的預保健頻道
哈佛診所方光宗院長透過深入淺出、簡單易懂的觀點,分享在生活預防保健的有效手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 / 方光宗 醫師
哈佛診所院長

學經歷
新竹縣關西鎮衛生所主任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
陽明大學醫學士

專長
家庭醫學科 / 婦產科 / 小兒科 / 社區醫療 / 公共衛生 / 健康管理

關於 " 百病不侵、不藥而愈"
百病不侵的意思並不是不會生病,而是不會被任何疾病侵害我們的心,讓我們受苦。
不藥而愈的意思是不需要吃中藥、或者西藥,就可以把病所帶來的痛苦改善、療癒。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49 Episodes
Reverse
Main Content: Introduction:The speaker, Dr. Fang Guangzhong, Director of Harvard Clinic, shares knowledge on preventive medicine in daily life.Continuing from the previous discussion, this session focuses on how to assess the risk of diabetes.Emphasizes the concept that "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Traditional "Three Highs" Symptoms:Traditionally, diabetes symptoms include the "Three Highs": excessive eating, excessive drinking, and excessive urination.Excessive eating: Diabetic patients may have a strong appetite and are prone to obesity, but not all diabetics are overweight.Excessive drinking: Diabetics often feel thirsty even after drinking a lot of water, with a higher frequency and volume of water intake than normal.Excessive urination: The frequency, volume, and urgency of urination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usual.Key Point: The "Three Highs" symptoms typically appear in the later stages of diabetes. Discovering the disease at this stage may already be too late.Quote: "The 'Three Highs' symptoms occur in the late stages of diabetes. If you wait until then to realize you have diabetes, it may be too late." Importance of Early Detection:The key to diabetes prevention is early detection rather than waiting for the "Three Highs" symptoms to appear.Even after being diagnosed, some people may ignore the condition or be unsure how to manage it, leading to delayed treatment.Quote: "Some people, even if they know they have diabetes, behave as if they don't. They may not care, not know what to do next, or even if they do know, they might not be able to manage it well." Seeking Help from a Family Doctor:It is recommended to consult a trusted family doctor as a health guardian.Family doctors can help address both minor and major health concerns and refer patients to specialists or hospitals when necessary.With their expertise, family doctors can help determine whether one has diabetes.Quote: "The best way to know is to find a reliable family doctor. We should seek their help for all kinds of health problems." Limitations of Blood Sugar Testing:While self-monitoring blood sugar levels is valuable, interpreting the results requir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High blood sugar does not necessarily indicate diabetes, and normal blood sugar levels do not guarantee the absence of the disease.Quote: "Having high blood sugar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you have diabetes, and having normal blood sugar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you don't." Conclusion:This session explored how to assess the risk of diabetes. The next session will discuss how family doctors diagnose diabetes.Key Takeaways:The "Three Highs" symptoms are not early indicators of diabetes: Do not wait for these symptoms to take action; pay attention to other possible warning signs early.Early diagnosis is crucial: The earlier diabetes is detected, the better the chances of controlling the condition and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A trusted family doctor is a health guardian: Seeking professional help ensures accurate diagnosis and proper treatment.Blood sugar test results require professional interpretation: Self-monitoring should be approached cautiously, and conclusions should not be made without medical advice. 引言: ◦ 講者為哈佛診所院長方光中醫師,他分享日常生活中預防醫學的知識,並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 ◦ 本次主題延續上次討論,著重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可能罹患糖尿病。 • 傳統的「三多」症狀: ◦ 傳統上,糖尿病的徵兆包括「三多」:吃多、喝多、尿多1。 ▪ 吃多:糖尿病患者可能食慾特別好,容易肥胖,但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肥胖1。 ▪ 喝多:糖尿病患者容易口渴,即使喝很多水仍感到渴,飲水頻率與量都較常人多1。 ▪ 尿多:小便次數、頻率與量也比一般人多1。 • 重要觀點:「三多」症狀通常在糖尿病後期才會出現,此時才發現可能為時已晚1。 ◦ 引述: “三多 的 症 狀 是 發 生 在 糖 尿 病 的 後 期 。 你 就 比 較 晚 了 。 所 以 靠 著 山 多 來 知 道 自 己 有 沒 有 糖 尿 病 。 恐 怕 為 時 以 晚 。”1 • 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 早期發現糖尿病的重點在於及早察覺,而非等到出現「三多」症狀1。 ◦ 即使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有些人可能不重視,或不知如何處理,導致延誤治療1。 ◦ 引述: “有 些 人 即 使 知 道 自 己 有 糖 尿 病 他 也 等 於 不 知 道 • 尋求家庭醫師的協助: ◦ 建議民眾尋求信賴的家庭醫師,作為健康守護者1。 ◦ 家庭醫師可協助解決大小健康問題,若無法處理,則轉介適合的專科醫師或醫院。 ◦ 家庭醫師能以專業知識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1。 ◦ 引述: “我 認 為 最 好 知 道 的 方 式 就 是 找 一 個 信 得 過 的 家 庭 醫 師 。 我 們 有 大 小 問 題 都 找 他 幫 我 們 的 忙 。”1 • 血糖檢測的限制: ◦ 雖然自行檢測血糖有其價值,但解讀結果需要專業知識與經驗。 ◦ 血糖高不一定代表罹患糖尿病,血糖不高也不一定沒有糖尿病。 ◦ 引述: “並 不 是 血 糖 高 就 一 定 是 糖 尿 病 , 或 者 血 糖 不 高 就 一 定 沒 沒 有 糖 尿 病 。” • 結語: ◦ 本次探討如何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下一次將繼續討論家庭醫師如何確診糖尿病。 • 重要觀點總結: ◦ 傳統「三多」症狀並非早期指標:勿等到出現「三多」才警覺,應及早關注其他可能徵兆。 ◦ 早期診斷是關鍵:越早發現,越能及時控制病情,避免併發症。 ◦ 信賴的家庭醫師是健康守護者:尋求專業協助,進行準確的診斷與治療。 ◦ 血糖檢測結果需要專業解讀:自行檢測需謹慎,不可自行判斷1。 總結來說,這段內容強調了早期發現糖尿病的重要性,以及尋求專業醫師協助的必要性。單靠「三多」症狀判斷可能太晚,而自行檢測血糖也需要專業的解讀。因此,尋求信賴的家庭醫師進行診斷和治療是較為可靠的方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oday, I'd like to talk about what diabetes is. Diabetes, as the name suggests, means there is sugar in the urine, or rather, too much sugar. •Why is there sugar in the urine? Because there is too much sugar in the blood. •Why is there too much sugar in the blood? Because of insufficient insulin function or insufficient insulin quantity. •Why does insufficient insulin function lead to too much sugar in the blood? Insulin's function is to enable tissue cells to use the sugar in the blood as an energy source. When insulin function is insufficient, the utilization of sugar decreases, naturally resulting in excessive sugar in the blood. •Where is insulin produced? Insulin is produced in the pancreas. •Why is insulin insufficient or not functioning well? Primarily due to physical constitution, and not because of eating too much sugar. Therefore, it's not eating too much sugar that causes diabetes. Rather, people with diabetes should not consume too much sugar. Diabetes is fundamentally not a hereditary disease, but it has a familial link. If your parents have diabetes, your chances of getting diabetes are higher than others. The function of the pancreas declines with age, so as long as you live long enough, everyone has a chance of developing diabetes. What happens if you get diabetes? Simply put, you will develop diabetic complications. There are about six major categories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those affecting the heart, blood vessels, eyes, liver, and kidney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trol blood sugar and prevent it from exceeding the normal range. Otherwise, over time, the kidneys, liver, heart, blood vessels, and eyes will be like being soaked in sugar water, leading to problems. Most importantly, if you have diabetes, the first thing you must do is know that you have diabetes. Otherwise, everything else is futile. Next time, we'll talk about how to know if you have diabete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3-15 笑看八九

EP3-15 笑看八九

2022-04-2606:49

網路上有流傳了一個台積電老闆講的一個故事,叫做常想一二,也就是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與其每天沉溺在八九的不愉快當中,產生負面情緒不如常想那一二愉快的事情,因為難過也是過一天開心也是過一天。 那八九怎麼辦呢?網路上寫的是少師八九或者說布施八九,也就是不要去想太多不愉快的事,甚至根本就不要想不愉快的事。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更高明,叫做笑看八九,面對不如意的八九,我怎麼樣能夠很樂觀,甚至很開心的?去面對它、如果所有的痛苦都能夠變成快樂,那不就沒有痛苦了嗎?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極樂世界。 這也就是好極了的心態,笑看八九!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3-14 好極了

EP3-14 好極了

2022-04-2206:31

今天我們來談好極了。 溫室效應是現在人類所遇到的一大難題,是因為二氧化碳過多造成大氣層破了一個洞,讓太陽可以直接從大氣層的波動照射進來,讓整個地球好像一個溫室,溫度上升了之後南北兩極的冰山會溶解海平面。會上升,甚至有人說這是一個人類的浩劫,所以就有人去問達賴喇嘛,因為它是現今世界上算是相當有智慧的人。問他說。溫室效應這麼嚴重怎麼辦呢?大甲媽只說了3個字: 好極了。 我猜他的意思是說好極了,你們人類終於肯好好的面對你們自己闖的禍。因為面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上一次我們談到情緒會影響血壓的高低起伏嗎? 情緒有可能管控嗎?如果有情緒的話又該如何管控呢?今天我們就來談這個話題。 首先,什麼叫做情緒呢?我以為就是: 碰到該生氣的時候生氣、該難過的時候難過、甚至該喜極而泣的時候喜極而泣、甚至樂極生悲。這些都是情緒。 有什麼不對嗎?該難過的時候難過有什麼不對嗎?快樂就一定會樂極生悲嗎 ? 今天早上。我的門診來了一位老病人,他是位慢性病患者,可是今天卻拿著拐杖進來, 問他怎麼了?他說發生了一個小車禍,骨折倒是沒有,但是全身痠痛走路不方便、滿面愁容。我就跟他說,其實。你已經很幸運了.......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情緒、會影響高血壓嗎?也就是情緒會影響血壓的起伏嗎? 我想,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會啊。 那我就來說一個小故事,有一位婆婆。他有一位獨子,但是她剛剛喪夫。他有高血壓可是他很乖、非常乖的,按照醫生的指示去控制飲食起居運動、按時服藥。 所以他的血壓也一直控制得很好,他也按時回到他的主治醫師的門診回診,結果這一次他回到我這裡看血壓突然飆高,收縮壓200多,這對於非常的反常。我就問他。你有按時服藥嗎?他說,有啊。我再問他最近睡得好嗎?他說,睡不好、好幾天失眠。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上一次我們談到高血壓可能斷根嗎? 簡單的說,如果高血壓是因為另外一個疾病所帶來的,而那個疾病治療好了,高血壓也就跟著好了,是可以斷根的。 但是絕大多數的高血壓並不是這樣,所以絕大多數的高血壓是不能斷根的。 也就正因為不能斷根,所以我們的目標就不是要讓高血壓斷根,而是要怎麼樣好好地控制高血壓。 今天我們來談高血壓可能不吃藥嗎?簡單地說,可能,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不吃藥就能夠把血壓控制好,當然就可以不吃藥。也就是說用非藥物的方式就能夠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不要因為控制不好而帶來併發症,那麼就可以不吃藥。為什麼會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說高血壓可能不吃藥嗎? 我猜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擔心藥吃多了會傷肝傷腎,這倒是一個我認為應該矯正的概念,怎麼說呢?因為我覺得高血壓的藥物恐怕要擔心的不是吃多了會傷肝傷腎。而是不吃才可怕,才會傷肝傷腎。 這話怎麼說呢?因為如果不按照醫囑按時的服藥,造成高血壓居高不下、引起高血壓的併發癥,高血壓併發症有六大類:心臟、血管、腦、眼睛、肝臟、腎臟。 換句話說,不吃藥才會傷肝傷腎啊。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高血壓可能斷根嗎? 答案是: 可能也不可能。 高血壓有兩大類: 一大類是因為另外一個病造成的高血壓,而那個病如果解決了,高血壓就好了、就斷根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高血壓並不是因為另外一個病造成的高血壓,這樣子的高血壓就不可能斷根。 什麼叫做另外一個病造成的高血壓呢?舉個例子來說, 我們,腎上腺長了一個瘤,而這個瘤會分泌腎上腺素,腎上腺素過多會造成血壓偏高。 所以如果是因為長了一個瘤造成的高血壓,這個瘤把它拿掉沒有了,瘤也就沒有了過多的腎上腺素,血壓也就不高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高血壓不是這個樣子,所以絕大多數的高血壓是不能斷根的,也正因為如此高血壓的目標不是短根而是控制。因為不控制的話,就會造成高血壓的併發症,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空中相會的時候。上一次我們談到了血壓太高怎麼辦?簡單的說,首先要搞清楚是不是真的太高?如果是真的太高,這種突然血壓飆高的情況。最好還是去找醫生看,讓她幫你找出太高的原因,然後再針對原因解決問題。 我們還幫大家複習了所謂最好的就醫方式和更好的就醫方式。 今天我們來談,如果真的血壓太高,又一時找不到醫生,可不可以自己決定來增加藥物呢? 比方說,醫生叫我一天吃一次,我可不可以吃兩次呢? 醫生叫我吃一顆,我可不可以吃兩顆呢? 簡單的說,這種自行增藥的情況是非常不可取的,為什麼?因為處方是要有醫師資格的人才可以做的行為,否則就是密醫,如果你沒有醫師資格,最好不要輕易開處方,不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增加藥物?太危險了,因為太高的原因可能是另外一個我們想像不到的原因。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的腎上腺長了一個瘤,甚至一個炎,而這個炎呢會分泌腎上腺素?這個腎上腺素有些人就知道了,會讓血壓突然飆高,這種情況,如果我們只是自行增加藥物會不會讓血壓降下來呢?會的,但是降下來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降下來,你就以為問題解決了。真的解決了嗎?腎上腺的腫瘤或者是言消失了嗎? 可以因為吃多吃一顆高血壓的藥腫瘤或者鹽會消失嗎?不可能。反而讓血壓增高的。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我們來談血壓太高怎麼辦?首先什麼叫做太高?舉個例子來說。我在門診的一些病患說醫師啊你的藥都沒有效欸,我還是很高。 我就問他血壓多高,160耶。我又問他那低血壓大概70-80的還好,但是高的很高欸。 我就我就說下一次你如果真的兩成這個樣子你休息是5分鐘再量一次,應該高的就會下來,因為你量血壓有很多注意事項,沒有注意到,所以量出來的血壓看起來好像很高,但是那是錯誤的。比方說,160時除非特殊的狀況,這個160大概是一個假的數字,休息一個10分鐘,它可能就會下來了。 但是如果真的是血壓突然飆高,本來沒有那麼高,突然高很多,那恐怕我們還是要去看醫生檢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造成血壓高,然後再針對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那要找什麼醫生呢?這就牽涉到我們之前跟大家談過的最好的就醫方式和更好的就醫方式。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我們來談。可以自行停藥嗎? 什麼意思呢?我血壓太低了,我的高血壓的藥是不是可以自行停藥呢? 我的答案,首先還是應該要按照醫囑?醫生說,怎麼吃,我們就應該要怎麼吃,但是如果血壓太低怎麼辦呢?那就再回去看醫生囉。看看血壓太低的原因是什麼?以我們上次所討論的為例,如果血壓太低的原因是因為電解質不平衡,是因為另外一個問題造成血壓偏低,可是高血壓並沒有改善啊,高血壓是不會斷根的啊,是不會好的啊,所以我們停藥這個方法方向就不對了,因為如果是因為電解質不平衡,我們應該解決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而不是用停藥的方式看起來血壓好像沒有那麼低了,但是電解質不平衡問題還沒有解決啊。如果他還是電解質,比方說鈉離子偏低,我們還是沒有補充,那還是會有其他的問題,甚至鉀離子甚至會造成心臟的問題、心律不整等等。 所以我們應該要按照醫囑,第二個真的血壓太低或者有任何問題,我們都應該去找醫生。那有人又問啦,可是我就找醫生需要時間,可是我現在血壓真的太低。我可不可以暫時停藥呢?我覺得如果真的低血壓低於60。暫停一下無可厚非,因為有的時候我們也會忘記吃啊。但是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儘快就醫。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上一次我們談到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答案是,一定也不一定。怎麼說呢? 為什麼說一定呢?因為如果是醫師開的處方我們就一定要遵照醫囑,不可以自己當醫生。我有的時候就會跟這樣的病人說: 如果你喜歡當密醫,我可以幫你找不用錢的密醫。當然你一定不喜歡找密醫,可是為什麼自己要當密醫呢? 第二個為什麼說不一定呢,因為。高血壓的控制不是只有吃藥這條路,它還包括了飲食控制運動休息跟情緒管控。 今天我們來談血壓太低怎麼辦?首先要講什麼叫做太低,那要講什麼叫做太低,之前要講什麼叫做正常,其實前面已經跟大家談過了,大家有時間也可以學而時習之不亦樂呼,常常反覆的聽對自己會有更大的幫助。前面說過看血壓,基本上。我們看舒張壓,也就是比較低的那個就可以了。因為比較高的很不好看,他常常是錯誤的會誤導,所以我們看比較低的那個就可以了。 那比較低的那個怎麼看呢?也就是舒張壓怎麼看呢?最簡單的看法就是不要超過90,不要低過過60。 換句話說,什麼叫做血壓太低就是舒張壓低於60,這個時候有人就會問啦,那如果高的不低低的低怎麼辦呢?也就是比方說100五60。156好了。156根據剛才的說法,低的低於60叫做血壓太低,可是高的有150欸,那怎麼辦呢?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高血壓一定要吃藥嗎?今天我們就來談這個話題。 其實跟糖尿病一樣,一定要吃藥嗎?這就牽扯到了糖尿病的處理以及高血壓的處理。包括哪些手段?哪些武器來面對討厭的高血壓?大概跟糖尿病也是差不多的。 有幾個重要的武器。 一,飲食:飲食呢的重點就是要營養均衡。在臺灣大概不會有營養不足的問題,但是會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而最常缺乏的就是。 二、蔬菜:所以,有所謂的蔬果 5 7 9 ,小朋友每天要吃5份的蔬果、女性要吃7份、男性要吃9份。 三、運動,之前也跟大家分享,我認為最適合、最有效最不受場地限制、最不受天候影響的運動,就是早晚做體操,就像我們小時候在學校裡,每天都會做體操,早晚各做一次,一次15分鐘可以運動我們全身。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空中相會的時候。上一次我們談到如何確診高血壓?今天我們來談一談高血壓會怎樣? 有人說我不會怎樣啊?他的意思是說,我沒有什麼不舒服。確實如此。高血壓,大部分都沒有什麼癥狀。沒有什麼自覺癥狀,所以確實大部分都沒有什麼不舒服。而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沒有不舒服,所以可能疏忽了,甚至延誤了。今天我們所談的高血壓會怎樣的意思是說,高血壓如果我們都不處理任由他血壓偏高、甚至很高時怎麼樣? 簡單地回答這個問題就是會有高血壓的併發症。 高血壓有哪些併發症呢?其實跟糖尿病的併發症差不多,大概有六大併發症:心臟、血管、腦、眼睛、肝臟、腎臟。 心臟:可能會有心肌梗塞。 血管:可能會血管狹窄,血管阻塞。 當然就是一個心臟:就是心肌梗塞。 如果在腦就是腦中風,所以腦也指的是腦的病變。 眼睛呢?可能會有視網膜病變。 另外也可能造成肝臟跟腎臟的併發症。就單一個腎臟的併發症,到時候腎臟越來越壞衰竭了,也就是所謂的尿毒癥,必須要洗腎,我想恐怕都不是任何人所樂見的。所以面對高血壓,首先我們要知道: "我有沒有高血壓?進一步,我要確定我到底是不是高血壓? "一旦確定了就要處理以免後患無窮。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上一次我們談到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高血壓?今天我們來談談如何確診? 上次結尾的時候也跟大家討論了為什麼一定要確診,不確診又會怎麼樣?簡單的說,不確診我們就不會把它當作高血壓的病人來做處置預防,因為不知道而可能導致的種種壞處j,所以"確診"非常重要。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確診?確定診斷自己是不是有高血壓?在談如何確診之前,恐怕要先談談由誰來確診?我個人的經驗和專業還是覺得應該由醫生來確診?那既然有醫生,我又不是醫生,為什麼要談這個問題呢?沒有錯。醫生的專業經驗需要長時間,所以也比較複雜。 但是我覺得我們個人雖然不是醫師的專業,還是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辦辦法來幫助我們預判自己是不是得了高血壓。 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血壓值有收縮壓舒張壓收縮壓超過多少,叫做高超過多少,叫做臨界,超過多少是正常,甚至超過低於多少事。太低了。同樣的道理,舒張壓也有類似的規範。 我的經驗。對一般人來說太複雜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要看收縮壓收縮壓太難看了,讓醫生去看。 我們看舒張壓就好了,也就是比較低的那個數字,也就是我們用電子血壓計量中間那個數字。因為高的叫做收縮壓,中間那個叫做舒張壓,另外一個就是脈搏或者心跳。 那舒張壓怎麼看呢?基本上不要超過90 是嗎?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怎麼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壓? 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呢? 因為有相當高的比例的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壓,因為高血壓的人通常沒有什麼癥狀,他不太會頭痛頭暈,當然高血壓的人,他可以合併頭痛頭暈。這什麼意思呢?就是頭痛頭暈不一定血壓高,而高血壓不一定會頭痛頭暈。 我有個病人。他血壓高到200多。低的也有100多,這算相當高了,可是他既不會頭痛,也不會頭暈。 還有些人會頭痛也會頭暈,但是血壓一量又不高。所以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有高血壓的人千萬不可以不舒服才吃藥,也就是不可以有頭痛頭暈才吃藥,因為他不一定會頭痛頭暈。 那我要怎麼知道?基本上剛才已經說了,不能夠靠癥狀來知道,所以只好靠量血壓來知道。就好像肺炎的人,要怎麼知道有肺炎?非得照胸部X光,因為肺癌在早期也是沒有什麼癥狀,不能用癥狀,來判斷自己有沒有肺炎,所以一般建議40歲以上的人。每年要照一次胸部X光。 同樣的道理,量血壓。我建議每周可以量一次,如果嫌麻煩,每個月也得量一次,但是如果量到高了,恐怕得每天量一次,但是在量血壓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量血壓的注意事項。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我們開始一個高血壓系列講座。 第一講就是什麼是高血壓?有些人曾經問我我的血壓160,這樣到底是不是高啊? 或者有些人他吃了血壓的葯說,醫生啊,你的藥都沒有用耶,吃了還是160? 到底什麼是高血壓,什麼樣的血壓才高?有的人非常認真、去查了很多的資料。 結果查出來,哇!高血壓的。條件好複雜喔,什麼收縮壓不要超過140舒張壓不要超過90,還有邊緣型的高血壓,嚴重的高血壓搞得頭昏眼花。 我的建議,高血壓對民眾來說,大概看舒張壓,也就是第一個那個就可以了,怎麼看呢?不要超過90,不要低過60。 至於收縮壓太複雜了就留給醫生來看。 怎麼說收縮壓太複雜了呢?因為本來量血壓應該要休息一段時間。20分鐘30分鐘至少要休息個15分鐘。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去外面跑一圈回來血壓當然會高啊,這怎麼準呢?可是很少人休息一下才量,那個數值當然不準。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2-16 觀功念恩

EP2-16 觀功念恩

2022-03-0406:38

上一次我們談到歡喜面對死亡,今天是生命的神祕果系列最後一講: 觀功念恩。 什麼叫觀功念恩呢? 觀想他功德、或者說簡單的說就是想他的好。 念恩就是感念他的恩德、也就是感謝人事務對我的好,這就是生命的生秘果,它可以分成三個難易的等級。 最容易的事對父母師長的觀功念恩,有人會說,這很簡單啊。其實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比方說媽媽對我們的恩恩重如山,但是我們有沒有跟媽媽吵過架?有欸,好像沒有人沒有過,所以。平常多多去觀想媽媽的好、感念媽媽對我的恩,萬一有一天跟媽媽吵架了,才不會那麼容易就氣昏了頭。 中等難度的,是對同事的觀功念恩,同事是我們工作上最常接觸,也最容易產生矛盾,發生摩擦的。其實想想這位跟我產生矛盾發生摩擦讓我生氣的同事。他曾經對我的好,甚至對我的恩,如果平常能夠多想想,當真的面對事情的時候,就比較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免掉一場不必要的生氣,或者說少一次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再來就是以正面的態度迎向人生的挑戰,如何將一般無法接受的事實以正向的態度面對。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談到了病而不苦,就是生病所帶來的痛苦的關鍵不在疾病本身,而在我們面對疾病的心態,也就是怎麼樣透過了解真相,有了正確而且正向的態度。 今天我們來談歡喜面對死亡。 首先,我講一個小故事。有一位癌末的患者,真的是癌末了?他到了最後一兩個禮拜才來找我,希望我能夠幫助他最後這一個禮拜、一兩個禮拜能夠過得好一點。結果我真的做到了,我幫助她在最後這一個一兩個禮拜過得非常的快樂,不只是他本人非常的快樂,全家都非常的快樂。甚至快樂到即使他往生了辦喪事的時候,在殯儀館一排大家都在辦喪事,可是只有他們家是歡喜的,而且他的家人後來只要有機會,每一次看到我都非常歡喜的想要擁抱我要感謝我。 另外還有幾個親身的案例,一一跟大家分享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怎麼樣病而不苦?也就是生病了,但是我們能夠把生病所帶來的痛苦降到最低。 也就是說,生病所帶來的痛苦,他的關鍵不在病本身,而在我們面對疾病的心態。 首先,我們來講一個小故事,子宮頸癌的篩檢要靠抹片檢查。有一次有一位婦女做了抹片檢查,結果是陽性,就是我們發現有疑似癌細胞。 所以我們建議他要到醫院去做進一步的的確診有沒有子宮頸癌?之後再做了一次抹片檢查結果做出來是正常的。 他就不管他了,經過了35年,他真的得了子宮頸癌。什麼意思呢?因為子宮頸癌抹片檢查是抹子宮頸上面脫落的細胞。 也就是說,有可能剛開始因為細胞不多,你可能沒有抹到,所以做出來是正常的,反過來說,只要做出來是不正常的。 就應該要相信那個不正常的,然後進一步去確認。 問題出在哪裡呢?問題就出在我們對於事實的真相沒有了解、往往自以為是。然後呢?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帶來了無法彌補的痛苦。所以之前我們就談談過。怎麼樣?藉著了解真相而減少?因為誤解而帶來的痛苦。增加因為了解而帶來的快樂。 Podcat 頻道 : 百病不侵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600275983 本節目由衛生教育向上協會發起人方光宗醫師主持,我們的一個健康願望,讓每個人能夠了解最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傳承下去,社會將變得愈來愈有活力,預防醫學就從現在做起。 各大 Podcast 平台請搜尋: 百病不侵,歡迎分享以按讚訂閱,感謝您們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 衛生教育向上協會 ( HEIS ) 粉絲專頁,歡迎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heis.harvard IG: harvard.fang https://www.instagram.com/harvard.fa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ading
Comments